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節日慶典 > 節日習俗

立冬時節謹記養生

兩場秋雨過後,樹葉紛紛落下,一年也來到了末尾時節,11月8日就將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冬養陰陽氣藏,早睡晚起待太陽,沐浴陽光太極拳,力求寧靜除憂煩,保暖防寒起居常,烹食牛羊滋陰陽。”一首民間歌謠唱出了立冬時節的養生要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立冬時節謹記養生,希望能幫到大家!

立冬時節謹記養生

節氣特點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意思是説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也就是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意思是説,立冬節氣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温度變化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時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北方地區於10月下旬已然一派冬天的景象,立冬時總的氣候特徵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蜇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漸進入冬眠狀態。

起居要點

《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因此,立冬時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晚起能養人體陰氣,但晚起並非賴牀不起,而應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立冬後氣候寒冷,着衣應注意薄厚適度,因衣着過少過薄易感受寒邪而耗損陽氣;而衣着過多過厚則使人體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也會易於侵入,故穿衣應做到薄厚適度。另外,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宜多到户外曬太陽,常曬太陽可起到壯陽氣、温通經脈的作用。

飲食養生

立冬後天氣逐漸轉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而陽氣根源於腎,故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因此立冬後宜多食養腎食物,以提高人體禦寒能力。腎陰虛者,可多食海蔘、枸杞子、銀耳等食物;腎陽虛者,宜多食羊肉、狗肉、韭菜、肉桂等。

立冬時氣候寒冷,宜多食一些温熱補益的食物來禦寒,可多食羊肉、牛肉、雞肉、狗肉、蝦、鵪鶉等食物,此類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可益腎壯陽、温中暖下、補氣生血,禦寒效果較好。

此外,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温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故立冬時也宜常食。此外,立冬後還可多吃些堅果,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