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祕書基礎

《弟子規》德育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一

《弟子規》德育初級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一

《弟子規》德育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一

第一回 族譜堂號傳家風 謹言慎行走人生

第一部分:《弟子規》是中華文化歷朝歷代家規家訓的集大成,它的許多內容出自歷代的大經典。

今天開始我們進入《弟子規》的學習。中華民族的先祖五千年的文明,四大古文明唯有中華文明屹立至今。那麼是什麼原因,我們五千年的智慧能夠承傳至今呢?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過程當中瞭解到,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先祖能夠念念為後代子孫着想,有這樣的存心,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先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其中家譜、家訓、家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在我們小時候,常常看到自己祠堂的祖廳,上面有堂號,家族當中有家譜,這些都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教具。

末學小時候常常看到倪氏祖廳上面寫着三個字叫“鋤經堂”。 末學小時候住的地方是我們倪氏家族的祖廳,各個地方倪氏的宗親都是從末學故鄉搬過去的,所以很多族親都回來看祖堂,來省親。大家想想看“鋤經堂”是什麼意思啊?“經”是經典,這“鋤頭”跟“經典”怎麼在一塊兒呢?難道“鋤頭”在“經典”上來開墾嗎?從小是百思不得其解。問父親,父親是個農民,對傳統文化了解也不深,不瞭解。後來我們學習了傳統文化,才瞭解“鋤經堂”的意思。這是倪氏堂號。

每一個姓氏都有堂號,就是祖先為了要把做人的道理,承傳給後代子孫,用各種方法來承傳。家庭教育當中諸如此類的教具就很重要。一個同姓的人住在一起,各種隆重的儀式都在大廳舉行。這個大廳有堂號,倪氏的堂號叫“鋤經堂”。這是有來歷的。我們倪姓的祖先,在西漢的時候出了一位很有名的聖賢人叫倪寬。他是漢武帝時候的一位名臣。這位倪寬先生,從小飽讀詩書,跟着孔安國先生學《尚書》。大家知道《十三經》當中,《尚書》又稱為《書經》,六經之一。倪寬先生年輕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學生,但是家境不好,他的太太也很賢惠,就照顧先生跟這些學生,一邊耕作,一邊學習。倪先生常常帶着他的學生,還要下地去種田。古代的小農經濟,種田的時候,還要學習經典(古代的經典大家都知道,漢朝的時候是什麼?竹簡,刻在竹簡上然後捲起來。要讀的時候把它打開放在書桌上,上面有一塊板叫“業”。打開這一本經典叫“開業”,“開業”是這麼來的。讀完了以後再把他捲起來綁好叫“卒業”。)一邊要耕田就沒辦法這麼好的條件,又“開業”、又“卒業”的,他就把今天要學的經典綁在鋤頭柄上,大家的鋤頭上都有柄,然後扛着就下田去了。耕作完了要休息的時候,就把這個竹簡經典打開,在田間就開始讀。

一直到XX年,有一次末學陪着一些國外的客人去黃山西遞宏村去參觀,看到很多家庭在石頭上刻着“耕讀傳家”這四個字,就是耕田勞動,還要讀經典,把這個家風傳下來。我們倪家一直把這種很好的讀書習慣傳下來,這個“鋤經堂”的堂號傳給我們的家風叫做“耕讀傳家”。

各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大家的堂號都有查過嗎?比如説姓楊的,楊氏的堂號叫“四知堂”。姓謝的,謝家的堂號叫“寶樹堂”。

“四知堂”也有來歷。這個是末學聽末學的國學老師楊淑芬老師談到,楊氏的堂號“四知堂”。小時候一直數,一知、二知、三知、四知,到底是哪四知呢?她就問她的父親,楊老師的父親是個書法家,國學功底很深厚,就跟孩子們講,這個堂號是楊氏祖先有位聖賢人,西漢的楊震傳下來的。這一位楊氏的先祖為官清廉,一直做到很高的官職的時候還是很清廉。有一次他出差的時候路過學生王密做官的地方,住在驛站。王密聽説恩師來了,就半夜懷揣十金,去拜訪老師,奉上敬師之意。這個時候,楊震就表情非常嚴肅地跟他的學生講:“我們交往這麼久了,我很瞭解你,你難道不了解老師我嗎?你怎麼能做這種事情呢?怎麼送這個東西給我呢?”這個時候王密説:“老師沒有關係,只有您知道,我知道,沒有人知道,這是學生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各方面都要用錢。”(諸位老師,聽故事有個祕訣 —— 變成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如果是楊震,要不要考慮一下,要不要收啊?)楊震還是正色地對他學生説:“誰説沒有人知道,你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趕緊把它收起來吧。”這時王密就很慚愧,趕緊把這個黃金收起來。這個故事伴隨着“四知堂”就在楊氏家族代代承傳。後來楊老師談到,她的父親每一次寫完書法就蓋了一個篆刻的公章,這個公章裏面寫的篆書是“清白傳家”。這位楊震先生為楊氏的後代傳下來 “清白傳家” 的家風。一直到他當到三公的職位,相當於丞相的職位的時候,別人就勸他:“楊公,您該為兒孫置一點家業了。”楊震先生説:“我把清白的家風留給兒孫就是最好的家業。”這個時候有一位皇親國戚,要他介紹一個親戚去做官,楊震堅決不允許,後來受到了陷害。他臨終的時候告訴他的兒孫,不要很奢侈來葬我,只要簡單的把我埋了就好了。他去世以後,國家發生了災害,地方官員就跟皇帝反映一定誰有冤屈了,結果後來通過調查,為他恢復了名譽,還為他厚葬。史書上記載這個楊震,皇上重新為他厚葬的時候,天氣大變,還有一種鳥很大的鳥兒,在那兒一直叫,葬完了才不叫。

我們各個姓氏的堂號,諸位老師可以去查一查。我們可以在“網絡”上輸入“某某氏堂號”,然後查到我們自己家的堂號是什麼。然後去查堂號的故事,去查我們這一位本姓氏的祖先,他有怎樣感人的故事,把這種家風傳下去。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就這樣通過家庭教育代代承傳的。

每一個家族還有族譜,或者叫家譜。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的歷史叫做信史,就是讓人很相信的歷史。因為太史官自古以來對這些歷史非常的重視,即使拋棄身家性命也要把真正的歷史寫進去。族譜、家譜就是家族的歷史,裏面把某某氏家族歷代的聖賢人,有貢獻的人記載進去,把家風、家訓傳下來。族譜當中往往有一個篇章叫做家規、家訓。大家有沒有看過自己的族譜?記得前幾年,我們倪氏族譜在很久以前毀於火災,因為我們那個地方是倪氏的發祥地,倪氏宗親就找到我父親,請我父親幫忙重修倪氏族譜。族譜當中有代代承傳下來的“表字排行”,比如説二十個字,傳二十代,祖先會把這二十代用很優美的文字寫下來傳達對兒孫的期待。比如説我這一代族譜裏的排行是“傳”,我父親那一代是“宗”,爺爺那一代“祥”,我兒子那一代是“道”。我們這四代“祥宗傳道”。這樣的四個字傳下去,希望我們能夠“祥宗傳道”,把祖先的家道家風傳下去。二十個字用完了,這時候倪氏宗親又請飽學之士來再寫二十個字或者三十個字。大家想一想一個字大概傳多少年,一代多少年啊?一代大約三十年,二十個字就能用六百年了。從鄭和下西洋那個時候用到現在,六百年。用完了以後再請有德行的宗親再重新寫二十個字,對兒孫很好的期待的二十個字,一代一個字傳下去。大家都可以查到自己在族譜裏排行是哪一個字。這就是先祖對兒孫六百年的期待。可惜我們這一脈倪氏家譜散佚了,後來就去其他系的倪氏宗親那裏去求他們的家譜來看,來複印。

族譜當中有一章就是家規家訓,代代承傳。族譜常常有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往往是卷六這一卷就是記載家規家訓,教代代子孫如何做人,把上下五千年祖先的智慧代代承傳下去。

前一段時間我們有緣認識一位孔老夫子的第78代傳人。我們在北京座談,討論如何把孔老夫子出生、學習、講學的地方叫尼山,要辦一所“尼山書院”。他們就談到孔氏族譜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就是30年要小修一次,60年要大修一次。他説這幾年他們父子倆跟孔氏的宗親花了六年時間把這一次的孔氏族譜大修完成。剛剛大修完成一段時間,消息就被社會上知道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個機構馬上有人找到他們説,孔氏族譜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族譜,你們要不要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有一位孔老夫子第74代的傳人,他就把電腦打開,把孔氏族譜電子檔打開給我們看,裏面有家規家訓。這些都是五千年文明傳下來的家規家訓,是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

族譜還可以作為正史的補充。比如説鄭和下西洋的史料,都散佚了,遺失了。後人在鄭和老家雲南,屋檐底下找到鄭氏族譜。其實鄭和原來姓馬,但是後來皇帝賜他鄭姓以後,他的族譜傳下來。鄭氏族譜找到了,就找到了很多鄭和的史料。這也是確鑿可信的,哪一個子孫會把祖先假的材料寫進族譜去,不會有人做這種事情。

這樣家道家風代代的承傳,一直傳下來,所以族譜所記載的家規家訓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承傳很重要的載體。而這些內容是通過家庭教育以家道家風的形式傳下去的。現在傳統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斷了幾十年了,我們還有家規?我們還有家訓嗎?我們家道家風是什麼?我們現在重新來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現在找到了一本《弟子規》,這本書,它是歷代家規家訓的集大成。我們可以把《弟子規》重新來學習,做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家規家訓的補充,來傳給我們兒孫後代。這個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

《弟子規》這本書是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所作。他把歷代的家規家訓進行了整理,而且用三字一句的形式整理出來,作為社會上普及的孩子做人教育的讀本。《弟子規》總共1080個字,它的許多內容出自歷代的大經典。比如李夫子就把《禮記·曲禮》裏面很多內容選出來,寫進《弟子規》。《曲禮》裏面有講到:“凡為人子之禮: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夫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這在《弟子規》裏是怎麼講的:“冬則温,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曲禮》裏面還有一句話:“長者未舉釂,少者不敢飲。”也寫進《弟子規》:“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釂”就是喝飲料的杯子,長者還沒有舉起杯子來喝,年少的不能先喝。我們考察《曲禮》裏面將近有三分之一的內容編入《弟子規》。

乃至我們現在《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編寫者——孫學策先生,原來教育部的德育處的孫處長,在我們全國課題組啟動大會上他也談到,他編寫《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就是《弟子規》,用我們現代能夠接受的語言來寫的。所以我們現在是上至國家政府領導,下至各個民間團體都共同來提倡弘揚恢復中華文化的時候,我們很有必要來重新審視,來學習這一本家規家訓的集大成——《弟子規》。

第二部分:《弟子規·總敍》告訴我們德行是擺在第一位的,學習做人是擺第一位的,要謹言慎行,先把做人做好了,然後再開始做事。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總敍”,“弟子規”預備起——“弟子規,總敍,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們學習《弟子規》雖然比較通俗易懂,但是畢竟是古文,是3XX年前所寫,所以我們需要按這樣的順序來學:第一步先把難懂的字的意思我們先學懂;第二步把整句的意思先學習;第三步我們再用一些例子來全面的瞭解它的意思。最後的目的是為了篤行去落實。

我們來看“弟子規”,“弟子”是什麼意思呢?“弟子”本來是指學生、孩子,在這裏泛指我們每一個人。因為即使我們五六十歲了,在父母的眼裏還是父母的弟子,“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而且活到老學到老。這些祖先留下來的智慧文字,只要我們沒有學我們都要開始學,所以“弟子”泛指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再來看“規”這個字,左邊一個“夫”,右邊一個“見”,“夫”是大丈夫,“見”是見解。這個“規”理解為大丈夫的見解。什麼是大丈夫?心量很大的人,能夠包容,立志治國平天下這樣的志士仁人稱為大丈夫。“規”是大丈夫的見解,做人的行為規範。連起來“弟子規”的意思就是指我們每一個人做人的日常行為規範。

“總敍”的意思就是總綱領,總提綱。整本《弟子規》,做人的規範,總綱領是怎麼樣呢?每一篇文章的前面都有總綱領,所以《弟子規》它的編排非常的合理,總綱領先給我們排列出來了。

我們來看“弟子規,聖人訓”。“聖人”指誰呢?指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所以《弟子規》這本書是孔老夫子的教誨,代代承傳下來的。這個“訓”可以理解為教誨、教訓。下面就把夫子的教誨給我們列出來了:“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孔老夫子的教誨,我們做人應該怎麼做呢?這個“首”是首先擺第一位,要孝和弟,這是“首孝弟”。其次要做到“謹和信”。那麼“孝、弟、謹、信”做好了以後,要擴寬心量廣泛的愛眾,對眾人有仁愛之心。“而親仁”是親近有仁德的人。前面這幾項內容都做好了,“行有餘力,則學文”,還有一些力量,還有能力我們就開始學經典,學作文,學技能。

這個總綱領出處是哪裏呢?也是出自經典,是孔老夫子的經典《論語》當中的教訓。《論語·學而第一》第六章寫道:“子曰:‘弟子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老夫子在“學而第一”裏面用一章的內容來寫做人的次第,做人的順序應該是怎麼樣的。而李毓秀夫子把歷朝歷代的很好的家規家訓用孔老夫子的“學而第一”的第六章這個教訓作為總綱,然後每一章孝如何孝,弟如何弟,分開來把它編進去,編成一本家規家訓集大成的讀本。

這裏有必要提一下的是“聖人訓”。這個“聖人”除了指孔老夫子以外,泛指歷朝歷代古聖先賢。我們學過《論語》都知道,孔老夫子的教誨是不是他自己創作的啊?不是。夫子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老夫子的意思就是我講的不是我發明的,我是述而不作。“述”的意思是複述,復講。我是把古聖先賢的教訓在我這裏重新講一遍,給大家傳一傳,沒有創作,述而不作。儒釋道三家的聖賢都是述而不作,所以這裏的“聖人”其實是指歷朝歷代古聖先賢,所有聖賢人的教誨,道理都是一樣的。

《弟子規》按照這個編排就十分合理。

我們祖先是把整個教育貫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來,每一個家族都有祠堂。大家看一下祠堂,一個姓氏住在一起都有一個“某某氏祠堂”。在我們南方,近年來政府也大力支持恢復很多傳統文化的建築,各個姓氏家族的祠堂都建起來了。一般的祠堂一座大房子,有三個門,中間這個門最高,平常不開,有大事的時候才開,左右兩邊這兩個門是出入的門。右邊這個門是進去的,上面有時候會寫“入孝”兩個字;左邊這個門是出來的,上面有時候會寫“出弟” 兩個字。你看每天我們的兒孫,我們的族人走進祠堂的時候,一抬頭“入孝”。“入”的意思就是進入。進入這個家門,第一件事情孝順父母,所以回家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孝順好父母,這是祖先給我們的教悔提醒。這個就是最好的教具。走出門的時候回頭一看“出弟”,告訴我們出門的時候我們要尊敬長者,兄弟姐妹要友愛。每一次出入祠堂都能很自然地提醒我們“首孝弟”,這是做人當中最重要的教誨。

“次謹信”,其次要“謹”,要講“信用”。“謹”就是方方面面都要謹慎。讓我們來探討一下,人生當中哪些方面都要很謹慎啊?首先我們要謹言。我們的言語要謹慎。俗話説“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嘴巴如果管不住很容易惹禍,古人教誨我們“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利刃割肉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啊。常常有時候一言不謹得罪人了,有些人想不開,生命都可能有危險。所以,孔門四科,孔老夫子教誨的四個科目當中,第一個科目是德行,第二個科目就是言語,第三個是政事,第四是文學。你看言語很重要的一個科目。

言語謹慎可以從四個方面裏注意:第一、不妄語,就是不能撒謊,一定要講真實的話。這個是做人最起碼給兒女的榜樣,給學生的榜樣。每一句話我們出口前要想一想:這是真的嗎?我在騙人嗎?如果是在騙人我們趕緊閉上嘴巴不能講,寧可不講,要謹言慎行。第二、不兩舌,就是挑撥離間破壞團結的話不能講。西家長,東家短的,這個話堅決不能講。但是,我們人有時候三姑六婆常常在這裏説長論短。我們記住一個原則,“來説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當有一個人來到我們面前講,誰誰誰怎麼不行的時候,我們趕緊説,對不起,我們暫時不談,去散散步吧,或者打開《弟子規》開始讀,“首孝弟,次謹信。”不兩舌,我們要講團結的話,互相跟矛盾的雙方給他講對方怎麼好,這樣才行。第三條、不惡口,罵人的話不能講。惡口,就是嘴巴很惡劣,講出來的話罵人。特別有的老師一生氣罵學生,父母罵孩子,這個不行。當然是為了教育孩子裝出樣子來,這個是叫權變。第四、不綺語,就是花言巧語,還有滿口黃腔,這個話不能講。祖先給我們留下四個方面的提醒要謹言,也是提綱契領。

第二要謹行,行為要謹慎。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我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看,都在學,所以我們一個行為出去要三思而後行。特別為人師表的,可不能隨便,一隨便孩子就學。

第三方面謹身。我們的身體衣着打扮健康都要謹慎,方方面面都要謹慎。《孝經》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個要特別謹慎。不要熬夜或者矛盾衝突等,方方面面都要小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第四方面謹學。我們的學業,我們學習的內容要很謹慎。我們學的這一些內容,對我們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大眾是不是有益的,要是不好的我們不學,我們要學經典當中記載的代代承傳的祖先的智慧。今天我們手上拿到兩本書,一本《弟子規》,一本《賭經》,怎麼賭錢怎麼會贏錢,大家要學那一本啊?現在很多啊,賭馬要出一本書,甚至麻將怎麼騙人出老千,也要出一本書,這個時候我們要非常謹慎啊。人生抉擇比努力更重要,要時刻有智慧下對人生的抉擇,我們學哪些東西,學什麼內容對我們家庭兒女父母有利,我們要懂得選擇。

謹業,我們選擇行業要謹慎。選擇行業要選擇“有益於人”的行業。“有益於人”的是善,也就是對社會大眾,對國家人民有利的行業。這個不是口號,不是空話,每一個人都能落實到,只要我們稍加判斷,提起理智,不要唯利是圖,我們就明白怎麼樣的行業是正確的。比如説在座的我們是教師這個行業,那傳道授業這個行業很神聖,非常的正確啊。

謹友,孩子隨着年紀漸長,要交朋友,這個時候交友要謹慎。我們有談到叫善友為依,我們要交善友,要交好的朋友,利益社會大眾的朋友。一些賭友啊,酒友啊,所謂酒肉朋友我們要謹慎,要敬而遠之,這個都是智慧啊。所以我們學完經典以後能提升智慧。

謹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時候怎麼選擇人生的另一半,或者我們怎麼為我們的兒女給他出主意,建議他如何選擇人生的另一半,都要有智慧。《禮記·昏義》裏面談到: “昏禮者,將合兩姓之好,上以祀宗廟,下以繼後嗣也。”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啊,是兩個家族的結合,是先生和太太五倫關係的結合。這個道理要講給我們的學生聽,婚姻不是簡單兩個人的結合。擇偶的標準,是美色還是錢財呢?還是德行呢?這個祖先都有留下智慧的判斷。

《詩經》當中第一篇叫《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是指怎麼樣的女子啊?是有德行有智慧的女子,孝親順親的女子啊,而不是身材姣好的女子。以前我們學《詩經》,我就跟國學老師討論,我説老師《詩經》好象是詩歌,怎麼變成經典。後來老師給我們講《詩經>是經典,為什麼啊?《詩經》305篇,每一篇講的都是五倫關係。《關雎》為什麼擺在《詩經》的第一篇,講的是夫婦之道。夫婦關係從擇偶開始一直到婚姻如何經營。你看首先用比喻,《詩經》裏面的譬喻非常的精當啊。為什麼用“關雎”來譬喻夫婦關係呢?“關雎”這種鳥類,一夫一妻制,當關雎先生、關雎太太不幸去世了,這種鳥類終生不娶,終生不嫁。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做人夫婦之道,一定要一生忠於先生,忠於太太。後來《大學》這本書裏面有一句話説:“何以人而不如鳥乎!”我們做人怎麼連鳥都不如呢?所以古人勸諫很有藝術的,假使説一個先生對不起太太,或者太太對不起先生,朋友要勸諫不會很直白的説,你不能做對不起先生太太的事情,不會。朋友就會到他的家裏喝茶,然後拿出《詩經》這本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在那裏讀,讀完了最多説一句,“何以人不如鳥乎!”對方知道了就很慚愧。你看古人這個叫什麼?這個叫文化,文明的教化。對方馬上回頭是岸。你看這個就是智慧吧,這是我們祖先給我們承傳下來的,又很幽默,又很智慧。《關雎》裏面還有一句話:“參差荇菜,左右采之。”什麼叫荇菜?荇菜這種植物是用來祭祀祖先的祭品。這個荇菜只能誰去採啊?只能媳婦去採,太太去採。荇菜這種植物跟蓮藕類似,出污泥而不染。代表着我們女子進入先生家、夫家一生就想着:“宜兄宜弟,宜其家人。”這是《大學》裏面有談到的教誨。如何讓這個家風、家道通過我們女德的展示承傳下去。

你看夫婦之道特別的重要,是最重要的開始,要慎於開始,要謹婚。選擇另一半的時候要有智慧,不能標準錯誤。很簡單的一個標準就是要教給我們兒孫看看對方是不是孝順父母,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標準。

謹食,我們吃東西要不要謹慎啊?要啊,病從口入啊。近年來我們學習祖先的智慧教誨,都努力推行“新世紀健康飲食”。美國有一位教授叫約翰·羅彬斯博士寫了一本書叫《新世紀飲食》。他是冰淇淋大王的兒子,但是不跟着父親賣冰淇淋,帶着太太在荒島裏生活了七年,這七年完全用健康的飲食,結果病好了。他就研究出來了,這種健康的飲食能夠利益社會大眾。夫妻倆就一生立志做這件事情。我們看到有光盤有書,非常好。結果學傳統文化後一對照,跟我們祖先的飲食觀念配合得很好,其實就是健康素食的觀念。今天晚上我們會請李老師給大家分享“新世紀健康飲食”,其實也就是我們傳統的健康飲食觀念。吃什麼要抉擇,現在吃東西我們如果不懂得抉擇,那真的是像祖先講的,“三餐服毒,而不自知”,一點都不為過。三頓飯毒都吃進去,我們知道嗎?真的不知道啊。晚上的課程當中應該會跟大家很詳細的來開解,吃東西也要抉擇。

我們的心要常常謹慎,謹心。謹心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説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養子使作善。”我們父母老師每一個語言,每一個行為要演出善的榜樣。乃至我們的心念,我們也要善的念頭,這個要謹慎。我們在念頭這裏下功夫,這個祖先教給我們的法門叫心地法門。謹心,謹意都是這個意思。意他比心的程度要更深一點,要去做了。念頭錯了,那趕緊回頭還來得及。《中庸》裏面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不發出來就叫做“中”。“發而皆中(zhòng)節,謂之和。”那不發呢?我們很難,大家能不能做到“喜怒哀樂”都不發,比較困難。但是發的時候,就要做到“中節”, “中”(zhòng)就是符合,“節”就是要節制,要符合節制。這個時候謹心謹意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生氣了,不能發在人身上,要找一個適合的出口,不能對先生、太太發脾氣,不能對學生,對兒女發脾氣。我們可以拿起經典來讀,來“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是《中庸》的教誨。所以我們前面的這八個謹做好了,再進一步可以在我們的心意上下功夫,這叫心地法門。

以上是“人生十謹”,當然大家還可以總結更多的“謹”,作為參考。

“信”就是要講信用。“凡出言,信為先。”

“泛愛眾”呢?在孝弟謹信,這個親親而仁民,有一定的功夫以後,繼續拓寬我們的心量我們來處處為社會大眾着想,這叫“愛眾”,乃至為萬物着想,來愛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這樣我們的心量就擴大了,所以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力行的過程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易經》教誨我們:“方以內聚,物以羣分。”也是“人生十謹”當中的“謹友”要做好。我們怎麼抉擇跟我們日常交往的人,那這就是“親仁”的工夫。“愛眾親仁”,要親近有仁德的人,有仁愛之心的人,要跟這樣的人交往。我們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有一句話祖先這樣教誨我們:“與善友同行,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親仁”非常重要,跟善友,有仁德的人一起走,就好象在霧,在露當中行走一樣,雖然不會像下雨一樣把我們的衣服打濕,但是時常會潤澤我們的衣服,所謂“富潤屋,德潤身”。我們跟有仁德的人一起走,時時會用德行來滋潤我們的身體,不斷的讓我們“德日進,過日少” 。

那麼“孝、弟、謹、信、愛、眾、親仁”,這些工夫都已經下很多的時間來力行了,這個時候“有餘力,則學文”。還有其他的時間和能力我們就開始學“文”。這裏“餘”是剩餘的意思。把前面的工夫做好了還有剩餘的能力、力量我們就用來學“文”。“文”是指經典,典章,文學,再擴展一點是各種的技藝、技能,謀生的能力。

《弟子規·總敍》告訴我們,自古以來,祖先都教誨我們德行是擺在第一位的,學習做人是擺第一位的,先把做人做好了,然後再開始做事。“餘力學文”就是指的學習做事的能力,謀生的能力。這個次第很重要,所謂有德,有才那才是正品。假使説他能力很好,但是沒有德行做人不會做,也不孝順父母,那就很危險,我們有時候稱之為危險品,時刻都可能會出問題。所以“總敍”,總綱領告訴我們做人的要點是在於德行。

我們學習《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也教誨我們很清楚:“學也者,所以學為人也。”我們學習的重點是學做人,“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我們人一生下來,離不開五種關係,叫五倫大道,所以學問也離不開這五種學問。我們要把父子關係、君臣關係、夫婦關係、兄弟關係、朋友關係處理好,學習好。從哪裏落實呢?從“孝、弟、謹、信、愛眾、親仁”來落實,這些學問做好了以後,做事的能力,他很自然的能夠做好,能夠提升。

這些要點,我們當今社會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比如説,我們現在學校的學習內容,科目的安排,雖然國家教育政策指導得都很正確,我們在學校都知道,“德育首位”,德育都是擺在第一位的,叫全面發展。但是實際落實起來容不容易做到“德育首位”呢?“德育首位”,我們學校都要求德育12配套,但是如果沒有承傳祖先的這些智慧就很難落實。德育,哪些方面是德育呢?倫理道德內容是什麼,應該怎麼做?從那裏下手落實呢?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當中這一塊內容是缺乏的。

末學當年辭掉公職出來,也是發了一個願望,希望學習承傳祖先五千年的智慧文明,特別是倫理道德教育,然後走出一條德行教育之路。因為在學校做了近二十年,確實發現德行教育,形式是很好,但是內容真的是缺乏,祖先五千年德育的文明沒有傳下來。近幾年以來確實找到了一些門徑,這就是五千年祖先傳給我們的倫理道德教育。落實的在哪裏呢?落實在這本《弟子規》,把“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做到了,德行教育的內容就很容易落實。

接下去我們的每一堂課當中都是共同來探討,如何落實德行教育。

今天的第一堂課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