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職場指南 > HR管理

警惕競爭對手挖牆腳

HR管理2.23W
沙利文(John Sullivan)是在網際網路繁榮時代成為安捷倫公司(Agilent)人事經理的。任職之後,他才發現“保住”自己的員工原來是那麼難。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鎮上,安捷倫是主要的IT業僱主。而就在附近,它的競爭對手也開了一家公司。“起初我們並沒有想到要保護自己的員工,”沙利文說,“可很快就發現必須這麼做。”

警惕競爭對手挖牆腳

於是,沙利文與當地的公司經理抓緊時間制定了一個防禦戰略。“這樣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保護自己。”他說,“我們會找一位獵頭,讓他告訴我們他想挖走哪些人。那麼,這些人就會成為我們保護的物件。”

人才流失,損失慘重

沙利文的經歷足以給人以警示。事實上,挖牆腳行為是人力資源經理必須時刻警惕的事。惠勒(Kevin Wheeler)是某人力資源戰略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對此深有體會:“現在,如果你想找一個高層次人員,首先你就會想,‘我們的競爭對手那裡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可能被挖過來?’”惠勒表示,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存在著人才短缺,就必然有挖牆腳行為的發生。

“如果員工離開企業投向了它的競爭對手,那麼企業的損失可能會成倍放大。”沙利文說。

首先,A公司失去了一個熟練員工,從而帶來了招募成本;同時,由於專案延遲,公司會遭受額外損失。不僅如此,團隊士氣的下降會導致生產率下降,最終受損的還是企業。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銷售代表如果跳槽,最後給公司A帶來的成本可能高達30萬美元。如果他轉投競爭對手B公司的懷抱,結果就更糟了。因為他可能會帶走一些客戶,從而給公司A造成高達60萬到9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損失。

挖牆腳行為被業內人士稱為“人才偷獵”(poaching)或“直接採購”(direct sourcing)。通常來說,它的目標僅限於高級別的員工,因為這類行為往往代價不菲,須要花不少錢請人來專門負責聯絡。

“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有時我得打300個小時的電話,”專為客戶蒐羅高階員工的阿蘭-達林諮詢公司(Alan Darling Consulting)老闆達林(Alan Darling)說,“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我們得和200個候選人聯絡。”

對手想減少招聘失誤

與廣告招聘的成本相比,這類行為在時間與金錢上的投入要更大。即便如此,一些獵頭認為,這麼做還是很值得的。

“最優秀的人員都已經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達林說。很多大公司也採取這樣的方法,比如醫藥巨頭——先靈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就會通過直接採購的方法招募人員,填補區域經理的位置空缺。

蒙哥馬利(Julie Montgomery)是專門提供招聘與諮詢業務的Sentigy公司人力資本部副總裁。她認為,先靈葆雅這樣的企業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儘量避免招入不合適的人員。這些公司往往願意投入額外的資金,通過直接採購找到合適人選。“當你對中高層員工的聘任效果進行評估時,你會發現:從長遠看,直接採購的方式反而成本更低。原因很簡單——這樣做失誤率較低,而且引進的員工水平也比較高。最終,招聘失誤的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了。”

司馬特(Bradford Smart)在他的著作《聰明的主考官》(The Smart Interviewer)一書中寫到了招聘失誤帶來的成本問題。在他看來,失誤成本因職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總的來說,職位越高,招聘失誤造成的成本也就越高。比如,對於一個年薪7萬美元的主管職位來說,如果用人不當,損失的成本將高達52.1萬美元。

員工看重的不是金錢

沙利文在過去幾年中,為安捷倫及其他一些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反挖牆腳策略。一旦公司發現了處在“危險中”的員工,就一定要馬上採取防禦措施。如果員工足夠坦誠的話,公司應對其進行詢問。問題包括:是什麼使他們留在公司裡,什麼樣的原因會促使他們離開。“在員工有可能離去前問這些問題,通常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沙利文說。此外,他還向員工發放問卷,要求他們寫下自己最中意的工作,並且儘可能滿足他們的部分要求。他說:“員工的要求很少涉及金錢。”

《愛他們,要不就會失去他們》(Love ‘Em or Lose ’Em)一書的作者凱(Beverly Kaye)告訴僱主們應“在金錢上競爭,在文化中取勝”。薪水自然是一個重要條件,但它決不是留住員工的關鍵。

波特斯(Michael Potters)是Glenmont Group的執行合夥人,他同樣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推崇備至。有一次,一家新澤西的公司請波特斯為他們尋找一位高階銷售專家。在候選人中,有一位女士是其直接競爭對手公司裡的員工。在約見該女士時,波特斯向對方著重介紹了其客戶公司卓越的企業文化。“她在企業文化理念方面與原老闆格格不入。”波特斯說。最後他的客戶成功地得到了這位女士。

你需要積極去應對

有人想偷偷獵走你的員工並不完全是件壞事,它至少說明你的工作團隊具備吸引人的價值。沙利文以蘋果公司為例:“蘋果公司要求它的員工足夠優秀,足以吸引獵頭的注意,但同時公司對待員工非常好,以至於壓根沒人想要離開。”

多數獵頭認為,優待員工是防止其被挖走的第一要務。除此以外,還應採取一些戰術性策略。首先,企業的編制名錄及電話目錄不應被公開。其次,要求員工不得把同事的姓名告訴公司以外的人。此外,還要教會前臺接待員如何辨別來挖掘資訊的獵頭人員。

沙利文說,如果競爭對手計劃在你所在的區域進行大規模擴張,你可以考慮將當地的全部獵頭聘用六個月。或者,當對方的獵頭到來之後,立即將其僱來為你工作。

有些CEO會在同行間簽訂“禁獵”合約,合約中規定:除非員工自己找上門來,否則不能主動去做對方的工作。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些竅門可循。比方說,一些飯店裡會有專門收集名片的箱子,名片放進去後可以換取免費的午餐;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商品展示會上設一個箱子,員工將名片投進去後可以贏得獎品。用人公司及獵頭公司常常利用這樣的辦法來獲取員工的名片,然後開始挖牆腳行為。

當然,哪怕公司採取再好的預防措施,仍有一些員工會想要投奔它的競爭對手。沙利文認為:如果這個員工價值很高,你就該告訴他,你會每個季度打一個電話問他是否對新公司滿意。如果新東家不能讓他滿意的話,人事經理就會有很大希望把這個員工請回來。

人力資源專家把去而復返的員工稱為“回飛棒”。這些人回來後,通常會對前一家公司懷有負面的印象。當沙利文碰到一個想跳槽的員工時,他就會說:“問問喬吧,他以前在那兒幹過。”員工於是便會去向喬打探,而從這類同事那裡得到的對於新公司的負面評價,往往更加準確也更具說服力。沙利文說:“這是一個相當棒的留人策略。”

來源:世界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