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致辞 > 感言大全

感谢感言范文3篇

本文目录感谢感言范文感谢大学老师的毕业感言感谢学生毕业感言

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依旧不忘再一次走过这熟悉的校园,走过我们生活了六年的地方。你看,那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少次聆听我们书声琅琅;那沉默无语的黑板,多少次书写我们知识秘方;那宽阔平坦的操场,多少次留下我们笑声飘荡;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多少次提醒我们珍惜时光。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历历在目,从来不曾忘记。

感谢感言范文3篇

在这匆匆逝去的时光中,是母校给了我们知识的天地;是老师让我们畅游书海,博览群书;是同学一次又一次互相关怀。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彼此就要互说再见了,在离别到来的那一刻,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过去的欢声笑语,我们一起哭过,笑过,正因为有你们。六年来的学习生活才拥有了绚烂的色彩,虽然我们要分开了,但彼此内心那份鉴定的情谊永远不会变。我们一起在运动会上拼搏过,一起在考场上奋斗过,一起在课堂上努力过,一起在国旗下宣誓过!就让我们彼此这份友谊永远留在自己心中! 看着我们胸前的红领巾,看着毕业照片上同学们幸福的笑脸,我们和我们的家长都深深地感谢实验国小——这所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深深地感谢老师——各位辛勤的园丁,是你们用知识的甘露浇灌了我们这些幼苗的心田。

老师,您的教导,您的恩情,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到今天,我们依旧清楚得记得,您一次次为我们累哑了嗓子,您一次次给我们善意的批评,您一次次在风雨中为我们撑起爱的保护伞,您一次次为我们排忧解难,一次次带给我们欢声笑语!不会忘记,您在每一道沟坎边服我们前行,不会忘记,您用并不伟岸的肩膀托起我们人生的风景!那是我们登高的基石啊,是老师您的教导,我们才得以有今天的成绩! 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六年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我们的国小生活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学们,让我们在毕业之前牢记老师对我们所有学生的殷切期望,现在的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远眺未来,毕业是各奔东西甚至天各一方的分别,毕业是执手相握心心相印的经典时刻,毕业是一切都并非结束的郑重开始,毕业是一切都没有飘散的深沉时刻。 燕子展翅,雄鹰翱翔,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小溪潺潺,波浪滚滚,那是河流对海洋的歌唱;稻谷飘香,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万物的畅想;春华秋实,桃李芬芳,那是母校对我们的希望!这六年的路,我们走的辛苦而快乐,六年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眼泪,却伴着欢笑,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毕业感言

而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亲爱的母校,飞向自己另一个天空。而我们又怎能忘母校对我们的恩情! 六年的风风雨雨,朝朝暮暮;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在不经意间,我走过了国小六年生涯。六年来,每一个欢笑,每一滴泪水,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经历,每一声感动,都使我难以忘怀。而这六年的时光,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让时间作证,承载着母校、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我们一定会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

感谢大学老师的毕业感言感谢感言范文(2) | 返回目录

我一直坚持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应该真心地感谢那些所有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我不是那种上完大学连自己学校的校长或院长都不知道是谁的学生,但我也不是那种认为只要是自己学校的校长或院长自己都应该去五体投崇拜的那种学生。

在我即将毕业之际,想对所有帮助、启发、激励(刺激)过我,教授过我的老师表达我衷心的谢意。

谢谢我们学校曾经的华生校长。谢谢他让我知道应该对自己照着更高的标准对比,然后改进、努力,承认差距,不断提升,夜郎自大和井底之蛙都不是应有的态度。他说过“做了,或做成了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一种成功” 。

谢谢教育学院的王建成副院长。很高兴能和他在丽泽楼后有一次一起探讨“异质性”还是“同质性”的人能相处得更久这样一个话题的机会。很喜欢他和学生一起很open和很没有官腔的样子,也很喜欢他和我一起争论但又彼此尊重的态度。

谢谢教育学院的金志成副院长。他让我见识了教育学院的领导的领导风范。

谢谢教育学院的霍金宁老师。她用切身的生动、形象而具体的例子让我懂得和切记将来如果我成为一名老师,一定不要成为什么样的。

谢谢教育学院教务处的张秀建老师。张老师每次都会用很友善和很耐心的态度地对待我,就算有一些麻烦的事情,他还是让我感觉到很亲切,而不是不耐烦或者不把学生放在眼里的那种架子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院长助理王永能老师。谢谢他在一次活动中对我的照顾。

谢谢教育学院办公室的田菲菲老师(也是我们的学姐)。她每次都用亲和的语气回答我去办公室询问她的问题,而且很负责很认真地核对我提交的申请或者表格,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佣人一样使唤。

谢谢教育学院办公室的也在任课(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的李娟老师。谢谢她答应帮我们课题小组解释amos的结果,尽管后来由于她时间繁忙没有机会当面跟我们解释,但还是很谢谢她。

谢谢外国语学院教授(‘教授’为动词,下同)我《大学英语》的李蕾老师。

谢谢法律与行政学院教授我《法律基础》的刘世强老师和刘倩老师。这二位“刘老师”男的帅(我觉得是全校最帅)!女的美(她是我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两位女老师之一)!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基础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的张豹老师。谢谢他对我的信任和严格要求。

谢谢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我《计算机基础》的刘琨老师。谢谢她在我第一次在全班展示做给何炅的ppt时她感动的那番发言。

谢谢商学院教授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黄君宝老师。

谢谢原教育学院(现为生命与技术工程学院)教授我《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颜亨梅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为我解答相关问题的刘曼媛老师。谢谢她每次见到我都会用和善友好的语气和微笑和我打招呼。

谢谢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我《声乐基础》的覃凤春老师。谢谢她在我参加前年参加广州赛区前对我进行声乐辅导。

谢谢公共体育教研部教授我《体育(健美操)》的冯莉萍老师。

谢谢法律与行政学院教授我《中国传统文化》的郭齐家老师。谢谢他在好几次课前细心又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对孔子本人的疑问~呵呵。

谢谢通识中心教授我《中小企业管理》的秦愉庆老师。谢谢他即使在腿脚十分疼痛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站在为我们授课。

谢谢文学院教授我《大学语文》的朱家珏老师。谢谢她在结课后请我们一行为她整理卷子的同学到关东大吃了一顿。那可是大学以来我第一次和老师一起吃饭呢。

谢谢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我《西方哲学精神》的李晓进老师。谢谢他的课程他的人格魅力能够让我持续两年半都一直专注于他的课堂和他讲授的西方哲学,谢谢他改变了我大学的整个基调,使其变得积极、乐观、坚持和思辩,谢谢他使我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变得更加像我想要的那个样子,谢谢他能够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谢谢他让我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想起他的时候嘴角都会微微上扬,谢谢他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骄傲地对他人说:我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谢谢数学教研部教授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史兰芳老师。这为我以后学习统计和测量打下基础。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基础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程正方老师。谢谢他为我的毕业论文提出很仔细的意见,而且还在右手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为我做了科研课题的评定。

谢谢教育学院资料室的吴老师。谢谢她每次对我的鼓励和“优待”,以及为我的毕业论文提出认真仔细的意见。

谢谢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郭亚红老师。是她激励了我一定要证明一件事,就是非本部的学生也能有很好的自觉性和上进心。

谢谢法律与行政学院教授我《美国政治与美国文化》的林猛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企业经营管理》的张念老师。

谢谢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我《思想道德修养》的吴丹老师。她是我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两位女老师之一,很有水平而且很坚强很上进,做过很多让我惊为天人的“大事”~呵呵。

谢谢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我《网页制作与设计》的张建华老师。

谢谢文学院教授我《现代实用礼仪》的刘慧珍老师。

谢谢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我《vb程序设计》的薛竟老师。

谢谢外国语学院教授我《大学英语》的孙捷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发展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流派》《心理学研究方法》(兼班主任)的牛宙老师。谢谢她在我生病时对我的照顾,以及平日里对我的帮助。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健康心理学》的魏心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教育原理》的胡学亮老师。谢谢他多次在课后留下来花很长时间解答我的问题。

谢谢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我《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杨寿堪老师。谢谢他几乎每次遇到我都鼓励我继续多读哲学书、多涉猎广泛的知识,并在一次讲座上让我朗读他挑选的一篇文章。(而且他会常常夸奖我‘海笑,又那么漂亮……’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夸奖而已~呵呵)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生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原理》《婚姻与家庭咨询》《团体辅导与咨询》的刘建新老师。

谢谢文学院教授我《外国文学名著与电影》的王跃老师。谢谢他那么喜欢我写的影评。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心理与教育统计》《心理测验编制与应用》的李毓秋老师。谢谢她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解amos的结果,为我的课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我《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刘志强老师。能做他的课代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教育心理学》的张吉连老师。谢谢他在图书馆四楼对我的那次谈话让我受益匪浅。

谢谢军事理论教研部教授我《军事教育》的宋正德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章永生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心理与教育测量》《消费心理学》的温红博老师。谢谢温老师能够出现在我的大学时代,是他让我对心理学、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是我最敬佩最信服最喜欢的心理学专业老师。对于他的感谢,无以言表,一生铭记。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沟通技能》的王求是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社会心理学》《广告策划工作坊》《心理学文献选读》的陈晓老师。谢谢他为我提出更高的挑战——建议我的毕业论文写成英文版,谢谢他平日和我的交流为我带来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实验心理学》《spss在心理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团体活动设计工作坊》的彭建国老师。谢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支持和赞赏,也谢谢他在担任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期间对我的帮助和包容,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心理咨询辅导与实务操作》《行为矫正技术》的郑维廉老师。谢谢他对我关心和鼓励,已经高明而真诚的开导,谢谢他在毕业前对我的寄语和期望,我会继续努力的!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侯芬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的史丽晶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林绚晖老师。

谢谢教育学院教授我《认知心理学》的陈伟娜老师。

借此,除了这些所有教授过我大学课程的老师们,我也十分谢谢我的国中老师:语文老师(兼校长)段跃老师,数学老师吕超群老师,政治老师(兼班主任)吴丛敏老师;我的高中老师:地理老师陈仁围老师,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成六勤老师。有了他们当年对我的培养和鼓励,才有今天大学毕业后的我,当然,现在的我还没有取得足够的成绩和成功,但我想至少我取得了一个好的起点和好的心志,这一切,其中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在我的人生中,一些老师们在我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对我的帮助真的无法用

言语表达。他们对我的鼓励我会永远放在心上。而我对他们的感谢会伴随我的一生。

我会在现在和将来的日子里做得更好,以此作为对我的老师们的最好的感谢!

老师,谢谢您!栽培之恩,没齿不忘!

感谢学生毕业感言感谢感言范文(3) | 返回目录

在我学习期间,黄萍老师和朱爱华同学(一位让我敬佩的老大姐)对我影响最大,得到了一些学习之外的感悟。人生在世,不要总与别人攀比,攀比富贵、职位、金钱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过去比,是不是比以前更快乐、更幸福,是不是比以前获得了更多知识,通过考试是否增强了自信,你的人生更有价值了。我这样去考虑问题,这样对我而言,减轻了很多的压力。我也希望大家呢,在学习中也好,在生活中也好,都要尽可能地跟自己以前相比,是不是在进步,只要是在往前走,你努力了,至于结果不是你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你不要还没去做就想着结果,如果先想着结果,就容易被压力压倒。

所以,人呢,你不要总跟别人比,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喜、怒、哀、乐是真实的,你不是为别人而存在,你不是为了给父母一个交待,给学校一个交待,给社会一个交待,不是这样的,你需要过回你的本来。只要你努力了,你确实努力了,你没有对不起自己,没有对不起时光,没有浪费光阴,这就够了. 所以,学习,尤其是文科的学习,重在理解,而非死记硬背。比如说,书本给你描绘了秋天怎样、秋景如何,如果你只是背,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做到烂熟于心并灵活再述?但是,如果你脑海里有那幅画,而且让自己融入画中,犹如身临其境,那么,你就很容易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了。理解才易于记忆,如果只是逐逐句地努力背书,完全不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很容易被枯燥乏味逼入绝境。有段时间我因为工作太忙,临考前一个月只能死记硬背,结果背书到发高烧,硬撑着才通过了考试。这也反映出平时上课和做练习的重要性,认真听讲有助于理解所学知识,再通过练习强化记忆。

最后,再次对自力学院和二班的同学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共勉,也许我不会那么快完成专科学业;没有这段经历,也许我也难有以上的感悟。希望有机会在自力其它学习班上与大家一起努力,祝大家健康、快乐、进步。

奥斯卡里的社会学研究:为什么获奖感言总要感谢很多人感谢感言(4) | 返回目录

今年的奥斯卡,《鸟人》成为最大赢家;《少年时代》《爆裂鼓手》等早已在业内口碑爆棚却仍被视为小众的作品,也因为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并斩获表演类奖项而获得了大众的注意。朱丽安·摩尔成为第一个最佳女主角大满贯,梅姨也创下了第十九次提名的纪录;万年配角j.k.西蒙斯终于一鸣惊人,而在事业多年不见起色的迈克尔·基顿也凭借《鸟人》焕发了第二春。

在有着imdb、metacritics、烂番茄、豆瓣等多种电影评分网站的今天,为什么无论业界还是观众都依然如此关注奥斯卡?什么样的影片和演员更容易获得奥斯卡提名?奥斯卡对于电影票房有怎样的影响?这些娱乐话题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社会学的问题意识。

个人奖项也不是但看个人能力

奥斯卡获奖者们总喜欢在得奖致辞中感谢一大串人,其实这种做法大有道理——社会学研究发现,获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ucla社会学系学者gabriel rossman、phillip bonacicha以及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nicole esparza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电影以及其他许多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团体合作的成果,然而大部分重要奖项(例如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嘉奖的却是个人成就。事实上,我们很难剥离团体合作的成果而去单独评判某一个演员的表现。那么,这些奖项真的是单纯基于个人成就评选出来的吗?当个人才能深嵌团体合作之中时,评委们又如何做出判断?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选取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mpas)以及imdb两个数据库中1936到20xx年间符合奥斯卡评选标准的电影进行分析。每部电影中,只有排在演员表前十位的演员被纳入研究范畴;最终数据覆盖了16392部电影中的37183位演员。通过分析这些演员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几率,研究者们发现,在个人能力之外,还有两种机制影响奖项提名:团体溢出和社会地位效应。

所谓团体溢出,其实指的是“鸡犬升天”效应——有幸与著名导演、编剧及演员合作的演员,自己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这一点通过数据很容易就得到了证实:在电影相关变量(类别、投资、发行方、团队人数、上映日期等)以及演员自身人力资本变量(已经参与的电影数目)都相同的情况下,与曾经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导演、编剧及其他演员合作,将显著提高演员自身获得提名的可能性。对于这一点,曾与罗伯特·奥特曼、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路易·马勒、科恩兄弟、托德·海因斯、格斯·范·桑特、阿方索·卡隆等多位大师级导演合作的朱丽安·摩尔想必深有体会。

第二个机制涉及社会地位的衡量,也是该研究的创新之处。人们常常用“地位”或“声誉”来判断他人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地位与能力未必直接相关。在电影界,也许我们最开始评判一位演员确实是基于其才能,然而随着时间发展,各种偶然因素的累积、演员之间的互动关联、固有印象的自我加强、为尊者讳等等机制交织在一起,使得演员的才能与地位之间的关联愈来愈弱,而地位也由此成为介于才能和奖项之间的中间因素。

要想证明这一机制的存在,首先要想办法衡量一名演员的地位。研究者提出,演员在电影海报 “billing block”(即演员名单,通常位于海报最下方)中的排名顺序,能够很好地体现其地位。显然,这一排名未必与戏份成正比,而是与演员的票房吸引力和议价能力等直接相关。例如,在《莎翁情史》中饰演伊丽莎白一世的朱迪・丹奇仅出场八分钟,却是海报上的五名主演之一,并以此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不过,要想同时衡量所有演员的地位,又涉及他们在不同影片中的相对排名——仅仅计算平均排名可不行,关键要排在前后的人是谁。因此,作者使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一位演员在整个演员表网络里的“中心度”,作为其地位的衡量标准。简单来说,这一“中心度”不仅考虑演员自身的位置,也同时考虑其前后邻居的身份,并综合计算出每一个演员的相对地位。

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演员在电影界的这一“中心度”对于其能否获得奥斯卡提名也具有相当显著的影响。如果经常排在乔治・克鲁尼前面,那肯定能提高获得提名的几率!

社会地位与团体溢出这两个机制,说明个人奖项并不单纯只看个人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电影界存在累积优势或曰“马太效应”。得奖——影界地位提高——吸引优秀合作者——得奖,若能形成这一良性循环,演员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那么,获得重要奖项或者提名,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奥斯卡提名与电影票房

还是这位ucla的gabriel rossmana,这次换了同校的合作者oliver schilkea。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20xx年,有两部极其相似的电影同时上映。它们都将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西部农村,投入都在1500万美元左右,主要演员都曾获得奥斯卡提名,都讲述了遭受社会歧视的少数群体的故事,也都针对奥斯卡进行了营销。然而最后,其中一部获得了八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斩获8300万美元国内票房;另一部却在奥斯卡提名上颗粒无收,最终票房也仅为可怜的900万。

这两部电影分别是:《断背山》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两部在各方面都十分相似的电影,为何票房会有着天壤之别?真的是影片质量的差异吗?事实上,这两部影片在各大电影评分网站上的得分都相差不大。那么,难道奥斯卡提名真的具有如此惊人的票房魔力吗?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研究者分析了imdb中1985年到XX年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及奥斯卡提名情况(共计2919部电影)。当然,不能直接看奥斯卡提名和票房的关联,因为二者可能同时受影片质量或受欢迎度这一潜在变量的影响。于是,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变量来衡量每一部电影对奥斯卡的“追逐度”:看其风格、类型、剧本关键词和上映日期与最近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有多高的相似度。结果发现,“奥斯卡追逐度”跟影片本身盈利多少毫无关系——哪怕挤破脑袋想拿奖,观众也未必买账。

如果重要奖项的竞争对票房毫无影响,为何片方仍然如此重视奥斯卡?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表面上的“零关联”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二元模型:在那些拼命想要获奖的影片之中,最终得到提名的影片将获得超乎寻常的回报,而提名失败的影片则下场凄凉。正是两种相反的效应互相抵消,才导致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联系。

具体来说,这项研究发现了奖项竞争的三个结构特点:首先,消费者会将奖项作为值得信赖的评判标准来做出消费决定;第二,奖项的存在将原本水平近似的影片一刀切地区分开来,并产生了“赢者通吃”的效果,导致各方面近似的影片在市场上遭到天壤之别的对待;最后,若想对评委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大众口味的迎合。三个特点结合起来,我们发现,追逐奖项是一种高风险策略:虽然获奖将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参与竞争本身需要极大的投入与牺牲;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加入战局却最终失败,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研究者们将这一机制称为“塔洛克彩票”,或曰“全支付拍卖”,即一种无论输赢都要付钱买单的拍卖形式。在这种规则下,所有参与角逐者都要付出代价,而只有最终的幸运儿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显然,这一发现并不仅仅适用于电影界;文艺界各个领域的奖项评选,恐怕都是一种“塔洛克彩票”。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机制下,奖项评选有促进文化市场多元化的作用。以电影界为例,奖项的存在能够给片方一个动力来生产偏离大众口味的影片,而这一作用甚至无需改变片方追求利润的大前提——不要以为曲高和寡的电影就一定是在追求艺术,也许那只不过是一种风险较大的赚钱策略而已。

参考文献

rossman, g., esparza, n., & bonacich, p. (XX). i’d like to thank the academy, team spillovers, and network centr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5(1), 31-51.

rossman, g., & schilke, o. (XX). close, but no cigar the bimodal rewards to prize-seek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9(1), 86-108.

标签:范文 感言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