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創新

吸納民資大造林 創新機制天地寬

創新1.07W

xx市針對國家、集體植樹造林投入難、管護難、效益不高的實際,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積極探索民資造林的新路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00年以來,全市吸納民間資金4200多萬元,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1.7萬畝,其中,新增以銀杏、板栗、速生楊等為主的經濟林6.6萬畝。

吸納民資大造林 創新機制天地寬

一、基本形式

近年來,在國家林業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xx市一部分民間資本迅速投向林業,掀起了民資造林的高潮,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農戶投資開發。前幾年種糧效益不明顯,市委、市政府為了轉移農民的投資方向,對林業開發採取“非禁即入”的積極姿態,對那些無力規模開發的農民,政府採取免費提供種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在庭院及周圍栽植經濟林,植滿植足。全市零散造林達到2000畝。棠棣鎮軛頭村農民李家華,將旱地、房前屋後全部栽植果樹,面積達20畝,年純收入達2萬多元。

二是幹部投資開發。市鄉分流乾部懂技術、知行情,為了幫助他們尋找出路,市委、市政府號召他們投身林業開發,發展林業生產,達到以點帶面,帶動一批,吸引一批,發展一批的效果。全市共有50多名分流乾部投資林業開發,買斷近3000畝的宜林地經營權。市林業局分流乾部秦伍、閻振合資租賃荒灘600畝,栽植速生楊近10萬株。

三是老闆投資開發。以閒置荒山荒崗為平臺,吸引個體老闆、外來投資者出資長期租賃或買斷經營權,確保投資者享有經營權、收益權、使用權。目前個體老闆開發林業達到3.5萬畝。木梓鄉夏橋村程天佑務工返鄉後,利用積累資金買斷3000畝的荒山經營權,投入資金50萬元栽植經濟林。接官鄉個體老闆毛新平一次性買斷300畝宜林地20年經營權,植樹4.8萬株。全市個體老闆投資林業100畝以上的達到15個。

四是企業投資開發。市委、市政府大力招引工商企業投資林業產業。鼓勵企業進入林業開發,實現林業開發產業化、規模化,延長林業產業鏈,充實林業開發的資金來源。安陸市禾豐公司投資70萬元買斷了木梓鄉黃鶴衝1500畝荒山經營權進行林業開發,栽植速生意楊20萬株。武漢康欣公司投資300萬元買斷木梓鄉易家崗3000畝荒崗經營權,高標準、高質量栽植速生楊48萬株。

二、主要做法

民資造林,將林業開發推向市場,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在目前國家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安陸市為發展林業產業,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倡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林業開發,吸納大量民間資金投向林業。

一是完善政策驅動。為了有效吸引民間資本,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造林的積極性,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先後出臺了《關於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 拍賣“四荒”資源發展農莊經濟的意見》、《關於對農村改水、鄉村道路建設、植樹造林進行獎勵的通知》等政策。從政策上為林業開發提供保障,做到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解除業主對林業開發的顧慮。按照“誰投入、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保護投資者權益,並對投資林業開發給予扶持和獎勵。今年,市政府為鼓勵民間資本開發林業,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對民資造林進行獎勵。對成片造林20畝以上獎勵30元;零散造林500株以上,按每100株為1畝進行折算獎勵 。

二是實施專案帶動。充分利用我市資源多的優勢,爭取上級專案支援。積極利用國家對長江中下游防護林的投入,爭取專案資金250萬元,種植速生意楊。充分利用日元貸款植樹造林。日元貸款是低息、還貸時間長的林業投資開發專案,讓業主在房前屋後、路邊渠邊、荒山荒坡上栽植,業主自己栽種、自己護養、自己受益。今年可爭取資金1100萬元,栽種經濟林木300萬株。依託退耕還林專案推動。2002年我市退耕還林2萬畝,綠化荒山3畝。2003年退耕還林4.5萬畝,綠化荒山1萬畝。每年國家給予政策性補貼資金1035 萬元。大力實施興楊工程。速生楊易栽易活易受益,栽植成本低、投勞少、回報快,農民栽植積極性高。2004年市林業局依託興楊公司向農戶承諾免費提供樹苗,回收成品木材。當年有30個村實施,今年有100個村實施,共栽植速生楊260萬株。加大“四荒”資源經營權拍賣力度。放活土地經營權,開發盤活“四荒”(荒坡、荒崗、荒山、荒灘)資源,進行林業開發,發展林業專案。全市共拍賣宜林“四荒”資源9.3萬畝,全部栽植速生楊、銀杏、溼地松。

三是強化服務推動。全市建立起部門聯動有效服務機制。林業部門充分發揮自己的行業優勢,與業主簽訂服務合同,搞好前期規劃、抽槽、樹苗的的組織、選擇及栽培、防蟲治病技術指導;林業公安機關聯合基層派出所、林業站對業主發放林權證,對侵害、干擾正常經營的行為予以打擊;消防部門協助業主建好望臺,負責森林防火技術指導;水利部門幫助業主配套抗旱設施,確保抗旱急需。

四是開放市場準入。對過去靠國家投入植樹造林的地段,全面向市場放開,准予民資進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將全市6條公路主幹道兩旁的植樹經營權進行拍賣,實現雙贏局面。市林業局幹部朱紹斌中標買斷我市境內的大安線、安桃線等120公里道路兩旁植樹經營權20年,現已栽植速生楊8.4萬株。

三、初步效果

實施民資造林是挖掘林業潛在生產力的一項全新有效的實踐。鼓勵民資造林,大大改善了我市生態環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一是創新了造林機制。過去國家、集體植樹造林,農民需要投工投勞,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實行民資造林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投工投勞屬有償勞務,農民可從中獲得收入。據統計,全市每年農民在林業開發方面的勞務收入可達到400萬元。民資進入林業開發,將植樹造林經營權、管理權推向市場,促使業主建立職能清晰、管理科學、經營規範的執行機制,民營業主把林業當產業辦,把林木經營當企業辦,淡化了國家和集體植樹造林的主體地位。

二是促進了結構調整。民資造林首先促進了我市苗圃業的發展。苗圃逐漸成為我市一大特色產業,每年可向市場供給速生楊、銀杏、溼地松等苗圃2千萬株,每年苗木業產值可達2000餘萬元,其中銀杏苗圃可向市場供給200萬株。其次,民資造林促進了生態高效農業的發展。全市依託“四荒”造林,發展生態莊園經濟,形成農、牧、副、漁立體生態高效農業模式。陳店鄉引進武漢老闆鄒漢江三人買斷該鄉彭畈村山場500畝,投資250萬元發展集林業、漁業、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莊園,年經營收入達到60萬元。目前,全市共開發“四荒”13萬畝,植樹600萬株,套種經濟作物8萬畝,養魚3萬畝,養雞200萬隻,養鴨150萬隻,養豬25萬頭,年創收入6000萬元。第三,民資造林將促進林業產業化發展。全市栽植速生楊5萬畝,八年成材後,可以產出50萬立米的成品材,豐富的木材資源將有力促進我市木材加工業的發展。

三是改善了生態環境。長期以來,由國家規劃、財政投資、地方投勞的造林體制導致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管理不力,以致“年年栽樹年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事倍無功。民資進入林業開發,權責明確,管理到位,樹木儲存率、成活率明顯提高。投資業主採取長短結合,林經套種、林牧套養髮展現代農業莊園,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生態效益。在林業開發過程中,我市注重引導業主嚴格按保持水土、保護生態的要求搞開發,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開發,等高抽槽、梯田式開發,樹下種草,恢復植被,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蓋率的目的。2004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2%,比2001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