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社會教育實踐心得體會(精選3篇)

社會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對《幼兒社會教育》、《幼兒科學教育》這兩本書的閱讀,讓我有很深的體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責任很重要,不僅要讓幼兒對學習感興趣,而且要讓幼兒在“玩中學”領悟到學習的樂趣。

社會教育實踐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在《幼兒社會教育》書中瞭解到,幼兒社會教育是研究幼兒社會化程序及其教育的一門學問。它是以促進幼兒社會化為核心目標,以增進幼兒社會認知、激發社會情感與培養社會態度、形成良好社會行為與技能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教育活動。社會化是一種程序,是幼兒社會性生成與發展的程序。社會性的生成與發展是幼兒社會教育的終極目的。

按照國家的教育目標和一定的社會價值取向,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各種有意識的活動,不斷地向幼兒施予多方面的教育影響,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為技能,促使他們逐漸成長為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合格社會人。幼兒期是個體社會化的關鍵期。幼兒社會性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幼兒在園一日生活學習遊戲中隨時可見的教育契機實施教育。

幼兒社會性教育的目標有著獨特的特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社會領域目標包括以下內容: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活動中快樂,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準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每一個人要在社會中生活,都需要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交往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之一。只要通過人際交往,人們才能互通訊息,交流感情,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然而現在的幼兒大多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與人合作能力較差。因此,有效地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進行社會交往教育,是幼兒完成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不僅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每一個人都是極為重要的,作為幼兒教師,要耐心指導,密切聯絡家長,共同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同時也應認識到,要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既不能一蹴而成,也不能光憑說教就能達到目的,要多為幼兒創造環境,悉心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並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對於一名幼兒教師而言,社會教育與科學教育一樣重要。從幼兒學習科學的角度看問題,去了解幼兒,體會幼兒的需要。這也是當好幼兒教師的第一要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作為老師,學著用科學的理論解讀幼兒的需要,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對幼兒來說,也是他成長、發展的解讀者、支持者。

通過閱讀《幼兒科學教育》這本書,我發現作者首先從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幼兒本身發展的特點出發,探討了科學教育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具有可持續性的幼兒科學教育新目標體系,具有獨到的見解和創意。使我獲益非淺。

科學教育是以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科學素養為目的的教育。科學教育的發展及其目的是隨著科學技術及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而變化的。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在教師的引發、支援和引導下,幼兒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主動探究,以形成科學情感和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係的科學經驗的活動。幼兒園科學領域的目標包括以下幾點: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用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的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重要的手段之一,每一個幼教工作者都有責任。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尋求更好的科學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力爭通過我們的教育,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合作性和創造性的人才。

總之,幼兒社會教育與科學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我們要運用教育教學目標來完成教學內容。

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對於幼兒而言,是非常溫暖的。為了給幼兒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升為幼兒教師的我,要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努力思考,探索研究,讓自己的教學經驗有所提高。

社會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2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教育孩子是一項綜合時實踐活動,沒有理論指導、經驗傳習,具體運用是做不好的。最近翻閱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這本書,本書旨在瞭解有關社會與社會教育的一般理論,建立科學的社會教育理念,掌握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培養以滲透的、整合的觀念開展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能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及理論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因素這一章節中說到:在幼兒園中,除了師幼之間的交往,發生最多的是同伴之間的交往。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學會責任,學會合作和分配等。同伴由於身心特點的相似,具有交往的平等性和體驗的共鳴性,其相互模仿和支援可以促進學前兒童社會行為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有助於學前兒童擺脫自我中心性。如,一天午餐後的活動是玩積木,由於陽陽午飯吃得慢而來晚了,他想用的積木不夠了,跟誰商量都沒有得到,他急得哭了起來。聽完他的哭訴後,我請他跟正在搭積木的浩浩商量。受到暗示的浩浩馬上痛快地拿出幾塊積木交給陽陽。為了讓陽陽把受到幫助的快樂表達出來,也為了讓幫助人的浩浩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我說:“陽陽,浩浩把積木給你了,你一定很高興吧!”陽陽笑眯眯地說:“謝謝你,浩浩。”我又問:“陽陽,下回浩浩玩具不夠時,你會讓給他嗎?”陽陽會意的說:“會的。”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們知道了“謙讓”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將來別人也會用“謙讓”來回報自己。從這一事例中看出,學前兒童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克服自私的弱點,掌握合作、交往、分享等方面的基本社會技能。

2、有助於學前兒童認識到自我的價值。

3、有助於學前兒童社會認知的發展。如,胡志高是我班新來的小朋友,由於沒上過學,他不懂什麼叫謙讓,經常與別人發生爭執。

一天,他和他與樂樂為爭玩具吵了起來,其他小朋友出來大抱不平,他們一致指責胡志高的不對,胡志高惱羞成怒動手打人。這時我看到了,就讓他們先放下玩具,說說到底是誰先拿的玩具。樂樂說:“玩具是他先拿的,可他玩了半天,總也不給我玩。”胡志高說:“我想玩好了再給他玩。”接著我又他們問:“你們倆都想玩,可誰也不讓誰,還打起來,這樣好嗎?”他倆搖搖頭。“那怎麼辦?”樂樂說:“我玩一會兒,他玩一會兒。”我說:“這樣就對了。”並對圍觀的小朋友說:“以後如果發生這樣的事,可以像他們那樣解決。”實踐證明,在遊戲中,由於對同一玩具的爭執而引起幼兒之間的衝突,為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促使他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別人的感受,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這樣可以促使幼兒在交往中學會更多的交往技能,促使其社會認知的發展。

在社會教育的途徑這一章節中說到:正規的社會領域教育活動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在日常生活中蘊涵著許多社會教育的因素,既可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活動,又可以隨機開展社會行為的養成教育活動。例如在幼兒早晨來園活動和下午離園活動中就可以滲透人際交往、文明禮貌、自我服務等養成教育。盥洗時,可以進行個人衛生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進餐時,可以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用餐禮儀等教育。

午睡時,進行不干擾、不影響他人的禮儀教育。值日生和班級集體來動活動,既可以滲透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又可以對兒童進行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教育。總之,養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學前兒童時期,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效果最佳。還有,在幼兒園其他領域教育活動中隨機滲透社會性教育,由此可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不是封閉的,總是要藉助其他領域的教育內容、手段、和方式。還有在幼兒園區域活動與遊戲活動中補充和延伸社會活動。比如,扮演醫生角色,學習醫生對人的關愛,耐心、和藹以及認真、細緻的工作態度;扮演售貨員,學習他們熱情周到的規範服務、文明禮貌的態度等社會角色。還如,在戶外體育遊戲中,教師有意識的給幼兒提供2——3人合作運動器械或體育遊戲,如接力球、兩人三足等,從而培養他們與同伴合作的能力。在節日文化教育中對幼兒進行多元化教育。如在重陽節到來的時候,開展“爺爺奶奶我愛你”的教育活動。在國慶節時對幼兒進行能夠愛國主義教育。

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植樹節等一些重要的節日,都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好時機。在家——園——社群合作共育中提高兒童社會性教育的成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及時與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了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瞭解了幼兒園的教育方法。如何培養好孩子,不僅需要幼兒園和老師們樹立堅定的信心努力下,更需要家長們的密切配合,只有我們帶動家長,使兩者同步進步,才能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使孩子們發展的更好!還有社群裡蘊涵著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組織幼兒走向社群,拓展幼兒社會交往的空間,增強幼兒對周圍社會環境的認識,促使幼兒融入社會。

以上就是學習此書後的一點體會,通過學習我還認識到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幼兒教師,要有一種不滿足於已有知識的意識。教師的學識對教育技能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保教質量。如今的幼兒教師迫切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不斷進取,樹立正確的終生學習觀。開展多渠道的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和業務素養,努力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並在工作中勇於創新實踐,善於總結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社會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3

時間悄悄的溜走了,我的志願者的活動也要說再見,心裡有說不出的感覺。還記得當時進入愛心家教時心裡很感動與興奮的,因為我十五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終於可以當一次老師了。

我記得在我第一次看見承志的時候,他黑黑的,瘦瘦的,嘴上還掛著笑容,而我的心裡也是激動的。我迫切的想要知道他學習上的的一切,於是我和他聊了起來,我知道他很貪玩,和其他男生一樣喜歡打遊戲,他說他喜歡讀書但不喜歡考大學因為大學課程很難,他希望天天打遊戲,好單純的的想法。後來,我去他家和他的父母聊天並瞭解他的情況,叔叔和阿姨為了承志的學習就近在一家小工廠上班,他們很熱情,為了迎接我還特地下了館子,我一再的拒絕終是抵不住他們的熱情。

他家只有幾十個平米,唯一的大功率電器就是電視機,但是對於承志的學習從不馬虎,每晚拖著疲憊的身子仍然要給承志練聽寫和檢查作業,哎,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這一份心,我決定真的要好好努力幫助他讓他可以更好的學習。以後的的每週末九點半都準時到他家幫他補習功課,我發現他特別粗心,有時把除法看成減法,有時簡單計算出現錯誤,很粗心;語文作文不會寫,要麼不會審題,要麼字跡潦草;英語不會讀;上課不愛回答問題,而且很好動,就是吃飯也在玩玩具。於是,我針對這些問題也做了一些準備。我在網上查了很多關於三年級的一些資料,也下載了一部分題,關於一些計算和應用題還有優秀作文,便於讓他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更好的學習。

轉眼一個月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心裡有的是感激和不捨,感激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時間的經歷,不捨是我和承志猶如姐姐和弟弟的感情。我希望在以後的時間裡他能改掉那些壞毛病,也希望學校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在實踐中學到東西。

結語:以上便是大學生愛心教育社會實踐的兩篇心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愛他人,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關心、愛護、成長,希望通過這兩篇文章的閱讀能使您有所收穫,歡迎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