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發展歷程——創業年代

新中國成立50年來,科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鞏固了國防,促進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發展歷程——創業年代

共和國誕生的最初年代,科學技術極端落後,很多現代學科和技術領域都是空白點。國家在百業待興的情況下,積極組建科技機構和科技隊伍,開展科學技術工作。大批胸懷報國之志的旅居海外的科學家紛紛歸來,投身到祖國的科技事業中。1955年中國科學院成立學部時,海外歸國的科學家佔了學部委員總數的80%以上。

當時毛澤東主席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激發起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學習和鑽研科學知識的熱潮。周恩來總理主持,眾多科技專家參與制訂的《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提出“把我國科學事業方面最短缺而又最急需的門類,儘可能迅速地補足起來”,“爭取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末使我國最急需的科學部門能夠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隨著這個規劃的順利實施和提前完成,新中國奠定了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機技術、火箭技術等新興學科的基礎。

凡是從50、60年代過來的人都會記得,那是一個勞動和創業的年代,一個建設和奉獻的年代。科技工作者和億萬人民一道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建設事業當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中國的歷史記錄:

1956年,第一批國產汽車出廠。

1956年,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上天。

1957年,第一座長江大橋通車。

1958年,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投入使用。

1960年,第一座大型水電站開始發電。

我國醫學專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斷肢再植顯微外科手術,第一個研製出人工合成胰島素。

根據我國地質學家的陸相生油理論,石油部門在東北的松遼平原上成功地勘探、開發了大慶油田,從此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為了發展新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增強國防力量,打破帝國主義的戰爭威脅與核訛詐,我國早在1955年便開始了原子能的科研與基礎建設工作。毛澤東主席說:“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的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參加研製核武器、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科學家隱姓埋名,以身許國,他們和廣大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在極端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國家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偉大功勳。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爆破成功,我們還掌握了中子彈和導彈核武器與核潛艇技術。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聲響徹太空,中國科技隊伍創造的奇蹟震驚了全世界。

今天,當我們回顧50年科技成就時,不得不欽佩和讚頌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和共和國科技隊伍的豐功偉績。

標籤: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