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自我鑑定 > 自我評價

評價項羽作文(精選23篇)

評價項羽作文 篇1

漢軍的楚哥響起,喇叭嘶鳴,直擊耳膜。項羽簇緊眉頭,撫摸着心愛的馬兒和摟着心愛的女人,思緒萬千,唱起了一首悲傷的離歌。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勇士啊!他不可能坐等山空,等死,他絕不會允許他就這樣死去。他帶領八百多人直夜潰圍卻被迷失方向,陷入迷離的大澤中,兵馬盛衰,自身不得保己,決心來一場快戰,論輸贏誰與爭鋒,誰是真正的王者。他是知恥重義的豪傑啊!預料早已失敗的結局,帶領他們衝出突圍。一路走來,卻只剩下幾人。烏江岸邊亭長如同救命稻草般。

評價項羽作文(精選23篇)

只要項羽的一聲決定便可渡烏江東山再起,明日輝煌,深仇舊恨與之解決。但他不肯啊!他內心有愧呀!那些比他戰死疆場的兄弟們啊,如今在那荒涼的河谷間無人問津。他愧對於這些死去的亡靈,更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後自刎而死,也是為了所謂的“義”啊!或許是一種宿命吧!項羽在動亂頻煩的年代裏窮途末路也要保全自己的尊嚴。當日攝人魂魄的眼神和聲音就可嚇退敵兵,那眼神裏分明就是一股不服輸的氣勢,震撼絕非偶然。又豈能點到為止?對於項羽來説,他的結果怎能用時運不濟來了結,他自身的自負在這條漫漫爭奪路當中註定是他成為不了像劉邦那樣的君主。他對事情的不加考慮,蒼莽決定註定讓他只有做一個行動上的勇者,思想上的莽夫,他沒有忍辱負重,捲土重來的變通。他只能在烏江結束了他的英雄路程。真是可歎,可惜,可氣。他只能是一個末路英雄。

評價項羽作文 篇2

當日,你見秦王出遊,大膽説出“必可取而代之”。也許當時你被別人視為瘋子,看作痴人。殊不知這是一種豪情,一種理想,一種男兒當存的抱負。果然,你年輕有為,迎着狂風暴雨,逆着歷史的潮流,你湧上了歷史的大舞台。

“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你是歷史的典範。你英勇,你無畏,你威武,你戰無不勝。你就是傳奇。表面的光鮮,孰知背後的心酸。在無數個日落西山,你在霞光的映襯下舞到天昏地暗。累了,倦了,還要繼續,始終堅持。或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何時該放下。為了成功,你執着的付出。

眼看着就要進軍咸陽,豈料半路又殺出個劉沛公。你勃然大怒,揚言要擊破沛公軍。人們喜憂參半。沛公自然畏懼,亞父則倍感欣慰。但他們都不瞭解你所憤怒的不過是被信任的人出賣。那日,鴻門設宴。亞父怒斥“豎子不足與謀”。也許沒人知道,你是故意放走沛公。人們説你這是沒有政治遠見。那是他們不知道“真情自在人間”。誰説的天下者就一定得落得個“背信棄義的美名”呢。沛公是一個威脅,但當日的兄弟情誼難不成是假的嗎?為何別人無情,自己就一定得無義。做人不能有自己的原則嗎?自古統治者就是不是人間煙火的代名詞,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就不適合做君王了嗎?不是吧!

自古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在人們説你是暴君的時候,他們卻沒想到你的温柔。當日“霸王別姬”,千古流傳。你的柔情分明千古流芳,人們卻還是昧着良心説你的殘暴。其實他們不配説你。身處亂世,要麼殺人,要麼被殺。想必沒有誰願意被別人操控命運吧。那為何又要責怪你呢?為你的柔情不平。

最終,你還是順了“天下人”的意。你敗了,為了你的“江東父老”為了天下人,你徹徹底底的敗了。無數人嘲笑你輸不起。千萬人責怪你不東山再起。他們不懂,不懂啊。其實,你無比勇敢。為什麼打仗?為天下安寧。那戰爭又帶給了人們什麼?動盪不安。難道要説“我為了天下百姓而禍害蒼生”?這不是很可笑嗎?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做到這樣的胸懷天下。所以你不懦弱,相反你無比偉岸。

時光匆匆流逝。項羽,儘管你已化為了一片塵埃,但你的男兒氣概,你的英雄本色會一直延續。人們對你的誤解終將隨風而去,剩下的將是不朽的傳奇。項羽,我敬重的真英雄!

評價項羽作文 篇3

如果説到英雄人物,大家是否會想到西楚霸王項羽呢?

項羽,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中國古代起義領袖,著名軍事家,中國史上最強武將,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人稱西楚霸王。

在我的眼中,項羽只能做一名叱詫風雲的大將軍,而不具備帝王的胸懷。

其一是自滿。項羽小時候“學書不成”,項梁很是生氣,項羽卻説“書足以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讀到這裏,我

們可能會驚訝項羽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抱負。但項梁教他兵法時,他也是淺嘗輒止。自滿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其二是暴烈。他坑殺了已降秦卒二十餘萬。火燒宮室。有人觸怒他,他便“烹之”,卻從不思考別人的話是否又可取之處。劉邦滅楚後,不誅殺項羽親屬,也與項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對比。

其三是優柔寡斷。這一點在鴻門宴中表現的最為充分。范增多次舉玦示意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王默默不應”。劉邦逃脱後,范增只有歎“豎子不足為謀”,並做出一個驚人判斷“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項羽的當斷不斷使他最終山窮水盡,死於自己劍下。

其四是多疑。范增本是項羽的得力助手,然而項羽卻以為一個小小的離間計生出疑心,疏遠范增,范增也離開他。在《高祖本紀》中劉邦分析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時説:“項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多疑使項羽失去了身邊最後有力的支持!

對於項羽的失敗,我不會感到惋惜!性格決定了項羽的一生,山難改,性難移。能超越自己的又有幾人呢?

評價項羽作文 篇4

《鴻門宴》中的項羽可謂是風光無限、高高在上,而劉邦則是俯首稱臣、甘拜下風。鴻門宴上項羽、項伯東向坐,劉邦北向坐,項羽坐在了一個最高貴的位置上,而劉邦卻坐在了一個較為謙卑的位置,可見二人相差甚遠。

項羽,出身貴族,講究信義,當項伯對項羽説: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時,項羽斷然放棄了原來殺劉邦的計劃,即使范增多次舉玦示意,項羽依然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想法,信任劉邦,但在説明項羽的忠義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自己謀士的不信任。

而劉邦,恰與其相反,一介草民,不論信義,只要有利益擺在眼前,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即便背叛幫助過自己的人,但劉邦卻相信自己的謀士張良等人的獻計,他都一一採納。

而從其他歷史文獻來看,項羽自私,軍士有功卻不分酬,攻下陣地卻不獎地。劉邦,與天下同利,不獨自吞功享利。因此便有了高起、王陵對二人的: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和劉邦,雖同是霸主,但出身不同、性格迥異、行事方式懸殊,這些最終影響了兩人的命運,決定了一介草民稱霸,西楚霸王卻終烏江自刎的結局,二人性格各有優劣,但項羽已無後路之時,他卻以一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李清照所作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留給後人的是深深的震撼和長足的思考!

評價項羽作文 篇5

破釜沉舟,分地封侯,衣錦還鄉的你豪氣沖天,崛起阡陌之中而虎踞霸王業。

霸王別姬,獻頭贈馬,力能扛鼎的你也温情四射,鴻門放豺虎而烏江岸自刎。

誰也不能用一言半語完全描述你的一切。你屠兵二十萬,殘暴;你別姬又贈頭,温柔;

你百般不願殺劉邦,婦人之仁;你衝鋒陷陣創奇功,英雄氣概!我們不願用成或敗簡單概括你的一生,只得仰天長歎:壯哉,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人人都瞭解你的強壯與威武。你出身貴族,從不願屈膝於任何人,所以你征戰天下只剩范增相從,所以你放逐義帝自立西楚霸王,所以你自刎烏江不做階下囚徒,你的確豪邁!

“時不利兮騅不逝”,許多人明白你的天真與幼稚。你有着極大的生命力與豪氣,火燒阿房三千里,然而,你不知道,經過始皇帝的改造,你的英雄氣早已與封建潮流相悖,你的死也許就是英雄氣概在封建浪潮中的最後一次掙扎,你的確令人悲哀!

“騅不逝兮可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你離別了虞姬率百餘騎突圍,你卻沒有想到,楚地六郡,四郡依然在手,垓下之圍,漢軍並非鋭不可當,你的出逃太過倉促。你為什麼失去了理智,又為什麼置四五十萬大軍於不顧而對虞姬那麼纏綿?你的確令人不解。

壯哉,項羽,不只是因為你的`霸王業,還有你那獨特的性格與氣魄。你的魅力令後世品味不盡,你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後人思索咀嚼……

我們仰慕英雄,卻不能在俯仰間通曉他的全部;我們擁戴英雄,卻應當理智判別他的一生。我們應當懂得與英雄對話,這樣,他們的可貴之處才會滲入我們的內心深處,才會催促你我奮進向前!

評價項羽作文 篇6

哈哈哈!沒想到我項羽也有這麼一天!劉邦小賊,沒想到我鴻門宴上放你一馬,你卻恩將仇報奪我榮陽,我手軟放你老父一命,如今你卻屢來犯我,鴻溝邊上,你我化地為盟,以楚河漢界,你卻反覆無常。如今,你又圍我垓下,令我與虞姬雙雙自刎於烏江,落得如此下場。我該恨你心狠手辣:還是怨我心慈手軟,我該恨你逼死虞姬,還是怨我不能變通。

虞,你還在奈河橋上等我嗎?我來見你了,我沒有斬掉劉邦,我只能用自己的頭來祭奠你,西楚霸王的我,如今也只能魂斷奈河。也許喝了這碗孟婆湯就不會再悲,也許喝了這碗孟婆湯就不會再怨,也許喝了這碗孟婆湯就不會再恨。也許我該隱退江東,休養生息,重振霸王威名;也許我該破釜沉舟,卧薪嚐膽,斬下劉邦小賊的頭。可是,我是沽名釣譽的項羽,我不是處事靈動的劉邦,我不能忍受失敗,即便是死,也不能吧!可我不是已經死了嗎?

虞,如今你是愛我的吧1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他劉邦侵犯,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失敗,再也不用擔心你再一次自刎於我身旁。劉邦,今生我無法敗你,來世我定報垓下之仇,哈哈哈!

後記:

虞和項羽一起喝了孟婆湯,走過奈河橋,然後傳來虞的回聲,羽,來世,我希望你快樂平安,別再痴迷,別再固執,因為;恨,並不能拯救世界;愛,才是治理天下的良藥。忘記一切吧!

評價項羽作文 篇7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膾炙人口的傑作。司馬遷筆下的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他一生的經歷,也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失敗英雄的史詩。

項羽,楚國人。他在青年時代,學書,學劍都不成,就改學兵法,但也只“略知其意”,不願深入鑽研。他少還大致,嫉惡如仇,看到秦始皇時,發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

項羽作戰英勇過人,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為了瞭解趙國之圍,毅然殺死宋義,取得統帥的地位。鉅鹿之戰,他破釜沉舟,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以一當十與秦軍作殊死搏鬥,終於把敵軍打垮,使起義軍由劣勢變成優勢。

鴻門宴後,項羽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焚燒秦宮,大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號令天下,大失民心。此後,項羽也逐漸由強盛走下坡路,最後招致垓下之圍的悲慘結局。

在垓下,項羽被劉邦的軍隊重重包圍,兵少糧盡,只剩二十八騎,而漢騎追他的有數千之多,項羽孤軍奮戰,飛斬敵軍,使“漢軍披靡。”當赤泉追上他時,項羽“稹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後來,項羽終於寡不敵眾,四面楚歌,面對這美人和名馬,留下了傷心的眼淚。他曾慷慨悲歌,卻依然堅決抵抗,“潰圍斬將觀刈旗,”即使到了烏江,走投無路時,烏江亭長要渡他到江東區,項羽不願讓江東父老看到他兵敗將亡,狼狽不堪的情景,所以拒絕渡江,寧願自刎來結束其英雄的一生。

評價項羽作文 篇8

在數千年前,烏江亭畔,他吻別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將額前的一束君王之發割去,駕着陪伴他征戰多年的烏雅馬,滿腹豪情,一如當年,消失在蕭蕭寒風中…

他!項羽!絕非人們心目中的直腸漢。但也不可能與厚黑無涉。

項羽的個人品質造成了他的失敗。他絕非智力低下,而是才氣過人,可是那過人才氣並沒有幫助他,反而使他成為繼秦的統治者。項羽他一生戎裝,作戰驍勇,是出了名的武將。但他脾氣暴躁,殺人太多。在項羽攻下秦都咸陽後,沒有安撫民心,反而殺了數萬名投降者,者使他大失民心。以至他後來在陰陵迷失道路,問一田夫,田夫還為他指了一條死路,一條絕路。可見,項羽失民心之慘重!

項羽蔑視知識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在他少年時期,學書,學劍,學兵法均淺嘗轍止。他認為:“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可見,他對知識的蔑視程度。知識在他心目中根本一文不值!作文

項羽他居功自傲,自做主張,優柔寡斷,有婦人之仁,而且不善於用人,使他自己周圍的一大批有才幹的謀士不得盡情發揮他們的才華。有的甚至區投靠劉邦!雖然項羽威武雄壯,氣勢奪人,但是卻過於個人主義,沒有眼光。剛猛無鑄卻逆時代潮流而行,恢復割地分封制度使他在一度失去民心。

當然,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也是不容忽視的。垓下悲歌后的東城快戰無不在體現着着一點而到了烏江自刎的那一刻,項羽的從容坦蕩也值得稱讚。作文

項羽失敗了!因為他不懂得“名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狡詐:他不懂得“把握機遇,鴻門宴上一了百了。”的玄妙:他也不懂得“豎子,不足為謀。”的道理。他只明白“誠為基信為本”的為人之道。所以他失敗了!

在史冊名中,我想,項羽永遠只是一個黯淡的角色,令人感到悲哀,剛到惋惜。項羽,他沒有一統江山的功績,沒有氣壯山河的偉業,有的也許是“不可沽名學霸王”的罵名。

評價項羽作文 篇9

項羽的後裔在完美的西楚霸主之後可能給了他太多的評價,但我認為他可能在我的生活中。

他們都是不朽的英雄。我喜歡項羽,也許是在霸主告別時,他放棄了勇氣,拋開了戰場上的威嚴,只留下了一種普通而真誠的感覺。他唱了一首悲傷而悲傷的歌。悲傷就像個孩子。我喜歡項羽,也許在東城快戰中,他充分發揮了不怕強敵的勇氣。他帶領28名士兵勇敢地戰鬥,這不是最好的戰鬥,而是最好的證明。直到最後,他仍然不相信他像個孩子一樣唱着英雄般的悲歌。我喜歡項羽。也許我知道他缺乏政治家的智慧和舉止。他知道他被包圍了。

他想活下去。他想逃跑。即使大多數隨行人員已經離開,他仍然不顧一切地逃跑,因為他必須為8000名弟子生活得很好。他唱着一首無助的悲傷之歌,像個孩子一樣迷茫。我喜歡項羽,也許在他悲傷的微笑中説,如果不是我的老人。當他的寶馬給老人一個長長的頭髮時,他沒有西楚霸主的霸道精神。他只是想不起來了。那不是我的朋友嗎?他像個孩子一樣慷慨地唱着悲傷的歌。項羽,強大的霸主,温柔的鐵骨人,像孩子一樣的英雄。就在那一刻,英雄們沒有過去的霸道。

他總是能表現出最真實的心情。

他知道他沒有看到江東的父親,他知道為人民謀福利是很自豪的。他説,天空的死亡,我。他是個英雄和真正的人。我喜歡他。

評價項羽作文 篇10

當他將沉重的利刃舉到頸邊,當他消失在滾滾東去的浪花聲中,當鮮血染紅了半邊的雲彩,英雄哀喊,烏騅悲鳴。他要完成的千秋偉業,他要把“項羽”二字刻在帝王冊上,然而,四面楚歌湧過腦海,曾經拔劍舉鼎的豪邁瞬間化為無奈。

可我一直固執的認為項羽應成為真正的霸王。

提起楚漢之爭,大家都會欣賞劉邦,欣賞他的用人之道。我卻欣賞項羽,他的鋭氣,他的突兀,他的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不僅如此,他的心直口快,有情有義也應為人們所稱讚。

鴻門宴上,項羽沒有殺劉邦,這是優柔寡斷嗎?不。是因為他答應過項伯要好好對待劉邦,以至范增再三提醒,項羽都默然不應。如此守信,難道不應為他喝彩。當樊噲闖入帳中,項羽不僅不治樊噲的罪,反而好好對待他。如此真性情,難道不應為他鼓掌。

而劉邦,在一次逃避項羽追擊時,竟狠心拋下了他的妻兒老小。項羽呢,他決不會做出這種事。在他失敗後,在軍帳中問他的愛妃虞姬,該怎樣安置她。虞姬淚流滿面,拿起項羽的刀自盡了。項羽不及阻止,只好看着曾殺敵無數的寶刀竟殺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在烏江畔,他不忍殺了追隨多年的坐騎,一人下馬與敵人鬥爭,身受重傷。最後,他的坐騎見主人已死,也跳入江中。如果項羽無情無義,他的愛妃、坐騎會無怨無悔的追隨他嗎?

只是,項羽啊,項羽,你為何不肯過那江東呢?如今,陪伴你的只有嗚咽的滔滔江水,而你的業績呢?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被你一刀抹殺,你的死,又換回了什麼呢?只有江東子弟揹負的辛酸與淚水罷了。

但我忘記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銘記下來的是你的霸氣,你的大度與你的痴情。

項羽,一個英雄,一個無愧於“鬼雄”之稱的英雄。

評價項羽作文 篇11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揚了項羽寧死不過江的精神,但讀過《史記》中關於項羽的章節後,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項羽是個英雄。

項羽是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衝鋒陷陣,轉瞬間就能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看到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説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和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來,項羽的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英雄。

但項羽是位失敗的英雄。

首先,我認為他不注重文化,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可他沒想到,不學習,在某方面就會無知。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為一塊絆腳石。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於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於用人。張良韓信都曾在他的麾下任命,可他不能知人善任,竟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自己卻被打得一敗塗地。總有謀事范增為他效力吧,可連范增的才智都給浪費了。他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多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錯失良機,還中了劉邦的計策。不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致使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逝世,從而使自己徹底失去了這個謀士。

項羽還是一個不善於總結失敗原因的英雄。

項羽臨死前曾説:“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項羽蓋世英雄,卻只是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到死都不認識到自身的弱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於天,真是可悲呀!

評價項羽作文 篇12

自信與自負——項王的雙刃劍。

第三十一聲鐘聲,在不遠處轟響,我便知道,那條英雄的生命畫上了一個遺憾的句號。那是祭奠。

雖然他不是帝王,《史記》上卻依然將他記入本紀,西楚霸王的名字,就這樣,永遠地定格在了歷史上。

踏進那江左的項王祠,只見那大殿中那一尊高大的身影,按劍而視。

“吾可取而代之”,聽,那不正是西楚霸王的怒吼?我睜開雙眼,卻只看見一片寂靜。

垓下之圍,只見刀光閃閃,盔甲帶血,那個顧忌的身影在羣兵中左突右衝。項王,無謂的,項王!

他按劍在手,怒目而視,那是一種怎樣的霸氣啊!沉舟鉅鹿,他連死亡都不怕,還怕什麼呢?

可惜,勇不敵智,他註定將為亞父的死和他的剛愎付出代價。

那把寶劍成就了他,也毀滅了他。不知在鴻門宴,是必勝的自信還是婦人之仁,使他失去了那改變歷史的機會,從帝王化為冤魂,隨他去的,還有虞姬。

靠在柱子便,抬眼望去,只有那早已蒙上了灰塵的磚石,似乎在為項王哭泣。一個按劍的身影踩着那豪邁的步點,從後堂緩緩走了出來,我揉了一下眼睛,卻什麼也看不見了。

那顆頭顱中,埋滿了霸氣與勇氣的光芒,也充盈着,自負與自傲的悔恨。聽,那第三十一聲似乎又敲響了。那是項王的歎息,更使我們耳朵一晃而為之警覺。那把寶劍,早已懸在你的腰間。

評價項羽作文 篇13

説到項羽,有生而發的一種敬畏和同情之感。不知為什麼,劉邦和項羽之間,我更傾慕於項羽,他的神武可謂氣吞山河;他的愛情,可為繾綣動人,大師,結局究竟是悲涼的,項英雄最終自刎烏江,美麗的虞姬亦是隨風而逝。帶給人是無限的惆悵和悲涼。

項羽,自然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吳中子弟皆憚之”其志向博大高遠,一日始皇帝遊會稽,項羽脱口而出這個人可以取而代之呀。其叔項梁因此奇之。氣候,舉拳而起,從者雲集,破釜沉舟救越破秦,令諸侯莫敢仰視,及自封西楚霸王,眾王反叛,更見其驍勇;討伐手東西,往來翕手,未知疲倦,他很講信用,只因允諾項伯善待劉邦的進言,他不顧亞夫示之者三於鴻門宴上放走了羅網中的劉邦;當吳江自刎時,他拒絕登上烏江亭長的救生船,而對身後的叢林干戈。他面對死亡,氣概何其豪邁,真正的勇士是無法被震攝的,英雄項羽最終自刎死掉了。

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英雄,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別姬的故事,無不體現到項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愛江山,也愛美人,項羽是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我認為他既愛江山,也愛美人。愛景山,他有南征北戰,陶醉於西楚霸王的寶座;愛美人,他才隨身不離虞姬。許多人覺得,項羽不應該因為美色在四面楚歌時,不開個例會,但試問,面臨生死以別的邊緣,誰不珍惜與愛人共度的時光,何況項羽身後有個如此乖巧的女子,難怪得到如此歡心。這處於項羽的柔情,他的重情義。

兩軍交戰,拼死一搏,所當所迫,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在項羽本紀裏,項羽對自己的評價。項羽的一往直前,誓死如歸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會中發揚,那麼會多好。地震當中的,官員也秉持着這種精神,那麼我想也不至於有那麼多的傷亡人員。這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前秦功臣讓我感動。

項羽對士兵的友善,對部下的關係,同甘共苦的精神。歷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現代人能顧及的。無良商販為了私慾,剝削員工的事例比比皆是。為什麼不能學習一下他的精神呢。

項羽,他讓我歎息,讓我感慨,讓我傷感。他的血性和柔情,讓我揮之不去,詠之不足。他雖然像流星,在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但他卻成了一個文化符號,被人們無數次的所評價着。

評價項羽作文 篇14

李清照有詩云:“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很多人眼裏,項羽是一個忠肝義膽的豪傑。他叱吒風雲的偉業,所向披靡的戰績,在秦漢交替之際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幾何時,舉世共仰,千秋景慕。項羽因之而成為歷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實為後人所景仰。

然而,項羽畢竟是一個悲劇式的歷史人物。他的悲劇,不僅是歷史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而他的悲劇性格,無疑張揚了他的人格魅力。

項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於他的“義”,而這個“義”也恰恰演繹了他的個人悲劇 。古人云:“義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謂之義”。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當,言而得體,便可稱其“義”。然而,“義”是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的。項伯為報救命之恩,向張良通風報信,可稱得上“義”,可此舉客觀上卻幫助了劉邦,使得沛公在鴻門宴中能化險為夷,此舉又謂之不“義”。兩軍對壘,項羽卻不忍弒殺劉邦,縱虎歸山,最後成就了劉邦的霸業,實乃對敵人的“義”,而對自己不“義”。項羽的“婦人之仁”與“義”的本質是背道而馳的。可以説,項羽重義而輕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劇。

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在他的剛愎自用。韓信始在項羽麾下,“言不聽,話不用,故倍楚而歸漢”;陳平效力於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於武”。此二人均有經國之偉,濟世之才,然而卻不為項羽所用。亞父范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王於垓下的是陳平;十面埋伏,逼項羽走江東的是張良;烏江渡口取項羽頭顱的竟然是項王“故人”王翳。項王的剛愎自用,終於讓自己飲下了“四面楚歌”的惡果。可以説,過分借重於武力而忽視智謀,也是造成項羽性格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應是不能知人善用,不聽人言,不信任,猜忌,浪費人才。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悲愴無疑已成為千古絕唱。假如項羽不固守那狹隘的“義”,假如項羽……那麼,意氣風發,衣錦還鄉,擊築高歌《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將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會是劉邦了。

評價項羽作文 篇15

合上這本書時,我的心裏不由得思緒萬千,感慨良多。他——項羽頂天立地的氣勢,一往無前的精神,不畏困難的品格,都是他的敵人劉邦所不具有的。更何況,在那個羣雄逐鹿、戰火紛飛的年代,年輕的項羽僅用了三年時間便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這些,便足以令項羽名垂青史。

其實,楚漢之爭,劉邦並沒有贏,他取得的只是物質上的勝利,而項羽卻贏得了精神上的勝利。他之所以不渡烏江,就是因為他不想以一個失敗者的形象踏上故鄉的土地,“無顏見江東父老”,他的血管裏流淌着貴族的血。這種貴,不是權貴,不是盛氣凌人,而是責任、尊嚴和榮譽!

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他的屍體在被人們撕碎時所散發出的血腥味還瀰漫在無邊的空氣中。他立志圖秦體現了少年的豪氣,他破釜沉舟展現了生命的鋭氣,他裂土封侯體現了兄弟的義氣。千百年來,無論我們怎樣評價項羽的功過得失,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蜀漢的關羽,西漢的蘇武,都具有和項羽相同的品質。關羽寧死不降,被東吳所斬;蘇武不管受到單于怎樣的折磨,都不肯投降;還有陸秀夫、文天祥等等。而我們,就是要學習項羽的頂天立地、一往無前、不畏困難、豪氣、鋭氣、義氣。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評價項羽作文 篇16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眾多的豪傑,也有不少的梟雄,有不少人因為功業未成,身死人手,從而被人人遺忘在記憶裏,在後世得不到應有的評價和歷史地位,直到被無情的歲月拋棄。而項羽是一個特例,他的名字在歷經千年歷史的滄桑後,仍舊響亮,也只有他,即使功業未成,也仍在千家萬户口中傳道。

開篇點題,總領全文?

項羽出身楚國貴族,秦始皇殲滅羣雄,一統天下後,項羽淪為了亡命之徒,客居他張,立志滅秦,其祖父項燕為楚國戰死,所以“彼可取而代之”是項羽胸中強烈的復仇之火形成的。法國學者尼柯爾曾説過:“死亡什麼時候來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麼?”在生與死的抉擇下,他選擇了後者,自刎烏江,並不是他沒有最後反擊的能力,也不是他對這塵世已生無可戀,只是他始終追求的那種人格尊嚴,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死。

敍述項羽的事蹟?

項羽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在鴻門宴的表現是我們眾人所不解的,他明明可以殺掉劉邦,然後稱王,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在他看來,如果當時真殺了劉邦,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因為劉邦此番前來是來道歉的,於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就在他的手中溜走了。可同時,我又覺得他並沒有什麼心機,挺讓人敬佩的,或許正因為他的沒有心機,才會有那麼多的人服他吧!

評價中肯,道理深刻?

項羽對虞姬的那番柔情,更為他個人在後世人的眼中增色了不少。

我不得不佩服他,他那份對祖國的熱愛,對戀人的柔情,對叔父的信任……讓我由衷地對他表示敬慕!

總結全文,表明自己的立場?

評價項羽作文 篇17

他——西楚霸王雖然只在當時出現了八個春秋,但是引得了兩千多年的議論。兩千年前,他折兵垓下,敗得慘烈。千年之後,一位詩人感慨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惡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殘陽如血,烏騅馬突出重圍,越過土坡,穿過樹林,一聲長嘶,猛然將前踢高高揚起,有天塌地陷般地墜下,再也止步不前了。西楚霸王陷入了他生命的絕境——眼前是洶湧的烏江,身後是窮追的漢軍,他飛身下馬,提槍按劍,魁偉的身軀聳立在岸半。沒有了萬里江山!沒有了八千弟子!沒有了一代佳人!他仰天長歎,兩行清淚流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龐上,往事在腦海中翻騰。

當年楚漢爭霸,狼煙四起。他兵多將廣,本可以一鼓作氣殲滅對説,但是他卻有婦人之仁,不忍骨肉相殘,使百姓流離失所,重陷水火。鴻門宴上,他顯示出了“誠信”的一面。

而此後形勢大變。正如亞父預言的那樣,漢王包藏禍心,背信棄義。楚王鑄成大錯,屢戰屢敗,落的個垓下被圍。四面楚歌響起,數十萬精兵全軍撫摩,只剩他單騎一人……

危亡迫在眉睫,他正待上馬,一個聲音從江面穿來:“大王莫驚!我來助您!”轉身一看,原是烏江亭長。但是,他一句“我心已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拒絕了東山再起。最後他揮起利劍,一道寒光從頸部劃過,轟然倒在血泊之中。

九泉之下,他永遠不會明白:他不該放棄東山再起的機緣!是他自己擊敗了自己!

評價項羽作文 篇18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後人對你的評價;“力撥山兮氣善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虞兮奈若何!”是你被困時的感概。多少人更為你惋惜。

就是因為那次鴻門宴,你本可以殺死劉邦。可是就在動手的一剎那,你心軟了,你放下了刀,你的仁慈戰勝了你之前小小的決心。於是你縱容了你的敵人,以至於被他逼上了今天這個地步。項羽啊!你難道不知道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難道你不知道今日你不殺敵,他日敵必殺你?唉!如今你落得這步田地竟是因為你的善良,你的仁慈。

從前,你的身邊有那麼多的賢才,但你卻不知留住他們。因為范增與你不合,因為陳平的行為不檢,於是你放棄了他們。殊不知,人各有長短,雖然你對范增不滿,但是他的計謀卻是你所不及;陳平雖不檢點,但他確實一名軍事大將,你多次置韓信的計謀不顧使一代漢將“之楚歸漢”。對少賢才都是因為你的不會用人而投靠劉邦。難道你連用人長而不用其短的道理都不懂嗎?唉!昔日你身邊的賢才如今卻成了敵方的戰將,你怎有不敗得道理?

末了,你竟會被一農夫欺騙,究其原因,卻是你平曰的殘暴。你的無情!百姓早已不再尊敬你,不再認可你,你失去了民心,成想你作為一個君王,連百姓都不再袒護你,卻對你恨之入骨,乃至於在你受困吋還欺騙你,這樣的君王怎會戰勝它國。一個失了民心君王就如同一個孤軍奮戰的將軍,怎會有勝利的奇蹟發生?

你敗了,曾率八千江東子弟作戰,卻五一人生還。還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你沒有聽高長的話去渡烏江,而是在烏江邊拔劍自刎。

你走了,留下了你的英雄氣概。留下了"力撥山兮氣蓋世的感概。

評價項羽作文 篇19

莎士比亞説:生存還是毀滅,那是一個問題。就如現在我們面對着項羽之死,有的人發出“捲土從來未可知”的慨歎,也有人為霸王的多情和英烈而掩面長泣。然而終難判定項羽最後烏江自刎是對是錯。其實我們不必深究,因為無論如何那都是作為一個人的選擇,作為一個男子的痴情,作為一位曠世豪主的堅守,都是我們應尊重、欣賞、敬仰的。

相比於卧薪嚐膽的勾踐,我更為這個歎着“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多情男兒而感動,這或許是人類對一種接近本我的事物的不自覺的認同。項羽是一個小自我,即使他是統率眾士破釜沉舟的勇士,他是曾經雄踞一方的霸王,可他確實不是一位君主,一位君主是屬於天下人的,而他更多的屬於自己。他可以對那些與己毫無瓜葛的人殺戮,因為他無情於眾生;他卻不忍傷害每一個出生入死的兄弟、女子,甚至是一匹馬,因為他多情於親近之人。而君王則是無情於任何人,除非自身利益需要才留意他人性命,就像劉邦為了躲避追殺可以把自己的兒女當作祭祀的羔羊扔出馬車外。劉邦一定認為對大丈夫而言天下為重,但只要你還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就絕對不會贊同他的屁話,雖然客觀上他確實結束了亂世,但主觀他一定不會為了愛天下蒼生而丟女棄子、背信棄義。所以我認同項羽,我為他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而傾倒,我為他一個撫馬的動作而心生温和,甚至覺得他面對呂馬童的那一句“若非吾故人乎”都是心碎的。項羽是一個類似於我們的自私的、多情的、執拗的、驕傲的小我。

然後項羽才是一個大我。他可以領導士兵贏得鉅鹿之戰便説明他是一個擁有一定智和超越一般人的將帥之才的人。我不想討論他在烏江東山再起後是否會再與劉邦逐鹿中原,我只知道他在西楚勝利無望,兄弟們一個個在自己面前倒下,虞姬即將離去,故人背叛自己時他是絕望的,是悲傷的,是孤單的,但仍然是豪邁的,驕傲的。他的驕傲令他認為憑自己足以保住弟兄、女子、駿馬,到最後他卻仍不肯放下他的驕傲。他的驕傲是他的堅守,就像孔雀寧死也不願將尾巴曵於泥中,只為守候唯一剩下的尊嚴。而在這世界上,能為自己尊嚴而慷慨赴死的,是越來越少了。

評價項羽作文 篇20

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一代英雄終於倒下。滾滾的江水流過無數的朝代,但他卻是烏江邊上始終屹立的豐碑。也許歷史的舞台沒有讓他成為主角,但那流星般的一閃足以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位鬼雄。

鴻門宴上,這位霸王的英姿可見一般。鴻門宴上,本來是可以危機四伏,殺氣重重的,但項羽身上那一顆光明磊落的心足以把這重重的殺氣驅散。當范增以所配玉?示之者三時,項王默然,但誰能知道,在這默然之下,其內心正在作如何激烈之鬥爭。殺之!如擒劉邦性命於囊中,從此天下何足道哉,但這難道符合他光明磊落的性格嗎?堂堂大丈夫,堂堂西楚霸王,於座上殺一手無寸鐵的劉邦,即使最後能稱帝於眾人,他又怎能像現在這樣挺直腰桿呢?即使他後來烏江自刎落得敗局,但他的腰桿始終比鴻門宴上那輕而易舉的一刺時要直得多。

他的那份豪爽始終讓我驚歎。當樊噲持盾帶劍闖入軍門,項羽問明他來歷後,竟沒有受到處罰,沒有懷疑其有反心,反而賜酒賜肉,見樊噲也是一名壯士,不僅沒有擔心過劉邦手下有如此的猛將會為他稱帝帶來麻煩,卻坦開胸懷要結識這位壯士,並由衷地讚佩他,恐怕也只有豪邁的項羽能做到。

嗚呼!它的確是不能成為一代君王。原因也許正是他這種坦然,這種豪爽,這種光明磊落,這種意氣風發。但難道我們就能因此而責備他嗎?他始終是頂天立地的永遠的巨人,讓人始終要抬頭看他威武的英姿。

評價項羽作文 篇21

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是這樣評價西楚霸王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從中可見,這位女詞人對於項羽的態度是欽佩中夾雜了一份思念。也許吧,在南宋那個動盪的年代,尤其是在李清照面對家破人亡的時刻,她發出這樣的感慨是情理之中的。但站在21世紀的起點上,今天的我們恐怕不怎麼會認可項羽——那位在烏江拔劍自刎的霸王。尤其是當我讀完《鴻門宴》,儘管劉邦有劉邦的不足,但相比之下,項羽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讓人感到可惜的自大,以致最後用最不英雄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鴻門宴上,劉邦的幾句辯護之詞,幾句看似甜蜜的言語,項羽為之喜悦,為之興奮。那原本對劉邦的怒氣似乎在一瞬見化為烏有。范增的那意味深長的眼神,他置之不理,讓自己迷失在劉邦的甜言蜜語和他自己與日俱增的狂妄心上。可憐范增,為其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卻抵不過劉邦一張善於詞令的嘴,恨只恨自己跟錯了主子,投錯了門。

宴會上的刀光劍影項羽,不會留意到。他的大腦被自負填滿,他對樊噲的“英雄惜英雄”之舉換不回人家對他的敬仰,他的一舉一動都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驕傲自負,有勇無謀,優柔寡斷……他就這樣將自己致命的弱點赤裸裸呈現出來。試問這樣的人怎可成就大業?若為王,那必是有心機的、有謀略的、心思縝密的、能夠明辨是非的、野心勃勃的……項羽?他有嗎?!

如果他有,他不會輕視劉邦這個勁敵,不會不知道潛伏在他身邊的危險人物,更不會在劉邦四面楚歌之時寫下那首悲歌:“力拔山河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自刎在江邊,並不是被劉邦所逼,而是他那些已沉澱於他內心深處的自負自大所釀成的慘劇。

面對項羽,不知是該説“活該”“自食其果”,還是該同情憐憫,或許是兩者並列着。鴻門宴裏犯的錯,怕是項羽一生中最致命的。也許一代霸王在江邊自刎反思的正是這件事。可惜歷史不會允許它重來,但只怕即使重來,項羽還會在另一個鴻門宴上繼續他的錯誤。

評價項羽作文 篇22

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英雄是項羽。他就是那個四面楚歌,最後在烏江邊自刎的落魄之人。

項羽從小跟着叔父項梁學習兵法,他身材高大,力氣過人,能扛鼎,家鄉子弟們都很佩服他。

項羽起兵八年來,經歷了七十多次戰鬥,從來沒有失敗過,但最後居然輸給了劉邦。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遺恨千古啊!

韓信用“匹夫之勇”來批評項羽,意思是説:項羽這個人大吼一聲,上千人都會嚇得癱倒在地上,但是,他不會任用屬下的將領,這只是匹夫之勇啊!

但我認為韓信的評價不一定完全準確的,畢竟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在公元前207年,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在鉅鹿以少勝多,大敗秦軍。當時秦軍共有30萬人,而項羽只有數萬人,當他們度過漳河,項羽就命令士兵砸破鍋,鑿沉船,燒掉軍營,只剩了三日的糧食,使士兵們堅定了與秦軍戰鬥到底的決心。最後,他們成功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項羽有時候也是會有很高的謀略,但在關鍵的時候,項羽謀略方面還是不如劉邦的。在鴻門宴上,項羽謀士范增一再給項羽使眼色,要項羽下決心殺掉劉邦,但項羽心太軟了,一直不做聲,沒殺劉邦,正是因為錯誤的決斷,使項羽後面被劉邦打敗了。

南宋的女詞人李清照《夏日絕句》中寫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短短的20字,讚揚了項羽寧死也不苟且偷生的精神,他是個男子漢、大丈夫!

從項羽的生前身後,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至理名言,以成敗論英雄太短視了!

你看,成功的劉邦被後世非議千載,而失敗的項羽卻被人們傳頌千古。

評價項羽作文 篇23

昏暗的房間,幽幽的燭台,搖曳不定的燭光,昏黃的映襯着古老的牆壁,滴落的燭淚,靜靜地,看着那個垂手而立的背影……

“明日便要出征了!”他長歎一聲,握緊了佩於腰中的寶劍。

我不語,靜坐枱前,望着皎白的月光,微風拂過,撩起我滿頭的烏絲。

“拯救天下蒼生呵!”項羽獨自一人,抓起酒壺。

我低眉,“你喝多了!”一絲涼風忽而閃過,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項羽沉默着,卻只聽“啪”的一聲,酒壺落地,摔得四分五裂,我扭頭看他,他眼中依然閃着炯炯的光,卻似乎少了些許堅定。

大局已定,我明白。我起身,猛然抽出他的寶劍,“明日大王出征,我今為大王舞劍助興。”

他的神情迷醉,在燭光的映照下透出紅色。

我輕撫着這把跟隨他輾轉多年的霸王劍,這劍,隨他率領過千軍萬馬,可如今……

我不敢再想下去,只聽“嗖”的一聲,劍光一閃,燭光熄滅,月下,獨吾二人,在蕭蕭寒風中

寒劍銀光。霎間,一抹鮮紅蕩入眼中。在單調的顏色中,增添了幾分豔麗。我的嘴角淌出了鮮血,卻勾起了慘淡的弧度。

項羽慌忙扶我,“為什麼?”他的語氣中透着哽咽,我緊握劍柄的手伸出來,握緊他那飽經滄桑的大手,我已無力言語,他眼中閃着淚光,一個勇率千軍的男人,卻在此時,落淚。

他是好樣的!秦王的暴政,必須由一個拯救天下蒼生的英雄來推翻,他做到了!只是,天性中的魯莽讓他跌倒在劉邦的腳下。其實,做不做王並不重要,關鍵是拯救黎民百姓,讓他們擺脱水深火熱的困境,做到這一點,便已足夠。

我多想讓他明白這些啊!只是生性倔強任性的他,又怎能聽下,我好害怕看到他的痛苦。我只好在心底説“大王,虞姬先走一步了。”

我漸漸閉上了雙眼,眼淚順着眼角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