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發言稿

在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3篇)

發言稿2.56W

在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在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3篇)

這次會議,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民族工作戰線的同志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這次會議的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分析當前民族工作面臨的形勢,總結工作成績和經驗,研究確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開好這次會議,對於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促進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進一步開創我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有一億多人口,分佈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4%,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決定了民族工作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

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把民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斷促進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繁榮發展,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少數民族羣眾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發生歷史性飛躍;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事業顯著進步,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和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黨同少數民族羣眾保持着密切聯繫;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明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保證。這些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重大成果,也是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正確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的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第一,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民族問題是一種社會現象。民族問題與民族的存在相伴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別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實現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具備了根本政治條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隨着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幫助,共同因素會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距將長期存在。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對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傳統、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心理認同等方面的差異,我們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也不能用強制的方式加以改變。對各民族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縮小和消除。這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我們進行長期努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的民族問題往往表現為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交織在一起,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交織在一起。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涉及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各個方面。我國的民族問題必須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中來解決,解決好民族問題又有利於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只有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不懈地團結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並最終取得成功。同時,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在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斷得到實現和保障,我國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局面才能不斷形成和發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中,我們始終要充分認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處理好漢族和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以及各民族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第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本世紀頭20xx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現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黨的xx大提出了我國本世紀頭20xx年的奮鬥目標,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前,由於地理條件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着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着相當大的差距。20xx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產總值只有全國平均數的67.4%,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數的71.4%。從這個情況看,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們要採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這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加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切實落實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使民族地區的面貌更快地得到改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羣眾。

第三,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黨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民族關係是多民族國家中至關重要的社會關係。正確處理民族問題,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對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慼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共同推動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礎,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們能夠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不斷勝利前進的重要保證。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各種利益關係更為複雜,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這一切必然會對我國民族關係產生深刻影響。隨着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的變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明顯上升,各種民族主義思潮和活動趨於活躍,引發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衝突和內亂。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在我國周邊一些地區仍然相當活躍,它們通過各種手段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切實做好民族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證。

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就是要在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礎上,全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維護社會主義祖國的統一安全,同心同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發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光榮職責。

總之,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工作必須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主題。共同團結奮鬥,就是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來,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來,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上來。共同繁榮發展,就是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才能具有強大動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才能具有堅實基礎。抓住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個主題,就抓住了新形勢下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開創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導原則和主要任務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處理民族問題的豐富經驗。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都對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作出了深刻論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導我們黨形成了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們黨長期形成的關於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始終堅持和全面貫徹,並結合新的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始終堅持和貫徹以下重要指導原則。

——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我國多民族的國情和民族問題的長期性、複雜性,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特點和規律,着眼於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正確處理我國的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堅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促進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實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堅持因地制宜、因族舉措、分類指導,制定並實施符合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際的政策措施。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

——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不斷改善各族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堅持維護法律尊嚴,維護各族人民利益,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係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現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各類人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為實現這一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解決民族地區困難和問題的關鍵。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各族羣眾的迫切要求,也是現階段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必須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關鍵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學確定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集中各族幹部羣眾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着力解決當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中央的一項基本方針,也是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首要任務。加大國家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投入,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改善各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隨着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中央將繼續加強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扶持。既要支持他們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又要支持他們把文化、教育、衞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搞上去,實現全面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物力,又要在投資、財政、税收、金融、產業、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實行更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要完善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適應的政策性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對民族地區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要重點幫助民族地區建設一批對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安排同各族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小型公益性項目。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先在民族地區安排資源開發和深加工項目,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並充分考慮地方和羣眾的利益。要制定並實施少數民族事業“”規劃、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和興邊富民“”規劃。發達地區要把支援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進一步擴大支援的力度和廣度,並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援途徑和機制。要繼續推動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的光彩事業等活動。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貫徹“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從本地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發展的新路子,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要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加快培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要堅持按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辦事,有效配置資源和各種生產要素,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進一步把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切實搞好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着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搞好綜合治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區優先發展教育、科技事業,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支持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豐富各族羣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公共衞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加強民族地區公共衞生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村衞生服務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堅持開發式扶貧,加大國家扶貧資金對民族地區貧困縣的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好民族地區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羣眾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把各項優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幫助轉化為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加強民族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和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

人才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要堅持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樹立培養人才優先的觀念,把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擺在重要位置,作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來落實。

要根據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和實施民族地區人才發展專項規劃,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機制,採取多種手段和方式幫助民族地區更多地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斷提高人才素質、優化人才結構。要努力消除束縛人才合理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採取靈活多樣的措施,創造良好的用人機制和環境,鼓勵、支持和吸引各級各類人才到民族地區發展創業,貢獻聰明才智。

少數民族幹部,是黨和政府聯繫少數民族羣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幹力量。做好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善於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受各族羣眾擁護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對於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具有決定性意義。要把這項工作作為管根本、管長遠的大事,制定周密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完善政策機制,認真組織實施,持之以恆地抓下去。要堅持“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熱情關心,嚴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素質,着重幫助他們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增強帶領各族羣眾發展經濟、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本領。要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幹部選拔制度,注重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會考察和識別幹部,把更多優秀少數民族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要大力加強少數民族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民族自治地方的領導班子,要按規定選配少數民族幹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領導班子,要儘量配備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市、縣、鄉(鎮)的領導班子,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幹部。中央和國家機關也要積極選拔任用少數民族幹部。要推進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幹部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他地區幹部的交流,加大少數民族幹部培訓的力度,做好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及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鍊的工作,改進和完善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途徑和方式,為他們儘快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長期以來,民族地區的各族幹部在比較艱苦的條件下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此,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對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的工作生活要給予更多關心,對他們的成績要給予充分肯定。民族地區各族幹部要緊密團結,為各族羣眾起好示範帶動作用;要相互學習、彼此尊重、密切合作,齊心協力為各族羣眾謀利益。在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幹部要努力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瞭解當地民族的歷史、文化,密切同少數民族羣眾的聯繫。

(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我們必須進一步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要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使全社會牢固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觀念,使各族羣眾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堅持不懈地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以及民族基本知識的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羣眾增強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深深紮根於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繼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鼓勵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實現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民族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如果對宗教問題處理不慎或不當,也會影響民族關係。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尊重少數民族羣眾和民族地區各族羣眾的宗教信仰,進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水平。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妥善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慎重對待。在處理這類問題時,要講原則、講法制、講政策、講策略,嚴格區分矛盾性質,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不能把涉及少數民族成員的一般民事糾紛和刑事案件都歸結為民族問題。對於人民內部矛盾,要採取教育、疏導、化解的辦法來解決,同時要加強對各族羣眾的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信仰何種宗教,都要依法處理。對於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惡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堅決依法打擊。要積極開展紮實有效的工作,廣泛發動各族幹部羣眾,依法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堅決抵制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牢牢掌握鬥爭的主動權。

(四)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實踐證明,這一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民族區域自治,作為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容置疑,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一大政治優勢不容削弱。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國家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項權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國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強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學習、宣傳、教育,使各族幹部羣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進一步提高對民族區域自治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遵守執行這部法律的自覺性。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帶頭學習貫徹、模範遵守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把遵守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作為自己必須履行的職責。要抓緊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具體措施和辦法,制定或修訂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逐步建立比較完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要經常檢查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執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民族自治地方既要保證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本地區的貫徹執行,又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行使好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的各項自治權利。

三、加強和改善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黨委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第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並切實抓好落實。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殊性,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改革發展穩定的政策措施,讓各族羣眾真正得到實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標責任制,把民族工作作為民族地區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要關心和支持民族工作部門和民族工作幹部隊伍建設,注重選拔優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充實民族工作部門,健全機構,充實力量。要加強培養培訓,下大氣力建設一支具有很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較高理論和政策水平、豐富民族專業知識、務實工作作風的民族工作幹部隊伍。要切實幫助民族工作部門解決實際困難,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各級統戰部門和民委要認真履行職能,搞好綜合協調,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要堅持實行和進一步完善民委委員制,充分發揮各委員單位在民族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第二,加強學習,深入調研。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認真學習民族法律法規,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不斷提高駕馭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能力,不斷提高凝聚人心、維護團結、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研究和建設。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和國內改革發展深入進行的情況下,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少。要堅持深入羣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瞭解真實情況,集中羣眾智慧,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密切關注世界民族問題發展變化對我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影響,注重借鑑世界各國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豐富工作手段,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第三,夯實基礎,健全組織。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大力加強民族地區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基層組織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基礎,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礎。基層組織直接面向各族羣眾,擔負着具體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任務。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必須落實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上來。要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切實做到哪裏有羣眾、哪裏就有黨的工作,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黨的組織、哪裏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鬥力。要切實抓好基層幹部隊伍建設,選準配強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和村級黨組織負責人,及時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使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團結帶領各族羣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注重改善民族地區基層黨員幹部的工作生活條件,特別要幫助民族地區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解決實際困難。

第四,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是各級幹部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帶領各族羣眾埋頭苦幹、不懈奮鬥。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進一步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依據各族羣眾的利益和願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觀規律作決策、幹工作。要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切實做好貫徹落實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項工作,切實做好涉及各族羣眾切身利益的各項工作,切實做好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要切實關心各族羣眾的生產生活,多為各族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紮實工作,開拓進取,把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而努力奮鬥!

在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第五次黨代會、十一屆三次職代會和公司黨委五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認真回顧總結20xx年組織人事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務。根據部長辦公會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問題。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面對嚴峻的形勢、繁重的任務和黨組織隸屬關係屬地管理後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公司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廣大組織人事幹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務實創新,拼搏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進一步開創了組織人事工作新局面,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提升企業發展質量效益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的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組織工作的首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根據上級黨組織和公司黨委的部署,對過去的一些創爭載體進行優化整合,啟動實施了以“創爭深、迎挑戰、促發展”為主題,以創建“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深化“四好”領導班子創建為基本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制定下發了《關於建立健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長效機制的意見》、《關於在黨內和領導班子中開展創先爭優、爭做萊鋼創新創效先鋒活動的實施意見》、《關於在離退休職工黨組織和非在職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建立健全承諾、踐諾、評諾制度,紮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意見》。各單位黨委按照公司黨委部署要求,結合本單位生產經營建設和黨建工作實際,制定工作方案,進行部署安排,使創爭活動得以紮實有效地開展,湧現出一批創爭活動先進集體和個人,其中一人被推薦為“齊魯先鋒共產黨員”,兩個單位黨委和兩名黨員分別被推薦為萊蕪市“嬴牟先鋒基層黨組織”和“嬴牟先鋒共產黨員”。通過開展“回頭看”活動,認真抓了學習實踐活動整改措施落實工作,公司319項整改項目,除需長期整改的,絕大部分已經整改完畢。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紮實推進。根據上級黨組織安排,集團公司黨組織關係由省委管理移交萊蕪市委管理,改制單位新泰銅業公司、金鼎實業公司黨組織關係移交屬地管理。精心籌備併成功召開了集團公司第五次黨代會,焦化廠、淄博錨鏈公司進行了黨委換屆改選。組織召開了集團公司黨委慶“七一”黨內先進、“四好”班子表彰暨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對評選出的8個“四好”領導班子創建先進單位、11個黨建工作先進單位、35個先進黨(總)支部、6名優秀共產黨員標兵、34名優秀共產黨員和51名優秀黨務工作者進行了表彰。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對436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集中培訓,全年共發展黨員392名。

------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着眼於持續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繼續以深化推進“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為抓手,着力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和領導幹部綜合素質。進一步完善了“四好”領導班子考核評價體系,對連續三年獲得“四好”領導班子創建先進集體的4個單位,按照公司考核政策進行了獎勵,對深化創建活動產生了良好的激勵效應。認真抓了山鋼四項幹部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進一步調整優化了處級幹部績效考核指標,堅持按月考核並通報績效考核結果,強化了幹部日常績效考核管理。出台了《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辦法》,對考核內容、方法、標準和結果運用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強化了量化考核和獎懲力度。春節前後,按照新的考評辦法,對44個單位領導班子和270名在職處級幹部進行了年度綜合考評。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建立了處級後備幹部名單和優秀中青年幹部信息庫。進一步加大幹部交流和職數控制力度。全年共調整任免處級幹部92人,其中,提拔9人,交流平調71人,退二線10人,免職1人,停職撤職1人;調整任免機關科級幹部79人,其中,提拔21人,交流平調52人,退二線6人。

------編制定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定員優化與轉移配置方案推進實施卓有成效。按照萊鋼人字〔20xx〕306號文件規定的標準,通過認真執行定員工資總額考核政策,嚴格控制定員。對新上項目,採取定員對標和現場考察核實等措施,從嚴從緊核定定員。20xx年共為11個單位28個新項目核定批覆定員1718人,較各單位申請的定員數壓減1385人,壓減幅度達44.6%。結合鐵前生產系統重組、寬厚板廠設立和公司基建、技術系統職能整合,對所涉及單位機構和定員重新進行核定。超員單位人員轉移配置工作卓有成效。修訂下發了《鋼鐵主業定員優化及人員轉移配置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工資總額核定與優化配置掛鈎的考核政策。全年轉移配置2439人,其中,各單位內部調劑2183人,跨單位轉移配置256人,基本實現了第二、第三考核節點的工作目標。為公司機關5個部門公開招聘管理技術人員10名。採用公開招聘方式,招聘安置職工子女畢業生293人到主業生產單位(其中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186人、萊鋼技校生107人);引進高校畢業生95人(博士2人,碩士11人,本科72人,專科10人);安置退伍軍人60人。

------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提出了職工教育培訓新思路,由過去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並重,向以提升員工管理、技術、技能水平為重點的崗位培訓和繼續工程教育轉變。對126名優秀班組長進行了集中脱產培訓,聯合相關高校對393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新技術“充電”培訓,對686人進行了職業技能鑑定考前培訓,適應新上項目需求組織了118人外出培訓,組織70人蔘加了在職工程碩士全國統一考試,選拔推薦31人蔘加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習、3人攻讀工商管理碩士、1人攻讀博士。全年共審批各類培訓班397期,累計培訓28416人次。繼續辦好黨校進修班、培訓班兩個主體班次,培訓處級幹部53人、科級幹部159人。修訂下發了《優秀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及管理辦法》,將首席技師、優秀技能人才納入集團公司統一管理,並提高了技能人才津貼待遇。組織了兩年一次的優秀人才選拔,分別選拔萊鋼技術專家30人,首席技師28人,專業技術帶頭人134人,優秀科技人員231人,優秀技能人才111人。選拔推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候選人2名、山東省首席技師候選人5名,申報設立了山東省“技師工作站”,搭建了技能人才引進和培養新的合作平台。組織開展了各類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推薦和考核續聘等工作,組織各類技術執業資格考試報名2300人次。組織完成了5239人的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公佈高級技師94名、技師281名、助理技師630名、高級工以下技能等級3100名。組隊參加了“武鋼杯”第五屆全國鋼鐵行業技能競賽,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五名的優異成績,再次向國內同行展示了萊鋼職工令人信服的技能水平。

------薪酬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社會保險政策落實到位。着眼於進一步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機制,出台實施了《新崗效工資制方案》,完善了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調整了操作與管理、技術序列標準的對應關係,提高了操作序列起點基數、夜班費標準,充分體現了收入分配向生產一線職工傾斜的原則,使收入分配進一步趨向合理,有效促進了和諧企業建設。編制了20xx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完成了月度工資批覆、改制單位預留費用審批、勞動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成功承辦了“第二xx屆全國冶金地方骨幹企業人力資源信息交流暨學組年會”,得到了全國勞動學會冶金分會領導和與會代表的高度讚揚。20xx年,職工人均收入達到5.5萬元以上,比上年增長10%以上。認真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政策。完成了3.3萬餘名職工20xx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核定轉換,對20xx年-20xx年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户進行了核對。對20xx年退休的499人退休待遇進行了複核。根據有關文件,為14148名退休(退職)人員、58名建國前老工人、392名退休軍轉幹部、174名工傷全殘人員及遺屬、1577名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供養直系親屬進行了待遇調整;辦理職工退休508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户轉移52人次、死亡職工個人帳户繼承267人次。審核整理上報工傷認定鑑定材料163人次、工傷生育費用申報2888人次。依法足額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及時申報撥付各項費用。20xx年共繳納社會保險費46857萬元(萊蕪統籌範圍,不含醫療保險),返還費用37376萬元。通過階段性調整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積極申請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萊鋼全年共減少繳費4800餘萬元。

------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通過創辦《萊鋼組織人事》電子期刊、更新組織人事網頁、堅持組織人事系統工作例會制度等方式,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組織人事系統信息溝通和業務交流機制。按照集團公司部署,紮實推進“創新提升”活動,對照職責找問題、查短板,制定目標措施,有效提升了管理績效。深化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積極踐行公道正派的核心價值觀,努力打造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幹部隊伍,維護了組織人事部門“黨員之家”、“幹部之家”、“人才之家”的良好形象。

20xx年是“”的最後一年,也是組織人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回顧20xx年的組織人事工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改革又有新突破。認真貫徹公司黨政領導決策,首次將職工子女畢業生就業由過去萊鋼包安置改為根據需求招聘,使企業用人和職工子女就業市場化改革終得破題。在生產組織優化重組和管理機構、職能調整整合等方面也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改革創新。特別是寬厚板廠分立後,堅持精幹高效原則,借鑑先進經驗,在組織機構、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創新探索;根據公司關於“特鋼做特”的思路要求,對特鋼生產系統生產工藝、組織機構設置等相關事宜進行了前期方案設計。所有這些,都為下一步全面推進機構改革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二是“創新提升”活動紮實有效。根據公司《關於“轉方式,調結構,創新超越,系統提升”活動實施意見》的總體部署及公司領導關於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有關思路和要求,緊緊圍繞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在分析現狀、查找短板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創新提升活動思路和目標,以務實求效的精神,認真實施了以“持續推進定員優化、精簡調整管理機構和勞動生產組織、強化幹部績效量化考核、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四個要素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提升措施。目前,這些措施得到有效落實,收到了顯著成效,達到了階段性預期目標。

三是處置破解熱點難點問題穩妥有效。20xx年的工作不僅“重頭戲”多、工作量大,更有一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為廣大職工所高度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比如技改工程指揮部人員分流安置、子女畢業生招聘等,各級人力資源部門都處在矛盾的焦點上。對於前者,我們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逐一協調落實安置去向和崗位,使全部分流人員心情舒暢地走向新的工作崗位。對於後者,為保證招聘工作公平、公正,我們嚴密組織,陽光操作,嚴把資格審查、試題保密、考試組織等三個關口,對資格審查結果、考試(面試)成績、錄取名單都進行公示,並請公司紀檢監察部門和工會派人蔘與全過程監督,使整個招聘工作做到了政策透明,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從而有效保證了招聘工作的順利、平穩。

同志們!過去的一年,公司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廣大組織人事幹部,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緊貼中心,服務大局,不辱使命,勇於擔當,奮力拼搏,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經受了考驗和鍛鍊,彰顯出高尚的精神風貌,為萊鋼的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藉此機會,我代表公司兩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全體組織人事幹部,對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廣大組織人事幹部、特別是工作在基層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慰問,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組織人事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基層黨建工作發展不平衡,部分單位存在抓落實不夠的問題。二是鋼鐵主業機構多、人員多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組織機構優化調整和人員轉移配置工作亟待深化推進。三是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考核管理機制有待不斷完善。四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較少,督促指導力度不夠。五是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對這些問題與不足,要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組織人事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20xx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也是“”的開局之年和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一年。集團公司十一屆三次職代會,確定了公司20xx年生產經營計劃目標,實現全年任務目標,挑戰與機遇並存。對此,任董事長、田書記和陳總分別在職代會講話、報告和相關會議講話中作了透徹分析。嚴峻的形勢,艱鉅的任務,巨大的壓力,都對組織人事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圍繞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活力和實現全年生產經營奮鬥目標,組織人事部門肩負着更加繁重的任務,將面臨許多新課題、新挑戰、新壓力。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廣大組織人事幹部,一定要認清形勢,明確任務,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改革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進取,不斷創新,持續提升組織人事工作績效,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建黨90週年獻禮,繼續為做強萊鋼作出新貢獻。

20xx年組織工作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山鋼、萊鋼黨政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和萊蕪市委的相關要求,堅持“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圍繞“一箇中心”(生產經營建設),依託“兩個載體”(創先爭優活動、創新提升活動),強化“三個作用”(黨委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好“四支隊伍”(經營管理者隊伍、人才隊伍、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實現“五新”目標(黨的組織工作水平要有新提升,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活力要有新增強,生產組織和管理機構重組優化要趟出新路子,定員優化轉移配置要有新舉措,向人力資源管理要效益要有新作為),不斷開創新局面,為推動萊鋼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更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智力支持。

三、20xx年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關於今年的工作,在下發的《工作要點》裏已作了具體安排。稍後,田書記還要做重要講話,對組織工作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希望各單位、各級組織人事部門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重點強調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慶祝建黨90週年為契機,推動組織工作繼續登台階、上水平

20xx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0週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是全黨和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對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的企業黨建工作,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我們要以慶祝建黨90週年為契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作為,努力推動黨的組織工作進一步登台階、上水平。除做好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外,這裏着重強調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認真組織開展好慶祝建黨90週年系列活動。關於慶祝建黨90週年,中央、省委都分別下發文件作了部署安排,公司黨委近期將專門下發文件作出安排。各級組織部門要按照公司黨委文件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好系列活動,積極營造濃厚氛圍,激發愛黨熱情,激勵廣大黨員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踐行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要注重從本單位實際出發作出具體安排,力求把紀念活動搞得生動活潑、深入紮實。要堅持喜慶熱烈、務實節儉的原則,突出紀念活動的教育意義和感染力、説服力。

二是堅持務求實效,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去年以來,公司黨委根據上級黨組織部署和企業實際開展的以爭創“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深化“四好”領導班子創建為基本內容的“三個四”創爭活動,經過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的積極參與,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我們要再接再厲,進一步強化創建措施,加大推進力度,提高創建成效和水平。一方面,要深化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中開展的承諾、踐諾、評諾活動,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承諾事項進行修訂,使之更加體現與時俱進的要求;要抓好行動落實,承諾只是表明了態度,踐諾才是根本要求;要結合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對黨組織和每個黨員承諾、踐諾情況進行民主評議,通過評諾,督促鞭策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緊密結合“轉方式,調結構,創新超越,系統提升”活動要求,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活動成效,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在創新提升活動中增強先鋒意識,把握先鋒內涵,實踐先鋒使命,展示先鋒形象。

三是深入推進黨務公開。關於黨務公開,黨的xx屆四中全會《決定》和xx大、xx屆四中全會《決定》,都先後對此提出明確要求並作出部署。20xx年9月,中央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並於20xx年12月14日專門召開了全國基層黨組織黨務公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意見》集中體現了中央關於推進黨務公開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實好文件精神,是當前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一要學好文件,把握基本要求。二要從制度建設入手,加快推進實施。對過去實踐中的有效做法,要在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建章立制予以固化,例如對發展黨員工作,組織部將制定出台《關於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實行公示制的辦法》。各級黨組織要積極研究探索,借鑑廠務公開的一些基本做法,結合黨務工作特點和各自實際研究確定公開目錄,合理確定黨務公開的內容、範圍、方式等。三要加強監督。要通過開展專項檢查等形式,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監督。要通過全面推進實施黨務公開,進一步密切黨組織與黨員的關係,使黨員更好地瞭解和參與黨內事務,激發黨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二)着眼於提升素質、激發活力,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近年來,萊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推進,取得了重大進展,建立了選聘與競聘相結合的選人用人制度和幹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如何進一步激發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活力,是當前幹部管理工作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

一是深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堅持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進一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性選拔幹部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開招聘等方式,努力在健全機制、提高質量上下功夫,確保好中選優、優中選強,促進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切實加強科級幹部隊伍管理,進一步完善後備幹部動態管理機制,嚴格控制科級幹部職數。結合領導班子調整,堅持把幹部交流同培養使用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幹部交流工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幹部選拔任用四項監督制度和山鋼集團四項幹部管理規定,不斷完善幹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嚴格按規定和程序選拔任免幹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要以完善《處級領導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和《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辦法》為重點,着力提大學聯考核評價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一要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標準。要從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幹部品德的評價標準,注重從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表現、對待個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幹部品德的表現。二要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辦法。要進一步健全考評體系,充實考核內容,完善考評辦法,增強考評的科學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做到考核指標要量化、考核結果有排序。三要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和反饋。要堅持把綜合考評結果作為領導班子調整和領導幹部獎懲任免、培養教育、管理監督和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考評結果要與領導幹部年終獎勵掛鈎;根據綜合考評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公司將視情況分別對其進行談話誡勉。

(三)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重點,加快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企業發展之基、競爭之本、活力之源。要進一步完善用人機制,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人才隊伍,為加快做強萊鋼進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是進一步加大人才培訓開發力度。按照公司20xx年職工培訓計劃的安排,要堅持以能力建設為重點,把理論培訓與實踐鍛鍊、短期培訓與職業教育、國內培養與出國培訓等有機結合起來, 加大培訓投入力度,科學設置培訓內容,靈活選擇培訓形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要立足企業內部培訓,深入開展管理人員政治理論和管理知識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知識“充電”培訓、在職研究生培養以及操作人員“金藍領”培訓,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步伐。要立足崗位練兵,着眼於學技術、鑽業務、練本領、提技能,把脱產輪訓、專題講座、技術比武、職業技能鑑定、學習型實驗室以及各類短期適應性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統籌抓好崗位技能培訓,切實增強培訓的實用性。

二是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機制。堅持培養、引進並舉,進一步完善引才借智機制,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着力打造人才優勢。要注重“引智借腦”,進一步加強萊鋼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外聘齊魯學者崗位以及萊鋼“技師工作站”的管理,充分發揮這些合作交流平台的輻射引領作用,使之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孵化器”,着力打造創新人才團隊和專業領軍人物。要加強企校合作,以科研項目為媒介,進一步創新企校、科研機構合作模式,通過設立萊鋼獎學金,強化“項目+引進”的人才引進措施,逐步加大“211”、“985”以及冶金重點院校畢業生的引進力度,招聘高素質的優秀畢業生。

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各得其所。要探索科學合理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為導向的人才選拔機制和重在體現職業知識、能力、業績的人才評價機制,切實加強優秀技術技能人才的考核與管理。繼續深化專業技術職務和技師職務評聘管理,加強崗位職數控制和考核,實現評聘分開、量化考核和競爭聘任。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繼續開展各類人才選拔和推薦工作,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特殊人才、緊缺人才信息庫,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實行獎勵。要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充分挖掘各類人才潛力,最大限度地盤活人才資源,變人力資源優勢為人力資本優勢,為推動萊鋼科學發展提供持久的活力源泉。

(四)積極穩妥推進定員優化和人員轉移配置,持續做好人力資源經濟優化配置工作

適應山鋼重組整合後體制機制變化情況和萊鋼產銷研一體化運行要求,適時對鋼鐵主業生產組織結構和管理機構作必要的優化調整。同時繼續做好定員優化和人員轉移配置工作,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

一是進一步加大組織機構重組調整力度。關於組織機構調整,田書記在講話中還要提出重要意見。在此,我着重強調一下今年組織機構調整的工作安排。根據集團公司安排,人力資源部於去年對鋼鐵主業生產單位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查摸底,對目前組織機構設置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對優化調整組織機構做了一些基礎性準備工作。下一步將根據公司的統一部署要求,適時推進機構優化調整工作。

二是深入推進定員優化與人員轉移配置工作。自下發《實施方案》以來,按照公司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各單位狠抓落實,紮實推進,定員優化和人員轉移配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控制進口、疏通出口、對標挖潛等措施,積極實施人力資源轉移配置,主業人員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員工總量逐步下降。自20xx年9月以來,通過立足內部挖潛,在滿足公司37個新建項目共3057人用工需求的基礎上,鋼鐵主業單位實有人數不但沒有增加,而且略有減少。但是,目前超員單位員工超定員仍達1000餘人,完成第四節點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鉅。今年是定員優化與人員轉移配置工作“過渡期”的最後一年,也是關鍵一年,各單位各部門要堅定信心,持續推進。一要繼續嚴格控制定員總量。除新建重大項目增加定員外,今後技措技改項目或用人相對較少的新建項目等原則上不再增加定員,由單位內部調劑配置。希望各單位要從公司大局出發,通過技術進步、工藝優化調整、勞動組織優化等方式優化定員,深挖內潛,努力完成公司領導小組下達的轉移配置任務。二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激勵政策。鑑於當前人員轉移配置難度加大的實際,公司推進領導小組將進行專題研究,提出系統推進和完善考核辦法的意見。三要嚴格審核並確認不能頂崗人員。嚴格審核和界定非在崗或不能頂崗人員,建立台帳,及時掌握變動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三是積極參與制定和實施萊鋼“”戰略規劃,為萊鋼做強發展保駕護航。“”期間,做強萊鋼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從外部看,鋼鐵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風險因素增加,鋼鐵行業進入“高成本、低利潤”期。從內部看,工藝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運行效率、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與做強萊鋼戰略目標存有一定差距。為此,集團公司已經着手製定萊鋼集團“”戰略——做強萊鋼第一階段戰略規劃,並以此深化推進萊鋼“轉方式、調結構”活動。按照公司統一部署要求,積極組織對萊鋼組織結構、管理體制、運行效率等要素進行現狀分析,找出問題癥結和主要瓶頸,尋求突破方向和方法。要進一步優化崗位配置,讓每個員工做適合自己的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員工職業生涯機制,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優化崗位設計,提高作業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通過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為做強萊鋼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進一步加強薪酬管理和社會保險管理工作

中央在“”規劃中,提出了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兩個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設富強國家的同時,也着力使百姓擁有更多財富,分享發展成果,這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薪酬保險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關乎企業和諧穩定,必須依法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是進一步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遵循效率優先、注重公平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以崗位工資年度考核晉檔為主要內容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按照省政府頒佈的工資增長指導線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工資管理制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資制度。進一步改革企業薪酬分配製度,積極探索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辦法和措施,鼓勵單位對各類人才實行按崗位、任務、業績定酬的分配辦法;探索建立與科研成果掛鈎的首席工程師項目薪酬制;健全以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和技師為重點的關鍵人才特殊津貼標準體系,充分發揮好薪酬激勵作用。根據公司效益增長情況,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崗位工資崗次和標準,進一步優化職工收入結構,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二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社會保險工作,政策性強、業務量大、範圍廣,涉及的人員情況複雜,必須以對企業負責、對職工負責的精神,做好、做細這項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新頒佈的《社會保險法》和修改後的《工傷保險條例》,充分把握好國家政策,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水平。要紮實做好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核定與轉換、費用繳納與返還、退休申報審批、待遇調整以及改制單位預留費用的審核審批等日常工作,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險基礎管理工作。及時維護升級“在職職工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和“離退休人員信息系統”,確保系統安全和數據準確。

(六)持續深化推進“創新提升”活動

“創新提升”活動是集團公司推進實施轉方式調結構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擔負着重要職責。要繼續圍繞集團公司《實施意見》和《分工落實方案及推進計劃》的總體部署,從組織人事管理職能和特點出發,着眼於提升組織人事管理績效,持續深化推進。要系統總結分析“創新提升”活動開展以來組織人事工作還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繼續以“持續推進定員優化、精簡調整管理機構和勞動生產組織、強化幹部績效量化考核、加大幹部交流力度”為重點項目,明確推進目標,細化推進方案,完善推進措施,全力推進實施,持續提升組織人事管理績效。

(七)切實加強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

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給組織人事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要求。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着眼於建設“模範部門”、打造“過硬隊伍”,紮實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帶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創新提升”活動,切實加強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在此,我對各級組織人事幹部提三點要求。

一要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廉潔奉公是黨員幹部永葆先進性的本質要求。要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牢記“兩個務必”,嚴守“組工幹部十嚴禁”的鐵的紀律,做到克己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要注重廉政修養,保持頭腦清醒,經得住考驗,常思“貪慾”害,常洗“名利”腦,常敲“自警”鍾,看清紀律紅線,嚴守廉潔防線,不越做人底線,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二要踐行公道正派的職業情操。公道正派是組織人事幹部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注重職業道德修養,把公道正派作為一種境界,把甘當人梯作為一種追求,把謙虛謹慎作為一種品行,把嚴守組織人事紀律作為一種準則。要忠誠履職,做到公正立身、公正處事、公正待人。嚴格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政策辦事,堅持實事求是、務實求效、公平公正,真正成為忠誠履職、公道正派的模範。

三要弘揚求真務實的優良品質。堅持求真務實,就是要努力做到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察實情,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建議。講實話,就是堅持真理,不誇大成績,不迴避失誤,不掩蓋問題,不講空話套話,多講真話實話。辦實事,就是要敢於解決棘手的問題,不陽奉陰違、推諉扯皮,把精力用在抓落實上,把工作具體化、精細化,一絲不苟地做實做好。求實效,就是要力戒浮漂、浮躁和形式主義,努力創造經得起時間和職工羣眾檢驗的實績。

同志們,今年,我們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仍然十分艱鉅,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組織人事幹部使命光榮、重任在肩。讓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五次黨代會精神和十一屆三次職代會部署要求,以更加高昂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於做強萊鋼的宏偉事業中,為實現建設一流鋼鐵強企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

謝謝!

在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聽説全國高等教育會議開得很好。全國的教育專家會聚一堂,經過充分討論做出的決定,我想一定會是合乎實際情況的。現在,我只想根據政協《共同綱領》的文教政策,對教育方面提出三個問題和大家商討。

一 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   《共同綱領》第一條指明瞭我們反對什麼,主張什麼。我們的新民主主義教育同整個新民主主義的綱領是一致的,都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因此,我們在教育上就要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這項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欲速則不達”,如果急於求成,形式上好象肅清了,而實質上仍然存在。所以,我們在原則上一定要堅持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在具體步驟上則必須一步一步地求其實現。

我們主張什麼呢?《共同綱領》説得很清楚,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是大眾的,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我們教育的方向。現在是人民的時代,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有利於人民的。人民是什麼?在現階段,人民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的國家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所以,我們的高等教育首先就要向工農開門,培養工農出身的新型知識分子。大家知道,過去如果不是封建地主或資產階級的子弟,是很少有機會受大學教育的。即使在今天,大學學生的成份也還是沒有什麼變化。這種情況不符合我們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要求。但是,培養工農知識分子不是一下子就能辦到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需要不斷地努力。特別是在工農大眾過去長期受剝削壓迫、文盲較多的情況下,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惟其困難,更要喚起大學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我們一定要在若干年內從勞動人民中培養出大批新型的知識分子。培養這些新型知識分子,並不是為排斥原有的知識分子,而是在團結改造原有知識分子的同時,增加新的血液。

我們的教育是科學的,要有科學的內容。科學是從實際中總結出來的系統知識,是客觀真理。有一種説法,中國過去沒有科學。這種説法是不對的。不論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必然有它自己的客觀規律。問題在於人們能不能科學地説明它。近代自然科學是從西方開始的。科學地説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從馬克思開始的。但是,並不能説在這以前就完全沒有科學。拿中國來説,我們的國家存在了幾千年,人口發展到四億七千五百萬,能夠抵抗敵人的侵略,戰勝各種自然災害,這表明我們民族過去是掌握了一些客觀事物的規律的,因而是有科學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很好地去發掘它,研究它。科學理論是將實踐的經驗提高到理性的高度,反過來又指導實踐的。勞動創造世界,科學也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產物。我們應該以科學理論作為教育的內容。這也不是一下就可以實現的,需要有步驟有計劃地去做。

我們的教育是民族的,要有民族的形式。普遍真理是各民族都適用的,但在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中國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習慣,這些傳統習慣總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具有民族形式的教育,才易於被人民所接受,為人民所熱愛。教育如果不注意民族的特點和形式,就行不通。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要注意各兄弟民族的特點和形式,兄弟民族之間也要互相學習彼此的長處,這樣才能將科學的內容輸送到各族人民中去,把教育辦好。

二 理論與實際一致

《共同綱領》規定我們的教育要採取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方法。我想把這個問題展開講一講。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又對實踐加以指導。我們不能把理論當作教條,如果不顧實際情況,把理論拿來亂套一陣,總是要失敗的。同時,實際工作要有理論的指導,才不會盲目亂撞。沒有理論指導而盲目亂撞,雖然也會在失敗中摸索出一些道理,但是太痛苦了。我們的教育不應該犯脱離實際的教條主義錯誤,也不應該陷入沒有理論指導的經驗主義錯誤中去,這樣才能使青年少走彎路,少碰釘子。這是教育者的責任。

理論有深有淺。深和淺二者不是對立的,是有聯繫的。理論要由淺入深地不斷髮展。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也會有些知識,也會有些粗淺的理論。比如農民,雖然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卻懂得生產,有些抵抗天災的辦法,可見他們也掌握一些粗淺的原理原則。不過,還需要深造。我們不能否認深造的必要,否認是不對的。

對學校教育中實踐應該多些或者少些的問題,看法不盡一致,有的人主張多一些,有的人主張少一些。為了速成,實踐少一些是可以的,但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理論,還是要多去實踐。學習理論需要反覆實踐,才能掌握得更準確,領會得更深刻。所以,忽視實踐的一面,或者把實踐和理論對立起來,都是不對的。

我們的大學是要學習理論的,但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理論,目的是要用它進一步指導實踐,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這樣才能合乎實際工作的需要。那些認為大學不需要學比較高深理論的看法是不對的。全國高等學校都要重視實踐,都要提高理論水平。

舊中國的高等教育大多是理論與實際脱節的。今天,如果説我們的大學理論與實際已經完全一致了,那也不符合事實。在座的專家都知道,我們高等學校的教學方法,就有很多是理論與實際脱節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革。怎樣使理論與實際聯繫起來?這就需要從教材、課堂教學到實驗實習,反覆研討,總結經驗。

會上有人提到通才與專才的問題。通才也好,專才也好,都需要理論與實際聯繫。通才和專才不是對立的,只是在學識的範圍與程度上有一定差別,而不是在理論與實際聯繫這一原則上有什麼不同。因此,在大學裏反對理論與實際聯繫,或者主張少聯繫,都是不對的。另一方面,不適當地強調實踐,忽視理論,把大學降低到專科學校的水平,也是不對的。大學和專科有差別。大學總是要學得廣一點,深一點,理論更多一點。

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正處在恢復階段,需要人“急”,需要才“專”,這是事實。為了便於聯繫實際,適應建設的需要,由企業部門舉辦短期訓練班或專科學校是必要的合理的。但這絕不是説要將現有各大學分歸各企業部門領導,教育部就不管了。為了適應需要,可以創辦中等技術學校,也可以考慮在大學中縮短一部分專業的修業年限,但不能取消大學教育培養高級建設人才的方針。為了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符合長遠需要的專門人才,有必要將現有的大學整頓得更好一點。目前,大學還不能大量地擴充與發展,高等教育只能根據我們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三 團結與改革

去年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現在又開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以後還要召開中國小教育會議,還要成立全國教育工會,目的都是為了使全國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團結起來,實現《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教育改革的任務。除了極少數反動分子,我們應該團結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凡是在政治上反對三大敵人、在教育上贊成新民主主義教育的人,我們都要團結。這是肯定和不可更易的方針。

這次高等教育會議作出了若干決定,有的要馬上實施,有的要在一些學校試行,有的只供各學校參考,這樣的辦法很好。我們對於文化教育的改革,應該根據《共同綱領》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毛主席告訴我們要謹慎。教育改革不能漫無計劃,興之所至亂搞一氣,要區別輕重緩急,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在有些問題上要善於等待。文化教育一方面是政治的先導,另一方面它的改造又要在經濟、政治變革之後才能完成。所以文化教育既是“先鋒”,又是“殿軍”。

教育改革是比較長期的事,要有步驟地進行,但不能停止不動。有改革條件而拖延着不改革是不對的,口頭上同意改革而實際上不改革也是不對的。只有在客觀情況確有困難或者主觀上對情況瞭解不夠時才可以等待,但是等待並不等於拖延。另一方面,魯莽從事,過於性急,企圖用粗暴的方法進行改革,也是不對的。比如説,在唯物論與唯心論、無神論與有神論以及教學方法等問題上,不能急性地強迫人家同意你的意見。不然的話,表面上好象同意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總之,我們對教育工作者要循循善誘,使人心悦誠服,要用這種精神來團結全國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方面,也要“公私兼顧”。這次高等教育會議就有許多私立學校的代表參加,這是很好的。今天私立學校處於困難的境地,以前它們的經濟來源大都依靠軍閥、官僚資產階級,現在沒有了,學田,土改時也分了。這些困難,政府應該照顧。教會學校在與外國斷絕關係後,經費上有很大困難,政府也應該照顧。私立學校問題怎樣解決,教育部要考慮。這也是學校自身的事。現在,國家經濟處在恢復過程中,大家要多想辦法,度過這一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