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學論語個人體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第一

學論語個人體會

孔子説:“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讀書擺脱了功利的實用主義,把讀書看成修身之必需,這樣書才能讀出味道,讀書時才能不浮躁,靜下心,持之以恆。心靜、明理的結果必然是學習上的持恆和透徹。

心得

這是論語的開篇之語,也是孔子思想的總綱。孔子不但在理性上一直重視學習,而且也認為,這是人內心快樂的源泉。同時,基於學習之上的感悟,更是一種智慧的歡悦。人生在世,能夠每天都對世界有新的認識,新的發現,並且有所體悟,有所感動,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種高層次的活法。

孔子提倡的學習,不只限於書本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學中強調“實踐”。把所學的東西經過反覆實踐,真正掌握了,那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喜悦。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喜悦。好學者的心胸是敞開的,願意與更多的同道之人互相切磋,而且多多益善。從另一方面説,如果“無朋自遠方來”,甚至近處的人都不瞭解自己,也並不能影響一位有修養的人的情緒。因為在君子的眼裏,學習在己,知不知在人,自己的學習與別人的知不知無關。這是一種已消解了名利的學習和做人的自在狀態。“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種“君子知命”的開闊豁達的境界。

勤勉好學不貪安逸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説:“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

吃穿住行雖屬於細節問題,然而一旦開始追求這些物質的享受,就會漸漸被它軟化、腐蝕,以致讓自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必須在一開始就樹立起警惕性,並且用遠大的事業目標來沖淡並取代它在生活中的地位。古往今來,能成就一番大業的人莫不如此。

心得

志向遠大者不僅要有勤學好問的精神,而且要有不糾纏於吃飯、穿衣、住房等“俗務”的毅力和能力。雖然,這有些不近乎“人情”,但對於一個已確立了崇高追求目標的人來説,吃飯穿衣是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為了享受吃飯穿衣的飽暖安逸。因此,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傾注到事業上來,才能做到辦事機敏果決,不斷改正錯誤。

進德修業終生不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第二

孔子説:“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古人形容學習刻苦,常用“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其實,這僅僅是考取功名前的階段。許多人通過這種途徑,一舉成名,而隨後就把“讀書”這塊敲門磚給丟棄了。而真正的傑出賢者,不但在成功之後依然勤學不輟,甚至終其一生都在為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不懈努力。

心得

人的一生短暫,但生命的成長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歷程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許多人都在追逐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卻忽視了作為人一生中一切事物的根基的進德修業功課,以致到頭來才發覺自己的一生其實都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中,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就。

自我的完善,不僅是為人處世的前提條件,更是自身充實生命的需要,因此,需要時時處處勤奮努力。即使這樣,能達到孔子所説的那種境界也是有困難的。但因此而放鬆懈怠,卻更是一種自棄,沒有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找到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所在。

邊學邊思不罔不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

孔子説:“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學思結合,孔子不僅在理論上加以提倡和論述,更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巧妙施行,教育弟子以此來求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心得

關於“學”與“思”的關係,人們在理論上大概都能認識到必須並重,但在實際上,很多人往往會偏廢一方面。可見這不僅是態度問題,更是方法問題。“學”是求乎外,在於知物;“思”是求乎內,在於明理。這種外學和內省,在人的成長中應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是同等重要的。

人的走路也如同學習,必須用兩條腿,否則,輕則發生傾斜,重則寸步難行。

不懂就問精益求精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zōu)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yì)第三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説:“誰説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裏,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説:“這就是禮呀!”(網中網友情提示:發表論文請選擇正規刊物)

虛心求教、不懂就問道良好習慣,不僅體現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深厚的內涵,而且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讓自己受益匪淺,水平不斷地得到提升。

心得

孔子説這些話是帶擔任魯國司寇時,此時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齡了,他的知識、為人,那時早已聞名遐邇,真的對太廟的一切他一無所知嗎?顯然不是,其所以“每事問”,正表現了孔子處處謙虛、謹慎,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治學精神。

常言道,大海之所以為大,在不拒細流;高山之所以為高,在不辭壤土。知識不懼多,學問無止境,不懂就問,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學的“捷徑”。古今之偉人、名人,在學業、事業上有造詣的人,莫不具備“每事問”的精神。

有學有識方成大器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孔子説:“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縱觀孔子一生的求學、治學之道,可以看到他不僅如此説,而且身體力行,努力實踐之。正式他嚴格地遵循這個“先求淵博,後取精約”的治學原則,才成為集古文化之大成的學者。

在這裏,孔子講的雖是學與行動的道理;但深究一下,就可以發現它告訴我們的是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做學問,要將博學而來的知識,用一種文化精神、理論原則來統率、規範,並以此為標準、尺度來分析研究:“一以貫之”,加以系統化、理論化、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做人也同樣如此。有點人空活一把歲數,在做人做事上仍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原因就在於他們並沒有把自己寶貴的人生經驗加以總結、歸納和昇華,而僅僅當成了一種過程,經過之後就忘掉了。這樣,無論如何使不能“越活越明白”的。

傳授知識重在啟發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七

孔子説:“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説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古人説:“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求知慾往往是疑問引起的。大文豪巴爾扎克説:“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鄭板橋説的好: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純漢耳。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在一首詩中説:“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這些觀點與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育,精神實質是一致的。

心得

孔子搞教學,除堅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外,更重視啟發式教育,我們知道,讀書學習是老師和學生雙向交流的過程,老師固然起知道作用,但學生才是主體,作為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老師只是外因,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是內因。學生自己不主動學、主動思考,單憑老師“灌”是學不好的。必須想方設法去引導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即想辦法刺激他,“刺”出“激憤”的心情;想法設疑、設問,引起學生“懷疑”,進而做深入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有最佳的教學效果。

勤學好問揚長棄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

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好學好問而不盲從,能夠在從先賢著作裏汲取知識的同時,大膽懷疑其錯誤的地方,這是真正有心智、懂學習的人都共同之處。南宋時的心學大師陸九淵,正是靠對聖人之書的揚長棄短,來實現自己的非凡成就的。

心得

博學如孔子者,仍然能夠勤學好問;當然,也正因如此,孔子才成就其博學。當今世界,人們學習、工作選擇面可以算是很寬廣了,但因此也導致一些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總認為別人不如自己,沒什麼可學的;但同時,也有許多人盲目崇拜別人,對所謂“偶像”、“權威”五體投地,對其缺點短處卻完全視而不見。這兩種人,結果都會落得像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因為不管是盲目自大還是自甘卑下,都不會使人有任何進步發展。

知其心性因材施教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第十一

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説:“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説:“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説:“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説‘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説:“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因材施教發就是針對孩子的性格、氣質、志向、興趣、愛好、能力等具體情況施行不同的教育。這是一種傳統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種常用的教育方法。

心得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家長望子成龍的心切,讓孩子學某一種知識和技能,誰知孩子偏偏不感興趣,可是家長硬是逼着他們學,結果越逼越糊塗,越逼越愚,逼得他索性不學。還有的家長見自己的孩子學這行不成,學那樣又不行,孩子這也不想學,那也不想學,於是心煩氣躁、恨鐵不成鋼;有的家長心灰意冷,聽之任之;有的家長則感到絕望,撒手不管。從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論,我們的家長們應該受到這樣的啟發,即決不可搞強迫命令,必須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等具體情況而採用與之相適的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順利成材。

學而不厭默而識之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

孔子説:“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歷史事實證明,大凡智慧、才幹超羣的人,在其求學之際,都可以看到他們“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的態度和方法,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這個中國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成才的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心得

孔子提出做學問,應該堅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後兩條“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主要強調一種學習、育人的態度和精神。“默而識之”就是“思”的具體化,思的具體途徑和方法。要把所見所聞,以及從書本看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不經過自己獨立思考不行。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字面上似乎不難理解,乍看起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深深體會一下,孔子的學問就在這裏。雖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就是出於自然,就是平凡。

博聞多識擇善取之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七

孔子説:“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裏,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醫學家李時珍能編纂成本草綱目這本醫書鉅著,在於他能“遍嘗百草,去偽補缺”;而從其治學態度、方法而言,正得力於博聞多見,擇善而從。

心得

一門知識,一個道理,往往與外界事物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表裏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現象與本質可能相符也可能相悖,要掌握一門知識,懂得一個道理,不博聞、不多見,就難以縱橫比較、全面思考,很難準確地選擇並把握“善者”。人由於自身學識、心理、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對一個問題的理解,一門知識的掌握,如果不是在博聞、多見的基礎上甄別、取捨後得來的,很可能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影響,而認識得不全面、不準確。所以,無論從客觀上講,還是從主觀上講,求知離不開、少不了“博聞”、“多見”,但更要“擇善而從”。誰能堅持這樣做,誰就能求得真知。

標籤:論語 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