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新聞報道

拼音《gkh》評課稿範文

一、主要教學內容

拼音《gkh》評課稿範文

本課教學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第五課。這一課包括“g、k、h”三個聲母的發音、書寫、兩拼音節的拼讀和三拼音的初步認識。其中字母的發音和書寫是教學的重點,字母書寫,和三拼音的讀法是本課的難點。

本堂課的教學步驟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複習導入,第二部分看圖、編兒歌識記“g k h”,並相機學習音節“ge ke he”的讀法,第三部分指導書寫“g k h”,集體評價,第四部分練讀兩拼音節,學習三拼音節的讀法,第五部分與生活聯繫,説説生活中與“g k h”相關的音節。

二、教學中體現的優點

1.注重知識銜接,新授課與複習舊知相聯繫。

教學的第一部分是複習導入。教師首先創設去拼音王國遊覽的情景,讓孩子對新課產生學習興趣。再請小朋友們讀一讀學過的聲母、韻母。目的是對所學字母進行復習。在複習的過程中,老師強調聲母要讀得又輕又短,而韻母要讀得又長又響,為後面的三拼音節的學習打下基礎。為區別聲母“g、k、h”與音節“ge ke he”的讀法,教師把兩點知識對比着教授,便於學生正確識記。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實踐機會比較多。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如,教師引導學生用編兒歌、説順口溜的辦法記住字母的音和形,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聯繫已有知識識記字母,生動有趣。又如,教師組織摘果子的遊戲激發學生興趣,複習兩拼音節,學生把拼音樹上的拼音果取下後,先自己拼讀,再帶領大家一起拼讀。結束新課前,教師引導學生説生活中與“g、k、h”有關的音節,引發學生聯繫生活的意識。

3.指導書寫層次清楚,有助於學生識記。

三個字母中“k”的字形比較難掌握,所以教師重點指導書寫“k”。教師一邊示範書寫,一邊以兒歌的形式指導書寫:“從中格到下格,畫道裂痕長又長。在中格,畫只小雞把嘴張,左斜右斜一樣長。”既突出了重點又充滿童趣。另兩個字母的筆畫較簡單,讓小朋友觀察課件的演示,學習寫法。再由教師示範板書,學生書空。在掌握了字母的書寫方法後,小朋友們製作字母卡片。在彩色卡片上認真書寫字母,等到學完所有的字母后,孩子們會擁有一套自己製作的字母卡,既方便了以後的學習,又很有意義。製作完後,利用實物展台進行展示、講評。

三、存在的不足

這堂課上,教師雖然注意了從培養興趣、聯繫生活的角度進行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問題。如:對學生的關注停留在回答問題的表面上,而沒有真正深入關注學生的內在心理需求。在展示學生製作的字母卡片時,教師只收了寫得漂亮的字卡,僅僅對教師認為寫得好的孩子進行表揚,而忽略了對更多學生的鼓勵。對教學環節的設計還不夠細緻,識記字母時,把讀音和字形分開來記,不僅耽誤了時間,還造成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疲倦,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課件雖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教學的作用,但有的細節還不到位,比如,字母書寫的演示過快,筆畫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

標籤:範文 評課 gkh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