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祕書基礎

如何理解文祕這個職務

如何正確理解文祕一職

如何理解文祕這個職務

祕書工作是輔助性的工作,然而又不是一般的輔助性的工作,因為輔助性的工作很多,祕書工作是綜合性的輔助性的工作,祕書人員是領導眼、耳、手、足、口、腦等器官的延伸,祕書工作是領導工作的延伸,以下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於祕書這一職務的理解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當好參謀,不瞎摻和

文祕人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領導同志的參謀。當好參謀不容易,不瞎摻和也不容易。

當好參謀有四個標誌:

1、備領導之未備,要什麼有什麼。作為文祕人員,給領導同志當好參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特別要注重一點:一定要準備好領導同志沒準備、沒空準備的東西。比如,上級領導到某個單位檢查指導工作,本單位的領導同志就要問文祕人員:上級領導最近在上邊開了幾次會議?在會議上提出了哪些主要觀點?這些方面的信息、材料,我們的領導同志不清楚,也沒準備,但是文祕人員必須有這個準備,將這位上級領導最近開了什麼會議,在會上提出了什麼觀點,一一向單位領導彙報清楚。這樣,單位領導與上級領導彙報對接工作時,就主動,就方便。這就是“要什麼有什麼”。再比如:文祕人員對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法規,指導當前工作的一些重要文件的核心內容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單位領導在調度、安排部署一項工作時,往往會問文祕人員:這項工作,國務院、省裏都有什麼規定?文祕人員就得“要什麼有什麼”,給領導同志提供好材料,保證工作部署的準確性、權威性。還有,文祕人員陪同領導同志到基層調研,所到單位的基本情況、單位負責人的特點等等,文祕人員必須都要掌握,向領導提供準確的情況。以上,就是講“備領導之未備”,領導同志向你要什麼,你就有什麼,就能提供什麼。

2、想領導之未想,用什麼有什麼。有些同志問:領導比文祕人員水平高,也有想不到的東西?有。如果領導同志什麼都想到了,那就不用參謀、不用文祕人員了。因為領導關注的層面不同,所以肯定有些東西沒有想到,或想的不全面。“想領導之未想,用什麼有什麼”,要求文祕人員要有超前思維這樣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要當好參謀,必須“想領導之未想”,超前思維,領導同志應該想到的東西你先替他想了,領導未想到的你也替他想到了。到時候,領導同志“用什麼有什麼”。比如,上級領導、基層同志、其他同志經常會問文祕人員,最近某某領導同志在忙什麼?你説不知道、不清楚,這怎麼可以?如果你真的為領導同志當好“高參”了,那麼領導同志最近做些什麼、幹些什麼,你必須拿出一個工作安排預案。這個預案可以是一個周的工作安排,也可以是一個月的工作安排,應該安排得大體準確。領導同志確實沒有去想近期應該忙些什麼,幹哪些大事,但你得去想,拿出工作預案後,請領導同志拍板。這樣,你就可以按照這個方案為領導同志服務。再比如,突然接到上級領導要來視察或檢查指導工作的通知,作為文祕人員得到這個信息後,首先要替領導同志想到他未想到的問題,諸如領導人數、人員組成、有沒有女同志、有沒有少數民族幹部、領導同志為本地做過哪些工作等等,都要了解掌握,便於領導同志心中有數。

3、提領導之未提,問什麼有什麼。文祕人員經常會遇到這些情況,比如:要向上級報告某項工作,領導同志會問:這個報告內容怎麼寫、怎麼講?領導同志腦子中已經有些思考,但有些問題不適合先提出來,或者説從他這個角度提出來確實有些難度。這個時候,文祕人員事前必須有過自己的思考,向領導同志報告: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過程,什麼樣的結果,應該按照什麼樣口徑報告。用自己的思考來“提領導之未提”。再如,上級就某項工作組織一次出國考察活動,安排你單位一個出國名額,單位有三位副職領導都想去,究竟安排誰去,主要領導同志很不宜先表態。這個時候,文祕人員就得解領導之圍,提出參謀意見:因為這次出國是考察某項工作,某某領導分管這項工作,回來後還要推進這項工作,應該安排分管領導出國考察。主要領導根據你的提議,再定下來就比較得體了。其他領導同志因為不分管這項工作,不出國也不會有多大意見了。還有,下級呈送了一份申請資金扶持的報告,由於財力緊張、保重點建設項目等原因,不能撥付這部分扶持資金。這件事主要領導不好提,但文祕人員可以提,在請示報告上寫上“因某某原因,不宜撥付,請領導批示”的擬辦意見。這就是給領導同志當參謀,“提領導之未提,問什麼有什麼”。

4、用合適的方式參謀,怎麼合適怎麼當。平時,我們都有一些合適的方式在運用,比如:提報調查報告,這是當參謀的一種合適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給領導同志當參謀的作用,你的思考、你的建議,都可以在報告中表達出來。再一個方式,為領導撰寫工作報告和講話稿,你覺得領導同志説什麼合適、應該説哪些內容,你都可以寫進工作報告和講話稿中去。還有,可以用客觀的文字信息為領導提報工作動態,參謀的作用也非常明顯。也可以在領導徵求意見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文祕人員不能不長眼色,“盲人瞎馬”。比如:領導同志由於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正在心情很煩躁的時候,你拿着一大摞文件、材料向他彙報。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能看進去?還是能聽進去?再有高見,建議再好,這個時候的時機不合適。文祕人員要把握時機,要有眼色,用合適的方式為領導進言,給領導當好參謀。

瞎摻和的幾種表現:

1、用個人的主觀意志左右領導的決策。文祕人員一定要有角色意識,你就是處在參謀崗位上,不是處在統帥崗位上。你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觀點乃至個人的人格、品行來影響領導同志,但是,你不可以用個人的主觀意志,去左右領導的決策。在有些情況下,領導同志在會議上、公開場合上拍板決策一些事情,這個時候,文祕人員不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去幹擾領導同志的決策,不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去扭曲領導同志的決策,更不能以自己私利去幹擾領導同志的決策。比如:當領導同志根據上級精神,研究如何清退借調、聘用、臨時人員的時候,你作為文祕人員,恰恰有一個借調或聘用或臨時人員是你的親戚,就因為這一點,你去幹擾領導同志清退借調、聘用、臨時人員的決策,是很不合適的。

2、“戴有色眼鏡”向領導進言。向領導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是文祕人員份內的事情,但是錯就錯在“戴着有色眼鏡”向領導同志進言。這就是瞎摻和。比如:要向上級推薦一個先進典型,領導同志要文祕人員根據實際情況提報,因為這個先進典型有獎勵,你就把在這項工作中一直走在前邊的單位“扣”下了,把另外一個單位推薦上去了。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另外一個單位的負責同志是你的親戚。這樣做是不可以的。再比如:本單位要提拔一名幹部,你不能因為向領導進言方便,就把對這個同志的偏見,向領導同志進言。這是違反文祕人員政治道德的。

3、打着領導的旗號胡亂表態。個別文祕人員到處找機會、找場合表現自己,特別是打着領導旗號,説:某某領導説了,這件事情是這麼一會事,應該怎麼怎麼辦,你們去辦好了。這樣做,不僅不妥當,也給領導同志帶來不良影響。文祕人員應該守本分才行,不能在當文祕人員的時候,就打着領導旗號胡亂表態、發號施令。這樣下去,領導同志就不支持了,基層同志也就不信任了。因為表態以後需要兑現,你兑不了現;你想兑現,領導同志又不知道,你就得撒謊、矇騙,把自己的心態一步一步地推向了不健康的心態。

(二)當好助手,不亂插手

文祕人員是領導同志的助手,祕書的含義就是助手。當好領導同志的助手,成為左右膀臂,不容易。

當好助手有三個標誌:

1、高效率辦事。在領導同志身邊工作,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協調、調度、督查、反饋。根據領導同志的統一安排,在某項工作推進和開展中,文祕人員必須高效率地幫助、協助領導同志搞好協調、抓好調度、跟蹤督查、適時反饋,在領導同志要求的時間內,來推進工作落實,做好要做的事情。這裏,特別強調是反饋的問題,向領導同志反饋工作推進和完成情況。我們許多文祕人員在這個環節上不是太重視、太注意,還經常把“不善於向領導彙報工作”這句話掛在嘴邊,説這是自己的缺點。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有這個缺點,惟獨文祕人員不可以有。領導同志安排的若干事情,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發揮及時、適時反饋的作用,致使領導不知情,工作推進遲緩,任務落不到實處。文祕人員在這個方面應該説責無旁貸,推脱不了責任。或者説僅僅是你掌握了情況,或向分管領導彙報了,就認為萬事大吉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你作為祕書,是這個領導集體的祕書,你對這個集體的主要領導負責,所以,只要領導同志有安排、有部署、有交代,工作推進到什麼程度,任務完成到什麼情況,你必須及時、適時地反饋,這是你的責任,千萬不要再以“不善於向領導彙報情況”去搪塞自己的失誤。所以,提醒大家注意,要向領導同志適時反饋工作推進情況。

2、高水平辦文。文祕人員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要為領導起草工作報告、講話材料、各類文件,做好各類會議的記錄。這方面的要求,一般化的起草也行,高水平的起草也行。如果領導同志不在意,或者這個班子的水平就是一般化,那麼你一般化的服務也行;如果領導同志水平很高,這個班子的整體素質很高,你沒有高水平的辦文能力是肯定不行的。至於如何高水平辦文,培訓班邀請了許多行家能手來專題講授,我在這裏就不講了。

3、高標準辦會。辦會非常能展現出一個文祕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協調能力。會前籌備,要準備哪些事情;會中組織,要做哪些事情;會後落實,要抓哪些關鍵。提醒大家一點,就是會後落實的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容易讓領導同志和文祕人員忽略的問題。一個會議結束後,領導同志會又有一個新的會議、又有新的公務活動、新的工作,很難有時間、專門就這個會議的貫徹落實情況去抓調度、抓落實。會後落實的責任,義不容辭地落到了文祕人員頭上。要通過現場調度、跟蹤督察、電話瞭解、面對面溝通等多種形式,掌握會議貫徹落實情況,適時向領導同志反饋,便於領導同志及時掌握情況,研究新的對策,繼續推進工作。會議落實問題,是我們公務活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這個環節之所以薄弱,與文祕人員的作用有很大關係,所以文祕人員要負起這個責任來。

亂插手的表現:

1、插手人事。文祕人員當好助手,兩隻手一齊忙活,能忙活好了也行。留一手不行,可怕,領導同志不敢用你;多一手也不行,可恨,淨給領導添亂。多一手不是“三隻手”,而是亂插手,最不可以插手的是人事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因為插手人事問題不是當好助手的份內之事。有些時候,為領導用人提供錯誤導向,將直接對幹部隊伍建設帶來不良影響。比如:推薦幹部,如果是因私用人、因情用人,勢必用錯一個人,打擊一片人。本來一個很優秀的幹部,因為你插手人事,在領導同志面前説了許多不利於這個同志的言論,領導同志不採納你的意見還好,如果採納了你的意見,將貽誤這個同志的一生,這不僅是才能問題,而是品質問題。一個非常有前程、有潛力的幹部,就因為你錯進一言,在領導同志面前一句讒言,導致這個同志在成長使用上延緩、推遲,乃至只有一次機會又失去了,你這是對同志不負責、對事業不負責。所以説,文祕人員切忌插手人事。

2、插手家事。領導同志工作確實非常繁忙,文祕人員無論是出於感情、良心,還是出於責任,都應該幫助領導同志辦一些事情,解決一些困難。比如:領導同志出差了,他的妻子、兒女生病了,半夜三更到醫院去,這個忙你應該幫,如果不幫,你就沒良心了。但是,文祕人員切記,不要把自己幹成領導同志家庭的“保姆”,當保姆幹什麼事情,大家都知道。而且,你插手領導同志家事以後,和領導同志家庭零距離接觸,會接觸出一些是非來。“保姆面前,三天沒偉人”,請你給領導同志留出點空間來,讓他感覺在祕書面前、祕書眼中,自己仍然保持一種良好的形象。所以説,文祕人員不要插手領導同志的家事。

3、插手錯事。文祕人員一旦插手錯事,一害領導,二害自己。什麼叫錯事?舉個例子説,有些基層同志、社會人員、過往賓客等想給領導同志送禮,不管他們出於何種目的、和領導同志的關係有多好,你都不可以替領導同志收受禮物、收受禮金。這就是錯事,不可以插手。但是,事後必須向領導同志彙報,讓領導同志知情。還有若干稱為不該做的錯事,大家都不要插手。

(三)當好樞紐,不找彆扭

“樞紐”、“彆扭”,大家都不難理解。文祕人員要給領導同志、領導機關當好樞紐,樞紐當得越好,文祕人員的作用就越大、功勞就越多。如果文祕人員找彆扭,相對其他人員而言,反作用力更大。

當好樞紐的標誌:

1、上情迅速下達、下情迅速上達。大家在理解時,要吃透“快”、“慢”兩個字。特別要注意,你以為你已經很快了,但領導還覺得你慢了。我曾經處理過一件事情,得到了相關領導同志的肯定。當年在市委辦工作的時候,有位領導同志夜間突發重病,家屬出於對組織的信任,打電話到市委辦。接到這個電話時,已是夜間一點半了,這個電話就是下情,你是上達還是不上達?上達,深更半夜就得把領導同志折騰起來;不上達,不向領導同志報告,一旦生病的領導同志出了事,而我們的上級領導同志還不知情,這是文祕人員的失職。這就是我當時思考的問題。最後決定,寧願打擾領導同志休息,也得報告,在陪同這位領導同志去醫院的路上,他不僅沒有批評,而且肯定了這種做法。我們有些同志,往往憑個人主觀主義、經驗主義辦事,看到領導同志休息了,明天再説吧,明天很有可能就晚了。我就是舉這樣一個例子,工作中,我們遇到的類似情況很多。

2、事前有請示、事後有彙報。大家都説,事前請示、事後彙報,我為什麼加了一個“有”字?因為我們文祕人員有時候忙起來,或者自己認為自己很忙,往往事前沒請示、事後沒彙報,或者事前有請示、事後沒彙報,或者事前沒請示、事後有彙報。領導同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道你在彙報什麼。要事前有請示、事後有彙報,善始善終。要注意把握“虛實”兩個字,特別把握好“實”字。文祕人員經常接受各個層面、各個方面的信息、動態,一定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係。舉個例子,領導同志安排你到基層寫一個典型材料,反映一位老同志在海上養殖中做出了巨大貢獻,造福百姓做了若干好事。你寫了:這位老同志捋了捋一頭花髮,笑呵呵地説,沒什麼,都是應該做的。領導同志用了你寫的這個典型材料,在會上講了,結果是與會的同志鬨堂大笑。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老同志是個“光頭”,哪來的花發可捋?這就是反映情況不實,你根本沒和這位老同志見面,是想當然地給領導同志提供了假情況。這不是文字功夫,而是工作作風問題。同志們一定要把握好“實”字,如果“虛”了,向領導同志反映的情況、彙報的內容不實,可以直接導致領導同志決策失誤。我們擔不起這個責任。

3、縱向會協調、橫向善協調。要想當好樞紐,必須學會協調。縱向協調,就是上下協調,不僅要會協調上級,還要會協調下級。我們有些同志只善於協調上級關係,有些同志只善於協調下級關係,這都不行,應該是善於協調上下級關係。只會協調上級關係不行,上級領導、上級的工作人員來了,我們問清諸如來客人數、人員組成、生活習慣等等,都安排了。但我們基層的同志來了,他明明看見領導同志的車子在樓下,也看到領導同志下車上樓了,他緊接着上樓後,卻被我們文祕人員攔下了,説領導同志出差了,這很不得體。上級領導同志是人,基層同志、人民羣眾也是人!更應該拿得如衣食父母那樣對待他們。文祕人員最優秀的品質,就是不要對誰高看一眼,也不要對誰低看一眼,要公平看人、公平待人。或者是光協調上級交辦的事情,不協調下級反映的事情,這也不行。

橫向要善於協調。部門和部門之間、單位和單位之間,上升到市級層面就是市級各大班子辦公室之間,都有橫向協調的問題。我們文祕人員都要事必躬行、親手協調。橫向協調的要害是:千萬不要等別人找你協調,而是應該學會主動協調、積極協調。橫向協調裏面有一個最大的學問,就是“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問題。如果你感覺你這個部門重要的話,那麼你就更應該先去協調;如果你感覺你這個部門不重要的話,也應該先去協調。因為,本來你就不重要,再不去主動出擊先協調的話,你就被邊緣化了,大家就不搭理你了,這件事情也就沒人幫你辦了。大家要注意,你覺得部門重要,應該先去協調;如果覺得部門不重要,必須主動協調。另外,在領導班子中班子成員之間的協調,我們也會遇到這樣情況:領導同志之間不説話,要我們從中跑腿、傳話,而且傳的話一般都是他們自己不好説的。這個時候非常較勁,一定要把握好了,千萬不要只當跑腿的、説嘴的,要有真本事、真功夫,把事情協調下來。

找彆扭的表現:

1、知情不報。或者是謊報、亂報。明知有事,就是不報,等領導同志找再説,這就是找彆扭。提醒大家,有這種想法,就開始失去做文祕工作的資格了。

2、有事不管。對待一些事情,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消極應付,或者是消極怠工。

3、頂牛不辦。領導安排、佈置、責成辦一些事情,有時候公開頂牛、有時候暗裏頂牛,就是不辦。領導催催,強調困難;領導再催催,強調客觀,軟磨硬頂,就是不辦。到時候還能把自己豁出去,説,我沒這個能力辦,沒這個本事辦。這種心態一點都不能有。

標籤:文祕 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