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章:淡淡的皮影无尽的回味

编者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特色文化可能正在消失,传承便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皮影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章:淡淡的皮影无尽的回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天人定之时熄灯就寝的方式,早已被百花齐放的娱乐休闲活动所取代,智能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步伐带走的不仅仅是时间,带走的更是慢慢享受生活闲适和惬意的过程。如今,人们可以接受电影院银幕上和手中ipad的大千世界,可再难经常看到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的露天戏曲舞台。但记忆中的美好总是这样,每每劳烦之后,唱念做打样样不拉的皮影戏总会在不经意间就浮现在脑海,印在脑海的还有夜幕降临时、开场前等待中,街坊邻里恣意尽情的寒暄问候、家长里短,以及孩子们掀开一条缝趴在皮影戏后台一双双窥视的大眼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场景总会出现在节假日的影剧院广场和重要活动日的夜晚,甚至不经意间就能在某个街头或巷尾撞见皮影戏舞台和聚精会神的人们。

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而我,更爱称其为驴皮影戏(想到驴皮每每还感觉有残忍的味道),因为最早知道皮影戏里的影人是用驴上半身最特殊的一块皮子做的。家里有一个皮影道具,是邻居家在唐山皮影剧团做道具的儿子送的,每每拿在手里都会感叹,这影人怎会这样鲜活:媚眼、四肢、手足、躯干、服饰、头饰,一根线穿起来,各个关节灵活自如,尤其红绿相间的颜色,都有唐山皮影独特的味道。

皮影戏的表演,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四周都是围挡好的,看皮影戏时,你就只能看到影幕上一出出活灵活现的故事在演绎,因此,听着看着戏里的喜怒哀乐,常常还是溜号,去揣测银影幕后边该是怎样的表演,有时真就离座跑到幕侧,从连接处扒开缝,去瞧艺人们掐着嗓子(早些年是没有女生唱影的,男生是掐着嗓子唱女声的)唱戏文和表演艺人手中翻飞自如的影人。如今想想还觉得神奇,皮影戏台影幕后,艺人站着用两根小棍操作的皮影人,影人就紧贴在幕上,一切都与观众看见的是反向的,唱念做打的家伙什儿,有四弦、扬琴、二胡、锣、镲儿、小鼓、皮鼓、云板、唢呐等等,一样都不少。收纳了大千世界、人间百态的皮影戏台,更是个能够随时拆卸、机动性极强的剧团,哪里有需求就会出现在哪里。皮影戏每每锣鼓镲儿打过三遍通儿后就是开台,尤其在农村,只要听到第一遍通儿,就知道庄里今天要演影了,而这皮影戏的通儿声能够传的很远达四里八庄,到第二遍通儿,听到的人们就会放下手里的活计,自带板凳,紧忙着去看影,第三遍即是开台正式演出啦(在详细了解乡村演皮影的细节时,老领导宋金岭的回忆和描述甚是动人)。走街串巷就是皮影戏曾经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风吹雨打,辛苦自知,可给广大百姓带去的却是无尽的欢笑和业余生活的文化丰享。

现如今,年轻人对皮影戏没有多少兴趣了,皮影戏渐渐失去了市场,也许在山村的集市或办庙会时才能一睹风采吧。想想,真是怀念过去隔三差五就能看见的皮影戏,因为观影人大多相熟,乡里乡亲的味道很是浓厚。不过,除了皮影戏,热爱皮影的人们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着皮影戏故事,这就是“皮影人”被装裱起来,成为墙上的艺术走进民族风的宾馆、饭店和家庭住宅,这也不失为一种古风的传承。事实上,“皮影人”精致的做工,本身就是漂亮的工艺品,能够作为上好的家乡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那一年,女儿送给举家迁到北京的韩裔同桌同学的纪念品,就是从唐山皮影剧团觅得并亲自装裱好的唐山皮影人,镜框里色彩艳丽、神态灵动的影人,满满都是同桌之谊、同学之情,而得之者也甚是喜爱。演绎皮影戏故事的,更有“唐山大妈”的皮影舞,不仅以堂会形式曾一度活跃在传统婚礼上,成为助兴曲目,并且于20xx年舞动到了央视的春晚舞台,舞蹈着的唐山皮影“俏夕阳”征服了亿万观众,是唐山皮影的另一个生命存在。

寻觅有唐山皮影的夜晚,总会闪回出曾经热闹的场景。而眼前快节奏的社会,谁会是那个有耐心再侯一场的人呢?是否唐山皮影就真会随著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出历史视线呢?一个电话知道,唐山皮影剧团依然存在并坚持着,虽然没有往昔密集的演出,企业经营的他们,每每有百姓需求,比如家里老人寿诞等等,皮影剧团就会应约前往,家中喜庆的同时,左邻右舍也都图个乐呵。还有,喜爱皮影戏的人们,还可以上网下载曲目在家观看,不过没有了露天剧场大家聚集在一起热闹的乐趣了。

据资料介绍,在中国,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河北唐山的皮影久负盛名,又名冀东皮影,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是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它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皮影"。清朝至民国年间的皮影戏与现在的皮影戏一脉相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1966年,乐亭县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之乡"。而唐山市皮影剧团,成立于1943年,其前身是冀东军分区领导的抗日影社、长城影社、滦东大众影社合并而成的唐山专区实验影社。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剧团始创灯泡布景、移入动物生活的童话戏、创新道具、丰富操作表演,为皮影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又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xx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者:王红

公众号: 水泥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