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共青团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实践和思考

一、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实践和思考

1、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共青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指导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共青团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争当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领头雁,争当发展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一是学习型组织创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抓住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通过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就是推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学习型组织创建,抓住组织和个人的学习修炼,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和接受最新文明成果,提高知识素养、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三是建设学习型组织,抓住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为满足青少年读书求知和成长成才的需要提供了有形有效的载体,就是真正地履行了“竭诚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的共青团的根本职责。

2、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共青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工业文明向满足精神需求的知识经济迈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知识创新异常迅猛,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习力成为一个组织和个人适应社会、加快发展的最本质的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将是学习型社会,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个人将是终身的学习者。世界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各种手段,盘活各类资源,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形成人人致力于创建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做到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3、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共青团服务温州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有人讲,人类迄今为止有两大发明,一是科学技术,二是资源调配技术。掌握科学技术的主要是科学家,掌握资源调配技术的主要是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温州青年对资源调配技术掌握较早、运用较好,因此,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企业家,为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青年是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决定一个城市的兴衰,在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中,温州青年的素质、能力、观念亟待提高。在“温州学全国,青年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大家都认为温州青年存在学习风气不浓厚,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动力不充足;温州高科技青年人才的引进困难,留下不易;温州产业工人的学历不高,技能不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温州共青团,就必须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创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就必须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创建,为吸引和留住“外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就必须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创建,大力推进“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产业工人,服务国际性轻工城的打造。

4、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共青团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学习从来就是青年的最主要任务。讲学习是共青团一贯的光荣传统和永远的主题。共青团成立之初,就是广大青年学习新思想、宣传新文化的学习共产主义的学习组织。建团80多年来,共青团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每一份贡献,都伴随着历久不衰的青年学习热、成才热。当前,我市一些共青团组织中存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组织生活不正常,制度建设滞后,团的先进性体现不充分等问题,都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有利于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的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现代心智模式的青年管理和领导人才,有利于加强团的思想、组织、作风、机制建设,促进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永葆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二、温州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工作的实践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学习是青年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共青团性质的内在要求。创建学习型团组织试点工作启动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体体现在:

1、切实加强领导,试点推进扎实有效。2002年7月,团市委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的意见》,明确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主体是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社团和少先队组织。同年9月,团市委邀请市委宣传部、政研室、社科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召开“温州共青团创建学习型组织研讨会”,寻找创建的切入点。10月,制定了《温州共青团创建学习型组织试点大纲(征求意见稿)》, 11月,团市委下发文件,开始市级创建试点单位的申报工作。2003年3月,团市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专门部室负责,建立了联络员和指导员制度。2003年4月3日,团市委召开“创建学习型组织试点动员大会”,在全市38个单位,开展了声势、规模较大的为期四个月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初始,团市委确定的联系人逐一走访了挂钩联系点,与试点单位负责人进行深入细致的座谈,宣传学习型组织理念,探讨创建的方式方法,全方位帮助指导创建工作。5月中旬,团市委又召集创建主体类型相同、性质相近的试点单位,分门别类召开了村(居)、高校、企业、机关、乡镇等6个座谈会,在深度汇谈中互相启发、交流经验,使试点单位摸清创建工作的思路、方向、途径和方法。在创建过程中,专门编发《温州市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简报》39期,及时交流各地“学习创意”、“经典案例”等鲜活生动的做法,促进试点单位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协同并进。期间,我们还专门组织考察江苏常州等地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工作,寻找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试点期间,团市委把这项工作作为创新当前团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始终主导和把握工作方向,及时了解和督查创建情况,认真提炼和推广创建经验,为这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坚持务实创新,试点经验鲜活生动。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是一项全新的创造性工作。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在创建工作定位上,坚持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管理方法的原则,在遵循《团章》原则规定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如平阳团县委推出的“平阳凤”创建模式、苍南县县城新区管委会团支部以“井”字模式等,构建系统的工作体系,引导团员青年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团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在工作角色定位上,我们坚持“领导新角色”的原则,要求各级团干部改善心智模式,做创建的教练、设计者和服务员。如温州电力调通中心运行方式科在内部管理实行值周科长制度,通过这种“软管理,强扁平”运作方式,激发班组里每一个人的管理智慧,明确班组里每一个人的工作责任。在工作目标定位上,坚持“创建与团建相互促进”的原则,如乐清市虹桥镇邬家桥村、平阳县萧江镇洋心村通过学习型组织创建,建立了农村图书馆、青年中心,开创了农村青年工作新局面,使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成为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准、催发共青团工作活力的重要杠杆。在工作方法定位上,坚持分层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发挥创建骨干带头作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稳步推进。

三、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

1、理念先导,加强培训。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创建工作的关键是通过导入学习型组织理念,转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观念,促使个人自我超越,推动组织形态创新。在原理导入过程中,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大方地把外地的专家请进来,强化理论指导;要大胆地起用自己的“土专家”,促进互动交流。通过在培训对象上抓骨干,在培训方式上用“一对一”,在培训技巧上重示范,使参与创建的每一个成员理解学习型组织概念,掌握其创新方法,达到全员理解,共同参与实施的目标。

2、明确主体,突出团队。创建主体是什么,这是创建工作的首要问题。在哪个层面,是谁参与创建,必须非常明确。在这一点上,不是大而全就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合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从便于开展创建、便于开展学习、便于青年参与等方面考虑。要在充分发挥原有纵向组织体系功能的基础上,构建“扁平化”的、有凝聚力又有辐射功能、能吸收青年的学习团队。团队学习要把学习和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中显示出团队的学习效率和旺盛的创造力。

3、分门别类,全力推进。一是分类别指导。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社团等六类青年组织中,发挥各自行业的组织优势、政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各类别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积极探索每个类别的创建模式。二是分层次组织。区分团的机关、基层团委、团支部等层级,组织建立切合实际、方便工作开展的学习型组织,层层发动,广泛开展。三是分团队活动。根据工作业务、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学习团队特点,在领导上强调统一,在活动中倡导自主,发挥每一个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每一个团队的积极性。

4、建立制度,规范创建。在一个团队中,我们强调“自治”,但不等于不要团队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积极引导各个团队在具体的工作和活动中建章立制,要帮助各团队把适合团队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上升成为团队的制度,用于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促进团队的规范化建设。这些出勤、考核、激励等制度,不要担心“土特产”见不得人,不要过于追求形式的完备、逻辑的严密等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要切合团队实际,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即可。

5、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创新工程,必须在实践中注重理性的思考。要大力地发掘团内的研究力量,加强课题攻关,及时把成功的做法上升为反映共青团特点的理论。各地、各单位在抓好面上推进的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坚持以实践发展来推动学习型团组织创建的理论创新,运用发展了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创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四、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工作的思考

1、灵活设置团的组织,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活力。要按照有利于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凝聚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要求,在遵循《团章》原则规定的前提下,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适应和服务学习型团组织创建。要从纯粹的以单位为依托的团建形式向单位、阵地、团队等多种依托并重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模式转变,既可以从团组织内部派生出“内生型”的学习团队,也可以在团组织的外围建立“外生型”的学习型组织。对于不符合建团条件的青年组织或单位,可以通过推荐优秀团员青年担任骨干,扶持建立团委领导或联系的学习型青年组织,鼓励学习型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运转。要通过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建立多元化、网络化的青年工作体系,最广泛地把社会各阶层中的优秀青年凝聚到团组织周围,不断扩大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有效运行。一是动力机制。积极向组织、人事等部门争取制定相关政策,把团员青年的学习实绩与“推优荐才”活动相结合;实行团干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准入制度,以此来增强团干部、团员学习的紧迫感和上进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联动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团校、团属阵地等团内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促进整体联动,构建适应创建要求的学习体系。三是评估机制。要完善学习型团组织考评办法,对开展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单位进行定期评估,纳入团内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四是保障机制。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发掘社会资源,调动青年自身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

3、注重发挥社团作用,有效延长团的工作手臂。要打破现有团内资源、信息局限在纵向流动的工作格局,注重搭建团组织横向交流平台,打破系统之间的隔阂,通过组织联系、阵地联系、活动联系等多种渠道,促进团内资源和信息跨级别、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动、共享,构建网络化、区域型的服务大平台,放大共青团的内部资源,延长团组织的工作手臂。在青联、青企协等青年社团中,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组织活力,增强组织功能;在青少年宫、青年中心等团属阵地,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提供学习、培训、健身等全方位服务的“学习超市”,实现组织功能的再造。

4、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探索团的活动的新形式。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必须有符合青年需求、体现青年特点、富有时代特征的工作载体,不断增强创建活动中的实效性、感召力和吸引力。要按照增强适应性的要求,借助一切有益的现代时尚元素,创新工作和活动载体,吸引团员青年广泛参与。一是要利用、改造和完善原有的学习载体,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做活做优学习品牌;二是要从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的角度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设计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各层面团员青年学习需要的新载体;三是要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等传统工作品牌,创新工作的运作、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推陈出新,让活力迸发、魅力持久。

5、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关键是团干部。在创建中,各级团干部要转变作风,一切面向基层,一切着眼基层,一切服务基层,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要始终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主动深入青年,热情服务青年,做到服务下级组织工作不讲级别,服务基层青年学习不讲条件。各级团干部要在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中率先垂范、带头学习,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增强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适应新时期对团干部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