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周公庙的散文:拜谒周公庙

拜谒周公庙

关于周公庙的散文:拜谒周公庙

周公庙全国有几处,有据可考,毋庸置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在我们以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的自豪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周文化,周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就是周公庙。

在我熟悉的学者中,有两位对周原文化颇具研究的人,他们历经多年,不辞辛苦,对周原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一位是著名作家、学者李西岐先生,一位是著名作家、学者徐岳老先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书画家冶柏霆、文物工作者于亚文夫妇接待我在岐山民俗村吃饭。看到满桌的岐山小吃、菜肴、美食,我便说,在我的印象中,陕西最早的农家乐源于岐山,岐山的农家乐源于周公庙。经交谈,果然没错。早在1997年,岐山就有了农家乐。在长达20xx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每人8元,到现在的每人35元,其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岐山擀面皮、岐山臊子面、岐山锅盔等众多特色小吃为主,闻名西府,享誉三秦,经久不衰。这使我想起了如今陕西最火的农家乐礼泉袁家村。早在20xx年前的20xx年8月16日,我在与时任袁家村村主任的郭战武先生座谈后,在《陕西日报》发表了题为《袁家农民真牛气 二十万元买点子》的20xx多字的文章。这就有了袁家村农家乐,这就有了"关中印象地"。换言之,岐山周公庙的农家乐比礼泉袁家村早开发了整20xx年;我是第一个宣传袁家村农家乐的媒体人。

茶足饭饱,于亚文夫妇邀请我去周公庙转转,并告诉我,著名作家、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延河》杂志原主编徐岳老先生住在周公庙,为周公庙编书,何不探望一下老前辈?我立即爽快地应允了。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6.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公元620xx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西周政治家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下诏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亭、台、楼、榭、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

周公庙景区现存古建筑30多座,唐柏汉槐多株,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人们的游览场所。韩愈、苏轼、康海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140多首游览诗文和30多通碑石。

周公庙景区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状如簸箕。《诗经》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因此,后世人称这里为“古卷阿”。

岐山是周室发祥之地,3000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古卷阿北部的凤凰山上。《竹书纪年》载: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早在西周初期这里已是王室贵族的游乐场所。

看着汉柏唐槐,望着座座庙宇,我在想,拜谒周公庙,实际上就是文化寻根、人文寻根、精神寻根。

我如期见到了徐岳先生,徐老生于1939年,祖籍岐山。从县文化馆与陈忠实、邹志安、京夫等7人先后调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作了20xx年文学编辑,曾担任《延河》杂志主编5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伤痕文学小说作品在数千人的大赛中荣获第二名。那时,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已发表,在此次大赛中位列第三名。从此,徐岳轰动文坛。

徐老个头不高,有些消瘦,衣着朴素。他身体硬朗,步履矫健,平易近人,完全不像78岁的老人。他一边给我沏朋友送给他的"太白山野茶",一边给我签名他主编的两本书。

原来,20xx年,在西安退休多年的徐老给岐山县有关方面说能否让他每年夏季回来住一段。县上领导便安排他住在周公庙,并建议他给县上编写有关周公庙的书籍。作为行家里手的他,欣然接受了这一为家乡发挥余热的任务。

我仔细浏览了一会,发现不少作家朋友的作品都被收录其中。有岐山本土的,有全省各地的,也有四川、甘肃等临省的。20xx和20xx年各出了一本,20xx年的第三本即将面世。

徐老每年6月来,9、10月回西安,奉献在夏季,收获于秋天。岐山是一个文化大县,文人较多。徐岳的影响、引领、带动使文化有了主题、文学有了方向、文字有了灵动。

暮色降临,我几次劝徐老留步,他却执意送我上车。我将我的新著《吹糠见米》散文集送给了徐老,他面带笑容,十分客气地说着谢谢,手里拿着书,一直等我们的车子走远。

在徐老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作家的执著、敬业、专注、仁爱、无私、谦逊等品格。 生于斯、长于斯、耕耘于斯、奉献于斯。

这,是周公的感召;

这,是周人的笃诚;

这,是周礼的传承;

这,是周原的魂魄。

(20xx年7月26日于岐山)

本文作者:姚骏骊

公众号:一瓣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