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精選18篇)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

調研時間:20xx年xx月xx日。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精選18篇)

調研地點:南陽理工學院。

調研目的:瞭解和認識高校校區規劃設計的佈局方式、功能分割槽佈局、道路交通組織等手法以及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增加對高校校園規劃建設工作的認識,為接下來好的校園規劃建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案概況:學院前身是1986年底為適應南陽科技進步和人才戰略需要而創辦的南陽大學。1992年底經全國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評審通過,由國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為南陽理工學院。20__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南陽理工學院升格為本科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擁有工、管、文、理、法、醫、經濟、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一、校園一角。

(一)專案基地區位調研分析:

南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多少個世紀前,她向世界奉獻了張衡、諸葛亮、張仲景、范蠡等歷史文化名人;二十世紀,她以千年積澱的深厚文化,滋養了南陽理工學院這所新興的高校。南陽理工學院坐落於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白河南岸,環境幽雅,花木蔥蘢北臨長江路,交通便利,遠離嘈雜的市區,地理位置優越。

(二)專案規劃組織結構調研分析:

運動區域學生生活區緊密連線,方便學生課餘活動鍛鍊;另一方面,運動區域教學區相隔離,保證了合理的動靜分割槽。

(三)專案道路交通調研分析:

主要道路穿過教學區,道路寬敞、順直,滿足車行與人行要求。學生生活區區內通過曲折執行道路連線,保證學生生活服務,有彰顯校園內部曲徑通幽,增加生活情趣。

(四)專案綠化景觀調研分析:

集中佈置,像幅幅畫卷,東南校區如毓秀園,亭子,植物,荷塘…。完美的融合到一起;齊賢苑主要運用中軸線對稱的手法將廣場迴廊佈置,夢溪湖及假山有將曲徑通幽作了另一番的解釋;藥植園配合廣場,石像和太極形道路相呼應,使景觀的佈置具有了人文氣息;書香園的道路曲折蜿蜒又不失通暢,水美景美,處處都讓人留戀......總之,南陽理工學院不僅給人以精神的薰陶,又給人以視覺的享受。作為南工的一份子,我倍感驕傲。

(五)基地內空間形態調研:

行走在校園中,綠色是主打色,馬路很寬,教學樓很工整的放置在主幹道兩側,視野很開闊。

(六)基地內建築意象、風格調研分析:

南工校園的建築新建的實驗大樓和圖書館在造型色彩及觀感上給人一種與眾不同外,大氣,的享受。但教學區的教學樓在風格上就略顯低調了,太過統一,無法很好的突出各院系的特色特徵。

二、結束語:

通過此次調研,我認識到,做一個校園規劃首先要全面瞭解基地所在位置的區位條件,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特點,利用地勢地貌組織結構佈局。瞭解校園功能,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割槽。另外環境是校園功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規劃校園時,要協調建築與人和環境的關係,更有利於創造力的釋放與迸發。更讓我深刻的意識到一個學校給人帶來的印象由它的各個方面影響的,所以想做好這次的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的規劃,我們必須發現利弊,揚長避短,為創造美好的校園生活而努力!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2

一、非公擔保行業發展基本情況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和省政府“非公經濟32條”釋出後,各級政府及部門都相繼出臺了許多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意見和政策,同樣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援非公擔保行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非公擔保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地位和作用日趨提升。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擔保投資機構50餘家,註冊資本金6.9億元。xx年為全市786家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總額達17.1億元。全市50餘家擔保機構中90%以上為非公擔保機構,市直7家擔保機構除一家為國有外(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其餘全是非公擔保機構。可見非公擔保機構在我市擔保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非公擔保行業存在的問題市非公擔保機構始建於xx年,總體看發展較快,執行良好,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起步晚、發展慢、業務規模小、經營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陷。全市50家擔保機構註冊資本金6.9億元,平均每家只有1380萬元,其中市直7家擔保機構,註冊資本金2.7億元,平均每家不到4000萬元。全市註冊資金超5000萬元的擔保機構只有5家,沒有一家超億元擔保機構。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對擔保市場發展的需求。儘管造成上述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調研後發現政策不完善、政策不配套、政策執行不到位是影響擔保行業快速發展和壯大的主要原因之一。1、政策不完善。儘管國務院和省政府都有大政策出臺,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實施意見,但往往是生搬硬套,沒有制訂明確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以致有關政策成為一紙空文。如浙政辦發[]93號《關於加強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市、縣政府應當安排一定的專項扶持資金,通過參股、資助、補貼等方式,支援擔保機構的設立和發展。而我市及縣政府都沒有明確規定措施辦法,故我市沒有一家擔保機構得到政府的資金注入,加之自有的資本金不足,以致造成我市擔保機構普遍規模小、實力弱。又如浙政辦發[]93號檔案還要求各地在繼續做好以企業房產、土地等為主的原有擔保物的同時,要努力挖掘各種合法有效的擔保資源。而各市、縣檔案都未作明確規定,因此目前我市的實際情況是隻有房產和土地才能作為擔保物。而且擔保行業要求同一抵押物在銀行抵押貸款的基礎上,餘值部分經擔保機構(第二受益人)擔保再貸款時,相關部門應給予辦理二次餘值抵押登記的問題也一直未能得到解決。2、政策不配套,以致造成有政策難落實。究其原因是相關部門政策不一、要求不一、認識不一所致。一是擔保機構與銀行合作的准入門檻較高,合作的前提是要求擔保機構成立並執行3年以上,經評審合格經省行批准授信後才准予介入貨款擔保。而我市非公擔保機構的建立xx年開始起步,因而在xx年以前均不具備合作條件,也就無法與銀行開展貨款擔保業務,相關優惠政策自然也不能惠及;二是,浙政辦發[]93號檔案要求: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風險控制能力強、信用好的擔保機構建立風險比例分擔機制,促進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業務健康發展,而銀行出於自身風險和利益考慮,不願意也不支援與擔保機構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因此到目前所有擔保機構只有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三是擔保機構無法享受與銀行同等的.債權待遇。如一旦被擔保的企業發生財產糾紛案件,其依法登記給擔保機構的抵押物將往往視為無效,就有可能喪失優先受償權,而同類案件發生在銀行身上,則將受到較大程度的保護;又如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發生失信行為時,銀行則可在徵信系統中將該企業列入黑名單,從而喪失在任何銀行獲得信貸支援,而擔保機構發生同類事件就無法將該企業列入徵信系統黑名單,對企業失信的震懾作用大大減弱,則擔保企業無法共享銀行的企業徵信諮詢系統。四是部門間的配合度不夠,使政策落實大打折扣。如根據建設部《關於在建設工程專案中進一步推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意見》之精神,擔保行業應該准予進入招投標擔保和工程履約擔保的業務領域,由於建設和國土部門沒有參與有關檔案的制定過程而造成認識上的偏差,使得上述業務一直未能開展;又如在省內發達地區,擔保業務已向訴訟財產保全擔保等非融資領域拓展,而我市未得到法院部門的認可而一直無法開展。因此我市擔保行業目前還只限於為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的單一業務,經營業務空間受到極大的制約。3、政策執行不到位,制約擔保行業的發展。擔保行業自產生起就帶有強烈的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政府背景,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強力推動發展的行業,同時由於擔保行業收入低,風險高,因此為推動擔保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如我市出臺的麗政辦發[]47號《關於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明確規定了專項扶持資金資助和補貼、風險準備金資助、風險補償及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實際執行過程中,真正落實到位的卻寥寥無幾。扶持資金資助、補貼政策由於沒制定明確的可操作性辦法,故至今我市擔保行業沒有一家得到過政府的資金注入;而由於政府制訂的標準過高、條件苛刻和擔保機構自身管理存在的不足,使得年終評估考核時符合享受風險補償和稅收優惠等政策的擔保機構為數不多,使得上述扶持優惠政策可見不可得。上述問題的存在與我市開展的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和省政府“非公經濟32條”貫徹落實情況調查問卷統計結果是一致的,認為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不配套造成障礙的佔52%,要求制訂配套的實施細則的佔70%;與部門或地方有衝突,執行不力的佔56%,要求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的佔64%;認為市場準入條件苛刻、程式煩瑣的佔52%。因此強化政策完善、配套和落實是進一步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的關鍵。

三、優化擔保行業發展環境的幾點建議1、統一認識、政府引導、政策推動。擔保機構利用本身具有的放大與槓桿功能,並以低收入、高風險的代價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盡了努力,同時為擴大就業、培植稅源、繁榮經濟和穩定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為政府承擔了服務企業的責任。因此為擔保行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擔保行業的地位與作用,明確職責、協調配合,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扶持優惠政策,並強化服務、落實到位,以引導和推動擔保行業健康快速發展。2、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扶持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可操作性。通常情況國家和省級出臺政策往往講原則、講框框,要使扶持優惠政策具有可操作性、更需要地方各級政府及部門結合本地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明確扶持優惠政策的具體事項、享受物件、享受條件、享受額度和操作辦法。否則就會形成有政策,無法操作的狀況,使政策成為一紙空文。二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可行性。制訂享受條件和考核標準時,要符合當地擔保機構規模、實力、自身管理等實際情況,使企業經過努力多數能享受到扶持優惠政策。否則過高的標準,過嚴的考核,只能使扶持優惠政策可見不可得,本市絕大多數企業享受不到扶持優惠政策就屬此類情況。三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協調性。一個政策的實施往往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和支援才能完成,因此在制訂扶持優惠政策時,應有相關部門參與,充分聽取意見,統一認識、協調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出臺的政策能夠落到實處。3、業務創新,為擔保機構開闢更加廣闊的業務空間。目前我市擔保機構還侷限於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單一業務,業務空間十分狹小,而事實上進一步拓寬擔保機構的業務範圍還大有空間,而且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如根據建設部《關於在建設工程專案中進一步推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意見》精神,全面推行工程招投標擔保和工程履約擔保制度,既能擴大擔保機構的業務空間,又可有效解決工資和工程款拖欠及出現爛尾樓問題;又如許多發達地區的擔保機構已介入財產保全擔保業務,這既解決了訴訟企業繳付保證金的問題,也拓寬了擔保機構的業務;銀行金融機構還可積極創新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合作方式,努力拓寬合作領域,推出更多適合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專案等等。擔保機構業務空間的拓寬,必須得由政府牽頭,金融機構、城建、國土、法院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制訂相應的配套政策,為擔保行業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4、強化落實,確保扶持優惠政策執行到位。首先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將扶持優惠政策執行到位,讓擔保機構扶持優惠政策享受到位,杜絕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其次要以向擔保機構傾斜的原則處理享受扶持優惠政策中遇到爭議事項;最後要根據政策執行過程發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政策和操作辦法,以保證政策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3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償使用,房地產業的發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產業的興起以及大量外資的引進,使得舊城改造獲得新的改造動力和契機,從而推進了舊城改造的發展。這對於舊城區的原生居民來說,無論是保留、改建還是新建住宅,其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異於一場新的變革和衝擊,對其身心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舊城改造的主導者通常是當地政府。實施舊城改造,根本目的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是利國利民的實事好事。但舊城改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個別地方出現偏差,就會影響這項工作的聲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我市舊城改造中對居住環境產生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舊城改造與居住環境的基本概念

比較完整的舊城改造概念,當屬1958年8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第一屆關於舊城改造問題的國際研討會對舊城改造做的概括:舊城改造是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區實施的有計劃的城市改造建設,包括再開發、修復、保護三個方面的內容。

居住環境是指包括自然條件、設施條件和社會條件而形成的生活領域與生活環境,主要由周圍條件、用地條件、公共設施條件和自然條件四個基本要素所構成。而生活環境是指以居住生活為中心的生活中有形或無形的外部條件,一般涉及氣候、聲光、空氣和水等自然條件和各種人為條件兩方面內容,後者除了包括道路、公園、交通、商店、醫院等公共設施條件之外,還包括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如人際關係、土地情況)。本文結合城市實際,著重調研分析舊城改造對居住環境的自然條件和設施條件方面的影響。

二、舊城改造對居住環境產生的主要影響及原因分析

(一)自然條件方面

居住環境的自然條件一般包括氣候、聲光、空氣和水等因素。在一個城市中,舊城改造往往對居住區的通風、日照、空氣環境及聲環境產生影響,有時也通過改良居住區周邊地形、地貌、綠化、河流等對改變其原生環境質量。在我市舊城改造中對居住環境自然條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通風的影響

居住區內建築的密度、長度、排列方式等因素直接影響到小區內部的通風狀況。舊城改造中大多數用地中建築密度或高度都有所提高,因地塊形狀所限,在多出面積的原因促使下,許多新建建築長度也很大。如果許多小區中建築密度較高、夏季主導風向上的建築較長,則非常不利於通風。我市許多小區若干建築長度在8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0米,且正處在其他住宅的夏季上風向。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的排列中還容易出現有害的強風和旋渦,我們城市中高層建築逐漸增多,也要對此加以關注。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近居住建築外圍的.城市公共建築,如多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若處在城市主導風向軸線上,也會對小區內部通風產生影響。如金鼎世龍城專案中的公建佈局方式,正處在住宅的上風向。作為北方城市,小區北部住宅相對長且緊湊,有利於擋住冬天的寒風,而夏季溫度較高時,通風則變得重要。通風這一環境指標常常容易被忽視,但它對於居住小氣候的改變卻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2、對日照的影響

我們通常在各種糾紛中接觸到的多是日照方面的問題。舊城改造中有的是原來住宅日照不達標,通過改造符合了國家規範要求,但多數是降低了原有的日照標準才會引發糾紛。在多箇舊城改造專案的公示中,居民前來查詢的多是對日照的影響情況。即使日照標準符合國家規範要求,也會因標準比規劃前降低而導致糾紛。

又如商場路與柳泉路夾角處某地塊,在招商引資中土地局將一沿路的“銀邊”拍賣,開發商將其改造成高層商住,但卻大大降低了北側原有住宅的日照標準,比如由原來的最底層大寒日滿窗日照6小時降為2小時,引起居民不斷上訪。該地塊原有建築層數較低,空間開敞,改造後建築密度很大,樓也高了,空間壓抑了不少,居民當然不滿意。

其實居民尚不清楚的是,該地塊的改造如不結合內部統一規劃實施,則舊住宅這塊骨頭將很難再有改造機會。類似這種地塊,日照不如以前的標準只是一個簡單的表象,土地部門拍賣土地時應當肥瘦搭配,才能使舊城改造有序進行,規劃部門則應在規劃方案階段充分考慮被動影響居民的切身利益,促進建設和諧發展。

3、聲環境的影響

許多改造前的住宅區面積較大,分佈均勻,只有少數與道路相鄰,而在還遷時開發公司往往將還房安排在最不利地段,往往是臨街樓座或底下幾層混合設定公建,居民所受到的道路交通聲音汙染較前增加,因公建設定造成的潛在汙染也較為嚴重,如音響店、賣場等的設立與聲音廣告的影響。因為這些樓座往往是最不好賣的,所以就用來還遷,好賣的有利地段的樓座則作為商品房銷售。比如第一宿舍改造中開發公司計劃將還房主要安排在最北側兩個臨街樓座,或東側臨街並帶公建的樓座。而內部較為安靜,綠化環境也不錯的樓房,則作為商品房銷售。不過該專案由於諸多原因,至今尚未實施。在許多小區中均存在類似情況,但居民選擇往往較為被動,無法保證其應有的利益。

4、對空間的影響

舊城改造在我市主要體現在對舊的樓房改造,平房和棚戶區很少。舊的樓區往往層數、密度較低,空間環境寬鬆,但由於將改造嫁於開發公司,他們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則力爭改造的容積率和建築密度最大化,使規劃後的居住空間較前緊張和壓抑。如第一宿舍改造前後的圖紙對比,空間格局變化很大;還有原大化纖生活區,在所有可以插建的停車場、活動場、綠地、樓頭等地塊上插建了多個樓座和單元,雖在第一次公示時引起軒然大波,上訪頻繁,在第二次公示中卻不知因何故通過。明知其不合理、不合法而為之,這是規劃部門迫於上級壓力的一種無奈之舉,但對小區內原有居民的影響卻是幾十年也難以消除的。

(二)設施條件方面

1、對中國小、幼兒園等教育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改造中,許多零星改建用地往往因為其規模不足以配建一處中國小或幼兒園,則就近使用現存教育設施,但其總量較大,給許多學校加大了壓力。城區中許多規劃配套的學校遲遲不建,如科技苑居住區裡的中國小。有的甚至還被調整為其他用地,如北苑居住區裡的規劃中、國小依次被調整為住宅用地。有的規劃配套學校規劃服務範圍較大,但卻被包給民辦經營,影響到周邊配套不良,如世紀花園的國小,雖是公共資源,但僅有幾個班是公辦收費方式,絕大多數還是高收費的民辦教育,不利於周邊居民平等享用教育資源,也不利於學校劃片。據說中潤華僑城裡配套的國小也要建成私立的,但在規劃中它是作為配套的義務制國小。世紀花園的規劃至今未批,因為其內部許多建築退讓用地距離不足,但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其應配套的中學用地最終被佔用了。近幾年職業學院等學校合併遷址而產生的閒置教育用地,應當首先用於彌補教育設施的不足,但事與願違,由於種種原因,百姓的切身利益並未得到重視。基於以上原因,許多家庭面臨孩子入學困難,家長們被政府各個部門推來推去,久久得不到滿意的答覆,使得適齡中國小生入學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幼兒園由於多是市場化管理,其招生班額大大超出國家規範要求,對幼兒的成長非常不利。幼兒園服務半徑較小,所以其班數設計僅限於服務範圍內人口指標,但由於許多零星改建用地規模不足以配建一處幼兒園而借用相鄰的幼兒園,給其造成壓力。為了在有限的資源基礎上擴招,則將活動室改成普通教室,降低了幼教的環境水平。有的舊城改造專案為了滿足住宅的用地需求,將規劃幼兒園“擠”到位置和朝向均不利的位置。如城市風景小區中的幼兒園,被“擠”到小區西邊東西向放置,其朝向符合國家規範要求的建築面積根本達不到標準。

2、對交通、綠化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區改造規劃中,常常因城市經營的利益所驅,不僅無法實現老城區居住環境提升,還會對交通、綠化等公共設施造成很大影響。張店城區中原總規中規劃的社會停車場用地逐漸被佔用為其他用地,如美食街兩端的社會停車場用地、金帝廣場北側的社會停車場用地均被調整用地性質。許多招商引資專案存在規劃停車場地不足等問題仍被批覆,如榮寶齋。有的專案直接吞吃了城市道路,如中潤華僑城吞併了三條城市道路;__某工廠改造為住宅專案吞掉了一條城市支路。諸如此類,不勝列舉。這些行為使得城市路網結構合理性大大降低,且留下了交通隱患,為將來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設定了人為的羈絆。

綠化方面的影響也令人擔憂,城市建設量大增,但公共綠地面積增長緩慢。如張店老城區的綠地,多年來只有三處公園、兩個廣場,兩條沿路綠帶,其中東部只有一處公園和一條較窄且短的沿路綠帶。近幾年老城區內改造專案很多,住宅建築、商業建築面積增加速度較快,但公共綠地面積並未增加,配套設施也沒有明顯改善。同時,許多規劃的居住區級公共綠地卻被調成住宅用地,如凱瑞居住區、蓮池居住區、華瑞園居住區等控規中均規劃了與居住區相應等級的公共綠地,但在隨後的修規審批中卻逐漸調整位置、減少面積,有的甚至就不見了。

3、對其他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改造中商業、醫療、娛樂等設施方面尚未引發較多矛盾,但問題方面也不容樂觀。如張店老城區沒有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娛樂中心,文化娛樂設施匱乏。僅有的幾處設施規模偏小,設施簡陋,檔次低,無法滿足日常活動和市民健身需求。圖書館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建設至今未再改建,規模小,設施落後,已幾乎停止使用,僅有的一處體育場也因經營不善而幾近停業。目前來看,高檔次的居住區層出不窮,單在引導居民健康消費、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還有欠缺,居民還有待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專案和設施,以科學的消耗他們的時間和金錢,比如提供更多開放性強的圖書館、便民體育設施等。

三、建議和對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舊城改造中起著主導作用,許多問題的引發也是政府決策不當引起的,因此解決舊城改造中的諸多問題,應當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同時居民作為城市的主人,應當積極參與城市建設,監督規劃執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綜上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對於政府而言,應在舊城改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避免成為強勢群體的代言人。

因為政府往往想通過舊城改造謀取部分差價或是儘量減少投入,將成本轉嫁到開發商頭上,其實最後還是轉嫁到被改造的市民身上。還有“經營城市”、“招商引資”的藉口也時常成為偏袒強勢一方的客觀依據。

基於舊城改造中涉及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其合法利益都應受到保護,就資格和能力而言,首先,政府應當扮演人民利益保護者的角色,尤其對於一些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其自身力量難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迫需政府提供大量保護。其次,針對舊城改造中公私利益間的衝突,政府應當扮演協調者的角色,較好的進行溝通,慎用手中的強制權力,儘可能的彌補利益損失,做到公私兼顧。第三,政府應當做好舊城改造規劃的指導者角色,預先編制系統的規劃,批覆後用於指導建設,並嚴格執行,避免規劃任意調整行為。最後,政府還應做好舊城改造的監督者角色,加大公眾參與力度,對舊城改造中行為的合法性加以嚴格監督。

2、對於居民而言,循序漸進、多層次的參與規劃制定、執行與監督是十分重要的。

這不僅是捍衛城市利益的需要,更是保護和優化自身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需要。但由於我國長期的中央集權思想根深蒂固,且公眾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因而城市規劃公眾參與的範圍和深度需逐步擴大和增加。

在目前公眾參與的初期階段,重點應放在規劃知識的普及和傳播上,讓公眾、開發商和政府官員真正瞭解規劃的實質。公眾參與的主體應以專業人士為主,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相關專業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他們作為學者,能用比較理性的眼光分析規劃的利弊。同時注重調動媒體輿論的力量,這往往能使決策者或開發商的個人利益讓位。

當公眾對規劃有一定認識時,可以嘗試擴大公眾參與的範圍,由公眾選出社群代表,參與規劃的編制和決策。規劃師組織各種座談會、展覽會,編制各種手冊、目錄等方便公眾參與。

當公眾參與達到成熟階段時,可將公眾參與規劃進行立法,要求規劃的審批應有規劃對公眾意見的處理目錄。公眾參與方式多種多樣,有討論會議、圖形模擬展覽會等,參與的深度也從規劃的編制階段過渡到規劃決策和實施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公眾參與的組織也多種多樣起來,可以是社群特別小組、居民顧問委員會等等。

四、結語

社會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呼喚高質量的城市環境,優美的物質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美好的社會環境和宜人的生態環境,是每個文明城市的追求和嚮往,也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理想。

舊城改造是為人服務,而其機理則是通過市場行為實現的,在任何時候只有堅持人和市場兩個主題,才可能有成功的舊城改造,並且可能為長時期的可持續繁榮和發展打下基礎。在“效率”與“公平” 的關係處理上,首先必需明確政府是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政府的收益最終是讓市民受益,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在經營城市過程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市民生活質量的改變,應當是政府追求的最終目標。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人與大自然的戰爭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悄無聲息的蔓延著,人卻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大自然卻失去了他所應有的生存權利。在經濟與利益面前,人則是顯得那樣的渺小、幼稚,對周圍一切的事物置若罔聞,可悲又可恨。

前不久,一股強冷空氣突襲,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奇怪的雪。雪本是聖潔的象徵,可是渾濁的天空上,下了一場渾濁的雪。真是雪到之處,留下的盡是汙點。學失去了他原本的潔白,這難道不是我們人類的罪過嗎?這引起了我對社群環境調查的興趣,從小家看大家,讓我們人人都成為環境的監護人。

㈠工業的發展難道就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嗎?

社群的附近是一家紡織廠,每天生產的產品給廠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走進附近的一條河流,卻沒有與哪有人的經濟效益成正比,那條河流是工廠排汙的地方,汙水雖經過處理,但那河水依然是青黑色,更不可能有魚兒、蝦兒的存在,時不時的還有刺鼻的氣味散出,可想而知汙水處理根本沒有達標。被汙染的河水,不能再次被利用,造成的損失,也是我們難以估測的。

㈡時代科技的發展難道就要以破壞環境危機出嗎?

走進社群前面,是一條繁華的街道,來往的車輛數不勝數,只見街道兩旁的楊樹上蒙上一層層塵土,空氣中瀰漫著汽油的味道,空氣的汙濁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汽車排放的尾氣,直接影響到此地區的空氣質量,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汽車等交通工具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卻為空氣的質量買下了深深地隱患。

㈢個人的利益難道就要建立在破壞環境之上嗎?

為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村中清除了“三大堆”,可是清理的病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徹底,在社群附近的地方,依然能見到人們隨意丟棄的廢紙屑、塑料袋等,垃圾池、垃圾箱的附近一片狼藉。

還有地方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但針對以上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1、相關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對高排汙量或汙水處理未達標的現象加以嚴厲的打擊。各廠家做到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相結合,做到二者的有力統一。

2、要加強空氣質量的檢測,科技發展的成果,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大我們必須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每人少開一天車,沒人多走一步路,共同擁有清新空氣”。針對路面上的那層厚厚的塵土,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增加灑水車經過的次數。

3、人們日常中的生活垃圾,要從處理得當,能夠迴圈利用的則要集中收購,不能迴圈利用的也要集中處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簡單的話要滲入到實際行動中。社群的工作人員也要做好本職工作。讓大家一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呼籲與倡導,是我們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意識領域下,唯獨用實踐才能行之有效。地球浩瀚宇宙中的一顆璀璨的夜明珠,我們要繼續掩住他的黯然,讓他永無止境的照亮宇宙。今天攜手托起明天的朝陽,明天迎來美好的希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創造美好家園!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5

一、 調研目的

為了我們能夠對我們身邊的環境進一步瞭解,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對我們周邊受汙染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治理。

二、 調研人員

20xx級外國語學院(一)班,二組成員

三、 調研方式

本次調研是採用了問卷調研的方式,而問卷是由調研人員發電子郵件到受訪者的郵箱並提醒他們進行填寫的方式而進行的。

四、 調研範圍

我們周邊的人,多數是市民。

五、 調研結果

本次共發了50份問卷,收回47份,最終有效的有45份。

六、 結果分析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洪澇、乾旱、蟲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xx年達到1億人。

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全人類的重視,國際奧委會評估團視察申奧城市,就把生態環境改善列為其中重要的內容。我國高度重視環保工作臺,先後出臺了許多保護環境的政策和法規,開展了許多保護環境的工作和活動。

然而,通過調研發現我們現在的市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是不夠的。調研顯示真正知道世界環境日或者有意識去關注環境汙染指數的受訪者只有55%。主動去關注汙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5.5%。然而在他們身邊環境的受汙染程度是達到61%的。而這些汙染的環境有45%是來自工業三廢的影響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廢棄物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白色汙染。

伴隨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生活正向便利化、衛生化發展。為了順應這種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飯盒、塑料袋等也開始頻繁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包裝材料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這些包裝材料在使用後往往被隨手丟棄,造成"白色汙染"。白色汙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汙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儘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我們都知道在奧運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實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調研資料中顯示65%的人群還沒有真正地去執行。

同樣,通過調研顯示,在我市內,在大型超市中,使用塑料袋人數佔總人數比例的60%;在菜市場上,使用塑料袋人數佔總人數比例的62.5%;在小型超市中,使用塑料袋人數佔總人數比例的59%。由此可見,我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不是很高。

不過我們知道這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對於政府社在環境保護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0%的受訪者的態度是政府的環保的監管力度還是有待提高和改進,通過居民與政府共同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關於滇池呢。滇池是我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屬國家重點保護水域之一,對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有著重要作用,歷史上曾是雲南省昆明市城市用水、工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然而許多年以前,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滇池流域水資源汙染嚴重,滇池水質已為劣V。

這裡也有市民對滇池的汙染情況也進行了說明,他表示,滇池水面汙染的情況很嚴重,雖然已被清理過,但是厚厚的藍藻、死去的魚和其它生物隨處可見,而且他所看到的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他還說,生長在滇池旁邊的一刻柳樹的條垂到了滇池表面,那是多麼美麗的一幅景啊,然而,碰到水面的楊柳都死了。碰到水面的楊柳都死了,更何況是裡面的魚蝦呢?

還有人說,水葫蘆、藍藻、青苔、浮萍等各種藻類和浮葉植物成為水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遊船開出時,螺旋槳撥開水面,便散發出一陣惡臭,使得遊人不得不繞道而行;美麗的傳說還被刻在大理石板上,豎立在岸邊,但滇池的現狀的確令人揪心。

有市民還說,“有一條排水溝,整個社群七個小組田裡的排水都彙集在這裡再排向滇池。就在5年前,這裡的水還很清,能抓到魚。可是近年來斗南發展了、繁榮了,但這水卻變渾了。以前沒專人打掃時,每天要衝下好多垃圾,還好這裡設了抽水站垃圾不能流入滇池,但就積在這裡。有一次終於有部門組織打撈了,結果撈起的垃圾把溝邊的電線杆埋起了一人多高。”

另外,據調研,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130萬輛,機動車排氣汙染在大氣汙染中的分擔率相當高。昆明機動車每年排放的各種有害物質至少有10多萬噸,而且仍在以每年超20%的速度遞增,大氣汙染中機動車尾氣汙染率已佔70%左右。

而關於此問題,許多市民也做出了些表示,市民對政府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表示肯定。在“目前我市汙染較重的問題有哪些?”一項中,調研結果為:50名市民提及環境問題,有10個回答認為大氣汙染是各類汙染源中的“第一殺手”,佔20%,並認為越來越增加的機動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汙染最為嚴重。其次,道路揚塵、飯店油煙等也是市民認為頭疼的問題。

然而,對於此問題,防治中心可對轄區內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在轄區內機動車停放地對在用機動車的汙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在轄區內組織對無環保標誌在用車輛排氣汙染實施路檢抽檢,對轄區內機動車環保標誌的申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機構的檢測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製造銷售環節的機動車排氣汙染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車用燃油品質及加油站油氣回收實施監督檢查,送達行政處罰文書及處罰決定的落實及後督察,對其他違反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通過調研,還發現了其他許多環境汙染的問題,例如,現在的人們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方便,隨手扔垃圾,果皮;垃圾也沒有分類處理,有的還會把垃圾往河裡扔,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汙染。

四、總結

出現上述問題,首先我們要多瞭解有關知識 ,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知識,協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們的生活中的廢棄物要分類回收。儘量使用可迴圈再用的日用品。還有就是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愛護植物,愛惜我們周圍的環境。不要吃野生動物也是為保護環境獻力量的一種做法。在個人方面要注意,平時不去做那些汙染環境的事情;多參加一些環境宣傳活動;時刻記住保護環境。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6

兌現周全小康搏鬥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大力大舉促成經濟與社會、都會與農村和諧成長。加強農村文化構築,對付充裕農村文化餬口生涯,增進農村文明進步,兌現城鄉互助成長具有緊張的效用,也是當前農村必要珍視和解決的題目。為此,縣政協社會奇蹟專委會就我縣農村文化構築環境進行了調研。

1、根本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農村文化構築獲得較大成長。

一是加強了根本構築。

經過議定機構改革,全縣33個鄉鎮均建立了文化體育辦事中間,配備了專(兼)職文化幹部35名,建村級文化活動室或陣地553 個。各體裁辦事中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體裁協會、藝術集體,根本做到有構造,有活動。平灘鎮、高樓鎮比年還新建了文化綜合樓,創辦了圖書室、電影院、文化茶園、文化文娛室,添置結果部文化活動用品及體育健身東西,文化根本辦法獲得加強。

二是文化活動展開較好。

200X年全縣各鄉鎮共展開大眾體裁活動380場次,下基層(村、戶)辦事308場次,進行村級文化培訓班61次,放映電影1500場,為農村文化站送書4780冊(累計達5。5萬冊)。 三是特點文化成長凸起。以“銅梁龍”文化為核心,自動開掘死板藝術,打造特點文化佳構。近十年來,每一年以在全縣範疇內展開“一鄉一品”文化匯演活動,開掘和開闢大儒龍、競技龍、荷花龍、板凳龍、稻草龍、火龍等10多種龍燈表演藝術,一些鄉鎮成長成為銅梁龍燈藝術基地。全縣建立龍文化公司6家、龍舞表演隊10多支,長年在國表裡交換表演。高樓鎮的火龍,比年表演年收益均達數百萬元。 四是大眾自發文化活動初顯盼望。比年,我縣很多集鎮的大眾自發構造起來,唱歌跳舞,健身文娛,“壩壩文化”酷熱。村級文化活動也入手下手成長,特別是土橋鎮高坡村,1999年就建立了藝術團。經過議定自編自演節目,參加縣、鎮的宣揚表演活動、農村紅白喜信,充裕了農村文化餬口生涯。如今有相對鞏固成員近100人,能表演節目71個(自創15個),還自籌經費建起70平方米的活動中間,置辦1萬多元打扮、道具等,在縣內和周邊縣外埠區申明日起,成長紅紅火火。

2、存在題目 認識不敷,珍視不敷。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相對經濟、精神相對精神一貫處於次成長職位處所。一些基層幹部思維上文化意識弱化,存在“經濟是硬指標,文化是軟指標”的隱約見解,對文化構築在農村經濟、社會和人的周全和諧成長中的緊張職位處所和效用認識不敷,工作擺不上位置,每每“說起緊張,做起次要,忙時不要”。乃至覺得“唱唱跳跳,打打鬧鬧”對“都會餬口生涯不可少,鄉村可搞可不搞”。這是農村文化成長緩、不均衡的緊張因為。 文化餬口生涯貧乏,難足大眾之需。跟著農村溫飽線的超過,以及科技對農業勞作的裁減,農民愈來愈不滿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死板餬口生涯方法,巴望充裕多彩的精神文化餬口生涯,以滿足文娛、健身、求知、交換的需求。高坡村大眾自發文化活動的勃興便是很好的闡明。但如今“高坡村”為數太少,大都農村的文化餬口生涯仍以看電視、打麻將、走廟子為主,不但貧乏單調,還造成打賭、迷信等不良民風漫延,感化農村社會鞏固和精神文明。 投入太少,根本薄弱。

如今農村文化構築投入緊張以鄉鎮為主,而鄉鎮宥於捉襟見肘的財力和抓經濟的壓力,

一是資金投入非常有限,處於“隨便”狀況。

二是人力不敷,儘管設有專兼職文化幹部,但大都被聯合調配做別的'工作,並未專事文化。

鄉鎮以上各級投入以“送”為主,送戲送書送電影等,大眾看了則了,於根本構築不多。由此,導致農村文化辦法緊張不敷。鄉鎮文化中間粗略,大多是一間房、幾張桌椅、幾本書,村文化室則掛牌罷了,名不副實。大眾文化活動缺場地,無東西,展開非常堅苦。同時當代傳媒辦法滯後,原有農村廣播根本損失、閉路電視覆蓋戶不敷50%、收集更是一片空白,制約了農民對文化、科技的渴求,與市場、全國的關聯。另外一方面,文化工作缺人抓,構造展開的活動少,對大眾自發的活動又攙導指導不力,成長根本處於“順”其天然、良莠參雜、供不敷需的狀況。 步隊構築不力,文化人才貧乏。我縣文化奇蹟單位貧乏擔綱專才,對全縣文化不能很好闡揚引領效用,對農村文化成長也存眷較少;鄉鎮文化幹部凡是變動,或長期“呼叫”,交易難熟悉,本領提不高,工作應付的多;民間文化人才又相對集結城區,農村百難挑一。高坡村藝術團能日趨成長,此中熱中文藝又能編能演的幾位骨幹功不可沒。人才貧乏是制約農村文化成長的緊張身分。 辦理本能機能未變化。比年,文化主管部分很多精神陷於進行活動等詳細事件,從巨集觀上籌劃、教導、促成全縣文化成長,特別是農村文化構築出力較少,對交易單位工作辦理鞭策不到位,凡是是局裡忙、館裡閒,未兌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本能機能變化,慶幸農村文化構築擺上位置,自動促成。

3、幾點發起: 辦理好認識和位置題目。

當前,我們已進入經濟增進社會、都會反哺農村,竭力兌現經濟與社會、都會與農村和諧成長的緊張期間。加快農村文化構築。

一方面有益於辦該當前農民大眾根本溫飽後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益於排除和抵當農鄉村後、愚蠢、低俗的惡風陋俗,進步大眾文化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增進農村連續和諧成長。如高坡村,自動健康的文化活動漸漸成為大眾文化餬口生涯主流,村裡鄰里和眭、治安精良,打賭、迷信極少,屢次被評為文明村、五好村,人們的精神風采和社會民風有了很大改進和進步。

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是農業大國,只有農村的周全進步,只有農民的周全成長,才華真正兌現國度的振興和全社會的和諧鞏固。從長遠和成長計,加快農村文化構築,也是落實緊張思維,貫徹科學成長觀,構築周全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將其提上日程,擺上位置,真抓、力抓、抓好,是當務,也是職責。 加大根本辦法投入。從高坡村自發大眾文化的強勢看,農民文化需求自立性、參加性加強,已不滿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樂”。各級應把加強農村文化辦法構築作為重點,切當加大投入,漸漸變化大眾文化活動場地、配置、東西和當代傳媒、收集等硬體辦法緊張不敷的狀況。上層應變“蜻蜓點水”的“送”文化為實實在在的“建”根本,多賜與物、資投入 。基層要將農村文化構築切當納入經濟社會成長整體籌劃,納入財務預算,建立剛性、長效投入機制,變化投入“隨便”,工作“應景”狀況。同時,經過議定自動的政策辦法鼓勵、指導、攙扶社會氣力參加,構成多渠道投入,加快農村文化根本構築。

增強人才步隊構築。市裡要建立文化人才下鄉軌制,加強對農村文化步隊的培養。縣裡要改革用人軌制,面向社會招賢納才,辦理文化奇蹟單位青黃不接、人才奇缺題目。鄉鎮要建立健康體裁辦事中間,配齊專職人員,鞏固工作步隊。要大力大舉開掘社會人才,培養文化骨幹,建立一支紮根本層、融於大眾的農村文化教導員(文化義工)步隊。經過議定強化“軟體”構築,保險各層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險農村文化自動健康成長。 強化改革,變化本能機能。要堅定以民為本,建立大眾文化是基層文化工作重點,並納入各級工作目標考核,確保農村文化構築落實。文化部分要進一步變化本能機能,弱“辦”強“管”,致力於全縣文化奇蹟成長的籌劃、教導和和諧、辦事,為滿足大眾文化需求構建精良環境。要進一步強化文化奇蹟單位改革,引入市場機制、競爭機制,變化一些單位、一部分人懶惰無為狀況,強化本能機能,鼓勵活力,切當闡揚大眾文化、農村文化構築“領頭羊”效用。各奇蹟單位可富裕利用現有文化資本,自動開闢文化市場,展開有償辦事和文化產品策劃活動,連續加強自我成長氣力。 闡揚好都會發舉動用。我縣有縣級體裁協會22家(文化10家)、藝術集體3家。這些社會集體在城區展開充裕多彩的文化活動,加上文化下鄉工作的大力大舉促成,對農村感化策動極大。鄉鎮“壩壩文化”、高坡村藝術團便是都會“廣場文化”、大眾文藝表演在鄉村的衍生。利用都會文化資本優勢和輻射效用,加強城鄉文化關聯、互動,助推農村文化成長,充裕農民大眾文化餬口生涯,是行之有效之路。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7

根據人行要求,我聯社對自身農村支付結算手段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現狀

(一)目前情況

1、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

09年“新一代系統”上線以後,聯社陸續為全轄16個營業網點開通了“農信銀”業務系統和“農民工特色終端”業務,辦理全國農村信用社異地卡、折存取款和查詢業務,全國各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的小額取現業務。今年向人行提交了鄉鎮網點 信用社、 分社、 信用社接入大小額支付系統的申請。介入後,將實現縣級、鄉級營業網點之間的業務暢通。提高小額支付系統利用率,通過小額支付系統辦理公用事業繳費、財政各項涉農補貼資金、農民養老金髮放等業務,讓農民切實享受到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快捷和方便。

2、現代化支付手段建設。截止4月底,聯社共發行銀行卡66154張,其中在農村地區發行42984張。在全轄8個鄉鎮信用社駐地,均安裝了自動取款機,提供24小時金融服務。在距離信用社駐地較遠的鄉村安裝17臺農民自助服務終端,解決偏遠地區農民金融需要。今年以來,積極貫徹人民銀行指示精神,為完成“雙百”目標,在農村地區大力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為農村客戶提供足不出戶的取款、轉賬、餘額查詢服務。截止4月,共審批通過41個鄉村服務點,其中28個已經安裝到位。在服務點內開展刷卡有獎活動,提高客戶用卡意識。向農村個體商販,中小超市、菸酒門市經營者等客戶群體,推廣手機銀行(簡訊版)、個人網銀等現代化支付結算手段。

(二)成績與問題

從各項支付手段的使用情況來看,農民自助服務終端因為安裝時間較長,已經為當地農村客戶接受,使用較多。財富在手卡因為使用簡單,可以滿足隨時隨地金融轉賬需求,也越來越多的為大家接受。而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雖然均設在了交通便利的鄉村超市、副食店、衛生室等地方,但由於農村客戶持卡人數低、刷卡意識淡薄,擔心銀行卡丟失,無隨身攜帶銀行卡習慣,記不住銀行卡密碼等原因,即使有刷卡獎勵,仍然使用不多。截止4月底,28個服務點中僅有2家發生了取款業務。個人網銀在農村青年人員中,能夠得到較多使用,但對於歲數比較大的客戶,掌握起來非常困難,使用情況也不是很理想。

二、推廣中存在的困難

從目前工作情況看來,困難主要存在於兩方面。

一是客戶對新支付手段的接受存在困難。農村客戶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接受比較慢,農村年輕客戶雖然接受快,但大多在外打工,在家的多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員。他們思想觀念還是比較陳舊,習慣使用存摺,能看到賬戶資訊,信任網點,習慣到信用社網點辦理業務,因此,對新的支付手段的接受存在牴觸。

二是業務成本問題。由於新推廣的業務不能為廣大客戶接受,使用率低,導致很多投入得到到應有的回報,造成很大的成本流失。例如,在一臺農民自主服務終端的成本大約在2萬元,工作人員每月補助1500元,一臺POS大約500元,再加上各種輔助裝置,開展的刷卡有獎活動成本等,但收效甚微,給銀行帶來了較大的負擔。因此,除農村信用社外的其他商業銀行很少涉足農村支付建設。

這兩方面的困難,阻礙了農村支付體系建設及完善的步伐。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為進一步推進農村支付體系建設進度,爭取“雙百”目標的`實現,今後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式。

一是擴大刷卡有獎的影響範圍。自4月份開始,聯社在助農取款服務點內開展“取款樂無憂,刷卡拿大獎”活動,中獎率100%。活動開展以來,收效不大。5月份以後,在下屬網點、鄉村服務點、行政村顯著位置張貼海報,利用農村集市發放傳單等方式,提高活動影響力,創造高漲的活動氛圍,帶動農村客戶刷卡。

二是加強新業務、新知識的講解。組織員工深入基層,利用農村集市,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在網點設立諮詢臺,隨時接受客戶諮詢,增強農村客戶對新業務、新知識的瞭解,提高其使用率。

三是完善考核,提高員工積極性。建立健全考核方式,在側重負向激勵的基礎上,加強正向激勵,進一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8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於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於其中,並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程序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汙染環境的汙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汙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屍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後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汙染更加惡化、汙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水的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

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

最近,我發現政府部門、昌邑環衛局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沿街排查汙染源,青鄉街也定點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來垃圾圍繞街道,臭氣熏天的狀況。各個村莊開始整治村內環境的汙染源,使街道、村莊煥然一新!而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更為了我們的後代,樹立好榜樣,奠基好基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呢!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有責!看你的行動嘍!

小建議: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裝飾品,可回收物品可以賣出,換來金錢買實用的東西豈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裝飾品,你也能開小店賺大錢了!化廢物為貴寶,讓自己的心情更舒暢,讓自己的心靈更純潔,讓自己的家庭更溫馨!

調查地點:校園

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對校園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調查情況如下:

1、幾個大垃圾桶內經常有廢液流出。

2、花草不經常修剪、澆水,顯得雜亂無章。

3、池水太髒,水不流動,造成很多髒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廢物堆積,無人打掃。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汙染等問題。

6、廁所衛生打掃的不及時,沒有專門的潔廁工具。

7、窗臺太髒,同學們往往什麼東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亂塗亂畫的嚴重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9

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既是廣大幹部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縣政府及管理者要重點解決的難點問題。特別像這樣的小縣城,雖擁有醉人的自然風光,但由於城市規劃沒有立足遠景導致自然環境與城市發展不夠和諧。現就如何加強科學管理,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談談以下幾點淺薄的看法:

一、xx縣城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水電站的建設,xx縣委、縣政府對縣城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節奏明顯加快,特別在推進旅遊產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但與xx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創衛工作的要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市容環境建設、管理、服務和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城區“髒、亂、差”現象依然屢禁不止

大街、巷口占道擺攤、店外經營隨處可見,佔道攤點、小吃店(攤)普遍不重視環境衛生,餐飲、洗車場垃圾及汙水四處散流;經審批的20個報刊亭幾乎變成了食品攤,並嚴重影響路人正常行走;大部分街區生活垃圾未做到定時定點投放,沿街店鋪將垃圾直接堆放門口,居民區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摻雜堆放,沒有及時清理,也沒有設定垃圾容器;街上行人隨處亂扔果皮紙屑,一些街邊牆角及一橋橋頭尿液滿地;漢軍農貿市場、塘英農貿市場和老街口占道擺攤多,環境衛生差;無牌無照三輪車、殘疾人車載客現象十分嚴重,並且在道路上橫衝直撞;車輛佔道停放,原縣政府門前停車場成了“殭屍車”長期停放的地方,以上現象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二)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工作機制不夠健全

目前很多部門把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聚焦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其實在城市管理中牽涉到住建、工商、食品監管、交警、愛衛、環保、供水、電力、社群等部門。只是大多職能部門還是處於“單打”狀態,沒有形成合力,沒有握成拳頭,管理力量分散,有利的事情爭著做,無利的事情推著轉,重審批,輕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層面上的混亂和缺位、錯位。各單位、各部門“門前三包”工作基本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和落實,有的亂象還涉及到某些領導幹部,並助長其長期存在。工商部門對於一些門面經營場地過窄、根本就不適合諸如鋁合金加工、汽車修理、鋼材銷售等行業的經營,審批時就失去了標準,沒有長效措施,缺乏問責機制,就難以有效解決縣城“髒、亂、差”的頑疾,難以從根本上加強市容市貌的日常管理。由於機制不健全,對城市管理的考核監督就更難以到位。寬嚴無度,管理無序,致使佔道經營,亂擺攤點,亂倒垃圾,亂搭亂建等行為屢禁不止。

(三)隊伍建設缺乏活力,整治力度不明顯

我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成立以來,對城區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佔道經營、亂搭亂建、亂掛亂拉、亂堆亂擺等行為和戶外廣告違規設定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但整頓工作還沒有完全徹底整頓到位,措施還沒有完全過硬,力度上還可以更大。一是個別釘子戶、老上訪戶以赴邕進京上訪、打擊報復等手段恐嚇、威脅執法人員,致使整治工作留下尾巴,比如老街口的鐵皮棚等;二是部分物件整頓後又反彈,比如沿街店鋪、餐飲業主利用執法人員下班之後的盲點和空檔時間,亂倒垃圾、亂潑汙水,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衛生整體效果;三是整頓時有的店面、路段沒嚴格按標準操作致部分整頓沒有完全到位,比如雲林路車輛佔道路停放,因附近沒有停車場導致住戶隨意擺放;主幹道路上經營電動工具、摩托修理、建材等是經工商部門審批許可的;四是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較薄弱。行政綜合執法監察隊雖然成立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隊,但執法人員是由從縣市場服務中心抽調的9人和原縣城管大隊的17人(其中11人為臨聘)組成,長時間從事此項工作,難免存在疲軟現象,缺乏奮進活力,執法效果不明顯;五是社群小街小巷內的環境衛生、“牛皮癬”清理、破損門店招牌清理及統一標準等沒有引起相關單位重視還相對滯後,以致使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發展不平衡。

(四)建設規劃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需要

城區基礎設施配備不足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較快改善。一是xx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指定的農貿交易市場、建材交易市場、車輛修理市場,在經營環境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佔道經營情況突出,如向陽路、城西路、九區路段特別明顯;二是街道上垃圾容器實用性差,數量偏少,滿足不了市民和遊客丟棄垃圾的需要。城內的垃圾箱不僅簡陋,且大多數直接裸露在人行道上,沒有套袋,不利於清除,存在二次汙染,並影響到路面的衛生狀況;城市公廁是城市重要的環衛基礎設施,體現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目前我縣整個城區只有公廁3座;三是隨著xx名優水果種植面積增加,產量迅速增長,併成為一大特色產業,在縣城卻沒有可以集中入市經營的場所,造成到處佔道擺攤的亂象;四是xx縣城停車場點設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車輛停放需求,車輛亂停亂放情況特別突出,縣城為數不多的機動車輛停放點秩序混亂,缺乏統一規範管理;五是縣城通訊線路架設凌亂,無統一規劃和設計標準。城區內電信、聯通、移動、電力等部門的線路縱橫交錯,嚴重影響市容市貌,並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六是汽車站至林業局路段交通擁擠,疏導不力,長途客運拉客及車站選址不合理的原因引起。

二、進一步推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的建議

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任重道遠,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滯後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建議進一步加強領導

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牽涉面廣、工作量大,而且是一個動態過程,在推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中,觸及到部分居民、部分關係甚至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觸及利益就會有鬥爭,而且,越縱深推進,鬥爭就越激烈。為了順利把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工作向縱深領域推進,縣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領導有必要靠前指揮、深入第一線,為工作在第一線的同志撐腰壯膽,鼓勁加油及在第一時間內解決部分棘手的難點問題。

(二)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要採取動態報道、專題報道、典型宣傳形式,適時報道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情況;要在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加大反面曝光力度,為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援;要堅持教育與處罰並舉,寓教育於處罰中,規範市民行為;要適時組織環境衛生教育入戶入室宣傳活動,普及法規知識,加強居民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廣大民眾人人蔘與維護市容清潔整齊的自覺性。

(三)建議進一步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理順各單位、部門間在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的關係

各城管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認真履職,要變以往的.臨時突擊整治迎接檢查為依法實施長效管理。所有工作人員以至於每一個工作生活在城區的人都要樹立起主人翁責任意識,共同幫助糾正各種違章行為,城區各單位間只有形成整體合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縣愛衛會應該是市容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監督考核部門,負責:①組織協調督促街道及各城管相關單位(部門)開展好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抓好情況反饋、跟蹤問效和整改督辦工作;②建立健全“門前三包”責任制,文明單位創建制度。

2.縣住建局是城市規劃的主要部門,負責:①組織系統內規劃股、環衛站、園林綠化隊按其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任務;②依規劃審批城市建設,加強管理和規範建築施工場地;③加強規劃區內建築材料、建築垃圾封閉運輸管理,防止粉塵汙染路面;④嚴格縣城戶外廣告審批,規範廣告設定行為;⑤強化城區路樹、花草管理力度,做好修枝造型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3.縣環衛站是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主體部門。負責:①實行垃圾清掃保潔定人、定崗、定責,設立監督崗,增加清掃保潔人員和垃圾清運車輛,強化垃圾汙染河道水域整治力度,保證主次幹道、居民巷道日掃日清,上午6:00至夜間11:00路面無垃圾堆積,無衛生死角,河道水域無漂浮垃圾,沿岸無垃圾堆放,垃圾運輸車容貌整潔,密閉化運輸;②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果殼箱、垃圾筒等環衛設施要佈局合理,安排專人監管,損壞的要及時補充,要求環衛設施內外清潔衛生。③垃圾處置按要求全部進入垃圾處理場填埋;

4.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是維護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的主管部門,負責:①加大交通法規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識;②依法查處機動車輛亂停亂放、隨意調頭行為;③嚴厲處罰無牌無證三輪車、殘障三輪車非法營執行為;④依照有關法規加強對入城貨運車輛的管理。

5.縣工商局是維護市場次序的主管部門,負責:①依法規範市場秩序;②清理管理城市主次幹道門店車輛修理,門店經營外移,亂擺攤設點以及市場外溢和店外攤點等亂象行為,做到攤點歸區,坐商歸店;③取締沿街屠宰牲畜行為。

6.縣環保局負責:①城區汙染源的整治,重點整治城區揚塵、煙塵汙染問題,要求對城區汙染源一律依法查處、關停;②採取有力措施強化城市規劃區內堆積煤炭汙染環境日常管理工作。

7.縣直各單位要清理整治本單位門面出租、幹部職工私房門面出租佔道經營亂象,對清理整治達不到創衛要求的,縣政府要啟用問責機制。

8.縣文化廣播新聞出版體育局負責市容市貌跟蹤整治工作的宣傳報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9.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履行對市容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監督職責,依法對違反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相對人進行教育和處罰。

(四)建議加強規劃,加大投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xx縣城市管理中的問題,相當一部分是由於規劃、建設的先天不足所致,要把xx縣整治成一座風景靚麗的生態旅遊城市,務必要從源頭抓起。一是要制定城市管理專業規劃,完善車輛修理市場、建材市場、農貿市場、停車場等城市配套設施,制定相應的專業規劃並組織實施,做到規劃、建設、管理的統一,堵疏結合,切實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和約束功能,促進城市管理有序執行。如佔道攤點、亂停車等問題,在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尚未開發的閒置空地、次幹道、社群的空地及店前場所設定較集中的攤點、菜市、臨時停車泊位區域,進行承包管理,實行限時限區域經營和使用;對現有“空閒”的農貿市場應統籌規劃為專業市場,採取行政手段將部分散擺在大街邊的攤點集中入市。二是規範市政設施。垃圾桶的佈局要合理並實行套袋,不僅利於衛生保潔,更能讓周邊群眾認可,減少垃圾桶設定中存在的阻力,利於垃圾桶的投放。桶體的保潔可以面向社會承包管理,如把果皮箱製作成為廣告,誰出錢做果皮箱,誰就可以在果皮箱上打廣告。

(五)建議強化推進集中整頓工作,加大整頓力度

為了鞏固整頓成果,使市容環境衛生全面達到創衛要求和標準,對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已經整頓但沒徹底整到位或整頓後又反彈的,需縣政府重新整合各職能部門力量,聯合執法,嚴格要求、統一標準、打破關係網、拔掉釘子戶,進行徹底的集中整頓查漏補缺;對還沒有進行的方面,如河池市愛衛會檢查組在20xx年6月25日明確提出我縣在創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議縣政府組織精幹隊伍,採取過硬措施、執行剛性標準,實行鐵腕整頓,市容市貌才能為之氣象一新。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調查地點:甘肅政法學院。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調查物件:甘肅政法學院師生、校園清潔工人。

調查範圍:甘肅政法學院校園。

調查方法:實踐調查和問卷調查。

調查目的:瞭解校園環境狀況,保護校園環境。

每天不經意地穿梭於我們早已熟悉的校園,從莊嚴的校門進入,經過一段石子鋪滿的小路,再順著松樹牆到和諧廣場,然後我們去教室,去公寓,去餐廳。因為不在意,似乎總覺得我們的校園整齊乾淨。但我們是否認真的瞭解過我們的校園,或許當你在認真填完這份問卷後,你會認真的走一遍我們的校園,然後我們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校園環境狀況並不容樂觀。

我們每天生活學習的“家園”,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且著力解決問題,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

一、著眼校園。

(一)資料。

關於校園整體環境狀況,在我們所做的50份問卷中,大約有25%的人認為校園環境差,50%的`人認為校園環境較好,5%的人認為校園環境好,10%的人認為無所謂。

(二)解讀。

我們很驚訝於這組資料表面所反映的情況,如果你填過這份問卷調查後認真仔細的觀察我們的校園,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會有50%的人認為校園環境較好?”

我們應從資料來源回答你的疑問。認為校園環境較好的人絕大多數是大二、大三的學生,他們早已熟悉了我們的校園,覺得校園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再與其他學校一比,便覺得大學校園基本上都一樣。顯然佔我們資料一半的人沒有認真地考慮過這個問題,而對於10%對校園環境無所謂的人大多數是大四的學生,他們面臨著實習、畢業、找工作、每天腳步匆匆,或許本身無暇去考慮,也不太關心校園環境狀況,並且他們和認為校園環境較好的同學一樣,對於早已熟悉的校園,似乎覺得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那麼25%認為校園環境差的人呢?他們大多數是大一新生和校園清潔工人。大一新生都很難適應剛開始的大學生活,他們會發現很多與他們原先高中校園不一樣的地方。而每天從早上六點鐘就開始清掃校園的清潔工認為校園環境狀況很差,“我們每天至少要掃兩遍,

大家都不自覺維護。”一位清潔工阿姨在填問卷時說。至於那5%認為校園環境好的人,他們是一群“浪漫主義者”甚至認為滿校園的枯枝和樹葉更能增加情調?

(三)發現與解決。

二、去教室和圖書館。

(一)資料。

關於教室和圖書館內的自習室,60%的人認為校園環境較好,20%的人則認為差。

(二)解讀。

這組資料非常的簡單明瞭,60%的人認為教室和自習室環境好,是因為他們絕大多數是大一新生,對這種無人管理的自我支配時間內的學習充滿好奇,而且教室每天都有人打掃,環境本身較好。至於30%認為其環境差的人,則更多是因為每晚佔據教室開會或聯誼的某

些學生社團。“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根本找不到教室上自習”,一位大二的學姐這樣抱怨。所以更多的人選擇去圖書館的自習室裡。我們學校教室本來就少,這樣一來,圖書館的環境狀況便受到嚴重影響。

(三)發現與解決。

三、餐廳掠影。

(一)資料。

關於餐廳,有大約45%的人認為環境差,25%的人認為較好,10%覺得無所謂。

(二)解讀。

這組資料比較能引起人的注意。大學裡的學生餐廳算是最經濟的食品消費場所了,而45%的人認為餐廳環境差。究其原因,是餐廳管理不夠健全,這45%的人大部分是將我校餐廳與其他學校餐廳進行比較後才這樣認為的。我們學校餐廳沒有設立餐具回收點,那即意味著,學生吃完飯後便可揚長而去,不用自己將餐具送到餐具回收點,而且我們餐廳每層都有兩位年輕小夥子負責收拾餐具,那動作再叫人眼花繚亂,即使這樣,餐桌上總還是一片狼藉,而且“那收餐具的人也太粗莽了,湯汁濺了我一身”總是有那女生會這樣說。最近我們學校餐廳也設立了餐具回收點,但由於剛開始實施,學生們不太適應,效果不太明顯。

而25%認為較好的人則大多數是大一新生,他們認為大學餐廳比高中餐廳好多了,就這樣簡單。至於10%無所謂的人,他們不是經常到外面去吃,就是託人帶到宿舍吃。還有些女生專門跑到離政法學院較近的師範大學的餐廳去吃飯(師範大學的餐廳遠近聞名),途中還捎帶一份燒烤。

(三)發現與解決。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摘要: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準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關鍵詞:民權 經濟環境 調研

一 經濟發展現狀

(一)工業發展現狀

認真貫徹"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和"立足工業求發展,立足外資民企擴總量、立足科技創新增後勁"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強資產與質量的有效管理,年內工業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91.47億元,增長14.5%。317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32.09億元,增長15.5%。分型別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81.99億元,增長18.6%;民營企業564.73億元,增長15.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686.74億元,增長17.1%;股份制企業404.62億元,增長1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708.04億元,增長12.9%;重工業524.05億元,增長19.6%。

(二)農業發展現狀

作為全市土地面積最小的鎮區,石岐區在這片不到23平方公里(約佔全市1.2% )的熱土上,去年創造了排名第4的GDP(約佔全市5.4% )、排名第三的稅收(約佔全市9%),排名第二的服務業增加值(約佔全市10% ),排名第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佔全市22.6%),全區第三產業的佔比優化為77.4%。

“畝產奇蹟”的創造首先得益於科學的發展思路——打造休閒商業中心與文化展示中心、建設幸福和美首善之區。石岐區黨工委書記甘建仁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xx年,面對國內外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面對非同尋常的各種考驗,石岐區黨工委、辦事處圍繞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家園的核心任務,千方百計穩增長,攻堅克難促轉型,真抓實幹惠民生,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36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2.45 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88億元,稅收總額近40億元。

可以看出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農業發展近幾年連續增長,在政府的`支援下,相信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農業會繼續增長。

(三)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中山石岐區民權片區的第三產業方興未艾,在轄區內經商的私營個體商業林立 ,全市最大的購物商場中懇百貨、中山百貨和最大的農貿市場如光明市場、沙崗墟便坐落其間。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人緣和地理優勢,在鞏固和完善七條特色商業街的基礎上,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重點,通過招商新建了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總投資6.5億元,集商住、休閒於一體的大信商業廣場,並引資建成了夏威夷休閒水療中心、紫方環保商業廣場、永勝數碼廣場、中天百貨廣場、沃尓瑪(好又多連鎖超級市場)和石岐購書中心,全轄區興建商品房120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54萬平方米。全年第三產業(含商業、房地產)總收入達15億元,比20xx年增長30.5%;第三產業稅收收入達2.8億元,比20xx年增長23%。

(四)外經貿易發展現狀

投資、出口、消費被認為是拉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石岐區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得益於“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共同發力。全年進出口總值335.18億美元,下降2.0%。其中,出口246.41億美元,增長0.4%;進口88.77億美元,下降8.0%。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57.64億美元,增長5.8%。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01.34億美元,增長5.3%;加工貿易出口143.29億美元,下降2.7%,佔全市出口的58.2%。從經營主體看,國有企業出口11.58億美元,增長2.9%;集體企業出口21.46億美元,下降9.4%;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65.17億美元,下降0.8%;私營(個體)企業出口48.19億美元,增長9.3%。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169.15億美元,下降0.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7.37億美元,下降13.4%;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1.89億美元,增長0.7%。從出口市場看,對香港市場出口66.89億美元,下降11.4%;對歐盟市場出口41.29億美元,增長1.6%;對美國市場出口55.15億美元,增長4.4%。

全年新籤利用外資專案193個,下降26.9%;合同利用外資13.19億美元,增長22.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42億美元,增長15.3%。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額5.94億美元,佔全市的70.6%;外資資金來源地主要是港澳、日本和英屬維爾京群島,全年實際投資7.50億美元,佔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的89.1%。

二 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20xx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347元,增長 12.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40.4%。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增長12.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 38.5%。

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1.89萬人,增長1.4%。其中參保職工186.00萬人,增長1.0%;參保離退休人員25.89萬人,增長4.2%。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250.68萬人,增長2.4%。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58.12萬人,增長3.6%;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2.56萬人,增長0.4%。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96.65萬人,增長3.5%。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45.07萬人,增長3.7%。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6.69萬人,增長3.7%。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人數97.74萬人,增長6.6%。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5510人。

(一)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3.63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5.69萬人,均與上年持平;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校學生2.60萬人,下降9.7%;國小在校學生24.61萬人,增長2.6%;幼兒園在園幼兒11.12萬人,增長6.0%。全市國小適齡兒童、國中毛入學率分別為100%和113%,高中升學率達97%,普通大學聯考錄取率達96.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8.5%。

全市專利申請量18400件,增長30.2%;專利授權量10878件,增長8.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816件,增長40.9%,發明專利授權量465件,增長31.0%。全年新增4個省級工程中心、24家市級工程中心、5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市市級以上工程中心增至318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41家;新引進2個省級創新科研團隊,累計引進4個創新科研團隊(其中省級2個、市級2個);新引進1家院士工作站,累計引進2個院士工作站。批准引進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全市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增至6家。

(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29個,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7個,文化藝術館1個、鎮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25個,博物館5個、鎮區文化站24個、村文化室279個。全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4280場、營業性演出2571場。市、鎮兩級共有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22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開通數字電視節目136套。全年出版報紙4131萬份,圖書館總藏量125.04萬冊。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563個,下降1.9%。醫院床位11336張,增長6.0%。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7115人,增長5.5%。其中,執業醫師4875人,增長5.0%;執業助理醫師813人,增長0.7%;註冊護士7507人,增長9.1%。

成功承辦20xx年陽光體育全國體育傳統專案學校羽毛球比賽,承辦廣東省青少年摔跤、體操、擊劍、柔道、跆拳道等賽事。全市1600名運動健兒在43項省級以上體育競賽中獲金牌194枚、銀牌213枚、銅牌164枚。

結論

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導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加大政府對公益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投入。同時,深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制定有利於吸納各種資金的優惠政策,創造風險投資良好的運作環境,以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動力。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1)地理位置:建設專案所處的經度、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說明專案所在地與主要城市、車站、碼頭、港口、機場等的距離和交通條件,並附地理位置圖。

(2)地質環境: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根據現有資料,選擇下述部分或全部內容,概要說明當地的地質狀況,即:當地地層概況,地殼構造的基本形式如岩層、斷層及斷裂等以及與其相應的地貌表現,物理與化學風化情況,當地已探明或已開採的礦產資源情況。若建設專案規模較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地質環境現狀可不敘述。

評價生態影響類建設專案如礦山以及其他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的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時,對與建設專案有直接關係的地質構造,如斷層、斷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質構造,要進行較為詳細的敘述,一些特別有危害的地質現象,如地震,也須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附圖輔助說明,若沒有現成的地質資料,應做一定的現場調查。

(3)地形地貌:一般情況下,只需根據現有資料,簡要說明建設專案所在地區海拔高度,地形特徵、相對高差的起伏狀況,周圍的地貌型別如山地、平原、溝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風成地貌等情況。崩塌、滑坡、泥石流、凍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現象及分佈情況,若不直接或間接威脅到建設專案時,可概要說明其發展情況。如果可查資料,需做一些簡單的現場調查。 當地形地貌與建設專案密切相關時,除應比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附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地形圖,特別應詳細說明可能直接對建設專案有危害或將被專案建設誘發的地貌現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必要時還應進行一定的現場調查。

(4)氣候與氣象: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大氣環境狀況,如建設專案所在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徵,年平均風速和主導風向,風玫瑰圖,年平均氣溫,極端氣溫與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月平均氣溫,年平均相對溼度,平均降雨量,降水天數,降水量極值,日照,主要的災害性天氣特徵如梅雨、寒潮、雹和颱風、颶風等。如需進行建設專案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敘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根據評價需要,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區的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等汙染氣象特徵進行調查與必要的實際觀測。

(5)地面水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地面水狀況,如水系分佈、水文特徵、極端水情;地面水資源的分佈及利用情況,主要取水口分佈,地面水各部分如河、湖、庫之間及其與河口、海灣、地下水的聯絡,地面水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以及地面水的汙染來源等。如果建設專案建在海邊時,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海灣環境狀況,如海洋資源及利用情況,海灣的地理概況,海灣與當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間的聯絡,海灣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汙染來源等。

[如需進行建設專案的地面水或海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敘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增加水文、水質調查,水文測量及水利用狀況調查等有關內容。地面水和海灣的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或海水水質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子指數法對]

(6)地下水環境:根據現有資料簡述下列內容:地下水資源的賦存及開採利用情況,地下潛水埋深或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與地面水的聯絡以及地下水水質狀況與汙染來源。

[若需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除要比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對水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汙染源情況,水的儲量與運動狀態,水質的演變與趨勢,水文地質方面的蓄水層特性,承壓水狀況,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等做進一步調查,若資料不足時應進行現場監測和取樣分析。地下水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下水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

(7)大氣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簡單說明建設專案周圍地區大氣環境中的主要汙染物、汙染來源及其汙染物質、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等。如需進行建設專案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應對上述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詳細調查。

對於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應收集評價區內及其界外區各例行大氣環境監測點近三年監測資料,統計分析各點主要汙染物的濃度值、超標量、變化趨勢等。同時根據建設專案特點、大氣環境特徵、大氣功能區類別及評價等級,在評價區內按以功能區為主兼顧勻布性的原則布點,開展現場監測工作。監測應與氣象觀測同步進行,大氣環境質量,以確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子指數法對選定的評價因子分別進行評價。

(8)土壤與水土流失:根據現有資料簡述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主要土壤型別及其分佈,成土母質,土壤層厚度、肥力與使用情況,土壤汙染的主要來源及其質量現狀,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水土流失現狀及原因等。當需要進行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時,除應詳細敘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成分與結構,顆粒度,土壤容重,含水率與持水能力,土壤一次、二次汙染狀況,水土流失的原因、特點、面積、侵蝕模數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時要附土壤和水土流失現狀圖。

(9)生態調查:根據資料簡述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植被情況如型別、主要組成、覆蓋度、生長情況等,有無國家重點保護的或現有的、特有的、受威脅危害的或作為資源的野生動植物,當地的主要生態系統型別等及現狀。[若建設專案規模較小,又不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這一部分可不敘述。若建設專案規模較大,需要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除詳細敘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物質迴圈狀況、生態系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以及影響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重要生態環境情況,主要動植物分佈,重要生境、生態功能區及其他生態敏感目標等。]

(10)聲環境:需根據評價級別、敏感目標分佈情況及環境影響預測評價需要等因素,確定聲環境現狀調查的範圍、監測布點與汙染源調查工作,如現有噪聲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噪聲級,現有噪聲敏感目標、噪聲功能區劃分情況,各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現狀、超標情況、邊界噪聲超標以及受噪聲影響的人口分佈。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

(11)社會經濟:包括人口、工業與能源、農業與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等。主要根據現有資

1簡要敘述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現有廠礦企業的分佈狀況,工業生料,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

2公路、鐵路或水路、航空方面的交通運輸概況,以產總產值及能源的供給與消耗方式等;○

3居民區的分佈情況及分佈特點,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受教育及與建設專案之間的關係;○

4可耕地面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構成及產量,農業總產值以水平、就業及人均收入等;○

及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保護區分佈,人均土地資源,農業基礎設施等。若建設專案需進行土壤與生態影響評價,則應附土地利用圖。

(12)人文遺蹟、自然遺蹟與“珍貴”景觀: 人文遺蹟:指遺存在地面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紀念物或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長城、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廟、石刻等。 自然遺蹟:指自然形成的具有地質學、地理學、生態學意義的遺存物,如溫泉、洞穴、火山口、貝殼堤、特別地貌等。 珍貴景觀:一般指具有生態學和美學及社會文化珍貴价值、必須保護的特定的地理區域或景觀現象,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遊覽區、療養區、珍貴自然景觀、奇特地貌景觀、溫泉以及重要的具有政治文化、紀念意義的建築、設施和遺址等。需根據現有資料說明建設專案周圍有哪些重要遺蹟與“珍貴”景觀;與建設專案的相對位置和距離,其基本情況及國家和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和規定等。

如需進行專門的評價,則除應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現有資料並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進一步敘述人文遺蹟、自然遺蹟或“珍貴”景觀對人類活動的敏感性。這些內容有:它們易於受哪些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影響,目前有無已損害的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汙染或其他影響的來源;景觀外貌特點,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中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以及人文遺蹟、自然遺蹟或“珍貴”景觀的價值,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美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和科學的價值等;有無保護規劃及保護級別,目前管理水平等。

(13)人群健康狀況:當建設專案規模較大,且擬排汙染物毒性較大時,應進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調查。調查時,應根據環境中現有汙染物及建設專案將排放的汙染物的特性選定指標。

(14)其他。根據當地環境情況及建設專案特點,決定放射性、光與電磁輻射、振動、地面下沉及其他專案等是否列入調查。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3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遊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裡,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遊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蹟,讚歎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於旅遊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遊者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築、文物古蹟,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絡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緻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讚美。旅遊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遊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絡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遊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並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淨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通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淒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願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遊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遊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闢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汙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汙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汙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迴圈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闢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4

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建設良好就醫環境

為了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按照單位黨支部要求,針對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建設良好就醫環境的問題,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了專題調研工作,現將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採取現場走訪方式,對醫院每層樓進行實地調研,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及時整改。以夯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關鍵,以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超前研判化解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徹底排除安全隱患。全力維護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存在問題

個別科室記憶體放易燃物品未及時清理;用電線路未進行穿管保護措施,易導致發生混電引起火災;個別工作人員對消防器材的使用不熟練;醫療垃圾未及時清理,存在安全隱患。

三、整改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落實一把手副總則,分管領導親自抓,各科室負責人實時管理等領導機制。

2、強化責任落實,嚴肅追責問責。對自查自改不認真、隱患整治不徹底,責任不落實、組織不得力、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強化檢查,從嚴從重處罰。嚴格工作標準,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嚴格按照“四個一律”和“五個一批”要求從嚴從重懲處。

4、全面管控安全風險。重點是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必須完好,對存在問題須登記建檔、制定和落實管控措施。

5、加強應急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各項應急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加密組織應急演練。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1、嚴格加強組織領導。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大意義,堅決克服麻痺、鬆懈心理和厭戰情緒,堅決防止放鬆標準和搞形式、走過場,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

2、加大安全培訓力度,強化應急演練。加強對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培訓,使其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在單位內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

3、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廣泛宣傳和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和常識,營造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切實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5

一、XX區人居環境基本情況

作為我市中心城區的田家庵,人居環境整體上得天獨厚,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舜耕山像一塊祖母綠橫亙城區正中,淮河水像一條龍脈滋潤著兩岸人民。改革開放以來,田家庵的建成區面積已從十幾平方公里發展到近90平方公里,城市高樓林立,市容整潔美觀,生活方便快捷,群眾安居樂業。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區內房地產建設規模不斷增大,建設標準不斷提高,中高檔居民區越來越多。城市道路網建設加快,改造後的山北城區道路更加寬闊,新建的山南新區道路佈局更加合理,XX區小街小巷得到全面整修改造,困擾田東居民多年的301路段鐵路道口正在貫通,贏得了民心。城市綠化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公園、居民區和建築庭院綠化組成的城市綠化體系逐步建立,XX區榮獲了市委、市政府建立“國家園林城市”突出貢獻獎。城市環境衛生得到長足進步,市、區兩級大量投入,環衛機械化程度全省第一,現已形成機械化清掃、全天候保潔格局,道路潔淨,環境舒適。體育娛樂設施不斷完善,市體育中心、新體育館和龍湖公園、舜耕山森林公園成為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各種體育健身器材遍佈居民小區,社群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

1、舊城改造需要加強。田家庵XX區尤其是田東、新淮、淮濱、國慶等地,人口密集,房屋破舊,道路狹窄,電線凌亂,排汙、防災存在較大缺陷,人居環境較差。企事業單位的自建樓房,普遍缺少物業管理,水、電、氣等無人過問,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城中村”沒有納入城市管理體系,市政設施簡陋,缺乏有效管理,影響了城市形象。

2、違法建設較為突出。受利益驅使,我區違法建設數量較大、範圍較廣。全區已經摸排的違法建設面積207萬平方米,覆蓋各鄉鎮街道,涉及城中村、經濟開發區、重點專案周圍、主要道路兩側、城鄉結合部、居民小區等區域,“樓上樓”、“握手樓”、“貼面樓”隨處可見。大部分違建安全隱患嚴重,沒有安全通道,缺乏消防設施,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3、城區防洪排澇需要重視。隨著城市的迅速擴張,城區防洪排澇能力不足,與城市發展不夠協調。主要水系中龍王溝流經的居仁村、朝陽帝堡、金地國際城等小區建成後,原有調蓄水面喪失,造成地表徑流加大,匯水加快;洞化截洪溝侵佔、淤積、堵塞嚴重,江莊和洞山的兩處溢洪道被廢棄,削弱了排洪能力。去年8月和今年7月的暴雨,造成主城區部分路段和有些居民區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

4、交通擁堵較為嚴重。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約20萬輛,並且還在不斷攀升。這些車輛相當部分都集中在XX區內,造成交通擁堵。特別是高峰時段的國慶路、朝陽路、龍湖路、人民南路等主要幹道,堵車現象嚴重。XX區的部分道路,如淮舜路、淮濱路、湖濱中路等由於道路狹窄,堵車現象經常發生,尤其是淮舜中路,白天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堵車,擁堵現象十分嚴重。隨著山南新區建設不斷加快,來往于山南和山北的車流量不斷加大,陳洞路立交橋和洞山隧道將逐漸成為交通瓶頸。

5、城區汙染問題需要逐步解決。位於我區泉山地區的淮化集團是城區主要汙染源之一,周邊空氣質量較差,安成、泉山等地10萬多居民生活在煙塵和異味之中。少數企業不注重環保,存在偷排、超標排汙等違法行為,個別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無證無照非法經營的小作坊汙染嚴重。城市噪音問題也逐漸凸顯,建築施工和生產噪聲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6、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加強。城區基本解決了道路硬化問題,但綠化和亮化問題有些未能及時跟進,如國慶西路兩側缺乏綠化,路邊綠化帶無人管理,雜草叢生,有的甚至種上了農作物。飲食攤群、流動攤點產生垃圾隨處亂扔,施工車輛的拋灑滴漏等現象依然存在。公廁、垃圾中轉站數量不足。XX區現有常住人口54萬,僅有16座垃圾中轉站,遠遠不能滿足日常垃圾處理,而且佈局不合理,應規劃建設的生活小區垃圾轉運站大多沒有建,如整個朝陽西路數十個小區無一處垃圾中轉站。全區108座免費公廁主要分佈在XX區,越是繁華路段越是缺少公廁,作為城市主幹道的國慶路僅一座免費公廁,龍湖路、淮河大道、人民路等多數主要道路兩邊都缺少公廁。

7、小區環境衛生和治安問題需要改善。我區除極少數高檔社群外,大部分居民小區居住環境不佳,亂搭亂建、亂貼亂畫、垃圾遍地現象突出。物業工作不到位,導致物業與居民矛盾大,社群與物業關係差。近年來,我區流動人口急劇增加,小區治安問題特別是入室盜竊問題比較嚴重。城市中無業人員閒散於社會,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去年淮南“41”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周某便是在上湖社群租住的無業人員。社群警務人員不足,1名警員聯絡1個社群的工作機制,造成警員在工作時間和精力上明顯不足。

三、改善城區人居環境的幾點建議

XX區打造“宜居、宜遊、宜學、宜業”之區的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息息相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亦是民心所向。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為建設“幸福田家庵”奉獻力量。

1、規劃先行,加快舊城改造步伐。認真做好舊城改造規劃,按照市場運作、成片開發、自求平衡、公開透明、政策支援的路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專案、統一拆遷、統一收儲、統一出讓;按照“就近、就業、就好”的原則進行安置。嚴格土地使用管理,杜絕未審批先建設和先拆遷後安置現象。加強“城中村”治理,將其納入城市管理體系,強化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確保居民正常生產生活不受影響,徹底改善“城中村”人居環境差的現狀。

2、突出重點,強化城市管理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三改造”、“三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抓好整治違法建設工作,從根本上有效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的發生。推進城市綠化、亮化工程,增加綠地面積,美化城市環境,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住在園中的美好風景。根據實際需求新增建設免費公廁,合理設定垃圾中轉站,切實解決居民如廁難問題和疏通垃圾收運的瓶頸問題。強化市容管理,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通過城管、稅務和工商聯合制定經濟激勵和懲罰措施,推行社會責任認定,將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作為社會責任的一項內容。

3、未雨綢繆,提高防洪排澇能力。完善城市防洪規劃和管理制度,加強水利、規劃、建設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防洪排澇保障體系。加大防洪資金投入,依託XX市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工程亞行貸款專案,對現有的防洪排澇設施進行優化升級,清理排洪溝淤泥和阻塞物,拆除非法佔用排洪溝的建築,推動水系整治工作進一步完善,城市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

4、優化佈局,緩解交通擁堵現象。合理規劃新建、新修道路,優化道路網路佈局,科學設定單行道、分流通道,緩解主幹道的通行壓力。規劃建設專用停車場,在繁華路段增加停車位,解決道路兩邊停車位過多,侵佔主幹道,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問題。根據公共交通設施承載能力,研究審批新增機動車輛,嚴格執行超期服役車輛報廢規定,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增速。加強綠色出行宣傳,提倡“能步行不騎車、能騎車不坐車、能坐公交車不開私家車”的出行方式。

5、標本兼治,狠抓環境汙染治理。加強汙染源頭管控,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淘汰汙染嚴重的落後工藝裝置,新建專案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准入條件、清潔生產標準和排放標準。加強環境汙染整治,對違規排汙的企業和噪音擾民的單位加大處罰力度,限期整改,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法取締。對已受汙染的.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淮化集團遷出城區。

6、以人為本,改善社群居住狀況。加強社群公共管理與服務,完善社群內生活、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各類配套設施。積極推進物業管理制度化,新建小區全部實行物業管理,舊小區全面整治後推行物業管理。要進一步明確街道社群、物業、居民各自承擔的責任,推進三位一體,推動小區文明建立工作長期開展。強化社群治安管理,增加更新監控裝置,充實社群治安力量,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和重點人群的安置幫教工作,構建完善的社群治安防範體系。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6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自然資源的不斷開發,我國環境汙染的範圍越來越廣,程度也越來越深,環境汙染糾紛隨之日益增多,並且呈現出糾紛隱患增多,逐漸趨向社會化、普遍化、民間化,汙染源集中地區受汙染的環境呈全方位發展,受汙染損害的多為群體狀,汙染調查處理難等態勢。環境汙染糾紛已成為影響經濟建設和社會治安的重要因素,不僅危害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

目前,在處理環境汙染糾紛的方式方法上與實際需要之間存在嚴重的不相適應:

一是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忽視了經濟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和環境汙染糾紛,對這類糾紛的防範和治理缺乏有力的指導和協調。

二是環保部門在汙染糾紛的防治上缺乏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協調,力量薄弱,手段單一。

三是汙染企業往往是重點保護的納稅大戶,環保部門經常在處理環境汙染糾紛時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公正性。

為此,建議儘快採取措施,完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環境汙染糾紛的綜合治理機制。具體建議:

一、完善環境非訴訟機制

著重完善協商和仲裁的機制建設。一方面,健全協商機制,建議國家環境保護部門依法制定有關協商解決環境糾紛的規章,明確協商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程式,同時,支援環保公益團體援助弱勢一方進行平等協商。

另一方面,健全環境仲裁機制,加強相關立法,建議在修訂《環境保護法》時明確仲裁作為環境民事糾紛的法定方式之一。設立專門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三級環境仲裁委員會,依法各自獨立仲裁環境糾紛。仲裁委員會由環境行政機關的代表、專家代表、行業協會的代表、公益性環保團體或者公眾的代表組成,並逐步實行環境糾紛仲裁員資格認證制度,提高環境仲裁員的准入門檻。

二、完善環境訴訟機制

建議對環境案件進行分流,對於事實情節清楚、沒有複雜的技術性問題的環境案件仍由基層人民法院作為其一審法院。對於案件較為複雜,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問題的,或人數眾多的、影響範圍較廣的,或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應交由中級以上法院根據其管轄範圍確定一審法院。繼續探索在中級以上人民法院設立環境法庭,並對法官培訓專門的環境法律和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專門的.環境法官,增強法院審理環境案件的辦案能力。

三、環境治理部門和社會綜合治理部門要履行監督職能,防範環境汙染糾紛

一是政府要切實貫徹落實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三同時”政策法律原則,從根本上控制和減少汙染糾紛隱患,並將環境汙染糾紛的綜合治理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強協調指導。

二是政府要推進環境資訊公開,造成環境汙染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群眾與政府、企業之間存在著資訊“壁壘”,群眾難以及時、完整地獲得與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環境資訊,建立環境資訊公開制度,可以使各方在良性互動中達成共識,而不是在造成既成事實後產生糾紛衝突。

三是環保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能,協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綜合治理各類環境汙染糾紛的制度,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四是社會綜合治理部門應吸收同級環保部門負責人蔘加,並將環境汙染糾紛的防範列為社會治安的專項治理內容,落實各項防範措施。五是建立基層(鄉鎮)環境監察隊伍,並加強管理與業務學習。

四、加強環境保護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當前,一些市場主體缺乏環保法制觀念,只管經濟效益不管環境效益,一些汙染的受害者在索賠時“獅子大開口”,人為擴大糾紛,一些基層單位和群眾組織不瞭解環境汙染糾紛的特點和基本規律,不能正確地解決糾紛。因此,要加強環境保護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正確處理環境汙染問題的能力,減少環境糾紛的發生,建立排汙者和受汙染損害者之間協商解決糾紛的良好思想基礎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7

根據市城管執法局黨總支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市環境衛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近年來,我市環境衛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援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餘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餘噸/日,環衛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衛管理體制、執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衛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衛“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衛生髮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群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衛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衛處現有幹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餘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衝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衛專用車輛43臺、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衛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徵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範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幹”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衛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執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幹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1989年,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衛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20xx年時間裡,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衛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xx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後,環衛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衛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衛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於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衛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幹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多年來,環衛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於:環衛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乾,由於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衛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衛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衛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幹一家,在管理中存在著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衛生產水平不高。由於環衛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衛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衛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幹活無錢無人幹”的局面,而且由於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幹事幹不好、請人幹事到處找”,使環衛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於環衛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衛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衛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衛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並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衛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衛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餘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後,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儘管我市環衛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衛生產水平,但是環衛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衛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於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率為37%,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衛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衛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衛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衛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並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於我市環衛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衛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創造潔淨、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衛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衛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衛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幹分離。環衛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衛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衛作業“以錢養事”機制。主要是按照環衛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鑑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於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裡,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著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臺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

機械清運。根據垃圾噸位核算機械清運費用,按照16.26元/噸•月的標準,城區每天按300噸垃圾計算,年需經費178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人力清運。根據人力清運噸位核算清運費用,標準為8.12元/噸,按城區日人力清運垃圾201.8噸,需經費59.8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⑷垃圾站點管理。城區現有垃圾中轉站點78處,按照每1.5處站點設定一人計算,應配備站點管理員52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47.1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⑸垃圾處理場執行。垃圾處理場日常排汙消毒、設施養護、車輛維修、油耗等執行費用為42.7萬元/年,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⑹公廁管理。城區現有公廁28處,全部實行免費入廁,按照每2處公廁配備一名管理人員計算,應配備公廁管理員14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12.7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⑺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徵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全額上繳市財政。根據費用徵收額度核算收費人員工資,其中大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7.74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281萬元計算,需經費21.75萬元/年;小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17.83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86.8萬元計算,需經費15.5萬元/年,合計需經費37.25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實行經費包乾的人員及方法

⑴環衛監察執法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擔負監察管理職責,人員工資及車輛油耗等需費用32.4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⑵機關人員按定編人數核算檔案工資,需經費29.4萬元/年,納入財政年度預算。

3.實行財政核算的人員及方法

⑴以上道路清掃、灑水壓塵、垃圾清運、站點管理、垃圾處理場管理、公廁管理,這6個崗位的費用核算人員工資均按臨時工755元/月進行測算,對於以上6個崗位現有260名正式職工,為了化解矛盾,採取工資補差的辦法,即:正式職工仍按檔案工資(平均1290元/人•月)兌現,根據正式工上崗人數,按535元/人•月(1290-755)的標準由財政另外支付,年需經費166.9萬元。

⑶將環衛職工保險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國家有關檔案規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養老、醫療等保險費用由財政部門承擔,因此,應將環衛正式職工社會保險費用215萬元/年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同時,每退休一名正式職工,由財政承擔相應費用,並不核減環衛正常經費。

上述崗位、人員按以錢養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年需經費1910.6萬元,其中不包括一線管理人員工資。

(三)建立環衛作業移交制度。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道路面積和垃圾產生量必將不斷增加,因此,在增加環衛作業量或配套設施交付使用時,應按工作量核定經費之後,實行政府出資、作業部門投標競爭,財政、建委加強監管,以確保新建道路及時接管,保持城區良好環境衛生面貌。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篇18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科學、文明、健康的消費方式正逐步形成。但不可忽視的是,現階段我國的環境汙染並未得到根本治理,一些地方環境汙染糾紛頻發,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究其原因,我國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糾紛行政處理的公正與效率。因此,分析我國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對其作出完善,是符合現實需求的。

環境汙染糾紛案件的特點和我國的立法現狀

綜合來看,環境汙染糾紛案件具有以下特點:涉及環境糾紛型別多樣,諸如噪聲汙染、粉塵汙染、魚池承包汙染等糾紛時有發生,新的種類層出不窮;環境民事糾紛涉及人數眾多,環境訴訟所涉及的利益關係和利益分佈呈現出集團性、擴散性特徵;由於目前的相關法律對汙染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責任範圍、賠償標準等規定不健全,導致許多汙染受害者無法請求法律救濟,通過司法程式解決汙染損害賠償的,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訴訟保護時效較長,由於汙染損害具有潛在性、間接性的特徵,導致因果關係難以認定,損害數額、損害程度等都需要較長的程式和時間,因此我國法律在訴訟保護時效上作出了“三年”的特別規定,長於“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但為保障受害當事人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維護社會的穩定,法院往往採取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

現階段,我國涉及環境汙染糾紛處理機制的法律除憲法之外,還包括一些專門法,例如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等。此外,在草原法、漁業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也有相關規定。但通過分析具體的法律文字就可發現,雖然涉及環境汙染糾紛處理機制的法律很多,但這些法律的綜合性較強、可操作性較弱,在內容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並不能契合上述環境汙染糾紛案件的特點,影響了我國環境汙染糾紛的有效處理。

現有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的問題

法律規定不健全。一方面,在環境民事糾紛的處理問題上,我國法律對行政機關的授權不夠充分、清晰,不同的環境保護行政機關之間職能存在交叉和重疊。例如,在管理漁業汙染糾紛時,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和環保部門就常常互相推諉,沒有哪個部門真正站出來解決環境汙染糾紛問題。另一方面,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尤其在關於行政機關處理民事糾紛上,只是規定當涉及到賠償責任和金額時,當事人才可以自行選擇行政處理方式進行解決。然而,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我國許多環境汙染糾紛只是對當事人的健康和居住環境造成影響,並沒有形成一些重大的損害,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當事人不能選擇行政處理方式進行解決,這種規定在實踐中影響了糾紛的處理效率,給當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行政機關自身的侷限性。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汙染企業往往是當地政府重點保護的納稅大戶。環保部門經常在處理相關的環境汙染糾紛時會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特別是來自政府的阻力,在現有體制下,地方政府作為環保部門的上級機關,掌管著人員編制、資金預算等事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環保部門在環境汙染糾紛處理過程中的公正性。而且,目前我國很多行政人員與企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關係,偏袒企業的情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此外,由於行政工作人員的流動性大,如果不存在責任到人的制度約束的話,對於有較大影響的案件,容易造成久拖不決。

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的立法完善措施

在司法實踐中樹立環境保護理念。在審判實踐中必須引入三種理念:以生態可持續發展作為審理民事侵權案件的基本原則;以利益衡量作為平衡公民環境權與經濟發展有限性的基本原則;以社會救濟和司法救濟的多元救濟結合,開闢化解環境特殊侵權糾紛的多元渠道。

將環境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納入民法。一旦環境權成為一種民事權利,那麼侵犯公民環境權的行為就成為一種侵權行為,法官在審理環境汙染糾紛案件時就可以直接適用民法的有關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的可操作性。

建立多元化的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隨著我國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公民法治意識的提升,近年來,我國民事糾紛的數量呈現上升趨勢;不同型別的環境汙染糾紛成因不同、責任主體不同、相應的預防處理方法也不同,處理環境汙染糾紛的複雜程度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國法院的總體規模卻基本保持不變,這種比例的'嚴重失調直接導致了法院積案如山。真正從法律上保護當事人的利益,不僅需要各個部門妥善解決資源問題,也需要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完善。但必須注意的是,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一方面為實現環境民事糾紛的迅速與公正解決起到了積極效果,另一方面,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以談判作為運作基礎,其適用淡化並模糊了環境民事糾紛中法律責任的查明,提高了糾紛解決的效率。因此,應倡導環境民事糾紛行政處理機制的適用,從而達到明確責任、解決糾紛的目的。

整合環境案件的審判機制。環境糾紛具有長期性、廣泛性、隱蔽性的特點,從而使得環境汙染鑑定的專業性強、影響大;環境侵權案件大多涉及一方環境與發展的利益衡量,基層法院作出判決的阻力較大。而中級法院作為較高一級的專門審理機構,在一定程度上便於克服地方行政機關的干預,其集中審理也便於及時總結審判經驗、提出司法建議、培養處理環境糾紛的專門人才。而且在實踐中,智慧財產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等糾紛案件的解決多有集中審理的傾向,這對於環境汙染糾紛解決機制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擴大環境訴訟的權利保護範圍。我國的現行法規定,只有對汙染侵害有著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才可以提起環境訴訟,這種規定不僅否定了環境損害在一定時間上的延續性,也不符合環境權的“社會性權利”的性質。筆者認為,環境侵權的請求範圍也應包括環境權利及權益的所有財產和非財產的損害,並在此理念的基礎上設定環境糾紛案件的適用規則。

明確環境糾紛案件的適用規則。應當在法律上明確相關的環境特殊侵權的適用原則。例如,引入可忍受限度的違法過失責任;明確高度蓋然性的因果關係證明標準;在舉證責任上明確環境汙染的公法標準並不能成為私法上的免責事由;在環境糾紛案件中適用全面賠償原則,在環境侵權的損害賠償中,不僅應包括財產利益的損失,還應包括諸如恢復環境的費用、人身的潛在損害、精神損害等非財產利益的損失。此外,還應完善專門的證據規則,對專家證人、證據效力、舉證時限、舉證責任等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切實增強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