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苗寨導遊詞(精選20篇)

苗寨導遊詞 篇1

岜沙苗族部落僅20__餘人,分住在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里處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裡。走進岜沙,隨處可見茂密的森林。他們以稻作為主,狩獵為伴。這裡箐黑林密,鳥道蠶叢,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千百年來極少有外人進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於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側的半坡上。村寨木樓古樸、簡單;四周則為密林環繞,環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著傳統,發勢奇特。

苗寨導遊詞(精選20篇)

坐落在貴州從江縣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餘戶。因地處偏遠,保留了古老的生活習俗。其裝束有秦漢遺風,岜沙男子在頭頂挽著髮髻,穿著自家紡織的無領右開襟亮布衣,直筒大褲管亮布褲。長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藥槍,彷彿古代武士。女性則穿著自己製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銀飾。如有賓客來臨,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門前吹奏蘆笙、芒筒,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攔門米酒。一曲笙歌奏畢,三聲鐵銃響起,火槍對天鳴放,開啟寨門迎賓入內。隨後沿林中石板小道走進寨子,表演民族風情習俗。岜沙苗寨被譽為“陽光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苗寨導遊詞 篇2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楊,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①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②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③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和關畜生。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於堆放穀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定一種有特色的椅子,由於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上面坐著刺繡,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寨導遊詞 篇3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戀愛既自由奔放,又無所顧忌,他們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情歌,飛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領。小夥子們在“遊方”時彼此競爭,像雄鳥一樣爭取姑娘的歡心。春種秋收時節,岜沙特有的“鬧姑娘”就開始了,小夥和姑娘各人帶自己的竹編鈑囿,結伴相約,幫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裡勞動,晚上就聚集在幫忙的主人家裡,喝酒、唱歌,抱姑娘。一個小夥可以同時抱著幾個姑娘。姑娘也樂意讓小夥們抱,哪個姑娘被小夥子抱得多,就說明她非常有魅力。就會有許多小夥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沒有被小夥子抱過,是很丟人的事。如果某個姑娘被外鄉來的小夥子抱過,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眾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鄉小夥子來到岜沙,姑娘們會用各種方式挑逗他,讓他把岜沙的姑娘抱個夠。有時候會有膽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嚇得狼狽逃跑,姑娘們就會開心大笑起來。在藝術家和遊客看來,岜沙是文化“異類”的典型。村中一排排高聳著的禾晾架,在秋天禾稻收成時便成為美術家、攝影家們注目的物件,而那些按傳統方式勞作的婦女及留著“雞鍵”毛髮的孩子們的遊戲,也能給遊人帶來新鮮的感受。遊人至此,一則驚異於岜沙村環境的美麗奇特,二則感興趣於村寨苗民的簡樸生活,故時常在岜沙流連忘返。岜沙是奇異而豐富的,深入其間,則可感知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岜沙最佳旅遊季節岜沙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四季溫和。7月份最熱,平均溫度25℃;1月份最冷,平均溫度5℃;年平均氣溫在14℃-18.5℃之間。最佳旅遊季節為春、夏、秋。

苗寨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的貴州黔東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張琴,“張揚個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張導,現在我們開始走進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苗族同胞們將以他們最高的接待禮儀——十二道迎賓攔路酒來迎接我們。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處最特別,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須得喝完,所以我們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對著苗族姑娘們手上的牛角酒杯輕輕嘗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距州府凱里39公里。寨內有1288戶人家,居民近6000人,為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稱為“千戶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漢譯而來,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這裡保留著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

西江千戶苗寨坐落在河谷,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過。這是苗家的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這裡的建築以木質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層層吊腳樓依山勢而建。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圈養牲畜和家禽;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側建有一個很特別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於觀景、乘涼,有這樣的說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層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為隆重。“長桌宴”是苗族過苗年的喜慶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禮儀,家家戶戶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一長條,排上數百米,桌上擺著臘肉、酸菜、酸湯魚等苗家特色菜餚,一會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著盛裝,跳蘆笙舞等,並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個“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的民族。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蘆笙場,也是苗族同胞們展現歌舞才藝的地方。蘆笙舞是苗族一種流行最廣的舞蹈,集舞蹈、雜技、體育、音樂為一體。說到舞蹈,那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熱情奔放了。我們現在聽到的是苗族飛歌,其音調高昂,氣勢雄渾,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常來西江苗寨學習苗家人的才藝,苗族還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這塊石碑刻著的“以美麗回答一切”7個字,是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時情感誘發題寫的。這條街叫“遊方街”,大家猜猜“遊方”是什麼意思?“遊方”是苗語談戀愛的意思。每逢農閒時節晚上8—9點,這裡聚滿了水靈的苗族姑娘和健壯的苗族小夥,他們山歌對唱讓遊方街熱鬧非凡。

歷史上,西江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清政府在苗疆實行“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轄,一些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主持祭祀活動的牯藏頭和負責安排農業生產的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在觀景臺上觀望整個西江苗寨,像一個巨型的牛角,又像一隻臥著的玉兔。

苗族服飾多種多樣,色彩豔麗,素有“無字之史書”,“繡在衣服上的歷史”之美譽。

現在我們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後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館,其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學術研究、參觀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內設有服飾、醫藥、歷史和生活等11個展館,館內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參觀。

各位遊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賓攔路酒,踏著苗族的飛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援與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滿喜和樂,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都包括,歡迎大家下次再來苗寨做客!

苗寨導遊詞 篇5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趙,大家也可以叫我趙導,西江千戶苗寨導遊詞。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

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於堆放穀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定美人靠由於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美人靠上坐著刺繡,所以命名美人靠20xx年5月20日,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苗族節日很多:苗年、吃新節、四月八等等,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民族,苗族人在他們的許多節日中會載歌載舞,苗族有與侗族齊名的,苗族飛哥以及有東方迪斯科,美譽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飛哥,木鼓舞動作粗狂豪放,灑脫和諧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啦,山區苗族人民頑強的氣質和堅強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飛哥的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明快。唱時聲振山谷,有強烈的感染力,千戶苗寨有一個每十三年一次的牯髒節是苗族人最看重的盛會。

西江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館,在西江可以瞭解到苗族的各種文化習俗,而苗家長桌宴就是其中之一,苗家長桌宴少則幾十人,多則可達3000多人,食物也是十分具有苗族特色。苗族的飲食以大米,包穀為主,特別喜歡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湯,酸菜等,在當地越有種說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轉轉。在當地可謂家家有酸,餐餐有酸,樣樣有酸,當然辣味食品更是不可缺少,菜菜放辣,另外苗族人還特別喜歡飲酒,苗族人熱情好客,重情義,講信用。在苗家做客會感覺到備受優待,苗族飲食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江不愧是個好地方,20xx年中國著名作家餘秋雨先生在西江參觀後都不驚讚道,西江---以美麗回答一切,下面我們將要到的是遊方坪,苗族有固定的遊方坪,或遊方坡,供青年男女談戀愛,遊方多以對歌的形式香火表達愛意,這種公開戀愛只要徵得家長同意就可以結婚,西江苗族博物館,主要展示苗族文化、習俗、藝術,文物等,黔東南州目前在西江打造成一個旅遊品牌所以西江的基礎設施十分齊全,政府的一些政策在提高苗族同同胞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為旅客們提供了便利,好了欣賞了這麼多的苗族建築和多彩的苗族風情以及他們深遠古樸的歷史文化想必大家收穫頗多,那麼我們的西江之行就到這結束了,相信大家對苗族文化都有了一一定的瞭解,歡迎大家再次到西江來旅遊,再次為大家服務。

苗寨導遊詞 篇6

岜沙人頭上蓄留的髮髻象徵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徵著那美麗的樹皮。岜沙人認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於祖先選準的這塊寶地,尤其是這片生於斯、養於斯的森林的蔭庇。於是岜沙人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說:“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從古到今,岜沙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侷限於生活生產所需,其餘概受制約。儘管321國道已於1965年修通過境,可就是從未有車敢到岜沙來拉過一車木材,村民們缺油缺鹽,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從未用車拉過。

岜沙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那還是1976年,北京修建紀念堂,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懷著對主席無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全寨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紀念堂。樟樹出寨時,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兩邊夾道目送,一直到塵灰已淨。為志紀念,於樹址處建造了一座八角紀念亭“敬獻紀念堂香樟木紀念亭。”

苗寨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戶苗寨。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名師來開路,導遊來帶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榮幸能給大家做導遊;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還請大家及時提出,我將盡我所能為各位解答,在這裡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裡寫道,世界上有兩種苦難的移民,一遍佈世界沒有自己家園的猶太人;二是幾千年來不斷遷徙的中國苗族。而西江這個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西江苗族最早約在西漢漢文都時遷徙到這裡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為止,西江有1288戶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稱千戶苗寨。這裡是中國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給大家大概說了西江的概況,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講到它了吧!我們前面就售景臺了。

苗族是一個悲壯的民族,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最後逃亡到這裡定居,西江苗族來到這個四面環山的山谷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選擇在這裡定居也是考慮到一定的戰略作用。在苗族呢有這樣一種說法,水灣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夠狙擊財富、狙擊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處在一個大水灣裡呢!前環水、背靠山、左青龍、右白虎。這裡彙集了天地的靈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人們都說“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戶苗寨裡穿行,猶如穿梭於這個古樸苗苗族文化的歷史時空中!

寨中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從河兩岸依著山勢迤邐向上展開,房前屋後,茂篁點綴;寨腳寨頂,楓葉掩映。是如此的氣勢恢巨集!每到黃昏時分,千家萬戶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燈,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苗寨變成了燈的海洋,那場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說到吊腳木樓,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依山而建不僅節約了用地;聚集在一起還可以抵禦外敵。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養家畜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第三層用來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資料。吊腳樓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種典型欄杆,它叫“美人靠,”苗語叫“豆安息;”拭娘們刺繡、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們注意啦,現在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就是風雨橋了,“風雨橋”意為遮風擋雨的橋,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夠給想乘涼休息的人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地方。這裡一到晚上,還有著很多當地的青年男女在這“遊方”大家可能會奇怪,“遊方”是什麼呀,就由我來告訴大家把。“遊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意思,參加遊方的青年男女都會盛裝打扮自己來吸引愛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對苗族戀愛的地方感興趣的話,那今晚不妨邀請您的心上人來這裡感受著溫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橋頭的樹,這樹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就是西江的保寨樹—楓香樹。樹老,任其死亡,枯爛倒地。誰都不能砍伐或傷害。這種對楓香樹的崇拜,同時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歷史,逐鹿之戰,黃帝使計擒獲蚩尤,用楓木做成桎梏,因而殺之。苗族先民為避戰亂而遷徙,每到一處都要看是否有楓香樹,有則有祖先神靈存在。

在西江有句話叫做“大節三六九,小節年年有”,這說明了苗族的民間節日豐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動。每十三年過一次,過一次就要連續過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過,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為慶祝豐收而過的節日,過苗年要吃“長桌宴”,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飯菜。除此之外,“長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會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頭”、“活路頭”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祭祀用的神器銅鼓就是放在鼓藏頭的家裡;“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是苗寨農業部部長。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就是我們西江的苗族博物館。這裡所陳列的物品都展現了苗族文化習俗、藝術、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學術交流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恭耳聆聽到苗族祖先的足跡,透過時空看到苗族的過去點點滴滴。就讓我們一起進去感受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們,我們的行程到這裡要結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祕的西江苗寨裡,彷彿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思想得到了一次淨化。在這離別之際,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這忙碌的工作之餘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最後祝大家歸途一切順利。

苗寨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你們的導遊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就有我來帶大家遊玩苗寨,希望大家玩兒的開心。

首先我來帶大家一起來觀賞一場由苗族人來演的表演,大家來看現在這裡正在表演的是蘆笙舞,它是吹蘆笙為主。蘆笙由竹子做成,長短不一,越長聲音越粗,越低聲音越尖越細。一邊吹蘆笙,一邊有人伴舞。這種舞是在盛大的節日裡來表示歡樂的。下一個表演的是錦雞舞。表演的姑娘都穿著戴著一條一條裙襬的裙子,身戴銀飾。從身後來看,就像一支支五彩繽紛的錦雞,這種舞是在重要的節日中跳的。大家聽,現在正在吹的,是用一片茶葉吹出的聲音。誓舞人們辛勤工作的歌曲。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售景臺,從上面往下看是苗寨,村裡面都是最具特色的吊腳樓。吊腳樓依山靠水,結構為三層。下層一般放的都是雜物。二層住人,而且最有特色的是美人靠。由於苗族姑娘都喜歡坐在上面刺繡,所以因此得名。第三層則是堆放穀物的地方。吊腳樓的建築技藝已經列入國家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我們的觀賞結束,大家可以四處轉轉,拍照,購物,六點在大門集合,祝大家遊玩愉快!

苗寨導遊詞 篇9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楊,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①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②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③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和關畜生。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於堆放穀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定一種有特色的椅子,由於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上面坐著刺繡,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寨導遊詞 篇10

在風景秀麗的湘西武陵源風景區內,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德夯苗族村。“德夯”為苗語,意為美麗的峽谷,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約24千米。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裡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

這裡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這裡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 6千米,卻轉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於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雲霧。

在青山綠水間,點綴著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腳樓,一 條條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橋,一群群赤足紅裝的浣紗苗女。還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車,在水力的 帶動下,咕咕嚕嚕、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轉著,一派田園詩情,這就是德夯苗寨。

苗寨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戶苗寨。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名師來開路,導遊來帶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榮幸能給大家做導遊;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還請大家及時提出,我將盡我所能為各位解答,在這裡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裡寫道,世界上有兩種苦難的移民,一遍佈世界沒有自己家園的猶太人;二是幾千年來不斷遷徙的中國苗族。而西江這個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西江苗族最早約在西漢漢文都時遷徙到這裡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為止,西江有1288戶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稱千戶苗寨。這裡是中國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給大家大概說了西江的概況,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講到它了吧!我們前面就是觀景臺了。

苗族是一個悲壯的民族,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最後逃亡到這裡定居,西江苗族來到這個四面環山的山谷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選擇在這裡定居也是考慮到一定的戰略作用。在苗族呢有這樣一種說法,水灣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夠狙擊財富、狙擊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處在一個大水灣裡呢!前環水、背靠山、左青龍、右白虎。這裡彙集了天地的靈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人們都說“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戶苗寨裡穿行,猶如穿梭於這個古樸苗苗族文化的歷史時空中!

寨中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從河兩岸依著山勢迤邐向上展開,房前屋後,茂篁點綴;寨腳寨頂,楓葉掩映。是如此的氣勢恢巨集!每到黃昏時分,千家萬戶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燈,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苗寨變成了燈的海洋,那場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說到吊腳木樓,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依山而建不僅節約了用地;聚集在一起還可以抵禦外敵。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養家畜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第三層用來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資料。吊腳樓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種典型欄杆,它叫“美人靠,”苗語叫“豆安息;”是姑娘們刺繡、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們注意啦,現在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就是風雨橋了,“風雨橋”意為遮風擋雨的橋,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夠給想乘涼休息的人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地方。這裡一到晚上,還有著很多當地的青年男女在這“遊方”大家可能會奇怪,“遊方”是什麼呀,就由我來告訴大家把。“遊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意思,參加遊方的青年男女都會盛裝打扮自己來吸引愛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對苗族戀愛的地方感興趣的話,那今晚不妨邀請您的心上人來這裡感受著溫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橋頭的樹,這樹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就是西江的保寨樹—楓香樹。樹老,任其死亡,枯爛倒地。誰都不能砍伐或傷害。這種對楓香樹的崇拜,同時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歷史,逐鹿之戰,黃帝使計擒獲蚩尤,用楓木做成桎梏,因而殺之。苗族先民為避戰亂而遷徙,每到一處都要看是否有楓香樹,有則有祖先神靈存在。

在西江有句話叫做“大節三六九,小節年年有”,這說明了苗族的民間節日豐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動。每十三年過一次,過一次就要連續過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過,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為慶祝豐收而過的節日,過苗年要吃“長桌宴”,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飯菜。除此之外,“長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會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頭”、“活路頭”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祭祀用的神器銅鼓就是放在鼓藏頭的家裡;“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是苗寨農業部部長。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就是我們西江的苗族博物館。這裡所陳列的物品都展現了苗族文化習俗、藝術、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學術交流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恭耳聆聽到苗族祖先的足跡,透過時空看到苗族的過去點點滴滴。就讓我們一起進去感受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們,我們的行程到這裡要結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祕的西江苗寨裡,彷彿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思想得到了一次淨化。在這離別之際,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這忙碌的工作之餘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最後祝大家歸途一切順利。

苗寨導遊詞 篇12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緣聚在此,我是即將帶你們遊覽古樸苗寨的能說會唱的小黎導遊啦。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歡迎來到我們美麗的貴州。在今天岜沙一日遊中,我會給遠到而來的朋友們提供優質的導遊服務,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在即將進入美麗而神奇的岜沙,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它。岜沙苗寨距縣城7.5公里,屬從江縣丙妹鎮,由5個自然寨組成。全村四百多戶兩千多人。是一個崇尚自然,以樹為神的槍手部落,岜沙這個苗族的分支是隨著他們的先民“九黎”部落在逐鹿大戰戰敗後,從東方長途跋涉遷徙過來的。是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進入岜沙,你們可以看到這裡樹木幽深,古藤纏繞,濃廕庇日,不禁讓人感嘆。感嘆樹怎會那麼多?我給大家解開疑惑,在岜沙,如果盜伐樹木除了退贓以外,還要罰三個120,即120斤米、120斤酒和120斤肉,以此來請全寨人食用,作為懲罰。這三個120是不是挺有意思呢?除此之外,岜沙人生小孩,葬禮都有栽樹的優良傳統。就是在這嚴厲的古規民約和樸實的生態觀,使這裡森林能完好保持至今!

我們現在踏上進村的石板路,吊腳樓層層疊疊地蔓延開。岜沙被譽為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館”。來到岜沙,朋友們會像我一樣對岜沙的穿著感興趣吧?男子身穿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釦青布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褲腳,身背腰刀,一身古代武士裝束。婦女服飾簡約卻又極為精美,百褶短裙,配以古色古香的刺繡圖案,還配銀項圈、手鐲。其民族風情和傳統文化儲存完好,民居和習俗原始古樸。

大家看到岜沙男人最獨特的髮式了嗎?這也是最令人稱奇的,苗語稱之為“後棍”。剃髮工具用的竟然是砍柴的鐮刀,剃完後將剩餘的頭髮束於頭頂,盤成鬏髻。而岜沙男人頭上蓄留的髮髻是有一定寓意的,它象徵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今天有幸看到岜沙16歲成人禮儀式的剃頭,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大家都有聽說岜沙是中國最後一個火槍部落,並且每每走過我們身邊的男人都是拿著火槍的,因此火槍是不得不提的。槍是陽光下岜沙男人的影子,他們的槍是一種射程只有二十多米的火藥槍,岜沙苗人的老祖宗用槍是為了打獵防身,後來則是為了防止盜賊來偷牛。除此之外,火槍還有“禮炮”的功能,凡重大節日慶典,岜沙人都會用它朝天空放,鳴火槍的巨響能直入人心,那莊重熱烈的氣氛不是鑼鼓鞭炮所能及的。最讓岜沙人引以為榮的是,岜沙人被給予特許,80%以上的人擁有持槍證,這樣岜沙就成了中國最後一個火槍部落。而很多人也會因為這個特別的地方,慕名而來,來感受這個與世隔離的境地!就如現在的我們的到來。

我們眼前看到的是最誘人和最獨特的風景——禾晾。這是岜沙苗寨原始收割糯谷的方式,別以為岜沙人耕作粗放,其實他們收割糯谷的工序精細至極,田裡的糯谷並不是用鐮刀割,而是用一個小巧得如同剃鬚刀一般鑲嵌在木架上的刀片,將禾穗一根一根的割下。每個禾晾大約五六米高,四五米寬,糯米穗一排一排在上面掛起,金燦燦的一大片直入雲天,絢麗而壯觀。要吃糯米的時候,岜沙人才到禾晾去拿上兩捆稻穀穗子放進腳踏的石堆裡舂。而古樸沉重的舂米聲總會牽動著你想走進它的歷史,這聲音在山寨裡不倦的響過了幾代人,如今依然聲聲不息,你們用心感受到了嗎?

大家是否聽到了熱鬧非凡的叫喊聲?這可是岜沙別具一格的鬥木牛比賽表演呀,大家親臨現場去看看吧,我在表演場邊上等大家。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旅途就接近尾聲了。我們瞭解了岜沙的火藥槍、鐮刀剃頭、禾晾和鬥木牛等,感受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古樸文化,也對火槍部落一探究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援,希望大家下次再來我們貴州旅遊,謝謝你們!

苗寨導遊詞 篇13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趙,大家也可以叫我趙導,西江千戶苗寨導遊詞。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__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

苗寨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戶苗寨。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名師來開路,導遊來帶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榮幸能給大家做導遊;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還請大家及時提出,我將盡我所能為各位解答,在這裡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裡寫道,世界上有兩種苦難的移民,一遍佈世界沒有自己家園的猶太人;二是幾千年來不斷遷徙的中國苗族。而西江這個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西江苗族最早約在西漢漢文都時遷徙到這裡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為止,西江有1288戶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稱千戶苗寨。這裡是中國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給大家大概說了西江的概況,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講到它了吧!我們前面就是觀景臺了。

苗族是一個悲壯的民族,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最後逃亡到這裡定居,西江苗族來到這個四面環山的山谷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選擇在這裡定居也是考慮到一定的戰略作用。在苗族呢有這樣一種說法,水灣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夠狙擊財富、狙擊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處在一個大水灣裡呢!前環水、背靠山、左青龍、右白虎。這裡彙集了天地的靈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人們都說“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戶苗寨裡穿行,猶如穿梭於這個古樸苗苗族文化的歷史時空中!

寨中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從河兩岸依著山勢迤邐向上展開,房前屋後,茂篁點綴;寨腳寨頂,楓葉掩映。是如此的氣勢恢巨集!每到黃昏時分,千家萬戶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燈,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苗寨變成了燈的海洋,那場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說到吊腳木樓,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依山而建不僅節約了用地;聚集在一起還可以抵禦外敵。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養家畜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第三層用來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資料。吊腳樓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種典型欄杆,它叫“美人靠,”苗語叫“豆安息;”是姑娘們刺繡、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們注意啦,現在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就是風雨橋了,“風雨橋”意為遮風擋雨的橋,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夠給想乘涼休息的人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地方。這裡一到晚上,還有著很多當地的青年男女在這“遊方”大家可能會奇怪,“遊方”是什麼呀,就由我來告訴大家把。“遊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意思,參加遊方的青年男女都會盛裝打扮自己來吸引愛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對苗族戀愛的地方感興趣的話,那今晚不妨邀請您的心上人來這裡感受著溫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橋頭的樹,這樹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就是西江的保寨樹—楓香樹。樹老,任其死亡,枯爛倒地。誰都不能砍伐或傷害。這種對楓香樹的崇拜,同時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歷史,逐鹿之戰,黃帝使計擒獲蚩尤,用楓木做成桎梏,因而殺之。苗族先民為避戰亂而遷徙,每到一處都要看是否有楓香樹,有則有祖先神靈存在。

在西江有句話叫做“大節三六九,小節年年有”,這說明了苗族的民間節日豐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動。每十三年過一次,過一次就要連續過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過,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為慶祝豐收而過的節日,過苗年要吃“長桌宴”,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飯菜。除此之外,“長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會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頭”、“活路頭”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祭祀用的神器銅鼓就是放在鼓藏頭的家裡;“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是苗寨農業部部長。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就是我們西江的苗族博物館。這裡所陳列的物品都展現了苗族文化習俗、藝術、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學術交流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恭耳聆聽到苗族祖先的足跡,透過時空看到苗族的過去點點滴滴。就讓我們一起進去感受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們,我們的行程到這裡要結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祕的西江苗寨裡,彷彿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思想得到了一次淨化。在這離別之際,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這忙碌的工作之餘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最後祝大家歸途一切順利。

苗寨導遊詞 篇15

傳說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個兒子,岜沙人就是第三個兒子的後裔。當年蚩尤被黃帝打敗,率領部落開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長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遷徙的先頭部隊——九黎部落的一支。他們開山劈路、鏖戰熊羆,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時身著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釦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槍,上山打獵,下河打魚。爬山上樹如履平地,極擅長爬山打獵,衣食住行均取之於山林河谷。他們十分重視自己身體的強壯,狩獵與耕作技術高超,還特別強調裝束和身體的標誌。

岜沙男人非常重視他們的髮髻,髮髻在岜沙苗語中稱為:“戶棍”,是男性裝束中最重要的性別標誌——剃掉男性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髮,僅留下中部盤發為鬏髻,並終生保持這種髮式。據說,這種裝束是從蚩尤老祖時代傳下來的,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男性發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學家尋根來到黔東南,岜沙人還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因為日本的武士裝束和岜沙人的裝束幾乎沒有二樣,所以有人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婦女著裝也極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手鐲,十分耀人眼目。

苗寨導遊詞 篇16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楊,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①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②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③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和關畜生。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於堆放穀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定一種有特色的椅子,由於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上面坐著刺繡,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寨導遊詞 篇17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楊,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

①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民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線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xx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

②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絡,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說,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儲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

③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和關動物。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於堆放穀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定一種有特色的椅子,由於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上面坐著刺繡,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寨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的貴州黔東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張琴,“張揚個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張導,現在我們開始走進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苗族同胞們將以他們最高的接待禮儀——十二道迎賓攔路酒來迎接我們。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處最特別,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須得喝完,所以我們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對著苗族姑娘們手上的牛角酒杯輕輕嘗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距州府凱里39公里。寨內有1288戶人家,居民近6000人,為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稱為“千戶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漢譯而來,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這裡保留著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

西江千戶苗寨坐落在河谷,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過。這是苗家的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這裡的建築以木質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層層吊腳樓依山勢而建。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圈養牲畜和家禽;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側建有一個很特別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於觀景、乘涼,有這樣的說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層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為隆重。“長桌宴”是苗族過苗年的喜慶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禮儀,家家戶戶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一長條,排上數百米,桌上擺著臘肉、酸菜、酸湯魚等苗家特色菜餚,一會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著盛裝,跳蘆笙舞等,並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個“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的民族。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蘆笙場,也是苗族同胞們展現歌舞才藝的地方。蘆笙舞是苗族一種流行最廣的舞蹈,集舞蹈、雜技、體育、音樂為一體。說到舞蹈,那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熱情奔放了。我們現在聽到的是苗族飛歌,其音調高昂,氣勢雄渾,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常來西江苗寨學習苗家人的才藝,苗族還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這塊石碑刻著的“以美麗回答一切”7個字,是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時情感誘發題寫的。這條街叫“遊方街”,大家猜猜“遊方”是什麼意思?“遊方”是苗語談戀愛的意思。每逢農閒時節晚上8—9點,這裡聚滿了水靈的苗族姑娘和健壯的苗族小夥,他們山歌對唱讓遊方街熱鬧非凡。

歷史上,西江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清政府在苗疆實行“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轄,一些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主持祭祀活動的牯藏頭和負責安排農業生產的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在觀景臺上觀望整個西江苗寨,像一個巨型的牛角,又像一隻臥著的玉兔。

苗族服飾多種多樣,色彩豔麗,素有“無字之史書”,“繡在衣服上的歷史”之美譽。

現在我們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後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館,其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學術研究、參觀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內設有服飾、醫藥、歷史和生活等11個展館,館內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參觀。

各位遊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賓攔路酒,踏著苗族的飛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援與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滿喜和樂,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都包括,歡迎大家下次再來苗寨做客!

苗寨導遊詞 篇19

德夯是已被開發的苗家旅遊區,它位於湘西,是去湘西旅遊必去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湘西的一大“特色”,不去鳳凰和德夯何以能說到了湘西?

我們乘汽車從吉首大學出發了,很快就離開了喧鬧的城區,駛向黃土大道,不一會兒就到了,向5米以外望去,穿著豔麗的苗家服飾,帶著“哐當哐當”響且閃閃發光的頭飾的苗家少女和身著具有苗家特色的的布衣,頭上纏著頭巾的苗家少男,站在那迎接我們呢,苗寨有個特點,為了表示他們對遊客的誠意在進門之前每人必須喝三杯自制的水酒,我是小孩自然經不起誰就的考驗便免了。

進了大門,我們來到中間的庭院,在一棵小樹旁站著一男一女,所有前來的旅客都得到那圍著小樹轉上幾圈,這還挺有趣呢,轉一圈給人帶來幸運,轉兩圈給人帶來桃花運,轉三圈給人帶來財運,我也禁不起誘惑,跑過去轉了一圈,我希望幸運女神降臨在我身上,給我帶來快樂,桃花運握自然不需要,財運嘛,我還沒到貪財的那種程度。

經過幾個環節之後,肚子餓的咕咕只叫的我終於坐在了裡院的椅子上,等待豐盛的晚餐了,可苗家人待可的熱情還未完,雖說菜都端上來了可是吃飯沒有筷子可不行呀。這是美麗善良的苗家少女出現了,“各位朋友你們好,歡迎來到德夯做客,想必大家的肚子已“呱呱”叫了吧,可是想吃到想噴噴的飯沒有筷子可不行,下面我們就發筷子。”我高興極了只想趕快吃了,可是映入眼簾放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根筷子,我呆了,趕快叫住剛才給我筷子的姐姐,問他要另為一支筷子,可她卻什麼也沒說只是只我淡淡的一笑,我百思不得其解,終於主持人開口說話了,“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有些疑問,為什麼只有一支筷子?那麼有誰能答出來,我們就發第二支筷子,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還要“刁難”我呀!人們便紛紛猜起來了,可是猜了N次都沒猜出來,最後只好公佈答案――一心一意,為什麼是一心一意呢?因為苗家人待客一心一意。原來是這樣,第二根筷子終於上桌了,我的胃都快從嘴裡跳出來了,可飯呢,卻遲遲沒有來,“朋友們想吃飯嗎?那麼每一桌派一個代表與我們的苗家女對歌便可盛飯苗家少女不愧文貌雙全,唱起歌來也是動聽婉轉動聽,歌唱完了,飯盛好了我便大吃起來,真香!

8點快到了篝火晚會開始了,苗家人唱起了苗家個跳起了苗家舞……時間是無情的,節目結束了,我們也得說再見了,我們登上汽車,苗家女端著紅色的蠟燭站在門口向我們告別!苗漢情誼地久天長!

苗寨導遊詞 篇20

傳說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個兒子,岜沙人就是第三個兒子的後裔。當年蚩尤被黃帝打敗,率領部落開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長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遷徙的先頭部隊——九黎部落的一支。他們開山劈路、鏖戰熊羆,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時身著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釦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槍,上山打獵,下河打魚。爬山上樹如履平地,極擅長爬山打獵,衣食住行均取之於山林河谷。他們十分重視自己身體的強壯,狩獵與耕作技術高超,還特別強調裝束和身體的標誌。岜沙男人非常重視他們的髮髻,髮髻在岜沙苗語中稱為:“戶棍”,是男性裝束中最重要的性別標誌——剃掉男性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髮,僅留下中部盤發為鬏髻,並終生保持這種髮式。

據說,這種裝束是從蚩尤老祖時代傳下來的,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男性發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學家尋根來到黔東南,岜沙人還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因為日本的武士裝束和岜沙人的裝束幾乎沒有二樣,所以有人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婦女著裝也極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手鐲,十分耀人眼目。岜沙人頭上蓄留的髮髻象徵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徵著那美麗的樹皮。岜沙人認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於祖先選準的這塊寶地,尤其是這片生於斯、養於斯的森林的蔭庇。於是岜沙人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說:“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

從古到今,岜沙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侷限於生活生產所需,其餘概受制約。儘管321國道已於1965年修通過境,可就是從未有車敢到岜沙來拉過一車木材,村民們缺油缺鹽,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從未用車拉過。岜沙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那還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懷著對主席無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全寨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毛主席紀念堂。樟樹出寨時,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兩邊夾道目送,一直到塵灰已淨。為志紀念,於樹址處建造了一座八角紀念亭“敬獻毛主席紀念堂香樟木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