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安全專題

世界地緣政治體系與印度未來安全(上)

目錄:

世界地緣政治體系與印度未來安全(上)

一、國家安全邊界存在於大國實力邊界的規定之中,

二、地緣中心與資源中心在印度洋地區合二為一,是當代地緣政治的基本特點

三、"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結論:印度將是西方多米諾牌局中最後一張

2001年3月5日印度內政部長阿德瓦尼在安達曼群島首府布萊爾港視察時說:"20世紀屬於西方,中國在21世紀想成為世界的領導,但本世紀未來的歲月屬於我們印度。"此次是阿德瓦尼擔任內政部長以來對該群島的首次視察。首次視察又首次做出這麼大膽的預言,自然引起筆者的研究興趣,結果發現,如果印度參與西方一些國家遏制中國的行列,並幫助其達到目的,那麼,印度必將是西方多米諾牌局中的最後倒下的一張,其後果將是極其危險的。

一、國家安全邊界存在於大國實力邊界的規定之中

發軔於近代英國而又漫泛迄今的資本全球化,如果不考慮其間在戰爭間歇期出現的和平與發展的"機會"的話,那它在現實中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牧歌式的程序,相反它則是民族國家間極冷酷的淘汰過程。被淘汰的不一定都是經濟不發達的和"文明程度"不高的民族,它更多地是那些不思武備的民族。且不說大宋王朝敗於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的馬下,也不說當時綜合文明程度尚不及中國大清王朝?quot;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時所表現的低素質的窮酸和貪婪,更不說鐵托時期經濟已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南斯拉夫由於沒有強大的制海權以至後來被反覆肢解的事實,我們只要比較一下戈爾巴喬夫時期的蘇聯和現在仍頑強生存並耐心等待發展機遇的北朝鮮和古巴,人們就不難理解堅定的國家意志和有效的軍事力量在當今全球化程序中對一個民族國家所具有的生死含義。

全球化不能不包括軍事自衛手段的全球化。一旦民族國家的利益融入資本全球化程序之中,那麼不可避免的後果就是它必須從在全球範圍來審視已融入世界的國家利益,而不是隻站在敵人是否入侵本土的角度來審視和保衛自己的利益;既如此,民族國家對保衛國家安全利益的認識,也不能只基於本土的範圍而應當站在全球的範圍來看問題。在全球範圍,而不僅僅在本土範圍,在大國實力邊界之間,而不是僅僅在自已國土境內,盡力使本國的安全邊界及其已融入世界的政治經濟利益合理化(對反霸國家而言)或最大化(對霸權國家而言),便是全球化程序中反霸權國家和霸權國家的必然選擇。

反霸,當然需要反霸的理論。在許多場合,人們往往把"國家領土"、"國家領土邊界安全"及"國家安全邊界",這三個概念混淆使用,往往把一國的安全邊界的擴充套件混同於領土邊界的擴張,因而稱之?quot;威脅"。其實這是非常不對的。事實的,這是有聯絡但又不同的三個概念。事實上,任何一個進入市場經濟的國家都有主權範圍內的利益和主權範圍外的利益即融入世界的利益及其安全需求。領土邊界安全是指國家對其主權範圍內的領土的可控制和保衛的程度。領土是主權的物質載體,因此,領土邊界安全從相當的意義上說就是主權安全。而國家安全邊界則是指國家對其分佈於主權範圍之外的利益的可控制和保護的程度。比如,美國領土邊界僅限北美洲部分地區,但由於其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因而它的國安全邊界幾乎覆蓋全球。中國的領土邊界與美國差不多大小,但與美國相比,由於中國軍事力量嚴重不足,因而在中美衝突中,其安全邊界則不出中國主權領土之外,儘管中國的許多政治經濟利益已廣泛地融入世界。民族國家一旦參與全球化,那它就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已被融於世界的國家利益,而關心和保護其海外利益並不就是對其他國家?quot;威脅"。因此,只要不擴張領土邊界和侵犯他國的主權,那麼,在尊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為自衛在全球範圍延展其安全邊界的行為,就應當被看作正常合理的國家行為。如果說,國家領土是一個常數,領土邊界安全則是一個基於國家安全邊界推展的近乎無限的變數:國家領土邊界安全取決於該國的安全邊界在世界範圍推延的廣度和深度,一國領土邊界安全係數與國家安全邊界的係數的比值便是該國的國家安全值。例如,一國的國家安全邊界係數與領土邊界安全的係數比值大於1,那麼,這個國家則相對比較安全;如果小於1,則說明該國處於非安全狀況。比如目前的伊拉克就是這樣。如果等於1則說明該國安全邊界與領土邊界重合,國家的邊界安全處於底限,處於被動防衛的境地,並具有相當程度的脆弱性。比如瑞士就是這樣。1962年赫魯曉夫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人就很恐慌,覺得影響到它的安全;同樣,1950年美國出兵朝鮮,中國人也覺得影響了自己的安全。這說明,國家安全邊界與領土邊界安全的確是存在著的但又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國際鬥爭中,沒有外延空間保證的安全承諾是絕對靠不住的。這個空間的外延就是一個國家應當具有的安全邊界。安全邊界的擴充套件並不是國家領土的擴張,只意味著國家領土邊界安全係數增高。中國人打贏了朝鮮戰爭,中國東北地區的和平形勢一直保持至今,但中國並未擴張半寸領土。當然,一國的國家安全值也是相對於特定的對手而言的,比如排除美國的因素,印度在南亞的國家安全值是非常高的,但若印美之間衝突,印度的國家安全值則相對要小得多。因此說,一國的安全取決於他國,尤其是大國對該國安全邊界的具體規定,而不取決於該國政治家一廂情願的想象。

規定即肯定。在不侵犯他國主權和國際法的前提下,國家安全邊界就是國家利益的合理邊界。理論上說,國家利益邊界更多地存在於國際法的規定之中,但在現實裡,國家利益的邊界,則更多地只能存在於自身實力邊界和世界大國實力邊界辯證規定之中。不管一國的國家利益隨歷史如何變化,但它們的最高目標都是為了控制和利用更多的國際資源來滿足本國的政治經濟需求。如果說,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自給自足的生產目的,使得這一時期的國家利益只能是內向的和地區性的,那麼,當歷史進入市場經濟軌道後,發展就成了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生存的"硬道理"。而當一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又不能支撐這種發展時,它就必須走向世界去尋求國際資源和市場。這樣,世界的存在,在這一時期也就成了國家的存在。一國經濟,只要它進入市場經濟並發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不能不需要世界資源和國際市場,從而它也就不能不是與世界經濟相互融合的一部分;這樣,它的國家安全邊界,從而國家安全戰略,就不能不是處於全球視野中並向世界延展的概念,其實現手段也就不能不是一種向全球輻射並能在大國實力間得以有效地擴大本國利益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國家的安全係數並不完全取決於該國的存在狀況(如人口、版圖等)及該國領導人的願望本身,而是更多取決於該國利益及其實現手段以及與之相應的安全邊界在全球範圍內的輻射程度和世界大國對該國的安全邊界所認可的限度。

二、地緣中心與資源中心在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合二為一,是當代地緣政治的基本特點

我們知道,歷史上大國爭霸基本上是通過控制海洋和控制陸地兩類戰略交鋒進行的。儘管後來出現了空中戰場,但爭奪制空權的目的,還是為了有效地控制海洋和陸地。當然這並不是說,海權國家對陸權沒有需求或陸權國家不需要海權。而是說,對前者言,陸權只是海權的外圍存在;對後者來說,控制海洋則是為了更有效地保障陸權。作為英美這樣的海權國家,它們正是通過控制海上線路來實現對世界資源的控制的;作為這種實踐的理論表現就是最早由A?T?馬漢(1840-1914)提出的"海權論",其基本論點是:海上力量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繁榮和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國家的力量能夠控制公海,它就能控制世界的財富,而控制了世界的財富也就控制了世界。為了積累財富,國家就必須生產和在世界範圍交換產品,由於地球表面陸地為海洋所包圍,並且海洋運輸比陸地運輸更方便,因而海洋是大自然賜予的偉大交通工具。富有進取性的國家必須依靠海洋獲得海外的原料、市場和基地。所以,一個國家想成為世界強國,必須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動,並在必要時阻止海上自由競爭。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支強大的海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必不能少的和最為重要的力量。他說:"武力一直是思想將歐洲世界提升到當前水準的工具。"【1】而"將海洋由自然狀態有效地轉變為存在著海權,最具決定性的方式是商業控制。"【2】馬漢已注意到世界海權是一個體系,他從英美國家利益出發,認為:海上掌握海權的關鍵在於控制海上交通線。而決定歐洲和美國命運的海上交通線,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從歐洲經蘇伊士的航線,另一是從美國穿越太平洋的航線。由此出發連線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距離的海上島嶼和海峽,便是美英海軍必須控制的海權地區所在?quot;直布羅陀、馬耳他、塞普勒斯、埃及、亞丁和印度──按地理上的順序而不是嚴格的時間上的先後排列──向世人展示出一根完整的鏈條。這根被一環一環地打造而成,或通過公開使用武力或憑藉政治交易,但一直為一種民族特性牢牢地駕馭。"【3】 "英國為了自己的偉大需要而掌握埃及。另外,埃及對於整個東方世界來說也處於中樞地位。在任何情況下,來自各個地區的物資都可流入埃及。在軍事上,埃及是個理想之地,因為從四面八方流向埃及的物資供應是任何海軍都很難完全切斷的,這就十分有益於在埃及集中力量以進行鍼對直布羅陀或印度的防禦或進攻的行動?quot;【4】 應當說明的是,馬漢所處的以歐洲為中心時代並沒有使他充分意識到印度洋在世界海權體系中的關鍵意義,他說"印度並不是英國的主要政治、軍事活動場所。只是英國所屬的許多塊土地中的一塊,它們遍佈全球,由英國的超級海權聯為一體。在這麼多地方中,印度由於距離和地形最適合於被用來對中亞發揮影響或對俄國擴張線的前沿採取行動。印度的陸上邊境受阿富汗的山脈及喜馬拉雅山的保護,其後翼也是無懈可擊的,只要英國海軍依然優勢在握。這樣印度實際上是一個前進基地,它可成為開往埃及或中國的遠征軍的初始或最終的出發地;作為開往其他任何方向上的更近地點更是不在話下?quot;儘管如此,馬漢意識到印度洋在大國,尤其是英俄兩國爭霸世界的重要地區。他說:"可以說,英國和俄國在亞洲的領土擴張構成了當前的地區背景","俄國正努力在地理上倚托東西兩翼向南推進,而前進的中心地帶就是阿富汗山地及多沙漠的東突厥斯坦與蒙古地區。"在南亞"這邊的海峽殖民地和香港以及那邊的亞丁和埃及象陸地據點一樣發揮著巨大作用,有力支援了英國在東西兩個方向上的海上經營。在廣泛的意義上,這種經營是針對於亞洲分割地帶,或者說是南北力量的爭鋒地帶的側翼?quot;【5】馬漢與麥金德(1861-1947)這兩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學者從海陸(矛和盾)兩向為現代地緣政治理論【6】奠定了互為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原生性基礎。

H?J?麥金德認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歐、亞、非三大洲由於發達的交通已變成一個"世界島",世界島可分六個地區,其中最重要的地區是歐亞大陸板塊地區。這個地區除東歐這個門戶外,其餘方向海權國家均不易進入,歐亞大陸的結合部的中亞中東地區,被麥金德稱之為"軸心地區"或"心臟地區"。佔據心臟地區的國家在歷史上卻屢屢向沿海擴張。麥金德從歐洲人的視角提出"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能主宰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的論斷。【7】應當說明的是,與馬漢一樣,麥金德所處的以歐洲為中心時代也沒有使他充分意識到印度洋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關鍵意義。

在對世界地緣政治體系及其中心環節的認識上,政治家似乎比學者的眼光更敏銳些。且不說彼德大帝、拿破崙等是怎樣認識印度洋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關鍵意義的,就是被首任印度駐華大使,同時又是印度現代海權理論的奠基人K?M ? 潘尼迦(K.M. Panikkar)譏諷為"只把海洋當作一條邊界" 【8】的曾任英國外交事務次官和印度總督的英國保守黨領袖之一的寇鬆(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859-1925)似乎也看得明白。他在《遠東問題》一書中說:"印度帝國處於地球上第三個最重要部分的戰略中心。......但是,沒有比在它對遠近鄰邦的命運所起的政治影響上,以及它們的盛衰繫於印度這軸心的程度上更看得出它的中心支配地位了。"【9】曾任英國殖民、貿易、內政、海軍、軍需、陸軍、空軍、財政及國防大臣和首相的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05)則把印度稱為"英王皇冠上的那顆真正最為光亮而珍貴的寶石。"【10】而潘尼迦在其著作《印度和印度洋》一書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對麥金德及其之後的地緣政治理論中的歐洲中心和忽視印度洋的傾向予以批評,他說:

德國的思想家們異常注意考察地理問題,他們為了探討凡是控制了歐洲大陸中樞的,終必掌握海陸空的控制權這個觀點,簡直給世界戰略問題迷住了。大有資格以這個新學派的締造者自居的麥金德也是以同樣的觀點考慮亞洲大陸的,於是印度洋只被當作"海島世界"的一個連線區,而在那個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政治邊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結果,印度洋中的地利問題,從來沒有人認真研究過。不過,考察一下印度防備的各種因素,我們就會知道,從十六世紀起,印度洋就成為爭奪海權的戰場。印度的各港口,對歐洲和遠東距離大致相等,而非洲和太平洋各島又都相去不遠,這個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印度商業具有世界重要性,我們認為這是以往印度的一大推動力,它曾在歷史上使印度產生過激烈的政治變化。【11】值得讓人欽佩的是,作為外交家,他在其著作中坦率地說出一個對地緣政治理論最為重要,對其祖國印度的國家安全也是最冷酷的事實:

正是由於英國在印度大陸上的地位,才使英國享有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才使它得以把勢力伸張到太平洋上去的。認真研究一下印度歷史上的各種力量,就可以毫不懷疑地認識到,誰控制印度洋,誰就掌握了印度。從近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任何強國,只要掌握住絕對制海權,又有力量打得起陸戰,就可以控制印度帝國,【12】

如果說,以前的學者和政治家們是從爭霸對手所在地理位置及軍事和商業貿易的角度理解地緣政治利益重心所在的話,那麼,隨著20世紀太平洋地區大國的崛起及其對世界資源需求迅速擴大,戰略大師們日益注意到: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生產決定市場,而資源卻決定生產。一國的實力不完全取決於該國的生產力總量,而決定於該國可絕對控制並能穩定地獲取世界資源的總量;一國在全球政治中的勝負興衰,不再單純地決定於它所表現出的經濟(比如市場經濟)和政治(比如民主政治)財富總量,而決定於得以保證這些財富不斷得以產出從而使生產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的資源佔有量;國家的失敗,不再表現為國家財富的喪失,而表現為國家生產這些財富的生產力及支撐這種生產力的海外資源供應線路,特別是控制這些線路的軍事力量的喪失。因此,這一時期的地緣政治不應再僅僅是一個單純爭奪控制世界地理要道和控制世界市場的理論,它已深化為以控制世界資源為中心的理論。在他們的理論中,控制世界不再是以控制某一地區為前提和目標,而是以控制世界資源貯藏豐富和開發條件最好的地區為前提和目標;地緣政治體系的學說,應是一個隨資源中心變化而變化的動態學說,而不再僅僅是"地理決定外交"的靜態學說;特定時期人們對貯存於特定地區的特定資源的需求程度規定的世界資源中心(或重心),決定這一時期的地緣政治體系的中心。如果說,以往的地緣政治是對手確定戰略的話,那麼,新的地緣政治邏輯則是,資源決定戰略:誰控制了資源,誰就能控制世界。

資源價值與地緣價值在時間和空間上合二為一併以前者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現代地緣政治理論的鮮明特色。在這新的視野中,印度洋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關鍵意義再次得到大國政治家的高度重視。在這方面理論貢獻最大的,是在上世紀70年代曾任美國總統的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將地緣政治利益與資源政治利益緊密地結合並使前者服從於後者,是尼克松考慮全球戰略時貫穿始終的和突出的思想方法。他寫道:

誰在波斯灣和中東控制著什麼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是誰在世界上控制著什麼這一問題的關鍵。

英國早就看到這一情況到來了。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他們試圖使美國人相信,波斯灣問題"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還具有高度的戰略和政治意義"。英國人比美國人更易遭受攻擊,因此,他們需要更清楚地認識這些問題,但他們也更有經驗,在波斯灣尤其是如此。因此,他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些問題。

雖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一直到一九七三年發生阿拉伯石油禁運之後才知道波斯灣有一些小小的酋長國,但是英國的統治者們一百五十年來一直在注意它們的事務的最微小的細節。

英國最初在十九世紀初進入了波斯灣,以阻止海盜破壞他們的貿易。從那時起一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英國軍事力量維持了秩序,提供了保護,並解決了分佈在海灣沿岸各個酋長國裡的爭端。

在整個海灣和阿拉伯半島周圍,英國一直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亞丁、阿曼、卡達、巴林、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些通常叫做"海盜海岸"的酋長國裡,英國是酋長們和世界其餘地區之間的聯絡。他們用機智、徹底和強硬手腕來執行他們的任務。一九三四年,在一場保衛他們的亞丁港的運動中,英國人利用奉承、賄賂和周密策劃地顯示武力的作法,同現在叫做南葉門的內陸的各位統治者締結了不下一千四百項"和平條約"。正是在英國的保護傘下,巨大的跨國公司在它們尋找石油的努力中開始在這個地區進行勘探。

英國不僅控制了海灣,而且還控制了從印度洋各個地區來到海灣的通道。印度洋各個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亞、緬甸、印度、錫蘭、亞丁、蘇伊士、肯亞、南非、澳大利亞、迪戈加西亞和印度洋的其他島嶼,這些地方在以前某個時候全是英國屬地。波斯灣和波斯灣外面的印度洋都是"英國的內湖"。

英國把它在波斯灣的勢力一直保持到一九七一年。但是,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分階段地擺脫了它在"蘇伊士以東"所負的責任,從而造成了一系列力量真空,這些真空由蘇聯人煽動的反英民族主義者填補了。【13】波斯灣的戰略重要意義今天集中於兩個因素:它的位置和它的石油。這個基本事實在二十世紀最後這幾十年裡使波斯灣成了全球風暴的風眼。如果蘇聯有力量關掉中東的石油龍頭,它就會有力量使工業化西方的大部分國家向它屈膝。為了做到這一點,蘇聯人沒有必要象他們接管阿富汗那麼實際接管波斯灣。他們通過外部壓力或內部動亂,使西方得不到這些國家的資源,也可達到他們的目的。

蘇聯人長期以來就知道這一點,蘇聯持不同政見的物理學家安德烈?薩哈羅夫追述一位高階官員一九五五年在克里姆林宮發表的一次談話。這位官員解釋說,蘇聯在中東的政策的長期目標就是"利用阿拉伯民族主義給歐洲國家在獲得原油方面製造困難,從而獲得對它們的影響?quot;這番話是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之前十八年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