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精選6篇)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1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校園》。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上學期,我校開展了“禮儀與教養”的教育活動,在這活動的影響下,鹽阜中學更加生機勃勃。那麼怎樣才能使中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裡呢?今天在升旗儀式上,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精選6篇)

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我們中學生要著裝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學校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也就是說要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我校有部分學生為了趕時髦,追流行,男生留長髮,女生學超女,其實這樣的儀表並不符合中學生的身份,給人一種過於成熟的感覺。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裡,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佈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佈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學校裡,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裡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任所欲為等形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這一代人的深思。自古以來"禮儀之邦"的美稱,千萬不能斷送在我們手中。

如今 “八榮八恥”的學習深入人心,全中國都瀰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於各種花朵,你,我,他,便是他們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們一定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2

文明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兩千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就將“仁”與“禮”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兩大基石。“仁”代表著內在的美德,而“禮”,則講的是外在的舉止文明。美德與文明是相互依存的,文明是美德的形式,美德是文明的內容,有了內在的美德,文明的行為才真正熠熠生輝。

在今天,文明與美德已經不僅僅是對君子的期許,而是社會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唯有自內而外的良好修養,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和他人的尊重。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國小生,作為祖國的花朵、世界的未來,我們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呢?

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沒關係”化解衝突,還要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在家裡,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裡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規,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環境衛生。

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作為今天的中國少年,我們要續寫先哲的詩篇:“少年有德則中國有德,少年文明則中國文明!”建設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用文明為祖國添彩!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3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著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幹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 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並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眾,但是你那處處為人民著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誇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勳。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而補餘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國小生”。古人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很久以前,有個小和尚,想學會理髮來幫寺廟的和尚剃髮。於是他就開始用冬瓜練習,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時總要順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沒多久就學會了如何剃髮,當他第一次幫人剃髮,去打水洗頭時,“順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

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用冬瓜作練習時養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習慣,儘管為自己的師兄剃髮時心裡想著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卻不聽使喚,習慣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個小小的壞習慣害了他。

雖然這個故事有幾分誇張,但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吵鬧、不亂丟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園裡,微笑面對老師和同學,熱情主動地打招呼問好;平時熱心真誠地幫助有困難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時,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車上,能熱心地為身邊的老人、抱著孩子的乘客讓座…… “文明”就像空氣一樣,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體現文明。

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學校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裡的一草一木,讓我們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和同學快樂友好地玩耍,讓我們在這裡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將來當我們長大了,走向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好品德、懂法規的優秀公民。

你生活上的一點一滴,你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謂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同學們,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點滴之處見精神,做文明的、高尚的人,就從這些細節開始吧!

謝謝大家!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年級四班的×××。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的國小生》。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文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國小生,必須遵紀守法、文明做人。

那麼,文明到底是什麼呢?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就是困難時給予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 箱時的舉動……文明到底是什麼呢?文明,是分別時的一聲“再見”;是見面時的一聲“您好”;是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是不小心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

同學們,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有一位思想家曾經說過: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能讓我們的校園處處盛開文明之花!

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路同行!謝謝大家!

關於講文明主題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二(二)班的李博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的國小生》。

同學們,我首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人”怎麼寫呢?好多同學都說:人,一撇一捺。是的,“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同學們想過沒有:我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的回答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幫助,是見到老師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說的一聲“對不起”........文明就是對人有禮貌的好品質。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吃東西前先洗手……文明是一種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文明是什麼?文明就是愛護我們的校園。

大家請看我們美麗的環潭鎮小:桃花開了,開出了胭脂紅的花朵;柳條綠了,吸引了唱歌的小鳥。愛護校園不僅jin是我們每個同學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一片紙,我們撿起;一滴水,我們節約;一堆垃圾,我們打掃;一朵花,我們珍惜;一棵草,我們愛護.......我們要用我們的行動愛護校園,做一個愛護校園的小天使。

同學們,讓我們在這個春天裡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走向文明! 祝願每個同學像快樂的小鳥一樣在平安和諧xie的校園裡唱歌、學習、成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