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美德演講稿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精選9篇)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現在,美德已被有的人拋之腦後,不被重視,我想說,中華美德不能忘!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精選9篇)

一天傍晚,在馬路邊上,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拿著幾袋東西站在上面。寒風凜冽,天色陰沉,車站上的“母子上車處”顯得十分顯眼。母親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車處裡,怎麼會有四個大男人在這呢?難道他們不識字嗎?可是看他們紳士道衣冠楚楚的衣著打扮,怎麼也不像一個文盲呀!

母親瞧了瞧他們,排最前頭的那位大爺,胖墩墩的,穿著筆挺的大衣。他眯縫著雙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沒有絲毫反應。再看看第二個人,戴頂軍帽,穿著軍大衣,雙手x進兜裡,平視前方,旁若無人。第三位,矮矮的個子,戴著一頂十分時髦的帽子,閉著雙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再瞅瞅最後一個人,簡直無法形容。大個子,大皮衣,再加上一個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親提著嗓門兒,大聲說:“難道你們不識字嗎?這裡是母子上車處呀!”可是,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時候,車來了。那幾個男人一窩蜂地衝到車上。母親看了看車裡擠得滿滿的人群,又看了看懷裡冷得發抖的孩子,年輕的母親只好無奈地站在旁邊,等待著下一班車的來臨。

英國的弗o培根先生講過:“如果有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公民。圖中的那幾個男人真的不識字嗎?他們裝聾作啞,面對寒風中的母子熟視無睹,毫無憐憫之心,真是讓人痛心啊!為什麼會有如此現象呢?這些人明明認識字,為什麼要裝成文盲呢?難道他們早已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遺忘了嗎?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當假文盲,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中華美德不能忘!我們應該把它傳播下去,讓它成為每個人心裡的標尺,讓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5)班的柳鶯,這次能夠參加學校“美德好少年”的競選,我感到無比的榮幸!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裡數不勝數。

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處處以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在學校裡,我勤學善思,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培養了高尚的情操和堅強的意志;作為班幹部,我是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處處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並且盡心地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同學;作為一名大隊委,我熱愛工作,認真負責,為全校同學奉獻出自己的熱情。在家庭中,我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夠深受老師的信任,同學的擁護,長輩的喜愛!

我心地善良,總是把無私的關懷帶給別人。在汶川大地震後,我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捐給災區。我的心也隨之飛到了災區:每當看到許多人在地震中失去寶貴的生命時,我就會傷心的哭泣;每當看到許多人為了“生命”而頑強地堅持,從廢墟中被救出時,我又會含著淚水興奮地歡呼!不久之後,班裡來了一位四川災區的同學。老師把他帶到了班級時,他躲在了老師的後面,目光裡流露出一些恐懼與不安。

我的腦海裡立刻就閃出一個念頭:我要主動地向他伸出溫暖之手,讓他在班級大家庭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經過初步瞭解後,我知道他的名叫於松林,來自四川地震重災區——汶川,他所在的學校已經成為廢墟,很多同學在地震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為了幫助他走出地震的陰影,重新面對生活,每到下課的時候,我就主動與他聊天,溝通學習生活,談論興趣愛好。

我還把更多的好朋友介紹給他,並在班裡組織了互助小組,送給他許多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在六一兒童節時,我又為他準備了豐富的零食以及精美的禮物,他的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在這次學校裡組織的“心繫四川地震災區”義賣活動中,我不僅積極地參加義賣,還把自己積攢了一年的零花錢再一次捐給了災區,為他們重建家園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同學們,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我期待你們能給我投上寶貴的一票!我會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謝謝你們!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3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記得有一次,我站在100路車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滿了人。到了新街口這一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還帶著一位年幼的小孫子,居然沒有人讓座。那位老奶奶領著孫子從車門口一直走到車尾,可滿車的人卻毫不在乎,沒有人讓座,坐著的人心安理得,連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們。沒有幾個人像我這樣看著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個站點,都會播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我想,這是在浪費電。我聽了幾百遍了,想必經常做車的人聽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滿座的人,面對他們卻不加理睬。

我認為,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說,讓座是我們應盡的一種義務。現在,人們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誰也不願意吃個虧——正如讓座這個簡單的動作。

我們大家在學校裡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更加美好。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國小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二班的張洺語,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什麼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所以我們更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記得有一次看報紙,我對有一篇報道的印象特別深: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表裡如一”的標準要求自己,巨集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希望你們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中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裡,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弘揚中國文化,傳承中華美德》。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人都體現 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 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和氣節的例項,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說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絡,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 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 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巨集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 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 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 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銳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 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衛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 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衛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 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 得到昇華。

五. 敬長、知禮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 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 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 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 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 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 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早已傳遍全中國,用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同時也讓他們把中華傳統美德和家風保護好並傳承下去。也許一些對這方面陌生的人會問: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是什麼?我們怎麼弘揚、傳承他們呢?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包括八個字: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它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敬長輩,對其充滿了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和笨拙,醜陋與缺點。我們,便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形容它:精忠報國、仁愛孝悌、誠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

中華良好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優良風尚和作風,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因此,良好家風就是有大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以及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係和態度行為中。它猶如一種巨大的磁場被人們深深感受到,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總得來說,良好家風就是圍繞“態度”和“行為”二詞,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筆記本,開始睜大眼睛看著人們:認真衡量後,記錄下一些正義的人們的光輝事蹟,根據這些事蹟創新出一些良好的風尚。後來記錄下的事蹟和風尚,便被人們採納,五千多年來一直讓人們的子孫後代保護、傳承著。

講述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發現,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把他們拆成一句句、一個個的詞句,字裡行間總是有他們的“總管”詞句。生活中,身為國小生的我們應該自主養成優良的閱讀習慣,學習時一絲不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態度和習慣,腦海裡總要想著自己的繁榮國家——中國的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不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訴別人,把它們弘揚、傳承下去。當然,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沒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們,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然而,請一些人不要頑固地認為:它們只是幾個詞,我們不用軟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廣大人民永遠遵守“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更加得美滿!希望大家支援我的文章!謝謝!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美德 傳承民族精神》。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它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對高山,你定會感慨它的氣勢磅礴;

放眼大海,你定會驚歎它的洶湧澎湃;

仰望青松,你定會讚美它的高大蒼勁;

俯瞰小草,你定會稱頌它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為它們身上飽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頑強的意志,那是因為它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靈魂。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迴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以其古樸與雄渾,悲壯與神聖,凝結成一股茁壯的血之根,閃爍在萬古蒼原之上。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然而,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扶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地理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位於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

歷史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

美術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樂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著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我說:中華美德是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我們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當我們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世紀的起點,長城在我們腳下延伸,黃河在我們胸中沸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滾滾流淌。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從身邊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8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也許就是道德的宗旨吧!

有些人每天都在說一定要有道德不能貪贓枉法,要實現“三個代表”思想,可雖說是這麼說,但實際做到的有幾的人呢?

今天我聽到一條新聞:一個反x敗分子8年打倒一名x敗官員。8年啊!整整8年才打倒一名x敗官員,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甚至妻離子散。只為人民服務,在採訪他的時候他說:“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應該以身作則,為人民服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便是反x敗與x敗之間的道德差距。

就象莎士比亞說的:“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下我們只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是等於沒有一樣。”

作文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成的以儒家為主,以孔孟為代表的道德。人自我完善的過程是:自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中國的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浩然正氣的愛國精神,愛人孝順的人道精神,學而時習的治學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經世致用的求實精神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潔身自好的廉潔精神,物物相依的群體精神,捨生取義的獻身精神和殺身成仁的犧牲精神。作文

作為炎黃子孫,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中國這條巨龍騰飛在世界的天空,我們會讓全世界仰望!

2022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經典古籍構成了它的核心。經典古籍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奮鬥的歷史,而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華文化被稱為倫理型文化。它的精華被世界譽為中華美德。它對於增強民族內聚力、振奮民族精神、整合群體價值、協調社會秩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美德有著豐富的、系統的內容。它包含著:個人與國家的關係,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例如:“與人為善”,“誠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個人自身修養的問題,例如:“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個人、集體、國家聯成一體,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種倫理價值體系,在別的國家是很少見的。中華傳統美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傳統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作為意識形態的價值思想體系是生產關係的反映,新的生產關係的建立必然要伴隨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但是,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在對舊的價值思想體系的批判和改造中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提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中國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的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鄧小平理論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特色在哪裡?我的理解,一是社會主義的,二是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才能把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有特色。 第二,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帶來了許多外來的,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浸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包括它的價值觀念,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選擇先進的優秀的精華,例如他們的科學精神、民主精神、開放意識、進取精神等。同時要摒棄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適合於西方而與我國國情不符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浸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新美德。

第三,當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需要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極需要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復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明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黨的xx大提出要用20xx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20xx年中,我們現在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將成為祖國建設的骨幹,他們的成長將關係到中國傳統美德能否傳承下去,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問題。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從小讓他們身體力行,形成習慣。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這個道理,為了讓少年兒童牢記各種行為規則,編寫了許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讀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經》、《千字文》等,一方面讓兒童識字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習傳統美德,身體力行,銘記在心,從而形成習慣。這些讀本今天當然不能再用了,裡面有許多封建的東西,但是其中有許多代表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還是應該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應該有新的讀本,選擇代表先進文化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編纂成冊,讓青少年廣為傳誦,並指導他們努力實踐,從而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彙編出版《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叢書》,很有意義。選擇經典古籍中適合青少年閱讀並具有時代生命力的內容,讓青少年閱讀背誦。有些內容可能青少年一時還不能理解,但隨著年齡學識的增長,他就會懂得其中深奧的道理。我小時候也讀過一點四書五經,如小時候背《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當時並不明白,現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小時候讀《論語》時背誦的,現在成為我的座右銘。可見,小時候趁記性好的時候讀點、背點古籍是很有好處的。當然,我不提倡如過去意義上的讀經。中國的四書五經主要內容是宣揚封建道德,與今天倡導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經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養心的道理,即前面說到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這是我們今天仍然要繼承和發揚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為美德代代相傳,因為美德在我們心中,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