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發言稿

深化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發言稿

發言稿1.24W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深化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發言稿

大家晚上好!剛才劉校長再一次帶領大家溫故了洋思成功的法寶之一——“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說是一種模式,不如說是一種思想更為確切。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思想,是實施新課程最有效的手段。它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薰陶情感;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是真知識,課堂的效率高,所以,這種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運用這種模式教學,減輕了學生負擔,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真正做到了教為學服務,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有不及格的學生是正常現象;老師總抱怨學生基礎差,歧視後進生,只關注前幾名尖子生,學生享受不到平等教育、均衡教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尊重差異,面向全體,“不放過任何一名差生”“從最後一名抓起”,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因此,我認為這種模式,在博大的教育關懷中,凝聚著深刻的教育思想,是一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策略體系。

課堂教學對我一直是挑戰,要把語文課上好太不容易了。千萬不要以為有了這種科學的、先進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語文教師應該像一個生命的魔術師,不斷地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掘語文的潛能。最初接觸這種教學模式,是在90年代,雖然至今已經從教16年,但也經常有手足無措的時候。我常常想,這篇課文用什麼方式去教?這個教學思路是最恰當最科學最優美最藝術的嗎?每次走進課堂,往好處說,我都有一種神聖感;往壞處說,有如履薄冰的感覺。我經常感覺到需要反思、需要提高、需要學習,有時這種感覺會來得非常猛烈,好像重新回到了一個生手的狀態。對我來說,每堂課都是新的,我從不覺得自己已經駕輕就熟,重複自己是很無聊的事。

目前,洋思的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發展、深化,語文課堂尤其表現得異彩紛呈,許多老師運用這種模式外出上課也好、代表學校競賽也好,均獲得了成功。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好語文課?洋思中學的語文老師要追求好的語文課堂,其標準應該是什麼?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發展方向又應該是什麼?洋思的語文課堂還可以有哪些創新?下面我想就這些問題談一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我一直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學更是一門美麗的、充滿詩意的藝術,語文課堂則是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做人處世、快樂成長的、放飛心靈的人間天堂。

這放飛心靈的天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是師生創造奇蹟、啟用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是向未知方向挺進、隨時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麗圖景的旅程……

一堂好的語文課,首先得有“語文味”。語文味越濃,課就越好。語文課的最大問題,不是怎麼教的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語文課的最大悲哀是語文字體的淡化和失落。說句不太中聽的話,不少語文課總是喜歡“紅杏出牆”、“為人作嫁”,表現得枝枝蔓蔓節節,特別雜亂,特別繁瑣,什麼東西都要講,什麼東西都要涉及,卻忘卻了語文課的本質,沒有了語文課的味道。那麼,什麼是“語文味”?具體來說,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不少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學還以應試為根本目標,甚至把語文課上成數學課、化學課,上成思想品德課,因此缺少感染力、衝擊力強的語文課,缺少催人淚下的語文課。雖然課堂中多了學生討論、自由發言,其實學生所說的還是教師設定的答案,教師也不希望學生的回答超出自己劃定的範圍。這種“偽對話”現在相當普遍,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處於強勢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本位的教學思想還沒有真正落實。

一堂好的語文課,必須得有“人情味”。語文課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機械刻板的語文課註定不受學生的歡迎,不受學生歡迎的課能稱為好課嗎?語文課要注重情感薰陶、價值引領,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對學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賞識其個性、激勵其潛能,真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們語文老師的職責真的不是默默字詞那樣簡單,語文課的任務很多,也很沉重,它應該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精神的溫床;學生的語文知識也不應只是簡單地從六本教科書中獲取,它的範圍、外延都應該更寬、更廣。所以,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有責任,更有義務深化這種模式,讓我們的語文課煥發出真正的“語文”芳香,提升其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的成才奠基。

一堂好的語文課,最好還能有點“書卷味”。當然,這是我的一種個人偏好,或者說是我的一種風格追求。有的語文課,初看時滿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細細體會,則味同嚼蠟,整個感覺就是缺乏內涵、缺乏品位。語文是一門充滿詩意的學科,語文的詩意是通過獨特的生機、鮮活的張力和創造的激情所體現出來的整體意蘊,是師生對文字進行創造、想象、體驗、思考、理解、內化後所體現的整體情味。這種意蘊和情味體現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充滿詩意的導語中,體現在學生一次又一次搖頭晃腦的吟誦中,體現在對優美畫卷和音樂構建的畫面的津津有味的欣賞中……在這充滿詩意的天堂中,學生會深切地感受到學習生活的幸福,心靈成長的快樂,真正如詩中所說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初聽時可能不覺得怎樣,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內含豐厚的文化底蘊;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儒雅、從容、含蓄、純正;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常常靈氣勃發、靈光閃現,或在教學設計上別出心裁、或在文字感悟上獨具慧眼、或在課堂操作上另闢蹊徑。

除了以上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外,我們還應該虛心向名校學習。近幾年來,東廬中學、山東杜郎口中學等聲名鵲起,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對他們,我們不應該漠視、看不起,甚至打擊。我們應該懷著寬廣的胸懷謙虛地向他們學習,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博眾家之長,為我所用。

我們應該向名師學習。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錢夢龍的“三主四自學習法”、餘映潮的“板塊教學法” 、韓軍的“新語文教學法”、王淞舟的“詩意語文”等均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們不應該孤芳自賞,更不應該固步自封。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強化課型創新、優化教材處理,簡化教學思路、細化課中活動,美化教學手段、詩化教學語言”。

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多學習,提高我們自身的人文修養,告別浮躁,遠離塵囂,拒絕功利,拋卻煩惱,以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思想交換學生的思想,以自己豐富的學識和海納百川的胸懷,撞擊、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讓他們在開放的空間裡,與中外大師促膝談心,與古今文化親密接觸,享受文字的魅力!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以上只是我對深化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的一孔之見。在各位行家面前談這樣高深的話題,我實在有點誠惶誠恐。現在是一個群星璀燦的時代——名師輩出,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各種教學流派紛紛建立。在這樣的大潮中,堅守並深化“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思想將任重而道遠。但願有一天,我們的語文課堂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顆顆放飛的心靈翱翔於這充滿詩意的天堂裡;但願有一天,我們的語文課堂能真正成為放飛學生心靈的天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