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精選26篇)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

如今,作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當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精選26篇)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愛國的豐碑,其實國家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真的不會奢求我們多少回報。當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時,我們能伸出自己的雙手;當貧困山區的孩子在飢寒交迫時,我們能夠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當社群的爺爺奶奶在孤獨寂寞時,我們能夠主動聯絡身邊的同學一同去給與問候和幫助,讓我們用一顆愛國之心,一顆感恩之心,向我們的祖國獻上我們自己特有的愛吧。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

沿著歷史一路走來,不斷摸索有一種情懷總貫穿於其中,從陸游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無不展現出愛國的情懷,讓我們看到一顆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古代仁人志士都俱愛國情懷,那麼如今呢?在這無比開放、昌盛繁榮的當今時代,我們不也應該具備這種情懷嗎?難道只有在古代社會背景才會孕育愛國情懷嗎?在當今時代,我們國家雖不像過去那樣戰爭頻繁,民族處於危難和水生火熱之中,但我們有應具備這種愛國情懷,因為新時代擁有新挑戰,只有具備這種懷,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展現同樣也需要愛國情懷,只有具備愛國情懷,中華民族精神才會綻放耀眼的光彩,神聖的魅力,中華民族精神才能深深熔鑄在民族的靈魂中,讓我們的民族知難而進、百折不撓並最終在挫折中奮起。

因此,讀書可以感受到愛國情懷,讓愛國情懷種子在我們心中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讓我們的心中擁有愛國情懷吧!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少年朋友們,今日之責任全在你少年,祖國的偉大復興之路,靠你們去建設,你們是祖國希望和未來,你們是未來的主人公,因此我想說,讓自己多一份愛國情懷吧!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麗輝煌而奮鬥!讓祖國明天的壯美,用你們手中的筆描繪,讓祖國明天更美好生活,用你們的思想去醞釀。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3

從小,我就生活在中國!這裡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責任心的人才!今年恰逢新中國71歲生日。71年,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段輝煌,一份夢想。我是一名愛國的國小生,我是怎樣做的呢?

我把自己的紅領巾洗得乾乾淨淨,戴在脖子上,看著它迎風飄揚的時候,這是愛國。

我仰望著旗杆上冉冉上升的五星紅旗,向它致敬的時候,這是愛國。

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按時完成作業,這是愛國。

我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亂扔垃圾,參加環保活動,保護好環境衛生,這是愛國。

我把廢水、廢紙再利用,變廢為寶,這也是愛國。

愛國,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我們努力學習,共創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4

祖國在日夜強盛,從當初的衰敗到現在的強盛經歷了多少歲月,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從原來的不懂,變成了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人們現在懂得了電腦,懂得了如何上網,這又是文化的一大進步,是一歷史的改變。現在的科技發達了,人們開始用電磁爐·微波爐了,人們的生活也變好了,祖國也富饒了。

在這些年的變化裡我們經過了許多的災難,最近有512地震,還有“莫拉克”颱風等等,但人們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是團結起來克服困難。當初在建國之初,經濟發展緩慢,我們在探索的道路上跌倒過,但是我們從來都是堅強的爬了起來,現在改革開放,壯壯高樓拔地而起,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港澳的迴歸,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樣堅不可摧,面對雪災,地震,無情的災難我們團結一心,挺起了堅實的脊樑骨

在經過了這麼多的磨難後人們依然頑強,在克服困難之後,人們又快樂的生活著,和往常一樣,非常高興非常快樂,因為我們的祖國又更加強盛富饒了!

這些年的故事說都說不完,但這這些年的改變太讓人驚訝了,所以,請大家相信我們的祖國會變的更加強大和富饒,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高興!我們要努力的建設家園,把祖國建設得更好更強大,中國有我則更強!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5

在網上看了關於砸車事件的新聞後,我覺得很氣憤。日本人欺負中國人也就罷了,中國人居然欺負自己的同胞,實在是不可原諒。

砸的雖然是日本車,但實際上損失的卻是中國人自己的財產。也許這可以起到一個警示作用,讓國人都不敢再買日貨,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砸車的人是痛快了,是把自己的“愛國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了,可這讓車主情何以堪呢?也許人家也不富裕,人家為了買輛車可能付出是大半輩子的心血呢?怎麼能說砸就砸!這麼愛國,這麼有氣節的話,怎麼不自己去買輛來砸啊?砸別人的車毫不心疼,但這事如果發生在自己或親屬身上,又該作何感想?而且有些傢伙砸完車,燒個店後,還順帶洗劫一番,連我都要懷疑他砸車是出於什麼目的了。我記得網上有一幅挺有意思的漫畫,講的是兩個劫匪,其中一個戴頭套的劫匪教育另一個沒戴頭套的劫匪:“你這樣出去打劫太危險了。”那個戴頭套的劫匪問:“那應該怎麼出去?”然後兩個劫匪就在頭上綁著面中國國旗出去打劫了。

我認為,這種砸車的行為實在是與搶劫無異。抵制日貨是必須的,但並不是體現在這種砸人車輛,毀人財務的行為上。如果這在砸車者看來是愛國的表現的話,他還不如背顆原子彈去轟了日本比較實際,那樣說不定祖國會為他驕傲。

我們都知道“勿忘國恥”,卻理解得並不一樣。在那些砸車者看來,“勿忘國恥”便是破壞,而不是超越。破壞是人人都能會搞的,但超越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想有一天,中國的產品在效能上超越日本,以自己的技術走向世界,把日本的產品比下去,那才叫真正的揚眉吐氣。砸車算什麼?那隻能證明你技不如人!不如把這份精力投入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上去,那樣也許國人會記住你的名字,而不是在這裡,砸完車後偷偷摸摸地像老鼠一樣溜走。

以技術立國,才是最為重要的,愛國並不是體現在這些愚蠢的行為上,所以,請理性愛國。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6

有一位比生母更親,那便是——中國。

長江、黃山、長城、黃河它們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論何時,不論何地,祖國在我心中一樣親。啊!祖國,你是多麼偉大,多麼無私,你孕育了多少屬於您的孩子,還有各個地方的風景名勝。

比如說,湖南的岳陽樓、北京的故、長城等等,還有很多。岳陽的岳陽樓漂亮極了,晚上,樓上邊緣的棒一閃一閃的,像一個個星星向你眨著眼睛。北京的長城高大、威武,如果你來到北京一定要上去看看,那裡有多少人民的鮮血,多少人民的性命,站在上面你難道不感到驕傲?看,那紅紅的旗織上升了,旗杆是中國人民的脊背,多麼挺拔,堅強,那紅紅的旗織是犧牲了的人的血液,旗織已經被染紅了。

我的祖國母親真是無私、偉大、堅強。我的祖國真是偉大!我的祖國真是堅強!我真愛我的祖國呀!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7

這個少年雖然穿的衣衫襤褸,但是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

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後,比原來在西班牙時更窮了,自己的國家也非常落後,因為他們的祖國被外國侵略了,那個少年很氣憤,他去當了兵,當兵時他非常刻苦,後來義大利和外國打起仗來,這位少年也參加了打仗。本是他們贏了,狡猾的外國人看到這種情景時在受不了,外國人給義大利發了一枚炸彈,少年在外國人的炸彈下英勇的犧牲了。

當他快要離開人間時,對他的親人說:“要是我們有祖國能解放的話,人們一定要去告訴我。”親人們都激動地留下眼淚,有的人還說:“這可真是個愛國的孩子,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不久這個感人的故事,在人們中間傳開了。

義大利終於解放了,大家都不約而同的來到這個少年的墳墓前,告訴他我們的祖國解放了。

讓這位愛國少年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8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啟用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開啟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或許對今天習慣於功利也擅長於鑽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為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為在追逐個人名利與權勢時,他們卻在為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將來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堅守真正的高興,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才給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悅的來源,但付出後的喜悅更持久。我們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們,你和我也會變得更加美好!對身邊的人而言,遠離現實和功利的我們會帶給他們更多陽光的生活態度。如果我們還沒有那樣博大的胸襟,也沒有高尚的奉獻精神,也不要氣餒,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那麼高尚,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積極的道德和消極的道德里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和精力踐行積極的道德,那麼我們可以先從消極的道德開始,選擇不傷害、不破壞、不賤踏。所以,我們要做個溫暖的人,你我溫暖,身邊的人就溫暖,世界也會有溫暖!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都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都說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源於每個人普通的夢,關鍵在於有愛,在於堅持愛、傳承愛。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明天會截然不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9

有一種熾熱的情感不需要用語言傳遞就能感染,這就是感動。

——題記

感動!觀看完感動中國,讓我明白這些美妙的真諦,讓我流下一滴火花的淚珠。這些無私盡職的精神,無一不感動著我。有這樣一群樸實的人民,沒有華麗的背景,甘願為人奉獻。相比生氣,許娟於獎勵庫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的教師盧永根。有用自己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實現的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卻因公殉職的廖俊波。有滅火救援中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花季的成長楊科璋。還有家在哪,國就在哪心之所向是國家的卓嘎和央宗。

在這一位位令人感動,甚至有些奉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平凡人物中的楊科璋尤為讓我感動。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消防人員。在20__年5月30日1:13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為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緊抱住孩子,本來楊科刪掉六一個1.8米的電梯,只要將手臂張開,在網上扒一扒,就可獲救。可是楊科璋並沒有這樣做,他依舊保持抱著孩子不但沒有鬆開,反而抱的更緊兒,也因此,楊科璋獻出了自己27歲的生命。

“有速度的激情,滿是激情的生命,熱愛這崗位幾回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貴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熱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譜寫的楊科璋的班長時對於我來說,楊科璋雖不如世界頂尖的偉人,但卻以自己平凡的職業守護了幾百條鮮活的生命,他亦是平凡的,但亦是偉大的。

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從容。仿徨的時候,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堅定。懷疑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什麼叫相信。奉獻的時候,他們讓我明白了感動的真諦。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0

7月27日,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播出《葉連平:與時間賽跑》節目後,全國億萬觀眾被葉連平的感人事蹟深深打動。30日晚央視王牌欄目《焦點訪談》以《一位九旬老人的初心》為題,再次播發了葉連平先進事蹟,引起我市社會各界強烈反響。

7月31日上午,和縣宣傳部集中組織部門工作人員收看30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的節目。今年已92歲高齡的葉老,退而不休,淡泊名利,一心關愛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他不在意物質生活的貧乏,只在乎精神世界的高遠。葉老師超然物外的心態、樸實無華的話語讓大家深受感動。

和縣宣傳部新聞室主任常興勝:看了節目以後,我深受感動,一位九旬的耄耋老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三尺講臺,他的這種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黨員學習,在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要以葉連平老師為榜樣,牢記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把學習成效運用到工作中去。

和縣縣委講師組副組長郭長兵:葉連平一個平凡的老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葉老師是我們和縣人的驕傲,更是我們年輕黨員同志學習的楷模。

花山區珍珠園社群組織轄區黨員、社群工作人員及部分居民集中觀看了節目視訊,大家為葉連平堅守三尺講壇,義務為鄉村留守兒童補課,心繫留守兒童的先進事蹟而深深感動,並表示要學習葉老的高尚情操,立足崗位,無私奉獻。

花山區珍珠園社群組織員孫勁鬆: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幹好工作不難,難的是一輩子的堅守崗位,同時葉老師的事蹟也告訴我們,幹一行愛一行,最為可貴的是堅守。

馬鞍山師專教師鮑峰和家人在通過電視收看了節目後表示,葉老師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與楷模。

馬鞍山師專教師鮑峰:這讓我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大學思政課老師,在今後工作中,我們一定要以葉老師為榜樣,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為學生繫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指導他們走好人生的路。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1

夢想是什麼?就是一種東西,你很想要;就是很累很累了,都還想往前走;就是很痛很痛了,都不覺得委屈;就是很苦很苦,都從沒想過要放棄。面對日日夜夜、庸庸碌碌的我們,就像大霧突然瀰漫在海面,急需要夢想來照散迷霧,像周老師一樣用那種未曾有過的方式蓬勃而出;像周老師一樣,用汗水和淚水把夢想和人生雕琢得異常美麗;像周老師一樣,一路行走,一路歡歌,一路花開。

她的事蹟激勵著我們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用真誠的愛澆灌好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在他們的心裡播下善良、有愛和向上的種子。

周奶奶用她的熱情、真心播灑著一個支教老年人的仁愛情懷,用行動證明著一個教育者的擔當。

有人說,“教育事業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在幹一件有意義的事!”周奶奶不但用一生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而且更像是教育事業的傳播者,將自己的溫情愛心傳遞給下一代,影響更多的人!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2

葉連平,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教師,退休2 0 多年來,始終淡泊名利,傾盡心力、財力,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不愧為全國人民道德模範,不愧為全社會的寶貴財富。

身為教師的我瞭解並學習了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後,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葉連平老師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要培養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身手,承擔挑戰性工作增長才幹。要保持創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要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鍊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愛崗敬業的有用之才。向葉連平老師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教育事業。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範性。因此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應該注意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淨化社會風氣的表率。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去教育,影響學生。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在工作中,堅持和家長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作風,始終注意工作中的新變化和工作的新特點,善於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從家長的意見中汲取智慧。不要有靠邊看的思想,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上好每一天班,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每一個父母緊密聯絡起來,及時反饋孩子在校表現,共同教育下一代。 我們只有踏著前人的足跡,多讀點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在實踐中多加反思,多加積累,並勤於寫作,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研究者。

葉老師既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他把手邊的事做好、做細、做紮實,無愧於揹負的責任,精彩地活著,讓人生價值得以實現。幸福的是,我有了葉老師這樣的精神榜樣,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再接再厲,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和教育工作。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3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深受學生愛戴。20xx年退休後,她被一所私立學校返聘。雖然拿著豐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內心卻依然不平靜,只因她還有一個未實現的支教夢想。

周秀芳的支教夢源自年幼時的經歷。在念國小時,周秀芳因家庭貧困差點輟學,班主任鮑老師為她墊付了三元五角的學費,讓她得以繼續學業,也在她心中照進一束光。正是因為這段經歷,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為和她有著相同經歷的孩子做點什麼。

20xx年,66歲的周秀芳得知貴州省惠水縣正在招募支教教師,她的內心又燃起了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援下,周秀芳帶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高齡支教路”。20xx年春節,從貴州回寧波過年的周秀芳聽好友說湖南省漵浦縣九溪江鄉更需要支援,便決定去看看。而她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到桐林國小的情景。”長途跋涉輾轉來到九溪江鄉桐林國小門口時,眼前的情形讓她震驚了——一棟簡陋的木房,16個孩子正在認真聆聽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講課,這位老師也是桐林國小唯一的老師。見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貴州的周秀芳決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開始了在漵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進教育理念帶進了鄉村學校,用啟發式的教學打開了孩子們的眼界。當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難戶,走訪貧困學生時,她總會偷偷給學生家長塞點錢;看見孩子們穿著單薄,她張羅著給他們買校服;為讓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訊通話,她又張羅著給學校買電腦;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聯絡醫院給孩子做手術……周秀芳和兒子、兒媳長期結對資助16名貧困生,用於支教的錢超過了10萬元,而她自己卻常常一碗米飯、一碟泡菜對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資每個月有7000多元,最困難的時候,她的工資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們的笑臉,我就覺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說。

助學路上的困難還遠不止這些,漵浦地處雪峰山北麓,層巒疊嶂,很多學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風溼性關節炎,醫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過多可能有坐輪椅的風險,但她堅持到每一戶學生家庭瞭解情況。有一次,她來回走了8個多小時。還有一次家訪途中,周秀芳身體不支摔倒。被救回後家人勸她放棄,她卻說:“如果我倒下了,你們就把我埋在學校旁邊的土地上。”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4

當我在《感動中國》上看到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我的心不禁為之一顫,對生命產生了深深的敬畏。這引發了我無盡的深思:生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生命,這個千百年的話題,受到古往今來的人們不停地思索。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由此可見,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其長短,而在於其為人民大眾所作出的貢獻。在無情的現實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得如同一隻在風中搖曳的蠟燭;但在愛的面前,生命又是堅強的,堅強的如同花崗岩一般。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當我們與命運進行不屈的鬥爭時,我們才能被賦予這種力量,它能幫助我們掙脫一切束縛。

但是在當今社會,很少有人對生命產生敬畏之心,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思考過人生,他們雖明白生命是寶貴的,但他們卻不懂得生命的價值,只有當他們以另一種角度去面對人生時,他們才會幡然醒悟。

回想起自己,我以前對生命也是十分的麻木,對電視裡那些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事情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那些好人有點傻,現在想起,真是令我汗顏。一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忽然看到河邊的一棵大樹倒了,只剩下一根枯朽的木樁,我本以為這棵樹再也沒有生命了。過了幾個星期後,當我再從那棵大樹旁走過之後,發現在那棵枯朽的木樁上有幾株嫩芽,我本還以為那是幾株草或幾片樹葉而已,幾天後,我仔細一看,那嫩芽並不是草,而是那棵樹的幼苗,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認為這絕對不可能發生,但這一幕卻真實地出現在我的眼前,老樹枯了,而小樹卻又在老樹上茁壯成長。

生命是令人敬畏的,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的,他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公式就可以求出,而是要靠我們去正確認識生命,去發現生命的價值,去實現生命的價值。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5

周秀芳,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為圓支教夢想,她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隻身遠赴湖南、貴州偏遠山區,展開艱辛的扶貧支教歷程。她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湖南籌款建造九所希望國小。如今兩年多過去了,5所希望國小已建成,學生們搬進了新校舍,這個月15日又有3所希望國小舉行落成典禮。同時,她又將自己的理想再次放大,愛心再延續,從最初的計劃造“9所”增加到了“13所”。她還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為山區貧困學生送去百萬元的物資,為100多位孩子找到結對資助人,用大愛情懷為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與夢想之燈。今年10月26日,“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頒獎典禮上給周老師的頒獎詞中寫道: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棄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本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捐建九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1700名湖南學童的周奶奶。周秀芳老師榮獲“寧波好人”、“最美寧波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寧波市道德模範”、“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等榮譽。她的生動事蹟先後被光明日報、鳳凰網、湖南線上、浙江線上、浙江文明網、寧波日報、寧波電視臺等20餘家媒體報道。

支教報恩,少年困苦受助,老來支教扶貧報恩

國小四年級時,周秀芳因家庭貧困沒法上學。“後來老師來到我家,說我不讀書可惜了,他願意幫我交學費。”周秀芳說,正是因為這段困苦的少年時期經歷,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為和她有著相同經歷的孩子做點什麼。

20xx年,周秀芳已退休20xx年,她從一位曾在貴州支教過的大學生口中聽說那裡很需要教師,毅然放棄了清閒的退休生活,踏上了支教之路。20xx年秋天,周秀芳來到貴州黔南州惠水縣蠻納村國小支教,一待就是一年多。支教期間,周秀芳走訪了班級裡所有學生的家庭。20xx年春節周秀芳回家過年,聽好友說起湖南省漵浦縣北斗溪鎮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過完年後,周秀芳和好友孫紹富一起前往湖南漵浦,從此踏上了千里助學路。

籌資援建,山裡的希望國小拔地而起

周秀芳一邊在支教,一邊想著怎樣改變這裡的現狀,為孩子們爭取支援,她將桐林國小的圖片配上文字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她早年在寧波教過的學生、企業家張剛看到後,親自趕到桐林國小考察,當場決定出資40萬元,委託周秀芳重建學校。

在桐林村一所廢棄的房子裡,周秀芳住了下來。白天,她在借來的教室為孩子們上課,課餘頂著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和村幹部一起,與村民商量著解決一些建校中遇到的問題。在建設桐林國小期間,周秀芳和孫紹富還抽空走訪了九溪江另外九所村小和一所中心國小。一次次的微信溝通、現場接待,周秀芳和孫紹富為4所村小找到了援建人。周秀芳目前已經籌款近300萬,為山裡的孩子籌建9所希望國小。

校服、被子、文具、滑梯、圖書……除了籌建希望國小,周秀芳和孫紹富還通過各種途徑,為當地孩子籌集了大批物資。“這些東西來自一個叫寧波的愛心城市,我只是個‘愛心搬運工’。”周秀芳說。

愛心接力,一個人影響一群人

周秀芳膝蓋不好,有恐高症,血壓也高,但說起山區孩子的事情她滔滔不絕,卻很少和別人說自己的苦。九江溪鎮政府考慮在山區生活條件差,主動提出讓周秀芳住到新落成的鎮政府裡,被她婉言謝絕。她說,“要是享福,我還不如直接回寧波去。”

為了省下錢用於助學,周秀芳老師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張木板床,一個電磁爐,一隻行李箱,就是她在漵浦縣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但周秀芳為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她常送上幾百元錢;留守兒童過生日,她常買來生日蛋糕。為了使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訊通話,她募集資金給當地學校買來電腦。

腳步不止,為了孩子們,願意幹到80歲

去年12月,周秀芳為改造校舍的事回到漵浦。記者見到她時,她眉頭緊皺。“我給自己定的任務還沒完成。”周老師說,她計劃在漵浦縣興建的9所希望國小雖然目前已經完成了5所,但入駐的老師還沒有著落。“我想一個學校最少要一個老師,最好是兩個。因為又要上課又要給孩子們做飯,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這些學校都在高山上,兩個人能相互照應。”

今年快70歲的她,一個人教著3個年級的課,還要管二三十個孩子的吃飯問題。“老實說,身體確實有點吃不消。如果有人願意來幫忙,哪怕是愛心接力,一個人一次一個月也行。”周秀芳說,她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來加入支教扶貧隊伍。

她發愁的第二件事是建設資金。她發起援建的希望國小——漵浦縣兩丫坪鎮黃金村希望國小已經開建,目前她已經從寧波教育系統爭取到了15萬元,從漵浦縣當地財政爭取到了一部分支援,還有一部分資金尚無著落。計劃中,還有三所希望國小也在籌建。

此外,周秀芳和孫紹富還一直在為建設支教基地的事奔波。他們準備動員愛心人士在漵浦縣九溪江建造一所幼兒園和一個支教基地。 今年已經69歲的她,還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只要我的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想再為孩子們幹上十年。”

這就是周秀芳,一個普通的退休教師,一個讓人欽佩的老阿姨,為了讓山區的孩子們能夠有書讀、有學上,她早將個人生活置之度外,只留下一個純潔完整的支教夢,和一顆忘我付出的赤子心。她以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著公益夢想,播灑著愛心希望,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讓我們感動。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6

時年25歲的郎平橫掃各大賽事,職業生涯正盛,本該蓄力再創巔峰。然而長期的高強度訓練,讓她在收穫成功的同時也被傷病折磨。郎平是一個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1985年,考量過自己的身體狀況後,郎平毅然選擇退役,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英語專業。後與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學。

出國前,郎平是排球賽場的王者,但是,經歷了一無所有的生活後,她要歷練成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傳裡這樣寫道:“因為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所有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裡很難平衡。……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鬥。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後,郎平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僅僅一年,她就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第十三屆世錦賽亞軍。成績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半決賽前,郎平曾因過度疲勞、血液含氧量過低,跟隊員說話時突然暈倒,她卻憑藉驚人的毅力堅持上場,穩定軍心。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中國女排兩次大賽都闖入決賽,不過最終惜敗正處於白金一代時期的古巴隊,屈居第二。後來郎平辭職了。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7

毛卓雲的故事,要從20__年初說起。當年,寧波市看守所設立了全市唯一的特殊監區——艾滋病監區,關押全市犯罪嫌疑人中的艾滋病患者,這些艾滋病在押人員多數與犯罪有關,因吸毒患上艾滋病的他們脾氣暴躁,抵抗心理強烈。

當時的看守所領導犯了難,這個“燙手山芋”誰願認領?毛卓雲瞞著家人,向領導立下軍令狀:“給我半年時間,管得好,讓我幹;管不好,我主動退下來。”

誰也沒想到毛卓雲一干就是12年。“其實第一次進入監室內心是發怵的。”毛卓雲回憶起剛接手監室,與一個艾滋病在押人員談話時,對方毫無徵兆地就是一拳,重重打在毛卓雲臉上,讓他一時手足無措。之後的壓力也是接踵而來,一旦在管教過程中,遇到處於發病期、心理有缺陷或者吸毒過量產生幻覺的在押人員,突如其來的異常行為,往往會對管教民警構成威脅。

“因為擔心監室安全,經常做噩夢,半夜醒來會打電話詢問監室的情況。”56歲的毛卓雲說著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頭髮。

毛卓云為了獲得他們的信任,特別參加了司法專業自考,還自學心理學、病理學,幫助在押人員正確認識艾滋病,幫助他們申請免費的抗病毒藥物,教育他們如何提高身體素質……漸漸地,艾滋病在押人員的心態逐漸在改變。

艾滋病監區風險高,每天上班如同走在高壓線上。對待艾滋病在押人員,壓,行不通;哄,行不遠;騙,走不近;在荊棘中,毛卓雲摸索前行。

“剛開始與艾滋病人完全沒辦法接觸,只能通過‘冷處理’。”毛卓雲說道,於是他選擇給在押人員寫信。毛卓雲記得很清楚,那時看守所為了保護管教,還特意改造了幾間隔離性強的特別監室,監室有厚厚的玻璃門。他把一封封信件貼在監室玻璃門板上。

毛卓雲回憶,“信的內容大致是,我們是平等的,你們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但必須合理,我們儘量滿足,但我們也有對你們的要求……”信件,成為連線毛卓雲與在押人員“紅絲帶”。

親手寫信這件事,毛卓雲堅持了12年。他與前往監獄服刑人員,常有信件往來,但因辦公室搬遷、信件傳輸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毛卓雲只保留下來近百封。

6月21日,毛卓雲收到來自十里豐監獄的一封信。寫信人是因販賣罪、運輸罪判為死緩的小郭(化姓),曾在寧波市看守所刑拘一年零八個月。他在信中說道:“今年我已經收到您的4封來信。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我又回想起那段時間,是你的耐心、關愛讓我從絕望、黑暗、無助中振作起來。”

毛卓雲說,20__年,小郭被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後,痛哭流涕,心灰意冷。但因其檢舉他人販毒行為,毛卓雲幫其列印改判案例,用愛心激發小郭的求生願望與重新做人的決心。之後他們便通過信件聯絡至今。

他用法律、溫情、關懷、愛心與艾滋病在押人員牽起彼此信任的“紅絲帶”,幫助他們認罪悔過、重拾信心、重歸正途。

毛卓雲把談話辦公室搬進監區,與在押人員“朝夕相處”。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8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12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為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為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為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鬥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12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專案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願意為女排奪冠刷屏!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19

今天,我們看了感動中國。

我們知道人造衛星,可是人造衛星是誰設計的呢?是孫家棟。孫家棟是導彈設計師,後來成為總設計師。當一顆嫦娥九號發射時,大家都在互相握手擁抱,可孫家棟卻在一個角落裡偷偷抹眼淚。航天的路非常陡,而且都是上坡,所以特別難。

王峰,凌晨一點多,一樓客廳中著了火,王峰一家就住在一樓,所以他們是第一個被驚醒的。王峰帶著女兒跑了出來,隨後又把妻子和兒子救了出來。他知道二樓還有人,就跑進火海中把二樓的人救出來。因為還有很多人在樓上,他就上樓挨家挨戶敲門救人,最後,整棟樓其他的人都得救了,只有王峰,卻被燒焦了。王峰的事傳出去後,有很多人捐款,可他最後還是走了。

支月英,她是一個縣城的人,可她去山裡教課,到了山裡,她發現那個國小什麼學習的東西都沒有。她用自己的錢買學習用具,給同學們上課。因為過度勞累,她的一個眼睛看不見了,但她還是繼續教課。她每天帶她的學生,卻對她的'女兒沒有一絲照顧。她的女兒對她說:“媽媽,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一個好媽媽。”可她還是一直在山裡教學。

感動中國,有愛才感動。

感動中國,感動所有人。我感到很欣慰,我們國家有這樣的人,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人,真是了不起!當每個人為國家、為他人貢獻一份力量時,總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們。那雙眼睛能看到一切感動人們的事蹟,默默付出,總會獲得回報。每個人的眼淚,每個人的付出,每個人的微笑,每個人的努力。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0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不要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尊重我們的父母、長輩及身邊的有所人,從小事做起,愛我們的'國家,要做一個愛國的人!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兩位外國遊客在中國旅遊。在參觀景點時,褲兜裡的一個面值五角的硬幣掉到了地上,那位遊客還在興致勃勃的參觀景點,沒有注意他們的腳已經踩到了這枚硬幣上。這時,一名武警戰士跑了過來。請外國遊客把腳拿開,他便撿起這枚硬幣,小心翼翼的用紙擦拭起來。兩位還沒有發覺的遊客問:“你有什麼事嗎?”那名武警戰士說:“您掉硬幣了!”於是便把硬幣還給了他“請您好好保管!”外國遊客不解的問:“這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幣,為什麼要好好保管?”那名武警戰士嚴肅的說:“這枚硬幣上刻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您踩到了硬幣也就等於踩到了國徽。國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形象,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那名外國遊客立即把這枚硬幣放到了錢夾裡,並說:“真對不起,我踩到了你們國家的國徽!對不起!”那名武警戰士一笑,隨即走開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就體現了我們中國人那愛國的高尚品質。我想,那位外國友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我是一名國小生,當看到晚會上李連杰叔叔號召我們拿起手機發送簡訊,為中國臺灣災區建一所國小,我馬上拿起全家人的手機發送簡訊,雖然一條簡訊才捐助1元錢。但是,人多力量大,只要您奉獻一點愛心,中國臺灣的孩子們就有了自己的新學校!在國家號召的“無車日”時,我讓媽媽不要開車送我上學,我自己坐公共汽車去上學,為節能減排做一份小小的貢獻。所以,我們在建國60週年時,要做一個文明、高尚、熱愛祖國的人!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撿起我們身邊的那張紙花,為環境加一分。在公共汽車上,為老人、孕婦讓一個坐,為品德高尚加一分……讓我們行動起來,在祖國的60年華誕時,為祖國做一點貢獻,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讓我們一點一點的積累,小溪定會變成汪.洋!

我們雖然還小,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祝願祖國媽媽生日快樂。少年強則中國強!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1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脊骨,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會。我認為當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包含自強精神、仁愛精神、勤奮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愛國精神、氣節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和開放精神十個主要方面。進一步建設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需要。

愛國就是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國家,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國家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國家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國家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動盪的歲月與激烈的戰鬥連綿成一曲激盪人心的軍歌,每當我重溫起這段令人激昂的旋律時,在我內心深處跳躍的最猛烈的音符便是這些犧牲的民族英雄和革命戰士,他們倒下去了,倒在了燒焦的泥土上,倒在橫屍遍野的戰場上,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與青春譜寫了一部心靈的選擇。他們走了,帶著他們帶來時的一切。在歷史車輪的輾動下似乎隱淡了。不,我分明看見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他們的靈魂和精神正熠熠生輝!

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愛自己的國家嗎?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2

到1956年的時候,國家的號召向科學進軍,那麼航空工業也考慮到要搞飛機設計。當時我的領導一個是徐舜壽同志,還有一位黃志千同志,他們倆當然是積極支援,積極地建議國家要趕緊建自己的飛機設計室。因為我們當時跟蘇聯的關係,蘇聯只是保證我們能製造出飛機來,而不告訴你怎麼去設計飛機。他給我們製造的飛機呢,基本上是他要退役的飛機,沒有新的東西。另外一點他們比較霸道,就是給我們製造的飛機,我們覺得不合適的要改,他也不同意。那麼受到這些影響以後,所以我們覺得,我們必須自己幹自己的飛機,我們飛機的設計權,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不能聽從國外的。當時蘇聯專家的意見是你們建立設計室是可以,必須跟飛機工廠、製造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以那個設計室必須建在瀋陽,我當時也很願意搞設計的,所以我沒有任何負擔地就從北京到了瀋陽。

到了瀋陽我們組建了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徐舜壽認為要組織這麼個隊伍,必須從工作實踐裡邊培養,一開始就動手設計飛機,在設計飛機裡面遇到了問題再去找解決的辦法。所以這樣呢,他選擇了一個飛機的方案,說先設計一架噴氣教練機,那麼這噴氣飛機的特點是要用兩側進氣,就讓出機頭來為將來設計飛機可以放雷達。他讓我做那個氣動力的組長,就整架飛機的氣動設計,都由我來負責。我在學校學的是螺旋槳飛機,對噴氣飛機一點基礎都沒有,何況要設計進氣道,而且要兩側進氣,當時對我來說是相當難。

還好徐舜壽同志他們的朋友提了個建議,他說他最近看到一篇英國的航空學會的會刊最新的一期,那裡有一篇專門講進氣道設計的。我剛到瀋陽才一個多星期,還都沒安頓好,我立刻就又回到了北京。那個時候從我們的招待所到北航,那路還沒修好,我借了人家的自行車騎過去,而且看那個圖書,因為那個雜誌啊,白天別跟學生干擾,所以都在晚上,那騎車要經過很大一段泥路,把人家的自行車弄得不像樣,但是最後我花了一個星期還是看下來了,而且把重要的圖線都用描圖紙描下來,現買的曲線板、三角板在那兒看,總算把那個進氣道設計的一些原則弄清楚了。

我回來以後,他們感到很滿意、很新奇。那麼兩側進氣道在當時碰到的一個困難,就是當發動機收油門的時候,很可能出現一個進氣道進氣,另外一個口子出氣,這樣發動機就不能穩定工作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算不出來,只有靠風洞試驗,於是我們設計了木頭模型、進氣道模型,但是要監測那個管道里的流動,必須有梳型排管,那管子很細,只能是自己做。當時我們就從醫院裡找那個報廢的針頭,然後回來自己接系統管,用鉛焊把它做起來,經過兩星期努力,那個梳型排管做出來,然後就送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低速風洞裡進行試驗。最後試驗結果證實我們的設計還是成功的,沒有出現發動機收油門的時候流動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那個飛機弄完了,那飛機就在北京的沙河機場進行了展覽和表演,可是這個飛機做得比較倉促,從北京回瀋陽的路上出現了問題,發動機的渦輪葉片斷了。那發動機也是我們自己設計製造的,當時膽子也大,那發動機大概只經過了20小時的試車就送過來飛了,沒有達到設計的推力,但是還是把飛機送上了天。我們殲教-1一共生產兩架,一架送給了南昌,還有一架就在瀋陽601所,後來轉到了沙河航空博物館。1957年的時候,到中南海去給主席彙報的時候,主席還看了這個飛機模型,說我們很驕傲。

1957年的時候,我們搞完了殲教-1的那個初步設計以後,我們的領導徐舜壽同志就覺得應該考慮下一個型號搞什麼,他當時提出來要搞超聲速的殲擊機,他覺得這個是我們必然要走的路,因為我們是為國防服務的,所以必須用殲擊機來抵禦外敵。但是對於超音速飛機、超聲速飛機,我們是完全沒有技術儲備的,世界上才經歷了十到二十年,沒有很多公佈的資料,因為這東西都是各國家的機密,誰也不會告訴你。那麼搞超聲速飛機,首先要定它的氣動力的佈局,飛機機翼怎麼樣,尾翼怎麼安排等等,進氣道怎麼設計,那麼這個事兒怎麼辦?當時1958年科學院已經建了104計算機,利用它70多位學員的力量,給我們的飛機進行數值計算,算了三個月,結果是有了。我們飛機設計完以後,試飛、首飛都很順利,但是飛到馬赫數0.85的時候,突然出現了飛機的振動,按飛行員的說法,這個馬赫數0.85的振動,相當於破公共汽車在不平的道路上奔跑一樣,開得再快人受不了,所以必須要排除。可是怎麼弄,具體在什麼地方,我覺得必須上天看。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3

“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所以一生都希望為國家做點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如是說。

回憶改革開放40年,被稱為“001小姐”的伍淑清很有發言權。作為香港最大飲食集團之一、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的長女,伍淑清在1978年第一次踏上內地土地,並於1980年與父親拿到第一家合資企業的許可證“001號”,成為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內地的香港企業家。

伍淑清認為,國家40年的改革開放,經歷了有些國家跨越近100年的發展。她回憶,自己在1978年第一次到達四川成都時,下榻的賓館因供電不足,晚上幾乎沒有燈;地毯也黑乎乎的,後來才得知是沒有專門洗地毯的裝置。

“當時我就覺得,作為香港同胞,可以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伍淑清說。回港後,她和很多同齡朋友聊起內地情況,不少懷有夢想的香港青年人與她志同道合,都想為國家的發展出力。

來到內地打拼後,伍淑清學到了一種精神,“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雖然當時內地發展較為落後,但在她看來,無論合資雙方,或勞方、資方,相互間都應平等互利;與合作伙伴協商,也會表示“在香港我們是怎樣做的”“是否能考慮這個方法”等等。

“因為國家是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我們進來後,要重新配合民航局設立具有國際水平的合資企業。”伍淑清說。她同時強調,做第一家合資企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幫助國家建立現代化的企業與制度,包括為中美通航做航空配餐,目標也是讓“中國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在鄧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後,當時不少像我一樣、希望為國家發展出份力的香港年輕人來到內地,有的經商、創業,有的在相關機構任職,我們看到國家今天的發展,是非常感動的,因為覺得參與、配合國家做了一些事情。”伍淑清說。

而談及目前香港青年的定位與發展,伍淑清認為,同樣要讓他們走進內地、親身經歷國家的發展,讓他們有“中國夢”、中國心。“要讓更多香港基層年輕人來內地,這樣他們才能瞭解國家的發展。包括可以讓他們到珠三角、或乘坐高鐵全國走走,讓他們心裡對國家發展有底,也理解愛國精神。”

伍淑清說,其實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作為中國人,不想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以前我去美國讀書,有外國人會問,你是從越南來的嗎?是越南的難民嗎?我就會回答,我從香港來的,我是中國人。”

展望未來,伍淑清表示,改革開放雖已有40年,但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鄧小平先生那一代領導人很有高瞻遠見,沒有改革開放,也沒有現在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未來我們還是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

伍淑清還認為,現在無論在內地還是香港,還應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如果不重視文化,我們的年輕人就會沒有‘根’,這是很麻煩的。”她說。她也希望香港的發展能更加全球化,廣納世界人才;香港的新一代年輕人既要學好英文、也要學好普通話,成為溝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伍淑清生於1948年,今年已有70歲。中新社記者在採訪現場看到,她仍堅持讀報、看電視新聞,隨時隨地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

“人的一生要有一個方向,”她對記者說:“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想到人生做什麼事走到最後,英文就是a life well spent,我只是不想浪費生命。”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後感範文二

黃文秀同志的事蹟非常感動人,她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同志的一生,為我們塑造了一名對黨忠誠、勤勉為公的好黨員;一位平易近人、謙虛謹慎的好書記:一個不為私利、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毫無疑問,黃文秀是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更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青年要樹立高遠追求。青年時代要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而且要在心中紮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鬥。這樣的有志青年,正是黨和國家、人民所需要的。黃文秀正是這樣一個好青年。研究生畢業後,她毅然返回故鄉百色,認為:“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她矢志改變家鄉面貌的鮮明人生追求和堅定決心,從她的入黨申請書中可以找到答案。“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新時代青年應當為之終生奮鬥的正確選擇。

青年要牢記使命。“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這樣,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黃文秀雙腳走在泥土裡,將扶貧當作“心中的長征”。她心繫家鄉父老脫貧大事,到了村民家脫下外套,要麼幫助掃院子,要麼到地裡做農活,幫他們摘砂糖橘、收玉米、種油茶等等,一邊幹農活一邊商量脫貧之計,晚上還要與村幹部商討脫貧對策。她心繫家鄉父老的生命安危,逆風而行,在途中不斷關注著村裡的災情和群眾的安危,不懼洪流向前衝,生命定格在了30歲的青春。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始終心懷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就要有擔當講奉獻。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黃文秀正是這樣的一位知行合一的優秀青年幹部。從20__年3月到她遇難前的一年多時間裡,她盡職履責,帶領全村群眾苦幹實幹,展現了第一書記擔當奉獻精神,使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把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整村脫貧指日可待。始終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道理,才能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做奮鬥者、當實幹家,不斷為人民幸福,做出應有的貢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論我們走的路有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4

伴著清晨明媚的陽光,剛剛朗誦完岳飛的氣壯山河的傳世名作《滿江紅》。但那高亢悲壯的詩句卻久久縈繞在耳畔。它是宋朝著名愛國將領——岳飛的作品。岳飛將軍一生精忠報國。為了掃蕩敵寇,恢復江山,他以畢生的精力與心血,與敵人拼死相戰。在他眼裡,身為臣子,理應盡全力報效祖國,為國立功。正是這個堅定意志時刻激勵著他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以及重整乾坤的壯志。然而,這首光照日月,流芳百世的《滿江紅》正是岳飛將軍戎馬一生,保家為國的鮮明寫照。

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岳飛將軍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保家為國的壯志豪情。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不禁心潮澎湃。我最喜歡這首詞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勾奴血”。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岳飛將軍那收復山河的雄心壯志,以及殺退敵人、報仇雪恨的必勝信念。使一位滿懷報國激情的英雄出現在腦海中。彷彿自己也和岳飛將軍一起在戰場上馳騁殺敵。總之,這首詞裡飽含著岳飛將軍那強烈的愛國情懷,使人不禁被他的壯志豪情深深地振撼了。岳飛將軍就以高亢的音調,豪邁的語言,向人們傾吐了自己的雄心壯志,以及收復江山的堅定決心。我深深地被岳飛感動了。他有雄心壯志,他精忠報國。他這種精神將鼓勵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他的事蹟將永遠被人們牢記,直至千秋萬代。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5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華坪女高成立以來,張桂梅每天都會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上課、吃飯、自習、做操。學生們跑步去晨讀、跑步去吃飯、跑步去睡覺……每一件事情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們開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嚴峻。學生來自大山,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也不強,教學難度很大。剛開始的幾屆學生,有些連會考錄取分數線都沒有過。

在張桂梅和同事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華坪縣女子高階中學的硬體條件不斷改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建校12年畢業10屆學生,上線率和升學率都是百分之百,綜合排名始終保持全市第一,社會認同度不斷提高。1800多名貧困女孩在這裡放飛了夢想、走進了大學,成就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人們都說,這所學校“低進高出”的背後,離不開學生的苦讀、教師的苦教,更離不開張桂梅不顧生死的奮鬥。

這些年來,張桂梅將自己的工資、各級政府發給她的獎金,甚至是大家籌集給她看病的錢全部捐給了華坪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社會事業,累計有上百萬元。她個人沒有任何財產,現在還住在女子高中的學生宿舍。但她卻說:“我什麼都有,我心裡有學校、有千千萬萬個孩子。”

張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幫助大山女孩改變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無數家庭和學生“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之光。她無私的大愛,也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和一屆屆學生。

韋堂芸老師,左腳骨折拄著雙柺堅持為學生上課;勾學華老師,婚禮當天上午還在學校忙碌;楊曉春老師,長期資助學生卻從不說起……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學生,大學畢業後考取一所中學的教師,聽說母校緊缺數學教師就放棄正式編制,回女子高中當了一名代課教師。大學畢業後在上海打拼的黃付豔,在華坪遭遇水災時,把自己積攢的錢首先捐給學校……

202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 篇26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啟用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開啟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娶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都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都說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源於每個人普通的夢,關鍵在於有愛,在於堅持愛、傳承愛。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明天會截然不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