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分享(通用3篇)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分享 篇1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資訊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資訊科技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分享(通用3篇)

資訊化教學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資訊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組,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組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組,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組裡,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組。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組,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資訊化教學並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資訊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麼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並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藉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帶領著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藉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資訊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資訊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學生上網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為國小生來說由於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裡從電腦裡什麼價值的知識也搜尋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學生上網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著重培養。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感受,有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同時指正。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分享 篇2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佔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於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並要求教師“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於強呼叫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專案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採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專案。

2、語法專項複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複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並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儘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瞭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後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分享 篇3

國小數學課聽課心得體會

今天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裡,我有幸觀摩了國小數學優質課的展評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提出疑問,設定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各課都展示了新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過一天的學習使我對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絡,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5、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單純依模仿與記憶.數學本身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裡充滿數學.我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事物,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與機智,吸收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意義.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