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選18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

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舉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的結論,進而深化至統治者治國也要有憂患意識,統治者治理國家如果沒有憂患意識國家都會滅亡,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人、任何團體組織、任何國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真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選18篇)

歐陽修有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便是有憂患意識國亦可興,貪圖安逸自己和國家都要衰亡。自古朝代更替多事腐朽的統治者不明白這個道理。越王勾踐亡國後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有朝一日時機恰好,一舉滅吳國興復越國。吳王夫差因貪圖安逸低估對手最終做了亡國君主。國家的命運尚且與憂患意識息息相關,更何況我們呢?現在才是國中,每個學校都高手雲集,黑馬層出不窮,如果我們還不知加緊提高自己,防止被別人比下去,那以後進了高中,上了大學不是更沒有競爭力了嗎?

《漢書》上有:“安不忘危,盛必慮衰。”當一個人的事業達到頂峰時一定要試想自己落魄了的樣子與處境,這樣才能激勵他不斷上進,奮鬥拼搏,事業才能蒸蒸日上,反之,則盛極必衰,一代不如一代。動物便是很好的例子,羅斯福為保護鹿大量捕殺狼,短時間內鹿群數量猛增,但最終失去天敵和憂患意識的鹿從原來身體強健的幾萬只銳減成病怏怏的幾千只。為何會這樣呢?原因有二,一是捕狼之舉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草、鹿、狼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鹿群最終減少,二也是鹿群沒有天敵對它們的生存構成威脅,便不再大量運動,也沒有理由擔心,最終體質整體下降,這樣下去一場小病就能讓他們消失,真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忠諫良臣魏徵曾說:“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奢華安逸往往能使人失去安分與老實,多添浮躁,不會思危,就像闖王李自成。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軍入京,進城後軍心懈怠,認為大功告成,“日日過年”風氣流傳開來,所有人都等著加官晉爵,清軍入關之時,闖王軍隊卻一敗塗地。由此可知,居安不思危是多麼不利於生存和發展啊,只有居安思危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大思想家孟子都專著文章論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見居安思危的必要性,讓我們從現在起加強憂患意識,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不要妄想別人後退,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有進步,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2

國中語文六冊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歷來都把這篇短文作為勵志類的文章,激勵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們。教參上的分析是這樣的:本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了“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匯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我認為這樣的理解固然可以,但並不是孟子的本意。孟子好辯,注重邏輯,這是公認的事實。《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的最後部分,是孟子的自述,論述的應該只是一個問題:個人怎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為了方便論述,我把教材中的短文抄在下面: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段。“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是由前文六個事例得出的結論,還是對這六個人被“發”被“舉”之後所做事情的概述?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關係到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課文開頭的六個排比句分別指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人在被“發”或被“舉”之前的身份,在被“發”或被“舉”之前,舜是一個農民、傅說是一名建築工人、膠鬲在做著小生意、管夷吾是一個政治犯、孫叔敖在海邊隱居、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市場換來的奴隸,他們的出身都很卑微。如果說是對前文的論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適合前面的所有人。舜、傅說、膠鬲、孫叔敖等四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說得過去,種地、做建築工人、做小生意、隱居,生活可能都很清苦,吃不飽飯、很勞累也可能是正常的事。但說他們“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點說不通,難道這些人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舜種地的時候、傅說修築房屋的時候、膠鬲做著他的小生意的時候、孫叔敖在海邊過著他的隱居生活的時候,整天報著鴻鵠之志,時刻想著成為王侯將相?管夷吾與百里奚,這兩個人動心忍性,還說得過去。據《史記?管晏列傳》中記載,管夷吾這個人出身卑微,做過生意,當過兵,但都做得不好,後跟隨公子糾。但在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過程中,公子糾敗。管夷吾作為囚犯本應被斬,後經鮑叔牙極力引薦。公子小白即齊桓公不但不斬他,還封他為相。在管夷吾的輔佐下,齊國日益強大,終於“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張羊皮贖到,在被“舉”之前,動心忍性是可能的,也是應該的。而且一個人被“發”或被“舉”後就一定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嗎?這也不一定。歷史上多少人被“發”或被“舉”後,仍然名不見經傳。像趙匡胤這樣黃袍加身以後就成為一代開國君主的人實在太少,很多黃袍加身的人最後落得個叛臣賊子、身死人首。被“發”或被“舉”只是給了你一個機會,這後面的路還很長,這路怎麼走,能不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這不僅需要個人的素質,更需要你作出更為艱苦卓絕的努力。因此這句話與前面的六個排比句應該都是對這六個人一生的概述,前六個句子講他們出身卑微,“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是說“上天把成就一番偉業的機會給了這些人”,後面的句子概述他們被“發”或被“舉”後歷經磨難,他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但通過這些磨難,使他們的內心驚動、性情堅韌,竟然完成了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偉業。“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作“竟然”講更為合理一些。“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他們成就的事業,也出乎“發”或“舉”他們的人的意料。這樣講,更能體現孟子的邏輯。

其次,我們再來分析文字的第二段“人恆過然後能改”。一般的理解是: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按這樣的理解,有點鼓勵犯錯誤的意思。難道錯誤也是成功之母?一個總是犯錯誤的人,很難成就大事業。這有點說不過去。“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心情困頓、思慮堵塞,然後才能振作。這在第一段中的“動心忍性”已經作了論述,如果還這樣論述,顯得重複。“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一個人的想法只有通過自己的臉色或聲音表現出來,別人才會瞭解。如果不是這樣,這些人又怎麼能被“發”或被“舉”呢?這在第一段中這些被“發”或被“舉”時,這些人的過人之處應該已經表現出來了,不然也不會被“發”或被“舉”,這樣的論述也顯得多餘。對於“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些人在後來的成就偉業的過程中也犯過錯誤,但他們都能及時改正;遇到困難時,也會心情沮喪,但他們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從別人的言行舉止中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人們是否滿意,進而採取更為恰當的方法與措施。這樣一來,文句之間的聯絡就更緊密了。文字第一段是說這些人被“發”或被“舉”後成就了一番偉業,緊接著孟子深入一層,論述他們為什麼就會在被“發”或被“舉”後成就了一番偉業?這裡有他們的主觀條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這些人在被“發”或被“舉”後,在成就偉業的過程中也犯過錯誤,也會有心情沮喪的時候,但他們能夠從中解脫出來,能夠看到希望,他們能從別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事情做得怎樣,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進而按規律或人們的意願辦事。這是這些人成就一番偉業的個人因素,這一點尤為重要。不然的話,每個人都會成就一番偉業,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話,普遍的理解是:孟子由個人成就偉業談到治理國家的問題。而我認為,這仍然是談論個人成就偉業的問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時間一久,這個國家就會滅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孟子在這裡用了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來打了個比方,仍然是論述個人成就偉業的問題。“入”是個人內心方面的因素,“法家拂士”就相當於個人的主觀條件、個人的過人之處,“出”是外部的艱難險阻,“敵國外患”就相當於成就偉業過程中所遭遇的一切艱難險阻。這樣一來,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正如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外沒有鄰國的侵擾一樣,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沒有能夠改正自己錯誤、沒有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沒有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耐,沒有成就一番偉業的各種艱難險阻,這個人就不會給後世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人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過完自己的一生。

正是基於以上的分析,孟子在末尾得出了這樣的論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這一句話應該是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應該是:生死於憂患,生死於安樂。這樣一來,這句話就可以這樣理解:艱難險阻能讓那些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有過人之處的人成就一番偉業,如果安於現狀,一個人只能是平平庸庸地過完自己的一生。對於《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這篇短文,這樣的理解符合儒家出世的思想、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理念,我想這也許才是孟子要表達的意思。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3

讀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讓我很受感動。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想成就大業,必須先讓自己經受挫折,接受磨難,使自己增長才幹,才能戰勝困難,到達成功。所以挫折是人獲了成功的重要條件。

穿越歷史的長廊,有多少偉人在挫折的歷練下登上閃耀的巔峰。公元前99年,司馬遷正潛心寫作《史記》時,卻因為替李陵辨護,遭到漢武帝慘無人道的腐刑。這對他來說不能不是一次極大的人生摧殘和恥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輕生,因為他的巨集願還未實現,偉業還未完成,他從先人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為的事蹟中得到啟發,在獄中,忍辱負重,磨礪心志;出獄後,勤奮耕耘,終於寫了《史記》。挫折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筆財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時寫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後作的,屈原被流放時寫了《離騷》,但他們都成了偉人。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正因為他們有著“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的精神,經過挫折,他們變得堅強,經過挫折,他們變得沉著,經過挫折,他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

而有些人,他們有著非常好的先天條件,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輝煌,這是為什麼呢?因人他們缺少挫折。例如:三國時的劉備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東征南討,從織蓆為生到蜀漢稱帝,可他兒子劉裨卻是個昏庸荒淫的無能之輩,連諸葛亮這樣的能人都扶不起來。北宋名臣寇準,他的子孫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家道敗落,淪為庶民。正因為他們從小就擁有良好的先天條件,沒有經歷磨難,沒有才幹,才使自己沉淪。可見磨鍊對人多麼重要啊!

一個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須接受磨鍊,暫時的順利將會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潛在障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4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千古流傳的佳話出於這篇文章,就是出於孟子之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想成大事,擔大任,就要先學會吃苦,經受痛苦的磨鍊。相反,如果你富貴了,也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是人類擔大任的不二法門呀!

唐玄宗李隆基為奪武后之權,長期在憂患中集結力量,讓自己更加強大,最終打敗武后,奪取政權,成為一位優秀的皇帝。之所以他會成功,就是因為他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皇帝。”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只有存在憂患意識,才能臨危不懼。

開闢農民起義道路的領導者陳勝是個很有才略的人,他具有優秀的領導才能和組織能力,但正是因為他成功了,他富裕了,他就很享受現在的榮華富貴,根本沒憂患意識。結果秦朝的軍隊主動出擊,陳勝豪無防備,就因兵敗而失敗了。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陳勝並沒有憂患意識,也沒有看到近憂,所以他失敗了。

劉秀早年漂泊流浪,歷盡辛苦,苦心詣志,最終推翻王莾政權,建立東漢。他在貧苦中早已鍛鍊了心志,正是因為他”居危“,所以他更能”思危“。

俗話說:”天有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只有處處存在憂患意識,防範於未然,才能有備無患,最終走向成功。憂患意識在我們學習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把憂患意識時刻記在心裡,你一定可以永攀學習高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5

《孟子》裡有一篇文章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國中時學過的一篇文言文,雖然將近二十年沒有再讀過。但我清晰地記得文章裡的每一句話: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篇文章說的是:承擔重任的人,之所以受盡苦難,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練他的意志和身心,藉以提高他的競爭能力。做一個人,一個發奮圖強,頑強拼搏,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須要用“憂患”做為一切成就的先決條件。講得一點也不錯,堅強的人是在憂患中成長的。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步階梯,信徒的洗禮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我們要把不幸,災難當作我們成功的又一塊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來與成功拉近距離。

我還看過一個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講的是20世紀初期,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大量的捕殺鹿的凶殘敵人——狼。經過20xx年的殘忍捕殺,有先後六千多的狼被殺害。然而,羅斯福萬萬沒有想到,在他的極度保護下,鹿群是有一段時間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很快,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這個故事中,鹿為什麼在過度保護下,數量變得更加少呢?在我看來,正是因為給它們的過度保護使他們缺少了憂患,只顧自由自在的生活。原來有狼追鹿,鹿就會奔跑,現在,狼沒有了,鹿的體質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見,憂患的作用不僅對人,對社會,對整個自然界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心中時刻要有“憂患”意識,有危機感,不要總以為我們端的是鐵飯碗,整天只知道當天和尚撞天鍾,混日子吃大鍋飯。這是極其危險的。我們在心中要時時為學生,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著想,這樣,我們才會免於被社會淘汰!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私立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公立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當公立學校學生數量遞減到一定數量,國家就一定會淘汰教師,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說,每一個有眼光的教師,都要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心中時刻有教育,心中時刻有學生,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事業來追求,爭做學者型的教師、專家,在別人還沒有準備努力之時,我們已笨鳥先飛,站到了教師隊伍的最前列!

雖然我們都是小人物,但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所講的道理確實是至理名言。所以說請大家勿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努力幹好本職工作,為自己的事業鋪平前進的道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6

最近,我讀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感觸頗多!

月亮是夢想與信仰,六便士是安逸與舒坦,縱然腳下鋪滿了便士,而他的眼裡卻只有月亮。我為斯特里克蘭歡呼!對於故事中主人公拋棄妻子的行為,我沒有太多想法,甚至能寬容,但對他能有勇氣活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卻表示無限敬佩。夢想與信仰,從我們呱呱落地起,就與我們相隨,本是靈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斷浸染中被磨滅。斯特里克蘭,在他活到四十歲,渾身已沾染了俗氣時,能毫不回頭,拋棄一切,內心的堅毅已徹底的震撼了我。

拉近點,我想起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曉慧,35歲前她是華為企業的一名高管,有非常優秀業績,拿著可觀的年薪,有著令大家都羨慕的社會地位。35歲後,她卻棄筆從戎,成為一名軍人。39歲時,更成為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我時常在想,當她拋棄原來優越生活,決定追尋夢想,成為一名軍人時,她的內心要經歷多少次博弈,有多少個久久不能入眠夜晚,多少次幻想自己人生道路選擇的後果。她所受到的挑戰與壓力並不比斯特里克蘭少。但是她做到了,前半生和後半生,她過了兩種截然不同生活,以勇氣和智慧,活出人生中的高度和寬度。

不知道,大家有感覺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業餘愛好,孜孜不倦,從不懈怠,比工作更有趣!寫作,做木工,剪紙,唱歌,或是遊戲業餘玩家,或是電影發燒友。曾幾何時,這些業餘愛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者青少年時,是我們夢想和信仰。就如我,也曾想過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在生活道路上,我卻離夢想越來越遠。當我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活口的工作,有了安逸與舒坦,我們便有了更多借口告訴自己,要甘於現狀,要把過去幼稚想法好好的藏起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鐵口,同一趟列車,同一個表情,同一種匆忙,我們生命就這樣,被偷偷的擷取,靜靜的,甚至都忘記時間存在。皺紋悄悄爬到臉龐,我們從別人口中的孩子,變成孩子口中的阿姨甚至奶奶。我們的生命,真實的來過人間,但卻從來沒有感到過燦爛。我們還沒有告訴世界,我來了!世界卻讓我離開了!

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底產生了一絲勇氣和希望。縱然,我們缺乏足夠勇氣做翻轉,但至少在彎腰撿便士時,努力抬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7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為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眾中間,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個體性,保持屬於個人的尊嚴與自由。”這是林賢治對於作者艾青的詩的評價。有幸暑假讀了《艾青詩選》,讓我在艾青詩風沉重,情調憂鬱的筆下,體現出他在抗戰期間的愛國主義的思想和感情。

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艾青將自己比喻為一隻鳥。鳥兒,我們對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飛翔。可它們的壽命限制了這種自由的飛翔,作者的筆下:“打擊”“悲憤”“激怒”,這是一隻倍受折磨的鳥啊!但它還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為祖國而歌唱,它無時不刻的牽掛著祖國,祖國已命懸一線,在空中飛翔的它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面對這樣的情景,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為祖國而歌唱著。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鳥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被埋在了土地裡,就連羽毛也在土地裡腐爛了,可見,它一生為祖國服務,為祖國犧牲,對祖國的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省略號的帶動,使著我們的情感不斷“深沉”,不斷地從我們心底湧出一股一股對祖國的深沉的愛!

礁石兩節,八句,構成了一個篇章。“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撲過來,”處在大海中的礁石,怎會不面對海浪的襲擊,海浪“撲”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無休止”的“撲”。它象徵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己,也象徵了我們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艱苦、不屈不撓的頑強的鬥爭精神。“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這樣的挫折,是誰都會想過退縮,想過向挫折低頭,可它呢,卻是“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微笑”在艱難困苦面前是一種自信,在敵人面前是一種堅定,在歡樂與勝利面前是一種坦蕩。就這樣一塊普通無比的礁石,讓我懂得了無論身處怎樣的處境,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堅定樂觀的精神,勇於面對一切艱難困苦,並且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永不服輸的精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8

暑假裡,我讀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一共讀了三遍。因為我實在是太喜歡看了。

七歲的愛麗絲是個可愛的小女孩,有一天,她跟姐姐一起來到河邊看書,姐姐高興地看了起來,愛麗絲看了看這本書,覺得很奇怪,這本書沒有對話,也沒有圖案,為什麼喜歡看呢?她想,要是我能變成一朵菊花,那多有意思啊!然後她看到一隻奇怪的兔子,身上穿著一件黑色的背心,它從背心的口袋裡,掏出一個懷錶,口裡還唸唸有詞:“快遲到了,快遲到了”愛麗絲說:“這隻兔子真奇怪,我一定要跟著它!”愛麗絲跟著這隻白兔,來到一棵矮樹後面,兔子從樹後面的洞跳了下去,愛麗絲也跟著跳了下去。

愛麗絲髮現那隻兔子可以用腳收住,可是愛麗絲髮現自己用腳收不住,她一邊掉一邊發現,有一些罐子,她拿起來一看,發現那些罐子是空的,然後她想扔下去,可她覺得要是下面的人發現了,那可怎麼辦,所以她又放回原位了。她就一直往下掉,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一直掉了很久,終於掉到了洞底。

她找不到應該要往哪裡走,她看見那隻兔子正急急忙忙地趕著呢……

我看完以後,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喜歡看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喜歡看。這只是愛麗絲做的一個很奇怪的夢。

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話:“你這樣不禮貌,你那樣也不禮貌。”這句話我聽了,感覺很難受,因為故事應該是很有趣的,而不是你有沒有禮貌。

像我平時睡覺的時候,從來沒有做到過這種奇夢,我做的夢都是真實的,接近日常的生活的,甚至有的時候連夢都來不及做,就睡著了。我還在想,我的性格,會是愛麗絲夢裡的哪個人物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9

今日我觀看了《兩個小八路》的影片。看完之後,我的心就像被波濤洶湧的大海撞擊過一樣,久久不能平靜。要知道這兩個小八路的年齡和我們一般大,就肩負著保衛祖國的使命。由此我聯想到了我們,現在是科技發達的年代,人人豐衣足食,學生們各個過得無憂無慮,但我們卻不珍惜眼前的好時光,沒有好好地認真讀書,卻是天天像行屍走肉一般,吃喝玩樂,枉費了老師們的一翻苦心,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祖國的棟樑,為祖國建功立業,而不是一味地墮落下去。

影片中的其中一個小八路叫做大興是我最敬佩的人,他面對敵人時,毫不畏懼,並英勇地與敵人做鬥爭,雖然在戰鬥中,中了子彈,但是大興卻沒因此而倒了下去,而是強忍著痛與敵人奮戰到底,最終把敵人給消滅了,並且繳獲了一把搶!回到部隊時,隊長也知道了此事,並誇讚大興是“好樣的”!隊長要讓大興離開部隊去養傷,但大興卻斬釘截鐵地說:“他不痛,還能走。”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啊!中了子彈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可能會隨時的喪命,但大興卻沒有因此而畏懼,並且要和部隊一同共患難。這就預示著,大興要為抗日而犧牲,要為祖國出一份力,要同日本鬼子抗戰到底!小小年紀的他,卻擁有這常人沒有的精神。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保衛祖國的擔子已落在了我們的肩上,所以我們更應該向大興學習,學習大興的那種精神,那種勇氣!為祖國增添一份力量,為祖國的將來做下鋪墊,令祖國走向世界,走向美好的未來。

現在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當然是好好的學習,將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收為己用,當走向社會時,把知識運用的軍事上或科學上……為祖國明天的輝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來,雖然我國的軍事科技不斷提升,但始終贏不過美國的軍事科技,美國擁有世上最新進的,頂尖的軍事科技。而今,正是我們新一代青年,發揮作用的時候,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科技必定會超過美國,甚至全世界!

抗日戰爭雖然已過去,中國也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不能坐享其成,我們要珍惜無數烈士用鮮血而打造出的幸福時光。烈士們的精神,還要靠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去延伸,去履行,去弘揚!

時代發展飛快,我們要適應時代就要去實踐,去創造,去探索,認識新事物,創造新科技;加強對愛國的培養,不忘國恥,努力進取;維護祖國的大好河山,提高人們對榮辱觀的認識,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並加以宣傳。我們要像大興一樣,與困難做鬥爭,做生活的強者,不向困難低頭!

不少的戰爭已過去了很久了,但卻在我們的心上留下了一個不可毀滅的痕跡,祖國與以往早已今非昔比,祖國正興盛,經濟正繁榮,祖國正走向世界。我們要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努力奮鬥,頑強拼搏,為祖國建設出美好未來!

保衛祖國的鐘聲已敲響,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用世界頂尖的科學技術與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堅不可催的毅力,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讓愛國之風吹遍每一個角落,讓人人爭當祖國的棟樑。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祖國定會成為世界的一顆璀燦的明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0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講述了在長征途中紅軍進入草地時發生的事。

在文章中,有一位老班長帶著三個病人跟在隊伍後面。在過草地時,老班長釣魚給三個病人吃,而他自己捨不得吃,最後三個病人走出了草地,而老班長卻餓死了。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老班長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這個老班長完全可以拋棄這三個病人,如果我是那個老班長,我一定會有吃的先自己吃,不能讓自己餓著。等我吃完了在給他們三個吃,可老班長寧可餓死也要讓他們三個病人活著走出草地。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紅軍再過雪山的時候,有一個人凍死了。他們的將軍很生氣,要處罰軍需處長,沒想到凍死的那個人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流下了眼淚。我很敬佩這位軍需處長,如果我是他的話,我一定會先給自己多穿幾件棉衣,不能讓自己凍死。

我要向他們兩個人學習,不能只想著自己,還要多想想別人。記得有一次,有一個人向我借東西,他有急事要用。我本來可以幫助他,但我怕他把我的東西弄壞,便找藉口不借他。在看過這兩個故事後,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他們可以為了別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可我竟為了一件小事而推辭,真是太不應該了。

從此以後,我也要多給別人一些幫助,不自私、不吝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1

前不久讀了餘華的《活著》,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於是,又捧起了他寫的《在細雨中呼喊》。

讀畢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突然感覺被人拋棄真可怕,特別是被自己的親人拋棄。

孫光林做為故事的敘述者和最終的迴歸者,讓他重溫並飽嘗了那個特殊年月帶給他的辛酸。

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愛似乎都被無形的枷鎖禁錮著。無人敢多說一句,也無人敢替別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許就被戴上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別是無事可做的婦女們,無聊致極的搜尋著村裡的新聞,然後以最快速度傳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憐的婦女們!孫光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出生在一個將愛包裹的時代,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這些徵兆就註定他將接受命運不平等的待遇,難以揭鍋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難負擔這三個孩子,於是他被送出了,離開了他也許摯愛的父母和依然眷戀的故鄉。他第一次被拋棄!在他的心中是一種無形的傷疤,時時隱隱做痛,讓他追憶起那過往的日子。

新環境讓他有了暫時的歸宿,就在他心中剛要滋生家的溫暖時, 一個晴天霹靂,對準了他的後爸。因犯錯被別人揪住小辮,再難做人自殺而死。隨後他多病的後媽,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離他而去。他陪媽媽帶好物品來到碼頭,本以為媽媽會帶他一起走,可媽媽卻獨自一人上船,讓他留在岸邊,等著船慢慢開動,媽媽已消失在茫茫迷霧中時,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媽媽拋棄了。爸爸走了,媽媽也走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他無法想象今後的生活,諾大的地方卻無法被容納。昔日美景越發顯得慘淡,海上依舊托起的紅日,此刻焦灼著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驚恐中,他哭了,沒有底氣也沒了勇氣。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圖宣告破滅,他又一次被拋棄。

他想到了南門,那個離開已久的家鄉。不知故鄉是否風貌依舊?他是否還能找尋舊日住所?闊別多年的父母還能否接受他?但無論如何,他心中還燃著一絲希望的火光。於是背起重重疑問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踏上了返鄉尋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1000字親的路。一路群山逶迤,靜水流深,他已顧不得欣賞,心中尋親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細雨中,追尋兒時記憶,一路演繹著兒時嬉戲歡快的場面,因為只有想著這些,才能銷蝕心頭的恐懼。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活,這更是燃起他心頭的希望,心中對家的呼喊越發強烈。走進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著床單跪在地上,周圍擺著的物品像是剛從大火中救出來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裡,男人的嘴裡不斷的說著:“這活真壯觀啊,真壯觀!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他於是走上去說:“我要找孫廣元”!(他的爸爸)

親人相見已不相認,“物是人非事事休”!故事就在這似完非完中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思考。最終他依舊面對被親人拋棄的慘局,故事雖沒直接寫出,但從整個家庭的遭遇中我們可以推斷,雖然他歷盡艱辛,心懷希望的找到了親人,但親人依然無法承擔養育他的責任,他又一次被拋棄,被命運拋棄!

起初的我無法理解這種命運的捉弄,孫光林似乎是那個時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讓我心痛,憐惜。是時代將這個孩子折騰的遍體鱗傷,像惡魔一樣吸蝕著他身上的營養,使他心力交瘁,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就這樣自我消逝在一個特定環境中,或許多年後他會走出這段陰影,但他走不出這個時代!一個將愛包裹,人性偽裝的時代!

整本書都深深的壓抑著我,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永遠的被接納。不要太過奢求,因為人總是難以滿足。知足常樂!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會霍然發現,早有一朵聖潔的小花在你心頭靜靜綻放,發出聖潔的光芒!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2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幸福,同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幸;我想過埋怨別人,想過叛逆,可最終的結果如何,沒有人會為我的過失買單,我只能自己摸索著前進。

寒假無聊,就想著讀幾本書,上網搜了很多適合女孩子讀的書,最後決定先看《撒哈拉的故事》,不僅僅因為豆瓣對它的評分是9.3,還因為推薦的書裡面我僅有《撒哈拉的故事》。

實際上這本書我上國中的時候就看過,當時印象最深的是啞奴,看的時候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現在看這本書,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現在的我讀《撒哈拉的故事》,看的是三毛的生活和她對生活的熱愛,在物質缺乏的沙漠裡,三毛利用媽媽航空從中國寄過來的部分特產做著各種美味,把粉絲換作“雨”,開著吸引同事的“中國飯店”;沙漠的生活,不同與正常的生活,對三毛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但三毛終究把生活過得美好起來。三毛和荷西的家是在墳場區的一大片垃圾場附近,起九年級毛稱之為“房子”,這個房子裡有兩個大小不一的房間、有一個四張報紙平鋪起來大小的廚房、有一個帶白浴缸的浴室和一個公用天台。

三毛在《白手起家》中是這樣說道“這個房子其實不必走路,站在大洞洞下看看就一目瞭然了。”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三毛解決了民生問題後,開始著手於對“房子”的佈置,沙漠的東西貴的讓三毛灰心,購買了基礎生活起居用品後,不敢再買下去,雖購置了一些東西,但不太大的家看得見的東西也只是地上鋪滿的席子。這樣的家,三毛是不喜歡的`,只是結婚的事被公告後,那個家,便成了一個離不開的地方。沙漠現實生活的枯燥和艱苦,都需要三毛獨自去面對,忙於生計的荷西只能到了週末才回到那個家來陪伴她。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中期的作品,即是三毛與荷西結婚後,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期間,這本書記敘的是三毛和荷西生活在沙漠中的所見所聞、所經所感;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細節,都在敘說著他們在撒哈拉的點點滴滴。《撒哈拉的故事》收錄了《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等17篇文章和附錄:《回鄉小箋》、《塵緣》,以及三毛與家人的書信。

《觀浴記》看著讓人噁心到嘔,沙漠上的澡堂,用很少的水,衝一遍,然後用石頭刮(而不是搓),一直刮到黑漿一樣的汙水從頸部頭部流到,懷裡的孩子還在汙水中吸著奶水!

《啞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記錄了她眼中的一名撒哈拉奴隸。由於出身的關係,奴隸只能終生為奴,世代為奴。他們自己改變不了身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而三毛對這一切無法熟視無睹,努力為他抗爭和呼告,可是連她自己也知道,她不可能改變這一制度。

她寫到:“啞奴呆呆地望了一會天,比比自己的膚色,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兒,他又笑了,對我們指指他的心,再指指天上的小鳥,又做了一個飛翔的動作。我知道,他是在說,我的身體雖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

越長大越孤單,不管怎樣,隨心所欲是不可能的;只能且行且珍惜,慢慢走,慢慢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3

今天,我讀了《罪馬》,我深受感動······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馬術演員婁阿甲有一匹特別親的馬,叫白珊瑚。一次表演中白珊瑚看見了一條蛇,偏離軌道,使婁阿甲喪生。雖然它是罪馬,可是由於阿甲的遺囑上只有一條:別為難它。最終他們沒有殺白珊瑚。白珊瑚此後一直很憂傷,時常幾個小時地望著阿甲的埋葬之地。之後,他突然把頭馬的位置讓給了另一匹馬,在一天夜裡,它突然從馬戲團逃跑了。在婁阿甲的石碑前,時常出現一批健壯的白馬,遇見什麼蛇就踩,這個故事結束於一條一條死去的蛇。

我的心被震撼了。白珊瑚是一條富有心機通人性的馬,他與人一樣,也有想法。他為了逃跑,怕給馬戲團帶來麻煩,主動將頭馬的位置讓了出來,使自己走後不會使馬戲團亂掉。他性格剛烈,講感情。它知道自己本該被殺的,可婁阿甲保留了它的生命。它與婁阿甲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有些人會講人話,可行為卻像低等動物。白珊瑚雖不會講人話,行為卻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人來看。它甚至是一些人的榜樣。

人很動物都是一樣的但我們卻是怎樣對他們的?我們虐待他們,可它們卻那樣忠實。我還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去對面玩,從早上一直玩到晚上,我會家時,發現有個東西在門口,我拿手機一照,原來是小糖(我家的狗)聽媽媽說,它一直臥在那裡,沒有動過,直到我回來,誰牽它,它都不走,看動物對人有感情,那人對動物呢?

看來我們該好好反思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4

一個擁有瘋狂騎士夢的鄉村富地主,帶著一個純真的夢想,一身簡樸得引人發笑的戎裝,一個單純善良的侍從,踏上了困難的騎士之路。

這是西班牙最後的一個騎士。

一路上,他都被稱為瘋子。他沒有喪氣,似乎毫不知情,將現實世界中的一切魔法化。

他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我認為,他成功了。因為在他臨終時,他醒悟了,騎士道應該結束了,他當初決定闖天下的決定不是對的。騎士小說也應日趨衰落,以至徹底滅亡。

我十分地感動,感動於堂吉訶德那單純的維護和平的決心,感動於他的善良,感動於他的勇敢。

也許我永遠也會銘記,堂吉訶德帶我的教訓與帶給我的鼓勵。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緒由著主人公的心情上下起伏,彷彿身臨其境。它沒有《_》的美倫美奐;沒有《三國演義》的震奮人心,沒有《紅樓夢》的千式百樣。但是,它帶給我的比任何一本書都多,比任何一本書都好,比任何一本書都受益。

我很深刻的一首詩上的一句話:“人世的願望皆落空,許諾的是安逸,得到的卻是陰影,塵煙和夢花”。也許,我們盼望很多東西,不過相反,我們得不到很多東西,誰也願意人生一路順風,但是,不免有坎坷磨難。

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我們所願,這個鄉坤貴族堂吉訶德也希望自己可以平定災難,但是,此時的他正被騎士小說的夢幻思想所感染,他帶給人們與帶給自己更多的是失望,困難與傷心。

他以心待人,但是又怎樣呢?公爵不斷地捉弄他,把他當作一個笑柄。他卻不知情,依然一心一意,天真地滿足人們的要求,但是總是弄巧成拙。

他沒有錯,書分有好書壞書,騎士小說對人們的幫助不大,反有危害;而塞萬堤斯這本《堂吉訶德》就對我有很大幫助。他學習了騎士小說中那種愚昧的思想,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是個大好人。

桑喬(堂吉訶德)的侍從也讓我感觸很深,書上的一句話:侍從比比皆是,唯他忠實無華。在磨難中,他和他的主人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也變的稍有文采,學會了思考問題。

他相信堂吉訶德會給他一個海島總督,我想這不是愚蠢,這是善良,他用善良的心給了孤獨的主人陪伴,他用他的忠誠伴隨主人度過一個個難關。

他也如他所願,公爵讓他做了1個月,也許他被耍了,被騙了,但是也圓了他的夢想。

在生活中,我們對待朋友要將心比心,好朋友總是有的,知己總會找到的。

我明白,衝動並不能做出好的成績,反而會害了自己,結果往往與願望想反,要成功需要努力,需要正確的思想與恰當的方法。而這本書告訴我們的肯定不止這些,留由讀者慢慢體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5

不記得在多大年齡時看的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八九歲?還是十幾歲?說實話,真是記不清了。但是,我確信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看過很多遍的。真的,否則不會對張嘎這個人物形象印象這麼深。記得裡面有一個特寫鏡頭,就像一張黑白照片一樣,定格在我記憶的大螢幕上,即使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仍然非常清晰,讓人難以忘懷。嘎子虎頭虎腦的一張臉,一雙機靈的大眼睛,透著聰明、倔強;一張緊閉的嘴巴又透著剛毅和頑強。我個人覺得在當時那個戰爭年代,這應該是極為普通的一張臉,每個村莊都有很多,但他卻又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最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偵查員。這應該就是小兵張嘎這個人物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吧。所以說當小兵張嘎這部作品一搬上銀幕,當嘎子這個人物形象一出現在螢幕上,立刻成了當時少年兒童的偶像。以至於我們當時都痴迷了,總喜歡跟著放映隊跑,十里八村都去看。

今天,終於拜讀了徐光耀老先生的原著小兵張嘎,又重新認識了嘎子,對他的喜愛又增添了幾分。應該說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忠實於原著的,幾乎沒有多少更改。這充分說明了徐老先生的小兵張嘎,是一部優秀的、成功的作品。尤其裡面一些對環境的描寫,讓你感覺是在欣賞一幅水墨畫:“那清澈可見的白洋澱水,那搖曳生姿的風中蘆葦,還有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青紗帳、高聳入雲的白楊樹,以及古樸的小村莊和嫋嫋升起的炊煙。還有作品第十三章,描寫玉英撐船帶嘎子去葦塘的環境描寫:“小船向前漂著,一股微風吹來,推起層層細浪,拍得船頭濺濺地響。澱水藍得跟深秋的天空似的,朝下一望,清澈見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6

學了《詹天佑》這篇文章,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詹天佑》這篇文章寫的是:詹天佑在當時那種環境下,面對帝國主義者的狂妄自大和對中國人民的極端藐視,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並比計劃提前兩年竣工,給那些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這是一件多麼令中國人揚眉吐氣、自豪和驕傲的事。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令我欽佩不已,和他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的態度讓我為之敬仰。

詹天佑對這項工程修築的態度從文章中表現的十分堅定,如”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是詹天佑對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這番話表現了詹天佑對工程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詹天佑重視這項工程,給中國人爭一口氣。我們要學習詹天佑的精神,對每件事認真去做,不能馬虎,並定回成功。

文章中”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表現了詹天佑以身作則、艱苦奮鬥、誓為國家作貢獻的戰鬥精神和頑強毅力,體會到了詹天佑對代每一件事都非常負責任。

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文章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側,不但惹那 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這是詹天佑遇到困難內心的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難,完成艱鉅任務的動力。這條鐵路修建的好壞,關係到國家的聲譽。修得不好,會惹得那些外國人譏笑,修好了,能夠回擊帝國主義的藐視。充分體現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為祖國爭光的堅強決心。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詹天佑接受了任務,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選擇,詹天佑毅然接受了,可見他為國分憂的愛國主義品質,和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為祖國爭氣的決心。

雖然京張鐵路沿線地理環境惡劣,修築鐵路的工程十分艱鉅,但詹天佑不怕困難,知難而進,解決了一個個難題,並使工期提早兩年,證明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者的威風。

我們應該向詹天佑那樣,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沉著冷靜,靠自己的大腦去想辦法就能解決,而不是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我們也要學習詹天佑愛國精神,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要好好學習,也要為祖國爭光,長大報效祖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7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與顧城的相識,大約是從這首詩開始的。

當然顧城不認得我,但我很熟悉他。

記得大約六年前,課堂上老師偶然間說起了一首詩。我記不得老師怎樣描述顧城,只記得那簡單的兩句話“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無法形容一個孩子懵懵懂懂的震撼,只覺得這首詩與眾不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類似的工整詩句是那個時期我接觸的全部。回了家,我照起自己的眼睛,不是黑色的,是深棕色的,可我相信我也在尋找光明。

仿若是在國中畢業那年的某天,我在《讀者》文摘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天真的創傷》,我驀然間看到了那首詩,《一代人》。我始終沒有忘了它,這一次,它又躍入眼簾的時候。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彷彿看到了一群黑夜中的行者,執著的走向那虛幻的並不見得真實的光明。時代與環境的黑色給了人審視生命命運的能力,卻要用這樣的賦予完成對荒謬的戰勝。詩中有種力量,推動著我,我說不清是重還是輕。於是我來了興趣,漸漸的入了文章。沒有讓我想到的是,文章提到了顧城的死亡。它提到了顧城用斧頭先砍死了妻子,然後上吊自殺。文章接著分析了顧城的性格以及詩中透露的性格缺憾,可我再沒看下去。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顧城的死亡一團重重,可是當時的我至為相信。那時正是我對於死亡的理解正要加深而未能深刻的時候,到現在我也不能確認是否當初瞭解顧城的死的震撼影響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我也瞭解海子的墜落。那時我始終認為兩個人自我犧牲式的毀滅難以理喻,是不能容忍的,是對於生命的褻瀆。讀《一代人》的時候,我不知道詩人是誰,我懷著神祕的崇敬;再讀《一代人》的時候,我認識了顧城,可我懷了偏頗的鄙夷。

後來上學,我問同桌,“你知道誰是顧城嗎?就是那個詩人,寫‘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那個人。”“你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嗎?”顧城的死亡成了我炫耀“博學廣知”的手段……

時間的馬,累倒了。

後來大約就上了高三,就是不遠之前。我生日的時候,朋友送我一本書,《顧城的詩與顧城的畫》。她在封面上寫道:希望你能享受活在書中的片片刻刻。又是這個人,我心想。我開啟書,讀詩,品畫,然後徹底沉淪。手不離這本書,就算去剪頭髮,吃飯的時候,我依然捧著。捧著看的時候,什麼都忘了。現在很多時候我想到那時景象都是感到幸福與恬靜。“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我和無數/不能孵化的卵石/疊在一起”“我的心愛著世界”“夢太深了/你沒有羽毛/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等等的詩句縈繞在腦際。也許是高三忙碌的生活讓人喘不過氣,在顧城那些詩與畫毫無關係又深有關聯的藝術中,我的呼吸舒暢極了。久違的自然味道,久違的真實呈現。再想到他的死時,我已不想從前的那樣妄下推斷,我尊重他的選擇。我漸漸明白有些東西比生命要重要的多,當這些東西失去的時候,死又足兮呢?我也明白,一個8歲開始寫詩,十幾歲就讀完箇中國名著的天才而言,他自有他的理由。他的詩,雖然童真,夢幻,意識和印象,也許我看不明白,但確實是發自靈魂的作品。顧城,給了我在生活中停下來,慢下來的機會。

我不是一個多麼深刻的人,或者說,我是一個庸人,無知,淺白,沒什麼文藝的內涵,所以當我想寫寫關於現當代文學的一點感悟的時候,都不知道從何處著筆。我只能寫寫顧城,寫寫這個與我似乎頗有緣分的詩人。當如今的我再讀顧城的時候,我唏噓不已。不僅僅是關於所有顧城的詩和畫,所有他的經歷他的生活,也是關於我逝去的時光。那麼久了,我漸漸的瞭解了顧城,走進了顧城生命經歷,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慢慢的變化,我已不像當年一樣天真。我每天為了前程和外來奔波,為了學分和績點奮鬥,我記得從前我還會靜靜地看看月亮看看天,還會走上高樓望望遠,可好久好久都只有低著頭,匆匆的趕路,踏著綽約的大地,向地平線看去。是否有一天,當我讀起“所有早起的小女孩/都會到田野上去/去採春天留下的/紅櫻桃/並且微笑”的時候,所有都看不到了呢?

最後的最後,我想的是,與顧城的相識是一場旅程,既是走向顧城,也是折返回自我。我難以評判他的詩作,還是用他自己的話作結,正如開篇一樣:

《我的詩》

我的詩

不曾寫在羊皮紙上

不曾侵蝕

碑石和青銅

更不曾

在沉鬱的金頁中

劃下一絲指痕

我的詩

只是風

一陣清澈的風

它從歸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過患者

夢的帳頂

掠過高燒者的焰心

使之變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綠野上

不斷沉降

像春雪一樣潔淨

消溶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篇18

最近幾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蕭紅,她是那個特定年代的一朵奇葩。而《呼蘭河傳》則是蕭紅生前寫的最長的一篇小說,它是一部充滿溫情,童趣,娓娓道來式的“回憶性”小說。

這本書的內容是這樣的:大地一到嚴寒的季節時,整天飄著飛雪。還有北方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火燒雲。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野臺戲 …… 都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影像。

這本書裡還說蕭紅生前最疼她的人只有她的祖父 …… 有一次,蕭紅摘了許多玫瑰花插在了她祖父的帽子上,她的祖父不僅不知道,還對蕭紅感嘆:這個季節的花可真香啊!惹得蕭紅哈哈大笑。

看了這本書,我從中獲得了一種思想的領悟,從而有更厚重的童年,更堅實的成長,雖然蕭紅的童年我很嚮往,但是我沒有什麼機會去體會這其中的樂趣。

蕭紅用明亮的眼睛觀察著世間萬物,她用神奇的筆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耳朵清晰的聽著人生中最美妙的音樂!

蕭紅她說過:走進名著經典的世間裡,與它一起優雅,一起盪漾,一起芬芳。

我會永遠銘記這句話,因為它蘊含著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