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精選5篇)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 篇1

現在我們學校提倡“交通安全校園安全社會安全”的安全教育。一進校門就可以看見一條條關於安全的條幅懸掛在上方,課堂上老師也再三強調要注意安全,使我們從小就懂得了安全知識。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精選5篇)

因為我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過馬路,所以老師最多講的是交通安全。是啊!如今不同於往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家家都有一輛車,並且有汽車的不是“稀有動物”了,所以車輛來來往往,經常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

相信同學們或多或少也看到、聽到這種事情,一次,我也聽到了一場悲劇。一個剛考上大學的青年學子騎車回家看望家人,或許因為高興,沒有注意前方車輛,“嘭”的一聲,與一輛汽車來了個“親密接觸”。青年學子連車帶人一同被甩到幾米以外,鮮血直流。行人車輛都停了下來,他們被眼前的慘狀給驚呆了。不一會兒,救護車就把傷者抬走了。可惜老天不公,讓一個考上大學的學子頃刻間變成了植物人,他的父母痛不欲生,那悽慘的哭聲響徹醫院,使每個人的心都揪緊了。在全國每天都有40幾個人死傷於交通事故,又有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

一個人受傷,一個家庭也會受傷。讓我們一起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是我們少受傷害,家庭少擔心。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 篇2

在工礦企業牆壁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的醒目標語,時時刻刻警醒人們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車輛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選擇私家車、或者乘坐各類車輛交通工具,交通擁堵、交通事故屢見不鮮,同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那麼,就自身而言,如何才能實現安全行駛,避免各種交通安全不測呢?首先,要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交通安全狀況直接關係到自身與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沒有安全交通意識是萬萬不行的。不管車輛走到哪,不管什麼時候,要有危患意識,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未雨綢繆。只有樹立好交通安全意識,我們才會有高度的警惕性、靈敏性,實現安全行駛。

其次,要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是最起碼的要求,是一個人自身素質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文明的標誌與象徵。有些人依仗自己駕駛嫻熟,或者有強硬後臺,佔道、搶行、闖紅燈等無視交通安全法律,能夠得到一時便利,但不一定得到一世安全。不僅要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更要養成習慣,從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同樣,視交通安全規則可有可無、似乎坐等交通警察管理的人,也不行,也不一定實現交通永久平安。

最後,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當初考駕照時,開車前、中、後有何具體注意事項,駕駛員應該都知道,關鍵是要切實做到,不可一絲麻痺大意。另外,駕駛前,最好選擇良好天氣、有利路線、合適時段出行;駕駛期間,最好謹慎慢行,文明讓行;駕駛後,最好檢查一下車輛各個部位狀態、效能,發現問題,及時修補。

總之,希望本人交通安全心得體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個人的良好交通意識、行為、習慣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大有益處的,但營造安全、良好、順暢的交通環境,還需要政府、他人的共同努力。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 篇3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為愛,所以愛》。

人人都說教書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的說法。確實,做一個老師挺苦挺累的,做一個好教師就更苦更累了,但如果心中充滿了愛,我想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我的教育旅途中,有太多值得讓我回味的東西,在這裡我就採擷一朵小花,來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張同學八年級時是從東莞一所中學轉過來的,聽熟悉他的人講,他在那邊可以說是"罪行累累",學習成績自不必說,光紀律方面就很讓人頭疼:上課睡覺、與老師頂嘴、打架鬥毆、上課端著一杯茶隨意進出校長辦公室等等。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轉到我們班,當時的心情我不知道用什麼詞才能有很好的形容,不過我堅信,既然他分到我班,那就是緣分,我有責任挽救他,幫助他。

聽他爸爸講,他的語文,那我就從這裡入手吧,只要他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就大力表揚他,第一堂課,我讓學生默寫古詩,因他八年級重讀過一學期,我想這首詩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問題,誰知他上黑板後除寫了個題目和作者之外,就什麼也寫不出來,另外更讓人吃驚的是杜甫的"杜"字寫成社會的"社"字,看來表揚他的理由就泡湯了,但我不罷休,我靈機一動,對全班同學說,你們看到沒有,這位新來的同學,能這麼鎮定的上黑板默寫古詩,他之所以沒有寫對我想是新環境還沒有適應吧,另外他很誠實,雖然不會寫,但絕沒有偷看旁邊同學的意思。下次讓他上來的時候,我相信他一定能完全寫對,我用鼓勵的目光看著他回到座位,雖然他當時沒說什麼,但我從他的眼神裡讀出一絲絲的感動。我想,有戲了,後來他果真上來默寫時全寫對了。我想我已經悄悄在他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誠實。

後來的一次平時的測驗中,他的語文考了59分,我也覺得很正常,畢竟他以前都不怎麼學習,也只有這個分數,誰知他找到我說:"老師,您就再給我加上1分吧,加上一分我就是60分了,就1分。求您了!"我問"為什麼呢"他說:"我還沒有考過60分,這次是第一次與60分最接近的。"我想他已經慢慢向學習靠攏了,我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但也不能滋長這種不好的習氣。於是我說:"分不能隨便加,但是,我可以給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麼樣?要是覺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他猶豫了一下說:"我借。"結果,在下一次測試中,他得了66分,扣掉10分,還剩56分。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到,或許我又在他的心靈深處種下了另一顆種子——進取。

時間一天天過去,隨著我播種的種子越多,他也開始變得安分了許多,我很欣慰。從那以後,我開始試著和他交朋友,下課多和他說幾句。上課時也不會忘了他,總會記得多提問他,多用目光關注他。我知道是我和班上的同學真誠的鼓勵和讚揚使他發生了改變,漸漸的他也開始融入到我們的中間來。

對於問題學生而言,我想他們就像一片未被開墾的一塊荒地,雜草太多,而我們老師就像是一個農夫,要不停的向裡面撒播種子,天天澆水、天天施肥、天天除草,才能讓曾經荒蕪的一塊地長得鬱鬱蔥蔥。雖然他們有的可能學習成績不如人意,有的可能會反覆違反紀律,但他可能是運動會上的冠軍,可能是勞動中的能手,誰能說他不是個好學生,世界上又有誰是完美的呢?連佛桌上都能開出花朵,何況人呢?因為,因為愛,所以愛!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 篇4

“兒子起床了,小兒子起床了…….,”“媽媽我再睡兩分鐘,”“哦!兒子快看外面下雪了,外面的行人都成白鬍子老頭了,多像聖誕老人呀!…….。”“媽媽快抱我看看,我要起來去玩雪,聖誕老爺爺在哪呢?”,自從兒子上幼兒園小班開始,每天早上我都用手慢慢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輕聲細氣的喊著兒子,用一些他喜歡的事物來吸引他起床。現在兒子上國小了,每天早上7:00準時起床的好習慣終於養成了,所以上學以來都沒有遲到過。

“什麼是“習慣”?字典上說,習慣就是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那好習慣,當然是長期以來重複地做的好的活動,這好習慣是我們平時每天每時每刻播種“好行為”結出的“果實””。自從兒子上學後,我便時不時的講給她聽。就說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吃飯吧,兒子有一個習慣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而且是說到興頭就不顧吃飯了,一頓飯吃下來要一個半小時,上學了哪有時間光吃飯呀!如果不讓她說,又覺得打消他好表達的積極性,於是我給兒子制定了一個辦法,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獎勵你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可以聽你講,也可以聽媽媽講,其它的事情都不用做。這樣兒子飯也吃快了,也可以全神貫注的講話了。

對於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但說起來大家都頭頭是道,可做起來卻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和持久的耐力。我想讓兒子心中有一個信念——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寫作業時一個字沒寫好就重新寫,可是兒子剛上一年級時寫字總是寫不好,而且慢慢我發現字是學多了,可錯字也越來越多了,我激勵兒子說:“就不信自己寫不好。”於是每天放學回家閱讀完,就用閱讀出的好詞語來寫句子練字,果然,有一天兒子放學回家興奮的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寫字進步很快”。兒子從喜悅的心情中感受到了好習慣的甜頭。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所以在學習生活中小事做起,養成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養成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養成大膽、大方、大聲說話的習慣;養成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養成好問的習慣;養成積極參與的習慣。記得兒子剛上學時,每天放學回家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書包,當媽的總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總是看兒子沒時間就幫他收拾書包,終於有一天老師發校信通說哪幾個同學交了空作業本,其中就有我的兒子,兒子放學回到家沮喪的說:“媽媽,我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因為交錯本了,不但沒得到表揚,反而挨批評了”。我難過的對兒子說:“媽媽不該幫你收拾書包,等你養成自己會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從那以後,我堅持讓兒子自己動手,我發現一段時間後,兒子 的書包什麼時候都很整齊,以前總是找不著東西,而且在學校有時的作業,因為書包太亂找不著。現在也知道各種書本分類放置,大書和大書放在一個地方,小書和小書放在一個地方,文具放在一個地方等等,所以找什麼東西都得心應手。

兒子的東西都非常愛惜,不管是衣服、鞋子、還有書籍,都非常愛惜,小時候的幼兒畫報到現在還是嶄新的,但是絕對不是沒有看,自從兒子會看書時我就對兒子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兒子知道了所有物品乾淨、新新的,看著心裡都舒服。

每個人每一天有很多事情,成人知道用時間來約束每一件事,可孩子卻不知道,兒子在沒時間觀念的時候,做事很慢,我幾乎每天都要重複著無數遍的那句話:“快點,到時間了,該做…….了。”我覺得自己就是表,時刻提醒兒子時間走到哪了該去幹什麼了,真的很累。有一天,兒子說:“媽媽,給我買個手錶吧!”我突然覺得應該讓兒子懂得時間的概念,早點就應該給他買個表,他喜歡的小表時時刻刻都願意去看,每一件事情都按著時間來做,速度也自然而然的加快了。

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的成敗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孩子,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從小埋下各種“好習慣”的種子,長大後讓“好習慣”的果實為自己的明天帶來芳香,帶來甘甜!讓“好習慣”伴我們快樂。

心得體會行車教育 篇5

閱讀了《教育走向生本》後,我受益非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與感受。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由郭思樂教授首先提出並倡導實施的,是針對過去教育教學中方便老師的教學或者說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從教材到教學方式、從教師到學生一整個體系顛覆了以往依靠老師、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倡導以學生為本,激揚生命的主旨。這一體系在全國範圍已經實施了20xx年,而我校在20xx年在學校領導的倡導下開始實施。一開始對生本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在教學過程中根本無法放開手腳,怕學生這不懂那不懂,又怕學生不能接收,通過生本理論的一些培訓和觀摩成功老師所獲得的經驗,對生本教學的方式增強了信心,逐步的把生本教學的模式搬到自己的課堂中來。

收穫之一: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增強

以往所任教的同等型別的班級,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直是困擾自己的一大課題。在對這屆學生的生本實踐中,通過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積極發言,到有的時候放手讓學生來講題,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以往所教的同等型別的班級,在一開始七年級的時候,很多同學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可是隨著學習難度的逐步深入,由於長期的被動接受,很大一部分同學的學習熱情逐漸消失,特別是八年級的分化時期感到尤為頭疼。而在本次生本實踐的過程中,我欣喜的發現,學生不但順利的渡過了分化期,而且很大一部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提高的趨勢。課堂上,結合具體的題目,通過一些同學講解,另外的一些同學糾錯,老師通過真誠的表揚結合小組與個人的計分的方式,讓學生興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找出他人錯誤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一開始進校的時候,本班與同類班級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經過一年的實踐,在及格人數上就基本持平,進入八年級以來,在及格人數和平均分方面都成功的超越了同類班級,不過在優生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相信,堅持不懈的運用生本教育教學的理念與方法,經過老師和同學的努力,今後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收穫之二:學生的信心得到了提高

我校的學生基本都來自於農村,淳樸是他們的優點,可是很大一部分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的放開自己的思維與活力,以往的課堂上,更多的是看到他們的拘謹、束手束腳,在很多孩子的理念裡,課堂上專心聽老師的講解的學生絕對是好學生。可以看出很多學生也是以此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導致學生逐步養成被動接受的習慣,當被動接受已經成為習慣,課堂上要再想他們專注的接受40分鐘或者是45分鐘,與心理學上的認知規律是相悖的。這直接導致學生成績的下降,伴隨著的就是學習上越來越沒有信心,進入惡性迴圈。通過生本教學模式的引入,小組之間、組員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與溝通,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與途徑拓寬了,老師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課堂上說得更多了,做得更多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小組之間的競爭使他們更加大膽的投入到課堂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驚喜的發現,一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膽小的同學也能在課堂之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特別是這個時候往往能夠得到其他同學自發的掌聲,讓我感到,學生的可塑性其實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反思以往的教學,保守的的確是自己而不是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生之間產生了督促與幫助,事實證明,學生之間的督促有時比老師對學生的督促還要管用。課堂上,小組與小組的競爭、學生與學生的競爭,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這與新課標中要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完全是契合的。

當然,參與生本教育教學實踐這條路應該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應該加強理論學習與大膽實踐,相信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能有更多更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