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國小三年級讀後心得感悟(通用3篇)

國小三年級讀後心得感悟 篇1

一種事物之所以受人喜愛,肯定是有他獨特的魅力所在;一本書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肯定是有令人發省的智慧。《蘇菲的世界》就是這樣一本可以教會人最簡單最平凡同時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學的一本經典之作。這是一本無可爭議的世界名著,她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應是強烈的,被譯成很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長期居暢銷書行列。

國小三年級讀後心得感悟(通用3篇)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14歲的女孩蘇菲在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祕的信,信上寫著: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兩個問題引發了蘇菲對哲學的興趣與探索。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在書中,蘇菲在這位神祕導師的帶領下,不停的探索思考著先前哲學家探討的問題。影片中還充滿著各種奇幻的場景,蘇菲可以像穿越時空一樣,穿越到達古希臘蘇格拉里被審判的時期,到達文藝復興的文化繁榮時期,到達那些充滿哲學智慧的思考時期。蘇菲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當時的場景,包括很多人嚮往的文藝復興的繁榮場面。但當她回到現實生活中時,所有的畫面都會消失,她多能感受到的只有精神上對哲學智慧的理解與思考。

物質的東西不會是永恆的,任何物質的東西都會在歷史的長廊中被消磨殆盡,最幸運的結局就是留下了殘骸被後人視為珍寶保護起來,然後再想盡一切辦法去申請個世界文化遺產,但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風化,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這就是為什麼愛爾蘭英國國教的大主教喬治伯克利敲著桌子說這桌子不是真實的。雖然桌子確實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摸得到它,但它最終會被歷史所侵蝕,假如人們不用心記住它的話,它就會像從沒出現過一樣。相比來說,精神的東西卻是可以擺脫歷史的沖洗,歷久彌新的。這就像我們現在不可能再次看到文藝復興時期那種鼎盛繁榮的場景,但是,我們並不用感到遺憾可惜,因為,我們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可貴的精神思想與智慧,這些都是可以長存歷史之中不受磨損的寶貴財富,就像蘇菲雖然回到現實中看不到先前哲學家們睿智的面孔,卻是可以繼續思考他們的人生問題,繼續探索關於哲學的智慧一樣。

《蘇菲的世界》中由一張“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紙條開始,帶領蘇菲也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充滿哲學智慧的世界。書中多次提到“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問題,這是有關哲學終極命題的問題,即世界的本原問題。每個人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說我是誰這個問題,“我是郎鹹平”“我是白巖鬆”“我是張三李四”你真的知道你是誰嗎?我們平時所謂的自我介紹所說的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就像書中的主人公蘇菲在對著鏡子問自己是誰,她突然想到她爸爸在給她取名字的時候,原本是想取作莉莉的,假如她爸爸當時真的將蘇菲取名為莉莉,那現在的蘇菲還是她嗎?

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我們真正認識自己的障礙,我們在思考“我是誰”的時候,總是在名字這個層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們似乎確信,這個名字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像蘇菲那樣思考一下,假如當初我們的父母沒有為我們取現在這個名字,而是另一個,難道我們就變成了另一個人嗎?或者說,我們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號扔掉忘掉,我們又是誰?這樣思考的話,我們就會對“我是誰”感到迷茫。

如果我們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最初就拋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別,長相等等,我們只看我們自己這個人,直接從本質上來考慮。弗洛伊德提到一個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陳述,所謂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本我,則是原始慾望自然表現;而超我,則是社會行為準則及形成的禁忌。這樣來想,人就變的更加的三位一體了。

國小三年級讀後心得感悟 篇2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那就是《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主要講朋友送老木匠一根神奇的木頭,老木匠把木頭雕成一個可愛的木偶——匹諾曹。他愛搞惡作劇,還要說謊,後來,因為匹諾曹說了太多謊,仙女把匹諾曹的鼻子變長,仙女看匹諾曹真的想改,就承諾他說如果他不再說謊,就把匹諾曹的鼻子變短,匹諾曹答應仙女不再說謊,不再做壞事。匹諾曹的一生經歷多次風雨,終於,他變成了一個小男孩,他不再做壞事,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沒錯,我們只要勇敢的面對眼前的困難,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成功。記得有一次老師說要進行測驗,於是我就給自己訂了目標,要考到九十五分,為了這個目標,我一有時間就複習,試卷發下來,我一看題目似乎很簡單,就很快把題目做完了,還檢查了一遍,自以為考的不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結果考卷發下來一看,我沒有考到九十五分,我很失望,就想要放棄。可是媽媽告訴我只要勇敢的去面對眼前的困難,並且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以後的考試中我每次都認真對待。

最後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我很開心。是啊,其實我們只要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不被困難嚇倒,那麼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國小三年級讀後心得感悟 篇3

當讀完《彼得?潘》這本書後,我遐想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一群可愛的孩子正在烏有島上快樂地嬉戲。在烏有島那裡,沒有大人的說教,想怎麼樣玩,就怎麼樣玩,是我們孩子的快樂天堂。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天晚上,彼得.潘來到了小姑娘溫迪家裡,教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在空中飛翔。並把他們帶到了烏有島上。他們一到島上,歷險就接連不斷。他們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盜、美人魚。由於海盜胡克作惡多端,導致戰爭不斷爆發。雖然麻煩事一件接著一件,不幸的事情就像蟲子一樣多。可是聰明的彼得?潘總能發揮他的智慧,大顯身,讓事情有一個好的結局。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也會盡力去實現它。但夢想成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去努力地克服困難。所以,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是: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目標明確,再加上給自己的信心與勇氣,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