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書信 > 檢討書

大班的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檢討書3.02W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

臨近畢業,小朋友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心裡有好多話要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說,特別是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這首歌曲《老師,老師再見了》中,充分體現了小朋友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兒進入大班後,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這學期我班著重於開展歌唱活動,在歌唱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做到“導而不包”,目的是為幼兒創造性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空間、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力求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歌曲,在我們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提高,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幼兒在主動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和諧發展,增強自信心。

大班的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在學習《老師再見了》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回想三年幼兒園的生活,想想馬上就要離開老師上國小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說:“老師,你一彈這首歌我就會流眼淚了。”有的小朋友說:“我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許這群天真的孩子還不能真正理解分離的意思,但從歌曲中,他們所表達的真是對老師的戀戀不捨。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們儘可能地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這種藝術的表達是“自由表達”,是“創造性表達。通過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激發了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敬愛、依戀之情,個個表達要做一名遵章守紀的小學生。幼兒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2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從小培養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思想情感,樹立長大為國家多做貢獻的理想,是幼兒園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教師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由於幼兒年齡的特點,他們對“祖國”這一概念不宜理解,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從小萌發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的美好情感,課前我製作了一個該主題的課件,課件中加入了中國國旗、首都北京的圖片。希望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孩子感受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大物博,瞭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培養孩子作為一名中國人的無比自豪感。通過活動,幼兒瞭解了首都北京,知道了祖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知道我們國家有許多好玩的旅遊景色,有不同的少數民族,積累了一些關於中國的“經驗”。

通過本次活動我也發現有部分小朋友對於中國的全稱記得不是很好,特別是後面“共和國”三個字,有部分幼兒發音不準確。這些都有待於我們以後不斷的練習。從教師自身這一方面,我也發現,老師的閱歷其實也非常的重要,前面的幾個環節,介紹中國地圖、認識海洋、山川等,由於之前上網學習了一些,對幼兒講述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但是在後面介紹祖國的美麗河山的環節,熟悉的地方可以講得比較生動,但是像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桂林象鼻山等這些地方的人文地理的知識經驗還有待學習,這也是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繼續努力的。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3

本週上課發現了許多的問題,上託班課程的時候都會以課本為內容,將課本內容變為小故事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剛開始大家都聽得認真,幾分鐘之後有些小朋友開始注意力不集中,只玩自己手裡的玩物或者開啟書看書,不再聽老師講課,直到回答問題時什麼都不知道,回答的也只是和本節課無關的,像其他課老師都會用光碟、課件、實物展示課程內容,會立馬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所以看到課件就會抓住幼兒的心理,以達到上課的效果。由於大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習慣的培養不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很容易轉移。

還是我們在教學方面有欠缺,小大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動的特點,所以今後我會以遊戲為形式上好託班課程,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學習知識,不再坐著聽課而是親身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4

通過“再現式想象”讀幾位作家後,交流時我做的是讓學生用一句話評價每個作家。不合適。有點淺嘗輒止,不知道他們再現各個作家的肖像、語言、動作做得如何。時間確是不夠用了,倘若夠用,就可以找學生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處描寫,再現,研究。然後作評價。

還有一種交流方式,即出示課文插圖,辨認各人各自是誰。體會其描寫的妙。

可惜下課後學生即要離場。否則可以作一下調查,反饋我的教學。我以為上完課後還可以問問學生學得如何。不過,居然有一人向我請教問題:我發現人物的多方面,應該說哪個?我最喜歡學生來問我,因為首先是他在思考,他在上進;其次他的思考總能引起我的思考,所謂教學相長。我把自己的郵箱給了他。不知他能否與我聯絡。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5

初讀豐子愷先生的《白鵝》,在感嘆“鵝老爺”形象之妙的同時,也對大師語言深奧難懂深深嘆息。與其說難懂,倒不如說大師漫畫式的語言使一個個充滿個性的小動物形象躍然紙上。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總覺得這樣的課文好詞太多,很難分層次一個個引導學生感悟,好像每一個丟了都不合適。對於這樣的文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覺得突破一兩個重點詞,使閱讀課堂詞語教學有“牽一詞而動全文”的效果。

反覆體昧《白鵝》,覺得如果把文中“三眼一板”這個詞教好,就能使白鵝吃相的特點分明突出,也能從更深層次習得文字的語言。“三眼一板”,本義是講節奏。於是,筆者想從詞義入手,開掘文字更豐富的內涵,發現詞語中的韻律之美。

一、本義,韻之源

當我進行文字細讀,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就是一定要引領學生學好“三眼一板”這個詞,可是它又在很多的好詞中間,很難抽出來進行單獨的教學。在百般無奈之後,我決定追本溯源,沿著“三眼一板”的本義追尋,或許有教學的出路。當我翻閱很多工具書,“三眼一板”的本義浮現在我的面前:“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裡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籤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細讀本義後,覺得豁然開朗,原來“三眼一板”中有著固定的節奏。節奏如此固定,用在鵝老爺身上不正是一種古板和一成不變嗎?於是,一個把文字的內容糅合在詞語本義中的教學思路便應運而生。

二、尋義,韻之聲

出示: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1.師: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鵝吃飯的順序是不變的?

2.師: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鵝吃飯的樣子?

3.師出示:(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裡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籤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

4.請你再讀讀句子,說說鵝吃飯怎麼吃出音樂節奏來了?

5.句式:倘若發現飯盆在遠處,鵝老爺必定( ),再去喝一口水,然後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譬如吃了一口飯,再喝了一口水,發現泥和草在很遠的地方,鵝老爺( ),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6.師:飯、水、泥、草;飯、水、泥、草。順序會變嗎?節奏會變嗎7這四樣東西就好比四個節拍,三個弱,一個強。一個強,三個弱。(指板書)這就是“三眼一板”。

7.齊讀句子。

上述“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旨在找到文字的內容與詞語本義的耦合點進行連結,讓詞語的本義引入不再變得枯燥機械。在告知學生詞語本義後,老師讓學生找找鵝吃飯所對應的本義中的內容。這一步的理解教師開始調動學生閱讀的思維,讓文字的資訊、自己的閱讀經驗、詞語本義的內容表述三者合一。在學生對“三眼一板”的本義有所感悟後,教師的句式訓練則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兩個句式的內容,文字中是沒有的,但卻是文字外必有的。這既是教師對文字的一種合理的解讀,有效地拓展文字,也是在文字的縫隙間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學生完成這兩個句式訓練的過程,必定又是一個運思的過程。當學生合理地想象和再現鵝老爺吃飯的章法和規律時,情不自禁地發現原來這是多麼程式化的事情,自然就會想到鵝老爺的脾氣和性格,也會隱約感到一種過分的執著。教師在學生回答後,順勢利導,讓學生明白“飯、水、泥、草”這樣的吃飯過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教師刻意地重複這四個步驟,讓學生自然感受到一種音韻。此刻,“三眼一板”中所蘊含的韻律之美便水到渠成般呈現出來。學生最後的朗讀,便把感悟的效果提到更高的層次。

三、得義,韻之味

教完詞語,我們不妨冷靜地思考,究竟我們給予了學生什麼?筆者認為,詞語教學的歸宿應是習得和內化。上述詞語教學的過程,最值得回味的應是得義的過程。其實,“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大致經歷了以下的環節:初解本義一連結文字一碰撞經驗一糅合文字一拓展本義一內化詞義。這一過程,是詞語教學“得義”的有效規律,也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教學的規律像線一樣抽出來,那麼詞語教學會變得程式化,課堂自然變得機械而乏味。因此,上述教學的“味”其實就是在追尋客觀規律的同時尋求人文氣息的美,把求義過程“美化”,這樣,我們的詞語才更加鮮活。

詞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恆的命題,但在“得意”與“得言”並行的課堂實踐中,一定有深刻的解答!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6

本節課是我實踐“中學生古詩詞賞析方法研究”小課題眾多實踐課中的一節展示課,本節課的展示內容有三:一、複習詩歌教學的基本步驟--“知人論世、整體感知、品味意境、對比鑑賞”四步驟,引領學生按照四個步驟閱讀詩歌,明確詩歌閱讀“讀什麼”的問題;二、引領學生“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即走進詩歌,運用聯想與想象品味詩歌意境,抓住關鍵詞語品悟詩情,從而獲得精神愉悅和審美體驗,解決詩歌閱讀“怎麼讀”的問題;三、引領學生與學過的其他作品或其他詩人比較,評價鑑賞,即跳出文字,走出詩歌,獲得啟迪,解決“為什麼讀”的問題。

以上三方面的設計,其意圖在於引領學生掌握一套規律性的詩歌閱讀的方法,即“走進文字品味意境、品悟詩情---跳出文字評價詩人、反思自我”。既要讓學生明確詩歌閱讀要“讀什麼”、“怎麼讀”,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讀”,從而讓學生有“線路”指引,儘可能地學會自主閱讀。

經本節課實踐,得到詩歌閱讀課的以下經驗:

(1)只要課前課前導學案精心設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預習,課上的交流就會比較充分,“知人論世”和“整體感知”環節,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但“知人論世”,是為解讀詩歌服務的,為走進文字深層認識作者服務的,所以在學生介紹作者之後,教師要引領學生對作者進行淺層評價,以便與學完本首詩歌之後的深層認識作對比。

(2)“品味意境”環節,“用散文化語言描述意境”不失為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的好方法。但高二學生,抓住意象特徵品味意境、抓住關鍵詞領悟詩人情感的能力有限,教師還要在這方面設計問題適時點撥,所以詩歌閱讀“品味意境”環節可以大體設計為四個階梯型的問題進行引領或引發研討:你從那句詩裡讀出了____這種情感基調?你可以試著讀出這句詩的感情嗎?你能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一下這句詩所寫的畫面嗎?你覺得這句詩裡哪個詞最能表達詩人的感情?——這四個問題,聚焦於詩歌閱讀的以聯想與想象品味意境,以關鍵詞品讀詩人情感。

(3)任何一部作品的閱讀,都是透過文字在於作者對話,所以在引領學生解讀了本首詩歌之後,一定要引領學生拓展閱讀或比較閱讀,從而讓學生對詩人作出客觀而全面的評價,這才是詩歌閱讀的深層閱讀,它更利於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更能展示語文課堂的人文特性。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7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認識“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個知識點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和“第幾”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遊戲,讓學生認識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準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第幾”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劉煜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第幾”

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這個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為讓學生參與排隊這一主題情境,學生通過排隊,將主題提供的內容動態化,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增加實際的體驗,深切地體會到幾和第幾的不同。

三、聯絡生活,學習數學

為了幫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 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裡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雖然課前我讓學生感知了方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

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四、講完練習之後我進行了小結,但感覺小結的方式不對,我是讓學生上臺排隊,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一說,總結的時候不應該提問:“一共有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幾),“第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第幾),問的太唐突了,雖然有個別同學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還是覺得雲裡霧裡,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只要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並能夠區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感知的過程。

五、在後面講練習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1.“想想做做”第1題從左邊塗色,可以先複習一下“左右”,做一做有關“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的小遊戲,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感知,再進行塗色,效果會好些,目的性會更強些。2.“想想做做”第2題,“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有的學生聽過,有的沒聽過,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蠻高漲的,應該事先準備一個故事的錄音,或者動畫,讓孩子在輕輕鬆鬆中學到知識。

當然,課堂教學是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都會有些遺憾,所以實際與預設是有距離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學之後的重設計和反思,教學之後適當的調整設計,相信對以後的教學能提供借鑑作用。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8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學過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聯絡上下文是理解詞句意思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讀書瞻前顧後。

國小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為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解詞,以句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就是前後聯絡。

例如教學“‘是啊,杏花開了。’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這個句子時,課後練習要求“體會帶點詞語‘彎下腰來’、‘習慣地’的作用”。沒想到學生在理解“彎下腰來”這個詞語時發生了歧義,一個學生回答說:“從‘彎下腰來’我體會到竺爺爺是個非常認真觀察的人,他彎下腰來是為了能夠更清楚地觀察杏花。”這個答案看似不錯,由一個動作看出竺爺爺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也符合全文的主旋律。所以全班沒有人提出明顯的反對意見,只有幾個孩子表示有補充。我請了其中一位,他說:“我覺得還可以看出竺爺爺平等地對待小孩,很尊重孩子。”我沒有馬上肯定這個孩子的答案,而是讓同學們再讀讀書,特別注意聯絡前後文來讀,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這一次,很多小手舉起來了,他們發現:竺爺爺彎下腰來並沒有再觀察杏花,而是為了詢問孩子,因此體會到“竺爺爺平易近人”才是對的。

在教學最後一段時也是這樣。這段話是竺爺爺不止一次說過的話:“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學生不大容易理解,特別是對“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感到費解。我沒有讓學生去查詞典理解“估計”和“推斷”的意思,也沒有作任何解釋,而是讓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第一段:當竺爺爺看到“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放了花瓣兒”,能不能估計出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大概時間?他可以作怎樣的推斷?學生經過思考,得出:他可以根據四朵花開放的程度不同,來猜測哪一朵是今天開的,哪一朵是昨天開的,從而估計出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大概時間,比如“兩天前”,或是“三天前”。這樣的話,他就不用叫小孩子幫他留心觀察,自己也不用再等一年才記錄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了。可是,這樣做雖然省事,卻不一定準確。所以竺爺爺說“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這樣把句子含義與具體行為做法聯絡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句子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9

《東方之珠》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香港的"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為了讓學生感受香港的美麗和繁華。

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三至五自然段的教學設計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我緊緊圍繞"香港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這些內容,引導學生讀,思,議,找,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閱讀教學中"自讀自悟"的境界。

課堂中有學生就提出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香港在祖國的南大門,為什麼稱香港為"東方之珠"而不是南方之珠呢對學生提出的這個有價值的問題,我一方面給予表揚,一方面激發學生討論。並且及時出示世界地圖,讓學生觀察我們中國在世界的什麼方位,學生通過看地圖,瞭解了我們的祖國在世界的東方,有一首歌就這樣唱到"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學生充分感受到把香港稱為"東方之珠",說明了香港經濟的繁榮和在世界的重要位置,表達了億萬中華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這樣,一方面擺脫教師泛泛的講對學生的束縛,另一方面給學生大量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達到質疑,解疑的更高境界。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在教學時我們應該"重文字",讓學生理解,積累,運用,昇華感情,陶冶情操。同時也要"超文字",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方面,每個方面的不同層次得到發展,有所收穫;又因語文教材不是語文教學的唯一憑藉,應鼓勵,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大課堂,自由的發展。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0

《我們的田野》原是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於它的音樂形象鮮明,旋律優美動聽,易於上口,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一首獨立的兒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詞精彩,富有詩意旋律優美、動聽,襯托出了祖國江山多嬌的美麗畫卷。

在教學中, 我讓學生先了解歌詞的內容,感受詩歌描述的美景,通過朗誦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歌詞含義。然後再欣賞旋律,首先感受情緒。在流動的旋律上反過來再次感受歌詞的含義,體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讚美。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好。因為“唱”是學生把音樂的音響轉化成自己內部音響後再外化出來的一個必要步驟,使學生通過“聽”的活動將自己頭腦中所建立的印象保持、再現和加強的過程。通過正確的“唱”再現了“聽”的訊號。學生在演唱中將會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在接受歌曲感性刺激的同時誘發情感上的反映,從而加深對歌曲作品的理解,這樣能提高歌曲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1

《大樹和小鳥》一首十分簡單活潑的兒童詩,非常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在教授這首兒童詩詩,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這首好聽的兒童詩吸引了。整個活動開展的十分順暢。

活動開始,我把大樹和小鳥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觀看。請孩子們想一想,這棵大樹是什麼樣子的,小鳥會在大樹上面幹什麼,大樹又會做什麼。讓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進行詩歌的朗誦欣賞。詩歌很簡單,配上準備好的圖譜,讓幼兒們耳目一新。圖譜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還能讓他們根據已有的科學知識主動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非常喜歡,也很感興趣。在互動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圖譜,和孩子們玩“去圖譜背兒歌”的遊戲,孩子們十分感興趣。在邊遊戲邊記憶的過程中很順利的把詩歌記住了。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2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佔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經過不斷嘗試,反覆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並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瞭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嚮往,引導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後,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著……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這樣的閱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為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範文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為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學生理解的深與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一些優美的句子,詞語收到學生的記憶深處。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峰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3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理解和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定理及其逆定理,並能利用定理進行證明或計算;知道線段垂直平分線是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通過動手操作、猜想,證明、應用的過程,滲透集合的觀點和用交軌法確定某一個點的位置的思想方法;通過參與課堂活動,知道數學問題源於生活實踐,反過來數學又為生活實踐服務,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首先設定情景引入新課,普陀區政府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計劃在三個住宅小區A、B、C之間修建一個購物中心,試問,該購物中心應建於何處,才能使得它到三個小區的距離相等?(留有懸念,暫時不解決,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就可以做城市規劃師啦!)

然後通過實踐探究、猜想得到命題“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任意一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再證明這個命題的正確性。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接著由學生說出其逆定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及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本節課較重視與生活實踐相聯絡。將實際問題數學化,揭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源於生活實踐,反過來數學又為生活實踐服務。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4

這一堂課在四年二班上的時候採用了觀察寫生的方法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但發現這方法並不能完全讓學生掌握草的各種形狀及穿插的關係,難度太大,問題得不到解決,只是停留於形式,學生畫完後還是有很多困惑,但學生對作業形式非常感興趣。在本課中我採用了長卷的作業形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法來共同完成作業。但課堂氣氛沒有我預期的效果好,學生顯得有些呆板。

課後我經過反覆思考和醞釀,在其他幾個班上時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我把觀察草葉的形狀放在課前讓學生自己觀察,課堂中進行交流,這樣既能很好地解決草的形狀問題,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能更廣的知道草的形狀。還設定了“百草園”這樣一個情境,貫穿課堂始終。在解決草的轉折問題上,我採用了觀察實物的方法,在師生的共同探討下,瞭解草葉的轉折的畫法。然後利用圖片引導學生去發現草的各種姿態。接著進行了改畫練習,通過幫助老師解決難題來學習遮擋關係,設定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感覺到遮擋和層次問題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而消除學生的畏懼的心理。草叢是非常神祕而又充滿樂趣的地方,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讓學生身臨其境,自主的尋找草叢中的樂趣。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5

陳嘉庚----第2963號小行星的名字,更是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被主席稱讚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傑出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本文講的是他回到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一句“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要是上不了學,那怎麼行呢?”讓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為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卻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教學本課,我從課題入手,首先讓學生讀題後發散思維,自己提問題。(陳嘉庚是個什麼人?他為什麼要辦學?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怎樣說的?他又是怎樣做的?)然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讀課文,瞭解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

接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教學中,首先抓住關鍵詞“積蓄”,積蓄是什麼意思?這些積蓄是怎麼來的?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你們捨得花嗎?陳嘉庚拿出自己的血汗錢,來為家鄉人民辦學,你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來體驗陳嘉庚的愛國情懷。然後讓學生觀察圖片---陳嘉庚在學校總要站一會兒,靜靜地聆聽,彷彿在欣賞美妙的音樂……這些語句都體現出陳嘉庚的愛國情感,因此要領悟人物的內心,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

最後,通過第六自然段的“拼命工作”“源源不斷”這些詞進一步來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

另外,我還根據課文的內容,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為具體生動的圖片資料,使學生圖文結合地學習課文。在“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此時此刻你想對陳嘉庚說點什麼呢?”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表現特別活躍。

我不知道對於十來歲的孩子(也就是這些零零後們)來說,他們是否真的懂得這種深刻的愛國情感。所以本節課我說的過多,但是,我想哪怕他們中間只有少數人懂;或者孩子們都懂,但只有三分鐘熱度,那我也要把文章表達的情感,以及我自己領悟到的思想,傳授給他們……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6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另外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還注重指導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學習完課文後,我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學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我又繼續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現了第一自然段。我啟發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麼關係?學生想了一下便說: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我相機表揚他們很會動腦筋,並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餓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接著我又告訴學生,這篇課文的2—4自然段中還出現了總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學生的求知慾被激發了,他們積極地讀著課文,思考著,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總起句。

大班的教學反思 篇17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做出解釋,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而分數的意義對於國小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例項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兩個重點問題。因此,課中我能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引導學生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一)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充套件,加深對分數的認識。課一開始,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接著以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充套件,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二)注重讓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本節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而且還注意讓學生經歷分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過程,如把全班人數平均分成6組,每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兩組佔幾分之幾,聯絡生活中常見的分東西的情景,分別讓學生說說各用什麼分數表示分得的結果,並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這樣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還有許多不足值得改進,比如:對於數學概念的教學把握不夠準確,教師不敢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不多,其實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自主創造出分數,自己先談談對分數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適時點撥,歸納總結。還有在學生進行彙報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沒能順利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而是教師取而代之。在時間的安排上過於平均、鬆散,以致後面的拓展練習未能進行。其次,課堂上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比較缺乏,課堂氣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等等這些都需要今後在教學中不斷地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