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世界環境日活動資訊

世界環境日快要來了,關於世界環境日的資訊你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世界環境日活動資訊,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世界環境日活動資訊
世界環境日的由來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標誌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出席會議的國家有113個,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團外,還有民間的科學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環境問題,制定了對策和措施。會前,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祕書長莫里斯·夫·斯特朗委託58個國家的152位科學界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組成了一個大型委員會,由雷內·杜博斯博士任專家顧問小組的組長,為大會起草了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經過12天的討論交流後,形成並公佈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共同努力。

《人類環境宣言》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引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人類環境宣言》規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權利和義務);呼籲“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和後代而努力”。會議提出建議將這次大會的開幕日這一天作為“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設立的意義和目的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並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主題。

中國從1985年6月5日開始舉辦紀念世界環境日的活動,以“青年人口,環境”為主題 。自此之後,每年的6月5日全國各地都要舉辦紀念活動。1993年北京被選為舉辦慶祝活動的城市,其主題是“打破貧窮與環境的怪圈”。20xx年4月修訂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二條:每年6月5日為環境日。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於人類常常採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世界環境日曆年的主題是什麼

70年代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類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80年代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汙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週年--提高環保境識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世界環境日標誌

1986年:環境與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環境與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90年代

1990年:兒童與環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關心與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迴圈(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1世紀

20xx年:環境千年,行動起來(20xx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世界環境保護日20xx年:世間萬物,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xx年: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xx年:水--二十億人生於它!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繫!(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xx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責(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xx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中國主題:人人蔘與 建立綠色家園

20xx年:莫使旱地變為沙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xx年: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Melting Ice——a Hot Topic?)

中國主題:汙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xx年:促進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中國主題: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xx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中國主題:減少汙染——行動起來

20xx年: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

中國主題: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20xx年: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

中國主題: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20xx年: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

中國主題: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

20xx年:思前,食後,厲行節約(think eat save )

中國主題:同呼吸,共奮鬥

20xx年: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中國主題:向汙染宣戰

20xx年:“七十億個夢想:一個地球,理性消費”

中國主題:踐行綠色生活

20xx年:中國主題:改善環境質量 推動綠色發展

標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