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節日慶典 > 春節

除夕節的忌諱有哪些

春節8.15K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這些忌諱你都知道嗎

除夕節的忌諱有哪些

“除夕”“歲除”“新年”的起源及習俗禁忌

釋義和起源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議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 傳說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人們遭受這種最凶猛的野獸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每年最後一天,人們便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於是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除夕”起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記載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邪鬼。這就是“除夕”節令。最早提出“除夕”這個名稱的,則是西晉的《風土記》。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七年級前夜。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農曆曆法中指每年農曆全年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是一年之中人們除舊佈新、祈福禳災的日子。“除夕”,在古代還有許多雅稱,如:除攤、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除夕的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同。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閩南語);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除夕在公曆的12月31日。除夕有很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有祭祖、團圓飯和守歲。 在中國、日本、越南,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韓國近代也受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影響而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而中國南方和越南一些地區會有年宵市場(或稱花市)。

習俗

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定火鍋,因此也稱圍爐。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二、四、六……右手邊依次為三、五、七,直至匯合。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二、四、六、八,右手邊為三、五、七。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二、四、六席,右邊為三、五、七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除夕夜的餃子非比尋常,一是因為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七年級的1時,正好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二是人們期望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不如意的煩惱事,像吃餃子那樣一塊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餃子還有祈求來年早生貴子,全家人丁興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壓歲錢和踩歲

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守歲錢等。 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因為是用紅色的信封袋(紅包袋裝),故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外形類似麥穗,表示長命百歲。其中一個說法是歲與“穗”同音,在一些廟宇,會有不少信眾等待上頭香,插上新年廟宇香爐的第一炷香,據說代表吉利與神明一年的護佑。先秦時的人祭祀鬼神,祭品中就有“幣”。隨著這種觀念的因襲以及貨幣技術的發展,就產生了專門闢除邪祟為目的而製作的“厭勝錢”。到了唐、宋時期出現了以錢幣用於春節祝吉的舉動,而最終演變為除夕向晚輩賜錢“壓祟”,並作為一種風俗流行是在明清時期。如今,壓歲錢已變為貨真價實的人民幣、甚至是外幣。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派發,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或衣服兜裡。壓歲錢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能給雙數,不能給單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壓歲錢也是水漲船高,少則幾百,多則上千上萬。民俗專家表示,壓歲錢原本的意義是表達長輩給晚輩的祝福,它的象徵意義遠超其實際價值。如果單純比壓歲錢多少,並以此作為收受年禮的手段,是對民俗的背離。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守歲和壓歲的風俗仍十分流行。守歲的內容有所豐富,除了保留原有傳統專案外,全家人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互發簡訊或舉家出遊旅行已成為新的時尚。

祭祖和守歲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 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民俗專家:因為是整晚不睡覺,人們要打起精神強坐,所以在北方俗語中稱為“熬年”。為了阻止人們除夕睡覺,民間還形成了一種禁忌,說如果這晚睡覺,第二年身體就不好。守歲是為了強固身體,延年益壽,在古代,守歲還是為父母或老人祈壽的重要方式,因此一般人都堅持守歲。如今守歲習俗還很普遍,不過人們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在零點新年鐘聲之後就休息了。

貼福字和春聯

春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平仄合律、對仗工整,用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 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據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教授藍勇介紹,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一幅橫聯,直聯的每幅最後一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上聲、去聲及入聲字為上聯,平聲為下聯。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則不太妥當。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教授藍勇表示,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著貼,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但隨著時代地域的不同,如何貼“福”字沒有一致的標準,主要看當時當地如何約定俗成。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徐藝乙表示,“福”字倒貼的說法毫無根據的,住人屋子的門上一定要正著貼“福”字,只有牲口棚例如牛棚、豬圈的門上“福”才會倒著貼。

總之各地風俗不一樣蘇州、北京、臺灣:等待鐘聲蘇州、北京、臺灣:等待鐘聲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誌著新春的來臨。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鍾"。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資訊。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後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巨集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徵。

節日禁忌

古時除夕有很多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吃餃子時也有忌諱,比如煮破的餃子不能說“破”了、“爛”了、“壞”了,而要說“掙”了,“漲”了。這些忌諱帶有人們求吉納祥的寓意。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團圓飯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4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因此,人們的除夕禁忌,是源於傳統對年的特殊認識。除夕的禁忌極多,也極其重要,集中地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在與時俱進的年代,人們除夕的禁忌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朝著科學健康和諧的方向前進。

除夕:節日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4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

標籤:除夕 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