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國小資訊科技教研發言稿

各位老師:

國小資訊科技教研發言稿

下午好,我是白雲區的簡子洋,非常高興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新教材的使用情況。

剛才大家已經聽了京溪國小伍世達老師介紹了我們白雲區的其中一節實踐課例,我們區在龍麗嫦老師的帶領下正在開展課例研修專案,在各個學片都進行了多次的觀課和學習,剛才的課例也是我們專案的其中一次活動,這次課例研修的主題是:新教材的使用與教師教學加工,後面我會圍繞這個主題來談一談這節課例。

因為這個課題是:畫圖工具的內容,家居設計師——“矩形”與“圓角矩形”工具,所以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本新教材編寫的一些理念和畫圖部分編寫的一些策略。在上一次市的教材培訓上已經進行過介紹,我挑一些出來簡單地回顧一下。

首先在教材編寫方面,我挑兩個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理念。一個是做中學理念,教材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個做是指是做作品或做事情而不是做練習,講究的是在教師的設計中做和學,不是隨意地做和學,在開始做和完成任務之間的這個切入點就是我們要做的設計,這個切入點我在後面再聯絡具體的例子來講。第二個是教學法的預設方面,教材的依據或者說我們使用教材的依據可以概括成這麼一句話“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樣例為示範”包含的這幾個教學法,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和範例教學法,在分析教材的時候需要考慮的,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在畫圖工具這部分內容編寫的時候,有一些編者的意圖或者說策略,我也簡單地做個介紹。一個是“畫圖”軟體對於小學生的功能定位問題,最低的一種是輔助性的繪畫工具,一種是對繪畫作品的加工、修改和創作,最高的一種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那跟傳統的用畫紙繪畫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希望“利用資訊科技,形成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不再需要圓規、直尺而是使用橢圓和直線工具,這個是畫圖工具部分要說明的第一點。第二點就是對電腦繪畫的應用分類,在教材的預設中是這樣考慮的,加、改、創,就是新增、修改和創作,新增和修改會有半成品素材,而創作是從無到有。第三個是教學中的切入點的問題,要求“在真實的應用情境下提出需求”。就是指“將老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轉化成任務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學習畫圓,來自教師的需求就是要求畫一個圓,沒有應用情境,而來自任務的需求就是補上一個車輪,雖然技術相同但是有了情境就有了靈魂,這就是最簡單的區別。

以上是對教材編寫的一些回顧,下面我們根據課例來看看教師是如何使用這本新教材的。先來看教材的情況。首先,提出問題,然後解決辦法跟著做,學習“矩形”工具的使用,然後知識小結,最後鞏固練習,完成一個知識點。然後是第二個問題情境出現了,接著解決辦法學習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做完以後再來總結歸納知識,然後是鞏固練習,最後是整節課的拓展練習。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教材體現的知識規律是:“問題提出——操作解決方案——歸納總結”這樣的思路,體現了剛才講的各種設計理念,完成任務的過程即是學習過程,體現了做中學,也體現了問題情境的真實性。

那麼在教學中,學生會怎麼樣呢?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地方,學生會遇到困難。第一個操作上的困難。解決方法有很多步驟,漏了步驟效果不一致,跟著步驟做效果也不一定一致。例如畫電視機的外框,不跟著選擇樣式,也能畫出外框,但是效果不一致,難道錯了嗎?選了線型,由於位置沒對好,算不算對呢?第二個理解上的困難。一是不太理解每個步驟所含的意義,二是知識點如果缺乏練習去鞏固,難以理解,例如填充樣式的選擇,學生看完這個表以後,就會在畫圖時選擇應該使用的選項了嗎?第三個是創作上的困難。一直都有範例,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空間無形中受到巨大影響,缺少了深層次的分析,例如思考選擇什麼樣的工具、顏色和樣式去繪製與組合出什麼樣的圖形。大多數是根據參考圖案模仿,畫出來的畫都很相近,如果離開參考就不知道怎麼畫了。

學生會出現的困難是很多的,作為教材,不可能把這些問題全部寫上去,全部解決掉。這時,我們教師應該怎麼辦?我們常說的重組教材、二次開發教材到底是怎麼做的,在我們觀看的課例中,教師處理教材時,大約有做這些工作。第一是補充細化,補充教材不夠細緻的內容,讓學生學習更順利,例如剛才講的步驟問題,學生在最後一步畫外框時是存在困難的,怎麼辦呢?伍老師是通過錄制操作視訊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是增加或者減少,根據你的學生情況增加必須的練習或者講解。例如說一說,說完以後也不懂怎麼辦呢?例如填充樣式的選擇,學生更加需要練習來鞏固,該怎麼做呢?在伍老師的課例中把這個表給減掉了,增加了圖形組合的內容。第三是改造,改造任務的層次性和練習量。例如根據教材的情況,學生一節課的任務都在同一個檔案裡,在教材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在課堂使用上就不一樣了,學生一直在同一個素材裡,使得學習能力不佳操作較慢的學生,缺少成功感,伍老師在這方面做了比較多的工作,重新設定了任務,並且把各種任務的素材進行了二次開發。

對伍老師的這節課例,我們觀課者認為,教師圍繞教材知識點,沿用了教材情境,但對資源素材和任務的層次與練習量上做了較大的改造。

優點:教師對教材的知識編排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加工,圍繞兩個工具的操作步驟和圖形組合技巧重新組織任務,改造了大部分素材資源,使學生操作的認知邏輯形成跟教材有所區別,練習的層次性和練習量也有較大的改變。教師對教材的處理符合學生狀況,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順利,針對學案使用的learnsite平臺也給學生提供了較好的互動環境。

不足: 主要體現在落實程式性教學目標還處理得不夠好,因此,在應該小結點拔提高的時候,<蓮 山 課 件>忽略了操作步驟的歸納總結和思維特點的點撥。最後的交流評價設計也缺乏針對性的評價,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以上是我們區對於新教材的一節實踐課例的情況,那麼對於整個新教材教材,就對於教學工作來講,我們的看法是這樣的:

教材為教師提供了主要依據:教什麼?怎麼教?

教材融入了教學設計理念,方便了教師劃分課時,創設情境與任務設定。

教材預設了教學法與問題解決思路,給教師的教學帶來較大的參考與促進作用。

教材使用的範例教學,給教師教學提供了規範,給學生提供了自學基礎。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減輕了教師的二次開發工作。

當然,教材並不是神話,在使用中,我們有這樣的感受和建議:

教材並非唯一,範例提供的僅是其中之一,如有多種方法不妨教給學生。

教材並非全能,在任務設定和練習量上,由於學情不同,未必適合所有學校使用,需要根據情況做必要調整。

教材並非完美,需要在使用中逐步完善,遇到問題希望多溝通與交流。

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有不當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