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精選16篇)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

立根鑄魂 不斷推進省直機關黨的政治建設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精選16篇)

日前,根據安徽省直工委機關黨委有關通知要求,省直機關工委宣傳部 (文明辦)黨支部召開“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學習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專題警示教育有關的重要著作。黨支部還通過組織參觀《紅旗飄飄》珍貴檔案展、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強化專題警示教育效果。

持續推進省直機關黨的政治建設。今年以來,省直機關工委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同時,以魯煒案為鏡鑑,認真開展“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深入開展“三查三問”,努力形成常態化解決問題、督查問責的長效機制。把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作為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重要載體和優化政治生態的重要途徑,認真開展環保突出問題督查和駐村扶貧工作隊作風效能專項督查,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機關工委認真貫徹中央關於 “六穩”的工作要求,堅持“穩”字當頭,“實”字打底,深入開展省直機關“深督導、重化解、促落實”專項行動,積極迴應人民群眾合理訴求,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自覺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責任,全面加強省直機關黨的政治建設。 ”省直機關工委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引導省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做到“五個純粹”,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強基 著力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

今年8月,安徽省直機關工委對照省委巡視組對有關省直單位的巡視反饋內容和意見,梳理歸納出涉及機關黨建方面的四大類15個突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省直機關工委印發通知,要求省直各單位深入對照檢查,全面自查自糾、舉一反三,查漏洞、強弱項、補短板,持續鞏固“管黨治黨寬鬆軟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來,省直機關工委以提升黨的組織力為重點,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大力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著力打造自身建設強、群眾工作強“雙強”型黨支部。推動省直各單位堅持落實機關黨建約談和述職評議制度,形成了“三級聯述聯評聯考”機制;開展“雙聯絡”(機關聯絡基層、幹部聯絡群眾)、“三結對”(結對共建、結對幫扶、結對服務)、“五個一”共建(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開展一次互訪活動、共同過一次組織生活、組織一次慰問幫扶、為共建單位辦一件實事)、“百村百區志願行”、“百名廳局長下基層”、“萬名黨員進萬家”等活動。

推動省直各單位機關黨組織從 “管理型”逐漸向“服務型”轉變。 127個省直單位與818個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建立基層廳局長聯絡點900多個;機關14000多名在職黨員幹部與困難群眾或貧困學子結對幫扶。省直及中央駐皖各單位共選派700多名駐村幫扶幹部,組成250支扶貧工作隊,開展精準幫扶,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榜樣引領 創新開展機關文明建立和群團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照亮我們的心靈,驅散我們前進中的迷茫。 ”安徽省地礦局青年黨員李贇聆聽省直機關工委組織的模範事蹟報告會後說,身邊人說身邊事,讓我們深受感動,看到榜樣就在身邊,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讓我們把這種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學習工作中。

黨的xx大以來,省直機關工委注重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紮實開展機關文明建立和群團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省直機關工委定期組織開展 “青春建功十三五”主題報告會、“青春助力中國夢”主題教育、尋找“最美家庭”、“春蕾計劃”等活動;組織青年黨團員紮實開展“走基層訪一線服務五大發展行動”調研實踐,省直機關200多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近萬名黨員幹部,攜手開展“太陽花愛心助老行動”“百村百區志願行”等活動……

截至目前,省直單位中有15個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79個榮獲省文明單位稱號,277個被評為省直文明單位。此外,還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機關十大傑出青年”“省直機關十大女傑”“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

“廣泛開展機關文明建立和群團活動,能更好地動員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直機關工委將整合力量,組建省直機關先進事蹟報告團,走進基層,讓廣大黨員幹部學有榜樣、行有示範、趕有目標,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2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關於進一步淨化基層政治生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內蒙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監督與懲治並重,排查與化解同步,約束與激勵並舉,將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的力量重點向監督傾斜,工作向基層延伸,推動形成公開透明、幹群和諧、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督促落實“三務”公開,各旗縣(市、區)紀委監委要切實擔負起監督檢查的責任,督促各地基層黨組織建立基層“黨務、政務、村務”公開機制和平臺,對蘇木鄉鎮、嘎查村兩級扶貧專案安排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一律公告、公示。要嚴肅查處“三務”不公開、假公開、公開不到位背後的作風和腐敗問題以及村務監督委員會不設立、假設立、不履職等問題,以公開發現腐敗、以公開預防腐敗。

同時,《實施意見》要求各旗縣(市、區)紀委監委主動化解基層矛盾,聚焦主責主業,改變坐等群眾上門的惰性思維,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著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每個旗縣(市、區)紀委監委每年要至少化解10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每個蘇木鄉鎮、街道社群至少要下訪解決1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實施意見》還提出,各旗縣(市、區)紀委監委要緊盯“小微權力”,嚴肅懲處基層腐敗分子。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3

近日,全區第二期基層黨務幹部研修班在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幹部教育培訓中心拉開帷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組織了為期5天的學習輔導和實地考察,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實踐,使黨務幹部培訓工作實現經常化、普遍化、制度化、長效化,推動新時代黨建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目前,全區赴上海舉辦基層黨務幹部研修班2期,培訓黨務幹部100餘人次。

據瞭解,該區區委把提升黨務幹部能力作為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環節,建立“區委統領全域性、組織部門推進實施、基層黨組織密切配合”工作機制,充分整合資源,深化黨務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堅持“走出去、學先進”理念,該區區委組織部與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從培訓層級、建班規模、授課內容、考察點位等進行系統安排。同時,全區把黨建教育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增長機制,為規模化培訓黨務幹部創造了積極的條件,20xx年全區財政撥付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經費66萬元。

據介紹,該區還將政治建設融入培訓始終,建立了基層黨務幹部研修班臨時黨支部,下設5個臨時黨小組,組織學習紅船精神和貫徹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研討活動,各黨小組創新形式,開展了“重溫黨史、砥礪前行”“觀校史、學黨史”等主題黨日活動,豐富黨員組織生活;將考察學習融入培訓始終,通過對羅店鎮黨建服務中心大社群黨建服務模式、陸家嘴社群“兩新”組織黨建金領驛站、閔行區古美街道社群組織服務中心等5個點位進行深入考察,結合區情實際,撰寫形成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實踐“兩新”黨建等調查報告5篇。

此外,該區還把學以致用、融會貫通作為學習培訓的根本目的,建立治理創新機制,真正使黨建品牌“叫得響”。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4

“一開始覺得只是走走形式,現在是動真格了。”近日,在浙江紹興上虞區湯浦鎮鶴湖村小公園內,村民樑錫忠盯著電子顯示屏,想起村務公開的前後變化,頗有感嘆。

今年7月,上虞推行“清廉村社”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列出量化考核標準。計劃用3年時間,創成一批規範型清廉村社和幹部口碑好、機制執行好、發展業績好的示範型清廉村社,全區計劃打造5條以上的清廉村社示範帶。

要想通過考核,先要對照自身短板抓改進。鶴湖村首次以清單形式細化村務公開各事項。公開的不僅有農村建設工程專案資金使用情況,就連買一包茶葉、一支圓珠筆也不含糊,一條條列得十分詳細。

小越街道倪樑村將村級事務搬上微信,接受村民監督。大家在微信群裡都可以看到最關心的資訊,包括扶貧領域資金安排落實、低保評審等。得知村裡要建設書法名人紀念館,現居上海的村民倪小櫻主動提供6間祖宅,“幹部公開公平公正辦事,我們看在眼裡,放心!”倪小櫻說。

據介紹,上虞為規範型清廉村社梳理出5方面15條標準,示範型清廉村社建立標準在此基礎上,又增加3方面7條標準,門檻更高。

建立成果是否達標誰說了算?今年底,各村社將邀請村社黨員和群眾代表對所在村社班子及整體清廉滿意度進行打分,80分以上才算達標,否則取消建立資格。上虞區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量化考評和群眾清廉滿意度測評,給基層幹部“照鏡子”“正衣冠”。

為發揮考評導向作用,上虞還把清廉村社標準化建設納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同時,建立日常督導機制,不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明察暗訪、指導督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鄉鎮街道問責追責。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5

吉林全省每名領導幹部都要制定5個清單、交上“5筆賬”……26日下午,記者從吉林省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獲悉:吉林省將集中開展為期50天的幹部作風大整頓活動。

整頓活動要求全省每名領導幹部都要制定5個清單:查詢問題清單,原因剖析清單,整改措施清單,責任落實清單,完成任務清單;交上“5筆賬”:作風建設整改情況、查處問責情況、選樹使用情況、推動全面振興發展取得實效情況、群眾滿意情況。此次整改對每名領導幹部列出的“5個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實行開門整改,請群眾參與,向群眾公開,讓群眾評判,全程接受群眾監督。整改結果要做到“4個一批”:堅決調整一批、嚴肅處理一批、認真選樹一批、大膽使用一批。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說,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暴露出我省一些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重,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工作不嚴不實不深不細問題突出。作風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省各項事業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我們必須對那些安之若素的幹部當頭棒喝、猛擊一掌,給當前全省幹部隊伍作風問題踩一腳急剎車,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排查、大掃除、大檢修。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6

近年來,為弘揚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彰顯紅色魅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以黨建為抓手,大力整合全縣紅色資源,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園、紅色文化遺址、紅色故事講堂等一系列紅色文化展示平臺,充分發揮老教師、老革命、“紅二代”等作用,傳承革命精神,開發紅色資源促黨建。

整合紅色資源。縣委組織部、縣黨史研究室及陶圩鎮、平馬鎮、蓮塘鎮、校椅鎮等通力合作,紮實推進黨史資料收集、整理和編撰工作,形成了《橫縣年鑑》《中國共產黨橫縣歷史》《老橫州的故事》《中共橫縣黨史大事記》等一系列歷史書籍;收集了一批革命先輩的舊物件、舊手稿等,梳理呈現了一條較為鮮活立體的紅色革命發展軌跡。建成紅色黨建文化園,以“花鄉黨旗飄”為主題,設立紅色印記、科學決策、堅強堡壘、先鋒讚歌、和諧樂章、前進步伐、暢想未來等10個功能展廳,通過圖文、視訊、物件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現橫縣紅色革命歷史,展示橫縣黨建文化。

用好紅色遺蹟。橫縣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1920xx年,農民運動就蓬勃興起,各種革命會議舊址、紅色革命根據地遍佈全縣各地。近年來,橫縣著力將符合條件的革命遺址打造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紅色黨建示範點等,紅色遺蹟作用發揮進一步增強。縣財政、各有關鄉鎮投入100多萬元資金,用於修繕和恢復革命舊址,並把這些革命舊址建成紅色黨建示範點。

講好紅色故事。注重紅色文化的弘揚和傳承,發動老革命、“紅二代”、老教師、中國小生等親歷者、見證者、傳承者講述紅色歷史,講好紅色故事。推出一批具有橫縣特色的黨史研究成果,挖掘培養了一批懂紅色歷史、會講紅色故事的共產黨員、黨史研究熱心人士。通過他們的講述,還原革命故事和細節,為紅色故事代代相傳作出了積極貢獻,讓紅色文化在橫縣大地生生不息。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7

今年來,陝西省城固縣堅持通過“三考兩評”、“嚴紀鐵律”、明察暗訪三項措施,精細化管理駐村幫扶力量,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履職盡責、作用突出的脫貧攻堅先鋒隊伍。

“三考兩評”激發村幹部隊伍活力。出臺《村幹部脫貧攻堅工作績效管理考核辦法(試行)》,以“三考兩評”機制,即每月考核重點任務,每季度考核幹部積分,年底考核工作實績,村幹部接受鎮黨委評議和黨員群眾評議,對村社群幹部脫貧攻堅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將村(社群)幹部補貼的80%劃為脫貧攻堅績效補貼,依據考核評議情況,確定考核等次,差異化發放績效補貼,充分調動村(社群)幹部抓脫貧攻堅工作激情。

“嚴紀鐵律”發揮第一書記尖兵作用。出臺《第一書記管理工作18條鐵律》,創新推行第一書記“雙印證”考核辦法,近年來,共評出優秀等次第一書記40名。紮實推行第一書記雲平臺線上管理系統,每月實時管理、動態考評第一書記履職和作用發揮情況,助推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戰場中發揮尖兵作用。

明察暗訪促進“四支隊伍”履職盡責。常態化開展“四支隊伍”(即駐村扶貧工作隊、包村幹部、第一書記和村“兩委”成員)和幫扶部門履職盡責檢查督導,聯合縣紀委、脫貧辦,抽調16名幹部組成4個督導組,對27個貧困村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四支隊伍”駐村履職和部門幫扶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檢查情況。今年以來,共對幫扶工作不力的10個鎮、36個部門單位進行集體約談,引導“四支隊伍”立足崗位提素質,履職盡責作奉獻。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8

夜學沙龍、黨員固定活動日、部門聯動送上“扶企助企”服務……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剛加入小微企業園區黨總支的平陽縣水頭鎮黨員曾清鏵有些眼花繚亂。新奇之餘,更多的是歸屬感:“加入黨組織的大家庭,我們像在外的遊子找到了家。”

目前,溫州已在83個小微企業園區建立373個黨組織,3590名黨員納入管理,黨組織覆蓋率達92%。

黨員職工好去處

夏夜,龍灣區永興街道南園社群小微園區,不少人趕來這裡納涼。音樂響起來,一塊幕布、一臺投影儀就把紅色影片送到大家身邊。這是永興街道打造的小微園黨建綜合體——“微企紅港”的服務專案。每週六,黨員職工投票點單,園區根據需求放映,這一有溫度的舉措剛推出就收穫大批粉絲。

小微企業黨員數量少、流動性大,黨建該怎麼抓?溫州按照產業相關、地域相鄰、行業相近的原則,設定片區聯合黨組織、產業鏈黨組織,並選派421名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指導黨建工作。

像永興街道的微企紅港還提供黨建指導、業務培訓、政策諮詢等選單式服務,黨員職工尤其歡迎。

一個黨群服務中心、一個綜合黨委或企業黨委、一支黨組織書記隊伍、一套工作執行機制、一套服務事項、一筆黨建公積金,這“六個一”模式支撐起小微企業園黨建的大框架。

小微園裡黨課“潮”

8月14日下午,在鹿城區紅創基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場小型的主題沙龍活動在青春紅茶館舉行。30多張年輕的笑臉,臺上臺下互動火熱,大家通過紅色主題桌遊 “我要入黨”,一步步掌握、鞏固入黨流程知識,過程愉悅輕鬆、入耳入心。入黨積極分子謝丹說:“這是不一樣的黨課體驗。大家通過互動互學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像這樣既有別於傳統又能向年輕人輻射能量的黨課,在紅創基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每週都要開展二三場,幾乎場場爆滿。黨建指導員、鹿城區南郊街道組織委員黃穎潔告訴記者:基於網際網路園區年輕人個性化的需求,黨支部打造出業務培訓、交友活動、化解壓力等黨建與活動相融合的服務品牌,對3000多名網際網路從業人員極具黏性。

紅色動能強產業

8月10日上午9時,平陽縣水頭鎮皮革小微企業園黨群服務中心,氣氛熱烈。由園區黨總支組織、一月一次的部門“扶企助企”服務正在進行,當天來送服務的是平陽縣檢察院水頭檢察室、平陽農商銀行、水頭鎮安監所等。

水頭皮革小微企業園黨總支成立已經5年了,是水頭皮革園區120多家小微企業70多名黨員的“後援團”。這個建在產業鏈上的黨總支,下設再生革、皮件、五金工藝、皮革商貿、寵物用品5個行業黨支部,實現製革到皮料加工的產業鏈全覆蓋。黨組織建立起來後,各式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起來,黨員們時不時聚在一起談談心、聊一聊抱團發展。

“一個小微企業力量薄弱,在黨總支的引領下,眾多小微企業‘握指成拳’,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水頭皮革小微企業園黨總支書記吳孔準說。園區黨總支看到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題後,主動與銀行聯絡,為60多家小微企業爭取貸款20xx多萬元。貸款給水頭皮革小微園,平陽農商銀行水頭支行副行長陳偉很放心,他說:“信的就是黨組織!”

針對技術力量薄弱問題,黨總支還開展徵集“金點子”“我為發展獻一策”等活動,並跨支部成立科技研發、任務攻關、節能增效等12個黨小組。任務攻關組黨員陳敦華、褚夫秋,針對皮革行業普遍存在的汙水處理這一共性難題,對汙水處理機制和技術進行攻堅,為企業節省汙水處理成本近1/3。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四

李阿姨走出醫院大門沒多遠,就被一個行人撞了一個趔趄。她剛要斥責兩句,那人慌慌張張地跑了。李阿姨搖搖頭,低頭卻發現地上有一摞百元鈔票。

“小夥子!你的錢掉了!”她剛喊了一聲,旁邊一箇中年男子上前撿起了錢,並塞到她的包裡。“別出聲!咱們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分錢。”七拐八拐,他們走進一個小衚衕。“見面分一半,你給我五百,我就當沒看見。”李阿姨暈乎乎地數出五百塊錢給中年男子。

那人剛鑽出衚衕,就被幾個盯了他很久的民警堵住了。之前故意撞人的同夥也沒跑脫,在街道拐角處,“守株待兔”的民警田輝(化名)一個熟練的擒拿動作,瞬間制服了他。

李阿姨在民警示意下開啟自己的包,才發現那一摞鈔票其實是假的,手機也不知什麼時候被偷走了。“天上掉餡餅,不是圈套就是陷阱”。但總有群眾會上當。這種團伙實施詐騙和盜竊,甚至會演變為搶劫,危害極大。他們會在街角或醫院學校門口人流密集區域尋找作案目標伺機下手。

田輝在師傅張惠領的指點下,觀察分析了大量視訊資料,已經基本掌握了這夥嫌疑犯的行蹤和行竊特點。這次抓捕行動順利完成,有賴於平時他向師傅張惠領學習揣摩犯罪嫌疑人的眼神和步態。

收網,水到渠成。田輝和以往行動結束時一樣,撥通了張惠領的電話:“師傅,辦妥了!”在他穩重淡定的表情之下,還是有抑制不住的興奮、忐忑和緊張。田輝告訴記者說:“現在每次行動都和剛參加工作辦理第一起案子時一樣,小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啊!”

這位34歲的警察已經從警20xx年,仍然保持著對公安工作的熱情。他告訴記者,這份熱情源自分局設立的“傑出民警工作室”,在工作室帶頭人張惠領的指導下,同事們一掃工作幾年之後出現的疲態。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圍繞這個工作室制度開展的一整套黨建工作,強化思想引領,突出專業提升,注重實踐創新,營造出良好的公安文化生態環境。

“在這個生態系統之下,我自己找回了身著警服的那份自豪與榮光,家人瞭解到了自己砥礪前行的奮鬥軌跡,同志之間找到了互相切磋學習的空間。”田輝說,“使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真正在我心中凝結成一股子力量。”

像張惠領“傑出民警工作室”這樣的隊伍,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共有9支。在他們的影響下,海淀分局民警帶著入黨和從警的初心,頂酷暑、冒嚴寒,風雨無阻,奮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

1.老民警就像工藝大師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要把公安隊伍管理好,真正讓公安民警充分認同自身價值,把個人歸屬感與集體的榮譽感高度融合,奉獻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公安事業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黨委在隊伍管理過程中,把“好警文化”貫穿到警務改革始終,紮實開展“當好人、做好警”的思想建設,用黨建工作塑造警魂、打造警隊、提升警力,為民警提供發展進步的舞臺和空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科學化管理和制度建設是提升公安工作的長遠和根本之策。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政委劉少波告訴記者,為了使黨建工作更靈動而有創造性,分局黨委班子殫精竭慮地向各行各業學習借鑑管理經驗。

在一次參觀宜興紫砂壺大師工作室的活動中,大家受到了啟發。紫砂壺大師工作室的師傅帶徒弟,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在實踐學習中不斷向學生傳授。紫砂壺工藝煩瑣,技藝要求高,而“傳幫帶”的形式使高難度的技藝得以一代代傳承下來。劉少波介紹,這種設立工作室、師傅帶徒弟、徒弟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方式,當今時代仍然需要。分局黨委班子展開了思考研討,公安隊伍能否像工藝品大師那樣,以“傑出民警”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以師帶徒,以戰促訓,加強實戰培訓和技能傳承,實現黨建、隊伍管理和警務實戰的互促共贏?

經過集思廣益,大家認識到:一些經驗豐富、作風優良的黨員同志的年齡逐漸大了,他們已經不方便在反扒、抓捕、反恐等需要較高體能的一線崗位上繼續工作;而一些體力好、想幹事的年輕民警又缺乏實戰經驗。“能否把它們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呢?”調研中,大家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達成共識:一方面,民警隊伍多年來的建設積累,優秀民警資源豐沛而厚重,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完全可以利用起來,隊伍的正能量必須要得以激發;另一方面,面對警務工作不斷迎來的新挑戰,找到黨建工作與業務相結合的突破口,運用現代管理學理念創新工作方式,已是新時期迫在眉睫的硬任務。

於是,一場圍繞建設“傑出民警工作室”的改革很快開展起來。從20xx年年初開始,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首批成立“全國先進工作者”“神探亨特張”張惠領,“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譚飛,“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優秀社群民警蔡連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李軍海,分局“十佳”巡邏民警標兵、“閃光雷”雷建華和退休又歸隊的市局“優秀老民警”“中關村打假第一人”曹釗等6個“傑出民警工作室”。20xx年8月,分局黨委成立了擅長做民族工作的黃文祝“傑出民警工作室”。11月,又為管理社群巡防力量成效顯著的高敏強、專家人民調解員閆煜華,兩位退休不離崗的老民警成立工作室。

分局為各工作室闢出專門的辦公、授業場所,配備辦公、辦案裝置、交通工具和助理,專案化推進典型推樹和實戰化培訓工作,逐漸形成了具有海淀特色的“抓黨建、帶隊建、促發展”的隊伍管理品牌。

2.技能和作風,一個都不能少

走進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辦公樓一樓大廳,9個“傑出民警工作室”的大幅宣傳展板橫向排列開,9名工作室帶頭人的照片神采奕奕。

“這是屬於我們的榮譽。”張惠領說,“每一份榮譽,都源自實實在在的工作。”

“是賊就掛相。”在田輝的筆記本上,認真地記下了師傅張惠領教授的技巧,“盜竊機動車內財物的犯罪嫌疑人,最偏愛的是高檔車,他們認為車內值錢的東西多。在作案之前,他們會採取繫鞋帶、站在車邊抽菸等動作來掩飾自己……”

在張惠領工作室的指導下,田輝和同事一招一式地揣摩師傅張惠領的反扒技能。他們迅速成熟起來,像師傅一樣內斂而專注,目光犀利、出手敏捷。張惠領“傑出民警工作室”以街頭髮案相對較高的中關村大道為重點,實行“1+7”工作模式和便衣打擊聯勤聯動機制,依託警情研判分析,牽動指導沿線7個派出所17名便衣民警、40餘名輔警開展便衣打擊,成效顯著。

老典型實現了“新價值”。新的角色、新的平臺讓本已經成名多年的老先進、老典型,深切地感受到了來自黨委和同志們的尊重,享受到為人師表的成就感,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喜悅感,進一步煥發了工作熱情。已於20xx年11月退休的老民警閆煜華,因“傑出民警工作室”的設立又被分局治安支隊返聘重回工作崗位,成為“閆煜華工作室”的帶頭人,並被北京電視臺聘為特邀調解嘉賓。幾年來,閆煜華先後參與北京電視臺《第三調解室》《生活廣角》等欄目,與欄目組、專家、律師一起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現場調解家庭矛盾、財產糾紛和情感問題,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成了“電視紅人”,擁有了一大批粉絲。

“‘人民公安為人民’這句莊嚴的承諾不是一句空話,它意味著我們要把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追求落實在每一次任務當中。”閆煜華多次告訴基層民警,群眾工作千頭萬緒,但只要憑著對群眾的真感情,用實在、執著、細緻、堅韌的事業心來搭建警民連心橋,凡事就有解決的可能。

3.巡防隊也能媲美“正規軍”

有不少人說社群的巡防隊不如“正規軍”,而倔強的老民警高敏強並不服氣,他帶出的巡防隊讓社群居民刮目相看。

今年64歲的高敏強,從警32年,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個人嘉獎14次。20xx年退休後,他主動留在曾經工作戰鬥過的青龍橋地區負責社群巡防隊工作。因為工作出色,20xx年11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特別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傑出民警工作室”。“良好的作風不僅要根植在公安民警的工作中,也要影響到輔警、巡防隊員。”他告訴記者,“社群治安是老百姓安心工作和生活的保證,離不開各支隊伍的共同努力。”

高敏強制定嚴格的巡邏制度,在全體隊員中推行嚴格的“禁酒令”,對隊員的穿著、行為舉止都有高要求。有人對此不太理解,覺得高敏強過於苛求。可是高敏強卻很堅持,他說巡防隊員工作在群眾工作的最前沿,在社群、街道巡邏時,代表的是街道、綜治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形象。形象無小事,只有大家始終保持規範的狀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巡防隊是一支規範、細心、專業的隊伍,才能贏得群眾信任。

就這樣,公安機關的良好風氣帶動了街道社群的工作,巡防隊在高敏強的帶領下多次破獲系列案件,為轄區的治安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的改革舉措得到了各方認可,20xx年7月,公安部政治部專門刊發工作簡報,向全國推廣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建立“傑出民警工作室”的經驗做法。北京市公安局在總結分局工作室和各單位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先後為交通管理局的“最帥交警”孟昆玉,刑偵總隊的“指紋專家”馮才剛,公交總隊的“逃犯剋星”王聰穎、“警察雷鋒”姚金國,勤務指揮部的“警花熱線”高豔豔,豐臺、西城分局的優秀民警劉安、李國平等首都公安重大典型創辦了工作室,建立的涉及各單位、各警種的“傑出民警工作室”已超過150個,成為首都公安機關傳承經驗、服務群眾、展示形象的重要視窗。

至此,一項處於探索階段的公安黨建新模式逐漸走向成熟。

4.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20xx年5月19日,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向全國公安機關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從此這“四句話、十六字”成為全國公安機關的指導思想,也成為公安民警必須錘鍊的品質和價值觀。

如今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辦公樓的電梯和走廊裡,處處懸掛著“公安楷模”“最美警察”和“青年榜樣”的相框和海報,他們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的踏實的實踐者。形式雖然簡單,卻激發著公安民警樸素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也涵養著整個單位的文化生態。

每個月分局都評選“明星警察”,讓身邊的榜樣激勵著隊伍聚斂正能量。劉少波介紹,過去評先進,“評完就過去了”,而榜樣的引領作用和激勵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現在海報一月一換,“想幹事、願幹事、幹成事”的公安民警能及時獲得榮譽、得到肯定,大家所有的付出都將被銘記。

當業務實踐、樓宇文化與黨建文化結合在一起,公安文化的生態系統形成了良性互動的局面。精神財富物化為現實成果,而現實成果推動著精神財富越聚越厚。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總結,分局黨委發現,讓民警得到人格上的尊重與推崇,在塑造隊伍精神面貌、提升全警素質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海淀分局第四次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局”榮譽提供了有力支撐。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在劉少波看來,黨建工作從來都不是“高空作業”,“傑出民警工作室”立足基層,把黨建工作引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傳承作風,打磨細節,層層疊加,項項累積,久久為功,讓奉獻與擔當蔚然成風,讓民警在制度建設中如沐春風,築牢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過去,每當民警李明(化名)的妻子和孩子問起他的工作內容時,他總是眉頭緊鎖,不知所措。他負責的主要工作是情報分析研判,涉及很多祕密,不能向任何規定之外的人透露。李明曾經也因家人的不理解而失落過。

而近期他在被評選為分局的“明星警察”後,精美的海報懸掛在家裡的牆壁上。孩子對他說:“爸爸,你是我的英雄。”這句話讓李明溫暖了很久。

“家人依然不知道我工作的具體內容,但他們現在為我感到驕傲並全力支援我,因為他們明白了我在為這個國家和這裡的人民默默作著貢獻。”李明說,“分局的黨建工作讓我和國家、公安機關和家庭緊緊地聯絡在一起,讓我內心充滿信念和力量。”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9

今年三十出頭的魏孟詩一直在珠三角工作,薪水待遇優厚。20xx年,她卻選擇回到家鄉廣東茂名,當起了一名候任社群幹部。

像魏孟詩一樣,越來越多走出去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擔任起“候任村(社群)幹部”。近年來,茂名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村(社群)發展,推行實施“候任村(社群)幹部”制度,著力打造高素質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全市至今已選聘優秀“候任村(社群)幹部”2778名,涵養基層組織的人才“蓄水池”。

優中選拔,首要把握政治標準

27歲的林常威是高州市根子鎮高科村人,大學裡一直是優秀幹部,畢業後在外工作順風順水。今年3月,林常威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家鄉高科村候任村幹部,滿懷自信、鬥志昂揚地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崗位。

茂名有目的、有計劃地物色、培養、儲備一批“候任村(社群)幹部”。“通過建立完善選配、培養、管理、激勵一整套機制,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村級後備幹部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茂名市委書記李紅軍說。20xx年12月,茂名全面推行“候任村(社群)幹部”制度,按照每個村(社群)1—2個名額配置,提前讓其參與處理村(社群)事務,為基層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據介紹,“候任村(社群)幹部”主要從本村(社群)致富能手、退伍軍人、村(居)民小組長、大學生村官、回鄉大學生和其他優秀人員中選出,滿足“候任村(社群)幹部”人選的“八項基本條件”,其中突出把握好政治標準,堅決杜絕政治不合格的人員成為“候任村(社群)幹部”人選。

據統計,在2778名“候任村(社群)幹部”中,35歲以下的2208名,佔79.5%;大專以上學歷的1358名,佔48.9%。他們的到來,進一步優化了基層村級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提升了基層村級幹部的工作效能。

一線錘鍊,增添農村發展活力

“村裡來了一名年輕的候任村幹部,帶來了一股新風。”新面孔的到來,讓根子鎮柏橋村黨支部書記何怡高為之一振。

其實,很多鎮街的村(社群)幹部和何怡高都有同樣的感受,覺得這批年輕人文化水平高、綜合素質高,上級佈置的工作,一看就懂,立即上手,村委會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記者走訪調查瞭解到,當地“候任村(社群)幹部”們一上崗,多數都能迅速進入狀態: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動新農村建設,他們在一線;千方百計打贏扶貧攻堅戰,帶動群眾奔小康,他們在一線;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合法利益,他們在一線……

電白區麻崗鎮“候任村(社群)幹部”參與成功化解的農村土地、山林糾紛佔比達七成以上。水東鎮藍田坡村的戴泰鵬成為候任村幹部後,積極幫助村集體開展農村電商建立,讓村裡的優質農產品流通順暢起來。

“這些年輕人工作熱情高、有情懷、不計較個人得失,在農村這片廣闊土地必將大有作為。”電白區麻崗鎮黨委書記吳偉華說。

特色培養,順利實現新老交接

“如今‘村(社群)幹部候任制’已在茂名市開花結果,為農村(社群)打造了人才‘蓄水池’。”茂名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

為讓這批年輕幹部們迅速進入狀態,茂名建立“候任村(社群)幹部”的特色培養制度,安排他們擔任“五員兩助理”(即擔任公共服務平臺操作員、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治安聯防員、食品藥品監督員,掛任村級書記助理、主任助理),讓他們能幹事、肯幹事、想幹事。

同時,組織部門每年選派“候任村(社群)幹部”到鎮街進行為期1個月的掛職鍛鍊,並由駐村(社群)、鎮(街道)幹部結對培養“候任村(社群)幹部”。目前,全市共舉辦培訓班130多場次,實現了“候任村(社群)幹部”全覆蓋。

經過兩年的儲備,不少村(社群)已經順利實現幹部的新老交接。在20xx年村級換屆前,作為試點的電白區共儲備“候任村(社群)幹部”276名,換屆時共有196名順利當選為村(社群)“兩委”幹部,當選率為71%,其中7名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0

近期,寧夏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組織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基本形式,集中為全體黨員過“政治生日”。該活動通過開展一次重溫入黨誓詞、一次談心談話、一次黨性分析、一次建言獻策的“四個一”活動,組織黨員深入思考“當初入黨為什麼,如今在黨做什麼,今後為黨留什麼”,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以新的幹勁、新的作風、新的業績迎接改革開放40週年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

各黨支部普遍組織黨員集體宣誓,結合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牢記入黨初心。一些黨組織組織黨員到六盤山、延安等地開展黨性教育,在紅軍長征紀念館、寶塔山下宣誓。20xx年加入黨組織的寧夏延安精神研究會的馬昌興,今年64歲,面向黨旗再一次宣誓後激動地說:“重溫入黨誓詞,讓我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新的認識,我一定要把殘障兒童救助工作做得更紮實,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寧夏律師行業黨委為所有黨員律師配發了《黨員應知應會基本知識》《律師行業黨員學習手冊》,石嘴山市律師行業黨委通過“雲支部”、微信群等,開展黨的知識小測試、我對黨旗說句話、“七一”微討論等活動,加強黨員律師的思想教育。

活動中,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與每名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交叉互談,敞開心扉、以誠相見。寧夏民政廳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堅持談心談話活動全覆蓋,9名黨委委員分別與108名黨支部書記談心談話,108名黨支部書記分別與所在支部黨員談心談話,化解思想顧慮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100件次。

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黨性分析活動,每名黨員認真回顧入黨以來的追求與表現,總結成長過程中的成績與問題,對照“四個合格”,圍繞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對黨是否忠誠老實,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幟鮮明,是否嚴格遵守黨員不準信教、不參與宗教活動等有關規定,進行深刻自我剖析。寧夏江蘇商會黨總支要求黨員查詢問題要“準”,剖析思想要“深”,整改措施要“實”,保證每個黨員寫出“是自己”的黨性分析報告。

各基層黨組織通過座談交流、發放徵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等形式,廣泛開展“我為企業(社會組織)獻一策”活動。大武口區通過開展黨員參與技術創新、五小成果評選等活動,徵集黨員管理、“金點子”及技術改造革新等合理化建議350餘條,提升了生產經營效益,把黨組織的創造力轉化成了企業發展競爭力。此次活動中,共徵集到各類合理化建議20xx餘條,有力推動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1

“理事長來了,是不是咱們聯盟又有活動了,到時候算上我一個,我也是黨員”。在市公安局大門口,負責保衛的同志熱情地向街道書記蓋麗茹打招呼。

理事長不是行政職務,而是通過街道黨建聯盟理事會集體研究賦予的新使命。正是這個職務,讓蓋麗茹進入市直機關由原來的“層層登記,門難進”到現在的“暢通無阻,笑臉迎”。

近年來,吉林松原市積極順應城市發展新變化,以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為目標,深入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和平臺載體,組織引導各領域黨組織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拆除相互封閉藩籬,破除各自為政障礙,把一個個“黨建孤島”串聯成“黨建高地”,使城市基層黨建由街道社群黨組織的“獨角戲”,變成了城市各領域黨組織的“大合唱”。

整合城市資源

松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發展迅速。自1992年建市以來,城區面積擴大近4倍,城鎮化率超過45%,城鎮人口突破120萬。隨之而來的是,社會治理任務日趨繁重,群眾需求日漸多樣,新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單純依靠街道社群黨組織已遠遠不夠。

如何推動形成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打破各領域黨組織封閉執行、條塊分割的被動局面,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有基於此,松原市依託各街道黨組織,創新組建“城市基層黨建聯盟”,旨在發揮街道黨組織黨建“樞紐”和“龍頭”作用,有效聯結區域內各類組織,實現緊密融合、互聯互動、協同發展。全市22個街道全部組建黨建聯盟,吸納580多個駐街單位和“兩新”組織黨組織參加,共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黨建聯盟重在體現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的總要求。與以往街道大工委相比,覆蓋更加廣泛,方式更加靈活,關係更加密切,活動更加多樣,充分體現了整體效應”。松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高彥明介紹說。

聯盟組建是基礎,作用發揮是關鍵。松原市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結盟立約”“同建共享”“立項服務”“先鋒共育”“星火引路”“互評互促”六項行動,對黨建聯盟的日常執行、資源共享、專案實施、考核評價等關鍵環節出臺檔案進行逐一明確。

“以前我們打排球,要麼和廣場舞大媽商量,要麼隨便找個空地支個網,弄不好還會受傷。現在不一樣了,市地稅局排球場免費向我們開放,隨時都可以去。”金倫社群居民劉勁東興奮地說。通過開展“同建共享”行動,城市各領域資源得到了整合,市12個機關單位的16處活動場所(地),已全部面向居民群眾開放。

推行“四會四員”

“以往社群有困難,也會找駐區單位幫忙,但都是憑關係,靠感情。”一名社群老書記感慨道,“現在,一到週末或節假日,我們社群的電話成了熱線,很多駐區單位主動聯絡我們,看看能為社群做點啥。”

對於共駐共建,多年以前就在抓,但由於缺乏約束機制和責任機制,大多數駐街區單位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主動性不強,即便開展了一些活動,也多為階段性搞搞幫扶慰問、送點米麵油等層次活動,成效並不明顯。

松原市從健全領導體制入手,創新推行“四會”制度,構建四級聯動體系,自上而下打通城市基層黨建“最後一公里”——市委每年召開1次城市基層黨建部署會。區(市、縣)委每半年召開1次城市基層黨建協調會,安排部署任務,推進重點工作。街道每季度召開1次黨建聯盟聯席會,社群每月召開1次情況排程會,研究落實任務,破解難點問題。

為確保工作責任落到人頭,同步建立“四員”制度。市、區兩級組織部門選派56名業務骨幹,擔任督查員,分片包保駐街單位,監督指導共駐共建。各市、區(市、縣)直單位分別委派1名副職領導幹部,擔任特派員,負責落實共駐共建任務。市、區(市、縣)直單位和各街道分別明確1名聯絡員,組建聯絡員“微信群”,實現互聯互動互通。依託社群網格管理員,發展1231名資訊員,收集居民訴求。

“這項工作是造福居民的好事,且任務挺重的,僅靠街道自身力量,短時間內難以見效,還需要我們駐街區單位共同參與。”今年4月,團結街道與11家駐街單位“特派員”共同商討街道環境整治“大會戰”工作。經過一上午的研究討論,敲定了方案,落實了責任。

“四會四員”制度的建立,初步構建起了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有效扭轉了過去街道社群與駐街區單位協調不暢的被動局面,各領域黨組織在區域化黨建工作中,目標任務更加具體、措施方法更加精準、責任分工更加明確。

提升社群服務能力

“看到群裡發的通報了嗎?經過國家和省市地震專家的研判,解除地震三級應急響應了,咱們可以睡上安穩覺了。”圖雅社群居民張文蓮看到社群網格微信群裡推送的權威資訊,高興地對鄰居說。

20xx年5月28日,松原市寧江區發生了5.7級地震,恐慌心理在一些群眾中蔓延。為了緩解居民的緊張情緒,各街道及時召開黨建聯盟會議,紛紛派出了黨員志願服務隊,深入群眾開展心理疏導。

“加入志願服務隊,讓我有機會為社會做點貢獻,也能實現自我價值。”劉軍自豪地說。作為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劉軍平時是一名4S店的汽車銷售顧問,業餘時間義務擔任社群居民心理醫生。地震期間,累計為80多名社群居民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三級應急響應解除後,這些志願服務隊伍又紛紛走進公園、廣場,勸導群眾拆除帳篷,安心回家,儘快恢復城市秩序。短短几天內,曾經遍佈公園、廣場甚至人行道上的帳篷,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發揮駐街單位作用的基礎上,為更大限度滿足居民群眾需求,松原市積極孵化社會組織,為群眾提供精準服務。

社群服務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堅實的基礎保障。近年來,松原市在社群建設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與20xx年相比,實現了“一翻兩有三倍增”。“一番”,即社群“兩委”成員報酬翻了一番,全部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兩有”,即社群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實現了從無到有,分別達到每年5萬元和10萬元以上;“三倍增”,即社群場所平均面積增加了3倍,達到780平方米,33個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

“感覺這幾年社群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但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有黨建聯盟,壓力減輕不少。”郭爾羅斯社群書記曲玲玲對社群工作充滿信心,“我堅信,在各級各領域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群眾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2

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深入貫徹落實提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通過挖掘、用好、管好135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啟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努力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成為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殿堂,成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陣地,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課堂。

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建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寶貴陣地。武漢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不斷加大資金和專案投入,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品位打造,全面推進我市紅色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將紅色舊址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嚴格落實各級政府文物保護主體責任,推動市區主管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加大資金投入,近年來,八七會議會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等一批紅色舊址得到修繕保護,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基礎設施、陳列布展、人文景觀、周邊環境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挖掘紅色文化。為傳播紅色文化,武漢市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實際,邀請黨史專家、教育學者等編撰一批校本教材,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教材涵蓋革命舊址簡介、紅色故事,生動展現了老一輩革命者在武漢開展艱苦鬥爭的崢嶸歲月。全區各國小以紅色校本教材為主,通過誦讀、表演、解讀等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將校內教育和尋訪“紅色足跡”相結合,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打造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啟用“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典型示範引領。開展荊楚楷模、時代楷模、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推評工作。近年來,先後有52人次入選“荊楚楷模”,274人次入選“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人民日報以“聲音是看得見的光”為題點贊為盲人講電影的志願服務者杜誠誠,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紛紛聚焦陳春芳、成海情、邵桃榮等先進典型事蹟。通過打造楷模實體榜,形成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宣傳體系,使廣大市民不斷汲取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正能量,激發廣大市民愛黨愛國熱情。

用好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融入中國小生日常教育。結合青少年特點,運用“網際網路+”的理念和技術,創造性推出“紅色電子護照----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系列活動,配套開發了“紅色電子護照”愛國主義教育雲平臺,學生通過使用“紅色電子護照”手機APP或微信,前往場館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館內互動體驗教學活動。該平臺開發設定了“紅色基地”“網上答題”“行走在紅色基地”等各類特色愛國主義教育頻道,並結合青少年特點創新策劃各式線上線下活動,使青少年學生隨時隨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切實提升了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開展“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系列活動,組織大學生踏尋紅色印記,聆聽專家講述黨史故事。通過舉辦“城市文化與青年視野”系列文化活動,組織大學生實地探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青年學生全方位、立體化接受紅色主題教育。舉辦“紅色巴士一日遊”活動,重點遊覽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增加參觀創意園等科技文化產業園內容,讓高校學子得以從歷史、文化、經濟等領域多方位地瞭解武漢、親近武漢。

融入黨員黨性黨課教育。依託全市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先後命名2批18個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市直機關各單位以重溫入黨誓詞、誦讀家書等形式,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黨課,開展支部主題黨日、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活動,實地探訪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地方,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工作中。武昌區還與武漢革命博物館共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推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 “武昌週週講主題”學習活動。

融入廣大市民日常生活。每年清明節、“七一”、國家公祭日和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全區黨員幹部、職工和中國小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紀念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流動紅色文物車”系列巡展活動,將紅色文物展送進社群、農村、學校、廣場、軍營,讓館藏紅色文物走出去,極大地擴大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覆蓋面。

管好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強制度。嚴格落實《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將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工作之中,使教育基地在申報命名、內部管理、目標考核、績效評估等方面有章可循。制發《武漢市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管理物件、內容,活動管理和職責分工,保障與監督。全市成立了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建立了以宣傳、教育、文化牽頭,市、區、校“三級聯動”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合力。

重激勵。運用大資料採集技術,建立武漢紅色基因資料庫,將主管部門、場館、學校、學生、家長緊密結合在一起,大資料平臺通過對學生登入、簽到、互動、留言的資訊抓取,實現活動的資料採集、挖掘和分析。每半年釋出的《紅色電子護照活動大資料分析報告》,對各區參與人數、學校參與度,各基地接待人數、受歡迎程度進行排名,作為各區、文明學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評的重要依據。教育部門將愛國主義校本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受益等納入各校考核評價體系,中國小校則將學生參與“紅色電子護照”活動情況計入學生校外實踐學分,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極大地推動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青少年中深入持久開展。

廣傳播。圍繞黨員幹部、農民、社群居民、學生、企業員工等不同群體的思想實際,量體裁衣搭建平臺,開展互動交流。用H5、微視訊、動漫遊戲、圖片、文字等數字化手段多維度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全方位解讀和展現,讓習慣網際網路方式生活的市民利用手機,可看、可聽、可觸、可分享。通過設計線上線下產品,集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之中。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針對基層專職黨務人員緊缺、上升渠道不寬、業務素質不高、工資待遇偏低等問題,積極開創“人走編留、編外聘用、競爭選拔”和“黨建講堂、專項報酬”的“3+2”選人用人新模式,通過提素質、強激勵的方式,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形成讓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幹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質上得獎勵、政治上有提升的鮮明導向,做到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人走編留”用人才。針對西湖區每個街道(鎮)建設的黨群服務中心,採用“人走編留”選聘方式,從優秀社群(村)幹部中招聘11名享受事業編制待遇的幹部,專門負責街道(鎮)黨群服務中心的黨建工作。按“一年一簽”的模式,由街道(鎮)與之簽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合同。採取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工同酬的方式,計發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並享受同等福利與社會保險等待遇。同時,建立考核機制,暢通退出通道,確保在聘人員做到能力突出、群眾認可、組織滿意。

“編外聘用”聚人才。針對西湖區每個街道(鎮)建設的社群(村)黨群服務站,以社群(村)“兩委”換屆為契機,不佔社群幹部職數,不受年齡限制,在全區範圍內選聘25名政治素質高、服務能力強、黨建業務熟的黨務工作者,擔任社群專職副書記,專職開展社群(村)黨群服務站黨建工作。還採取聘用制方式高薪招聘區黨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2名,工資報酬均納入區財政預算。同時,健全績效考核機制,按照客觀公正、公平公開、群眾認可、注重實績等原則,以層級負責制進行年度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競爭選拔”招人才。樹立重視基層、崇尚實幹的鮮明用人導向,在全區事業編空缺且職數允許情況下,自20xx年起,每年從全區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群眾認可度高的社群(村)黨組織書記、黨群服務中心主任中選聘4名街道(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建立了打破用人“天花板”的激勵機制。

“黨建講堂”提素養。依託四級黨建服務陣地,積極搭建提升業務能力、展示風采、交流工作、溝通情感的黨建人才培育互動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本地+外地”“規定+自選”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黨建知識大講堂”活動,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務幹部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專項報酬”添動力。為強化全區社群(村)黨組織書記的責任擔當和工作執行力,制定下發了《關於增撥社群(村)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專項報酬的實施辦法》,根據全區社群(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實績,在規定工作報酬的基礎上,平均每人每月再增加一定的報酬。由區委組織部根據網路黨建雲平臺顯示的積分、平時黨建工作的開展及年度考核等總體情況,按照社群黨組織數的“15%優秀、70%良好、15%稱職”的比例,對全區社群黨組織書記進行三個等次的評定,並按不同等次確定發放標準,報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稽核。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4

適應性、操作性問題怎麼處理?

實行差異管理,自主設定專案,加強群眾監督,打消各方面疑慮;將積分管理與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結合起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員積分管理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持續提升,成為激發黨員活力、凝聚支部組織力的“金鑰匙”。

陝州區原店鎮郭家村,前些年由於疏於管理,有的黨員平時“三會一課”很少參加,個別黨員的覺悟還不如老百姓高。20xx年以來,陝州區在郭家村進行試點,探索實施農村黨員積分管理,開展了“黨員活動日”活動,把“學”和“做”結合起來管理黨員。村黨支部書記張天軍感慨:“現在不僅把黨員隊伍管起來了,而且所有黨員都成了村黨支部的好助手,村裡各項工作都好開展了。”

為順利推進積分制,三門峽市從一開始就注重破解積分制管理的適應性、操作性、真實性問題,實行差異管理,自主設定專案,加強群眾監督,打消各方面疑慮,確保行之有效。

在具體執行中,該市依託村黨支部規範操作,注重發揮村黨支部主體作用,激發黨員內生動力,真正把積分管理用起來、抓實在。該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總結近年來農村黨員積分管理的實踐經驗,本著科學管用、簡便易行原則,對農村黨員積分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完善;注重搞好結合,以農村黨員積分管理為抓手,把積分管理與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結合起來,與“黨員活動日”、農村無職黨員“一編三定”等載體結合起來,增強農村黨員積分管理的融合性、時代性、實效性和生命力;注重運用新的傳媒平臺和手段,創新黨員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途徑、載體,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建立黨員微信群等形式,定期釋出黨的政策、公佈學習內容、組織黨員網上討論、推行網上申報積分等,不斷優化制度落實;強化結果運用,進一步規範細化積分運用的範圍和辦法,切實加強實際運用,讓積分真有用、真管用。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5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吳門橋街道“親水吳門”黨群服務中心是蘇州首批“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現在服務中心裡面氣氛莊嚴,幾排年過花甲的老黨員列著整齊的隊伍,面對著黨旗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雖然聲音有點沙啞,有些還帶著濃濃的鄉音,但是看到他們堅毅的眼神和莊重的表情,依然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彷彿回到了幾十年前正式入黨的那一刻。

這是吳門橋街道南二社群黨支部為60歲以上老黨員過集體政治生日的一幕。作為本次重溫誓詞的領誓人,南二社群黨支部的老黨員王建棟顯得有點激動:“以前黨組織辦活動都是在社群的會議室裡開展,今年開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裡給我們佈置了專門的場所。在這裡,黨組織為我們過政治生日,組織大家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這樣的儀式教育,既讓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關懷,又讓我想起了作為一名黨員的榮譽和責任。”

在“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群建設中,蘇州在縣級市(區)、鎮(街道)、村(社群)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全面打造“政治信仰空間”,突出鮮明時代感,增強歷史厚重感,通過設定莊嚴肅穆的環境氛圍,精心設計黨旗、黨徽、入黨誓詞等黨建元素,綜合設定黨建成就和黨史知識展示,創新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提升展示和教育效果,使黨員在場館內能強烈感受到神聖的紅色氛圍。依託“政治信仰空間”,大力開展黨員儀式教育,針對新黨員入黨宣誓、黨員接轉黨組織關係、日常組織生活、重大節日紀念、黨員政治生日等多種場景,規範設定儀式教育流程,創新運用現代化的方式手段和直抵人心的教育形式,使黨員在其中感受精神洗禮、盪滌心靈,形成個體自覺、集體記憶。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 篇16

近年來,江蘇鹽城市大豐區通過建立制度、定製流程、督促加壓、培育樣板等四項措施,著力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努力把全區基層2200多個黨支部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

建立制度體系,讓支部建設有“硬約束”。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支部建設的根本,抓實黨支部的管理、執行、考評、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規範。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把黨建責任傳遞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支部委員。制定支部委員會議事規則,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廣泛徵求意見和開展調查研究,按照支部書記末位發言、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決定決策。建立黨支部按期換屆提醒機制,開展支部換屆“回頭看”,對每個黨支部逐一梳理,確保黨支部任期制度、換屆選舉制度落實到位。制定基層黨建工作考核細則,按照農村、社群、“兩新”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5大類別對基層黨支部進行分類考核,日常考核與集會考核相結合,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定製標準流程,讓支部建設有“硬質量”。針對基層黨務工作者流動性大、業務不熟的實際情況,編印基層黨務“掌上寶典”。按照條目化、標準化、程式化的原則,通過圖表、案例、答問等淺顯易懂的形式,對基層黨支部日常工作進行提煉、概括、展現,方便基層黨務工作者學有參照、用有對照。在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中,將學習教育的規定動作分解成28項具體專案,以圖解形式在當地黨報專版刊發,為各黨支部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供“路線圖”“時間表”。印製黨組織活動記載簿,加插特別提醒頁,對黨的組織生活10項基本制度進行簡明扼要地解讀,指導基層黨支部集中記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支部活動有關內容,促進基層黨支部正常開展活動,如實記錄活動內容。

實施專項行動,讓支部建設有“硬任務”。結合階段工作和重點任務,有針對性地實施專項行動,在強弱項、補短板方面下功夫,以重點任務的落實全面提升基層黨支部整體工作水平。實施村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通過“爭取一點、補助一點、自籌一點”的方法籌集資金,統一規劃建設“七室兩超市一廣場”,配備一名專職管理員、一套遠端教育裝置、一臺社保自助終端,解決好個別農村黨支部陣地設施落後、裝置老化等問題。開展“機關+農村”支部聯建活動,組織區級機關黨支部結對幫扶掛鉤村黨支部,常態指導農村黨建工作,幫助爭取協調資金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化解矛盾糾紛。開展省委巡視反饋基層黨建問題專項督查,組成8個督查組現場檢視黨建活動陣地、黨建資訊化裝置及黨建臺賬資料,列出整改清單,督促有關黨支部限時整改到位。

打造樣板工程,讓支部建設有“硬標杆”。注重發揮各領域先進黨支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積極挖掘培育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可帶動、群眾認可的先進個人和案例典型。組織尋找“老書記精神”活動,經過群眾投票、基層黨委推薦和組織部門稽核,評選產生了李元祥、王正洪、施國林等12名優秀老支書,通過“上螢幕、上報紙、上講臺”等,把優秀老支書的經驗做法推廣開來、傳播出去。注重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圍繞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歷史事件,充分挖掘會師事件中蘊含忠誠精神、擔當精神和進取精神,通過整合史料、圖片展覽、影像再現等舉措,建成白駒獅子口黨性教育基地,入選省級黨員教育實境課堂。探索試行社會力量參與園區黨建,對原有黨建資源、硬體資源、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建成城南新區黨員之家,為黨員職工教育管理、學習交流提供固定場所,打造了園區黨建“樣板房”。

標籤:精選 範文 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