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4篇

本文目錄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總結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總結抗戰勝利紀念日“走進抗戰歷史”活動總結

範文一

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4篇

9月3日,中國很多地方以各種形式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7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人民在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援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迫使日本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劃“盧溝橋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他們曾叫囂:一個月佔領上海,三個月佔領中國。然而,事實上,經過八年的戰爭,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終遭到可恥失敗。中國人民付出慘重代價,但是最終得到了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意義重大。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在艱難的近代化過程中,被動捱打,屢屢戰敗;僅就中日之間而言,日本就多次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包括中日甲午戰爭,不僅力圖阻斷中國的近、現代化過程,而且試圖鯨吞中國。百年戰敗史,到1945年8月15日,終於以中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結束。中國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機,從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掙脫出來,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恥辱,一躍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在世界正義力量支援下得到的,抗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

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牢記和實踐這場勝利的制勝法則,勝利就永遠屬於中國人民:

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是勝利的根本。當初,日本之所以敢於以小小島國悍然對中國進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國在艱難的近、現代化過程中,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地方勢力割據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華民族面臨死亡的絕境,沒有屈服,反而覺醒,組成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以全民族的力量與日本軍隊血戰,直到勝利。取得這場勝利之後,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內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壞中華民族的團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自強不息才不會被動挨打,和平發展才能夠維護和平。當時日本之所以敢於向中國開戰,還與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遠強於中國有直接關係。1937年,日本工業產值為61億美元,中國為1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中國年產鋼不過4萬噸。落後就要捱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穩定。

善於向歷史學習才能不讓前人的血白流。我們今天紀念這場勝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下,面對歷史。我們既面對所受的屈辱,也緬懷前人所做出的犧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勝利,目的是面對未來,營造未來。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理性面對這段歷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勢力卻一再顛倒黑白,否認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發展之路,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應當正視歷史,吸取教訓,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

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史實和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放眼當今世界現實,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人才會有尊嚴,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為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實現我們發展目標的可靠保障,也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範文二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這一天,是人類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紀念日,也是值得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紀念日。

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凶殘敵人法西斯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65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命運前途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勳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那場威武雄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總結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2) | 返回目錄

採風總結

在中國作家協會的組織和安排下,我們進行了為期10天的“網路作家重走抗日路線”採風活動,在此期間我生出一些感想和想法,現總結如下:

第一,關於歷史的假想。

對抗日戰爭一直有XX年和8年之說,現在看來XX年的說法更為準確,我也更認同這個說

法,畢竟我們不能抹殺從1931到1937中間六年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和抗爭史,在參觀“九一八”事件博物館時,我心裡一直縈繞著一個想法——如果當時東北軍全面出擊對抗日軍的侵犯,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導遊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當日軍千餘人小隊進犯北大營時,中國守軍因為種種掣肘和禁忌,不能持槍還擊,僅用木棍進行了反抗,這個舉動使得日軍愈發肆無忌憚食髓知味,進而全面出兵侵佔東北,偌大的東北全面淪陷只用了40余天,結果令人唏噓。時任東北司令的張學良下令東北軍全面撤離,只留下了毫不設防的東三省供敵人盡情掠奪蹂躪,張學良有推脫不了的責任,但我想他心裡也同樣充滿苦楚吧。張學良的身上往往被打上“慈不掌兵”和“敗家子”的烙印,毋庸置疑,如果正式對日開戰,形勢未能見得好轉,因為我們科技落後,但主要還因為當時有一句話叫攘外必先安內,不抵抗主張是一個非常不良的資訊,東北軍如果奮起還擊可能就意味著孤軍奮戰,相比敵強我弱,將士們更怕的就是獨力難支,軍人不怕犧牲,怕的是白白犧牲,九一八事件的影響就是它讓日本人看清了中國不團結的現實,在九一八事變博物館裡,我看著一幅幅舊照片展現出的慘烈——被活埋的平民殘骸、釘滿倒刺的鐵籠、被解剖的楊靖宇、心裡“抵抗,抵抗,抵抗”的念頭也一次次激盪著,狹路相逢,我即使力不如你,技不如你,但你若犯我,我必全力還擊才能讓敵有所敬畏,一個虛構的畫面在我腦子裡驅之不散,如果國共兩黨當時能夠精誠合作眾志成城,也許我們同樣會有大量的犧牲,但至少死得其所,死於疆場而不是死於屠殺,可是,歷史是不能假想的。

第二,我們能做什麼?

很簡單,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不能歪曲事實,現下的很多所謂抗日神劇都在做一件事——醜化侵華日軍,他們愚蠢昏聵,在劇中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被各種打死,醜化敵人就是醜化自己,如果日軍真的不堪如此,我想問我們為什麼和他們足足打了XX年?這個話題似乎有點老生常談,尤其最近一段時間,也許還有人說這是太較真,“把抗日神劇和婆媳大戰等同來看就好了嘛,又沒有人真的相信全是真的”,但我覺得有些事情是不能yy的,在那個歲月,每一場艱難的勝利都是中國軍人用血和生命換來的,打掉一輛日軍的裝甲車要付出40個人的生命,我們用失衡的傷亡比例奪回了臺兒莊,我們有30萬同胞就是被這樣的軍隊屠殺殆盡的,我們最不能做的就是被人打了一個嘴巴之後默默地在腦子裡把他想象成白痴、神經病,從而自欺欺人以達到寬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創作,是阿q,如果我們這樣做了,遲早會遭到人們的唾棄,這是一個作家起碼的道德準則和職業操守,與所有同行、前輩老師們共勉。

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總結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3) | 返回目錄

走進抗戰總結

一段歲月,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70年,留給我們的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和屈辱。

XX年6月23日,由中國作協組織,十多名網路作家參加的“走進抗戰”活動在盧溝橋啟動。

知道抗戰歷史的人很多,但我相信深入瞭解的人卻很少。而我也是通過這次活動才知道,十多年的抗戰,中國的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共進行重大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殲滅日軍154萬餘人、偽軍118萬人。而我國以傷亡3500萬人的慘重代價,贏得了那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大地。

從盧溝橋到九一八,再到平型關大捷遺址,臺兒莊,南京大屠殺一路走來。把我帶進了那段浸透血淚和屈辱的歲月長河中,歷史的渺渺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滄桑的印記。

每走一個地方,我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教育,我的思想和意志都得到了洗滌和昇華。真切感受到了我們先輩是用怎樣的一種情懷,怎樣的大無畏精神才換來了革命的勝利,也深刻的知道,我們今天的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盧溝橋沒有想象中的波瀾壯闊,只有窄窄的橋面,但她卻有厚重的歷史,有那即使是說書人都要說上幾天幾夜的英雄故事。

九一八的屈辱,臺兒莊的慘烈,南京大屠殺血琳琳的慘案,回首那段充滿血光與淚水的歷史,讓我彷彿聽到了我們先輩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

歲月的年輪沉澱不了斑駁的痕跡,歷史的記憶也留下的悲壯的回聲。我們出生在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

70年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中華民族踏進了最黑暗的時空。國難當頭,英烈輩出,每一個英雄名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國之歌。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劉胡蘭、董存瑞、趙一曼、雷鋒等等一些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被一些人惡搞,當時我沒有什麼感覺,可經過這次走進抗戰活動,讓我知道,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革命先烈捨棄自由,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石,可以說沒有他們無私的奉獻,就沒有我們的現在。可有些人卻肆無忌憚的對他們進行侮辱取樂,肆意踐踏我們中華民族那種不屈不撓,捨生取義的精神信仰,這不是無知而是犯罪。是對歷史,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的犯罪。

作為網路寫手,我們沒有能力去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可以把這段歷史用指尖敲出來,把那些英雄故事用心的講給我們的後代聽,讓他們知道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他們去了解,去牢記我們先輩的不朽豐碑。讓他們懂得去感恩,懂得去珍惜。讓我們先輩那種不屈的民族之魂深深刻印在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我們的每一代子孫後輩的血脈裡。

抗戰勝利紀念日“走進抗戰歷史”活動總結抗戰勝利活動總結範文(4) | 返回目錄

陳崎嶸:在歷史的記憶中沉思

——中國網路作家“走進抗戰歷史”採訪採風小分隊活動小結

中國網路作家“走進抗戰歷史”採訪採風小分隊活動即將圓滿結束,今天,我們在此次活動的終點站懷化,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4週年這個特殊的日子,進行小結,對整個活動作一次全面梳理、回顧總結,以便畫上一個圓滿句號,並立此存照,記入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史。

可以說,中國網路作家“走進抗戰歷史”採訪採風小分隊活動,是中國作協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重點活動之一,是我們高度重視、精心設計的活動,是我們傾注了濃烈情感、投入了很多人力財力的活動,是我們充滿期待、寄予厚望的活動,也是為網路作家量身定製的活動。據粗略統計,共有43名網路作家(其中有八九位“大神”)、16家文學網站的20名編輯、3家中央級媒體記者先後參與活動。活動選擇了XX年抗戰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7個地點,小分隊穿越6個省市,歷時10天,行程5300餘公里,換算成華里是1萬餘里,這也就算得上是一次“萬里長征”。當然,我們是乘坐高鐵、飛機“走”的。

回想9天前,我們在京城盧溝橋畔舉行慷慨激昂的出發儀式;然後直下關東,參觀“九一八”事變紀念館,追溯抗戰的起點;西上靈丘,在首戰大捷的平型關戰場遺址喬溝遠眺;半夜飛赴齊魯,置身於臺兒莊血戰現場,撫摸當年被洞穿的累累彈痕;接著南下鹽城,探尋新四軍軍部重建的艱難歲月;又走進虎踞龍盤的古城南京,祭奠30萬被屠戮的無辜同胞,並與莘莘學子交流網路文學的現狀和網路作家的責任;最後駐足芷江,回望當年日寇代表奉上投降表書的歷史性鏡頭,與經歷過當年受降狂歡活動的老兵交流併合影。我相信,這次活動會給大家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對今後的網路文學創作產生潛移默化而積極有益的影響。

必須指出,這次活動創造了我國網路文學的多個第一:第一次組織這樣政治色彩鮮明、紀念意義獨特的網路文學活動,第一次組織大規模的知名網路作家採訪採風活動,第一次實現了網路作家與文學網站的深度融合,第一次採取點線結合、有分有合的活動方式,第一次把採訪採風與專業研討結合起來。我同樣相信,這次活動必將載入中國網路文學的歷史,大家手中的活動小冊子、小帽子,將成為珍貴的、有特殊價值的史料。

在盧溝橋舉行的出發儀式上,我曾提出了希望大家此行思考的10個問題,這就是:(一)、為什麼一個蕞爾小國敢於侵犯我泱泱中華?(二)、為什麼抗日持久戰會延續XX年、死傷幾千萬?(三)、誰是抵抗侵略的中流砥柱?(四)、決定抗戰勝利的根本因素是什麼?(五)、抗戰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什麼樣的精神遺產?(六)、如何確保殘酷的戰爭和歷史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七)、中華民族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八)、當代青年應當怎樣熱愛祖國、感恩人民、回報社會?(九)、中國網路作家的時代使命和社會責任是什麼?(十)、有抱負有作為的網路作家應當創作什麼樣的作品?

從剛才21位參與活動的網路作家和文學網站主管們談的認識體會看,大家對上述10個問題,都有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理解和體會。我認為,在以下6個問題上,大家獲益匪淺,思考較為深入,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識:

第一、關於日寇侵華戰爭爆發的起因:一是外因:即日本軍國主義和一批戰爭狂人早已包藏了侵略並殖民中國的狂妄野心,一旦他們認為時機成熟,便會付諸行動。所以,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遲早是要爆發的,無非是早一點、還是晚一些的問題,是“九一八”、還是“八一九”的問題。二是內因:當時中國國內政局混亂、軍閥混戰、全國形同散沙,綜合國力薄弱、軍事裝備落後,民生凋敝、民心軟弱渙散。

第二、關於抗日戰爭持久戰問題。這是由中日兩國軍力、綜合國力所決定的,亡國論和速勝論都是不對的,此消彼長、相互轉化,必定經歷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再加上外部國際形勢的因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曾對此作過科學而精闢的分析,後來抗戰的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當時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第三、關於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問題。各地抗戰紀念場館用大量事實和圖片、影像史料回答了這一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和最全面提出關於抗戰的政治主張、戰略和策略,並一以貫之、身體力行,這是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基礎。二是第一個取得平型關大捷,並深入敵後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振奮了抗敵士氣和民族精神。三是教育組織動員民眾,促使全民族覺醒,形成人民戰爭汪洋大海。全民覺醒、全民皆兵是抗戰取得勝利的最主要因素,而這兩件事主要是由中國共產黨做的。四是在抗戰後期,敵後根據地成為與日寇作戰的主要力量。五是採取和解、包容、鬥爭和適度妥協的方針,團結推動國民黨從總體上堅持了抗戰。

第四、關於國民黨及國民政府的抗戰問題。國民黨及國民政府在前期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有過不抵抗行為。全面抗戰爆發後,有過積極的正面抵抗,也作出了巨大犧牲;後期有抵抗有妥協有內耗。總體上是被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國際反法西斯力量推動著進行了抗戰。還有一點,要把國民黨與廣大國民革命軍將士區分開來,把國民政府中的主和派、投降派與主戰派區分開來,充分肯定後者的民族大義和犧牲精神。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才是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五、關於抗戰給中華民族遺留的精神財富問題。一是抗戰促成了全民族的真正覺醒和空前團結,徹底改變了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二是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孕育了國家安危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理念。三是體現了面對強敵敢於拼搏、為了國家勇於犧牲的精神。四是開闊了中國人的國際視野,催生了中國人的大國意識,中國人逐步學會把中國的前途命運與國際力量聯絡起來,開始融入國際政治和經濟體系,使中國成為國際社會有影響、負責任的一員。

第六、關於中國網路作家的責任。一是時代責任:作為民族的一分子,作為社會的一員,都負有一種責任。如果說在抗戰時期中國青年的責任是救亡圖存、殺敵報國的話,那麼,今天中國的主題就是強國富民、和平崛起,而當代青年和網路作家的歷史責任就是促進強國富民、和平崛起。當今世界,仍然是實力pk、發展競爭。在這種新型的競爭中,中國不是和平崛起,就是淪為二三流弱國。我們一定要有這樣強烈的民族危機意識。二是社會責任。就是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升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增進整個社會的公正與和諧。我們的網路文學就是要擔當起這樣的功能,發揮文學作品潤物無聲無形,但有長效、有價值的獨特作用。三是文學責任。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一個民族情感世界豐富性和精神境界高度的形象圖譜。有沒有扛鼎之作、巔峰之作,是檢驗一個大國文化是否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網路文學應當出大作,網路作家中應當有大神,更應當有大師、巨匠。我們網路作家有責任與傳統作家一起,自覺承擔起這樣的文學責任,共同構建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高原和高峰。對於從事抗戰題材創作的作家而言,則有責任創作出全面深刻巨集闊地反映中國抗戰全貌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的鴻篇鉅製,推出中國版的《戰爭與和平》,推出當代版的《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對此,我們充滿期待。

中國網路作家“走進抗戰歷史”採訪採風小分隊活動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重要啟示。主要有:

啟示之一:參與活動的網路作家和文學網站的主管們多人談到,大家以前讀過一些關於抗戰的教科書,看過不少抗戰影視劇,對於抗戰歷史多少有些瞭解。但這次走實地,到現場,聽到的,看到的,無論是就豐富性、生動性,還是真實性、共鳴感,與那些書面的、網路的資料不可同日而語。不少網路作家由衷地說,與現場相比,歷史教科書實在太簡單了。當站在大屠殺紀念館時,有一種哭不出說不出的感覺。好像30萬冤魂在頭頂回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就啟示我們:網路作家雖然是在網上創作,創造的大多是虛擬世界,但同樣需要真實世界作支撐,需要現實領悟啟發靈感;同樣需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接上地氣、沾上人間煙火味。與現實現場保持密切接觸,感知生活、獲得靈感,既是網路文學創作的實際需要,也是網路作家走向成功、成為大師的必由之路。

啟示之二:這次採訪採風活動,從抗戰起點始,至抗戰終點止,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瞭解XX年抗戰的全過程,瞭解抗戰的挫折與勝利的成因。我們看到了漫長抗戰過程中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種政治力量、各種社會勢力的種種表現,看到了我們民族作出的巨大犧牲,看到了我們民族極其閃光的基因。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危難之際,相當一批敗類軟弱、自私、背叛、投降、助敵,淪為漢奸賣國賊。這就啟示我們: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實事求是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做到客觀、公正、理智、包容,不抑善、不隱惡,一是一,二是二,有好說好、有壞說壞,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時間的檢驗、人民的檢驗。

啟示之三:這次採訪採風活動受到沿途各地黨政領導、作協(文聯)的高度重視和熱烈歡迎,他們為我們小分隊活動提供了大力支援,作出了周到安排。說明大家對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很重視,說明大家對網路作家、網路文學很重視,說明大家對作協工作很支援、很理解。這就啟示我們:選擇和設計網路作家的社會活動或公益活動,必須從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出發,要抓住時代的焦點和社會的熱點,這樣才能獲得廣泛支援,收到良好效果。

啟示之四:在這次活動中,參與活動的網路作家表現出極高的自覺性和極強的組織觀念,思想端正、思考深刻,態度認真、精神飽滿,聽從指揮、服從安排,遵守紀律、嚴格自律,相互尊重,互幫互助。沒有中途因故請假掉鏈子,沒有任何安全事故,沒有生病不舒服,沒有任性和撒嬌,更沒有埋怨和牢騷。許多方面超出我們的預料,許多事情令人感動。剛才的總結交流觀點正確、思想深刻、充滿激情、文形象。其認真、其深刻、其生動,其水平,一點不亞於傳統作家。這就啟示我們:要正確認識評價網路作家。不僅對網路文學作品應當歷史地公正地認識,而且對於網路作家的政治意識、集體意識和紀律觀念,也應當深入瞭解、給予客觀評價。從而更加熱心地做好團結聯絡服務網路作家、積極正確地引導網路文學的工作。

作為一次有確定主題和時間限制的活動,不得不宣佈結束。但網路文學的發展方興未艾、前程未可限量;網路作家生逢其時、大有可為。作為活動策劃者組織者的我們,衷心希望參與活動的網路作家和文學網站的朋友們以這次活動為起點,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抗戰精神。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時,從抗戰歷史中“走出來”,站在更高的層次和更廣的視角,俯瞰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主流,從而自覺認同和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清文學發展的規律和網路作家的歷史使命,從而努力創造中國網路文學新的輝煌!

朋友們,同志們,我們一路走來,度過了難忘的10天時間。10天,在漫長人生的3萬多天中,僅僅是短暫的一瞬。但因為生活內容的獨特,同行物件的特殊,其多重收穫和人生意義遠遠超越平時的一個月、甚至一年。作為花甲之年的我,有緣與大家同行,有機會和胡殷紅、馬季、程其營、王婉、李墨波等中國作協的同志們一道為大家服務,深感榮幸,並由衷感謝大家的理解、支援和配合!

10天中,我被青春和文學所包圍、所裹挾、所感染、所融化,感覺自己精神煥發、“青春”萌發、激情迸發,詩興勃發。沿途創作了7首新詩、8首舊體詩,表達自己對那段抗戰歷史的記憶和沉思,記錄我們這次活動的感悟和所得。現選出其中的一首,作為本次小結的結束語,也算為大家送行:抗戰採風慷慨行,一路似聞大刀聲。山河淪陷血與淚,將士禦寇死猶生。赤幟凝聚民眾氣,國殤重鑄中華魂。網軍承繼先烈志,鍵筆凌雲泣鬼神。

最後,祝大家返程順利、創作豐收,身體健康、愛情幸福!

標籤:範文 抗戰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