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彙報體會 > 情況彙報

老齡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倚上海,南連蘇州,西鄰無錫,北鄰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人口104 萬,下轄12個鎮。改革開放以來,常熟全市上下堅定信心,拼搏進取,保持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強勁態勢,保持了政通人和、奮發向上的大好局面。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76億元,財政收入65.66億元。先後獲得了“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榮譽稱號。在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常熟市的老齡事業蓬勃發展,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健康軌道。 常熟現有60週歲以上老年人18.9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8.2%。我市的老齡人口具有基數大、增長速度快、高齡化顯著、超前於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序的特點。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市委、市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圍繞“六個老有”總目標,認真貫徹全國、省、蘇州市老齡工作會議精神,統籌規劃,科學決策,在求新上做文章,求深上下功夫,求高上創一流,求先上見實效,全市老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我市三個文明建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切實增強做好老齡工作的責任感。 老齡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實現老齡事業與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穩定,是我市實現“兩個率先”、增創常熟特色工作程序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在多年來的工作實踐中,堅持物質養老與精神養老並舉,消極養老與積極養老並舉,以德養老與以法養老並舉的工作思路,切實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把老齡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和發展計劃,首先從抓好老齡工作的班子建設入手,成立了老齡工作委員會,市委副書記任主任,分管市長任副主任,下設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老齡工作辦公室與民政局合署辦公,文化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老幹部局等為成員單位,各鎮(場)成立老齡工作委員會。配備了老齡專職幹部人,兼職幹部人。其次,加大了老齡事業經費的投入,自年始,市鎮兩級按每位老年人每年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逐年自然增長。做到了市、鎮、村(社群)老齡工作組織網路健全,活動經費到位,工作任務落實,確保了老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立足基層,齊抓共管,積極開創老齡工作新局面。 (一)廣泛宣傳,使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明顯增強。 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以德治國的重要內容。我市各級老齡組織多年來堅持把老齡宣傳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由市老齡委主辦的《常熟老年》報,是至目前為止全國唯一一家縣級老年報紙,自1993年起已辦了期,該報本著面向老年人、服務老年人、報紙資訊來自老年人的原則,老年人蔘與性強,可讀性好,深受廣大老年朋友的歡迎及同行的好評。各級老齡組織在全市市民和老年人群中廣泛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宣傳教育活動,共印發宣傳手冊近10萬本,組織講座近200場次。各系統、各鎮還充分利用老年活動室這一重要陣地,通過組織老年人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了市民的依法養老意識和老年人的法制意識,增強了老年人的自我保護能力。現在,許多老年人碰到諸如子女不養老、虐待老人、鄰里矛盾、房屋拆遷等困難和問題,會自覺運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今年,還將通過全市新聞媒體,宣傳開展評比表彰五個“十佳”(好兒女、好媳婦、好學生、好青年、好領導)的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做到電臺有聲音、報紙有專欄、電視有影象。 (二)群策群力,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功能,落實老有所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善待百姓,讓廣大老年人享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成果,為此,多策並舉,落實老有所養。一是落實五保供養政策。全市642位“五保”老年人得到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250名老年人進入各級敬老院寄養。二是實行優待制度。99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老年人社會優待和服務工作的意見》,對全市10多萬老年人發放了老年人社會優待證,包括13項社會優待和服務專案,並做到各類優待服務專案件件有落實。2002年,市政府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對老年人實行優待的意見》,對優待辦法作了進一步補充,對70週歲以上老年人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在低保標準的基礎上上浮20%,90週歲和100週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別發放30元、100元養老補助金。全市共辦理《老年優待證》、《高齡老年人優待證》8萬多份,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好評。三是實施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先後制定實施了《城鎮職工保險辦法》,全市有個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參保,參保人員為人,年收繳保費億元,支付離退休金億元,養老金社會化發放100%。在農村實施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03年底,我市不斷深化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更多的農村勞動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讓廣大農民從傳統的家庭養老逐步向社會養老轉變。出臺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措施,建立純農人員參加養老保險財政補貼和老年農民社會養老補貼制度,通過政府財政再分配,增加農民社會福利性收入。目前,全市參保人數超過33萬,覆蓋率超過70%,全市已有10萬老年農民領到了首筆社會養老補貼,人均得益800多元。老年農民基本實現“應保盡保、老有所養”。 (三)加大投入,興辦老年福利設施,讓老年人歡度晚年。 近年來,我市著重加強市、鎮級敬老院和村(居)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全市共有敬老院31所,老年學校、老年活動室622所(間),投入老年設施專案79個。自2002年開始,大力實施“星光計劃”,全面推進老年社會福利事業,通過市以上福利資金、市財政、社會籌集和自籌等多種渠道,計劃投資654萬元籌建的方塔管理區老年公寓、西涇岸老年活動中心、綠源社群居委老年康復室等6個第二批“星光計劃”專案建成啟用。去年6月,第三批“星光計劃”擴充套件到其它鄉鎮,已報批專案8個,根據現有基礎和老年人逐步增多,特別是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推進,實際建成專案將超過20個,預計今年年底全面建成,計劃總投資約200萬元。今年4月8日,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的市福利中心奠基。該工程將投入5000萬元,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建成後的福利中心由老年公寓、老年大學兩部分組成,其中老年公寓增加床位275張,老年大學可供500餘人開展教學活動。這些專案的實施,將使老年人不出社群便能參加康復、娛樂活動,享受到便捷的入戶服務和日間照料等服務,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四)加強老年人協會的建設與管理,紮實推進基層老齡工作。 老年人協會是老齡工作的細胞,是各級黨政組織聯絡老年人的橋樑和紐帶。多年來,我市堅持把老齡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村(社群居委),切實加強老年人協會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使老年人協會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功能明顯增強。據2003年10月統計,全市已有城鄉基層老年人協會419個,佔村居總數的98.8%,其中農村345個,佔行政村數的100%,城鎮有74個,佔社群居委會數的93.7%。在組織形式上,市老年人協會明確一名會長專職專管;村(居)級老年人協會在村(居)兩委的指導下開展活動,村(居)書記或主任兼任老年人協會會長兼職專管,並由2—3人負責具體事務,或採取以老年人協會為核心,老年人協會、老年體協、關工委、退管會四塊牌子一起掛的形式開展工作。一大批熱心老齡工作、德高望重、經驗豐富、身體健康的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職工、老村幹擔任了老年人協會的領導職務,形成了以離休幹部為龍頭,退休幹部和老村幹部為骨幹,老年黨員為先鋒,社會老人為基礎的基層老齡工作隊伍。老年人協會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實行經費獨立核算,參照村財務公開的方法,定期公佈老年人協會財務情況,接受老年群眾監督。 三、以人為本,務實創新,全面爭創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 開展建立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活動,是全面推進我市老齡工作的有力抓手。我市以建立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有關建立標準,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全面加強老齡工作。具體做到: (一)提高認識,明確建立工作的重要意義。做好老齡工作,抓好爭創工作,發展老年事業,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老年人共享改革開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不僅關係到我市19萬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關係到三個文明建設和社會政治穩定,抓好爭創工作,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全市老年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健全和完善老齡工作機制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六個老有”目標的重要途徑。 (二)加強領導,狠抓落實。2003年6月,全國老齡委發出通知,在全國開展建立老齡工作先進縣(市)活動,我市積極響應,在蘇州市率先開展建立活動。一是成立了以市主管領導為組長、市各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建立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領導小組。7月,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於開展建立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實施意見》檔案(常辦發[2003]76號),市老齡辦制定了建立實施細則和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項建立工作目標任務。二是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市民政局、城關鎮虞山鎮分別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建立指導小組,具體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全市建立活動。三是加強了工作交流,市老齡辦專門創辦了建立簡報,將建立活動中的動態資訊、典型經驗、共建情況予以刊發,到目前已出刊18期,同時,《常熟老年》報上,開設建立專欄,擴大宣傳,營造聲勢。 (三)通力協作,同創共建。在建立工作中,民政、老齡辦作為牽頭部門,將建立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管理,將建立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加強與市各相關部門特別是老齡委成員單位的溝通與聯絡,取得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援。組織、宣傳、文化、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總工會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鎮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調動全社會發展老齡事業的積極性和建立性,成為建立工作一支重要力量。 (四)加強輿論宣傳,營造建立氛圍。市各新聞媒體加強了對建立工作的宣傳報道,注重宣傳近年來我市老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建立工作湧現的先進典型,進一步提高了建立工作的社會影響。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則充分利用櫥窗、板報、網路等宣傳陣地,進一步加大了宣傳教育力度。

老齡工作情況彙報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