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科教工作總結(通用3篇)

科教工作總結 篇1

辦事處位於米泉市中心地帶,轄區總人口3.9萬人,區域面積5.4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群居委會,有行政企事業單位124個,中國小5所,幼兒園10所。今年以來,**街道辦事處在米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以提高轄區各族居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和幼兒教育質量為目標,以xx屆“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現就20xx年科教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科教工作總結(通用3篇)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一是分別成立了由街道辦事處主任任組長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和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街道教育工作委員會,健全了機構,明確了職責,為科技教育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證。二是制定了**辦事處科技工作計劃和街道幼兒教育發展規劃,對**街道開展科技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三是層層簽訂責任狀,落實責任制。根據管委會與辦事處簽訂的責任書,街道辦事處按照責任狀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考核細則,分別與科教分管領導及機關各科室、七個社群居委會簽訂了科技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了各項工作任務,使科教工作與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監督、同考核,確保了辦事處科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科技工作

1、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學習力度,提高廣大居民的科普知識。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科技知識的學習作為普及科技知識的主要手段。在學習內容方面主要側重xx屆五、六中全會精神、《科普法》、科技知識、反對組織和法律法規知識、社群消防、健康、食品安全、衛生保健、再就業、市場經濟以及提高居民素質等相關知識。學習採取培訓、聘請專業教師授課、座談討論、看電教片等方式進行。20xx年,共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人數達4000餘人。其中:轄區企業對職工崗位知識培訓5次,培訓工人150名。

2、以“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宣傳力度。

為了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宣傳力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採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科技知識。

一是利用科技知識宣傳欄定期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各社群在辦公場所、居民區、樓院設定科普宣傳專欄,定期向居民宣傳不同內容的科技知識。截止目前,各社群共有宣傳欄30塊,辦板報180期。街道還組織4次科普圖片巡展,製作永久性科普宣傳版面8塊。

二是積極開展科技宣傳月活動。街道辦事處以開展科技宣傳月活動為契機,加大科技知識宣傳力度。配合米東新區宣傳部、科技局在百富商城成功舉辦了20xx年科技月活動啟動儀式。此次活動,舉辦文藝匯演、播放露天電影各一場(次)、懸掛橫幅2條,發放宣傳單3000餘份,參與群眾達5000餘人。

三是利用“百日文化廣場”活動進行宣傳。街道辦事處充分利用“百日文化廣場”活動,將科技知識的宣傳貫穿於活動之中,先後進行消防安全、健康保健、食品衛生為主題的活動。20xx年,共舉辦了“百日文化廣場”活動8場次,觀眾達8000餘人。

四是通過走家入戶進行宣傳。街道社群幹部在走訪入戶過程中,對居民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同時發放宣傳單,宣傳《科普法》、社群消防、衛生保健、再就業等知識。各社群共走訪入戶8000餘戶,發放宣傳單10000餘份。**街道辦事處通過採取多種方式的宣傳,在轄區營造了深厚的宣傳氛圍,使科技知識深入人心。科技活動深入開展,不僅提高了居民對科技知識的瞭解,增強了居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對推動**街道社群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大力開展科技工作。

**辦事處將科技工作貫穿於街道社群的各項工作之中,努力做到“三進”“六個結合”。即科普活動“進街道、進社群、進家庭”;“六個結合”即將“科技之冬”活動與科普活動學習宣傳相結合;與學科技、學法規和社群知識的學習相結合;與社群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與社群的服務和再就業工作相結合;與社群的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相結合;與社群的經濟發展相結合。

一是積極開展科技示範社群的建立活動。為了全面開展建立活動,**街道辦事處專門成立了建立活動領導小組,結合街道社群的實際情況,對建立活動進行全面的安排部署,今年,祥和社群積極開展了建立科技示範社群活動,於10月份,迎接了昌吉州的檢查驗收。

二是加大對科技工作的檢查力度。今年以來,辦事處對各社群科技工作進行檢查4次。對開展情況進行通報,有效地促進了科技工作的開展。

三是積極申請專案,為民營企業申請科技資金,引導企業利用科技進行技術改造。街道辦事處在對轄區民營企業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為鑫泰燃氣公司、科匯井蓋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了民營科技企業稱號和企業科技進步專案,此項申請工作已經結束。

四是認真完成了市災難應急救災基礎資料庫資訊資料收集工作。

(二)教育工作

1、加強教育資源整合,促進轄區資源為社群服務 加強教育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社群資源為社群提供服務。

**街道辦事處與駐區單位、學校簽訂協議,做到責權利分明,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為廣泛開展社群教育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目前一校、實驗國小、二中、公路段,勞動就業局等有活動場地的單位為社群教育活動提供了場地、人員的支援。轄區已有40%以上的駐區單位和學校的設施及教育資源向社群開放。為地區開展社群教育活動,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實現了人力、設施、財力資源的共享。

2、開展少年兒童教育活動。

一是積極參與學校“家長學校”活動的開展,利用開家長會的時候給家長講《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識,同時給國小生灌輸要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禮貌的思想;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在暑期組織轄區國小生參與社群公益活動,參加小區的衛生清潔,倡導小公民爭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參加社群舉辦的 “百日文化廣場”活動等有利於未成年人成長的活動。

二是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少年兒童的教育,舉辦未成年人書畫展,南苑社群在巨集達小區、黨校小區舉辦了未成年人書畫展,在暑期還組織了英語培訓班,書法培訓班,開展法制教育圖片展等。

三是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社群開展“一元錢”工程號召黨員、居民、中國小生積極捐款,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獻上一份愛心。社群建立3家“愛心超市”,物品來自轄區單位和居民的贊助和捐助,為貧困生、貧困戶免費提供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

四是以慶“六一”兒童節為契機,加強幼兒教育。街道婦工委、工會、團工委對“六一”活動做統一安排,各社群根據安排,積極引導、參與轄區幼兒園的慶祝活動,並以小區為單位組織舉辦幼兒趣味運動會,慰問貧困兒童等。

3、加強市民教育

**街道以文明市民學校為陣地,加強居民培訓。**街道有市民學校88所,轄區有“三級”文明單位80個,每個單位都建有文明市民學校;各社群和街道分別建有市民學校。街道成立市民學校領導小組,聘請轄區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幹部為學校講師,對居民開展兩級培訓,一級是街道文明市民學校,一級是社群與轄區單位資源共享開辦文明市民學校。街道市民文明學校培訓物件是街道機關幹部、社群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社群文明市民學校培訓物件是社群居民、退休幹部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等,居民培訓率達 60%。

三、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1、調整充實科技工作隊伍,加大對科技專幹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科技幹部素質。

2、認真做好第xx屆“科技之冬”準備工作,在社群群眾中深入普及科普知識。

3、加強科技專案的引導、篩選、申報工作。

科教工作總結 篇2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下達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凝心聚力、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今年及期間的各專案標任務。。現就我縣今年及xx期間的農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亮點

以來,我縣農業工作取得了多項殊榮,20xx年被列為農業部在江西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唯一的試點縣,頒發了江西第一證和實現了農村土地抵押貸款實現首貸;同時五年來,我縣相繼被評為“全國基本農國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茶葉生產十強縣”、“全省園藝作物標準園建立先進單位”、“全市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先進單位”、“全市茶葉生產先進單位”、 “全市第七屆文明單位”等榮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把抓糧食生產放在首位,保持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穩定增長,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規劃實施以來,我縣始終堅持把穩定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增強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促進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生產的主要途徑。通過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產出率;通過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高產建立、病蟲綜合防治等先進增產科技措施的推廣和運用,提高群眾生產技能和種植水平。

1、糧經作物生產穩步有增。20xx年水稻總播種面積99821.28畝,其中,早稻560畝,中稻99102.04畝,種植面積與上年相當;旱糧總播種面19699.8積畝。其中玉米399.8畝,早紅薯4300萬畝,早馬鈴薯3500萬畝,早大豆4700萬畝,其他旱糧作物6800萬畝。同時,通過加大糧食生產宣傳力度、切實抓好了糧食播種面積的核實,落實國家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全縣農作物補貼面積共計106218.6畝,補貼資金8406454.52元,已通過“一卡通”全部發放到位。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和土地流轉進一步完善。全縣24560戶農戶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合同已列印完成,並逐步發放到農戶手中,證書列印和資料建庫完成率達95%,剩餘10個村正在抓緊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全縣管理系統建設也已基本完成,購置建庫軟體3套,管理系統伺服器1個,臺式電腦10臺,針式印表機1臺。完成市、縣聯網對接除錯及聯網測試。全縣9個鄉鎮完成管理系統建設除錯。全縣土地轉流面5.8萬畝,土地經營權流轉抵押貸款 30筆共計570萬元,通過財政惠農通訊用貸款90餘筆共計4000餘萬元。

3、現代農業(有機)示範園建設有序發展。園區現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17家,家庭農場3家,種養大戶67戶。我縣現代有機農業示範園區以有機水稻與白茶、有機蔬菜為主導產業,規劃面積4289畝。其中有機水稻示範園xx46.81畝,有機白茶示範園2487.24畝,有機蔬菜示範園229.38畝,白茶加工廠25.55畝。

4、農業產業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縣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 14家,其中省級6 家,市級龍頭企業 8家;登記註冊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44 戶,同比增加10 %,平均每個合作社吸納 95戶農戶,覆蓋全縣 51.7%以上農戶;註冊登記的家庭農場數達12家,同比增長33.3%,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和大戶、能手的帶動,全縣新增300畝以上基地xx個,新增100畝以上種糧大戶30多戶,是前三年的總和。

5、綠色有機農業平穩發展。xx期間以來,我縣全縣有機農業示範園區面積擴大至23萬畝,涉及全縣所有鄉鎮。其中耕地7萬畝,旱地及野生採集地16萬畝,通過認證的有機產品26個。

6、茶產業發展不斷壯大。xx期間以來,我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全民參與、社會服務”的工作思路,採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補貼,建立良種示範園,應用各種媒介積極宣傳推介,加大物資投入等實措全力支援銅鼓茶產業發展,為茶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到20xx年我縣現有茶園面積達9.06萬畝。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參加各場農博會、茶博會的同時成功舉辦了XX縣第一、二屆茶文化節,省市領導親臨指導,接待省內外客商3000餘人次,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招商效果。現全縣茶企業21家,專業合作社8家,涉茶人員1.2萬人;落實建園、苗圃、肥料等各項補貼計200多萬元。在江西茶業聯合會舉辦的“20xx江西名優茶評比”活動中,由江西鑫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選送的春騰牌“銅鼓有機白茶”、大段古橋山嵐茶場選送的“山嵐春有機綠茶”和XX縣一杯紅民茶有限公司選送的唱紅牌“寧紅一杯紅”分別榮獲金獎。

(二)紮實抓好農經、土肥、植保、執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各項強基工作,全縣農業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生產及經營管理水平逐步增強

1、農村經營管理進一步規範。進一步完善了村級財務委託鄉鎮代理服務制度,全縣9個鄉鎮開展了20xx年、20xx年村級換屆選舉審計工作。加強了農民負擔監督、檢查,執行了減負各項制度,健全了長效監管機制;規範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進一步落實了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代理監管機制,深入推行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資訊化建設管理,並進行了農村集體“三資”資訊化建設,各鄉鎮接入財政內網,建立“三資”管理平臺,配備了電算化管理裝置,舉辦了農村集體“三資”資訊化建設培訓班。

2、及時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植保植檢。五年來,全縣累計組織防治各種病蟲草鼠害約45萬畝,挽回產量損失約108萬公斤。其中今年組織防治8萬畝,共計挽回產量損失約20.8萬公斤。20xx年共深入田間開展病蟲調查52人次,向上報送病蟲資訊24期,釋出病蟲情報12期96份。

3、推廣好了測土配方施肥專案。xx期間以來,共組織實施了5年度的測土配方施肥專案,累計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專案xx0萬畝,在全縣9個鄉鎮98個村(居)委會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野外調查和土樣採集工作,開展樣品測試 2600個,發放施肥建議卡9.2萬份,累計完成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大面積推廣xx0萬畝次。

4、加大了農業行政執法力度。一是加大各種涉農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增強廣大幹部群眾法制觀念和依法經營意識;二是切實加強國家禁用、限用等危險化學農用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強化宣傳、指導和檢查,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環境資源;三是嚴厲打擊各種製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無證經營農資等違法行為,共檢查企業、個體農資經營戶經營門點68個(次),收繳銷燬假冒偽劣、過期失效農藥5個品種,查處退回未經登記公示種子330公斤; 20xx年農業局組織農資打假活動12次,在縣城區域及9個鄉鎮對經營農資的單位及個體進行執法檢查,淨化了農資市場,20xx年未出現種子、化肥、農藥坑農害農事件,保護了農民利益。

5、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管體系,XX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於20xx年立項,專案總投資32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240萬元,地方配套80萬元,於20xx年10月通過專案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全縣9個鄉鎮均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每個行政村均設立了1名監管員。二是開展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控制有毒有害農業投入品的使用。20xx年,完全面成省監督檢測抽樣、例行監測抽樣任務和快速檢測抽樣400個,定量檢測抽樣400個的任務。三是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全縣通過“三品”認證的產品共13個。

6、大力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以來,我縣按照“陽光工程”專案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要求,累計完成了10345人培訓任務。同時,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陽光工程”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特別是今年,我們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定了農業科技培訓中心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創新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採用課堂講授、實訓基地操作、疑惑解答等方式開展培訓,全年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40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200人,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200人,11月底已全部完成。通過培訓,培養了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我縣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提供了人才保障和人力資源的支撐

科教工作總結 篇3

xx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在區、街道辦事處領導下,幫助人們增強維護健康的意識、技能,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擁有健康,才擁有事業和生活中的一切,利用各種機會,運用各種宣傳工具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使居民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衛生習慣,促進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xx街道今年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社群健康教育工作堅持以提高居民群眾健康水平和防病意識為主導。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服務活動。

二、利用各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工具,定期更換保健科普知識、計劃生育知識、健康教育圖片等進行衛生知識教育。在社群內進行計劃生育、保健科普知識板展宣傳。由社群衛生服務站、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為轄區群眾開展骨質疏鬆症的營養與防治、夏秋季如何養生、食品安全生命之源、預防艾滋病、糖尿病知識,以不斷提高居民防病滅病意識,並經常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居民義診,包括為低保戶免費體檢,為社群65歲以上1862位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康復治療等,積極為社群家庭建立健康檔案,將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轄區居民家中,真正落到實處。

三、在各社群文化站放映各種健康教育宣傳短片,宣傳健康知識,教育青少年遠離毒品,使他們認識到毒品對身體造成的嚴重傷害,並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培訓,使每個轄區居民認識艾滋病的危害及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健康常識。

四、引導轄區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動員社群老年人、青少年、文體宣傳隊隊員等,積極參與社群各項文化活動和健康運動,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五、積極開展禁菸活動。在各公共場所、社群院落便民服務欄和健康宣傳欄上張貼禁菸標誌,制定控煙制度和專刊,隨時勸阻吸菸者吸菸和勸解吸菸者少吸菸,並宣傳吸菸危害。健康教育宣傳進院落96次,張貼健康壁報840份,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5%。通過以上的各種活動,社群居民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得到普遍提升。

六、明年的打算:繼續做好居民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繼續抓好社群衛生工作,落實長效管理,提高有益居民健康的生存環境質量;對照健康教育工作標準,加大宣傳力度,創造“人人關心健康,人人促進健康”的氛圍,為社群健康教育工作上新臺階而努力工作。

標籤:科教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