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高中德育個人工作計劃

【篇一】

高中德育個人工作計劃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師德建設工作再上臺階,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教育氛圍,以師德建設促進行風建設,塑造一支師德高尚、敬業樂業、知識淵博、愛生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結合全黨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活動和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現就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目標和任務

樹立“強教先強師”的理念,堅持把教師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在全市教育系統廣泛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師德宣講活動,深入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切實解決師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師德考核長效機制,使良好的師德轉化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為,轉化為廣大教師的人格品質。同時加強民辦教育機構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工作。

二、內容及措施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活動,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開展“師德示範校”建立活動。在鞏固20xx年和20xx師德活動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師德示範校”評選活動,對已掛牌的師德示範校實行動態管理,對年終考核不合格的單位進行摘牌處理。通過“師德示範校”建立活動,引導全體教師嚴格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努力實現以師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升教書育人水平的目標,以優良的師風帶動教風、促進學風,優化行風,使廣大教師成為踐行公民道德的楷模。

2.以“中國夢、教育夢、教師夢”為主題,開展青年教師演講活動。通過主題鮮明的演講比賽活動,以點促面,豐富學校師德建設內涵,推動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斷髮展,增強廣大教師執業理念。

3.結合州教育區域性署尋找“最美教師”活動,紮實開展“做最美教師”徵文活動。利用《教育月報》設專欄,廣泛徵集,深入挖掘宣傳新的典型,弘揚師德模範的先進事蹟。通過徵文活動尋找“最美教師”推薦參評“最美教師”。

4.認真組織第三十一個教師節慶祝表彰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向先進典型學習,開展“比敬業、比奉獻、比自律、比質量”活動,積極營造全市教育系統團結、上進、和諧的濃厚氛圍,推動廣大教師依法執教、優質施教、廉潔從教、文明執教,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教育系統中挖掘、培養一批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和教育先進工作者,通過表彰,進一步發揮師德模範在提升師德修養、加強師德建設方面的榜樣和引領作用,使全市的師德水平有大幅提升。

5.開展教師紀律整頓活動,塑造教師良好的社會形象。通過不定期抽查,重點狠抓在工作日中午飲酒現象;在上班時間從事網上聊天、玩遊戲、炒股等與工作無關的活動;無故遲到、早退、脫崗問題;課上不敬業,課後亂辦班、從事第二職業等不良現象。通過開展教師紀律整頓活動,對違紀違規行為的自查自糾,抓出學校新氣象,振奮教師新狀態,樹起教師新形象。

6.倡導各校開展給教師“減負”活動。通過評優選先、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提高他們的職業榮譽感進而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削弱職業倦怠心理;減輕教師過重的的業務負擔和心理壓力,給教師創設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

7.組織學習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有計劃地進行師德滿意度測評,開展家長評學校、學生評教師的“雙評活動”,堅持將領導點評與群眾評議、社會評議結合起來,將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作為衡量師德建設活動成效的根本標準,堅決遏制教師無理上訪,實行一票否決制,並適時將測評結果予以公示。師德評定結果歸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考核評先、表彰獎勵和績效考核的依據,學校出現嚴重違反師德行為時,取消該校校長和學校集體當年的評優資格,從而切實解決當前師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二)採取有效措施,建立師德考核長效機制。

抓好機制建設。一是要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認真貫徹《教育法》、《教師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規範從教行為,對師德不合格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建立教師學習體系。在繼續教育中,更要把師德作為首要學習內容強化教育。三是建立師德評價評估體系。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考核評先的主要內容,積極探索師德師風建設與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的路子。

2.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注重過程管理,逐一落實教學管理過程中的計劃、執行、檢查、總結、獎懲等各個環節的各項工作,結合各校實際情況,遵循教學管理的原則和教學規律,形成規範科學的教學管理常規。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增強班子之間、領導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形成融洽、積極向上的教學風氣,讓極少部分師德失範的教師學習、反思、修身,增強責任感。

3.建立師德評價機制。各校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辦法,建立師德考核檔案,對教師進行年度師德考核,如實記錄教師的師德表現。考核結果作為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評選和職稱評聘等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師德不佳者,要及時戒勉;對師德總體評價不合格者,要進行嚴肅處理;對有嚴重失德行為、造成嚴重後果、影響惡劣者撤消教師資格並予以解聘,同時追究學校領導責任。

今年,我市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市教育局將加大對師德評價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先進人物的宣傳力度,加大對違規違紀違法教師的查處力度,並適當以通報批評等形式曝光,提高教師遵守職業道德規範的自覺性,通過獎優懲劣進一步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各單位要按照要求,緊密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迅速掀起全市師德師風建設高潮,並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德育工作將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營造良好育人氛圍,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德育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一是加強教師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建設好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發揮其核心管理作用,做到隨時、隨地、隨事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教學、服務、管理三位一體的育人原則。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①堅持每月兩次班主任例會制度,總結經驗和不足、佈置工作。②加強班主任理論學習,搞好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工作。大力加強班主任的培訓和教研工作,利用每月的班主任例會時間,組織班主任集體學習,適時進行班主任交流。③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佈置、督促、檢查與總結,及時向班主任本人反饋其班級管理資訊。④通過教導處各項工作記錄、學生代表、學生家長等多種反饋資訊,在公正、公平、公開的基礎上考核班主任工作,激濁揚清。⑤加強班主任自身修養,注意自我形象的言傳身教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3、搞好學生幹部錄用與管理、工作指導與培訓,形成以學生管理學生,以學生教育學生,以學生服務學生的育人機制。

4、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髮展。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一是定期召開家長會,繼續執行家校聯絡制度,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二是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咖等不正當現象。三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利用一切社群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四是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方法進行指導。

(二)常規教育

1、進一步深化學生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利用班會、晨檢、黑板報等形式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小生禮儀規範》、《學生在校常規》和校紀校規,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使學生養成“四不”(即不遲到早退,不損壞公物,不罵人打人,不*)和“五無”(即無汙言穢語,無抄襲作業,無亂拋果殼贓物,無損人利己,無違法亂紀)。同時,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認真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和引導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幫助學生糾正行為偏差等不良習慣,防止和減少學生違紀事件,努力將違紀現象降到最低點。

2、抓好各項常規,建立優良校風。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紀律、衛生、間操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堅持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與落實,抓好文明禮儀與學生儀表的檢查,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樸素大方的優良傳統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通過日常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結合升旗儀式、團活課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同時,協助宿舍抓好舍務工作。進而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

3、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使得班級在人際環境方面平等、真誠、互助;在課堂教學環境方面勤勉、篤學、活躍;在自身心理環境方面自信、自尊、平和;在教室物質環境方面安全、舒心、宜人。

4、以活動為載體,結合各種紀念日、節日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等德育教育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5、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板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蹟,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6、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一是工作中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落實。二是要求班主任要耐心細緻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有工作記錄,工作中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7、法制安全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一是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班會課、國旗下講話等進行安全教育、普法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救能力,增強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風險防範意識,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定期抽查學生攜帶管制*情況,對攜帶管制*的學生及時教育。三是協同保衛科、宿舍加強校外租房學生管理,達到凡是在校外租房學生都有家長陪讀。四是組織班主任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與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五是做好學生交通、飲食等其它方面的安全教育,嚴格學生請假制度。

8、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一是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二是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常規化、規範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9、認真貫徹“體衛工作條例”和“市教育局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實施細則”。開展好陽光體育活動,切實增強學生體質。加強眼保健操檢查指導,保證質量,做好推廣新眼保健操的準備。積極參加新廣播體操的培訓和推廣工作。

【篇三】

本學期是高二下學期,在校委會的組織下,在政教處的指導下,在學年組的管理下,特制定本學期德育計劃。

一、工作目標

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強學生的時間緊迫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為高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重點

加強班級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

1.確立明確的目標,激發精神動力

目標是方向,精神是動力。確立班級目標、班級精神、班訓和班歌。班級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班級精神:實事求是,班訓:天道酬勤,班歌:《水手》。

2.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制度辦事

鄧小平同志說過一句話:“人管人,管死人;制度才能管人。”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就必須根據本班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制度。通過制度來管理學生,才能以理服人。

制度一旦出臺,一定要嚴格執行。要想讓制度發揮的效力,最重要的就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選拔培養一支具有團隊精神的班級幹部隊伍。

重用XX、XX、XX、XX等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學生幹部。

4.營造和諧班級氛圍

(1)與科任教師建立和諧融洽的關係,定時與科任溝通學生情況。

(2)建立良好、健康、融洽的師生關係。

(3)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耐心。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5)學生之間互相關愛

5.構建教育網路

(1)與家長勤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情況。

(2)與科任常交流,把班級某科成績不理想學生承包給科任。

三、具體措施

(一)繼續抓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1)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耐心的談話,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瞭解關心學生,努力開導學生,盡力做好心理專家和引導者.

(3)利用空餘時間進行家訪,及時與家長交流情況,統一思想。

(4)對一些要求上進的學生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再上一個臺階。

(二)常規工作:

(1)落實學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積極開展各項評比活動,形成比、學、趕、幫的風氣,

(2)適當調整班幹部組織,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班幹部會議並做好記錄。鼓勵班幹部積極主動並創造性地處理班內事務,培養工作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學生的心理狀態。

(4)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使他們走近社會,瞭解社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心和為人民服務意識。

(三)學風建設:

1、經常與各門學科的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情況,做好協調工作。

2、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3、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利用班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讀書交流會,辯論會等。

4、加強學生晚自習自主管理。

標籤:德育 高中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