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精選4篇)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 篇1

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負責七年級年級和高一年級的歷史課堂教學,其主要工作包括聽課、備課、試講、授課、說課、批改作業和試卷、開展歷史活動課等。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精選4篇)

一、主要工作

1、聽課。

從教育實習工作之始,我們十一人分別在國中部與高中部就開始了聽課工作。除了對應的原任歷史教師外,我們還聽了包括八年級級、九年級級、高二級與高三級歷史教師的課,囊括了七年級上冊、八年級上冊、九年級上冊以及三個必修模組,博採眾長。除了擁有豐富經驗的在職歷史教師外,我們還互相聽課,彼此提出建議,共同進步。這不僅包括了國中部之內與高中部之內的聽課,我們還經常彼此交流,國中部的實習隊員到高中部聽課,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到國中部聽課。除此,我們小組還共同前往廣州市第十中學與沙滘中學,聆聽來自其他實習小組成員的公開課。在授課期間,我們仍然堅持聽原任歷史教師或者同班隊員的課,充實自己的教學設計,力求保持每個班教學的連貫性。集百家之所長,我們每人至少寫下了十五篇聽課記錄與評課記錄,作為以後教學工作的參考範例。

2、備課。

在通過聽課吸取歷史教師們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彼此的備課工作。我們通過細心領會課程標準、研讀各類教學參考書籍、詢問原任歷史教師、集體備課討論等方式,把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歷史教學法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編寫好每一課的詳細教案,製作好每一課的課件。而且,對於我們編寫的教案和製作的課件,我們會分別交予原任歷史教師與李芳清老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再進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復毀之,經過多次修改後才正式定稿。

3、試講。

光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修改教案和課件是不足夠的,我們還會經過多次試講,請原任歷史教師或李芳清老師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正的課堂上。譬如《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高中部的每位隊員都試講了至少兩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經驗,跟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反覆討論,才最終落實教學設計。

4、授課。

俗話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之說,我們經過反覆地完善教案、修改課件、模擬試講後,終於站上講臺,一展平生之所學。在國中部,每位隊員每週授課一節,每節四或六個課時,實習期間共授課五節,課時約二十六個;在高中部,每位隊員實習期間共授課三到五節,課時六個。僅僅把原來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實的課堂上是不夠的,我們每位隊員都秉著高度的責任感以及樂學的心態,靈活地進行課堂反思和課後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講授《大一統的漢朝》一課時,感覺自己整個授課過程比較悶,於是在“獨尊儒術”的難點處理上設計了一個話劇來提高趣味性,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又如李捷盈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課時,出現較嚴重的拖堂情況,於是在非教學重點環節減少不必要的解釋,終於在一課時內完成了完整的教學。

5、說課。

除了日常的從備課、試講到授課以外,針對以後教師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說課競賽,我們在李芳清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兩次說課。李老師根據我們每位實習隊員的優缺點進行點評,提出建議,並鼓勵我們在實習結束後繼續進行說課演練。

6、批改作業和試卷。

授課只是把知識與學習方法傳達給學生,學生的掌握效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饋得知,而批改作業和試卷則是教師獲取反饋資訊的常用手段。因此我們的實習隊員常主動提出幫助原任歷史教師批改作業和試卷。譬如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們在批改學生第一單元的作業時,發現學生仍然以國中死記硬背史實為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對於閱讀歷史材料獲取有效資訊的閱讀理解能力仍然比較薄弱。於是實習隊員們在第二單元的授課中增加了歷史材料,引導學生從中提取知識點,著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能。

7、開展歷史活動課。

依照學院的教學安排,教育實習期間除了需要完成新知識課的授課以外,還需要開展歷史活動課,充實自己的教育實習經歷。因此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歷史活動課,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培養學習歷史的能力為主要目的。譬如楊妙如開展的《走近秦始皇》一課,帶領學生更進一步地瞭解秦始皇,引導學生學會評價秦始皇,落實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所要求的學生“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目標。又如陳俊傑與陳曉清共同開展的《廣州,我最掂》一課,從學生熟悉的廣州歷史遺蹟入手,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挖掘這些遺蹟背後的歷史故事,進而梳理一個完整的廣州歷史體系,使學生感受獨具地方特色的廣州文化的韻味。再如鄧銘興與羅翠婷共同開展的《歷史很精彩》一課,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片和影視素材,使學生感受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並指導學生記憶歷史史實的技巧。

二、心得體會

經歷了兩個月的登臺授課後,我們小組十一人的課堂教學技巧更加純熟,教學設計也越來越體現出新課標的理念。感慨良多、收穫良多,現在把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心得體會大致歸納如下:

1、趣味性。

相比高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來說,國中的教學更注重趣味性。提高每一節課的趣味性,使學生不僅從做中學,而且樂於做,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收穫知識並掌握方法、體驗歷史。楊妙如在講授《燦爛的青銅文明》一課時,播放關於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紀錄片,通過讓學生在觀賞紀錄片的過程中提取關於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體積、重量的資訊並概括其特點,感受商周時期中國青銅技術的高超與青銅文明的燦爛。黃鸝在講授《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一課時,通過讓學生為孔子與老子等思想家設計名片的方式,使學生識記這些思想家的姓名、國籍等史實。

2、直觀性。

通過形象直觀的照片、地圖、影視素材,甚至實物,不僅能夠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真實感,促進學生從做中學,而且能夠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幫助學生對史實理解得更深刻。楊妙如在講授《“秦王掃六合”》一課時,通過演示分別使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多種文字拼寫而成的育才中學校訓,使學生體會到統一文字的必要性。鄧銘興在講授《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時,通過演示古代希臘地形圖,並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與觀察地形圖的基礎上概括古代希臘地理環境的特徵,培養學生識圖並構建論據的觀察能力。

3、多樣性。

增加歷史課堂教學上的趣味性與直觀性,就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兩個月的教育實習使我們明白,目前無論是國中生,還是高中生,都普遍反感以前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而希望能夠在歡快有趣的課堂中學習。黃鸝在講授《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一課時,使用了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孔子及其弟子,並展開關於“仁”與“禮”等思想觀點的討論,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張。陳曉清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課時,使用了情境創設法,讓全班學生來擔任古羅馬的法官,利用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判決案例,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方文珊在講授《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充套件》一課時,播放了《大國崛起》中關於德國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片斷,羅列兩次世界大戰的傷亡情況,使學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與其政治體制的確立過程之間的關係。現實性。儘管學生希望教師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但更希望這些教學手段能夠滿足自己的現實需要。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調控之下,即使是不把歷史列入會考科目的國中,也充斥著考試競爭的氛圍,提大學聯考試成績成為學生的現實需要。這就意味著教師在絕大部分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是以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落實為主要教學目的,時刻注意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國中部的實習隊員常常利用每一節課的最後五分鐘主導學生在教材中划起重要的知識點。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則幾乎每一節課都是一邊引導學生探究出新知識,一邊緊扣教材主導學生做筆記。這些做法都是為了符合學生現階段的現實需要而不得不採取的教學措施。

4、有效性。

教學手段多種多樣,選擇的手段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而言,活躍氣氛只是輔助性的效果,不能為了活躍而活躍。同時,為了儘可能減少一節課中因教學手段太多而造成的課堂教學環節彼此鬆散的情況,要儘可能地發揮每一個教學手段的有效性。陳俊傑在講授《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時,參考夏輝輝老師的教學設計而創設了《雅典公民帕帕迪的一天》的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析帕帕迪的所見所聞。為了進一步提高這一虛擬情境的有效性,不使其僅僅是具備檢測效果的教學環節,陳俊傑在之後繼續利用帕帕迪的所見所聞,引導學生從中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徵,豐富了這一教學環節的有效性。

5、貼近性。

正如《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描述歷史課程性質是“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設計拉近歷史與學生現實所見所聞之間聯絡的教學環節,能夠使學生更貼近歷史、感受歷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有利於該性質的落實。鄧銘興在講授《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時,使用比較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與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二世的權力大小進行匯入,引導學生從這一現實問題切入到過去兩國憲法頒佈的歷史史實,使學生從貼近自身的現實回溯過去,提高了他們的求知慾,並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思維。

三、有待改善

作為實習教師,我們小組十一人的經驗是不足的。儘管我們經常虛心地請教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反覆地修改,但我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教學生涯裡進行不斷地琢磨、不斷地改善。

1、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

根據李芳清老師的意見,無論是國中部的實習隊員,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仍然是以落實知識目標為主,能力與方法兩方面的目標沒有落實得很到位。其實眾所周知,現在大學聯考的考查更重視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以及歷史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對於教材中描述的史實主要是為教師培養學生能力與方法提供媒介。過去傳統的教學過分重視媒介,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掌握,以致學生在備戰大學聯考的過程中覺得自己越來越難以提升。實際上,從七年級和高一開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掌握,無異於教師進行長線投資,也許剛開始成效不佳,但當學生熟練以後能夠純熟地依靠自己學會知識。然而,我們小組十一人一直以來接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致自己在站上講臺後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對於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尚未非常到位。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既然緊緊圍繞大學聯考的能力與方法目標都沒有很好地落實,那麼相對來說比較虛無縹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更不用說了。根據李芳清老師的建議,落實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於學生識記史實來說,比傳統的死記硬背要更有助於學生的記憶,因為學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過程。既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屬於體驗性的目標,自然要學生自覺地體會得到。然而,無論是國中部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都只是採用描述歷史過程,然後通過三言兩語地點明來進行落實。這樣的方式並不是不好,但並沒有使學生很好地自覺體驗情境,因此從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程度來說是比較牽強的。

3、教學語言的激情與精準。

除了教學目標的落實以外,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小組十一人都具有一個通病,就是教學語言缺乏激情。譬如高中部的原任歷史教師劉老師。他的教學模式並沒有什麼創新性的手段,教學設計相對很多實習隊員來說顯得比較死板,但因為他激昂的語言能夠渲染學生,提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他的課堂並不是沉悶的。相反,儘管我們大部分實習隊員都能夠制定出靈活的教學策略,但缺乏激情的教學語言,有時候並不能夠把那些容易分神的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來。同時,李芳清老師多次指出我們需要不斷審視自己教學語言的精準,也就是語言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儘管我們通過撰寫詳細教案審視自己的語言,但在教學實踐隨機應變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受到不良習慣的影響,而出現或多或少的失誤。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 篇2

有這樣一段記憶,雕刻在心、無法磨滅;有這樣一段征程,充滿艱辛、風雨無阻;有這樣一群老人,矢志不渝、奉獻不止。為了緬懷革命先輩、傳承革命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月28日,校學生會實踐團一行12人在劉嘉老師的帶領下從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樓前出發,奔赴湖州槐坎,開啟了為期三天的“重走革命之路 追尋紅色記憶”社會實踐活動。

讀不完的歷史

6月28日中午,校學生會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順利到達了湖州市長興縣槐坎鄉溫塘村。下午2點,實踐團首先前往槐坎鄉江南紅村蘇浙新四軍紀念館進行參觀。到達紀念館的時候,隊員們感受著革命的氣息,經過講解員的講解,知道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革命戰役中,長興縣一共有104位戰士奮勇抗戰,而現如今僅剩下兩名倖存者,這兩位老人現在都有102歲的高齡。隨後,調研團面對黨旗進行了莊重宣誓,並在粟裕將軍墓前進行了深沉的哀悼與懷念。

紀念館裡的記錄,讓隊員們學習到了當年革命先輩堅韌不屈、勇於奉獻的精神,也更加清晰的明白我們身上肩負的重任。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沿著革命的道路,繼承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踏不盡的征程

6月29日早上午,校學生會實踐團繼續探尋紅色革命路程。隊員們從住所出發,路經槐坎鄉老汽車站、新槐村、東風村、仰峰村,歷時2個半小時到達新四軍革命舊址——新四軍司令部。在當地村委的帶領下,隊員們進入了原本封存的司令部舊址,參觀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期間的住所,裡面包括了粟裕將軍的辦公室、住房、機關內部的醫療所及紡織坊,並且根據當地村民提供的資訊,知道這所住所也是粟裕將軍兒子粟戎的出生地。繼續往裡走,到達新四軍的供給部、政治部和辦公室三大舊址。裡面的每個房間都還存放著當時新四軍所使用過的工具,這一件件老舊的工具,證明著當年新四軍在這裡為百姓做過的貢獻。

中午,實踐團到達了東風村的革命舊址——方司令和譚司令的住址和十月村的革命舊址——蘇浙公學舊址。這裡面的事物和粟裕將軍住所的事物相似,儉樸、簡約,這都是新四軍生活的體現,也是敘述著新四軍戰役過程中生活的不容易。

下午,我們返回住所。一天下來,我們行走了兩萬四千多步,雖然大家都感到筋疲力盡,但是也紛紛表示瞭解了蘇浙新四軍的部分歷程,重走他們的老路,就是為了感受艱辛,為了能夠更加珍惜我們的現有的好生活,好好利用現在好的條件,加強學習,將來成才能夠更好地報效社會。

道不盡的故事

6月30日,實踐團的任務就是尋找新四軍革命仍然還倖存下來的革命老戰士。在村委的幫助下,有幸找到了一位革命老爺爺和一位瞭解革命的老婆婆。爺爺說:1943年的時候新四軍在此革命,因為要擴軍,所以他也參加了戰役,那年,他才18歲。老人含淚給我們介紹著當時新四軍革命的辛酸歷程,他說,這段辛酸史,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更感謝新四軍帶給他們幫助。

在老婆婆家裡,她和我們描述了當時的戰爭情況。她說:自己的爺爺是個地下革命黨,她用顫抖的手一邊筆畫著,一邊講述當時的戰爭史,老婆婆含淚說:她的爺爺和母親被日本鬼子抓住,逼供新四軍內部資訊,在拒絕回答後被狠狠的鞭打。她還描述了新四軍的逃亡過程。聽著這些血淚史,我們也跟著落淚了。

三天社會實踐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帶給每一位隊員很大的感觸與收穫。隊友們紛紛表示,這次暑期紅色之旅,不僅帶領我們重溫歷史,設身處地的感受到了那段崢嶸歲月,而且也進一步切實體會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我們會更加銘記歷史,發揮紅色精神,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情懷深入心,伴隨行。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 篇3

20xx年7月3 日~10日,歷史系20xx級35名本科生在3名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前往敦煌及河西各地進行了一次收穫很大、意義非凡的教學實習和實地考察活動。說收穫很大,不僅體現在同學們沿著古絲綢之路參觀考察了該地區幾乎所有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存,深化了自己幾年來從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並在實習歸來後寫成了十幾篇合格的實習報告,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實習報告有相當的學術價值。而且通過這次實習,同學們身臨其境,極大地增強了歷史感,產生了濃厚的學術興趣,很多同學在實習結束後明確了考研意圖,有些同學甚至確定了自己考研或者保研的專業方向。說意義非同尋常,主要是十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經費極缺,歷史系的本科生教學實習都是就近進行,基本上是社會實踐性質,與專業的聯絡不是很緊密,實習的主要功效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對此問題系領導一直十分關注,王希隆主任多次在黨政聯席會上提出要改變歷史系學生的實習狀況,系黨政聯席會也多次研究了本科生教學實習問題。

近些年曆史系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想辦法使教學實習在學生的專業學習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系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從20xx級開始,教學實習採取赴河西進行實地考察這樣一種更加切合歷史學本科生培養目標的實習模式,並且一定要把這種做法堅持下去。學校教務處也非常關注這次實習,在經費及其他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援。作為長期規劃的第一步,本次活動在各方面的經驗都意義重大,鑑於此,對這次實習的全過程、實習的主要收穫和意義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認真細緻地總結是非常必要的。

這次實地考察歷時8天,行程3500公里,參觀考察了張掖、肅南、酒泉、嘉峪關、敦煌、安西、山丹、武威等市縣的十幾處歷史文化名勝和相關的幾個博物館,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了詳細的記錄。國家重點研究所負責人鄭炳林教授一路上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隨時給同學講述沿途的歷史和地理沿革以及到下一個目的地應關注的主要問題,使同學們對這次考察在時間和空間上能夠產生立體的印象和概念,同時也使學生在參觀每一處古蹟時能夠有的放矢,有效利用並不充裕的參觀時間。但這8天只是本次實習的主體部分,而整個實習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下面就分階段回顧一下這次實習的全過程。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

在系裡確定了目的地和出發時間以後,決定由歷史系主管教學工作的喬健副主任擔任這次實習的領隊,全面負責實習各方面的工作。在喬健老師的部署下,準備工作開始緊張地進行。從四月中旬開始,在20xx級本科四個專業中開展了多次動員,說明這次實習的目的和意義。隨後在對這條線路相當熟悉的牟範書記和馮培紅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了詳細的行程表,確保在外期間每天都能夠勞逸結合,使大家不因旅途勞累而影響參觀考察的效率,同時也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從而有效利用有限的經費。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的學術方面的準備工作,在出發前一個月,請在敦煌學及河西曆史文化研究方面有相當造詣的杜鬥誠教授給同學們做了專題學術報告,重點講解此次實習參觀的石窟寺的歷史沿革、儲存情況、研究現狀及其主要的藝術特點和史學價值,使同學們對參觀考察物件有了初步的、總體的認識。同時要求學生們根據各人的興趣和長處自願組合,三到五人組成一個實習小組,確定本小組在這次實習中的主要工作任務以及人員分工,結合老師們的講解和自己平時的積累,制定本小組在各個參觀考察地點主要關注的問題和研究主題,並圍繞確定的主題進行紮實的資料蒐集工作,為實地參觀考察做充分的知識準備。在出發前一週確定了人員名單,根據人數和專業建立三個大組,每組選定一個組長,負責協調本組全體人員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準時、統一地行動,也確定了同學、組長和帶隊老師三個層次之間的雙向聯絡方式,從制度上嚴格保證在外期間所有人員的安全。臨行前幾天,喬老師、牟範書記和辦公室陳吉平主任訂好了車,預訂了所有日期的住宿床位,並且多方比較,儘可能找到既安全衛生又價格便宜的旅館和招待所,使的經費用於同學們的參觀考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後,臨行前一天晚上,由鄭炳林老師對各個參觀考察物件做了整體講解,指出同學們應關注的要點。喬健老師多次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細緻周到地佈置了衣食住行方面的安排。

第二階段:實地參觀考察

20xx年7月3日清晨7時,實習隊伍整裝待發。系黨政領導一起來為大家送行,教務處處長張振國老師也親自到場做了簡短但卻切中關鍵、寓意深長的講話,這更使同學們振奮不已。

7月3日實習隊伍到達的第一站是新河驛長城。在此之前已經看到了綿亙數十里的長城,漢長城在北,明長城在其裡,兩者相距10~80米之間。這些曾經起過重要作用的巨集大建築現在已變成了一段段矮牆。第二站是本次實習第一個重點考察物件——張掖大佛寺及山西會館。大佛寺建於西夏永安元元年,明清時期屢有修繕。該寺建築佈局基本上是常規的佛寺模式。殿外門東西兩側有青磚浮雕經變畫兩鋪,分別描繪了釋迦生前於其太子祗樹給孤獨園內精舍說法和阿彌陀佛及觀音大勢至菩薩所在西方淨土的場景。作為經變畫,這兩鋪同敦煌等河西石窟壁畫有一脈相承的因素。有同學將其進行對照,對許多細節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佛之禪定印與榜題“說法圖”相違;靈鷲山說法同榜題“西方聖境”相悖;觀音大勢至的和尚裝亦異於他品等等。大佛殿內臥佛一身,弟子十身,菩薩二身。臥佛是該寺最著名也最具研究價值的文物,較之犍陀羅佛教雕塑及河西其他佛涅槃像,其特殊之處在於:沒有摩耶奔喪、迦葉撫足的表現;沒有阿難昏於床前或沉思冥想之情景;沒有世俗僧眾痛苦流涕及拔髮剖腹割耳等古印度習慣之刻畫;也沒有婆羅雙樹這一象徵性植物之塑造。臥佛身後十弟子皆雙目圓睜,表情木然。鄭炳林老師給同學們詳細講述了涅槃經變所依託的經文及其表現形式,並著重指出臥佛手足處所立菩薩身上所著乃明朝服飾,這是辨別年代的一個重要方法。

7月4日的目的地是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馬蹄寺。馬蹄寺石窟群由南北馬蹄寺、千佛洞和上、中、下觀音洞以及金塔寺組成,共計70餘窟。我們所參觀的千佛洞1、2、3、4號窟基本是北朝所開,擁有中心柱這一早期石窟的典型標誌。壁畫多已殘損,面目全非。在這裡同學們瞭解到早期佛教雕塑的一些特點如人物造型清瘦、服裝寬衣博帶等等。另外還參觀了北寺“三十三天洞”。對比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新疆克孜爾石窟中的中心柱窟,同學們瞭解到隨著佛教沿北路傳入中國,佛教藝術亦由印度傳至新疆,再輾轉至甘肅,而我們的先人們又是如何吸收消化並繁榮這一異國文化藝術的。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許多同學在這裡都看到了由於旅遊開發和宗教活動對這裡的珍貴文物帶來的明顯的破壞,大家就如何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進行了認真地討論。

自司馬遷開創紀傳體史書之先河後,歷代皆依此為範本修史,構成所謂的正史系統,至清代則有二十四部之多。作為研究古代史的骨幹材料,正史在史料中的地位和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史的缺陷也多,其中最大的一點便是這樣的修史體例主要將注意力放在社會上層,因而正史也曾一度被斥為帝王將相的家譜,這就相對限制了現在史學家們對古代社會進行全面的研究,對於普通民眾的研究的要藉助所謂的野史來進行。7月5日考察的魏晉壁畫磚墓則是一種對這類研究有極其重要價值的史料,它以鮮活的方式彌補了文獻資料的不足。首先這座墓向大家展示了魏晉時期墓室的基本形制,對了解當時的喪葬習慣和古人的生死觀有重要意義。其次,墓室室頂覆鬥式結構的應用,對於理解佛教傳入中國後我們的先人對其進行的創造性發揮,是一個明證。最後也最為重要的是這座墓室中的磚畫,這些磚畫描繪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有農作、畜牧、蠶桑、狩獵、宴飲等。對於墓室室壁上多次出現的三或四個顏色不同的圓環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成的圖案,目前學界尚無定論,同學們對此進行了熱烈地討論和各種各樣的推測。這些磚畫的價值不僅在繪畫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成為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極其珍貴的原始材料。參觀結束後沈禎雲老師對同學們說:對這類材料的分析解釋必須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之上。歷史的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沒有對研究物件在整體上的深入把握,沒有對其他相關學科如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等學科中有益因素的借鑑,我們的歷史研究將永遠停留在對錶象的浮泛描述上,史學的認識功能將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我們對歷史的研究也難以煥發新的活力。

在結束了對魏晉壁畫磚墓及博物館的參觀後,車行不久就到了嘉峪關。嘉峪關是明長城的西起點,也是長城全線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一座關隘,素稱天下雄關。其關城由內城、甕城、羅城、外城及城壕組成。其中西側羅城向南有“明牆”延伸至祁連山下討賴河畔;向北有“暗牆”隱伏至黑山半山腰,明牆暗壁相合,構成了關城西城牆。兩邊高山與峽谷相峙,關居其中,實可謂“天下第一雄關”。同學們全面參觀了關城,認真聆聽並記錄了講解員的詳細講解,許多東西都是大家平時在書上看不到的。對關城的參觀主要是讓大家詳細瞭解它的形制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接下來參觀了長城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座全面、系統地展示長城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同學們興致極高,不停地向講解員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以致不得不把下午的出發時間推遲一小時。大雨滂沱中,同學們戀戀不捨地上車,向敦煌進發,到達住地時已是繁星滿天。

7月6日清晨,從敦煌市走了不多時間就看到了令人魂牽夢繞的莫高窟,同學們的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這一天是帶給同學們太多收穫、極大震撼卻也不無遺憾的一天。莫高窟主體洞窟主要分佈在南區,現今共儲存492個洞窟,壁畫逾45000平方米,圓塑2500尊,影塑1000餘身,時間上跨越北涼至元等朝代。這裡的作品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代表了當時佛教藝術的頂尖水平,同時由於在時間上的連續性,清楚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時代特色。另外,藏經洞的發現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材料。我們這次主要考察了上啟北魏下至宋、西夏時期的10個洞窟,每一窟都是那個時代的極具代表性的精品。

首先參觀16、17窟和三清觀。任何一箇中國人,任何一位學者的首選必是這裡,也必須是這裡。17窟,也就是藏經洞,內藏至少介於公元359年至1020xx年間,跨越十六國、北魏、隋、唐、五代及北宋等朝代的644年間記載各種宗教、歷史、文學、藝術、方誌、民俗等各方面內容的文物資料5萬餘件。所用文字種類包括漢文、吐蕃文、回鶻文、突厥文、于闐文、敘利亞文、西夏文及少量佉盧文、梵文、粟特文、蒙古文等十幾種文字。其遺書基本分為佛教經卷、偽經、佛經目錄、儒家經典、古典文學作品及醫學文獻等十四大類,實乃藏書寶庫。然自1920xx年17窟轟然洞開,截至1920xx年,先後有英、法、俄、日、美等外國所謂考察者來到莫高窟,掠走三四萬卷文書並剝離大量壁畫,給莫高窟帶來了毀滅性災難。17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紀念洪辯的影窟,而是一種標誌、一種象徵、一個符號。陳寅恪先生曾不無傷感地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地。藏經洞所出的豐富資料,對正史是重要的補充,同時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令多少才華橫溢的中國學者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然而流入外國博物館者數量何其之多、質量何其上乘。原本我先人之物,怎奈需要“借閱”,不能不說是“傷心地”。不過對這個問題同學們有多種看法,都很值得深入討論。

接下來參觀北魏257窟,此窟價值非同一般。該窟保留了早期洞窟的一些風格。首先它是一箇中心柱窟。此窟制乃由印度支提式洞窟發展而來,供僧眾繞行禮拜講經說法之用。然而古人對這種外來風格進行了不小的改造,以適應當地大眾審美情趣。首先表現為中心柱前方為人字披,後方為平棋圖案。人字披採用浮塑的方式顯現木椽,外塗土紅。中心柱呈方形,四周塑有佛的“四相”。其次,此窟內有著名的九色鹿本生故事和沙彌守戒因緣故事。在莫高窟,九色鹿本生故事僅此一例,價值頗高。同一題材,在古印度佛教雕刻作品和克孜爾石窟中有較多刻畫。沙彌守戒因緣故事出自《賢愚因緣經》,內容廣為人知,但對繪於南壁下方的用意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通常觀點認為,北魏時期,佛寺日盛,所剃度之僧尼甚眾,然亦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僧尼中存在不守戒律的行為。沙彌守戒因緣故事的繪製主要作為一種典範,以教育啟示僧尼。繪畫對經文具有闡釋作用,這對以往討論激烈的佛經與經變畫的關係的理解有一定幫助。

剛進入北周427、428窟,就讓同學們著實驚喜。不僅因為那鋪富有代表性的降魔變,也不僅因為東壁門南北兩側的薩埵太子飼虎圖和須達拏本生故事,最重要的是在入窟一剎那看到了“小字臉”,這讓許多對壁畫感興趣的同學對它的疑問釋然而解。工匠們為了能夠鮮活地表現人物的立體感,採用層層暈染的方法勾勒。為表現人物鼻高及眼睛清澈,往往在這兩處塗白。而所用顏料經過千百年的氧化,臉部除鼻和雙眼處皆變成了黑色,於是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特徵鮮明的“小字臉”。另外此窟雖為中心柱窟,但前部人字披浮塑木椽已簡化,直接採用平塗方式,椽間繪以人物及花卉裝飾。427窟展示了北周及隋朝造像和選材的特點。在造像風格方面,這是一個由早期古樸向盛唐成熟轉變過渡的階段。造像身體比例不適,下身較短,頭部較大(這不是為了特殊的視覺效果,如唐130窟和96窟),腹部及兩股呈圓潤的丫形,肉髻低平。這些特點在馬蹄寺石窟千佛洞4號窟和寧夏須彌山51窟後壁造像均有體現。當然對“捨身飼虎圖”的深刻理解對人文學科的大學生而言也十分重要和關鍵,喬健老師告訴大家,“捨身飼虎圖”是以一種非常極端、非常令人震憾的方式來表達宗教的情緒和境界,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理解得太“實在”,不能理解成號召人們把自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獻給飢餓的老虎,它表達的只是一種佛教世界觀而非現實世界本身。而本窟另一幅壁畫所表達的宗教內涵相比舍身飼虎圖就遜色許多,這幅壁畫的基本內容是修煉佛教達到一定境界便可刀槍不入,這便把作為一種超功利、超世俗的信仰的佛教搞得過於“實在”和庸俗了,而且這種觀念和期待本身還蘊含著巨大的危險因素,即一旦刻苦修煉卻無法在現實中真正實現刀槍不入,“信仰”的大廈頃刻間將會轟然倒塌。

328窟和45窟為唐朝作品。窟製為單室,頂為覆鬥式結構。一鋪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的組合很具代表性。328窟馬蹄形佛床末首原有一供養菩薩,頗具神韻,可惜為華爾納掠走。45窟南壁通壁的出自《法華經》之《觀音普門品》的觀音經變更是極品,同學們在感嘆之餘,不僅感到敦煌歷史地理位置之重要,更是感受到當時的人們渴求盛世太平的心情。

130窟和96窟為大像窟。前者雖屢次重修,但頭部仍有原貌,亦可窺大唐風采之一斑。此窟的引人入勝之處,除佛像的偉岸高聳外,亦在於其甬道南壁的供養人王夫人畫像。畫中人物體態豐滿,頭梳高髻,描蠶眉,眉尾上挑,口若櫻桃,著石榴裙,形態同《簪花仕女圖》十分相似。這是受中原周家樣影響所致。130窟北大像為武則天當政時所修,衣著華麗,體態豐腴,抹胸下拉,雙乳外露,顯示了一位女性化極強的菩薩形象,此實乃僧眾為邀上層之好而作。

從洞窟出來,同學們又參觀了文物保護研究所。參觀結束後,大家思緒萬千,大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感。看了莫高窟的這些精妙絕倫的作品,前幾天參觀給大家的帶來的興奮已經蕩然無存。莫高窟所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遠遠超出了同學們的想像,大家都感到莫高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永遠是國人的驕傲,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保護工作更是我們對後代所做重要交待。遺憾的是,滿懷著眷戀和數不清的問題,我們不得不離開。大家知道再看一天兩天也沒什麼效果,因為一上午的參觀所帶給大家的巨大的資訊量使所有的同學都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深感自己知識還缺欠很多,尚無足夠的學力在短時間消化這麼大量而複雜的資訊。同學們紛紛表示,回去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專業知識,才能對得起先人們創造的如此偉大的文明。

當日下午,為了尋找玉門關、漢長城遺址和河倉古城,冒著高達40多度的酷暑高溫,汽車在茫茫戈壁中就像一隻緩緩爬行的螞蟻。隨處可見的海市蜃樓因為天氣太熱並沒有使同學們興奮異常,但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之後,遠遠看到玉門關的輪廓時,車廂裡沸騰了。這幾處遺址在一般人眼裡早已沒什麼看頭,但對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來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些斷壁殘垣背後所隱含的無窮的歷史意蘊以及引起的無止境的懷古情愫,讓人覺得歷史的長河就如同這茫茫瀚海一樣浩淼無邊。

7月7日,在順路登過鳴沙山,看過月牙泉後,驅車向莫高姊妹榆林窟進發。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在一處峽谷中看了它。在這裡,首先讓同學們感動的不是窟中精美的藝術作品,而是在這裡工作的學者。他們讓人想到范文瀾先生的一句話: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這裡沒有電話,只是每天下午四點準時與敦煌研究院通過電報傳達資訊;買菜很不方便,每隔幾天到安西縣城買一次菜,一來回就是在半天。但是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在這裡工作的學者們十幾年如一日,研究和保護著這裡的藝術瑰寶。由於鄭老師的努力,敦煌研究院破天荒地同意榆林窟所有洞窟全部為同學們開放,只可惜由於時間關係,只能參觀其中的一部分,面對這樣好的機會,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遺憾。講解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包括2、3、4、25窟等特窟在內的13個洞窟。這裡的洞窟基本上都是單室,甬道互相連通,頂多為覆鬥頂,亦有少數穹窿頂。室內佛壇上塑像多毀,現存者多為明清時期重塑之劣質品。與莫高窟的前代塑像相對比,同學們都慨嘆敦煌佛教藝術明清以來沒落得如此迅速。但這裡有不少極品壁畫,如25窟南北兩壁觀無量壽經變和彌勒經變中的人物雙腮搓紅,粉如新敷,有同學對“老人詣冢”進行分析,推匯出印度古習俗與《彌勒上生經》的關係。2窟西壁門南北兩側的水月觀音圖,是壁畫中的絕世精品。據記載,此實為周昉所創。3窟西壁門南北兩側有文殊普賢變兩鋪,中有“唐僧取經”歸來圖一方;東壁南段有觀音經變一鋪,中有打鐵圖和釀酒圖,極具研究價值。榆林窟雖只有42窟,較早者亦不過唐朝,然其技法之特殊,儲存之精良,選題之獨特,實乃莫高窟之一大補充,部分壁畫的水平超過莫高窟同期作品。

至此我們結束了對佛教石窟的考察。許多同學認為,要詳究一窟,首先要熟悉歷史典籍和佛經,瞭解典籍要義,還要對繪畫比較熟悉,這樣再來莫高榆林,就不致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的遺憾了。

7月8日趕了一天路,7月9日山丹軍馬場一站,主要是讓同學們稍事修整,同時也有機會整理和交流幾日來絢麗多彩的考察記錄,當然也有實地感受當年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的環境氛圍以切實增強歷史感的目的。當日晚到達此行最後一站——武威。7月10日首先參觀了著名的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由於墓室出土文物皆被移出,所以在武威收益最大的地方是文廟和武威市博物館。在石刻室,同學們看到了著名的西夏碑。它刻於天璈民安五年,正反面西夏文和漢文對應,是研究西夏文的一部珍貴字典。在同一間陳列室,存有後涼、北涼時期的石經幢和石塔。有同學對此作了線描,並對七佛一思惟菩薩或一彌勒菩薩的組合模式提出疑問。對於複製的銅奔馬佇列,亦有同學細心地發現騎士無馬鐙的現象,並對馬鐙的淵源作了討論。

7月10日晚回到蘭州,此次實地考察結束,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完成實習報告並對這次實習進行認真細緻地總結。

第三階段:完成實習報告

考察歸來已是暑假,在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後,同學們大部分回家了。9月份開學後,大家開始深入挖掘考察中發現的各種問題,各實習小組經過充分討論後確定本小組認為有意義的且有能力進行研究的主題,在考察記錄的基礎上,而言也十分重要和關鍵,喬健老師告訴大家,“捨身飼虎圖”是以一種非常極端、非常令人震憾的方式來表達宗教的情緒和境界,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理解得太“實在”,不能理解成號召人們把自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獻給飢餓的老虎,它表達的只是一種佛教世界觀而非現實世界本身。而本窟另一幅壁畫所表達的宗教內涵相比舍身飼虎圖就遜色許多,這幅壁畫的基本內容是修煉佛教達到一定境界便可刀槍不入,這便把作為一種超功利、超世俗的信仰的佛教搞得過於“實在”和庸俗了,而且這種觀念和期待本身還蘊含著巨大的危險因素,即一旦刻苦修煉卻無法在現實中真正實現刀槍不入,“信仰”的大廈頃刻間將會轟然倒塌。

328窟和45窟為唐朝作品。窟製為單室,頂為覆鬥式結構。一鋪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的組合很具代表性。328窟馬蹄形佛床末首原有一供養菩薩,頗具神韻,可惜為華爾納掠走。45窟南壁通壁的出自《法華經》之《觀音普門品》的觀音經變更是極品,同學們在感嘆之餘,不僅感到敦煌歷史地理位置之重要,更是感受到當時的人們渴求盛世太平的心情。

130窟和96窟為大像窟。前者雖屢次重修,但頭部仍有原貌,亦可窺大唐風采之一斑。此窟的引人入勝之處,除佛像的偉岸高聳外,亦在於其甬道南壁的供養人王夫人畫像。畫中人物體態豐滿,頭梳高髻,描蠶眉,眉尾上挑,口若櫻桃,著石榴裙,形態同《簪花仕女圖》十分相似。這是受中原周家樣影響所致。130窟北大像為武則天當政時所修,衣著華麗,體態豐腴,抹胸下拉,雙乳外露,顯示了一位女性化極強的菩薩形象,此實乃僧眾為邀上層之好而作。

從洞窟出來,同學們又參觀了文物保護研究所。參觀結束後,大家思緒萬千,大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感。看了莫高窟的這些精妙絕倫的作品,前幾天參觀給大家的帶來的興奮已經蕩然無存。莫高窟所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遠遠超出了同學們的想像,大家都感到莫高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永遠是國人的驕傲,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保護工作更是我們對後代所做重要交待。遺憾的是,滿懷著眷戀和數不清的問題,我們不得不離開。大家知道再看一天兩天也沒什麼效果,因為一上午的參觀所帶給大家的巨大的資訊量使所有的同學都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深感自己知識還缺欠很多,尚無足夠的學力在短時間消化這麼大量而複雜的資訊。同學們紛紛表示,回去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專業知識,才能對得起先人們創造的如此偉大的文明。

當日下午,為了尋找玉門關、漢長城遺址和河倉古城,冒著高達40多度的酷暑高溫,汽車在茫茫戈壁中就像一隻緩緩爬行的螞蟻。隨處可見的海市蜃樓因為天氣太熱並沒有使同學們興奮異常,但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之後,遠遠看到玉門關的輪廓時,車廂裡沸騰了。這幾處遺址在一般人眼裡早已沒什麼看頭,但對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來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些斷壁殘垣背後所隱含的無窮的歷史意蘊以及引起的無止境的懷古情愫,讓人覺得歷史的長河就如同這茫茫瀚海一樣浩淼無邊。

7月7日,在順路登過鳴沙山,看過月牙泉後,驅車向莫高姊妹榆林窟進發。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在一處峽谷中看了它。在這裡,首先讓同學們感動的不是窟中精美的藝術作品,而是在這裡工作的學者。他們讓人想到范文瀾先生的一句話: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這裡沒有電話,只是每天下午四點準時與敦煌研究院通過電報傳達資訊;買菜很不方便,每隔幾天到安西縣城買一次菜,一來回就是在半天。但是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在這裡工作的學者們十幾年如一日,研究和保護著這裡的藝術瑰寶。由於鄭老師的努力,敦煌研究院破天荒地同意榆林窟所有洞窟全部為同學們開放,只可惜由於時間關係,只能參觀其中的一部分,面對這樣好的機會,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遺憾。講解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包括2、3、4、25窟等特窟在內的13個洞窟。這裡的洞窟基本上都是單室,甬道互相連通,頂多為覆鬥頂,亦有少數穹窿頂。室內佛壇上塑像多毀,現存者多為明清時期重塑之劣質品。與莫高窟的前代塑像相對比,同學們都慨嘆敦煌佛教藝術明清以來沒落得如此迅速。但這裡有不少極品壁畫,如25窟南北兩壁觀無量壽經變和彌勒經變中的人物雙腮搓紅,粉如新敷,有同學對“老人詣冢”進行分析,推匯出印度古習俗與《彌勒上生經》的關係。2窟西壁門南北兩側的水月觀音圖,是壁畫中的絕世精品。據記載,此實為周昉所創。3窟西壁門南北兩側有文殊普賢變兩鋪,中有“唐僧取經”歸來圖一方;東壁南段有觀音經變一鋪,中有打鐵圖和釀酒圖,極具研究價值。榆林窟雖只有42窟,較早者亦不過唐朝,然其技法之特殊,儲存之精良,選題之獨特,實乃莫高窟之一大補充,部分壁畫的水平超過莫高窟同期作品。

至此我們結束了對佛教石窟的考察。許多同學認為,要詳究一窟,首先要熟悉歷史典籍和佛經,瞭解典籍要義,還要對繪畫比較熟悉,這樣再來莫高榆林,就不致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的遺憾了。

歷史社會實踐報告 篇4

7月31日,我校13名大一本科同學在魯雄剛副書記、副校長的帶領下,在上海站乘坐k560次列車,經過24小時20分鐘的車程,於8月1日午後順利抵達延安站。延安小分隊的活動將圍繞“延安紅色精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再發現與新形式宣傳”這一課題展開。

一下火車,同學們就被延安當地獨具特色的地理風貌吸引:林木蔥鬱的高山環繞城市,房屋建築依山而建,裸露的黃土與穿山而建的公路隧道,目之所及的一切使同學們腦海中原本由影視作品塑造出的陝北樣貌第一次鮮活起來,而這裡崢嶸的革命歲月也慢慢鋪展開來。

在10天的行程中,同學們首先抵達延安市區,以延安大學為基點探索延安室內的紅色遺蹟、文化設施、新聞出版機構與主要商圈;隨後,奔赴南泥灣,以當年三五九旅戰士們棲居的山頭為基點學剪紙、包餃子、唱民歌;末了,前往西安,在博物館與巨集大的歷史遺產前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發展脈絡。

在延安大學的協助下,同學們很快在延大學生宿舍安頓下來,與本校迥然相異的住宿環境:八人間寢室、公用水房、洗手間、定時23點熄燈、沒有空調和電扇,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別樣趣味的大學生活。稍事休整,第二天,實踐活動便正式展開。

同學們首先來到的是延安大學內的校史館與路遙紀念館。在校史館中,通過講解員飽含深情的講解,同學們瞭解了延安大學曲折的建校過程,而延大的建校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國在那一艱難時期的建國史、我黨在延安期間發展史的縮影。延安大學在1941年由澤東青年幹校、中國女子大學和陝北公學院合併而成。在今天,依託著其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專業成為了其特色專業,學校正源源不斷地為延安當地以至於陝西省全省輸送著各類人才。其校史中許多校友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通過了解同學們認識到,如果延安大學加大對於優勢專業的投入,甚至以此形成一種文化產業,那麼相信這樣的一段光榮歷史一定會反哺延安人民,進一步促進其經濟的發展。

接下來在延安大學學生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了路遙紀念館,瞭解路遙的生平。偉大的作家路遙正是因為熱愛,才能在貧困和疾病中也不放棄寫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文學創作。正如北大才女劉媛媛在演講中所說的“貧窮並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性”。即使生活貧困但精神世界仍然可以很富有,依然可以有所成就,追求在大多數人看來很奢侈的夢想。從《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同學們難以忘懷這位“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作家。路遙的作品將作為本次課題的重要切入口,成為成員們進一步瞭解黃土文化的重要契機。參觀學習過程中,魯雄剛副書記還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路遙及期作品的深刻認知,是同學們對路遙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形象。

接下來,同學們步行來到了楊家嶺革命舊址。在延安大禮堂外的樹陰下,同學們首先聆聽了延安大學行政學院團委書記李生策的報告《在樑家河村》,回顧了當年相應號召上山下鄉後的一系列成長史。從文革時父親遭受迫害,自己毅然決定下鄉,到無法堅持逃回北京,再到被祖父母鼓勵重返延安,與當地群眾共同建設,在屢遭駁回的基礎上,不斷申請入團、申請入黨,最終成功入黨並被選為樑家河村村支書,率先建設沼氣池的故事讓同學們不無感慨。同學們還了解到,在當今的延安,還有許多長期捐贈而得以不斷髮展的學校等設施。

隨後,大家走入黨的七大會址大禮堂。會廳內正中央掛著毛主席和朱德的畫像,兩邊的24面黨旗象徵著從1921—1945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0xx年。這裡見證了“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七大的召開,也見證過名劇《白毛女》的首映。禮堂不遠處的中央辦公廳,是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舉行地。周圍,分佈著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等人的舊居。同學們穿梭於一個又一個窯洞中,在陰涼的窯洞中感受著當年熱火朝天的革命工作氛圍。

此時的延安,難得地下起了雷暴雨,延河由於上游水庫洩洪,水位上漲了不少,整個延安突然又籠罩在了煙雨之中,平添幾分秀氣,顯出了少有的面貌。

第二天的參觀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畫上了句號。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展現延安革命歷史最全面、最廣泛的展示集中地。不論是黨來到延安、在延安發展各項事業、搞大生產運動還是後期的戰略轉移、再次解放延安,針對延安革命的各個重要歷史時期,館內都有豐富的展示。館內的講解與豐富的史料展示和場景復原,讓同學們對延安革命史中重要的人、事以及時間節點有了深入的瞭解。“世界的延安”展廳也將成為小分隊課題的重要切入點,期望深入瞭解在延安的國際友人及他們與延安革命史交織的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夜裡,歷經不少周折,校黨委朱志遠書記專程來到了延安,看望參加實踐的同學並一起參加了小分隊的活動。次日夜晚,朱書記還饒有興致與部分同學一起來到街邊小吃店,一邊關心學生的食宿問題,一邊交流社會實踐的體驗,使同學們感受到了學校的關心和對社會實踐工作的高度重視。

第三天一早,朱書記、魯書記與同學們一起乘坐公交抵達南橋,參觀西北局舊址博物館。與其他博物館不同,這裡除了黨的建設工作外,更加偏重西北局在發展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係上的成果,詳實展示了陝甘寧邊區建設的經濟資料,展櫃裡也放著許多老百姓生活常用的物品。在序言廳的牆上,摘錄著毛主席的一句話“我說陝北是亮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陝北已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試驗區。”“這裡就好像是整個當今中國的prototype。”一圈瀏覽後,同學們對陝北地區是怎樣孕育出了整個新中國文明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隨後,大家來到了抗大舊址紀念館。大門口的“活潑、緊張、嚴肅、活潑”分外搶眼。整個展館,完整展現了抗大從沒有教員、沒有教材、沒有教室的“三無”學校,通過在延安革命時期不斷吸納生源與人才,最終發展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國防大學等多所學校,成為新中國公立高等教育源頭的完整歷程。窯洞教室、草紙教材、糙米糠菜、幾十人的大通鋪與如今的上科大校園彷彿站在歷史隧道的兩頭。從一無所有到光輝遍灑,抗大的辦學歷程無疑激勵著每一個人在踐行“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的上科大人才培養理念的路上走得更遠。

在雨中,學校領導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延安市地標——寶塔山的山頂,放眼山下,盡是當今延安城區整齊、欣欣向榮的面貌。同學們在革命紀念館曾經瞭解到,當年在日軍與軍的輪番轟炸下,延安古城幾乎喪失殆盡,而只有寶塔作為航標得以留存。一時間,同學們漲起了豪情,登上臺階,一起擺出了前進的手勢。

第四天一早,同學們又和朱書記與魯書記共同乘坐公交車來到了棗園革命遺址附近。大家首先來到了張思德紀念碑前,聆聽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黨性教育教研室教授李世民講述延安精神與張思德的事蹟。李教授以親近生活的口吻,將張思德的優秀品質概括為“言必信、行必果”、“說的少、做的多”,並一同分析了白求恩同志與雷鋒同志的事蹟。末了,李教授還提醒同學們注重歷史唯物主義,要結合歷史環境來分析人物,才有價值與意義。

隨後,大家步行來到棗園舊址,瞻仰遺蹟。毛澤東主席一生159篇重要文章,122篇寫於延安,而其中29篇就在棗園完成。棗園內的灌溉溝渠和一間間窯洞,大家聽著講解,一處處走過。

幾站公交車又將大家帶到了唐樂宮劇場,品鑑舞臺劇《延安保育院》。在《延安頌》、《延安保衛戰》等當地的大型演出中,該劇因著眼點獨特、情節動人、視覺效果出色而獲得了更多的好評。在這裡,組內的同學發生了意見上的碰撞與交織。一些同學在演出結束後熱淚盈眶,也有一些同學認為劇情沒有跳出老規矩、沒有營造好整體的節奏。該劇將作為課題“新形式宣傳”部分的重點研究物件,探索進行符合當代人審美習慣的紅色文化衍生宣傳應該具有哪些合適的手段與出發點,也力圖為該劇本身提出有益的建議。

下午,同學們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延安大學團委,聆聽李教授的報告《延安精神與成功之路》。報告中,李教授指出,不管是奧運精神還是世博精神,歸根結底,他們都發源於陝北、發源於延安。李教授說,延安精神歸根結底是“艱苦奮鬥”精神,加上黨中央正確的政治路線,就能將黨,將國家,帶上成功之路。同學們就馬錫五審判法這一話題進行了一些提問,李教授由此告訴大家,“司法為民”,中國社會目標是法治,然而當下不能完全脫離人治,因而馬錫五審判法在當下依舊有它的意義在。李教授最後說到,做事,我們要講求辯證唯物主義;做人,我們要講求歷史唯物主義。

第五天,由於前期活動緊湊,不少同學感覺疲憊,小分隊進一步分為小組進行活動。一個小組上午出發,前往鳳凰山附近進行了考察,探訪了陝甘寧邊區銀行舊址與延安市中山圖書館(即市圖書館)。同學們發現,延安市市內的文化設施亟待完善,市圖書館內的圖書更新緩慢,建築陳舊,讀者稀少;而街上曾有過的書報亭也在市容整治的時候被一筆抹去,作為新華書店的發祥地,城市中卻難覓書香,讓人惋惜。

另一個小組下午出發,來到了《延安日報》社,找到了許懷金社長,一方面瞭解延安市的經濟發展情況與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調研延安媒體行業的新媒體發展規劃。許社長親切地向同學介紹說,延安依靠豐富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長期以來有著較好的經濟基礎。但是近年來受到國際能源市場價格下跌影響,開始步入了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的階段。許社長同時也驕傲地說,延安地區豐富的紅色革命遺址、黃帝陵與陝北黃土風情人文風情也是延安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資源。安塞縣的腰鼓早已在世界各地打響,教練員供不應求。《星光大道》節目中,陝北民歌歌手也屢屢奪冠,颳起一股“陝北風”。民間剪紙更是充滿藝術氣息,惹人喜愛。在新媒體發展問題上,許社長拿出了市委市政府的許多檔案說,在新一輪媒體融合建設中,《延安日報》社擔綱了延安新聞網、延安日報網的建設工作,即將進行早期過刊數字化,微信、微博、客戶端全覆蓋,多媒體採編平臺培訓等工作。本次課題將試圖建立一個介紹延安歷史資源的專題網站,期望能與延安新聞網合作,為自助遊旅客提供充分的導覽資訊。

第六天一早,同學們拜訪了八一敬老院。與別的敬老院不同,這裡的老人基本都是經歷過戰役的延安地區的老人。在交流過程中,有的老人興致勃勃拿出自己的書法作品給同學們展示;有的老人拉著同學的手在掛滿歷史照片的走廊裡一路小跑,興奮地介紹著革命的歲月;有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就唱起了嘹亮的軍歌。儘管年事已高,但老人們個個神采奕奕,看同學們聽不懂陝北方言,就動筆寫了起來。臨走時,幾位老人把同學們拉到了毛主席像旁一起拍了照,同學們都感嘆道“這裡真不像一家敬老院啊”。

晚上,在動身前往南泥灣的前夜,同學們和帶隊老師來到了延安大學團委的辦公室,進行了一次思想交流會,討論了近期在延安的參觀與實踐後的感受,並結合課題主要切入點“國際友人在延安”、“《延安保育院》演出”、“路遙的黃土高原”、“新媒體宣傳建設”的撰稿方案,對延安市中心“千城一面”、抗大與科大創校比較、延安地區經濟發展的未來、當代人接受紅色教育時不自覺“跳出”歷史情境,難以浸入、八一敬老院所見所聞、文化設施建設落後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進一步提升了對延安精神和紅色文化的認識,並以此結束了小分隊在延安市區的實踐活動。

8月7日一早,同學們與陪伴了多日的延安大學團委的志願者同學們告別。同學們將離開延安市區,前往南泥灣,住宿窯洞,捲起褲管,下地幹活,開展下一段珍貴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