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延遲退休年齡哪年開始調研報告

延遲退休什麼時間執行

延遲退休年齡哪年開始調研報告

在1月24日人社部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延遲退休政策至少要從適應人口預期壽命增長的需要、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開發老年人力資源三個方面進行考慮。

據小編了解,人社部課題組於XX年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供了一份有關中國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政策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說,XX年中國勞動力資源總量首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XX年勞動力供給減少了345萬。

胡曉義在去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這一訊號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已經要結束了。

前述報告預測,未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的減少,將以2020年為一個節點,在2020年前,勞動年齡人口降幅相對較緩,之後便會進入一個勞動年齡人口加速收縮的階段。按年齡段測算,2020年中國16-59歲人口數量預計為9.0億人,而到2035年左右,16-64歲人口預計仍可保有8.9億人。這意味著,如果逐步推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到65歲,即將“勞動年齡人口”的年齡上限從目前的59歲提高到64歲,則保有同等規模的勞動年齡人口的時間可延遲XX年。

鑑於以上原因,人社部對延遲退休政策推行的時間,以及延遲方案,已有初步的設計:有可能在“xx”後期出臺政策,“xx”期間作相關準備工作,並在2020年左右開始正式實施,此後採取“小步慢跑、逐步推進”的方式,在2035年左右或更晚一些時間,將男女勞動者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提高到65歲。

金維剛表示,未來改革方案將以比較穩妥的形式出臺,不會一出政策馬上就實施。“這將是個緩慢的過程。”

延遲退休方案

第一,從XX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3延遲多少年?

三問延遲退休

1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老齡化加劇是主因,養老金缺口亦存在

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男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這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說,“而目前,我國人口預期壽命達到74歲(城鎮更高),企業職工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明顯偏低。”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學專家王豐認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法定的退休年齡早就不能適應目前的老齡化速度。

有關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左右,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30%左右。王豐說,延遲退休年齡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好處的,應該允許仍能工作又不佔用社會行政資源的人繼續工作。

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缺口有多大?這又是否為延遲退休的一大原因?

關於養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個數據是XX年釋出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報告稱,到XX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達到18.3萬億元。

如果存在,養老金的缺口在哪裡?原則上,個人所交納的佔工資基數8%的養老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交的另外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而缺口指的是個人賬戶裡的錢去支付現在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了。

“從目前的各項資料來看,養老金的缺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應該說現在的資料都不準確。”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祕書長孫群義說,目前存在的缺口主要指養老金個人賬戶的“空賬”、還有統籌賬戶收不抵支的“赤字”。

2為何要“漸進式”延退?

“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

尹蔚民表示,實施延遲退休之前,會先把方案公佈,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尹舉例說,“比如現在公佈了這個方案,5年以後才可以實施。如果我是55歲退休,5年以後實施也就是55歲零兩個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歲零6個月退休,就是這樣一個心理預期,漸進式的。”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認為,“小步漸進”是延遲退休較好的方式,既與國際接軌,又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接受,對社會造成的震動更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強調,國家不能剛性決定退休年齡,過去“一刀切”的形式過於簡單,人社部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進一步測算養老金賬目,有資料支撐,同時參考民意。 3延遲多少年?

幾大方案均建議推遲至65歲,男女同齡

尹蔚民說,漸進式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採取的政策,有一些發達國家目前的退休年齡已經是65歲甚至67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目前社會上對這個問題沒有形成共識,有各種各樣的意見、建議。有一部分人贊成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對的。截至目前,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銀行等機構已陸續向人社部提交了各種版本的養老保險改革方案。

中國社科院去年底釋出一份報告提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和建議: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

清華大學的專家團隊公佈的方案,建議從XX年開始實施有步驟的延遲退休計劃,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的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提出,延遲退休應女先男後或女快男慢,用30年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同時,延遲退休者應在養老金水平上得到補償。鄭功成也強調,延遲退休應堅持小步漸進而不是大步急進。即每年延長2-6個月的工作時間,經過30年左右的推進,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

擴充套件知識:延遲退休政策來了,如何讓“五險一金”不白繳?

近日,國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我國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經中央批准後,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如此看來,延遲退休對每個仍有較長工作年限的在職人員來說,將不可避免。需要注意的是,退休年齡往後推,與其相關的“五險一金”也將發生一些改變。

養老保險

有工作要繳沒工作自己也要繳

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層面的一項基礎養老制度,一般要繳滿XX年,到退休時才能終生領取基本養老金。通常單位和個人會各繳一定比例。但沒有單位的也建議最好自己去當地的社保中心繳納且堅持繳滿XX年,這樣退休後才能有基礎養老保障。醫療保險

每月定點醫院300元統籌費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