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農業資訊化建設調研報告

本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等調研方法,對xx農業資訊化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該區農業資訊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概括總結,以期為該地區農業資訊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對策的同時,促進xx農業資訊化建設。

農業資訊化建設調研報告

一、農業資訊化的重要性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三農” 問題尤為重要。黨在xx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並在xx屆三中全會對此進行全面闡述: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優化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要走機械化、產業化、資訊化之路。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的時代,世界在資訊化,農業也在資訊化。因此,加強農業資訊化建設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黨的xx大明確指出“資訊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並把大力推進資訊化作為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業資訊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農業資訊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學術界關於農業資訊化雖然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農業資訊化的量化指標尚未確定,對於農業資訊化的涵義的認識還處在一個不斷髮展的時期。但普遍認為,農業資訊化是指資訊科學在農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通過資訊網路把農業生產、管理、農資及農產品市場等領域、環節緊密地連線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系統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XX)將農業資訊化定義為: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資訊支援,並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效率的相關產業的總稱。

雖然目前還不能就農業資訊化的概念達成共識,但是筆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發現,農業資訊化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資訊和知識成為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資訊和技術諮詢服務業成為整個農業結構的基礎產業;(2)農業資訊化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資訊科技在農業上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3)農業資訊化的內涵至少應包括以下五個領域:農民生活消費資訊化,農業基礎設施資訊化,農業科學技術資訊化,農業經營管理資訊化,農業資源環境資訊化。”

近年來,隨著農業資訊科技的發展,有關農業資訊化的新術語相繼出現,為農業資訊化增添了新的內容。主要包括:數字農業、資訊農業、精準農業、電腦農業、數字鴻溝等概念。

加強農業資訊化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農業資訊化建設必須堅持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緊貼“三農”實際,加強資訊體系建設,強化資訊為農服務,必須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邊服務,紮實有序地推進農業資訊化建設。

xx市xx鎮是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具有1520年的縣級建制史。該鎮農業、工業發展並駕齊驅,農業以水稻、蠶桑、甘蔗、蔬菜、水果為主,工業以水電、製衣、甘蔗化工、秸專案、等為主。xx已初步形成了蠶桑、豐產林、筍竹、甘蔗等農業產業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歷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說。

對於這樣一個千年古鎮,我們此次調研就是要對xx市xx鎮的農業資訊化發展現狀展開調研,具體調研當地網路鋪設情況,電腦普及情況,“資訊大篷車”、“資訊直通車”開展情況,村民資訊化意識,村民利用網路資訊等情況,並做出我們的反饋和建議,以我們的實際行動服務農業資訊化。

(1)調研物件:廣東省資訊產業廳、xx市科技局、xx鎮政府農藥店,

菜市場,電腦城,xx一中周邊農村的養殖戶、種植戶(蠶桑基地,沙糖桔園等)以及散戶。

(2)調研方法:本次調研主要採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這兩種調研方法。本次問卷回收100份,有效問卷96份,有效率為96%,問卷編制了13道題,其中單選8道,多選5道。資料採用電腦軟體excel處理。訪談人數 7人 ,採用筆記及錄音的方式記錄訪談的內容。

(3)調研內容:本次調研根據農業資訊化開展的步驟,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調研:

a.硬體設施:調查當地網路鋪設情況,電腦普及情況,有線電視普及情況;b.服務平臺:瞭解“資訊大篷車”、“資訊直通車”、手機簡訊服務開展情況;c.村民資訊化意識:調研村民資訊化意識,村民利用網路資訊的情況。

圖1 村莊網路鋪設情況

在訪談中筆者得知,xx市對xx鎮有硬體設施的資金投入,但鑑於當地地區實際情況,出現兩種局面:鎮區硬體設施建設較為完善,農村則將資金應用到解決村民的生活問題上,無法投入資金進行良好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

圖1的資料是從被調查者中得出的資料,從中可以看出xx鎮大部分的村莊是沒有鋪設網路的。而從某村的支書口中得知,他們村的網路也是剛剛建好的。

圖2 村民電腦配置情況

從圖2可以看出,目前該鎮只有27%的村民家配置了電腦,而大部分的村民家目前還沒有電腦,由此看出,該鎮的電腦普及率不高。

圖3 村民使用電腦的情況

從圖3得出,在擁有電腦的村民家庭中,電腦的主要使用者是他們的子女,村民本身使用電腦的頻率比較低,其原因是農民不懂相關的電腦操作技術。而雖然有部分農民懂得使用電腦,但是主要用來娛樂或是看新聞,只有10%的農戶會用於獲取農業資訊,由此可知,農民的農業資訊化意識還比較低。筆者從訪談中得知,有些村民家有電視也很少關注農業資訊,更何況是沒有電腦呢。

圖4 村民有無聽過“資訊大篷車”服務平臺

從圖4得出,絕大部分的農民從來沒有了解過資訊大篷車,由此說明雖然資訊大篷車深入農村開展活動,但是宣傳力度還不夠。也可能是,村民忙於自身的農活,並沒有這種意識去了解這方面的資訊,也不知道了解多一點資訊對他們的農業生產會有好處。雖然有部分的村民聽過“資訊大篷車”,但是也只是聽過而已,在後面問到“資訊大篷車”來過幾次時,沒有人答得上來。而對於“資訊大篷車”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務,在所被調查者中,甚少人知道。

圖5 村民有無聽過“資訊直通車”服務平臺

圖5顯示,85.40%的農民並沒有聽過“資訊直通車”服務平臺,由此可見,“資訊直通車”服務平臺的宣傳力度不夠,並沒有在農民群體中形成效應。

圖6 “資訊直通車”提供的服務

圖6顯示,資訊直通車在提供服務的內容方面主要是有關的農業科技資訊,在提供產品銷售途徑等方面略顯不夠。採訪中,筆者瞭解到,xx鎮有相當一部分農民不瞭解電腦最基本的操作,例如:開關電腦。這方面也是與xx鎮村民電腦的擁有量有關。

圖7 村民獲取農業資訊的渠道

從圖7可以看出,村民獲取農業資訊的渠道很多。其中有線電視所佔比例最高,有21.70%,鄉親們互相傳達這種途徑佔15%,圖書報刊雜誌佔11.7%,別人示範佔13.3%。村政府宣傳佔8.3%,而選項其他佔了15%,從問卷中瞭解到主要是農科站、技術站。以上這些是比較傳統取得農業資訊的渠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通訊用到了農業資訊方面,從圖中得知,這種途徑也佔到了14.7%,從中反映出了科技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此外,圖中顯示沒有獲取資訊途徑的村民還有存在,佔0.3%。從採訪中,筆者得知的確有些村民是資訊封鎖型的,對外界不聞不問,只管自己的農活,問及他原因,他則說外面的世界太亂了。

而有些村民選擇跟公司合作的,其主要資訊來源是公司,他們只負責養,價格技術方面的資訊主要靠公司傳達。

圖8 鎮上有無農業資訊培訓中心

圖8顯示村民對鎮上的農業資訊培訓中心不瞭解,73%的被調查者中不知道有農業資訊培訓中心這回事,由此可知,村民對這方面的意識比較淡薄。筆者從訪談某村的一位村支書中得知,政府每年都有技術培訓的,村委或居委向農民宣傳什麼時候有培訓活動,一年都有十次八次。但是參加的人比較少,村民沒什麼興趣去聽,即使是給他們發補助,他們也不願意去聽。支書還說,村民不想參加的原因是村民沒什麼文化,學不進去,現場指導會比較好點。村民對農業資訊方面的意識還是很不足的,而這種不足的原因又是根本性的,看來,普及義務教育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是很至關重要的。

圖9 村民參加農業資訊方面培訓的情況

從圖9可以得知,被調查者中只有14%的村民接受農業資訊方面的培訓。上面已經提到,參加農業資訊培訓的村民所佔比例少的原因,一方面是農民的意識不夠,另一方面則是村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夠,在被調查的村民中,有60%以上的村民的文化水平在國小水平下,甚至是文盲的。

圖10 村民對農業資訊的需求

從圖10可以看出xx鎮村民對農業資訊的各方面都有需求。其中對於天氣預報方面的資訊居高,佔了24.19%,說明村民比較關注天氣方面的資訊。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資訊位居其二,佔了20.97%,看來價格還是很受村民關注的。從圖中,還可以看到被調查者當中有9.68%的村民希望獲得外出務工的資訊,可知這些村民有放棄務農的打算,主要原因可能是莊稼收成不好或者是市場不樂觀。筆者在訪談中獲知,部分村民不懂得如何種植,只是盲目地去種植,這樣收成自然不好,再加上天災,有時一年下來成本回收不了。

農業資訊化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工程,對農村的經濟發展乃至整個農村發展有重要意義。鑑於目前xx市xx鎮農業資訊化各方面較為落後的情況,為幫助xx鎮加強當地人的農業資訊化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農業資訊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們儘自己有限的能力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硬體設施

硬體環境是農業資訊化的基礎。有了最基本的設施,其他一切工作才能開展。針對電腦擁有量低的特點,建議各村委免費為村民鋪設網路,免費開放公用電腦,並讓專業技術人員教予村民最基本的電腦操作。

2、加強農業資訊化服務平臺的宣傳力度

鑑於村民對於農業資訊化的一些服務平臺不是很瞭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們給予的建議是村委幹部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力度,可以通過廣播、走訪村民、派發宣傳單等方式,讓村民瞭解相關的資訊,同時也可在村務公告欄裡貼上最新的農業資訊。

3、開展農業資訊培訓,提高農民資訊化意識

村民資訊化意識不高,是阻礙xx農業資訊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村委、相關的農業、種養業諮詢公司應多給農民組織一些專業培訓、發放農業種植小冊子等等。最主要的是要爭取逐步轉變農民那種“靠天種養,靠自己摸索”的傳統觀念。

4、提高村民的基礎文化水平

據筆者瞭解,xx的大部分種養業專業戶是文盲。識字率低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資訊的溝通。所以,政府應該進一步地提高整個鎮的教育教學水平,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來完善我們的教育事業,以教育促進農業資訊化發展。

5、鼓勵青年一代加入農業生產中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目前的農民大部分都是五十左右的中年人,他們在幾十年的種植活動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種植方式,很難接受新鮮的資訊,而青年一代基本上都放棄農業生產,選擇外出務工。其實,青年一代的知識水平高,掌握了相關的技能,應該鼓勵其投入農業資訊化建設中,讓本地的農業走向科技化、資訊化、規模化。

以上只是我們對於此次調研所反應的一些情況的建議,望能給予xx農業資訊化發展有所幫助。

農業資訊化的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它不是僅僅靠硬體的建設,服務平臺的建設就能發展起來的,更重要的還是人們對農業資訊化的意識。如果人們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即使硬體服務平臺建設得再好,還是利用不起來。農業資訊化的完善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