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方案 > 活動方案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精選23篇)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

【遊戲主題由來】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精選23篇)

洗髮、理髮是每個幼兒都經歷的事,它有生活經驗作支援,貼近幼兒。對幼兒來說並不陌生,孩子們喜歡在娃娃家裡用頭梳在娃娃頭髮上梳呀梳,女孩子還喜歡給娃娃扎鞭子等,看到孩子這麼喜歡,於是我們開展了"理髮店"的主題。

【遊戲總目標】

1.學習扮演理髮店的理髮師,初步瞭解理髮師的工作職責、理髮程式和不同的髮型。

2.遊戲中能大膽地進行顧客與理髮師之間的對話,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3.學習用協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嘗試解決遊戲中出現的問題。

4.能在遊戲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體驗角色扮演、交往的樂趣。

第一次遊戲【活動目標】

1.瞭解理髮店的工作人員,初步瞭解理髮師的工作職責。

2.會簡單地溝通,並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談話活動中與幼兒討論以下問題。你的頭髮長了怎麼辦?你去理髮店理髮嗎?理髮店裡都有哪些工作人員? 引導幼兒初步瞭解理髮店在生活中的用途。

材料準備:提供頭梳、剪刀、電吹風等玩具。

環境創設:佈置理髮店場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一)教師:小朋友們的頭髮長了怎麼辦呢?那麼,理髮店裡都有哪些工作人員?

(二)教師當理髮師給某位幼兒理髮,進行情景示範,邊說邊示範,讓幼兒初步瞭解理髮的程式。

二、提出遊戲要求。

(一)遊戲前要先把遊戲材料擺放好。

(二)遊戲時要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如理髮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式等。

(三)要做文明的顧客。

三、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開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一)觀察幼兒能否主動並適宜地擺放遊戲材料。

(二)重點觀察理髮師的工作情況。

(三)觀察顧客與理髮師之間的溝通情況,是否使用禮貌用語,以及遊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師幼分享遊戲體驗,評價遊戲情況。

(一)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二)交流遊戲情況。

教師:今天誰去理髮店理髮了?你喜歡哪個理髮師?為什麼?遊戲中出現了問題了嗎?解決了嗎?怎麼解決?

第二次遊戲【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第一次玩"理髮店"的遊戲,幼兒的興致很高。遊戲前的談話活動、情景表演使幼兒初步瞭解;理髮店的工作人員是怎麼工作的,觀察到理髮師是怎麼理髮的。因此,幼兒在扮演理髮師時角色意識較強,會有模有樣的理髮。遊戲中來理髮的顧客和理髮師也會進行溝通,如"我要理髮""洗頭髮吧"等等。但是在遊戲時,理髮師只知道顧客一來就馬上讓顧客坐在椅子上,開始剪頭髮,對理髮的程式不是很清楚,顯得有點混亂,常常先後順序顛倒。針對這個問題,我將本次遊戲的目標進行了調整。請家長利用雙休的時間帶幼兒去理髮店理髮,親身體驗當顧客的感覺,並瞭解理髮師理髮的程式。

【活動目標】

1.瞭解理髮的程式,如:理髮→剪髮→吹頭髮。

2.會進行禮貌的對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情景表演"理髮",並將理髮程式畫成示意圖。

材料準備:在遊戲區投放理髮的程式示意圖以及剪刀、電吹風等玩具,讓幼兒學當理髮師。

環境創設:在理髮店的相應地方掛上理髮程式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示範,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理髮的程式。

(一)教師:理髮師是怎麼工作的?(理髮→剪髮→吹頭髮。)教師出示理髮程式示意圖。

(二)請兩個幼兒上來,一個當理髮師,一個當顧客。理髮師理髮時,教師一邊指著理髮程式示意圖,一邊講解理髮程式。

二、提出遊戲要求。

(一)遊戲前腰先把遊戲材料擺放好。

(二)理髮師在理髮時要看理髮程式示意圖理髮。

(三)理髮師要主動與顧客問好,顧客要做文明的顧客。

三、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開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一)觀察幼兒能否主動並適宜地擺放遊戲材料。

(二)重點觀察理髮店裡理髮師的工作情況,如理髮程式、是否禮貌接待顧客、顧客與理髮師之間的溝通情況等。

(三)觀察遊戲中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一)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二)交流遊戲情況。

教師:今天誰去理髮店理髮了?理髮師怎麼迎接?你說什麼?理髮師怎麼做?遊戲中出現什麼問題了嗎?解決了嗎?怎麼解決?

第三次遊戲【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在上次遊戲中,幼兒之間玩得特別開心。理髮師有了理髮程式示意圖後,理髮時有條理,不會先後順序顛倒了。理髮師與顧客之間的對話更豐富了,理髮師會問"你要剪什麼頭髮",顧客會用手比畫著回答。但在過程中,幼兒因為缺乏表達這方面語言的經驗,不會表達要剪什麼髮型。因此在本次遊戲中教師畫了幾個髮型投放到理髮店以解決幼兒無法表達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2

目標:

1.通過運用手掌、指尖做搓、團、壓等動作,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2.學習使用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準備:

音樂《伸出雙手來》《圓圈舞》《唐老鴨》,彩色膠泥若干,布娃娃3個,碗若干,彩虹傘一把,盤子13只。

過程:

對家長的指導語:手的精細動作能力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例如,6個月以內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抓握,6~12個月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捏,而2~2.5歲寶寶的精細動作又有了跨越式發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製作湯圓鍛鍊寶寶手掌、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和家長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

1.問候時光

教師出示一個布娃娃,並以布娃娃的口吻一一向寶寶問好,被問候的寶寶要點頭向大家示意。

2.歡樂模仿操

家長和寶寶一起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複習模仿操伸出雙手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新操圓圈舞。重點讓家長引導寶寶學習跟著節奏做操。

3.手指遊戲

一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啊,爬啊,爬啊;兩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啊,蹦啊,跳啊;三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啊,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烏龜啊,爬呀,爬呀;五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呀,變成大灰狼啊,嗷

4.親子活動:做湯圓

(1)教師示範用彩色膠泥做湯圓,用手掌做搓長、團圓的動作,用三指做拿、捻等精細動作。(搓長:將泥放在手心,兩手前後搓動,將泥搓成圓柱體。團圓:將泥放在兩手中間,兩手均勻加力轉動,將泥團成圓球。)

(2)教師示範把做好的湯圓餵給小動物吃,並說我請小狗吃湯圓了等。

(3)寶寶和家長一起給小動物們做湯圓,教師引導家長指導寶寶嘗試做搓長、團圓等動作。

(4)寶寶和家長一起請小動物吃湯圓。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學習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

5.歡樂彩虹傘

(1)紅豆豆、綠豆豆、黃豆豆

讓家長和寶寶各抓住一種顏色的傘邊,表示扮演相應顏色的豆豆。活動開始,教師念兒歌紅豆豆甜,黃豆豆圓,綠豆豆香。當教師說我們要抓黃豆豆時,抓著黃顏色傘邊的家長和寶寶趕快跑開。遊戲反覆進行。

(2)洗衣服

請寶寶坐在傘中間,家長按照教師的口令把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最後教師說:衣服洗乾淨了,甩一甩就幹了。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抖衣服的動作。

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為寶寶準備膠泥、面泥、陶泥等材料。在寶寶基本掌握團圓、搓長等動作後,家長可引導寶寶練習壓、拉等動作,除了做湯圓外,還可以做餃子、包子等,以鍛鍊寶寶的創造力。

建議:

1.活動時,家長要陪伴在寶寶身邊,避免寶寶將彩色泥團當作糖果誤食。

2.在活動中,寶寶可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寶寶能夠用手指做團圓、搓長等動作,但有的寶寶只能用手掌團和搓。家長要正確認識寶寶的能力發展水平,不能操之過急。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3

活動目標:

1、學說大海、池塘、小朋友與小水珠的對話,產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瞭解汙水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並簡單瞭解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水珠找家》故事圖畫、錄音磁帶,水資源被汙染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導,引起幼兒興趣,引出正題。

直接出示一盆水供幼兒仔細觀察:水是什麼樣子的?水有什麼特徵?讓幼兒親身體驗。

(通過生動有趣的談話激發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盆水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供幼兒仔細觀察,並且通過親身體驗水的特徵進入了課題,並請幼兒自己討論並大膽發言)

二、開展水是我們的朋友討論活動。

1、請幼兒自由討論:我們什麼地方會用到水?結合圖片,引導幼兒講述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如:平常我們洗衣、做飯、洗手、洗臉、洗澡,還有我們喝水,澆地,種花,種樹,打農藥等等,生活、生產,還有動物、植物都需要水。

2、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生活需要水,動物、植物也需要水,那麼水從哪裡來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江、河、湖、海……

3、教師小結:水除了地面上有江、河、湖、海的水,還有地底下有地下水,山上有流下來的瀑布,有冰川,還有天上落下來的雨水和雪水等等。

(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開展水是我們的朋友討論活動,展開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水與人們生活的關係,而且知道水是從哪裡來的)

三、講故事,瞭解水資源的珍貴。

1、聽錄音講故事,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小水珠找家的過程:小水珠找家時都遇到了誰?大海和池塘為什麼不是小水珠的家?小水珠最後找到家了嗎?為什麼幼兒園的荷花池是它的家?

2、教師結合圖片複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通過聽錄音和教師結合圖片複述故事的形式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有利於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主動地去學說大海、池塘、小朋友與小水珠的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__,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從而產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四、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1、觀看圖片資料,讓幼兒瞭解水被汙染後的現象和後果,知道水被汙染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

2、引導幼兒說說水被汙染的原因,並引導幼兒積極發言,說說都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保護水資源。

3、給幼兒講解現在缺水嚴重的現象,並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組織一次節約用水活動,並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宣傳,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活動反思:

水都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由於我們經常接觸到水,所以孩子們並不在意,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對水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尤其是我們組織的“節約用水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把洗手剩餘的水沖廁所、澆花、衝拖把等等,可以迴圈再利用。喝水的時候看到水龍頭沒有關緊,孩子們會主動提醒身邊的小朋友關緊水龍頭。以前總是有些調皮的孩子利用各種機會到廁所裡玩水,可是現在他們卻都成了節約用水的小衛士。我感到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節約每一滴水,回到家也發動家人一起節約用水,他們已經深刻感受到汙染水資源的利害關係,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4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一、主題來源:

在中班的語言活動中,幼兒學習了《講衛生,對對對》、《小河,對不起》等和環境衛生有關的課題,所以幼兒對環境有了必須的認識,另外經過科學活動《空氣寶寶》明白了此刻人類的環境出現了危機,人類的環保意識應當增強,所以此刻進行環保的主題貼合了幼兒的需求,也恰到好處的進行了環保教育。孩子是未來的期望,是祖國的棟樑,對於加深他們的環境保護的思想意識,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一名教師,從小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想經過豐富趣味的環保課堂,強化愛護、保護地球、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環保習慣、並以此帶動整個家庭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所以我開展了此次活動《環保小達人》,期望幼兒能夠樹立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二、主題目標:

1、認識到垃圾會影響地球環境,人類要減少垃圾,讓幼兒瞭解幾種廢舊物品的處理方法。

2、能說出環境受汙染的來源,認識其危害,瞭解環境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3、能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對環境汙染和保護環境的感受。

4、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激發幼兒發明創造的慾望和探索精神,明白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動手操作本事,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5、讓幼兒經過對材料的動手操作真正能感受到廢舊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主題網路設計:

四、教學活動方案

活動一:《處理垃圾小妙招》

活動目標:

讓幼兒簡單的明白如何處理一些簡單的廢舊物品,並瞭解這樣去做的好處,旨在增強幼兒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日常的廢舊物品(廢舊的玩具、易拉罐、紙盒子、果皮等);

活動過程:

一、經過自我的實地觀察,發現問題。

1、教師展示自我觀察垃圾的情景。

2、幼兒自我討論問題,並進行交流。

3、小結:原先能夠經過創意改造再利用許多廢舊物品。

二、介紹幾種廢物利用的方法。

1、教師出示自我經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物品。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分組進行探討、交流,並思考還有哪些用處。

教師針對幼兒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玩具、廢舊衣服等處理的方法:修理、製作玩具用品、作為肥料、贈送他人等。

2、教師根據以上經驗進行提問:我們要怎樣樣處理這些垃圾呢?

幼兒根據自我的經驗進行討論並總結方法。

小結垃圾處理方法:創意製作、施肥、送人、迴圈利用。

三、教師採用語言和表演等形式總結方法

鼓勵孩子們和家長共同設計廣告語和宣傳語,並把這些好方法介紹給同伴的小朋友,讓大家共同分享。

活動二:《自制小玩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和家長採用簡單的繪畫方式設計簡單的玩具,如:沙灘玩具、存錢罐等。

2、根據各廢舊物品不一樣的特性,進行裁剪、貼上等方式製作玩具。

活動準備:

1、各種廢舊物品,如:易拉罐、紙盒子、包裝紙等,以及剪刀、膠水;

2、請家長與幼兒觀察教師準備的玩具,增強幼兒製作玩具的興趣

3、教師展示自我變廢為寶製作的小玩具。

4、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談話: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教師今日給大家準備了什麼樣的玩具呢?大家想不想一塊玩,並一齊製作自我的玩具呢?

2、教師播放課件,幼兒觀看"製作屬於自我的玩具"

幼兒欣賞完畢後,教師進行提問:

(1)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感覺怎樣樣啊?

幼兒自由回答,根據自我的感受發表意見

(2)教師:小朋友,那你們自我都喜歡什麼樣的玩具呢?想不想也經過自我製作出屬於自我的玩具呢?

3、幼兒參與:讓幼兒玩教師製作的玩具

(1)小朋友們,你們剛剛玩的玩具都是用什麼製作的呢?

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小朋友,我們自我家是不是也有很多廢舊的材料啊,那我們扔掉是不是很可惜,我們能夠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再利用,這樣我們就不會浪費了。

(3)教師:教師今日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廢舊材料,小朋友想不想也為自我製作一個專屬於自我的玩具呢?

(4)讓幼兒自行選擇自我需要的廢舊物品,教師從旁指導。

4、幼兒展示自我的玩具,並介紹自我的玩具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5、幼兒互相參觀其他幼兒製作的玩具。

6、教師讓幼兒表述製作並玩專屬於自我的玩具的感受?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這些玩具都很棒,並且都是用廢舊材料製作成的,今後我們要保護環境,合理的利用垃圾,進行迴圈再利用。

活動三:《我是環保小達人》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自我的經驗說出環境汙染的原因以及危害。

2、幼兒經過活動具有環保意識,能保護周圍的環境。

3、幼兒經過活動並互相交流自我的感受,明白環境汙染時不好的。

活動準備:

課件、圖畫紙、水彩筆和環保標語、讓幼兒有必須的環境保護知識並和家長討論過關於環保的還踢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

展示課件,讓幼兒經過觀察,並能夠提出問題。

經過觀看環境受到汙染,導致莊稼死亡、動物逃離,瞭解並明白環境受到了汙染

二、討論交流

1、讓幼兒初步瞭解汙染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明白的範圍內,哪些被汙染了,並讓幼兒分組討論,然後幼兒將自我的想法畫在紙上。

2、幼兒互相展示並進行分享。

3、教師再次展示各種汙染圖片,並討論其危害。

噪音汙染,生活垃圾、河流汙染、以及空氣汙染等

三、共同討論保護環境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自我的經驗共同討論我們保護環境的方法。最終教師進行總結:

1、爭當環保小達人

幼兒和家長一齊到社群進行宣傳環保的重要性並以身作則。

2、利用展板宣傳

帶領幼兒製作展板,並加上文字說明。

3、教師鼓勵幼兒利用週末和家長一齊打掃小區周圍的環境。

五、設計思路闡述:

中班的孩子已經擺脫了小班時的幼稚,逐漸具備了主人翁的意識,在活動中進取性很強,所以採取本次活動讓幼兒觀察一些被汙染的照片,讓幼兒明白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被一點一點的汙染,明白保護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在本次活動中經過討論讓幼兒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從小就要愛護、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經過自制小玩具活動,讓幼兒將廢舊的物品變廢為寶,合理的利用垃圾,讓幼兒明白迴圈再利用的道理,並讓幼兒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明白我們應當好好保護它。

在本次活動中,經過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讓沒有經驗的幼兒進取的參與到環保中,經過活動讓幼兒發表自我對環境保護的想法以及保護環境的方法,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

總之,保護環境,教師的教育作用很重要,作為教師我們應幫忙幼兒從小就懂得保護環境,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點點滴滴,愛護環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重點)

2、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難點)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有警察和警車、醫生和護士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電話或手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手機打給爸爸媽媽。(出示電話)

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

二、讓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又會出現?他們會怎麼做?(出示110圖片)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圖片。

三、遊戲"怎麼辦?""做什麼?"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遊戲,看看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呢?誰出現了?

活動結束:

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都很不錯,在遊戲時候,你們的善於思考了問題,而且記住了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詩歌《春天的祕密》讓幼兒以繪畫的形式想象表達出春天的景象。

2.繪畫時注意顏色搭配塗色要均勻。

3.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準備:

1.熟悉詩歌《春天的祕密》(知識經驗)

2.材料:彩筆、拉比、大圖畫紙6張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語言課上學的詩歌《春天的祕密》朗誦一下,從中引導幼兒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問:

(1)“你們先閉上眼睛想一想詩歌中都說到了哪些春天的祕密

(2)啟發幼兒想一想還有哪些是春天的祕密?(小燕子、小草、小動物)

3.討論畫春天的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4.分組討論設計本組繪畫內容進行分工(誰畫什麼自己要說出來,不與別人重複)商量時小聲點,不要把自己的內容讓別人聽到,要不然就不是祕密了。

5.幼兒分組開始畫,每名幼兒都要參與,一個一個的畫,畫好了的就可以塗色。

6.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將各組內容要保密,每組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特點,以免重複,可以提一些建議。

7.啟發引導幼兒想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畫成為祕密?延伸活動:裝訂好幼兒的作品放到表演區編故事。評析:幼兒在以往的繪畫中都是自己畫自己的,這次不同的是分小組創作,集體圍繞一個主題來設計,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這樣更增添了孩子們繪畫的興趣及創作的慾望。如:謝辰她們組:謝辰、紫薇畫畫比較好,謝辰畫了一棵開滿桃花的桃樹,紫薇畫了2只小鳥和3只蝴蝶,張良畫的花,張煒玉畫的太陽,柯慶才畫的大柳樹,底色為粉色,顯得畫面乾淨清新,很有特點。每副作品都體現了孩子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塗底色,一起選顏色,互相指導,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為的。最後一項怎樣使大家的作品成為祕密,孩子們想了許多的辦法。如:用布蓋上;放在窗簾後面;反過來擺放等。最後大家一致認可的是劉金鑫的辦法:在上面蓋一層紙,上面寫上“春天的祕密”。經過大家同意後,我將整個作品整理完成,幼兒看了很高興,使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不足:幼兒提出用別的方法來表現春天,沒有實踐。

原因:事先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這學期一直在繪畫上下功夫,只想讓幼兒通過繪畫方式來完成。

措施:在活動區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通過各種技能,讓幼兒任意創作,使孩子們感到活動還沒有結束。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稱及其生活習性。

2、知道要保護水的清潔環境。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觀看有關內容的動物世界錄影或圖片。

2、紙、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問: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生活在水中,它們的名字叫什麼?

2、觀看有關內容的動物世界錄影或圖片,幼兒認識水裡的動物。

(河裡的、池塘裡的、海洋裡的)

3、佈置三個環境(海洋、河、池塘),幼兒繪畫自己喜歡的水生動物,送它們回家。

4、討論:為什麼要這樣放?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續繼探索瞭解有關水生動物的知識。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8

活動目標:

讓幼兒簡單的知道如何處理一些簡單的廢舊物品,並瞭解這樣去做的好處,旨在增強幼兒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日常的廢舊物品(廢舊的玩具、易拉罐、紙盒子、果皮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發現問題。

1、老師展示自己觀察垃圾的情況。

2、幼兒自己討論問題,並進行交流。

3、小結:原來可以通過創意改造再利用許多廢舊物品。

二、介紹幾種廢物利用的方法。

1、教師出示自己通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物品。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分組進行探討、交流,並思考還有哪些用處。

教師針對幼兒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玩具、廢舊衣服等處理的方法:修理、製作玩具用品、作為肥料、贈送他人等。

2、教師根據以上經驗進行提問:我們要怎麼樣處理這些垃圾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討論並總結方法。

小結垃圾處理方法:創意製作、施肥、送人、迴圈利用。

三、教師採用語言和表演等形式總結方法

鼓勵孩子們和家長共同設計廣告語和宣傳語,並把這些好方法介紹給同伴的小朋友,讓大家共同分享。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9

【設計理念】

數字無處不在,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數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以猜數字的遊戲匯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在猜猜、找找、說說、玩玩、畫畫中進一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從而激發幼兒探索數字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目標】

1、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2、在比較觀察中,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數字變化後,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並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重點】知道數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數字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和數字的有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支筆、一份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活動。

1、出示10個顏色不一的格子,幼兒數出。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師:誰來告訴大家上面有幾個格子?

師:請你們在心裡數一數,數好的舉手。

師:他們哪裡不一樣?(簡單認知一下顏色)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師:現在你看到了什麼?

師:在這每一個格子中都藏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寶寶。

這些數字寶寶很調皮,要你猜猜他是誰?

接下來請你邊看邊猜它們分別是數字幾?

適當的提高挑戰性,請孩子們可以一口氣猜出兩個數字來。

二、結合生活中的數字,幼兒理解這些數字寶寶所表示的意義。

師:這10個數字寶寶是我們平時經常看到和聽到的,你在哪裡見到過這些數字寶寶呢?

幼兒自由回答。

(拓展思維:馬路上有數字嗎?汽車上有數字嗎?)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師:你們觀察很仔細哦。吳老師也在很多地方看到過數字,你有沒有看到過呢?我們一起來看圖片。

1、藥瓶。看一看這是什麼?(咳嗽糖漿)看到藥瓶上的數字了嗎?它代表什麼意思?

小結:這些數字告訴我們,我們在喝藥時,要看數字來喝,喝多了不行,喝少了也不行,根據醫生說得要喝得正合適,咳嗽才會好。

2、溫度計。看一看這是什麼?(溫度計)這上面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它可以告訴我們身體是否健康,你們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嗎?(37度)小結:有時候數字可以告訴我們身體的情況。

3、日曆。看到這些數字了嗎?你能夠將它讀出來嗎?20__是代表什麼意思?(日曆)提問:明年是几几年?不知道沒關係慢慢的我們會理解的。

小結: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的是日期。

4、目錄。師:這是什麼,你們知道嗎?(目錄)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小結: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的是方位。

★所以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字,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方位、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時間、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是否健康、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秩序。

三、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由數字寶寶構成的圖形。說一說畫的是什麼圖形?有那些數字組成?請幼兒在操作板上來找這些數字

1、出示變形的數字畫師:你們認識他們嗎?

師:如果用這些變形的數字來畫畫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由易到難呈現圖片

(1)小雞:師:它是誰?(小雞)師:這隻小雞是用幾個數字畫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字寶寶都躲在哪裡?

(2)小女孩、小豬、小青蛙(3)人師:請你看一看,我畫的是什麼?找一找用了數字幾?

師:請小朋友在操作板上來找這些數字,在找到的數字下面打鉤。

四、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畫,動手畫一畫。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0

識字《盪鞦韆》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盪鞦韆》。

2、複習已經學過的歌曲。

3、 認識漢字“鞦韆”、“像”。

材料準備:

1、兒歌漢字卡:《盪鞦韆》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2、《字寶寶樂園》第二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活動內容:

1、欣賞畫面並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麼?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麼?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鞦韆?在哪裡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常規要求:從後往前傳,常規同發書。

(4) 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常規要求:出示字條“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二) 出示大範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裡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三) 遊戲

小朋友剛才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遊戲了。請看黑板。

遊戲一:什麼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範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麼漢字不見了? )

遊戲二:什麼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範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遊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裡? (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

(四) 結束活動

寶寶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們出去和他們跳舞吧!(幼兒隨老師小碎步飛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1

一、活動前思考設計意圖:

童話故事一直以來很受我班孩子的喜歡,為結合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我就選擇了童話故事《起床啦》這一內容。故事中5只烏鴉住在樹梢上的鳥窩裡,5只小豬在樹下睡覺,烏鴉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叫小豬起床,創設了一個內容豐富、有趣的童話故事情節,能很好的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整個活動將5以內的數量和故事情節有機結合,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數一數、說一說、演一演的不同途徑,發展幼兒的人之能力和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難點:樂意在集體面前表演故事,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

二、過程實錄(一)活動目標1.通過觀看演示圖片,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2.樂意在集體面前表演故事,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

(二)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操作圖片(5個鳥窩、5只烏鴉、5只小豬)。

2.大圖書一本、體操圈5個、5張小椅子。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教師:你們平時睡覺睡在哪裡的?你是怎麼睡覺的?每天早上是誰喊你起床的?對你說了些什麼?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評析:教師能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提問引入活動,為幼兒創設了輕鬆愉悅的語言環境,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激情。

2.觀看演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閱讀畫面內容。

教師:你看到了誰?(小豬)有幾隻小豬?(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教師:你還看見誰了?(烏鴉)有幾隻烏鴉?(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烏鴉住在哪裡?(鳥窩裡)樹梢上有幾隻鳥窩?(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兩節。

教師:5只小豬還在睡覺,我們請烏鴉把它叫醒吧。(操作圖片)教師:烏鴉是怎麼叫小豬起床的?烏鴉用嘴啄小豬的屁股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象聲詞“篤”)教師:我們一起來學烏鴉啄小豬的屁股吧。

教師:小豬還沒有醒過來,烏鴉會對著它的大耳朵說一句什麼好聽的話?(幼兒想象後回答)教師:我們一起和烏鴉把小豬叫醒吧。(引導幼兒學說:起床啦,起床啦,太陽晒到屁股啦。)教師: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豬翻個身,醒來了。(操作圖片)教師:小豬翻身起床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引導幼兒學說象聲詞“骨碌”,並與小豬的個數相匹配)教師:小豬醒過來了,會對烏鴉說什麼?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能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過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幫助幼兒正確感知5的數量,講述相關的象聲詞,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情節,解決了活動的重點。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

教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看著大圖書再來聽一遍吧。(教師一頁一頁地講述畫面,講到“5只__”、象聲詞和小動物的語言時,可放慢速度並鼓勵幼兒講述填空)評析:教師通過與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鼓勵幼兒完整地欣賞和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節,為下一環節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故事表演《起床啦》。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故事裡5只有趣的烏鴉和小豬呢?

(1)個別表演。

教師出示5個體操圈當鳥窩,請5名幼兒扮演烏鴉、5名幼兒扮演小豬,教師和其餘的幼兒講述故事。

(2)集體表演。

教師請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再次表演故事,並鼓勵烏鴉和小豬大聲地講述故事中的語言。

評析:教師根據小班幼兒愛遊戲的特點,採用分組扮演角色的方法,將幼兒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幼兒通過邊講述邊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充分滿足了幼兒的自我表現慾望,使活動靜中有動,使幼兒在動中有發展,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三、活動後反思這是一個內容簡潔、情節有趣的童話故事,活動前我能仔細研究活動的重難點,並進行相關的準備:如形象鮮明、操作性強的活動圖片(5只烏鴉、5只小豬)、用於故事表演的道具(5個塑料圈作鳥窩用)。活動中我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利用圖片的活動性幫助幼兒正確地理解5的數量和相關的象聲詞“篤、骨碌”,並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思考和講述,同時運用角色體驗的方法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烏鴉或小豬,想象可能會說的話語和發生的故事,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童話故事的內容,為後面的表演活動做鋪墊,較好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達成了目標。整個活動讓幼兒處在猜一猜、說一說和演一演情景中,使活動做到動靜交替,充分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活動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問題:本次活動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對故事的理解、講述還是表演上,才能更好地體現該故事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在認知、語言上有更多的收穫;作為教師如何更好的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拋接球”遊戲,使教師的每一次迴應都能幫助幼兒構築相關的語言經驗,進行有效地反饋與積累,使師幼互動更具有效性。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對話。

難點:喜歡閱讀,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準備:《好餓的小蛇》繪本書、故事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出示繪本《好餓的小蛇》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封面

提問:封面上有什麼?小蛇餓了,它會找什麼吃呢?會發生一件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_@我是分割線@_@二、展開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裡吃了什麼?(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麼好東西。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蛇都找到了些什麼好吃的東西?

總結: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糰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三、結束

討論:最後小蛇會怎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後環襯和封底。

小結:小蛇吃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3

活動目標

1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的速度。

2能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跑。

3培養幼兒機智勇敢。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報紙。

2韻律操音樂的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幼兒手拿卷好的報紙,在音樂中有精神的入場。

2準備運動(韻律操):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有節奏的手拿卷好的報紙,

有精神的做操。

基本部分

1教師開啟報紙,啟發幼兒邊想邊嘗試,不用手去幫忙怎樣才能讓報紙貼在胸前而不掉下來,讓幼兒自由分散的活動。

2試後請幼兒集中,談談嘗試的結果,得出結論:把報紙貼在胸口,快速的跑。

3第二次嘗試將報紙貼在胸前往前跑,試跑幾下,讓幼兒得到結論,跑得越快報紙貼得越緊,越不容易掉下來。

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大哭”“大笑”的表情,以放鬆肌肉和情緒,對幼兒活動情況作簡單評價,幼兒在音樂聲中步回到教室。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4

一、引出活動

請幼兒觀察美術角中的各種豆豆藝術品,然後討論:你喜歡這些東西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什麼做、怎樣做的嗎?

二、示範瓶裝豆豆的製作

在玻璃杯或瓶子中一層一層地放入各種豆豆、乾花、小貝殼或是剪碎的彩色印刷物等,有規律更好,再將杯子或瓶子封口即可。

三、幼兒操作

1.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第一組 瓶裝豆豆:在敞口瓶中一層一層地放入各種材料。

第二組 豆豆球:在易拉罐中放入不同的材料,封口而成。

第三組 小相框:在泡沫盒中的四周粘帖上有規律的豆豆圖案,再畫上好朋友的畫像。

第四組 小製作:用細鉛絲、牙籤等穿上豆豆做成項鍊、螞蟻、小蟲、小雞等。

2.要求完成一種作品後才可以選擇另外的活動區域進行活動。

3.提醒幼兒大膽地想象,製作出與眾不同的豆豆藝術品。

四、作品展示

將自己的作品放置在美術角里,供大家觀賞。

延伸活動:

1.節奏活動《撿豆豆》中,利用幼兒自己做的豆豆球作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2.製作的項鍊的裝飾物在表演區運用,豐富表演材料。

3.美術區中繼續投放豆豆等材料,鼓勵幼兒進行新的藝術創作活動。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5

活動目標:

1、知道110、119、120幾種特殊號碼及作用。

2、學習使用特殊電話號碼,知道不能隨意拔打。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自制電話一部、自制PPT、110,120,119號碼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出特殊號碼,初步瞭解110、119、120的特殊性。

匯入活動《小鳥和小老鼠》

附兒歌:

小鳥,小鳥,住在大樹上,

小老鼠,小老鼠,住在大樹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變成小電話,

喳喳喳,吱吱吱,

小鳥跟小老鼠說著悄悄話。

提問:小鳥和小老鼠是怎麼說悄悄話的?(打電話)

小朋友你打過電話嗎?你是怎樣打電話的?(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有幾個號碼很特殊,跟我們平時打的電話號碼不一樣,你知道是哪幾個嗎?(點選課件顯示110、119、120)

小結:

家裡的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的數字很長,有7—11位數,在我們生活中有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只有3位數,分別是報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和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2、初步瞭解特殊號碼的作用。知道110是警察,119是火警,120是急救電話

①、119是什麼情況下撥打的?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的時候才能撥打119,火是很危險的,我們能隨便玩火嗎?

②、12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20?(急救電話,嚴重的傷或是得了急病,嚴重的病)

③、11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10?(報警電話,抓小偷抓壞人)

3、初步學習在緊急情況下該如何打特殊電話。

⑴、學習撥打報警電話。

①播放有小偷的照片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有小偷)怎麼辦啊?(打110找警察)

②集體打電話(點選課件,警察叔叔出現並配音)

交流討論後提問:警察叔叔問了什麼,我們是怎麼說的?

小結:撥打報警電話110時,要說清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裡(如具體的街道、旁邊有什麼大的建築物),發生了什麼事情及你的姓名和聯絡電話等等。

⑵、場景二生病了該怎麼辦/著火了怎麼辦

①、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應該打什麼電話?應該怎麼說?請幼兒撥打,(課件急救中心的阿姨出現,配音)

②、出示著火圖片,提問:該打哪個電話?應該怎麼說?

小結:

我們在撥打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時,也都要說清楚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是誰、你的聯絡電話是多少,這樣才能方便110、120中心儘快前來處理。

4、知道不能隨意撥打特殊號碼,進一步拓展知道什麼情況下撥打什麼電話。

這三個電話號碼很特殊,為了方便我們記住,它們只有3位數,我們能隨便撥打特殊電話嗎?(我們隨便撥打會造成線路擁擠,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就沒法得到幫助,也會給警察、消防員、醫務人員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麻煩)

號碼遊戲

每個號碼一個圓圈,PPT出示圖片,當發生這些事情時,你覺得應該撥打哪個號碼就站到哪個圓圈裡。

進一步拓展在什麼情況下撥打特殊電話,在什麼情況下先撥打哪個特殊電話,並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結束活動:欣賞課件,進一步瞭解110、120、119的工作。

(孩子們,這就是咱們的人民警察、消防官兵、醫護人員,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一直在救人,助難,搶險,救災的第一線,安全給別人,危險給自己。當夜晚來臨,你已經入睡時,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守護著我們,保衛著我們的家園,他們太累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敬!)幼兒園中班安全活動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6

活動目的:

1、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顏色的奇妙變化,激發幼兒對調色的興趣。

2、在幼兒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幼兒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並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創編。

活動準備:

1、在每張桌子上放紅、黃、藍三種顏料,並給每人準備一隻毛筆,一隻小碗,一張白紙。

2、老師準備各種顏色的東西(橘子、小草、茄子、輪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小朋友,魔術表演你們看過嗎?你們覺得魔術師的本領大不大?今天老師想讓我們班級的小朋友也來當一回魔術師,你們願意不願意?

二、幼兒進行調色操作

1、教師簡單引導

現在,我們每張桌子上都放了2種或3種顏色的顏料,你們看看都有些什麼顏色?接下來請小朋友來做魔術師,把桌子上的幾種顏色調在一起,看看能調出哪些漂亮的顏色來?

2、教師提出調色的要求

調色的兩種顏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裡調。調好後,把你變出來的新的顏色畫在自己的紙上,老師來看哪位魔術師的本領。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色操作

4、教師根據每個小組變出來的不同顏色,作簡單的提問:“你變出了什麼顏色?是用哪兩種顏料調出來的?我們可以用這種顏色來畫什麼?”然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事先準備的各種顏色的東西出示在黑板上。

5、教師小結

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一下子變出了這麼多好看的顏色。現在,老師把這些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編成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色彩謠》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依次提問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手拉手,變出什麼顏色畫橘子(葉子、茄子、輪子)

3、幼兒跟著老師朗誦1—2遍

4、全體幼兒完整朗誦一遍

四、詩歌創編

引導:這些好看的顏色除了能畫黑板上的這些東西以外,還能畫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根據他們的發言,幫助他們進行詩歌的創編。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7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進入異物後的簡單處理方法。

2、知道紅眼病會傳染,教育幼兒不用別人的手帕或用髒水揉、擦眼睛。

3、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4、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異物”。

活動過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導幼兒討論。

(1)明明的眼睛怎麼啦?(進了灰塵或是沙子)

(2)眼睛進了灰塵或沙子應該怎麼辦?

3、討論:眼睛除了進了異物後不舒服外,還有什麼時候不舒服?(得了紅眼病的時候)

(1)得了紅眼病有什麼感覺?(很難受。眼睛會流淚、怕光,還有輕微的疼痛,眼睛衝血、腫脹、結眼屎等)

(2)得了紅眼病該怎麼辦?(因為紅眼病會傳染。得了紅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別人的手帕、毛巾,或用髒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牽別人的手,不能使用別人的東西等。)

(3)紅眼病的預防。(得了紅眼病要及時治療。)

4、師小結:告訴幼兒要愛清潔、講衛生,嚴格保護自己的眼睛。在紅眼病流行的時候,不到公共場所去玩。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知秋天,感受豐收的喜悅;

2、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愛心和樂於助人的意識。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摘果子》音樂;實物玉米和棉花桃;用卡紙製作的花生、玉米、梨、蘋果樹、小鳥、雲和落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匯入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鼓勵幼兒說一說家裡收穫的果實有哪些。出示實物玉米和棉花桃,幫幼兒瞭解玉米和棉花的基本用途。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果實還有花生和梨,由玉米、花生和梨的顏色引出落葉和蘋果樹,跟幼兒一起感知秋天。

1、在瞭解梨的時候,隨機進行衛生習慣教育。

2、在欣賞蘋果樹的碩果累累時,隨機進行點數練習。

二、表達喜悅之情

通過欣賞蘋果樹的碩果累累,跟幼兒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達這種喜悅之情。

1、喜悅——笑眯眯的、找果子、跑過去摘(踵趾步練習)

2、摘果子——一隻手拿籃子、一隻手摘果子(包括上面、下面和前面)。

3、摘得果子裝滿籃子,要拿給人們看一看。

4、隨音樂把動作連線起來,注意動作一定要跟上音樂的節拍。

5、讓幼兒排成兩隊或三隊隨音樂做練習,一定要及時表揚鼓勵。

6、讓有圍成圓圈隨音樂做練習,及時表揚鼓勵。

三、設計情境、鞏固練習、培養愛心

有一位農民伯伯,果園的果子都熟透了,他一個人摘不完,我們大家一起去幫忙好嗎?(把幼兒分成三個組,隨音樂再做一遍)

四、穩定幼兒情緒,培養美感

果子摘完了,農民伯伯說我們大家真棒,都是有愛心的孩子。

再次展示黑板上的蘋果樹,引導幼兒利用小鳥和雲把這幅畫打扮得更漂亮。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棵蘋果樹,或者用卡紙製作一顆蘋果樹,並做摘果子的遊戲。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1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我有一雙小小手》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並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裡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啟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說一句話。

三、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著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20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的早餐情況,逐漸養成健康的早餐習慣。

2、能夠運用“可能”“或者”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各種早餐的繪畫;師生自制書《早餐,你喜歡吃什麼?》;PPT

2、經驗準備:前期做過幼兒早餐情況的調查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瞭解自己早餐的情況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麼。

2.主要提問:早餐,你最喜歡吃什麼?為什麼?

(邊講邊出示繪畫紙)

小結:我們最喜歡吃的早餐都不一樣。

二、猜猜講講——理解故事《早餐,你喜歡吃什麼?》

1、邊看圖片邊猜猜講講

句型感受:“可能是……,也可能是……”“或者是……”

2、說說自己的感受: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

3、老師連貫地講述故事。

小結:我們可以變著花樣來吃,這樣就能吃出美味。

三、尋找問題——瞭解一些健康早餐的習慣

1、通過情景表演,發現本班小朋友早餐中的問題。

2、通過交流,尋找解決的方法。

小結:原來吃早餐也有許多學問,我們不僅可以變著花樣來吃,還要坐下來安安心心吃,這樣就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21

教材分析:

“心裡話”是一次深入幼兒心底小祕密的談話活動,活動由故事《毛毛變了》匯入,講述了毛毛小朋友由於沒有得到想要的玩具而產生一個心結,需要小朋友幫他想辦法解開心結,通過故事教師引導幼兒能大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願意和小夥伴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活動的重難點是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並在此基礎上找到排解不愉快心情的正確方法。同時,讓幼兒懂得快樂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心裡話,願意和小夥伴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

2、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能用正確地方法排解不愉快的情緒。

3、懂得快樂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以“知心姐姐”的身份與幼兒做談話交流,使幼兒對“知心姐姐”建立信任。

2、錄音機、磁帶(分別錄有幼兒的哭聲和幼兒的笑聲)、表情歌、玩具汽車一輛、知心姐姐胸卡一個。

活動過程:

1、知心姐姐講述故事《毛毛變了》匯入主題。

提問:(1)請小朋友快來勸一勸難過的毛毛。

(2)請幼兒誠實地說出自己遇到過與毛毛同樣的事情。

(點評:教師以“知心姐姐”的角色,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營造了一個自由、輕鬆、活躍的談話氛圍,為談話活動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

2、聽聲音,啟發幼兒通過回憶講述。

提問:(1)你都聽到了什麼聲音?

(2)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聲音?

(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什麼事又讓你高興起來了?

(點評:聽猜憶地巧妙運用,為幼兒講述自己的心裡話搭建了橋樑。傾聽、猜想、回憶、講述的步驟,打破了以往談話活動枯燥、呆板的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引導方式,讓幼兒樂於接受談話,變被動談話為主動談話,激起了談話的興趣。)

(4)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麼對孩子說?

(點評:為幫助幼兒解開心結,教師大膽嘗試了——情感遷移法。這種方法地運用,讓幼兒站在父母的角度,以父母的身份來勸解別人,一方面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父母,另一方面幫助幼兒解開心結,輕鬆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22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並喜歡向別人學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雲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二、匯入

1、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雲牌)大烏雲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麼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麼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才聽到了什麼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那雨滴是怎樣跳著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著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益智遊戲教案方案參考案例 篇23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孩子,一次桌面遊戲中,雅雅先用皺紋紙做成小朋友,然後拿起沙紙,在上面畫上很多的線條,和星星嘀咕著像是在商討什麼,我走過去聽到星星說:雅雅你看這是三角形。雅雅說:是的,還有正方形,就這樣兩人其樂融融的找線條裡的形狀。因此,我設計了此節課《有趣的線條》,指南中指出要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援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中班幼兒對於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結合簡單的點、線、面以及簡單的圖形來進行構圖。我選擇了用不規則線條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本次活動我的教學目標為:1.能畫出長長的線條,組合線條大膽添畫。2.樂意參與線條裝飾遊戲,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畫線條,難點是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二、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直觀演示法、激勵法。學法上我的理念是把主動權還給孩子,採用的是自主、探究、觀察。

三、教學過程。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一、學畫長長的線條,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瞧!這是什麼?像什麼?怎麼畫?二環節組合線條大膽添畫,讓孩子從線條中找不規則圖形產生聯想,大膽添畫。如:三角形像什麼?添上眼睛、魚鰭、尾巴就變成什麼啦!(小魚)。三環節讓孩子自主探索,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原來線條裡面藏著這麼多祕密,我們也來變一變好嗎?幼兒創作。第四環節作品展示,提升幼兒的想象力,把好的作品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是怎麼變的,還可以變出什麼?再一次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作。

活動目標:

1.能畫出長長的線條,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2.樂意參與線條裝飾遊戲,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記號筆、素描紙

活動過程:

1.學畫線條。

師:這是什麼(出示直線)?像什麼?怎麼畫的?(從紙的一段畫到紙的另一端)誰來試試?

2.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師:這麼多的線條中藏著許多祕密哦!猜猜看是什麼?(教師手指三角形)這是什麼形狀?像什麼?怎麼變呢?(添上眼睛、魚鰭、尾巴就變成小魚啦!)裡面還有什麼形狀?可以怎麼變?

3.幼兒創作。

師:你想來變一變嗎?看看能變出什麼呢?幼兒創作,是巡視。

4.作品展示。

教師把好的作品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是怎麼變的,還可以變出什麼?再一次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