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山東導遊詞

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3篇

嶗山風景名勝區是典型的山嶽型景區,而且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3篇
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範文1:嶗山華樓山

華樓山位於嶗山水庫南岸,海拔408米。華樓峰是矗立山頂東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餘米,由一層層岩石組成,宛如一座疊石高樓聳立晴空,故稱“華樓”,又華樓峰因異石突起,猶如華表,又名“華表峰”。

華樓峰是嶗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稱聚仙台。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華樓疊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詩讚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開名山第一峰。嵐氣蒸成金液水,海霞飛滿石門秋。”。

傳說八仙過海途徑嶗山,何仙姑於聚仙台梳妝,又名“梳妝樓”。史載張三丰等名道皆與此峰有不解之緣,故成為海上名山之一。

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範文2:嶗山白雲洞

白雲洞位於嶗山東部海濱,東距太平宮將近7裡,從雕龍嘴踏石級至山腰北去,過逍遙徑,經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階,即至白雲洞。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數日子白雲繚繞而得名。地勢高爽,林木茂密,面臨長澗,側望滄海,環境雅潔,樓閣精美,與明霞洞並稱為前、後澗,是嶗山著名道觀之一。

白雲洞建於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間,屬道教“金山派”。

青龍閣是白雲洞的主要建築之一,現在僅存殘垣。閣前的青龍石畔,有一株玉蘭,粗逾合抱,樹齡達數百年,在青島地區的玉蘭中勘稱首屈一指。繞過青龍閣,即是白雲洞。白雲洞,是由三塊巨石結架而成,右邊的石頭叫“白虎石”,左邊的石頭叫“青龍石”。“青龍石”特別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懸崖,前臨險壑。洞內寬深各十丈,十分寬敞,可站立數十人。洞內原供有銅鑄玉皇神像。鑄制極為古雅,並曾有“藏園老人”傅沅叔題壁:夜月清皎,海氣蒼寒,玩石撫松,飄然登仙。

白雲洞額刻有“白雲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題,字型雄渾,很有氣勢。洞前有兩株白果樹,大可合抱,如巨傘撐天,相傳兩樹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還有一株玉蘭,枝繁葉茂,也有數百年樹齡。洞後有很多松樹,其中一株古鬆,形狀奇特,名曰“華蓋鬆”。這株華蓋鬆,老幹蟠曲,遮滿洞頂,小枝斜出,伸向洞外,從下仰望恰似一條張牙舞爪的飛龍,在洞頂上騰空而起,極是奇觀。這一由古樹和白雲洞交織而成的奇特景觀,即“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雲洞蟠鬆”。

雲洞蟠鬆

白雲洞在嶗山東部,華嚴寺西北,太平宮西南3.5公里處,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風光之綺麗,則又別具一格。白雲洞由巨石架成,左為青龍石,右為白虎石,前為朱雀石,後為玄武石。洞石巖頂上有一名為“華蓋”的古鬆,勢如騰龍,綠蔭冉冉,覆蓋全洞,在嶗山十二景中稱“雲洞蟠鬆”。藍水有詩讚曰:“白雲深處白雲洞,日日洞口白雲封。驚看雲中龍出沒,一株洞後百年鬆。”

嶗山風景區導遊詞講解範文3:嶗山蔚竹庵

自內九水的雙石屋村外,沿山路東行去潮音瀑,向東北行,翻過山頭,行程約兩公里,即達蔚竹庵。蔚竹庵座落於嶗山北麓鳳崮之下,東通滑溜口,西通雙石屋,據稱在蔚竹庵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窩鋪居住。明代萬曆十七年(公元1598年)送衝儒真人云遊嶗山時,見這山巒疊翠,澗水鳴琴,實乃世外仙境,遂不畏艱辛,建一道觀,並移竹環栽,取名蔚竹庵。蔚竹庵佔地二畝六分,建築面積達150餘平方米,計有房舍20餘間,是一處精玲瓏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間,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銅鑄三官神像,均屬珍貴文物,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毀。殿後峭壁料巖,蒼松吐翠;門前溪澗流水,叮咚悅耳;周圍蔚竹環抱,曲徑通幽。

蔚竹庵現儲存碑記三通:(1)《蔚竹庵碑記》,在正殿東壁,碑身五十公分見方,記載該庵佔地四畝,系明萬曆二十一年三月立。(2)清嘉慶二十一年刻石。在正殿牆外基石上,記載蔚竹庵始建年代。(3)《重修蔚竹庵廟記》。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在正殿西壁,碑身一米見方,記載重修蔚竹庵經過。嶗山廟宇眾多,碑記百餘通,文革期間,破壞殆盡,類同蔚竹庵三碑得以儲存下來的,為嶗山廟宇所罕見。

蔚竹庵外有一座五級石塔,系一九三○年為紀念於西淑真人而建。此庵建立後,一度曾為道姑庵院,至清咸豐年間改道士住持廟務。蔚竹庵上,山比庵高數倍,大石岌岌欲墜,老鬆蟠繞其間,婆娑飛舞,由院庭中仰望,不敢升堂入室,前臨驁澗,澗溪流水、鳴笛如曲,流入內九水,被人們譽為嶗山十二景的“蔚竹鳴泉”。

遊蔚竹庵有三條路:自北九水療養院東去,沿內九水溯流而上,出雙石屋村,遇叉路向左前行約2公里即達;從內九水的四水處溯鷹河而上可至;由潮音瀑登上觀瀑亭,向北翻過山嶺可達。

蔚竹鳴泉

蔚竹庵位居海拔550米高處,蔚竹成林,蒼松競茂,怪石奇秀,澗溪成韻,泉水汀咚,清新幽靜,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蔚竹鳴泉”。清代膠州文人王大來有詩讚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尋樵客蹤。履下泉聲三十里,杖邊山色一千重。深藏勝境疑無路,綠到仙宮遍是鬆。更喜道人閒似我,邀看萬朵碧芙蓉。”嶗山鍾靈毓秀,山海奇觀,佳景天成,美不勝收,歷代遊山文人墨客多有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