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都江堰的導遊詞-四川導遊詞(精選3篇)

都江堰的導遊詞-四川導遊詞 篇1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都江堰的導遊詞-四川導遊詞(精選3篇)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範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仍發揮著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水利專家仔細觀看了整個工程的設計後,都對它的高度的科學水平驚歎不止。比如飛沙堰的設計就是很好地運用了迴旋流的理論。這個堰,平時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時則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還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時很大的石塊也可以從堰上滾走。當時沒有水泥,這麼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籠裝卵石作堰,費用較省,效果顯著。

都江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蹟,又是一處十分理想的遊覽勝地。都江堰一帶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蹟。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傳說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裡降服惡龍,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xx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旅遊景區。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佈局合理、執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xx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的導遊詞-四川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今天,就由小夢來陪大家一起暢遊都江堰,瞭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如何打發掉這五個小時的時間呢:教給大家幾點打發旅途疲勞的小竅門,也許在這次旅行中你還用得上:首先第一點,您可以在座位上閉目養神,養好精神後才有更充份的體力去遊玩,第二您在車廂內可以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心情,我覺得好的心情才是我們征途的一個好的開始,尤其是不經常坐長途旅行車的朋友我想可以舒展一下緊張的情緒,第三還可以在車廂內打一打撲克,娛樂一下,我想在休閒娛樂的同時不僅可以增進感情,還可以促進友誼,那如果上述小王說的你都不喜歡的話呢,你還可以看一看窗外的景色,那麼有一些城市我們未必停留過,但是我們曾經路過,所以商家才會有這樣的一句廣告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莫讓美麗的沿途風光擦肩而過,呵呵,好了,沿途風光就留給我們在座的朋友慢慢欣賞.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兒子,由於李冰無子,傳說而來。為紀念父子倆,修建了我們旁邊的這座二王廟,也是觀看都江堰最好的觀景點。今天,我們來一個逆向思維——倒著走。都江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今天,我們先從魚嘴看起。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形狀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昂頭於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兩江,東邊的內江用於灌溉農田,西邊的外江則用於排洪。魚嘴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澱在河床上的泥沙經過魚嘴上的一顆顆排列整齊的小石頭,而使其外江的沙佔八成,內江的沙佔二成。這樣,灌溉農田的水就會十分清澈,因為大多數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則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大家請看旁邊的幾個小島,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幾個小島而繞成“S”型,使其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漲,洶湧的水勢不再受小島所影響,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便會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就是這樣的“魚嘴”,保證了當地人民在枯水期的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範了洪水氾濫的發生,真是功不可沒。當然,沒有幾個小島和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的協助,“魚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務,這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朋友的互幫互助。

現在我們奔向下一站——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將寶瓶口多餘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洩洪道,使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以保證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災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當江水疾馳而來,會由於離心力作用形成漩渦,將泥沙或衝上岸,或帶入洩洪道,把多餘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們的最後一站——寶瓶口。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戶去。換句話說,若是寶瓶口被堵上了,那麼60%的成都人就沒有水喝。所以寶瓶口和飛沙堰還真是一對“幫人排憂解難”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個主要的水利工程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條魚,那麼“魚嘴”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就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壩。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來,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開不開心呢。經過一番遊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現在我們就向食物大軍進發!

都江堰的導遊詞-四川導遊詞 篇3

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到了都江堰,我終於親眼看見了以前從資料上了解到的都江堰。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優美。最吸引我的是歷史悠久、文明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壯觀的都江堰顯示出了我們祖先的勤勞和智慧。這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我們從離堆公園來的寶瓶口。清澈的河水洶湧地穿過筆直而狹窄的寶瓶口,去澆灌了遼闊的成都平原。聽導遊說,寶瓶口是許多古人用柴火焚燒堅硬的岩石以後再用冷水澆,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岩石裂開,他們付出了許多艱辛,花費了許多時間,終於開鑿出了寶瓶口。

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古人正在熱火朝天地開鑿巖石。寶瓶口控制了進入內江的水流量,使河水溫順地為人民服務。 寶瓶口前邊就是著名的飛沙堰。我只看見這裡堆滿了許多沙石,一點也看不出它有什麼出名的地方。可導遊說,聰明的祖先們靠著玉壘山天然生成的彎曲的地形開鑿了彎曲的河道,利用了彎道產生的離心力把沙石通過飛沙堰拋到了外江,進入寶瓶口的泥沙就少了。

我們順著江邊小道,來到魚嘴。眼前,奔騰的江水到了這裡就一分為二了,一邊到了內江,一邊到了外江。左邊是用水泥鋼筋、鋼閘門修建的水壩。“傳說中的水壩到哪裡去了?”我不解的問導遊。導遊笑著說:“古人是用竹籠裝著鵝卵石丟進江裡,建的水壩。每年枯水期都要花費許多物力、人力去維修水壩。就算這樣,水壩也並不堅固。現代的科技進步了,我們就建成了這樣永久堅固的水壩了。”我望著江水,想象著古時候這個水壩的樣子。

太陽就要下山了,陽光照在連綿不斷、雄偉壯麗的玉壘山。山腰上,硃紅色的秦堰樓,雄偉的二王廟、險峻的玉壘關……靜靜地經過了一千多年。最高的山頂上,高高的玉壘閣在俯視整個都江堰。

我們要返程了。再見吧,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