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通用5篇)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 篇1

各位遊客,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這個著名的城市遊覽(語氣自豪)。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通用5篇)

我們先遊覽中國第一名洞(語氣略平和)。大家首先進的這道門有兩扇,左邊為幸福門,右邊是快樂門,幸福和快樂只能選其一(當心碰頭)。你看這洞內仙山,森林茂密,還有一座座亭臺樓閣,後面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庭院,那是神仙們常遊玩的地方。下邊有牛魔王的洞府,這不正碰上孫悟空來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鐵扇公主緊閉洞門,喏,洞門上面就是孫悟空,他正急得抓耳撓腮呢。還有這麼多的小猴子,也都是孫悟空的毫毛變的。那裡像不像一頭肥豬(母的公的大家猜),這兒還躲著一隻羚羊(極有可能是珍稀品種藏羚羊)。這座山上還長滿了靈芝,山的主人就是蓮花寶座上的“觀音菩薩”,邊上那隻猴子捧著仙桃好像在拍觀音的馬屁,底座下那對獵豹膽子真不小,竟敢偷偷幽會。

這塊玲瓏別緻的石頭,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敲得響(其實石頭一敲即響),能敲響的遊客準能發財(或智商極高),大家如有興趣不妨一試。

這裡是迴音壁,大家齊聲合力跟我喊“--我愛你”(果然聲震如雷,餘音繞洞三分鐘不絕)。

我們再遊覽被稱為世界第二的國家森林公園(語氣平和)。大家沿我的手指眺望,怪石嶙峋處有位採藥老人,白髮飄飄,髯須長長,手裡拄根柺杖,背上還有隻藥簍呢,大家猜猜看,簍裡會有什麼藥(靈芝,又是靈芝,還魂草,還有艾滋病特效藥)?這邊有一棵樹,是全球著名樹種(全世界只存兩株或三株)。再往上看有一瀑布,奔騰呼嘯,飛瀉入澗。噓,請大家不要高聲喧譁,瀑布下的池中有一隻千年烏龜,它非常怕羞,一聽見鬧聲就會躲進洞裡。哈哈,很有幸,都能見到仙龜,它預示著大家都將健康長壽(據最新基因研究表明,活上千把歲已指日可待)。瞧,瀑布的另一邊,有位仙女正盡情沐浴,美麗的仙發撩人情懷(以下描寫省略101字),大家仔仔細細認認真真辨別一下,她是我國四大美女中的哪一位?

一天的遊覽相信大家都很盡興,下面我們要去享譽全球的五星級××商店(玉器、石器、金銀器)。俗話說,不買×器,枉遊此地(語氣激昂)。這裡的產品全部正宗,店後有大型加工廠,大家可先參觀製作過程(車間有十幾個人七八臺機器),再憑我發給的優惠券選購(每人限購兩件)。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 篇2

巴拿恰”源於羌語音譯,意為“做買賣的地方”。巴拿恰位於北川--縣城永昌鎮中軸線上,是北川--縣城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北川--縣城的門戶,同時還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遊商業步行街。

北川巴拿恰以羌族建築風貌為特色,基本形成以“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旅遊產業要素體系——作為北川--縣城十大標誌性專案之一,遊客可以在商業街探訪北川的羌繡、水磨漆、奇石、山珍、藥材等店鋪,心儀產品,品嚐羌族美味佳餚。這裡已經被評為國家五星級旅遊景區。

中國羌城——永昌,不但集羌族建築之大成,更匯聚了黨和國家、全國人民、海外僑胞及全社會的無疆大愛;“5·12”特大地震紀念館不僅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是全國最大、最全面紀念“5·12”地震事件的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羌族歷史文化的民俗博物館,被譽為“中國羌族第一館”。

北川是大禹故里據史籍記載,北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王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縣境就建有眾多的大禹廟,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大禹誕辰舉行祭祀活動的民間習俗延續至今。至今仍儲存著大量有關大禹的歷史遺蹟,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已成為華夏子孫訪古探幽的聖地。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 篇3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所學校——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我是你們這次的導遊,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沈丹丹,大家可以叫我小沈,那接下來就由我來介紹下這所學校的概況,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浙江寧波,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寧波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的基礎上組建的獨立設定的公辦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學院由寧波大學、寧波市教育局共同投資建設,由寧波市領導和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383人,其中專任教師264人,教師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合理。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133人,其中本科生1063人。學院下設商貿學院、資訊學院、財金學院、旅遊學院、外國語學院、國交學院、藝術學院、景觀生態學院、成人教育學院9個二級學院。它的前身是寧波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於20xx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原大學職教學院圖書資料部改制而成。圖書館由主館和溪口分館組成。個擁有獨立的圖書館大樓。主館面積5043平方米,分館面積1650平方米。圖書館現擁有藏書27.9萬冊,年訂報刊450餘種,並可共享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的全部文獻資源。圖書館以學校職業教育為特色,建立了以旅遊、環境、園林園藝、藝術等學科為特色的藏書體系。現圖書館正在重新建造,並於20xx年將會竣工。

各位同學,大家順著我的手指看去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座教師辦公樓與休閒吧組成的一幢樓,一般各學院有什麼大型的晚會都會在樓下的演藝大廳舉行,校園社團活動十分豐富。這裡可以說是整個學院的核心。那大家再往前看,就可以看到有一片小樹林,這裡到了夏天就會非常的熱鬧。那大家隨著我的腳部向前看,就可以看到兩幢教學樓,平常學生們就在這裡上課。

現在我們沿著前面這條小街就能看到學生們開的所謂創業一條街,這裡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一家誠信小店,無人看管,自覺買東西。大家是不是也想去看下呢,在這條街的右邊就是操場和一個籃球場,大家看,有人在那打籃球呢!這條創業街還開了影印店和專門的舊物回收店等,大家不妨有空可以去看下。

各位同學,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食堂,食堂共有兩層,樓下是學校裡開的平常的食堂,而二樓就是設有一些小吃,快餐等,樣式齊全、 品種多樣,大家可以不用擔心飯菜的單一性,而且這些飯菜都非常美味。

大家再向前走,就可以看到各學院的宿舍樓,那大家看到的是1號樓,是旅遊學院的宿舍樓,大家在樓下可以看到有優秀分公司,優秀員工等的關於旅遊學院的一些人、事、物。大家可以參觀下,那大家往後看,就可以看到是外國語學院的宿舍樓,也就是2號樓,同樣在樓下也可以看到一些比較有創意的海報等,旁邊還有移動營業廳。再往前走又可以看到一幢財金學院的宿舍樓,這幢樓樓下設有超市、奶茶店。那前面幾幢也是宿舍樓,大家可以慢慢參觀。

各位同學,時間過得真快,那大家參觀完了我們學校,也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很高興能擔任你們這次的導遊,那大家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可以提出來,我會努力為大家做好服務。其實我們學校還有很多地方比較有趣的,那等大家以後有機會再來我們學校,我很樂意為大家服務,最後祝大家歸途愉快!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 篇4

在聖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建立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捨,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瀾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讚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巖,常年水溫保持在17”C,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後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絃、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搞笑幽默導遊詞怎麼寫 篇5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東距呼和浩特市約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稱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祥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於明萬初歷年間(1573—1620),由察罕博格達一世活佛主持興建,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內銀洞山的南坡,由前後兩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經堂、大雄寶殿、歡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為銅鑄,工藝高超;後部建有佛爺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缽式喇嘛塔。後寺建在山腰的銀洞前,鑿山為洞為三層樓閣,與洞連成一體,內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階124級,陡直不易一氣攀登至頂。山谷內怪石嶙峋,蒼松疊翠,百草搖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於古鬆叢林中,山風襲來松濤雷動,壯人聲威。環境幽靜,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遊勝地。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喇嘛洞召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1:

喇嘛洞召,位於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畢克齊北8公里的大青山中,漢名為"廣化寺"。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喇嘛洞,也稱“銀河”,原是一個普通的天然山洞,後因喇嘛叫僧人長在洞內修行和居住。人們將這一山洞稱為:喇嘛洞。以後又把洞前修建的寺廟稱為喇嘛洞昭。

喇嘛洞昭,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最早在內蒙古地區修行傳播黃教的博格答察罕(即聖人,最高階的活佛之一)喇嘛,曾在喇嘛洞修行,明萬曆初年,他在銀洞前修建了一座小廟,向外傳播喇嘛教。這座小廟就是最初的喇嘛洞昭。明天啟年間,博格答察罕在喇嘛洞圓寂,他的三個弟子又在此從修了小廟,並向南擴建新寺。以後又經歷歷代不斷重修,擴建,逐漸形成了一處殿宇眾多,規模教大的喇嘛教寺院。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庭正式命名為“廣化寺”。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2: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東距呼和浩特市約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稱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祥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於明萬初歷年間(1573—1620),由察罕博格達一世活佛主持興建,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內銀洞山的南坡,由前後兩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經堂、大雄寶殿、歡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為銅鑄,工藝高超;後部建有佛爺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缽式喇嘛塔。後寺建在山腰的銀洞前,鑿山為洞為三層樓閣,與洞連成一體,內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階124級,陡直不易一氣攀登至頂。山谷內怪石嶙峋,蒼松疊翠,百草搖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於古鬆叢林中,山風襲來松濤雷動,壯人聲威。環境幽靜,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遊勝地。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3:

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

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

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

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

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

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

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

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

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