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河南導遊詞

安陽旅遊導遊詞(精選5篇)

安陽旅遊導遊詞 篇1

安陽市位於中國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她西依太行山,東接華北平原,發源於太行山東麓的一道洹水從市區流過。地球儀上,安陽在東經113°37′至114°58′、北緯35°12′和36°22′之間,面積7354.11平方公里,與日本的東京、橫濱和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緯度十分相近。

安陽旅遊導遊詞(精選5篇)

安陽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氣壓1001.5毫巴。全年降雨量為606.1毫米。安陽轄安陽縣、湯陰縣、內黃縣、滑縣、林州市五縣(市)以及文峰、北關、鐵西、郊區四區,現有人口518萬。其中,建城區面積6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4萬。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殷墟遙遙相對應、位於城市東南隅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也是24平方公里。

約公元前1320xx年,中國商代的第20位國王盤庚已經在此建都,至今安陽建城已有3320xx年的歷史。貫通中國南北的大動脈京廣鐵路和107國道就橫跨在剛剛發現的商代古城之中。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先秦時代,先民們就已經在這裡創造了輝煌的農耕經濟,建成了雄踞世界東方的大都市。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裡不僅有包括甲骨文、青銅器和都市建設在內的殷商文化,而且還有許許多多的為人們所熟知的人文景觀,諸如:兩萬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上古時代的二帝王陵、周易發祥地的 裡古城、建安風骨的鄴城文化、西門豹治鄴的古河道、精忠報國的岳飛的故里等。安陽自然風光秀麗多姿,小南海風景區、珍珠泉風景區和旖旎的太行風光,令中外遊客留戀忘返。獨具特色的航空運動基地,因其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勢而深得跳傘、滑翔運動愛好者的青睞。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同時又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景觀。 安陽市位於中國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四省毗鄰處。從中國版圖上看,它正居於中心部位。

它西倚巍峨險峻的太行山。太行山是中國少有的幾條南北走向的山脈之一。八百里太行神祕而美麗,它隱藏著無數古老的神奇故事。由太行山麓發源的一條河流經市區,這就是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記載的洹水。安陽是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鐵路大幹線上的一個重要車站,從安陽至首都北京,鐵路里程為508公里。安陽也是西高東低。大致以穿越市區的京廣鐵路為界,西部重戀疊嶂、丘陵起伏,屬於太行山之東麓,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最高處海拔1667米,而東部最低處海拔僅50米,顯而易見地呈階梯狀。

安陽資源豐富,主要礦產有煤、鐵、礦石、大理石、石英砂、水泥灰岩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是河南省的主要棉產區。紅棗、蜂蜜、山楂、核桃、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安陽旅遊導遊詞 篇2

安陽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東經113°37′至114°58′、北緯35°12′和36°22′之間,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西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北隔漳河與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東與濮陽市毗鄰,南與鶴壁、新鄉連線。西部為山區,東部為平原。現轄一市(林州市)、四縣(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四區(文峰區、北關區、鐵西區、郊區)和一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95個鄉(鎮),3293個行政村。總面積7413平方公里,人口521萬。 市轄區面積24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9平方公里),人口76萬。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公元前1320xx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郊小屯一帶),經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問世。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安陽文物古蹟較多,境內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為安陽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52年11月毛主席視察安陽,對我們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總-也於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兩次視察安陽,並親筆題詞:“弘揚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陽”、“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

安陽能源充足,具有一定的礦產資源和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01萬千瓦,年產原煤283萬噸,天然氣年輸氣量1億多立方米,日供水量可達42萬立方米。西部礦區煤炭、鐵礦石、石灰岩、大理石等資源有一定的儲量,東部平原是全國優質糧棉油生產基地。滑縣是河南第一產糧大縣,被譽為“豫北糧倉”。內黃縣的紅棗,面積和產量均為全國之冠,素有棗鄉之稱而享譽國內外。安陽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適中,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降雨量606.1毫米。

安陽交通便利。京廣鐵路縱貫市區,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國道貫穿南北。安林、湯濮鐵路支線通往西部礦區和東部油田。目前,正積極籌建林州至臺前地方鐵路,與京九鐵路接軌。市區公路縱橫交織,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已形成市內聯網、市外聯線的三縱三橫交通網路。

安陽旅遊資源豐富。既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又有奇特的自然旅遊景觀。以殷墟博物苑、羑里城為主線的殷商文化遊和以岳飛廟、紅旗渠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主線的傳統教育旅遊構成了安陽特色文化旅遊。此外,天寧寺塔(文峰塔)、二帝陵、靈泉寺石窟(萬佛溝)、袁林、明福寺塔、修定寺塔等也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遊客。安陽自然風光秀麗多姿,小南海風景區、珍珠泉風景區和旖旎的太行大峽谷、林慮山自然風光,令中外旅客留戀忘返。獨具特色的航空運動基地,因其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勢而深得跳傘、滑翔運動愛好者的青睞。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也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景觀。同時,與之相配套的賓館業、餐飲業、商業等服務設施齊全。  

安陽旅遊導遊詞 篇3

安陽,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20xx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安陽位於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匯點。西倚巍峨險峻的太行山,東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現轄一市、四縣、五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旗渠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安陽中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九個省級產業集聚區。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2′-36°22′之間,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西依太行山脈與山西接壤,北隔漳河與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東與濮陽市毗鄰,南與鶴壁、新鄉連線。西部為山區,東部為平原。

安陽旅遊導遊詞 篇4

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兩岸,它以小屯村為中心長約5.6公里,寬約4.5公里,面積約24平方公里,是一處規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遺址。商代後期盤庚遷殷至紂滅亡歷經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紂後,逐漸荒廢,因而稱為“殷墟”。

殷墟是一座豐富的地下寶庫,為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首,20__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進苑的大門。這座門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築學家楊鴻勳教授專門設計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門”的寫法而建。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門額苑名由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香古色。此苑門和仿殷大殿建築的人文景觀已經成為了古都安陽的象徵。

殷墟之所以聞名於世有著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銅器。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宮殿遺址上覆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朝拜的場所。這個建築是“茅茨土階,四阿重屋”的建築方式,整個大殿巨集偉莊嚴。

“一片甲骨驚天下”。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大殿系統瞭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識。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首先發現的。它起七年級直被當地人喚作“龍骨”,作為一種止血的中藥不斷地進行收集、刮字然後向藥店出售。後來有些帶字的龍骨被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現,並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使“龍骨”的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於私挖,破壞性極大,而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挖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考古學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間共進行了15次大規模的挖掘。1937年盧溝橋事變使之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繼續進行。其中最著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總共有17096片,上面記載了商朝的天象、曆法、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其次我們再介紹一下青銅器。殷都以冶銅工業最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氣勢向億萬人展示了手工業的“絕活”。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製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通高1.33米,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其中銅、鉛錫的含量比例與現代所鑄青銅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內還有其它的觀光景點——甲骨文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揚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達125個,它不僅記載了大將與兩方國的戰爭,而且還記載了天氣情況,準確的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土的過程,是我國關於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

安陽旅遊導遊詞 篇5

社旗縣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坐落在南陽東北45公里處。它東與駐馬店市泌陽縣接壤,西和南陽縣宛城區毗連,北和方城縣交界,南與唐河縣為鄰。1965年建立社旗縣,社旗鎮為縣委、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社旗鎮原名賒旗店,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商業古鎮。據有關資料記載:該鎮初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清代康乾年間最為繁盛,為河南四大名鎮之一。民間有天下店數賒店”之稱。當時該鎮為水旱碼頭,南船北馬,總集百貨,尤多秦晉鹽茶大賈,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國有13個省的商人在此經商,僅各省商人建的同鄉會館就有:山陝會館、湖北會館、江西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等十餘個。全鎮人口13萬,鎮內有72道街,現存較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餘條。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我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

位於鎮中心的山陝會館”原名山陝同鄉會館,又名山陝廟、關公祠,曾稱鼎元社,是座巍峨壯觀,-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古建築群,系清代山西、陝西旅居賒旗鎮的富商大賈接客迎仕、聯誼集會和焚香祭奠的場所,因養有監管僧道亦稱山陝廟。正殿供奉關羽坐像,所以會館的絕大部分對聯、門榻、匾額都是頌揚關羽的功德,故又稱關公祠,道光年間稱鼎元社,民國十二年改稱山陝會館。

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落成,共經六帝137年。佔地面積10885.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主體建築自南而北沿中軸線有琉璃照壁、懸鎰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左右陪襯建築相互對稱,自南至北有:東西轅門、東西馬廄、鐘鼓二樓、東西廊房和大拜殿兩側的藥王、馬王兩座陪殿。建築佈局形成前、中、後三進院落,佈局嚴謹合理,殿堂樓閣疏密有間,北高南低,鱗次櫛比,氣勢雄渾,相映生輝。各類建築物共152間,室內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鋪砌,建築物採用石雕、木刻、火鑄或陶瓷塑精美圖案作裝飾。據碑文記載: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耗白銀數百萬兩。總之,會館的總體設計追求詩情畫意,陳設裝飾極盡富貴華麗。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看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建起的,高10.4米,寬13米,厚1.70米,單簷硬山頂,是用1000多塊彩釉大方磚砌造起來的。壁的兩面飾有精巧剔透的二龍戲”欏啊ⅰ繃?⒄?貳埃?鋇し鋶?簟啊⒗鷯閭擰薄ⅰ胺鉲┠檔ぁ薄ⅰ拔辶?跏ァ幣約白頌?饕斕木盤趿?透!⒙弧⑹俚韌及浮U氈謖?瀉崾欏耙騫詮漚瘛薄A講嗍?戳礁倍粵?昂破?淹濤獠⑽海?楣獬R踅?肭亍保?熬?諢怨慪敲欄唬秸把齠雜⒘欏薄1澩鍃鬆轎鰲⑸攣魅碩怨賾鷲飧鐾?繆瞿階紡鈧?欏W旨2捎媒鴰粕?判戳ヌ澹?緣米?纖嗄律?浴?/P>

照壁陪襯建築有相互對稱的東轅門、西轅門、東馬廄、西馬廄環抱成會館前院。我們現在進前院參觀。院中立有白玉雕獅一對。獅前立鐵旗杆,鐵旗杆高15米,重5萬餘斤,青石須彌座,束腰部雕天馬、麒麟、獅子、異獸圖,須彌座上立鐵獅,旗杆穿獅而過。旗杆上有大、中、小三個雲鬥,每個雲鬥上有四個風鐸,雲鬥間行龍纏繞,頂部原各站一隻展翅欲飛的鳳鳥,抗日戰爭時期,東邊的一隻鳥被日本飛機炸掉。鐵旗杆鑄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據傳為分節擁土鑄造而成。轅門東西相對,築於高大磚券拱門上,為單簷歇山頂。下有磚護欄圍繞,高12.37米,正中分別嵌石刻升自階”、閱其履”匾額。

這是懸鎰樓,又名八卦樓”,是會館的戲樓,興建於嘉慶元年(1786年),竣工於道光元年(1821年),歷時25年。樓高18.36米,長20米,寬18米,分上中下三層,為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正脊兩側裝飾有行龍、牡丹圖案,中間置琉璃樓,內刻天五尺”三字,樓門兩邊對聯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遠求到南海”。樓內豎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層柱礎,上層多為鼓形,下層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獅子、牛、馬等圖案。樓北面為戲臺,上掛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懸鎰樓”匾額。懸鎰”兩字系山西明末書法家傅青主所寫(是從山西託來的)。樓”字系葉縣清末舉人許靖所寫。兩側石柱上分別刻還將[日事重新演,聊借俳優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今亦猶昔新聞舊事扮演來毫髮無差”對聯。舞臺屏上懸掛既和縣平”匾額。戲臺上下佈滿木、石雕刻圖案,其內容多以古代傳統戲曲有關。

這分別是鐘樓和鼓樓,相對稱坐落於懸鎰樓兩側,鐘樓內懸大鐘一口,鍾高5尺,重2千餘斤,人稱聚將鍾,亦稱金鐘報曉”,鼓樓在西側,內懸掛更鼓一面。

現在我們穿過戲樓進入萬人庭院,即會館的中心大院。院內全部用一尺見方的青石鋪地,中鋪甫道,甫路兩邊繫條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兩廂分別為男女觀眾場地,院內可容萬人看戲,故又稱萬人庭院,現在我們參觀的是石牌坊,坐落於大殿前3米高的月臺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間一座為三間四柱式,須彌座方校,柱的兩側附以抱鼓石,中柱兩側鼓面刻:俞伯牙愛琴”、孟浩然愛梅”、林和靖愛鶴”、周敦頤愛蓮”、米元章愛石”、嵇康愛竹”、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八愛圖。中坊上雕福、祿、壽三星。匾書孟氏難言這浩然”,相傳是社旗撥貢張玉炎撰寫。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詩”,右上雕李白騎鯨”,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圖”,匾書:履中蹈和優入聖城”。

各位朋友,這是大拜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由大殿和拜殿兩部分組成,長40米,寬22米,高23.14米。殿前兩側立兩塊石室式單據歇山頂式石雕,高2米,寬1米,單簷硬山頂,左側刻:十八學士登瀛洲”。圖中有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宇等不畏艱險,騎馬沿崎嶇小路登上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故事出於《新唐書.諸亮傳》,唐太宗李世民為網羅人才開文學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分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討論典籍,號十八學士。右側刻漁、樵、耕、讀”圖,下刻一河流,內行小舟,舟上老翁彎腰作打魚狀,山腰處一人擔柴若在行走,再上一人一牛,似去耕田,河對岸一人在讀書,故為漁、樵、耕、讀圖。圖中山水、樹木、飛禽、走獸、房屋採用汪淺浮雕、深浮雕、透雕、線雕等多種石作方法,使十八學士及漁樵耕讀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大拜殿興建於同治八年(1869處),竣工於光緒二十年(1892年),為會館主體建築部分。它連同石牌坊、東西腰樓、東西廊房、蕢鼓二樓、東西轅門及琉璃照壁,歷時二十五年,耗費白銀87788兩,當時可買大米950萬斤,約合五萬八千農民一年口糧。

馬王殿、藥王殿陪襯在大拜殿兩側,東為藥王殿,西為馬王殿。

在距大拜殿約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興建的春秋樓。樓中塑有關羽夜讀《春秋》的泥像,樓因此而得名。咸豐七年(1857年),捻軍抵賒旗鎮時,由於遇到富商豪紳的踞樓抵抗,春秋樓被捻軍焚燬,現僅存月臺遺址。

社旗山陝會館始建至今200多年,歷經風雨滄桑,其間曾遭受過捻軍、土匪及國民黨軍隊的大肆破壞,日寇飛機的狂轟亂炸。因此,會館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風貌。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這座文化藝術寶庫的保護工作。1963年,會館被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重點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晉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進行了全面整修工作。會館內佈置了社旗縣歷史文物陳列室”、中原刺繡展”、宮燈展”、二十四孝展”、社旗縣名優產品展”等五個展廳。

隨著事業的發展和山陝會館”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參觀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全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攀、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土元、呂濟民等對會館的建築藝術讚不絕口、單土元老院長參觀後揮筆題寫了:輝煌壯麗,天下第一”。呂濟民題詞是:藝術輝煌,絕無僅有”,老專家羅哲文、鄭孝攀題寫了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會輸匠藝,壯哉斯館''等題,給會館的建築藝術以極高的評價。社旗陝會館的參觀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請大家登車,我們前往桐柏山淮源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