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安徽導遊詞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精選20篇)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位於安徽黃山市黟縣的世界文化遺產——美麗巨集村!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朱正焜,很榮幸能陪你們一起仔細遊覽。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精選20篇)

巨集村原名“弘村”,在清朝皇帝的當政期間被改名為“巨集村”。巨集村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明朝時候就已經尚存。村裡住戶大多姓“汪”,這是因為巨集村的開山鼻祖是一位姓汪的大戶人家,他在此興建了第一座大房子,而經過了風風雨雨的歲月,子子孫孫的修築,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巨集村。

現在請大家聚焦我們前方的荷塘。這片荷塘十分清澈,有許多魚兒在荷葉間遊戲,不亦樂乎。滿池的荷花多姿多彩,有的才剛剛是花骨朵兒,有的已經綻放,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還有的長出了小小的蓮蓬……它們就像是鑲嵌在荷葉上的小香囊,真是美麗!而荷葉呢,好似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過了池塘上的那座橋,我們就可以進入巨集村了。

看,巨集村的建築有著一種古老的味道,屬於明清風格,內部儲存完整,而它們的樣式還是沿襲古代的模樣。我們腳下是一條條的水渠,從東向西,來來回回,是整村人的生命之源,依著房屋漸進,有一句俗話說“有房子的地方就有水渠”。

巨集村到處都有美麗的風景,怎麼也介紹不完,就請你們自行細細地欣賞。最後,我奉上一首我讚美巨集村的詩:“細水潺潺依村行,永保純清不駐停。小街通野蔬果盛,蝶撲花躲戲新春。豪放農家迎過客,淡飯新菜化佳餚”。歡迎大家來巨集村玩!

安徽巨集村導遊詞1

歡迎大家來到巨集村遊玩,我叫錢皓宇,大家可以叫我小錢,或者可以叫我錢導,我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巨集村的歷史,巨集村古稱弘村,位於黃山西南麓,具黃山市黑多縣縣域十公里。巨集村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年-1162年)距今有900年的歷史。

請大家跟我往前走,進了巨集村,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兩棵具代表性的古樹,一棵叫白果樹,另一棵叫紅楊樹,兩棵樹組成了一對“牛角”,讓整個村子充滿虎虎生氣。

翻過一座橋,我們來到全村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餘幢,其中最有名的是志道堂,它的“三雕”技術十分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明間故宮”。請大家繼續跟我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湖書院,又稱“依湖書院”。它是所縣傳統微派建築風格的古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望湖樓、袛園六部分組成。

我們的遊覽結束了,希望這美好的回憶能成為您永恆的回憶,希望您再次到巨集村遊玩。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2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們光臨蕪湖參加遊覽。我很榮幸能夠擔任您們的導遊,陪同各位領略蕪湖人文風光的神韻,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轄蕪湖、繁昌、南陵三縣和鏡湖、新蕪、馬塘、鳩江四區。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人口215萬,其中市區人口63萬。改革開放以來,蕪湖已具有較高開放度和較強綜合經濟實力,是享受國家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政策的國家沿江開放城市。近幾年又先後被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批准為國家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家技術創新區域試點城市和發展新型試點城市,還被世界銀行確定為中國國企改革技術援助試點城市。

蕪湖歷史悠久、春秋時代為吳國的鳩鶿邑,作為縣名始於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

近年,蕪湖境內人字洞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境內大工山古銅礦遺址是春秋和漢唐時期中國最大的銅生產基地,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闢蕪湖為對外通商口岸。1877年起,蕪湖逐漸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由於位置優越、商業鼎盛,歷史上曾被譽為

蕪湖農業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油料、棉花等。長江從市西緣流過,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佈其間,全市水面面積達4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4.4%。水產品種類繁多,其中鰣魚、刀魚、螃蟹是著名的

蕪湖共發現礦產55種,其中石灰石儲量達42億噸。地處長江下游的蕪湖,江面開闊,水流量充沛,尤其適合發展大耗水量、大運輸量的工業專案。

通訊蕪湖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通訊樞紐。寧漢、寧蕪幹線光纜及京滬杭同軸電纜經過蕪湖,全市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30.6萬門,移動通訊、無線尋呼等現代化通訊設施手段先進,國際網際網路蕪湖網站已正式開通。

航空蕪湖機場已開通蕪湖至北京及蕪湖至佛山的航線。距合肥駱崗機場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僅58公里。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公路蕪湖是沿江公路網路的重要樞紐。全市公路總里程1530公里,其中市區100多公里。205、318國道穿境而過。蕪湖通往合肥的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沿江高等級公路蕪湖段已建成,蕪湖至杭州的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蕪寧高速公路即將開工建設。從蕪湖發車以當日往返為半徑,覆蓋區域共有2億人口,是全國人口最密集、消費層次最高的地區。

港口蕪湖港是長江溯江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港。主航道寬度400-500米,常年水深9米以上。全港區共有碼頭泊位70餘座,年綜合通過能力2300萬噸。朱家橋外貿

碼頭建有兩個萬頓級海輪泊位,亦可同時依靠三艘5000噸級海輪;建有鐵路專用線,年通過能力達152萬噸;最大起吊能力200噸。裕溪口港為全國最大也是長江上第一座現代化的內河煤炭中轉港,年吞吐能力600萬噸。蕪湖市境內季節性通航河流有14條,通航里程429公里,長江支流青弋江、水陽江和正在修復的蕪湖---太湖支流運河完成後,蕪---申運河即可直接通航,與長江三角洲和蘇南杭嘉湖地區相溝通。>導遊詞鐵路蕪湖是華東第二通道的重要樞紐。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和宣杭等五條鐵路在此交匯和聯接,溝通全國各地。於20__年十月通車的蕪湖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將長江南北交通融為一體,北上經淮南線可接京九線和隴海線,南下可至杭州、寧波、廈門。為華東鐵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設的小楊村編組站為一級三場38股道,可日解體70列,日編組7000輛車。

水電氣蕪湖是我國人均供水量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日供水能力達75萬噸。國家骨幹輸變電線路與蕪湖電廠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全市日供煤氣能力為36萬立方米。蕪湖市是皖南地區的液化氣貯運中心,總貯氣能力已突破1.2萬噸。城市氣化率89.14%,可提供充足的居民用氣和工業用氣。

科技教育 蕪湖市各類科研院所71個,專業技術人員4萬餘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逾萬人。蕪湖是全國中等城市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市,中德合作專案

蕪湖長江大橋經濟園區規劃佔地9.15平方公里。以建設科技型、觀光型景區、景點,配套現代商貿、文化、體育、娛樂等服務設施,形成以現代化商旅結合、生態環境優良為主要特色的新地區。

正在建設中的蕪湖農業科技示範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萬畝、可養水面4.2萬畝、山場0.4萬畝。農業科技示範園劃分為都市農業觀光區、高效蔬菜產業區、高效漁業經濟區、高效糧油產區及村鎮經濟文化區等五大功能區。

各位朋友,今天的蕪湖遊覽即將結束了,歡迎您及您的朋友再來平武遊覽。祝願大家生活愉快。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你們好!

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明教寺,它為於合肥最繁華的商業街淮河路的東段,與逍遙津公園隔壽春路相望。

說起明教寺,就不能不提起合肥人濃濃的三國情結,合肥因三國時期曾作為古戰場而聞名,現今的明教寺便是在三國戰場 教弩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教弩臺也稱“曹操點將臺”。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教弩臺位於古淝河與逍遙津水的匯合處,離合肥約五千米,是魏吳兩軍對峙的前沿陣地。宋朝的時候,合肥城市擴建,教弩臺被圈入城內,從此它便成了合肥興衰沉浮的歷史見證物。

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鼎盛時期,修建寺廟成了當時的一大潮流。明教寺就建在南朝梁天監年間,它原名為鐵佛寺,後毀於兵變,唐代時有人在寺廟遺址掘得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鐵佛,後上報朝廷,代宗皇帝李豫下令重建,定名“明教寺”。隨著朝代的更換,在多次的戰火中, 明教寺歷經滄桑,到清代咸豐五年全部毀於戰火。現在大家看到的明教寺主體建築為光緒年間所建。抗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時期,寺內的主要設施再次被毀,“文化大革命”之後又被重新修建。明教市的整體佈局是從東而西依次為前殿,庭院,大雄寶殿寶殿東面是臥佛殿,往後是地藏殿,東南角為寺內花園。園內高臺上古亭之內的古井和聽鬆閣兩處古蹟,我們今天也將按此佈局遊覽明教寺。門前原為南向的直上臺階,33級,後為便利街道交通,直階改為東西雙向。臺階前面,立著兩隻高達五米的石獅,為什麼寺廟前常立石獅?傳說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都為之膽戰心驚。因此,佛教引用“獅子吼”比喻佛祖說法氣勢恢弘,佛法無邊。

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上前殿,此殿名為天王殿,現在大家看到的彌勒佛笑容滿面、憨態可掬。彌勒佛本是釋迦牟尼弟子,後登佛位,他的造型是按照布袋和尚塑造的,彌勒佛的東西是“護世四天王”。佛教認為佛教有四天王護佑,才會太平。老百姓稱其為“風調雨順”之神。現在我們轉到彌勒佛的背後是佛教的護法神韋馱菩薩,據佛經記載原先彌勒和韋馱各管一座寺院。但由於彌勒過於寬厚,而韋馱又過於嚴厲,兩人的寺院都管理不善,香火不盛。後來,佛祖讓他們共同管一個寺院,兩人剛柔相濟,互為補充,寺院的香火慢慢興盛起來。大家請跟我這邊走,現在我們來到前殿的東廂 ,內建有“三國文物陳列室”,大家請這邊看 五顏六色的旗幟,這就是當年魏、蜀、吳軍隊旗幟,這些就是戰場上使用過的刀槍劍戟,以及與教弩臺有關的強弓硬弩。大家請往牆壁上看,壁上刻有有詩人劉夜烽手書的絕句:“貔貅百萬舉刀弓,誓奪江東氣似虹。橫槊高歌雄一世,騎兵無奈遇東風。現在我們前往前殿與大雄寶殿

之間是個雅緻的院落,古柏婆娑,三隻古雅樸拙的大香爐,青煙嫋嫋。繞過香爐便是大雄寶殿,門上方懸掛的泥金大匾為趙樸初先生題寫,而紅牆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則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珍貴遺墨,非常難得,是明教寺書畫中的珍品。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五尊佛像,為明教寺鎮寺之寶,全部來自北京。大雄寶殿,“大雄”是對釋迦牟尼的稱號,坐在大雄寶殿的高臺中央,他的左邊是阿彌陀佛,右邊是藥師佛。佛教認為佛有“三世”之分,橫三世佛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中央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縱三世佛為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我們這裡所供奉的是橫三世佛。大家看到釋迦牟尼的前方兩側的那兩尊佛像了吧,陳女士說的很對,是釋迦摩尼的兩個弟子迦葉和阿難。大殿東西兩壁塑有十八羅漢佛像,各具神態,形象逼真。大家再轉到佛像的背後是觀音菩薩的塑像,我們所看到的是南海觀音,看見南海碧波盪漾,觀音手持楊柳淨瓶,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大家看到在大殿左側的這口大鐘了,它為清道光年間鑄造,聲音悠揚清遠,撞擊時其音可傳遍老城,是寺裡不多的歷史文物之一。

遊覽完大殿,我們現在來到了市內的花園,花園雖不大,但築於園內高臺上古亭之內的古井和聽鬆閣兩處古蹟卻很有來歷。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口井就是屋上井了,為什麼叫屋上井呢?相傳古井是當年魏軍汲水所鑿,因高出地面屋脊被稱為“屋上井”。此井在晉代得到整修,大家請這,井欄現尚存“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一行字,由此可以推算出這口古井已有1700多年曆史了。井沿內周的20多條深溝,是汲水繩索長期拉磨形成,向世人展示屋上井的歷史悠久。 著名的聽鬆閣在小花園的東南角。聽鬆閣舊址原為一土堆,傳說曹操曾站在此處操演水軍,後人便在此砌臺紀念,取名“聽鬆閣”,閣上題有“教弩鬆陰”四字,是聞名的古“廬陽八景”之一。原來教弩臺上並無松樹,因為廬州夏天炎熱,士兵難熬酷暑,曹操便令廣植松柏。松樹長成後,清風襲來,松濤陣陣,從此,“教弩鬆陰”便成為合肥的一個著名景點,聽鬆閣也由此得名。 位於聽鬆閣西側的“歸西冢”,因葬有頗具神話色彩的一龜一雞而得名。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遊覽到這就結束了,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參觀大家對明教市的歷史有了一定的瞭解。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和配合。如果在工作中有什麼不足之處請大家指出來,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改進。最後,再次感謝大家,謝謝!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4

在揭開西遞巨集村神祕面紗之前,請允許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巨集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至今有800餘年歷史。它背靠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等,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佈局,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蹟。以雷崗山為牛頭,參天古樹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身。以村西北一條九曲十彎的水渠繞屋過戶,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的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樑,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應玉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換吉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巨集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巨集廣發達的意思。村子始建於宋代,數百戶粉牆青瓦的古民居群,特別是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平滑似鏡的月沼。碧波盪漾的南湖,雷崗山上的參天古木,森嚴的敘仁堂和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的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遊業,喬石、朱F基等先後來巨集村旅遊考察,瓊瑤、陳凱歌等先後來巨集村進行藝術創作。在20_年11月30日,巨集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講完巨集村,我們來說西遞,西遞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南部,村落面積12.96公頃。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

西遞村是一處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該村源於公元11世紀,發展鼎盛於14——19世紀。隨著我國封建宗法制度的解體,西遞村的發展也日漸緩慢。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也未受到經濟發展的衝擊,村落原始形態儲存完好,始終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現儲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時間過的真快我們的西遞巨集村之旅馬上就結束了,小王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臨別之際沒什麼送大家的,就送大家3個字吧,首先第一個字是緣分的緣,俗話說“百年休的同船渡”和大家的共處就是“百年休的同車行”,接下來就是原諒的原,在今天的旅途中,我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這裡說聲抱歉!在一個就是圓滿的圓,此次行程的圓滿多虧了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和配合,在此說聲謝謝了!預祝大家接下來的旅途吃得好,睡的香,玩的爽,謝謝大家!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5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峰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20_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裡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說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儲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裡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裡,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裡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裡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裡苦修了120_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充套件,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裡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臺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安徽導遊詞5

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裡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遊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裡採藥煉丹,在溫泉裡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裡,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這裡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峰和風姿獨秀始信峰(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峰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鬆。黃山鬆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鬆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岩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岩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岩石縫裡,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鬆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鬆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臥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晒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鬆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說雲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後,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湧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面板病,風溼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隻能浴,不能飲;過雲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鬆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湧出來,從陡谷懸巖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遊、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6

1950年3至6月,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組織淠河查勘,提出了淠河東、西兩源上游可興建佛子嶺和長竹園(即響洪甸)兩座水庫。1950年7月大水後,治淮委員會會同有關單位,根據“蓄洩兼籌”的治淮方針,於1950年11月進行復勘。1951年4月,第二次治淮會議決議的《治淮方略》和1952年度工程要點中,規劃確定修建佛子嶺水庫。此後即進行地質調查及壩址、庫區的測量和水文測驗。當時國內缺乏建造連拱壩的資料,以汪胡楨為代表的水利專家們,以科學的態度,刻苦鑽研的精神,解決了連拱壩設計與施工中一個個難題,僅以三年的時間便完成了當時亞洲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建築任務,水庫的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水利水電建設的人才。

佛子嶺水庫由治淮委員會組建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負責施工。1951年10月10日指揮部成立,陸續從各方面調集人員。1952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水利第一師參加水庫建設。從江蘇、上海等地招聘技術工人。民工來自霍山縣和阜陽縣。最多時參加施工的人數達18900人。1951年10月底,修通了六安到佛子嶺的公路。水庫大壩從1952年7月1日開始澆築壩身混凝土,至1954年9月16日壩身澆築完成,歷時僅27個月時間。

水庫工程採用原河床導流分兩期施工,先東岸導流,西岸築圍壩。第二期在西部河灘山腳部分開挖上下引河。河水經8、9、10號拱下洩,東部築圍壩。1952年1月9日佛子嶺大壩清基。3月1日第一期鋼板樁土石圍壩工程動工,6月底結束。在清基開挖中發現西岸岩層有破碎帶,將壩軸線下移12米,清基工作延遲到1953年3月完成。第二期清基工作因圍壩滲水及洪水衝擊潰決。至1953年10月初才全面開展,是年底全部完成。混凝土澆築自1952年7月初開始,分兩期進行。整個工程採取自營方式,以機械為主,人力為輔。施工中遭遇1953年春寒低溫,一度影響混凝土質量和澆築進度。混凝土拌和、輸送、澆築隨著澆築高度和部位不同,採取分散、移動和固定,機械和人力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對質量的控制和要求均較嚴格。1952年7月下旬開始,對施工管理和勞動組合進行改革。施工單位建立“區域生產管理制”,推行“平行流水作業法”,效率提高,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第一期混凝土澆築任務。第二期混凝土的澆築,克服了多次漲水、圍壩毀而又築的困難,於1954年6月6日全部澆築到127.46米高程,順利地攔蓄了1954年7月的洪水。是年10月底,連拱壩工程全部完工。計清基94.7萬立方米,澆築混凝土19.5萬立方米;耗用水泥5.3萬噸,鋼材6400噸,木材2.05萬立方米,砂石34萬立方米,應用各種機械裝置545部。

1965年大壩進行第一次加固。9月28日開始放空水庫,修築圍壩。12月中旬完成裂縫修補,12月16日關閘蓄水,並進行13~16號拱的加強拱澆築、裂縫灌漿及帷幕和固結灌漿等施工,1966年9月底基本完成。1968年10月對壩身加固、鋼管加固和溢洪道處理等組織全面驗收,施工符合質量要求。

1969年洪水漫壩後,從1970年初到6月底完成了兩岸壩後基岩、21號垛等重點部位護砌和固結灌漿,以及壩面滲水裂縫的修補等。1975年8月洪水後,於1982年初開始進行大壩加固加高工程。這次加固是在兼顧執行的情況下進行的,工程零星分散。大壩加高的施工質量要求高,新混凝土要控制好溫度,老混凝土表面鑿毛、鑿槽,又是高空作業。部分壩基帷幕補強要求在水下操作,施工條件差。由於設計、施工、科研和生產單位相互配合和支援,施工進展順利,於1984年全部完工。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我是小導遊鄭晗,我會給大家帶來旅途的快樂,讓您無怨無悔!準備好了嗎?請隨我來吧!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歙縣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在歷史上有“東南鄒魯”的美譽,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和藝術之鄉。

現在,我們走在古城的西門,你們看到的是儲存完整的甕城。古城有內外城門和護城牆,兩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現在我們還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走完甕城,出現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樓,俗稱二十四根柱。傳說古時候,有位知府,為了鎮制不吉利的山勢,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這幢皇式樓閣。為了區別於皇城城樓,特地少造了兩根柱子,只豎立二十六根。誰知被人告狀說是與皇帝分庭抗禮,結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這幢構造獨特的古譙樓是歙縣博物館的館址。

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們現在看到的也許是一些廢墟。這是歙縣為保護徽州文化生態而開發的一個重要工程,就是在原來府衙地址上進行修復,恢復徽州文化古貌。這裡將會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又一個旅遊亮點。

你們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著一座譙樓,叫陽和門,紅石城牆,古樸典雅。走過陽和門,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氣勢磅礴的許國石坊,許國石坊建於明朝,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如此規模巨集大、呈八腳結構的牌坊舉世無雙。

坊主許國是三朝重臣。因平定雲南邊境叛亂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縣,建造了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據說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腳牌樓,否則就是犯上。當時徽州四腳牌樓林立,許國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腳牌坊,無法體現他的官重威顯。怎樣才能與眾不同呢?許國想了個“先斬後奏”的點子,許國建這座牌坊前後共拖了七、八個月才回朝覆命。由於超假,許國久默無聲,皇上迷惑,責備說:“建坊這麼久,不要說是四腳,就是八腳也早就造好了”。許國聽了,頓時口呼萬歲,奏稱“謝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腳牌樓。”皇帝聽了哭笑不得。

許國石坊左邊是徽園,素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是在歙縣新建的仿古旅遊城。再現了徽州明清時期的風貌,氣勢巨集大,鱗次錯落,脈傳徽州文化之神韻,新創徽派建築之精華。走進徽園,就如走進了婉約的江南,走進了古樸典雅的徽州古城。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繼續往前走,不遠處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年讀書的崇一學堂了,後修建為陶行知紀念館。新建部分與老館銜接,仿徽派建築,給人以情的薰陶,美的享受,行的啟迪,力的源泉。一進大門,巨集偉典雅,風格獨特的瞻仰廳展現在你的眼前。“萬世師表”匾額,金光燦燦,系宋慶齡手跡。陶行知書寫的對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終生恪守的人生真諦。正中照壁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金色大字,瀟灑飄逸,剛勁有力,是一代領袖毛澤東同志對陶行知先生的譽稱。紀念館裡面陳列著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和他生平事蹟的圖片、報刊以及世界著名人士的題字,陳設皆存故貌,令人肅然起敬。

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是古民居斗山街。斗山街位於歙縣城內,因依靠斗山得名,為文化歷史名城一級保護區。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的旅遊文化景點。建於明清時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大院,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向你娓娓講述著古老而又悽美的故事。

名城歙縣不僅風景如畫,人文深厚,而且明清建築,新安醫學,徽州雕刻等也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今天的歙縣古城一日遊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繼續走進歙縣,祝你們旅途快樂!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8

坊位於巢湖的西壩口,是湖濱大道的入口處,建於1994年仲夏,是一座仿古牌式坊古人文景觀,雄立湖濱,氣勢恢弘,象徵巢湖的東大門。石坊兩側有四副楹聯,由方克逸親自撰寫。其中有“位列五湖,水秀出明千里錦;名馳四海,地靈人傑萬年春”,分別由劉子善、王公壽等書法家題寫。穿過古坊就來到了湖濱大道,湖濱大道東起巢湖市區,西至中廟鎮,全長53千米,是集旅遊、防洪、交通以及高科農業發展於一體,建於1991年的那次洪水過後,總投資2億元。濱湖大道為三級柏油路面,沿途亭臺水榭,花香草茂,自然成趣。市區西壩口路段,已成為市區早晨鍛鍊、假日郊遊、週末垂釣和夏夜納涼的最佳去處,與上海外灘有異曲同工之妙。濱湖大道還是觀賞巢湖風光和體驗巢湖民情的前沿,湖光山色與風土民情往往交映生輝,融為一體。規劃中的湖濱大道,將興建休閒度假村、湖濱浴場和水上游樂園等,最終成為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的皖中第一長廊。現在大家往左邊看就是我們的巢湖,巢湖湖區水面800平方千米,是全省最大的湖泊,被列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相比,巢湖面積居小,但卻別具特色。巢湖沿湖23個鄉鎮,岸線周長180千米,水面東西最長55千米,南北均寬15千米。水位12米時,面積800平方千米,容積48億立方米。巢湖是因登山遠看象一個鳥巢故得名。這裡還有一個故事(故事略)。巢湖水系發達,自古號稱“三百六十汊”。現有入湖河流主要分佈在湖區的西部和西南部。如發源與皖西大別山的南淝河,匯經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經三河的豐樂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傳曹操開鑿的馬尾河,源於桴槎山東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運漕河,古稱儒須河,西起巢湖東湖口,東南流至裕溪口,全長75千米,與長江溝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積總計32345平方千米,由於水源豐富,氣候適宜,素為皖中魚米之鄉。右邊大家看到的是龜山,登山瞰湖,只見萬頃碧波至此陡然收縮,東擁而去,大有湖水自西天傾潑而來之勢。此山酷似巨龜故名,是巢湖的三龜之首。另二龜分別為南龜山和東龜山,南龜山位於巢湖南岸的桃溪嘴,與此龜山是遙遙相望,東龜山也就是濡須山,位於湖東釣魚臺。與龜山相對的是一座石龜,此石龜為四不像,因為它是龍頭、鳳爪、龜身、··,此龜為我們巢湖的鎮湖之龜,相傳很久以前,湖內有一水怪,常年在湖中興風作浪,使周邊的百姓不得安寧,且莊稼遭秧,顆粒無收,後來人們聽說此水怪最怕的就是龍、鳳、龜及·,於是人們就在湖邊建了這一石像,因與龜山相對,故稱為石龜。巢湖又稱為焦湖,關於它的形成在我們巢湖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華東大地上有一座巢州城,城內……(故事略)。到前面就是中廟——姥山景區。中廟有名“忠廟”,位於巢湖市居巢區中廟鎮,距市區48千米,古因居巢州、廬州中間,故曰“中廟”,號稱“湖天第一勝境”。由於歷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華,北中廟”之說。中廟初建於漢代,歷代屢廢屢修。後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鴛瓦攙空,虹樑用狀,妙臻土木,美極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間,“丹臉桃紅,雙眉柳綠”的太姥神像“立於寶室,列位於香壇”。元朝將廟基圈拱成橋,稱“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時廟有“傑閣,有拜殿,有亭,有欄榭”。光緒十五年李鴻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後3殿,70餘間,後殿藏經閣3層,窗開八面,四角飛簷,角角系鈴。民國十年加以裝修,民國二十七年底,後殿因火災被毀,僅存前、中兩殿及廂房。1986年以來中廟多次整修,再具規模,殿內壁樑壁畫也更彩換顏。中廟坐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磯上。石磯呈硃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飛鳳,通稱鳳凰臺。古廟坐北朝南,橫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壓雲。廟門 上有“巢湖中廟”書刻。整個廟宇樓閣重簷飛出,似丹鳳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燦燦生輝。中廟現供奉關羽、觀音和諸神。據傳原奉還有泰山玉女、巢湖焦姥。…… 位於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廟鎮4千米,離巢湖、合肥二市各的姥山,傳說陷巢州時,焦姥捨身濟世,變成此山,故名。姥山實為一億多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湖心島,海拔105米,面積0.86平方千米。山呈橢圓形,遠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據《南塘通志》記載:“姥山,又名南塘。”在姥山上有一座文峰塔,佇立在姥山之顛的筆架山上。雄偉壯觀,是觀賞巢湖風光的最佳處。傳說焦姥登塔可以更好的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兒塔。此塔始建於明崇禎四年,廬州知府嚴爾圭倡建,建成四層,因農民起義而輟工。清光緒四年,李鴻章倡捐,委江蘇候補道吳 芬續建三層完工。塔共7層,133級,高51米,繫條石青磚結構,八角形,層出飛簷,每簷懸鐵鈴,內有磚雕佛像802尊,匾額題詞25件。因建塔是為了顯示地方人文之勝,故名文峰塔。有民謠雲:“姥山寶塔尖一尖,廬州府裡出狀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由外壁、畫廊、塔心三個部分組成,奇巧堪絕。塔門刻有“雲梯”二字。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們光臨平武——報恩寺參加遊覽。我很榮幸能夠擔任您們的導遊,陪同各位領略平武人文風光的神韻,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在美麗而神奇的平武縣城,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恩寺。它集悠遠厚重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美絕倫的建築、繁富瑰麗的藝術於一體,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平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時期這裡就是氐人所建白馬國的一部分。西漢初年正式設定縣級政區剛氐道,距今已有2200年曆史。西晉時始有平武之名,北魏孝武帝時置江油郡。西魏廢帝二年置龍州,延至明朝嘉靖四十五年改為龍安府,所以平武又稱龍州或龍安。

報恩寺是由龍州宣撫司世襲土官僉事王璽王鑑奉旨修造的。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正式動工,至正統十一年(1446年)主體工程基本建成。景泰三年(1452年)王璽死後,其子王鑑承襲僉事之職,與同僚薛公輔、李爵等多方集資,裝塑點染,繼續修葺。至天順四年(1460年),歷20年方全工告成。距今已有560餘年歷史。1956年被四川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它坐西向東,其主體建築佈局在一條長300米的中軸線上,由東向西次第升高,附屬建築左右對稱排列,分為門前廣場和前、中、後三進院落。由於規模巨集大,其設計和主持施工盧禹、郭鼎等20餘名工匠又是王璽從北京等地請來,因而其形制和氣勢都酷似皇城宮殿,故又有深山宮殿之名。報恩寺不僅規模巨集大,建築精美,其建築還獨具特色。它的建築在風格上由宋、元嚮明、清過渡,體現了承前啟後的特點。其單體建築,既嚴格按照宮式手法建造,細部裝修又靈活地運用了地方技巧,在建築藝術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每座建築不僅雄偉壯麗,各具特色,並且還具有高度的抗震性,自建立以來,經受了1610年、1630年和1976年等多次強烈地震,仍安然無恙,完好如初,被中外建築、地震專家譽為“明初罕見之遺構”,“獨具匠心的抗震建築”。這座古老的寺院雖然全系木質結構,卻不腐蛀,甚至不結蛛網,這又是一個奇蹟。原因何在?它的用料十分考究。整座寺院,木村全部選用本地所優質楠木建成,此處僅有,別處絕無,堪稱一絕。

現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山門位於中軸張前端,是報恩寺的正門,為單簷懸山式建築,兩側連以八字形高牆,門上懸橫匾一方,上書“赦修報恩寺”五個蒼勁有力的金色大字。因為這是王璽請示皇帝,經皇帝特別批准而修建的,故稱赦修。匾額周圍鏤空透雕雲龍圖案,立體感極強。山門外稍間內,彩塑兩尊金剛神像。左為密跡金剛,右為那羅廷金剛。山門內兩稍間中彩塑“三頭六臂”、“四頭八臂”明王神像各一尊,頭作焰發,手持法器,體形魁偉,相貌威嚴,令人望而生畏。山門前廣場正中,有兩座形制相同的石經幢。經幢原來是絲帛的傘蓋狀物,上書佛經,於佛前立杆懸掛。相傳幢影映於人身,可以免除罪垢。山門與廣場之間的三角形平臺上,安置雌雄狻猊一對。狻猊身高3米,昂首蹲坐,左右對峙,姿態威武,充分顯示了報恩寺石雕技藝的精湛。

穿過山門就進入了寺內第一進院落,三座單孔石拱橋並列其間,連線著山門與對面的天王殿。橋面呈弧形,中橋橋面鋪砌團花圖案的白色琉璃磚,兩側橋面嵌以青磚。橋身兩側均安裝雕刻精美的石護欄。

橋北側是鐘樓。樓高13米,平面呈正方形,總面積152平方米,為16柱重簷歇山式建築,綠色琉璃瓦屋頂。正面簷下懸橫匾一方,楷書“天音醒世”四個金字。鐘樓脊樑懸掛一大一小兩口鑄鐵鐘,大鐘重約5噸,小鐘重約2.5噸。均為明代鑄造,鐘聲巨集亮,輕輕一擊,便能聲響數裡。

鐘樓西面有座小小方亭,內有水井一口,名曰“範公井”。此井為明代龍州宣撫司經歷範輅所鑿。範輅原任御史,因直諫犯上而於正德十四年(1519年)被明武宗貶為龍州宣撫司經歷。此時距報恩寺建成已有70餘年。他見寺內僧侶飲水困難,便慷概解囊,出資鑿成此井。井成之後,寺內僧侶飲水思源,對範公十分懷念,便在井上建亭樹碑,以為紀念。井深17米,設計考究,工程艱鉅。水味香冽,四季浮澤如露。

跨過石拱橋,迎面就是天王殿。殿高13米,總面積269.4平方米,為單簷歇山式建築。簷下懸橫匾一方,製作精美。四周透雕雲龍紋飾,兩旁圓雕託匾力士各一,造形極為生動。屋頂覆蓋黑色琉璃色彩,隨著早晚陽光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華光四射,令人稱奇。屋內裝飾華麗,頂部120塊天花板,繪製成“百花圖案”,各種花朵,立體感很強。全都保持了五百多年前的原貌。

殿內南北兩稍間內建佛臺,臺上彩塑四大天王神像。像高4米,胸寬1米,體態勻稱,造型威武。左邊兩尊為東方持國天王和南方增長天王。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增長天王按劍挺立。右邊兩尊為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廣目天王手託寶塔,多聞天王手杵寶傘。這四位已經完全漢化了的天王。

走出天王殿,就進入了第二進院落。正面為全寺的中心建築物大友寶殿,左右兩側北為大悲殿,南為華嚴藏。

先看大悲殿。殿高16米,為16柱重簷歇山式建築,總面積369平方米。殿頂為黑色琉璃瓦蓋面,綠色琉璃瓦剪邊。東西兩側山花各拼裝“群獅戲繡球”圖案,嬉戲的小獅俯仰轉側,姿態各異,生動活潑,天真可愛。簷下斗拱每層裝飾各不相同,門窗裝修古樸典雅,天花藻井製作考究全部繪製龍鳳花草圖案,構圖生動,色彩淡雅,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豐富多彩的斗拱,也是報恩寺一大物色之一。斗拱是古代大型木結構建築物的重要構件之一,具有結構和裝飾的雙重功用。報恩寺除山門之外,其他木建築均大量施用了斗拱,總數達2200餘朵,種類達48種,變化無窮,裝飾各異,被建築專家譽為“斗拱博物館”。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0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長1272米,精華部分853米,寬5至8米。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餘幢徽派建築構成的整個街巷,呈魚骨架形分佈,西部狹窄、東部較寬。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橫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匯流之處,所以又被稱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儲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築風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屯溪老街歷史悠久。歷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橫江、率水三江匯流之地的一個水埠碼頭髮展起來的,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橋在橋頭緊連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棧,這裡就是老街的發祥地,也是屯溪的發祥地。老街的形成和發展與宋徽宗移都臨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當時,宋都大興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運輸和徵調到杭州。後來,這些工匠歸返家鄉後,便模似宋城的建築風格建造店鋪,所以這些沿襲宋代風格的建築被稱為"今日宋城"。

伴隨著徽商的發展和水運交通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向綜合型的商業街。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維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興造了47所店鋪,除部分自營業外其餘作為客棧,招徠客商,存放貨物,促進了山區與外界的物資交流;清朝初期,老街發展到鎮長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綠茶,外銷興盛,茶號林立,茶工雲集,各類商號相繼開放,街道從八家棧逐年抽東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國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滬杭大商埠會。

老街的建築群繼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築傳統風格,規劃佈局,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特色。建築體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樸。即白粉牆、小青瓦、鱗次櫛比的馬頭牆,構成了徽派建築群體美。整條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測,是我國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為了使街道與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環境相溝通,老街有一些寬窄不一與街道交叉的巷弄。

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壯大綜合實力。屯溪區緊緊扭住發展目標不動搖,潛心思發展、用心謀發展、決心大發展,努力保持發展的良好勢頭。上半年全區新引進專案72個,同比增長60%。實際到位市外內資13.3億元,佔市下達任務數的61.4%,同比增長62.8%。引進外資705.1萬美元,同比增長60.2%。大力發展“精品工業”,壯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大力實施“園區經濟提速增效工程”,促進園區經濟提速增效。立足實際,著力引進“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稅收”工業企業,加快建設生態工業園,傾力打造黃山高科技企業集聚區。堅持“服務城市、服務旅遊”,大力發展城郊休閒觀光農業,快速推進和諧屯光大院、藍莓園、碧桂園等重點專案。加快推進屯溪老街文化旅遊開發,組織實施老街文化旅店專案。加大旅遊重點專案建設力度,力爭新徽天地·醉溫泉二期、茶博園二期、黃山國際中心等高檔旅遊設施早日建成開業。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安徽旅行社導遊王兵,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大家心儀已久的我們安徽省最著名的景點,哎,對了,這位小朋友真聰明,我們今天是要去遊覽黃山。現在我們離到黃山還有一段距離,我就利用車上的這段時間,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黃山。

黃山,雄居於皖南山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它以“四絕”的名號著稱於世。黃山所具有的全是大自然的傑作,移步換景的奇峰,造型各異的怪石,變化無窮的雲海,千奇百怪的蒼松,構成了無窮無盡的神奇美景。而且呢,黃山還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可見它在山嶽之中的重要地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遊玩過黃山以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咿!”意思就是說,普天之下,登過黃山以後別的山就不需要登了,黃山的美是無與倫比的。另外,這裡還有個鮮為人知的巧合,那就是

黃山與埃及的金字塔和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祕的北緯30度線上。金字塔大家都很熟了,那百慕大可能大家可能會感到有點陌生,它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讓我來告訴大家吧。百慕大群島位於美國東岸的大西洋,它和美國佛羅里達洲的尖端,加上西印度洋群島的東端,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就是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洲。這個三角洲可不是一般的三角洲,在這裡記錄了大量的輪船,飛機遇難事件,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失蹤者一般不般都不會發送任何緊急訊號,而且失蹤後也沒不留下一點痕跡,就好象人間消失一樣。從此無影無蹤。而他們所駕駛的航具過段時間就會完好無損的自動出現。只是上面已經沒有人了。這當中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祕密,一直到現在也無從考證,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哦。而我們黃山也處在這樣一個位置上,這樣就給黃山又籠罩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前面我給大家說過,黃山是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而著稱於世,那麼現在我就針對這四絕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

黃山之奇,奇在它們都有著獨特的造型和頑強的生命力,他們千資百態,各具神韻,每一棵松樹都似乎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所以,人們就根據他們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他們起了貼切的名字,如迎客鬆、送客鬆、陪客鬆等,它們就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而怪石之怪”,就怪在它們的步移景換,形態逼真,如果說黃山鬆是生命的奇蹟,那黃山的石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黃山無石不怪,單是名氣大的就有121處,它們有的象人,有的似物,而有的又組合成景,讓我們大家置身其中也不得不感謝大自然的造化。

說到黃山的“雲海”,我便會心潮澎湃,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見“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它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黃山日誌,這書名就叫《黃海》,所以說,“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後,我再介紹一下溫泉。黃山的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裡面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對面板病,風溼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呢,它只能浴,不能飲,過去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所以,等會大家一會上山以後一定要注意,到時候我也會提醒大家的。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黃山腳下,考驗大家意志的時候到了。這裡要請大家特別注意一下,請務必記住,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現代大客,車號是66666,我的手機號也請大家記一下。還有,等會遊覽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是山地旅遊,所以我希望大家牢記一句話“走路的時候不賞景,賞景的時候不走路。”以免發生以外。有什麼緊急情況,請第一時間想到我,好了,現在請大家排隊下車,開始我們的黃山之旅吧!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2

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包河區蕪湖路。園區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全園以最權威、最翔實的歷史資料陳列、文物展示和蠟像向世人展現這位生於斯、長於斯、坐鎮開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愛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權貴、執法不阿、鐵面無私的人格魅力。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簡稱“包公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清風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景區莊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盪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遊覽的好去處。

包河公園因為包公祠、包公墓和清風閣而聞名。相傳包河的藕是無絲的,不過,包河由於水汙染,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樣的藕了。包河公園為環城公園中歷史文化景觀的代表,屬於環城公園中重要的一段,面積30.5公頃,其中水面15公頃。其南部地勢基本平坦,北部因拆毀原城而成,故由水濱至環城南路呈坡狀地勢分佈。

包公園景區內建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包河沿岸綠柳成行、蒲荷萬柄,包河中間碧波盪漾之中,有一狹長小島,刀上綠樹繁茂成蔭,花木齊爭鬥豔,在一片竹樹蔭之中,隱現著一座白牆青瓦、純樸典雅的古式建築,就是合肥有名的名勝古蹟之一的——包孝肅公祠。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3

八里河風景區主園區位於潁上縣八里河的南湖公園內,包括“世界風光”、“錦繡中華”、“碧波遊覽區”三個部分,佔地面積3600畝。步入“錦繡中華”門,來到蘇式園林,這裡綠柳婆娑,繁花竟放;人工堆砌的假山,巧奪天工;依臨荷花池建設的迴廊,跌宕有致。來到這裡真懷疑是到了素有天堂之稱的蘇州。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此話用來形容位於錦繡中華園內南側的“九天瀑布”同樣巨集偉壯觀。九天瀑布長90米,高20米,加上909米高的觀世音像及底座,約高32.9米,立體框架1750米。遠遠望去,奔流飛瀉的瀑布氣勢磅礴,撼人心魄。高909米的觀士音像,立於假山之上,堪稱一絕。相信李白來到這裡也會詩興大發。“不到長城非好漢”,在這裡你同樣能登上“長城”。“張公山”臨湖矗立,巍巍“長城”盤旋而上,富有塞外風光的神韻;登上烽火臺,儘可包攬南湖公園的卓越丰姿。“錦繡中華”還有九龍壁、白雀寺等景點,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觀後令人回味不絕。

走出“錦繡中華門,來到“碧波遊覽區”。3000畝的湖面上,錯落有致地分佈著12個小島,由軟、硬橋連線。穿過既刺激又讓人心驚膽顫的步雲橋,便到達環湖堤。三十餘間小木屋和部分動物之家,點綴在環湖島上。堤上孔雀拖著豔麗的尾翼在悠閒地散步;湖中成群的黑天鵝浮在水面上,似乎在欣賞自己的倩影,野鴨和鴛鴦在戲水玩耍;湖心的鳥島上,林木茂盛,百鳥翔集,雁鳴鶴舞,真是鳥類的樂園。據導遊小姐介紹,這裡每年都吸引大批南方來的候鳥,由於環境、氣候、水質都不錯,它們也不會飛走。在另一小島上還有鳥語林,用膠織網覆蓋,飼養鳥類近百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白尾海雕等;二級保護動物鴛鴦、紅腹錦雞等。

環湖堤的西面從南往北分別是海豹島、野馬島、和河馬島,北靠辦公區的是龜蛇島。湖東兩島,南面是野豬島,北面是鹿島。在海豹島,海豹在水中翻滾嬉戲,遊人中不時有人為它們矯健的泳姿叫好;而在河馬島,一隻大河馬一天要吃300多斤的草,讓人咋舌。

八里河風景區,恰似桃源聖地,蓬萊仙境,給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們一方淨土。

煙波浩淼的湖水,景色錦繡的公園,百鳥競飛的鳥語林,以及連心橋、度假村、無不如詩如畫。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佈局嚴整,美不勝收。八里河風景區不僅有風景園林,還盛產武昌魚、桂魚、甲魚、銀魚、鰻魚等三十多種水產品。它既是136種鳥類、水禽棲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漁品生產基地,也是阜陽水資源保護區,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八里河鎮94年被聯合國授予環境保護“全球五百佳”。

八里河風景區是大自然的恩賜,八里河風景區是八里河人民的智慧結晶。佔地3600畝的主園區原是一片沼澤地,勤勞智慧的八里河人在鎮黨委書記張家旺的帶領下,經過多年艱辛的努力,使荒灘變綠洲,窪地成公園。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4

安徽建省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有古皖國而簡稱“皖”。全省總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稱江淮大地,長江、淮河橫貫東西,將全省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全省現轄17個市,105個縣(市、區),2020__年末全省總人口6516萬人。

安徽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文化燦爛,古代中國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莊子,東漢神醫華佗,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近代京劇鼻祖程長庚,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文化名人胡適、陶行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等,都是安徽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也是從江淮大地上走出的科學巨匠。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淮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深遠影響。

安徽區位優越。沿江通海,承東啟西、呼南應北,東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無縫接軌,南與開放度較高的珠三角交流便捷,是國外及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安徽位於中國立體交通網路的中心和樞紐位置,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福高速、105國道穿越南北,312國道、連霍高速、滬蓉高速、隴海鐵路和在建的寧西鐵路橫貫東西,全省鐵路密度居華東之首,高等級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區前列,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501公里、在建1400公里,6個航空港和水運港口能級也在提升,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快速交通網正在形成。

安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產67種,其中煤炭、鐵、銅、硫、明礬石、石灰岩等10多種為優勢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10位,尤其是煤炭已探明保有儲量250億噸,居全國第7位、華東之首。農業資源,全省正常年景年產糧食2500萬噸以上,油料250萬噸以上,棉花30萬噸以上,均排在全國前10位,茶葉、菸草、中藥材等特色高效農產品產量也居全國前列。旅遊資源,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品味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處,其中黃山榮膺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科教資源,全省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200多個科研機構,省會合肥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國首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每萬人擁有的科技人員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

安徽產業基礎雄厚。在汽車、家電、建材、工程機械、煤電、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領域,已在全國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馬鋼是全國五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銅陵有色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銅生產加工基地之一,電解銅產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海螺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產企業;依託江汽、奇瑞、合力叉車、日立挖掘機等骨幹企業,全省汽車年產量超過40萬輛,居全國第七,叉車、挖掘機產銷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家電綜合產能進入全國前五,已成為重要的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安徽是水利大省,屬南北氣候過渡帶,地形複雜,降雨時空分佈不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決定了發展水利事業在安徽有著特殊、重大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後,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初步建立起防洪、除澇、灌溉等工程體系,據統計,1949-20__年底,全省水利建設總投資342億元。已建成各類堤防2萬多公里,主要堤防集中在沿江、沿淮地區。已建成水庫4866座(其中大型水庫12座、中型水庫104座),總庫容19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7億立方米。20世紀50年代,大別山區幾大水庫的建設,創造了當時國內外數項第一:佛子嶺水庫大壩是亞洲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梅山水庫大壩是世界最高的鋼筋混凝土連拱壩,響洪甸水庫大壩是國內第一座重力拱壩,磨子潭大壩是國內第一座大頭壩。全省已建水閘10929座,其中大型水閘41座、中型水閘280座。蚌埠閘和臨淮崗工程為淮河干流上的兩個攔河控制性樞紐工程。全省現有萬畝以上灌區397個,有效灌溉面積達1472.5千公頃,大型灌區9個,其中淠史杭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98千公頃,為全國3個特大灌區之一。已建成水電站784處,裝機容量70.8萬千瓦。水利工程在抗禦歷次水旱災害鬥爭中,發揮了巨大的防災減災作用。僅“九五”、“十五”期間,我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減災直接效益高達2500多億元,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同全國一樣,提前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由溫飽向小康的跨越,邁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特別是“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20__年,全省生產總值5375.8億元,增長11.8%,五年跨過了三個千億元臺階,年均增長10.6%;財政收入656.4億元,增長26.1%,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7.7%.五年間,三次產業結構由25.6:36.4:38變為17.9:41.6:40.5,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鎮化率由28%提高到35.5%;累計固定資產投資801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2倍;累計利用外資53.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300.7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6%和6.4%.

時期,我省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為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中心城市帶動、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提升“861”行動計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設和諧安徽,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新局面。基本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__年超過1萬億元,單位生產總值比20__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為安徽崛起打下決定性的基礎。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5

壽縣的特色,當然就是古城牆啦!那座古城牆儲存地非常好。

壽縣的古城牆挺大的(最起碼比我大),共分為東、南、西、北四門。我大姑家住在城牆的南門,所以,我幾乎只去過南門。記得南門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過年的時候,我們去壽縣,丹丹大姐帶我到南門口去玩。那裡有好多好玩的,我和丹丹大姐回家的時候,都玩累死了。本想坐車回家的,可是因為那裡好玩的太多了,我們回家時,已是兩袖清風了,身無分文啊!只好到小廣場去休息了一會才回家的。

壽縣的古城牆除了城門有很多好玩的,在城牆上面,有好幾個景點呢!從南門往城樓上走,有一個景點。從裡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壽縣很有趣,壽縣的古城牆也非常好。朋友,請到我們壽縣來,看一看美麗的古城牆吧!相信,你一定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導遊員____,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歡迎來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看到大家,我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彷彿上天早就安排,冥冥之中牽引著我們一起走過,相遇在這茫茫人海。在接下來的一天裡,小_將陪同大家遊覽壽縣古城牆、劉安墓、報恩寺、安豐塘等主要景點。預祝大家玩得開心!

壽縣古稱壽春、壽陽,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會合肥市接壤,與國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鄰,是安徽省重點旅遊城市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什麼壽縣是歷史文化名城呢?因為早在春秋時期壽縣就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漢時淮南王劉安建淮南國之都城於此,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餘萬人的重鎮。自晉以後到唐、宋,壽縣繼續以繁華著稱於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

你看壽縣的古城牆,是全國唯一儲存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牆,磚壁石基、周長7147米。它雖無明長城之巨集偉,卻也經歷了千年的風雨考驗。壽縣城外四面環水,正陽關乃是六安境內淠河穎河入淮之處。1991年的那場大洪水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吧?當時來勢洶洶的洪水不知沖毀了多少堤壩,多少人的家園,唯有這座千年古城在肆虐的洪水中巍然屹立,毫不動搖。難道您不好奇這麼古老的古董牆是如何能抵抗住洪水如此猛烈的衝擊和攻勢嗎?奧祕就在他的東西南北四個正門和甕門裡。呆會到了古城牆我再跟大家詳細解說。成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也是出自這裡。你說的也不算錯,不過咱們到壽縣來住看是什麼?是文化,是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中繼承下來的古文化!壽縣在歷經千年的洗禮之後,早已沉澱成一本耐人尋味的書。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壽縣城小,文化精深。

我們所熟識的很多的成語,像“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等都是出自於此地。 壽縣是我國六十二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內無處不透著一個“古”字。再看壽縣的山頭——八公山,位於淮南與壽縣的交界之地,瞰淮河,臨淝水,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古戰場。成語“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皆出自於這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主峰僅有242米,和桂林的山一樣小巧秀氣。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賓客甚眾,門下八位賢士蘇非、李尚、田由、左吳、伍被、毛被、雷被、晉昌人才尤為出眾,號稱“八公”。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劉安因被告謀反畏罪自殺,八公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誅殺。後傳說漢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罷工攜手昇天,餘藥雞犬啄食也隨之昇天。你看,這一下子不知出了多少的神

仙,他能不出名嗎?八公山上現在尚留有他們當時留下的昇仙臺,還有後人們為紀念他建的淮南王廟以及淮南王墓。

說到淮南王墓有句話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南方才子北方將,西安的黃土埋皇上。”那咱們壽縣的黃土埋什麼呢?全是王侯和將相。都有哪些呢?請您聽我慢慢報來:有咱們剛才提到的“豆腐鼻祖”淮南王劉安,趙大將軍廉頗墓,一代賢君春申軍墓,楚烈王墓、春秋魯國單父宓子賤墓,曹操謀士荀彧之墓等等。此外楚蔡兩國王侯和公卿貴族的墓葬也多在縣境。這些黃土內埋的全是名人精英。淮南王劉安在壽春和“八公”完成了繼《呂氏春秋》之後,我國古代第二部集體編寫的鉅著《淮南子》。它論述的煉丹術,在化學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書中提出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和干支紀年法對天文學有重大貢獻。廉頗是趙國大將軍,“紙上談兵”,“負荊請罪”這兩個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與廉頗有關。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廣納天下賢才,黃歇被封於此,後被王舅李園“伏死士”刺殺於壽春棘門之內。為紀念黃歇,後人在城內建春申坊、春申臺。荀為曹操之謀事,因反對曹操稱魏公,操以“空器”饋食,荀彧自殺於壽春,葬於城南門外。

壽縣報恩寺光頭沒有,但是有骨頭。嘿嘿,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骨頭,而是佛舍利!報恩寺在壽縣城關東北角,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據《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據穿傳是唐玄奘法師所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14700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名。明末清初宿十八羅漢,堪稱藝術珍品,現為壽縣博物館所在地。院正中是宋塔地宮,原為九級的北宋舍利磚塔,後倒塌六級,殘存的三級因危及遊人安全,於1977年拆除。清基時發現了塔下的地宮,地宮有彩繪壁畫,地宮內有一石棺。也許大家覺得這石棺沒什麼了不起,材料也不珍貴,的確,但是在過去達官貴人墓中不少都用石棺,但並不是直接用石棺殮屍,而是棺中有棺。開啟石棺一看,果不其然,內有一銀棺,是用銀質薄片捶揲鉚接而成,棺蓋上飾有雙龍戲珠圖案,棺身一側有十個佛門弟子緩步徐行敲鈸送葬的場面,另一側是釋迦牟尼半臥象,後有十大弟子精心守護,神情莊重。這個場景描述的是佛祖時的場景。銀棺內有一金棺,金棺上書“重佛舍利”,內裝滿舍利子。不過據說,全為影骨。

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到了安豐塘。安豐塘古稱“芍陂”,被譽為“天下第一塘”,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里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堤周長2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安豐塘是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選址科學,工程佈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千百年來,安豐塘在灌溉、航運、屯田濟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投入資金對安豐塘進

行維修,充分發揮古塘效益,灌區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壽縣也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先後到此參觀,對安豐塘水利工程歷史之久長,設計建造之科學而且至今仍發揮著巨大效益評價極高。安豐塘北堤外側的孫公祠,是古人為紀念建立芍陂的楚相孫叔敖而建。祠內藏有古碑刻二十餘方,是研究安豐塘水利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許多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和鑑賞價值。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天的行程就快結束了,小王也將要和大家說聲再見了。如果小王有什麼做的不夠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擔待,多提意見,以便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最後,祝大家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期待和各位的再次相逢。謝謝!

一路上,車子有點顛簸,人一直在車子裡晃悠,時間一長,有點想吐的感覺,後悔勁油然而生。

車子駛入八公山地區(八公山是豆腐的發源地),沒過多遠,一座古城樓就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古城壽縣。,據說這是安徽境內唯一一座儲存完好的古城。“哇,是不是和西安古城一樣呢?”

下車後,城門口車水馬龍的景象令我應接不暇,好奇心驅使我隨著人流進入古城。路口沒有紅綠燈,但交通卻秩序井然。漫步青石板路,伴隨著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令人彷彿置身於遠古時代。“大救駕”,聽說過嗎,這裡的一種食品,來源於歷史典故。據傳,公元267年,當時的皇帝由於戰亂逃到這來,因為沒有吃的,當地百姓就做了這種食品給皇帝吃,最後,救了皇帝的命……

隨後,我們去了國家二級博物館——壽縣館。這裡有許多歷史名人的照片,還有許多名貴文物。其中鎮館之寶——一隻大水缸,在我們眼裡只是一口普通的大水缸,但一看年代,你就會咋舌——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樓上還有楚都遺珍廳,漢魏流韻廳,古窯之光廳,宗教藝術廳,向我們展示了幾千年來的文化遺存。

壽縣,雖是一個不大起眼的地方,但主席來過,鄧小_爺爺、江爺爺也來過。博物館裡,珍藏著他們視察時的照片。走前,媽媽買了兩盒“大救駕”,因為不知道什麼味道,所以我嚐了一下,“好吃、好吃。”怪不得救了那位皇帝的命,要知道,皇帝可是很挑剔的。

壽縣,這座古城,不僅美麗,而且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真是不虛此行。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7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旅行社歡迎你們來巢湖觀光、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_。今天我們的遊程是這樣安排的,上午遊湖天第一勝境——中廟,觀姥山島,途中游湖濱大道、巢湖、龜山;中餐於圩裡酒家就餐,下午遊銀屏山風景區,觀千年奇花——銀屏牡丹,仙人洞,後回溫泉度假區休息。我們巢湖市是因巢湖而得名,它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總人口450萬,轄廬江縣、無為縣、含山縣、和縣以及居巢區,全境界於合肥、蕪湖兩市之間,周邊與合肥、滁州、六安、安慶等市相接壤,隔江與蕪湖、銅陵、馬鞍山三市相對望。巢湖在商周時建南巢,春秋到巢國,秦漢設居巢,唐代置巢州,後來稱縣,84年改巢縣為巢湖市,到了99年的時候國務院撤消了縣級巢湖市,設立了地級巢湖市。我們巢湖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非常豐富,故稱為“皖中大花園”,巢湖的特產也是相當多的,比如說巢湖蜂蜜,巢湖槐米,煙花爆竹,等等。

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湖濱大道上,這條湖濱大道是集旅遊、防洪、交通於一體的,是在91年那場大水過後開始建起來的,全長是53米,那麼大家左邊所看到的呢就是我們的巢湖,湖區水面800平方公里,沿湖23個鄉鎮,被三縣一區所環抱,及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和居巢區。我們巢湖與洞庭湖、洪澤湖、鄱陽湖、太湖並稱為五大淡水湖,而我們巢湖在這五大淡水湖中是最小的一個。巢湖,又稱“焦湖”。相傳古時巢湖為州,有一年大汗,小白龍私自降雨除汗,犯了天條,被天帝貶下凡間,遇得焦姥相救,小白龍為報焦姥救命之恩,於是就告之了天帝要陷巢州的事,焦姥及時告與眾鄰,使眾鄰勉去死難,然而焦姥卻在知照眾鄰的時候延誤了逃脫的機會被洪水淹沒,其女兒也在慌忙中跑丟了一雙鞋子,且終被洪水淹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焦姥的精神,將所陷之湖稱之為“焦湖”,而焦姥則化作了一座姥山,女兒化作了一座孤山,她的一雙鞋子化作了鞋山。當然這只是對巢湖的一個神話傳說,真正的巢湖形成當然是因為地殼運動的結果了。

坊位於巢湖的西壩口,是湖濱大道的入口處,建於1994年仲夏,是一座仿古牌式坊古人文景觀,雄立湖濱,氣勢恢弘,象徵巢湖的東大門。石坊兩側有四副楹聯,由方克逸親自撰寫。其中有“位列五湖,水秀出明千里錦;名馳四海,地靈人傑萬年春”,分別由劉子善、王公壽等書法家題寫。穿過古坊就來到了湖濱大道,湖濱大道東起巢湖市區,西至中廟鎮,全長53千米,是集旅遊、防洪、交通以及高科農業發展於一體,建於1991年的那次洪水過後,總投資2億元。濱湖大道為三級柏油路面,沿途亭臺水榭,花香草茂,自然成趣。市區西壩口路段,已成為市區早晨鍛鍊、假日郊遊、週末垂釣和夏夜納涼的最佳去處,與上海外灘有異曲同工之妙。濱湖大道還是觀賞巢湖風光和體驗巢湖民情的前沿,湖光山色與風土民情往往交映生輝,融為一體。規劃中的湖濱大道,將興建休閒度假村、湖濱浴場和水上游樂園等,最終成為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的皖中第一長廊。

現在大家往左邊看就是我們的巢湖,巢湖湖區水面800平方千米,是全省最大的湖泊,被列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相比,巢湖面積居小,但卻別具特色。巢湖沿湖23個鄉鎮,岸線周長180千米,水面東西最長55千米,南北均寬15千米。水位12米時,面積800平方千米,容積48億立方米。巢湖是因登山遠看象一個鳥巢故得名。這裡還有一個故事(故事略)。巢湖水系發達,自古號稱“三百六十汊”。現有入湖河流主要分佈在湖區的西部和西南部。如發源與皖西大別山的南淝河,匯經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經三河的豐樂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傳曹操開鑿的馬尾河,源於桴槎山東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運漕河,古稱儒須河,西起巢湖東湖口,東南流至裕溪口,全長75千米,與長江溝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積總計32345平方千米,由於水源豐富,氣候適宜,素為皖中魚米之鄉。右邊大家看到的是龜山,登山瞰湖,只見萬頃碧波至此陡然收縮,東擁而去,大有湖水自西天傾潑而來之勢。此山酷似巨龜故名,是巢湖的三龜之首。另二龜分別為南龜山和東龜山,南龜山位於巢湖南岸的桃溪嘴,與此龜山是遙遙相望,東龜山也就是濡須山,位於湖東釣魚臺。與龜山相對的是一座石龜,此石龜為四不像,因為它是龍頭、鳳爪、龜身、··,此龜為我們巢湖的鎮湖之龜,相傳很久以前,湖內有一水怪,常年在湖中興風作浪,使周邊的百姓不得安寧,且莊稼遭秧,顆粒無收,後來人們聽說此水怪最怕的就是龍、鳳、龜及·,於是人們就在湖邊建了這一石像,因與龜山相對,故稱為石龜。巢湖又稱為焦湖,關於它的形成在我們巢湖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華東大地上有一座巢州城,城內……(故事略)。

到前面就是中廟——姥山景區。中廟有名“忠廟”,位於巢湖市居巢區中廟鎮,距市區48千米,古因居巢州、廬州中間,故曰“中廟”,號稱“湖天第一勝境”。由於歷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華,北中廟”之說。中廟初建於漢代,歷代屢廢屢修。後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鴛瓦攙空,虹樑用狀,妙臻土木,美極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間,“丹臉桃紅,雙眉柳綠”的太姥神像“立於寶室,列位於香壇”。元朝將廟基圈拱成橋,稱“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時廟有“傑閣,有拜殿,有亭,有欄榭”。光緒十五年李鴻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後3殿,70餘間,後殿藏經閣3層,窗開八面,四角飛簷,角角系鈴。民國十年加以裝修,民國二十七年底,後殿因火災被毀,僅存前、中兩殿及廂房。1986年以來中廟多次整修,再具規模,殿內壁樑壁畫也更彩換顏。中廟坐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磯上。石磯呈硃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飛鳳,通稱鳳凰臺。古廟坐北朝南,橫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壓雲。廟門上有“巢湖中廟”書刻。整個廟宇樓閣重簷飛出,似丹鳳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燦燦生輝。中廟現供奉關羽、觀音和諸神。據傳原奉還有泰山玉女、巢湖焦姥……位於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廟鎮4千米,離巢湖、合肥二市各的姥山,傳說陷巢州時,焦姥捨身濟世,變成此山,故名。姥山實為一億多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湖心島,海拔105米,面積0.86平方千米。山呈橢圓形,遠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據《南塘通志》記載:“姥山,又名南塘。”

在姥山上有一座文峰塔,佇立在姥山之顛的筆架山上。雄偉壯觀,是觀賞巢湖風光的最佳處。傳說焦姥登塔可以更好的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兒塔。此塔始建於明崇禎四年,廬州知府嚴爾圭倡建,建成四層,因農民起義而輟工。清光緒四年,李鴻章倡捐,委江蘇候補道吳芬續建三層完工。塔共7層,133級,高51米,繫條石青磚結構,八角形,層出飛簷,每簷懸鐵鈴,內有磚雕佛像802尊,匾額題詞25件。因建塔是為了顯示地方人文之勝,故名文峰塔。有民謠雲:“姥山寶塔尖一尖,廬州府裡出狀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由外壁、畫廊、塔心三個部分組成,奇巧堪絕。塔門刻有“雲梯”二字。

我們巢湖的三珍呢,就是銀魚、白米蝦和螃蟹。巢湖的出湖流域主要是裕溪河和牛屯河,通過他們流向長江。姥山島的面積是0.86平方公里,海拔105米。現在我們所看見的塔就是文峰塔。當時此地流傳“姥山尖一尖,廬州出狀元”。廬州知府嚴爾圭為了驗證此謠,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建塔四層,後因農民起義而輟工,到了清光緒四年(1878年)洋務大臣李鴻章倡捐,建塔三層,塔共七層,八個角,高51米,133級,塔內專雕佛像802尊,題石匾25件。郭若沐詩中有詩::遙看巢湖金浪裡,愛它姑姥發如油,即指姑、姥二山。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8

琥珀山莊是一座環境舒適優美、建築風格獨特的住宅小區,位於合肥市區西側偏北,南接長江西路,東臨環城公園,宛如一塊天然琥珀,玲瓏剔透,流光溢彩。

琥珀山莊規劃佔地5O公頃,總建築面積5O萬平方米,由南村、北村、東村、西村、花園村五個部分組成。現已竣工的琥珀南村、北村、花園村,

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分普及型、小康型、舒適型住宅等18個系列,採用因地制宜、隨坡就勢的方法並借鑑皖南明清古建築“依山而建,傍水而營”的建築風格,將傳統性、地方性和現代性融為一體,具有新徽派建築特色,恰似玉宇瓊樓.琉璃世界。

在3萬多棵鬱鬱蔥蔥樹木掩映下的琥珀山莊,還建有配套設施38項,不但有商店、郵政、銀行、車庫、國小、幼兒園中老年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生活服務設施,而且有汙水處理廠、立交橋、中心湖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遊憩環境,被譽為全省第一個園林式住宅小區.1994年榮獲國家建設部城市住宅小區建設試點綜合“金牌獎”和全國建築質量最高獎“魯班獎’以及規劃、設計、工程質量、科技進步四個單項一等獎。1995年竣工的琥珀花園村又以其環境幽雅、建築秀美,受到各界人士的讚譽。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19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擔任導遊,你們可以叫我燕子姐姐,今天,我們一起在黃山開始我們的旅程。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覽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又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

黃山鬆是黃山景區的一絕,最為人稱道的是崖鬆和山頂。看,在玉屏左側,懸崖峭壁邊長著一顆松樹,你們說這是什麼鬆呢?對了,這就是有八百年樹齡的迎客鬆。他一側的枝椏伸出,好像黃山人伸出臂膀歡迎山的標誌性景觀。遊客們,在放眼看看其他的松樹,許多是在懸崖峭壁上縱橫堆疊,形成各和絕妙的組合。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鬆,玉麒騰躍的麒麟鬆,也不說輕歌低吟的豎琴鬆,纏綿親暱的連理鬆,但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鬆,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男的古人說:”黃山之美始於。“

快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就環繞在我們的身邊,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步履蹣跚的老人,還有的像龜魚對望……山峰也千姿百態。筆架峰,飛來峰,仙人指路……數不勝數,最具特色的還屬海拔在1864米之上的黃山第一最高峰——蓮花峰,相傳當年觀音菩薩自己乘坐的蓮花寶座點化成黃山一座雄起秀麗的山峰。哈哈,蓮花峰的來歷神奇吧!

看著白茫茫的雲海,大家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原來啊,雲海的形成,是由於黃山高谷底,樹木繁茂,日照短,水分不易蒸發,因而溼度大,水汽多,雨後常見縷縷輕霧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霧達250日左右,真可謂”雲霧之鄉“

遊客們,今天的”遊程“即將結束了,大家一定腰痠背痛吧,可以享受一下我們黃山的最後一絕——山腳下的溫泉。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42℃,屬於高溫碳酸鹽型,既可以飲用,又可淋浴。游完黃山後,洗個溫泉浴該是多大的享受啊。

好,朋友們,黃山迎客鬆天天歡迎您,再見!

美麗的安徽導遊詞 篇20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歡迎各位來到青陽領略美麗的山水風光和醇樸的風土人情!

青陽縣位於長江南岸,北襟長江,南相黃山,東與涇縣革命老區交界,西有九華山聳立。1180平方公里,山清水秀,有著神奇的歷史文化和美麗卓絕的自然風光。元代詩人薩都剌來到這裡情不自禁地讚道:“相逢橋上無非客,行盡江南都是詩”,南宋詩人王十朋聽到這裡的人文故事,深深感嘆:“江南一嶽佔青陽,多少神仙此地藏”。要想深刻了解青陽和認識青陽,恐怕不是一朝一日的事,但我們走進芙蓉湖景觀區,聽聽這裡的故事,憑著自己的敏銳觀察和細心感受,一定會得到一頓豐盛的遊覽大餐並滿載而歸。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芙蓉湖。芙蓉湖的名稱,來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詩句。傳說古時候這裡有惡龍作怪,民不聊生,有當地一戶財主養了九個兒子,他們齊心協力大戰惡龍,最後一條惡龍沿著青通河往下游逃竄,企圖逃向長江,九子追趕到這裡,將惡龍交戰,因而留下一片水坑,便成了湖。等戰勝惡龍之後,九個兒子各化成一座山峰,將惡龍鎮住,這便是九子山,後來被李白改為九華山。欣逢盛世,青陽縣人民政府將這一片湖水通過治理、疏浚,顯得更加清澈美麗。“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一湖清水就來自於青通河的上游的九子山。站在這裡環顧湖面,確有“水何澹澹,山島辣峙”感覺。芙蓉湖在四圍青山的陪襯下,風平浪靜,恰似老天爺贈給人間的一面玉鏡。自古以來就有“就著玉鏡照一照,面如芙蓉,美似天仙;就著湖水洗一洗,心如蓮花,益壽延年”之說。還有“心情不好,事業不順的人,照一照,洗一洗,就有洗心革面,萬事如意,一帆風順”之說。

現在我們就站在芙蓉湖公園的入口處--對華覽秀。顧名思義,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芙蓉湖公園的大概景緻,更遠一點就是九華山,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九華山第一峰--蓮花峰。蓮花峰,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躲避追兵、安營紮寨、屯兵練武之地(山寨石門遺蹟尚存);海拔1048米,若在正面看,峰巔酷似蓮花初舒。雲蒸霞蔚,四時變化,蓮峰雲海為青陽九華山第一壯觀美景。這也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落筆生花的出處。李白路經青陽,看到蓮花峰下的七布泉瀑布從天而降,詩興大發,吟出“天河掛綠水”的千古佳句。從蓮花峰往九華山方向看,依次是達摩面壁石、獨秀峰、天柱峰、翠蓋峰、展旗峰、大鼓嶺、將軍湖等景點或景區。再遠點的那就是著名的“富貴陵陽鎮、風流謝家村”和九華山大峽谷了。這些地方,歷史上不僅有眾多詩人墨客流連忘返,仙家名流也接踵而來,如漢代青陽縣(那時稱陵陽縣)第一任縣令竇子明,在陵陽山中修煉成仙,騎鶴白晝飛昇,成為道教佳話;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芙蓉湖對面的拾寶山留下了毛驢的蹄印,驢糞化為元寶被山民拾得,之後常有人上山尋寶,故名“拾寶山”。據說張果老死後就安葬在陵陽境內。金地藏上九華山之前就在九子巖修行,爾後才上了九華山。他的隨從諦聽為保護金地藏而獻出了生命,後人為紀念它還在九子巖上修建了諦聽塔,至今儲存完好。歷史記載,民間傳說,動人的故事數不勝數。--這些美麗的景點景區和燦爛的歷史文化體現了青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特色。

從對華攬秀出發,沿著香徑,我們去往星河廣場:星河廣場展示的不僅是青陽的民俗風情,更是青陽的歷史文化和勞動人民的智慧。農耕文化是這裡的一大亮點,青陽人民和全國其他地方人民一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刀耕火種的時代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進步的文明,既有物質文明的物證,更有精神文明的結晶。青陽民歌、竹馬燈、旱船調,特別是青陽農民畫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全國專家學者認定為戲劇活化石和京劇鼻祖的戲曲“青陽腔”早在20_年就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陽農民畫用青陽特色地繪畫藝術表現青陽人五彩繽紛的勞動和生活場景。青陽腔以其高亢嘹亮的高腔為中國戲劇帶來來了活力,成為中國戲劇史上一面輝煌的旗幟。逢年過節,都要在這裡展示,熱鬧非凡。

走過芙蓉橋,去向詩園:在青陽這塊美麗的土地上,不僅吸引著無以計數的名人騷客前來交遊吟唱,留下大量描寫青陽山水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優秀詩篇,本土詩人佳作也是層出不窮。在這裡,我們用石刻、書法等形式表現出來,在展示歷史文化藝術的同時,也為遊客朋友瞭解青陽增添高雅情趣。

“磨墩賞月”處。這是芙蓉湖公園的制高點。站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覽芙蓉湖全景。別看這座不高的山坡,卻很有些歷史故事。首先請大家看看這個山坡的形狀像什麼?--很像是個磨子,由史以來我們管這裡叫磨子山、磨子墩。其實,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和美麗的故事。傳說詩仙李白到青陽,青陽縣令韋權輿知道他愛酒吟詩喜歡明月,就陪他到這裡觀湖光山色、賞月吟詩。明月高照的夜晚,站立此地,環顧四圍青山和一馬平川,湖面風平浪靜,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在湖水和青山的映照和陪襯下,月亮就更顯得又圓又大又亮,詩仙也就詩興大發。後來他們成了好朋友。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這裡原來住著個父母早年傷亡的年青人,人們管他叫張生。張生孤苦伶仃,十分貧寒,但非常善良,做好事不留名,湖邊的一草一木他都愛惜;乾旱時節,他看到湖邊水凼裡快被死的小魚小蝦或是田螺,他就將它們弄到湖水裡。長期做了好事必有好報。後來他每天在外面做事回家,都有已經做好的飯菜擺在桌子上,噴香撲鼻,但不知是誰幹的。有一天,他想看個究竟,就提前悄悄回到家裡,一看,原來是個陌生的漂亮姑娘在廚房忙碌著。姑娘看到主人突然回來,來不及離去,就只好說出了原委。原來是隻住在牌樓村的田螺,由於小時貪玩游到芙蓉湖邊遇到大旱,落在沙灘上,不得回到湖水裡,幸虧被張生救起放到湖水裡才得以活命長大,現在是來報答張生救命之恩的。他們互相羨慕,當晚以山水為媒、明月作證,成了親。於是就在山坡上種起黃豆,做起了豆腐生意。日子越過越紅火,為感謝天地,他們在這裡建起了拜月臺和涼亭,每有窮困的人,他們就以豆腐接濟,扶貧濟困。直到他們年老過世之後,每到夜深人靜時,這裡還經常聽到磨子磨豆腐的聲音。因此,後來的人就將這裡叫磨子山、磨子墩。於今,人們在這裡修建了閣樓,將這裡打造出“磨墩賞月”的景點。月白風清的夜晚,湖面上輕舟蕩槳,磨墩上人影綽綽,賞月吟詩,互有唱答,確是心曠神怡。

尋夢沙灘(暫定名),)原來這裡叫“金沙灘”,是古時候有人在這裡勞動的時候從沙裡掏出一塊金子而得名。青陽的黃沙在建築行業非常出名,南京長江大橋、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的建築用沙都是這裡供應的。看湖水清清,沙灘綿綿。在這裡,夏日裡可以步入湖水中戲魚弄蝦,可以在沙灘上進行沙雕、沙浴,不僅為孩童們提供一塊嬉戲的園地,也為成年朋友找到童年的樂趣。

青陽,有著賞不盡的自然風光,也有著聽不完的動人故事,更有著取不竭的歷史文化,嘗不膩的山珍海味。在品嚐了芙蓉湖之後,也希望大家憑著自己的慧眼去發現青陽精彩的亮點,青陽人民將滿懷熱情歡迎你帶著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再次光臨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