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祝福語 > 日常祝福語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六篇】

導語:月近中秋月近圓,情至中秋情至酣。短信千里傳思念,隻言片語慰心田。下面是本站祝福語頻道為您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詩句【六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六篇】

中秋節的詩句:尾犯•甲辰中秋

尾犯•甲辰中秋

朝代:宋代作者:吳文英

紺海掣微雲,金井暮涼,梧韻風急。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綃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户照陳跡。

竹房苔徑小,對日暮、數盡煙碧。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二十五、聲聲秋點,夢不認、屏山路窄。醉魂幽揚,滿地桂陰無人惜。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公元1244年中秋。甲辰年即公元1244年(南宋理宗淳祐四年),根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當時詞人四十五歲,尚在蘇州。甲辰年是蘇姬離去之年,蘇姬去後五月為中秋,故有“影留人去”之語。

鑑賞

“紺海”三句,狀中秋節的天氣。言傍晚時分,天青色的空中飄飛着幾朵白雲,很快天色轉暗,夜暮中颯颯秋風吹落下井邊的桐葉。此所謂“一葉落而知秋至”也。“何處”兩句,想象語。此處是説:時在中秋,不知道哪一處樓閣造得,能最先被圓月的亮光照到?“江汜冷”三句,寫月光。“汜”,即泛;“悰”,快樂也。此言月光照耀得江水像剛清洗過的綃帛一樣泛出陣陣冷意,月中嫦娥在中秋佳節也倍覺高興,將那圓月一再拭拂,使它一塵不染,光照寰宇。“影留”三句,承上啟下,轉入己的傷別離。此言天上月兒圓,而地上卻人分離。惟剩下室中的遺蹟尚在。所以圓月雖明亮,可是詞人卻不願看到這深夜的明月光從簾隙中透射進來,以免使他看到室中離人的遺物更添悲傷。至末三句,天上地下適成鮮明對比,使人更是倍覺同情詞人之生別離。

“竹房”兩句,述孤寂。言詞人孤身一人在竹屋中深居簡出,所以室外的小徑,因為無人走動也長出了苔蘚。黃昏日斜,獨居無聊,惟有仰望碧天,機械地數着朵朵煙霞,打發這無聊的時光。“露蓼”兩句,憶年輕時。言詞人年輕時候與伊人(即上片“人去”之離人)曾在靈巖山前的採香涇畔相遇,互相認識。“二十五”兩句承前,寫今之夢境依稀。“二十五”,可解為過去的二十五年時間。詞人今年四十五歲,二十五年前剛是二十歲,與上句“年時”(即年輕時候)相吻合。詞人説:二十五年過去了,現在我在夢境中已認不清那條兩人曾經走過的“屏山”小徑了。“醉魂”兩句,言己之醉醒兩朦朧矣。此言己在過節時,喝得大醉入夢,所以夢中無法認清小徑通向哪裏,醒後仍醉意熏熏,連滿地的桂花都毫不愛惜的踐踏過去。

中秋節的詩句:折桂令•中秋

折桂令•中秋

朝代:元代作者: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簡析

這首散曲抒發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一輪……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語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圓滿明淨,給人一種新奇之感。以“飛鏡”作比,使人產生一種不知是從何處突然飛來掛到天上的聯想。而“誰磨”一問,更造成一種月光明亮無比的情勢。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發此驚問。下面兩句,轉入對月光的具體描寫,但作者沒有進行正面描繪,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間,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晝,“徹”、“透”兩字,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無波”兩句,又從另一側面來寫,只是它比前兩句寫得更加空靈。作者從玉露着眼,寫玉露將秋空洗得“銀漢無波”。那瑩潔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產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較往常更為明淨。縱使如此,也並沒有妨礙月中桂樹展現其優美灑落的身影。這是對前面的一個總結,同時又從明月本身來進行描寫。前人曾有“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的詩句,這裏卻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來反襯月光的澄徹。通過多側面多層次的反覆渲染,烘托出一種明月如水,清幽靜謐的氛圍。面對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從中來,他引吭高歌,並向月中的嫦娥發問:在這美好寧靜的月夜,怎能不舉杯痛飲,一醉方休呢?

同樣寫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觀察角度和不同的寫法。李白的《月下獨酌》抒發的是世無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筆下的月既不解飲,又不懂情,無知而冷漠。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抒發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懷,他想象中的月宮是“高處不勝寒”,強調的是“月有陰晴圓缺”。張養浩的這首散曲抒發的則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李白、蘇軾等人的詠月名作都是將明月與人事緊緊交織在一起來寫,忽景忽情,情景交融。這首散曲卻與此不同。它把主要筆墨都用在了對明月的描寫上,只是最後才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點出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先景後情、情因景生的寫法似乎已經成了常規,寫不好,往往會落入俗套。其關鍵在於景要切,情要真,兩者融合得自然。這首散曲成功的奧祕也就在這裏。

中秋節的詩句:琵琶仙•中秋

琵琶仙•中秋

朝代:清代作者: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裏、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註釋

①碧海:青天。宋晁補之《洞仙歌》:“青煙冪處,碧海飛天鏡。”

②冰輪:即明月。唐王初《銀河》:“歷歷素榆飄玉葉,涓涓清月濕冰輪。”

③吹到二句:謂秋風把一片秋花吹開了,那明亮的月光猶如白雪。清輝,指明亮的月光。

④井梧葉:謂井邊的梧桐樹葉。

⑤輕紈小扇:即紈扇。

⑥紫玉:指笛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元陳旅《次韻友人京華即事》:“仙女乘鸞吹紫玉,才人騎馬勒黃金。”

賞析

這首詞以清新凝重,又不無傷感的筆調描繪了中秋時節月下的景色。其中有對在日中秋月下嬉戲歡樂的追懷依戀,有對“隻影而今”的孤單失落的傷感悲歎。而結處“總茫茫、不關離別”一語又頓使全篇昇華,看來詩人傷情的並非單純的“離別”,而是更有別的隱憂,至於什麼隱憂呢,落句只用了寒夜之笛聲作結,留給讀者去咀嚼,去回味,去聯想了。

中秋節的詩句: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羣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創作背景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謫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縣就位於這裏。在這裏他不免悲涼之感,所以寫了許多詩詞以排遣愁緒。的《竹枝詞》《浪淘沙》都寫於這一時期。關於桃源他還寫有五言詩《遊桃源一百韻》七言詩《桃源行》等。更巧的還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寫於桃源就不可知了。從《遊桃源一百韻》中“彩雲迎躡履,遂登頂”等詩句看,和這首詩“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是同一回事。

鑑賞

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髮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一意。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這首詩表面上可以歸入遊仙詩,把中秋之夜寫得如夢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一句已經成為中秋時節人們常用的佳句。至於其他欣賞者怎麼理解,可以説百人百解。有聯繫劉禹錫仕宦失意,解釋後半部分是以仙宮比喻朝廷,盼望早日迴歸;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釋為用“寒露墜”代指人生禍福無常,説這是劉禹錫對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許這種種理解,正好體現了“詩豪”作品多彩的藝術魅力。

中秋節的詩句:思佳客•閏中秋

思佳客•閏中秋

朝代:宋代作者:吳文英

丹桂花開第二番。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閒剩此嬋娟。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

鑑賞

《思佳客》,即《鷓鴣天》,首見於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詞譜》卷十一説:“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因賀鑄詞有“化出白蓮千葉花”句,故又名《千葉蓮》,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後”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於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煙》、《翦朝霞》、《驪歌一疊》、《錦鷓鴣》、《避少年》、《鷓鴣引》、《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丹桂”四句,上片寫閏中秋景色及詞人的感想。言桂花已經二度開放,菊花的花期亦相應延長了。詞人以桂、菊兩種秋季當令的花,點出“閏中秋”的特點;即是這年秋天有了兩個八月,秋天就足足延長了三十天。因此,接着詞人又説,天上的圓月就像人間的寶鏡一樣,因為是“閏中秋”,所以缺而復圓;而自天河而來的泛星槎亦在“閏中秋”時去而復還。“仙槎”,即貫月查。

“分不盡”五句,下片即景感懷。言中秋天涼,而時令也在八月之半,今遇“閏中秋”,所以又可以將之分成一半,故詞人反而有“分不盡,半涼天”的一種感覺,詞人閒暇無聊,唯有這天上圓月與之作伴,又因為是在“閏中秋”的緣故,時令還沒有到深秋,所以氣候也還不太涼冽;月中嫦娥也顯得非常引人注目,所以詞人才有可能,又一次在這天晚上獨倚欄干欣賞這一圓月了。

中秋節的詩句:閏中秋玩月

閏中秋玩月

朝代:清代作者:佚名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遊。

註釋

①禪邊句:謂一邊領略習禪的風味一邊懷抱着客居的憂愁。饋:贈送。清光:指閏中秋的月光。

②百年句:謂閏中秋是難得的。按大約每四年置一閏月,從閏正月、二月順序推移,當四十八年方得一閏八月,得一閏中秋。百年乃舉整數。

③菊花信:指菊花開放的消息。桂子:桂花。上界:天上。

④遮莫:儘管,任憑。圓明:指中秋之月又圓又亮。前度:指上個月即八月的十五之夜。廣寒:廣寒宮,神話故事中的月中仙宮。

鑑賞

農曆一年與地球公轉一週相比,約差十日有奇,每數年積所餘之時日為閏,而置閏月。這是閏八月,即有連續兩個農曆八月,自然也就出現兩個中秋節。霖公於閏八月中秋之夜賞月,寫下這首有名的賞月詩。詩寫了客邊之愁,滿月之光,菊花之豔,桂子之香。一個百年難遇的閏中秋,被霖公寫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