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0篇)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

一、總則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0篇)

1、為了規範我公司海外市場的設備管理,保證各作業項目設備的正常運轉,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於鑽井工程公司所有海外作業項目。

3、各級設備組織應按照公司海外項目的統一部署開展各項工作,各級設備管理組織在規定的職權範圍內處理有關部門的設備管理業務,並承擔一定責任。

二、海外作業項目設備管理網絡

公司經理

主管經理

分公司主管經理公司裝備管理部

分公司裝備管理辦項目經理

項目組設備管理人員

平台經理

機械師、電器師

三、海外作業項目設備管理崗位職責

1、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所轄區塊作業隊伍各項設備管理工作。

2、項目組設備管理人員:在項目經理領導下,具體負責各項設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負責落實各項設備管理制度;建立所轄區塊實物台帳,並進行實時管理;審核及上報設備購置、維修計劃和長期配件購置計劃;熟悉當地設備服務網點和配件供應商,負責物料採購和服務廠家的協調工作;每月收集、審核、上報各作業隊設備運轉綜合月報和存在問題,重大問題即時彙報;每月組織對各作業隊進行設備檢查和考核,監督整改落實,按季度將檢查情況向國內彙報;與甲方溝通在設備配置或使用中存在的重大分歧。

3、平台經理:全面負責本作業隊的設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組織設備檢查、整改工作和完井設備鑑定工作;監督檢查各項設備日常維護保養、資料填寫、記錄工作;負責相關資料的上報工作;組織制定並上報設備維修計劃和物料購置計劃;協調處理與甲方在設備配置或使用中存在的分歧。

4、機械師、電器師:做好所轄設備的巡檢、周檢和完井設備鑑定工作;按照合同規定、甲方合理要求和檢查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和完善設備;具體負責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及設備資料的填寫記錄工作;提前制定易損件及耗料的採購計劃;負責對外籍僱員崗位操作的培訓與監督工作;負責庫房管理,包括庫房物料總清單、入庫料單、出庫料單的填寫更新工作;機械師負責所在作業隊的設備台帳管理和相關設備資料管理(包括資料台帳管理)。

四、檢查保養制度

1、機械師、電器師每天進行三次巡迴檢查,即早、中、晚各一次,要按照公司《巡迴檢查制度》規定的檢查路線和項點進行仔細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設備良好狀態,杜絕走馬觀花。

2、對於説明書上明確規定檢查調整週期的部件或部位,機械師、電器師嚴格遵照執行。

3、由平台經理、帶班隊長、機械師、電器師、司鑽組成設備管理小組,每週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問題彙總分析,制定相應解決方案,在保證日費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時間整改。

4、在下套管、起放井架等關鍵操作前,平台經理要組織機械師、電器師對繩頭固定、大繩、剎車機構、井架及附件、動力機進行嚴格檢查,若存在問題,必須待問題解決後才能作業,防止發生設備事故或因設備導致其它事故。

5、每口井在完井前平台經理要組織本隊的完井設備鑑定工作,並填寫完井設備鑑定單,即時上報分公司裝備管理辦,並根據設備狀況提前做出更換、修理或整改計劃,在搬安期間合理安排時間檢修或更換設備,保證開鑽後設備的連續運轉。

6、堅持強制保養:油品使用要嚴格遵循設備説明書規定的用油品牌、用油等級和換(注)油週期;油濾器根據説明書規定的更換週期強制更換,杜絕清洗再用,空濾器根據説明書規定清潔或更換。

五、物料管理

1、建立庫存料台帳和進出庫物料登記,及時更新、填寫。

2、井隊庫房要保持一定數量的耗料和易損件,特別是那些須從國內組織或從第三國進口的物料,每次完井要盤點庫房,更新庫房料單,並提前制定下口井所需的、在當地購置的物料清單,報批後由項目組在當地組織;須從國內組織或從第三國進口的物料必須提前3個月做計劃,由國內或項目組組織。

3、井隊在備件選擇上應以綜合效益最大化為原則、不僅要考慮備件成本,同時要考慮因更換配件而造成的日費損失和勞動投入。在性價比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一般選擇高質量配件,購買國產配件時一定要選擇優質產品。

4、物料要擺放整齊有序,隔倉編碼,便於查找;注意防潮、防鏽、防老化:在高温的環境裏,橡膠件要專門存放在裝有空調的庫房內,防止橡膠件受熱加速老化;在潮濕地區,長期存放的金屬部件表面要塗黃油防鏽,室外存放的部件要上蓋下墊,防止鏽蝕。

5、易損件要採取預防性更換的辦法,即根據具體工況和部件的預期壽命,在部件即將失效前合理安排時間提前更換,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預防,減少日費損失。

6、項目組設備管理人員應熟悉當地物料供應、加工、修理網絡,對各個廠家情況進行登記,包括廠址、聯繫人、服務範圍等,以便在急需物料或服務時,可以快速聯繫獲得。

六、資料管理

1、井隊要建立健全設備資料,資料填寫要定人、定時、真實、清楚,上報資料要及時準確。

2、井隊設備資料包括以下部分:

1)設備台帳、隨機資料台帳,機械師負責

2)鑽台設備運轉記錄:機械師負責填寫,每天填寫一次。

3)動力機運轉記錄:機械師負責填寫,每天填寫一次。

4)電器設備運轉記錄:電器師負責填寫,每天填寫一次。

5)綜合月報:機械師、電器師負責填寫。

6)機械師(電器師)日誌:機械師(電器師)負責填寫,每天填寫一次,內容包括設備(電器)運轉情況,當天所做工作,存在問題和工作計劃等,每天填寫一次。

7)庫房料單:機械師、電器師共同負責,根據變化及時更新數據,保持帳物統一。

8)入(出)庫料登記:機械師、電器師共同負責,入(出)庫料及時登記。

9)設備檢查記錄:由平台經理指定一名機械師或電器師負責填寫,內容包括周設備檢查問題清單,主要問題分析,問題整改記錄,及時填寫。

10)口井設備鑑定單:由平台經理負責填寫。

七、培訓與監督

1、對於新僱員,項目組要進行進廠培訓,井隊要組織上崗培訓,初上崗要有專人監督,指導,達到熟練程度後才可獨立操作。

2、中方人員巡檢時,要時刻注意僱員的操作,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糾正,並對其闡明錯誤的嚴重性,杜絕再犯。

3、在對外方僱員進行工作指導或其他交流時,要不卑不亢、以理服人,不可有過激言行。

4、對外方僱員的工作實行全過程控制,要有計劃、有佈置、有監督、有驗收,佈置工作時要遵循程序,分級管理,驗收要嚴格,讓僱員知道:“只能這樣做”。

八、彙報制度

1、項目組設備管理人員每月要向鑽井裝備管理部上報各隊設備運轉綜合月報和當月各隊設備運轉情況。

2、出現重大設備問題要及時向國內彙報。

3、購買5000美元以上部件時要報鑽井裝備管理部審批。

4、及時向鑽井裝備管理部上報口井設備鑑定單。

九、檢查考核

公司根據生產情況定期對各海外作業項目進行設備檢查考核,考核執行公司設備管理《獎懲制度》。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2

設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效率的高低是否穩定提高,關鍵看設備能否正常運轉、安全運行,為此必須加強設備管理,建立健全設備管理制度,為搞好車間的設備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規定。

1、運行管理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纜、電氣儀表(及工量器具)的運行(使用)管理維護保養由各使用崗位(人員)負責。

設備管理實行車間全過程的管理和責任追究制,車間的每一個員工都要關心設備、維護保養好自己所使用的設備。發生設備事故,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訂出防範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得到處理不放過)和三個對待(小事故當大事故對待;未遂事故當已成事故對待;外單位事故當本單位事故對待)的原則進行分析處理。

2、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是進行生產的物質基礎,設備狀況是否良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重要因素。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必須堅持合理的操作和及時的維護保養。包機、包修人員必須貫徹“維護為主,檢修為輔”的原則,認真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2.1貫徹設備誰使用誰負責維護、保養的原則。

2.2操作工在運轉期內要精心使用和保養,保證安全運轉,不發生任何故障和事故。

2.3維護工在所包的時間內不能因檢修不及時或質量差引起故障和事故。

2.4在用設備實行三級保養制:

①日常保養:由操作工班前班後進行,每班不少於20分鐘,對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設備潤滑和場地清潔。

②二級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護工作必要的技術指導。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暢通油路,調查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鬆動部位。

③三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參加,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零件,潤滑系統清潔換油,對電氣系統進行檢查修理。

2.5合理潤滑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減少零部件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關鍵。操作工對設備必須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潤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

2.6設備維護保養要堅持做到:

①清潔:設備無油污、無積塵。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運動面不脱油,場地房所周圍無髒物。

②潤滑:油槍(杯)齊全,油路暢通、油標清晰,油位適當,油質適用,定期加油,合理潤滑。

③整齊:工具、附件、成品堆放整齊。

④檢查:緊固調整、防腐防漏,掌握設備技術狀況,保證設備安全。

⑤觀測:經常對設備機件的磨損規律和消耗情況進行觀察和測定,為檢修提供實際資料。

2.7操作工和維修工對設備需進行日常檢查和季節性檢查,對觀察檢查中發現的各種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防止擴大,並填寫運行檢查記錄。認真交接班,重大問題及時彙報,日常檢查內容:

①各種控制儀表的指數和波動範圍。

②安全保護裝置的靈敏準確程度。

③機械磨損件的温升,振動情況。

④傳動減速裝置與軸承部位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⑤各種連接緊固件是否緊固可靠。

⑥潤滑和冷卻系統是否正常。

⑦電氣動力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季節性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檢查制度,巡檢中將“看、摸、聽、聞、查”做到位,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解決,這是設備維護保養主要環節。

3、設備檢修

設備的計劃檢修是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及時消除缺陷,防止設備事故,保持設備完好狀況掌握生產主動權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須嚴格執行設備計劃檢修制度。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3

1、設備驗收移交工作:凡製作安裝後的設備,經試機,基本符合設計要求,符合排煙除塵要求,由設計部門交資料及説明書,由廠安技部門會同使用車間正式試機後辦理移交工作。

2、設備使用:為了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由安技部門編制設備安全運行操作規程,操作者必須按安全操作規程辦事,同時操作者必須按設備要求管理好設備。

3、設備維修保養工作:使用車間必須把安全環保設備列入正常的維修計劃。同時要加強設備保養工作,執行周掃、月清、加油、檢查制度。

4、設備檢查評比工作:對全廠設備檢查時應同時檢查安全環保設備,並參加評比打分,獎懲兑現。

5、設備事故處理:凡安全環保設備發生事故,必須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對重大設備事故安技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厂部審批。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4

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

第一條目的確保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精準,防止因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誤差,而產生不良品,並延長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壽命。

第二條範圍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第一條、目的

確保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精準,防止因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誤差,而產生不良品,並延長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壽命。

第二條、範圍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第三條、職責

品質部門: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編號、記錄、校正及管理。相關部門:自己部門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

第四條、定義

內校:運用可追溯國家標準之標準件,校驗公司內之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外校:凡本公司無法校驗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有國家認可之校驗單位校驗。

第五條、實施要點

(一)所有檢驗設備、計量器具均需建卡或台帳,並指定專人負責保管、使用、維護保養及校正。

(二)生產和檢驗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須由專人負責校驗並按國家相關規定送計量部門檢定,經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檢定後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應貼上合格證並規定使用期限。

(三)為使員工確實瞭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維護保養與校正工作的實施,凡有關人員均需參加講習,由品質部門負責排定課程講授,如新進人員未參加講習前就須使用檢驗儀器量規時,則由各該單位派人先行講解。

(四)檢驗儀器量規應放置於適宜的環境(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適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員應依正確的使用方法實施檢驗,於使用後,如其有附件者應歸復原位,以及儘量將量規存放於適當盒內。

(五)有關維護保養方面

1.由使用人負責實施。

2.在使用前後應保持清潔且切忌碰撞。

3.維護保養週期實施定期維護保養並作記錄。

4.檢驗儀器量規如發生功能失效或損壞等異常現象時,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

5.久不使用的電子儀器,宜定期插電開動。

6.一切維護保養工作以本公司現有人員實施為原則,若限於技術上或特殊方法而無法自行實施時,則委託設備完善的其他機構協助,但須要提供維護保養證明書,或相當的憑證。

(六)有關校正方面

1.由品質部門負責實施,並作記錄,但在使用前後或使用中必須校正者,則由使用人隨時實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週期,排定日程實施。

3.臨時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時發現,或品質部門在巡迴檢驗時發現檢驗儀器、量規不精準,應立即校正。

(2)、檢驗設備、計量器具如功能失效或損壞,經修復後,必須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時。

(4)檢驗儀器、量規經校正後,若其精密度或準確度仍不符實施需要,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

(5)若因技術上或設備上的困難,而無法自行校正者,則委託經國家認可的計量檢定單位代為校正,且須要求提供校正證明。

(6)檢驗儀器、量規經專門技術人員監定後,認為必須汰舊換新者,以及因檢驗工作實際的需要,必須新購或增置者,得由品質部門依本公司請購規定請購。

第六條、實施與修訂

本制度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和氧氣的連續穩定的供應,防止設備事故的發生,制定本管理規定。

第二條設備事故管理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設備事故分析要堅持事故原因不明、責任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及羣眾未受到教育與處理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三條生產車間負責組織一般設備事故的分析及搶修。

第三章設備事故的定義、分級

第四條凡正式投產的設備(包括建築物、構築物),在生產過程中造成設備的零件、構件損環,使生產突然中斷或受嚴重影響,或由於本崗位設備原因直接造成氧氣供應中斷而使生產突然中斷者,稱為設備事故。

第五條下列情況不列為設備事故

(一)在生產過程中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正常動作,安全件損壞,使生產中斷而未造成其他設備損壞者;

(二)在生產過程中易損件及大宗消耗件損壞,使生產中斷者;

(三)生產工藝事故,使生產中斷,而未造成設備、廠房、構築物損壞者;

(四)交通事故,而未造成設備損壞者;

(五)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設備損壞使生產中斷者。

第六條設備事故分級

(一)特大設備事故:設備事故的設備修復費在100萬元及以上者,為特大設備事故。

(二)重大設備事故:凡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即為重大設備事故。

1、設備事故的設備修復費在10萬元及以上,100萬元以下者;

2、主要生產設備發生設備事故使生產系統停機24小時及以上者;

(三)一般設備事故:凡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即為一般設備事故。

1、設備事故的設備修復費在1萬元及以上,10萬元以下者;

2、主要生產設備發生設備事故使生產系統停機1小時及以上,二十四小時以下者。

第四章設備事故的統計與上報

第七條事故統計。事故次數、事故發生時間、影響生產時間、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設備事故管理的基本數據,應如實記錄,正確統計。

(一)事故次數:

設備發生事故使生產中斷,一般按中斷一次,計算一次。如果一台設備發生事故,修復開機還沒有達到正常生產時,在同一部位又發生事故,後一事故應認為是前一事故的.繼續,只計算一次。事故時間和修復費則要累計計算。

(二)事故時間:

1、一般按設備停機到設備具備恢復生產條件之間的時間計算,玻璃纖維窯爐應加上影響生產的時間。

2、有備用機組的設備,事故時間為事故設備停機到備用機組開機的時間。

3、動力設備發生事故引起系統停機,其事故時間計算為涉及的生產設備中最長停機時間。

4、設備發生事故使生產中斷被迫提前檢修,或臨時安排計劃檢修者,其事故時間的計算統一規定為按事故設備停機到該設備具備開機狀態時之間的時間計算。

(三)設備事故損失費為事故設備修復費與減產損失費之和。

1、設備事故修復費為修復損壞的設備發生的材料、備件、人工及管理費用等。備件、材料費用一律執行採購價格,人工費按發生事故單位設備系統人員平均日工資額乘以修復設備總工時計算。設備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應為改換與設備規格、裝備水平相應設備現行價格。

2、減產損失費為因設備事故使生產突然中斷減少的產品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一台設備發生事故影響幾台(套)設備停產時,其減產損失為被涉及的設備減產損失之和。

第八條設備事故發生後,車間要立即報告設管部,在事故設備修復後12小時內把事故分析報告書報設管部。

第五章設備事故的搶修、分析、處理

第九條設備事故搶修。設備發生事故後,要迅速組織搶修,儘快恢復生產。

(一)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由設管部組織搶修。

(二)一般設備事故由事故單位組織搶修。

第十條設備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是對事故原因、事故責任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範措施,要堅持“三不放過”原則。

(一)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由機械動力部及機動技術科組織分析。

(二)一般設備事故由事故單位組織分析。

第十一條設備事故處理。

(一)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由設管部提出處理意見,由分管副總經理審批。

(二)一般設備事故由車間提出處理意見,由設管部領導審批。

第六章獎勵和考核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將獎勵有關人員:

(一)能及時發現重大設備隱患,避免重大、特大設備事故發生者。

(二)參加事故搶修的單位或個人,能做到迅速排除事故恢復生產者。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一)違章操作造成設備事故者。

(二)玩忽職守,擅離工作崗位,違反勞動紀律造成設備事故者。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一)由於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造成設備事故者。

(二)對職工不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或未經考試合格而上崗操作造成設備事故者。

(三)設備嚴重失修,嚴重超負荷運行或使用已批准報廢的設備造成設備事故者。

(四)違章指揮,強令工人違章作業造成設備事故者。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有關人員從重考核:

(一)故意曲解事故定義,壓低事故等級,隱瞞不報、虛報或故意拖延報告者。

(二)在事故調查過程中,隱瞞事故真相,弄虛作假或嫁禍於人者。

(三)事故發生後由於不負責任,不積極組織搶修;或沒有采取措施而造成事故蔓延擴大,加大事故損失;或重複發生同類事故者。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6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範執法音像設備的使用和管理,加強執法監督,維護當事人和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合法權益,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執法音像設備,是指具有錄像、照相、錄音等功能,用於本部門行政執法辦案過程的便攜式設備。

第三條日常監督、許可現場審核、違法案件的現場檢查、調查詢問、陳述申辯、聽證、合議、送達執法文書、採取強制措施等涉及管理相對人蔘加的行政執法過程,應使用執法音像設備全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客觀、真實地記錄監督執法工作情況及相關證據。

第四條按照“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的原則,執法音像設備使用人員應當及時檢查執法音像設備的電池容量、內存空間,保證執法音像設備正常使用,並定期進行保養維護。

第五條執法音像設備應當佩戴在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左肩部或者左胸部等有利於取得最佳聲像效果的位置,在現場執法取證時,可以手持執法音像設備進行攝錄。

第六條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到達被監督單位,應當在該單位門口或顯著標志前開啟執法音像設備,錄製執法人員在現場情況,並同步錄音:“今天是×年×月×日,執法人員、…到××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擬定的檢查內容有1…2…3…”。

第七條現場檢查、調查詢問等執法事項開始時,要首先對執法人員向當事人亮證情況進行記錄。聲像資料反映的起止時間應當與相應文書記載的起止時間一致。

第八條因惡劣天氣、設備故障等特殊情況無法使用或者停止使用執法音像設備的,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應當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

第九條本部門檔案室負責存儲和保管執法音像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

第十條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每次執法結束後,及時將執法音像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進行備份保存,按照被監督單位名稱、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信息、使用時間等項目分類存儲,並在每項執法活動結束後的2日內將全過程記錄的聲像資料交至本部門檔案室嚴格管理。

第十一條執法音像設備記錄的.原始聲像資料保存期限不少於二年。

作為本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證據使用的聲像資料保存期限應當與案卷保存期限相同。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採取刻錄光盤、使用手持儲存介質等方式,長期保存執法音像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

(一)當事人對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現場執法、辦案有異議或者投訴、上訪的;

(二)當事人逃避、拒絕、阻礙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謾罵、侮辱、毆打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的;

(三)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參與處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四)其他需要長期保存的重要情況。

第十三條作為執法辦案證據使用需要移送檢察院、法院的聲像資料,應當由檔案室統一提供並複製留存。

第十四條本部門對本部門行政執法人員佩戴、使用執法音像設備情況及記錄的聲像資料進行抽檢並建立檢查台賬,定期通報執法音像設備的使用、管理情況並納入執法質量考評和績效考核。

第十五條本部門人員因工作需要調用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須經主管領導同意,並簽署《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調用單》後,方可調用。任何個人不得私自調用已歸檔的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

非本部門人員(單位)需要調取本部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須經主要領導同意,並簽署《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調用單》後,由檔案管理員提供複製信息,並記錄在案。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執法過錯,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不按規定使用執法音像設備,不製作或不按要求製作執法過程的;

(二)執法不規範或不文明引發網絡、媒體負面炒作或引發羣眾信訪、投訴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違反規定泄露本部門執法記錄信息的;

(四)對本部門執法記錄信息進行刪改,弄虛作假的;

(五)不按規定儲存、保管致使執法記錄信息損毀、丟失的;

(六)其他違反設備使用管理相關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十七條本制度由棗強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制度自20xx年12月1日起執行。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7

一、為加強廢氣收集管理及處理設施管理,鞏固治理成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廢氣處理設施管理

1、污水處理設施包括:1#鉛塵收集處理系統(1-4條生產線)、2#鉛塵收集處理系統(5-7條生產線)、鉛煙收集淨化裝置。

2、在生產線開啟前5分鐘,應當開啟廢氣處理設置。

3、經設施處理後的廢氣,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方可排放。

4、設施必須配備專門巡查、操作人員,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等規章制度,操作人員必須按規程操作做好設施運行記錄、在線監測結果記錄。

5、廢氣處理設施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報公司環保組審查和批准:

(1)、需暫停運轉的;

(2)、需拆除或閒置的;

(3)、需更新改造的。

6、廢氣處理設施因事故停止運轉,要立即採取措施,停止廢氣排放,並報公司環保組長。

7、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節輕重,對責任單位的主要領導進行批評,並寫出書面檢查:

(1)、操作者不按規定進行操作的;

(2)、擅自拆除或閒置處理設施的;

(3)、設施停運、造成污染和危害,未報公司環保組的;

(4)、拒報或謊報廢氣處理設施情況的。

三、監測

1檢測室根據《測量計劃》負責每日對鉛塵、鉛煙廢氣進行一次監測,並將監測報告抄送環保組,由工程環保組收集和保存監測報告。廢氣排放出現異常情況時直接責任部門應採取措施,停產進行檢查維修。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防止工藝設備變更環節中產生的風險帶來的危害,規範工藝設備變更環節的管理,確保作業人員健康和安全,根據集團公司《工藝設備變更管理規範》,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控股企業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規定中工藝和設備變更管理是指各單位生產運行、檢維修、開停工、技改技措等過程中的工藝設備變更管理。新、改、擴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變更管理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條變更應實施分類管理,基本類型包括工藝設備變更、微小變更和同類替換。

(一)工藝設備變更是指涉及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工藝參數等超出現有設計範圍的改變(如壓力等級改變、壓力報警值改變等)。

(二)同類替換是指符合原設計規格的更換。

(三)微小變更是指影響較小,不造成任何工藝參數、設計參數等的改變,但又不是同類替換的變更,即“在現有設計範圍內的改變”。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五條公司安全環保處組織制定、管理和維護本規定。並對程序的執行提供諮詢、支持和審核。

第六條公司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規定的執行,並提供培訓、監督和考核。

第七條各單位執行工藝和設備變更管理規定,並提出改進建議。

第八條員工接受工藝設備變更管理培訓,執行工藝設備變更管理規定。

第三章變更範圍

第九條本規定所涉及的工藝和設備變更範圍主要包括:

(一)生產能力的改變;

(二)物料的改變(包括成分比例的變化);

(三)化學藥劑和催化劑的.改變;

(四)設備、設施負荷的改變;

(五)工藝設備設計依據的改變;

(六)設備和工具的改變或改進;

(七)工藝參數的改變(如温度、流量、壓力等);

(八)安全報警設定值的改變;

(九)儀表控制系統及邏輯的改變;

(十)軟件系統的改變;

(十一)安全裝置及安全聯鎖的改變;

(十二)非標準的(或臨時性的)維修;

(十三)操作規程的改變;

(十四)試驗及測試操作;

(十五)設備、原材料供貨商的改變;

(十六)運輸路線的改變;

(十七)裝置佈局改變;

(十八)產品質量改變;

(十九)設計和安裝過程的改變;

(二十)其他。

第十條所有的變更應按其內容和影響範圍正確分類。微小變更和工藝設備變更管理執行變更管理流程,參見附錄a。同類替換不執行變更管理流程,同類替換範例見附錄b。

第四章變更申請、審批

第十一條變更申請人應初步判斷變更類型、影響因素、範圍等情況,按分類做好實施變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出變更申請。微小變更申請審批表參見附錄c,工藝設備變更申請審批表參見附錄d。

第十二條變更申請人應充分考慮健康安全環境影響,並確認是否需要工藝危害分析。對需要做工藝危害分析的,分析結果應經過審核批准。

第十三條變更應實施分級管理。應根據變更影響範圍的大小以及所需調配資源的多少,決定變更審批權限。在滿足所有相關工藝安全管理要求的情況下批准人或授權批准人方能批准。

公司專業部門組織的工藝設備變更由公司業務主管部門審批。二級單位組織的工藝設備變更由二級單位審批,微小變更由三級單位負責審批。

第十四條變更申請審批內容:

(一)變更目的;

(二)變更涉及的相關技術資料;

(三)變更內容;

(四)健康安全環境的影響(確認是否需要工藝危害分析,如需要,應提交符合工藝危害分析管理要求且經批准的工藝危害分析報告);

(五)涉及操作規程修改的,審批時應提交修改後的操作規程;

(六)對人員培訓和溝通的要求;

(七)變更的限制條件(如時間期限、物料數量等);

(八)強制性批准和授權要求。

第十五條變更申請應經相關的工藝技術、安全環保人員審查通過後,由技術負責人審核和變更批准人批准。

第五章變更實施

第十六條變更應嚴格按照變更審批確定的內容和範圍實施,主管部門應對變更過程實施跟蹤。

第十七條變更實施若涉及作業許可,應辦理安全作業許可票,具體執行《作業許可管理規定》。

第十八條變更實施若涉及啟動前安全檢查,應進行啟動前安全檢查,具體執行《啟動前安全檢查規定》。

第十九條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確保變更涉及的所有工藝安全相關資料以及操作規程都得到適當的審查、修改或更新。

第二十條完成變更的工藝、設備在運行前,應對變更影響或涉及的如下人員進行培訓或溝通。

(一)變更所在區域的人員,如維修人員、操作人員等;

(二)變更管理涉及的人員,如設備管理人員、培訓人員等;

(三)承包商和(或)供應商;

(四)外來人員;

(五)相鄰裝置(單位)或社區的人員;

(六)其他相關的人員。

第二十一條必要時,主管部門和單位應針對變更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變更目的、作用、程序、變更內容,變更中可能的風險和影響,以及同類事故案例。

第二十二條變更所在區域或單位應建立變更工作文件、記錄,以便做好變更過程的信息溝通。典型的工作文件、記錄包括變更管理程序、變更申請審批表、風險評估記錄、變更登記表以及工藝設備變更驗收報告等。

第六章變更結束

第二十三條變更實施完成後,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對變更是否符合規定內容,以及是否達到預期目的進行驗證,提交工藝設備變更驗收報告,並完成以下工作:

(一)所有與變更相關的工藝技術信息都已更新;

(二)規定了期限的變更,期滿後應恢復變更前狀況;

(三)試驗結果已記錄在案;

(四)確認變更結果;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由公司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五)變更實施過程的相關文件歸檔。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施行。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9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有計劃地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有效地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性,本着“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

1、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

2、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

3、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

4、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

5、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6、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

7、日常保養:操作者每班照例進行保養,包括班前10-15分鐘的巡迴檢查。

8、班中責任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温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

9、班後、週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10、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必須填寫維修保養記錄,交接班必須填寫交接班記錄。

二、操作員負責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日常維護分為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後三種情況。

(一)、出車前的日常維護工作:

1、檢查冷卻水、燃油、機油是否合乎規定數量,視需添加;

2、檢查轉向機,制動裝置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乎規定;

4、檢查和緊固輪胎、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檢查燈光信號、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狀況;

6、檢查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況。

(二)、行車中的日常維護工作:

1、注意觀察各儀表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氣壓表、機油壓力錶和水温表,以及查聽汽車各部位有無異響。

2、注意檢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並檢查輪轂、制動鼓、變速器、主傳動器的温度和輪胎氣壓。剔除嵌入大車輪胎的石子及其他雜物。

(三)、收車後的日常維護工作:

1、清潔車內外衞生,保持車容整潔;

2、檢查轉向,傳動部件,制動系統等各部連接緊固情況;檢查緊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檢查輪胎氣壓,清除胎面石子雜物;

4、檢查風扇皮帶及空壓機皮帶的鬆緊度,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6、清潔、檢查蓄電池電液平面高度,以及調整油、電路。

7、做好全車必要的緊固和潤滑工作,排除行駛中所發現的問題。

三、機械設備根據檢修的要求可分為以下二級保養:

(一)、一級保養

1、設備一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設備處於正常技術狀況。

(4)使設備達到整潔、清潔、潤滑、安全的要求。

2、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保養前要做好日常的保養內容,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對設備的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3)除去設備表面的油污、污垢。

(4)檢查調整潤滑油路,保持暢通不漏。

(二)、二級保養

1、設備二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進一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延長設備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及保持設備完好率。

2、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根據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或清洗。

(2)對各傳動、液壓、冷卻系統清洗換油。

(3)修復或更換易損件。

(4)檢查電器,修整線路,清潔電動機。

(5)檢修,調整精度,校正水平。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0

提高大型設備的維修質量,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延長使用壽命。保證大型設備的經濟運行,更好地為生產服務,現就我礦使用的大型設備,實行包機到人,責任到人的包機制度,特制定如下包機制度:

1、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進行檢查、監督、督促班組月度定期維護、保養和總結工作。

2、包機人需組織好所管轄區域的設備運行、檢修,有計劃的`安排消缺、檢修等維護工作。

3、包機人除日常的工作外,每週至少到所包機負責的機電設備區域檢查巡視一次,並留有記錄,對檢查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處理。

4、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的備品配件庫存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單機重點設備的易損件必須有合理的儲備,若如備品備件及時申報審批。

5、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值班長交接班記錄進行不定時查看,及時瞭解人員交接班情況、設備運轉狀況、設備故障及隱患情況。

6、包機人要認真督促好所包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工作,並經常關注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設備不安全隱患,對於較大的問題要及時向礦長和集團公司機電部彙報。

7、包機人在巡檢過程中對生產操作人違章或野蠻作業要及時進行糾正並做好教育工作。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1

為了分局辦公設備正常的運轉,提高辦公設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適用範圍

本制度所指辦公設備主要包括電話、傳真機、電腦、打印機、複印機、照相機、桌椅、文件櫃等。

二、辦公設備日常使用和保養

1、使用設備前應詳細閲讀操作手冊,嚴格按照操作規範操作使用,指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主管負責監督檢查。

2、固定資產管理員對辦公設備保養情景進行監督檢查,對設備的維修,更換零件要進行登記備案。

3、辦公設備發生故障無法自行修理的,設備使用人應填寫設備維修單,經分x長簽字後,交固定資產管理員實施。

5、所有公用辦公設備由固定資產管理員統一管理。

5、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對辦公設備的使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對違規使用辦公設備人員有提請處罰的權力。

三、辦公設備分類管理

1、電腦的使用管理

實行專人專管。使用人負責日常操作,非本設備使用人員不得隨意使用。嚴禁在電腦上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項,嚴禁使用電腦玩遊戲。不得使用未經病毒檢查的u盤,防止病毒入侵。嚴禁私自拷貝、泄露涉及分局有關涉密的文件資料。任何人未經他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私人電腦。

2、電話的使用管理

電話由各辦公室統一負責管理,各工作人員負責監督並控制使用。通話應簡潔扼要,以免耗時佔線、浪費資金。禁止私事撥打長途電話

3、打印機、複印機的管理

個人所配打印機由使用人員負責日常管理;

公用複印機由當日值班人員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監督檢查。

為確保複印機的`安全運轉,每一天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

打印或者複印完成後,必須及時取走文件,防止失密。

4、傳真機使用管理

傳真機當日值班人員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監督檢查。

不得使用傳真傳送個人資料,機密文件需經領導批准。

每一天下班後,傳真設置成自動接收,防止遺漏重要文件。

四、其他辦公設備的使用管理專管專用,所有辦公設備都要指定專人使用,其他人員使用必須經設備設備負責人同意。

辦公設備要定期進行養護,以免老化影響使用。

辦公設備的使用人員要保證設備的安全,如果因使用人員的過失造成丟失,要追究職責。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2

1、各儀器設備均建立檔案統一管理,內容包括儀器編號、名稱、品牌型號、購置日期、使用説明書、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由專人保管。

2、工作人員操作精密儀器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並經科主任批准後方可上崗。

3、建立健全專業實驗室的儀器操作手冊,使用時嚴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員對儀器要定期保養維護,並有保養和維修記錄;儀器要有明顯的狀態指示(使用、維修、停用);科主任定期檢查。

4、建立儀器設備檢定和校準程序,按期進行強制檢定或自檢(貼有明顯的標記);按儀器使用説明書的規定週期,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儀器。有檢定及校準記錄,定期檢查。

5、儀器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完好,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彙報保管人員和科室領導,不能私自亂動亂修。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儀器使用參數。

6、儀器使用前必須檢查儀器,清洗液,清理操作枱及登記使用情況。

7、注意保持儀器衞生整潔,嚴禁在室內抽煙,吃零食,非儀器操作人應儘量少入。

8、注意儀器安全,防火防盜防水,隨手關門。

9、保管人員定期檢查及糾正各種儀器,每天瞭解儀器運轉情況及試劑使用情況,負責儀器的整潔,安全,經常檢查儀器水、電供應。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3

設施設備的使用年限與日常維護息息相關,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室外鐵件的防鏽及室外不鏽鋼的日常保養。小區內主要要單元門的防鏽、路燈杆的防鏽、監控杆的防鏽、室外欄杆的防鏽;

2、供水設施的'保養,抽水泵如果不是經常使用的話,每週必須開啟一次,不少於30分鐘;

3、遊樂設施。遊樂設施易磨損,日常維護中,要注意所有軸的潤滑程度及鐵件的防鏽處理;

4、道閘。道閘必須每天清潔,每半年給軸承上一次黃油;

5、室內監控設備、電腦,要做好防潮,每年進行一次大清潔,清除內部灰塵(此項工作必須有專業人式進行);

6、室外箱變不屬於物業管理範圍之內,物業公司不用管理;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範執法音像記錄設備使用管理,加強執法監督,維護當事人和環境執法工作人員合法權益,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音像記錄設備,是指環境保護執法機構及其執法人員,對環境監察執法行為進行音像記錄或者全過程音像記錄,所採用的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執法記錄儀、手持執法終端和視頻監控等記錄設備。

第二章使用

第三條環境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當佩戴、使用音像記錄設備。

第四條環境執法人員在執法前,應當對音像記錄設備的電池容量、內存空間、系統日期和時間等進行檢查,保證音像記錄設備能夠正常使用。

第五條執法記錄儀應佩戴在左肩部或者左胸部等有利於取得最佳聲像效果的位置。

第六條環境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當使用音像記錄設備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在對管理相對人實施查抄、取締或者採取強制措施時尤其要注意記錄違法事實、證據。

第七條環境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當事先告知當事人使用音像記錄設備,告知的規範用語是:您好,我們是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兗州區分局環境執法人員、,為保護您的合法權益,監督我們的執法行為,本次執法全程錄音錄像。

第三章管理

第八條音像記錄設備所記錄的聲像資料,應分別在辦公電腦和移動硬盤存儲保管。

第九條環境執法人員應當在每次執法活動結束後24小時內,將音像記錄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存儲。

第十條監察室制定音像記錄設備聲像資料管理制度,各執法科室建立執法記錄檔案,以科室為單位進行分類存儲和檢索,並設置調取查閲權限,統一規範管理聲像資料。

第十一條音像記錄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保存期限為6個月。6個月後,管理人員根據情況對無保存意義的進行清除處理。

第十二條遇有以下情形,應當採取刻錄光盤等方式長期保存音像記錄設備記錄的聲像資料:

(一)監察對象對環境執法人員現場執法辦案有異議,可能投訴、上訪的;

(二)監察對象逃避、拒絕、阻礙環境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謾罵、侮辱、毆打環境執法人員的;

(三)其他重大、敏感情況有備份保存必要的。

刻錄光盤保存的,應當製作一式兩份,在光盤標籤或者封套上標明製作單位、製作人、製作時間、執法活動或者案件名稱及標號等主要信息。

第十三條行政機關或執法科室因工作需要調用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的,需經主管領導同意,並做好登記記錄後,方可調用,任何個人不得私自調用已歸檔的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

第四章監督

第十四條環境執法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妥善保管和維護音像記錄設備,不得擅自轉借他人使用。音像記錄設備損壞需要進行維修的,應當在發現損壞24小時內,交由局辦公室統一進行維修。

第十五條監察室不定期對環境執法人員佩戴、使用音像記錄設備等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通報。

第十六條在行政執法中遇有下列情形,可以停止使用執法記錄儀:

(一)涉及個人隱私及商業祕密的;

(二)因天氣等自然原因無法使用的;

(三)監察對象及其他人員阻礙正常執法無法繼續使用的;

(四)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使用的;

對上述情況,環境執法人員應當在執法結束後及時製作工作記錄,寫明無法使用的原因和依據,報本單位主要領導審核後,一併備案存檔。

第十七條環境執法人員使用音像記錄設備時,有下列行為之一,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同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一)在執法過程中不按規定佩戴、使用音像記錄設備記錄的;

(二)對執法信息進行刪減、修改、弄虛作假的;

(三)濫用、私用音像記錄設備,或者將音像記錄設備交由非本單位人員使用的;

(四)私自複製、保存或者傳播、泄露執法聲像信息的;

(五)故意毀壞音像記錄設備或者聲像資料存儲設備的;

(六)有其他嚴重違反音像記錄設備使用管理規定行為的。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5

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必須堅持不斷更新改造,提高安全技術水平的原則;能及時有效地消除設備運行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職工人身、財產的安全。

一、設備選購

1、必須堅持“安全高於一切”的設備選購原則,要求做到設備運行中,在能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確保操作工和環境的安全。

2、設備管理人員應根據本企業生產特點、工藝要求廣泛蒐集信息(包括:國際、國內本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設備安全可靠程度、價格、售後服務等),經過論證提出初步意見後批准實施。

3、安裝、調試、驗收、建立檔案等。

二、設備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2、制定設備維護保養責任制。

3、安裝安全防護裝置。

4、員工培訓。內容包括設備原理、結構、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項、維護保養知識等。經考核合格後,方可持證上崗。

三、設備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1、嚴格執行《設備管理條例》,由設備副廠長和設備科科長負責檢查落實。

2、設備操作工人須每天對自己所使用的機器做好日常保養工作。生產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

3、為了便於操作工日常維護保養,由設備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確定設備“點檢”位置和技術要求,由設備所在車間和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檢查實施。

4、預檢預修,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避免發生事故的有效措施。設備管理人員根據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預先制定出安全檢修週期和檢修內容,落實專人負責實施。將設備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設備從本質上的安全性。

四、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1、設備運行與維護堅持“設備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的原則精心養護,保證設備安全,負責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

2、操作人員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自覺愛護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操作。

⑵、管線、閥門做到不滲不漏。

⑶、做好設備經常性的潤滑、緊固、反腐等工作。

⑷、設備要定期更換,強制保養,保持技朮狀況良好。

⑸、建立設備保養卡片,做好設備的運行、維護、養護記錄。

⑹、保持設備清潔,場所窗明地淨,環境衞生好

五、設備檢查制度

1、設備維修包機人員,每班對所轄生產設備進行檢查一次,並將檢查結果記錄在《設備日常保養記錄表》上。

2、每年由使用部門組織維修人員,根據生產需要和設備實際運轉狀況,制定設備中修計劃。設備中修前必須制定修理工時,停歇時間,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維修費用。

3、設備中修完工後,必須進行質量檢查的驗收,並在《設備維修登記表》上作好記錄。

4、每年年底由冶煉廠主管領導、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負責,按照事先規定的項目、內容進行檢查打分,評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繼續使用,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等。

六、設備更新改造及報廢的管理工作

1、設備報廢的基本原則:

⑴、國家或行業規定需要淘汰的設備。

⑵、設備己過正常使用年限或經正常磨損後達不到要求。

⑶、設備發生操作意外事故,造成無法修復或修復不合算。

⑷、設備使用時間不長,但有更合理、更經濟、更先進的設備或在生產使用時需要更換的。

⑸、從安全、精度、效率等方面,已實際情況的需要。

符合以上情況的設備均可申請報廢。

2、設備報廢手續

⑴、由設備使用部門提出報廢申請,經設備科確認並簽署意見。

⑵、由使用部門負責人填寫報廢申請單上報設備科審核,經設備副廠長批准、移交集團有關部門辦理報廢結算手續。

3、設備改造的'基本要求

⑴、經過技術論證後,採取新技術、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設備的綜合安全技術水平,經濟上也是合算的。

⑵、設備改造要持謹慎負責的態度,不能輕易蠻幹,必須按照申請、論證、批准的基本程序進行操作。

七、嚴格執行設備管理過程中的記錄制度

建立設備技術管理檔案,記載設備一生全過程的狀態。按照設備選購,設備維護保養、檢修、更新改造、報廢處理等程序運行。每個環節的責任人都要填寫規定的管理表格或圖表,負責人和主管領導簽名確認,存盤保存。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6

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1、設備潤滑要'五定'工作。

2、定點:現代機械設備中需要潤滑的部位都設有潤滑點,並配置油孔、油標、油池等供油裝置。

3、定質:為確保潤滑劑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必須按照設備説明書上的品種、牌號使用,設備上的潤滑裝置要保持清潔。

4、定量:在保證設備潤滑良好的基礎上,執行定額用油,如發現超過限額時,要查明原因,及時改正。

5、定期:定期添油和清洗換油是搞好設備潤滑的重要環節,因此在進行潤滑操作時,必須嚴格按照説明書規定,分別按班、日、月給各潤滑點加油(脂),按計劃清洗換油(脂)。

6、定人:設備上的各潤滑部位,應由操作工和維修工分類負責,凡需要每班(每天或每週)加油一次的`潤滑點,由操作者負責加油;凡需要拆卸後才能添加油(脂)或換油(脂)的部位,由修理工定期清潔換油(脂),所有電器部件由維修電工負責添油(脂)或換油(脂)。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7

為減少或避免因原材料和設備所致的職業病危害,儘量降低職業病發生的風險,制定本制度。

(一)採購過程管理:

1、採購部門應建立原材料和設備管理檔案,詳細記錄原材料和設備名稱、使用量(數量)、使用崗位、供應商信息,以及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人數等。

2、採購鋸、刨、銑、磨、鏤牀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時,應當向供應商索取中文説明書,並要求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説明。警示説明應當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3、採購油漆、溶劑、粘結劑等化學品時,應當向供應商索取符合國家標準的中文説明書。説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後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説明。

4、對成份不明或對供應商所提供資料存在疑議的化學品,可送樣到職業衞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成分分析。

5、職業衞生管理機構根據產生職業病危害設備、化學品説明書或職業衞生技術服務機構檢驗結果,制定具體的職業危害控制方案,報領導審批後執行。並對原材料和設備進行追蹤,瞭解是否符合職業衞生要求,以利於修改方案。

(二)使用環節管理

生產部門要按照職業衞生管理機構的要求,嚴格把好生產和使用關。特別強調在使用化學品之前,要先查看中文説明書,弄清其成份和毒性、中毒表現和防護要求,再確保防護設施正常使用,並督促員工使用防護用品等。

(三)貯存環節管理

油漆、溶劑、粘結劑應儲存在專門的場所、庫房中,其貯存條件、貯存方式、貯存限量應符合相關規定。作業場所盛放的油漆、稀料的容器應密閉。在開啟使用後應加蓋密閉或存放在通風櫃中。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8

永仁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場所建設項目屬於國家公益金支持項目。作為青少年校外活動工作者,都有愛護場所設施、設備的責任和義務,發揚當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

1、嚴格執行中心制定的一切規章制度。

2、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3、保管、使用好各自保管的器材、設備,不損壞,不遺失,不作私用。

4、嚴禁將設備、器材帶出單位或借給他人用,若因工作需要時,要嚴格辦理相關手續。

5、器材,設備若有損壞、遺失,將追究直接管理者的責任。

6、所管理的器材、設備若出現故障,要及時報告並積極檢修。

以上制度,請各位教職工務必遵照執行!

永仁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20xx年10月20日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19

一.閉路電視信號

1.1操作規範

1.1.1遵守國家規定,不接收、不播放不應該看的節目。

1.1.2操作前應細心閲讀產品説明書和使用手冊,未經培訓不得操作設備。

1.1.3仔細檢查電壓、電流、接地。

1.2巡視檢查

每月一次設備除塵、信號傳輸連接是否良好,前端設備從監視器查看信號清晰度是否合格。

1.3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每年十月中旬光機、幹放、電源器除塵。

二.保安監控

2.1巡視檢查(日檢)

2.1.1各監視點圖像是否正常,監視器、錄像機工作是否正常。

2.1.2各設備無異響、異味。

2.2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2.2.1每年8月份供電線路檢查,監視器除塵,操作平台檢測。

2.2.2探頭點除塵,16分割器、錄像機、矩陣器除塵。

三.消防

3.1巡視檢查(日檢)

3.1.1交流電壓輸入220v~235v,直流電壓輸入26v~27v。

3.1.2直流輸出電流0.4a~1a。

3.1.3時鐘是否準確,打印機是否正常。

3.1.4各類顯示是否正常。

3.2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每年5月主機內除塵,測試消防電話(1-2個),消防廣播某地下區域測試。

四.弱電維修總則

4.1維修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設備性能及操作方法。

4.2在維修操作時要細,防止損壞設備。

4.3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調整、檢查、使用設備。

五.弱電機房信息通訊系統管理制度

5.1嚴格執行來訪人員登記制度,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電話機房。

5.2電話機房門保持人走關閉上鎖,相關單位技術人員施工時需有值班人員陪同監護。

5.3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加強保密性、安全性的教育。

5.4做好日常記錄工作,確保遇突發故障處理迅速無誤。

5.5 ::無線通訊設備的維護保養:

5.5.1每日巡查設備的工作狀況,觀察有無異常情況,認真記錄,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5.5.2設備定期除塵,加強設備電源管理、傳輸線路的維護,防止由此而造成的信號中斷等不良狀況。

5.5.3確保設備機房的衞生整潔,密切注意設備的環境温度。

5.6與設備廠家及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確保通訊線路的通暢、穩定。

關鍵設備管理制度 篇20

1目的

為了使各子公司的燃氣生產設施在安全、可靠的狀態下,長週期、高效運行,對燃氣生產設施實施有效控制,確保生命和財產安全。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各子公司生產過程中所有燃氣生產設施的安全管理。

3術語

3.1.1特種設備:指涉及安全生產、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等。

3.1.2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錶、温度計、液位計、安全聯鎖裝置等。

4控制程序

各子公司在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使用、維護、保養等操作和管理過程中,在執行本制度的同時,還應嚴格執行營運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總工辦等相關部室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4.1燃氣生產設施的建設

4.1.1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中的安全設施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並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4.1.2公司建設燃氣生產設施,應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駿工驗收六個階段,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規範管理。

4.1.3燃氣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應嚴格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並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

4.1.4積極採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研究開發,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4.2設備採購

4.2.1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設施嚴格按嚴格按照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採購。

4.2.2新增、更新設備入廠,需進行驗收工作:包括外觀、出廠資料、安全附件、檢測和測量儀表等。

4.2.3新增、更新設備試車前應進行安全附件、檢測和測量儀表的校驗,並進行風險分析,同時進行試車驗收。

4.3燃氣生產設施的使用

4.3.1各子公司應建立公司燃氣生產設施台帳並負責監督管理。

4.3.2安全閥、壓力錶、温度計(表)、液位計、安全聯鎖裝置、可燃氣體探測器、防雷、接地等安全設施的校驗、檢測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4.3.3可燃氣體探測器及二次報警儀須保證處於靈敏、可靠的工作狀態。可燃氣體探測器每週進行試驗一次,二次報警儀每天手動試驗一次。

4.3.4安全設施檢修後,不得隨意拆除,必需完整恢復。

4.3.5生產場所根據設備工藝的不同,應分別設置相應的安全設施。

4.3.6特種設備嚴格按特種設備管理執行,建立特種設備台帳和檔案。

4.3.7特種設備應按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驗。

4.3.8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需經培訓,考試合格並辦理《特種作業上崗證》,方可上崗作業。

4.3.9燃氣加臭設施需保證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在燃氣輸入城市燃氣管網前要確認已經加臭,否則不允許輸入城市燃氣管網。

1.燃氣加臭劑宜採用THT(四氫噻吩)。

2.燃氣加臭濃度應嚴格執行《城鎮燃氣設計規範》(GB50028-20__)的有關規定。

3.燃氣加臭記錄與運行記錄一起裝訂後存檔,燃氣加臭記錄保存一年。

4.4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

4.4.1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應嚴格按照公司安全管理部《燃氣設施搶修、搶險和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2)、《生產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1)、《燃氣設施拆除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8)、《燃氣設施帶氣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BHI-ZD-AQ-10)等進行管理。

4.4.2操作人員應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並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