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精選5篇)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篇1

返平人員和密切接觸者被居家隔離,科學有效處置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是當前阻斷疫病傳播的關鍵一環,極為緊迫。現制定居家隔離人員生活垃圾處置方案如下: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精選5篇)

一、消殺物資

以鄉鎮(街道辦)對接物質保障組領取各鄉鎮(街道辦)處置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所需各項物資。各村(社區)為隔離人員以户配發必需的消殺物資。主要包括:普通垃圾袋、消毒噴壺、醫療廢物包裝袋等必備器具;84消毒液等消毒藥品;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等防護用品。

二、垃圾消毒

隔離人員對自身產生的生活垃圾先行做好消毒處理,隨時將自身產生的生活垃圾用噴壺噴灑消毒液至垃圾表面濕潤,再先以普通垃圾袋集中收集,紮緊袋口後放入醫療廢物包裝袋中,封閉袋口,等待專人上門收集。

消毒液配比及方法:將有效氯含量為5%的84消毒液按1:24至1:49的配比(原液:水)噴霧消毒。

三、垃圾收集

各鄉鎮(街道辦)組織所涉村(社區)責成專人專車上門收集(一天兩次)居家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城區各街辦所屬居民區隔離人員產生垃圾的收集工作,具體和環衞部門對接)。收集人員要落實好防護措施,穿戴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等防護用品,避免與隔離人員直接接觸。

四、垃圾轉運

各村(社區)負責垃圾收集的專人將收集到的居家隔離人員生活垃圾集中轉運至就近的垃圾中轉站,由環衞部門按醫療廢物回收轉運處理。

五、車輛消毒

每次運送垃圾後,要用有效氯含量為5%的84消毒液按1:24至1:49的配比(原液:水)對車輛內外進行徹底消毒(清洗—消毒—清洗)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篇2

為切實做好居家醫學觀察家庭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工作,龍泉驛區嚴格落實執行市城管委《疫情防控期間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工作規範》《關於規範次密接居家隔離人員生活垃圾轉運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制發了《關於居家隔離人員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及《關於切實加強管控居民小區內及周邊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工作的通知》,實行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堅決杜絕因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造成疫情擴散。

一、規範管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

在管控區內,除高風險區域由醫療廢棄物收運單位轉運的生活垃圾外,小區內及小區外圍人行道(中風險區域)垃圾投放容器內的生活垃圾,均按照“三定兩直”方式收運處置。(即:定人、定車、定線路和直收、直運)

數字化精細管理以各街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為主體,指導其全面摸排管控居民小區樓棟、單元、住户、人員、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生活垃圾產生量等各類基礎數據,核實管控居民小區外圍人行道生活垃圾投放容器(如:果屑箱、垃圾桶)數量,實行精細化管理。

堅持“三定兩直”作業方式定人、定車、定線路,將管控居民小區內(由醫療廢物收運單位轉運的除外)以及小區外圍人行道生活垃圾投放容器內的生活垃圾,直接收集轉運至萬興環保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置;對納入“三定兩直”收運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及投放容器,每日進行不低於6次的消殺,並建立台賬;在規定的“三定兩直”範圍內的作業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穿戴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具規範作業,每日對收運車輛、人員、收集點位及周邊區域徹底消殺不少於6次。

健全完善“溯源台賬”。各街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及相關環衞公司建立制定“重點區域生活垃圾去向溯源台賬”,確保確重點區域生活垃圾去向可追溯。並按照“一區一圖”(一個管控區,一張示意圖)準確標註管控區域內生活垃圾收集點位和周邊果屑箱等信息,“掛圖作戰”,準確指揮。

二、嚴密處置非管控區居家醫學觀察家庭生活垃圾

(一)預約上門,精準服務。

非管控區居家隔離人員通過電話預約的方式,由專人上門收運生活垃圾,每户家庭每日可預約兩次。居民在家將生活垃圾密閉打包好,直接投放到統一配發的加厚、可密閉垃圾袋中,由收運人員使用有效氯為1000mg/L~20__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或0.2%-0.5%過氧乙酸消毒液噴灑消毒,垃圾袋紮緊後再次對周邊環境進行消殺,噴灑量100mL/㎡-300mL/㎡。作業過程中嚴禁破袋翻檢,嚴格阻斷環衞作業人員和生活垃圾的直接接觸,杜絕感染風險。

(二)科學消殺,全密閉運輸

清運車輛收集完畢後,環衞人員會對車輛裝載蓋板密閉性進行檢查,並對車輛和車輛周邊2-3米範圍內消毒,做到車走地淨;清運車輛運輸路線嚴格避開人羣密集區域,直接將收集到的生活垃圾運往至龍泉萬興焚燒廠無害化處置。

(三)規範防護,保障安全

作業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戴口罩及防護手套、筒靴,並將褲腿扎進筒靴內;經常檢查防護服是否出現破損,發現問題及時更換;收集途中儘量避免接觸沿途建構築物、牆體、門窗等物體,避免二次污染,若有接觸則及時噴灑消毒液消毒。每一次收集完成後,都按照要求對防護服、手套等及時噴灑消毒;同時嚴格禁止與隔離人員直接接觸。

截至目前,龍泉驛區每日出動40餘輛清運專車,300餘人次專項收運處置居家隔離家庭生活垃圾,7.15至今,共焚燒處理居家隔離家庭生活垃圾405噸。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篇3

一、投放指引

(一)設置專桶。各鎮(街)、社區(村)應根據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分佈和數量,因地制宜,在適當位置用“其他垃圾桶”設置專門收集桶(標明“居家隔離生活垃圾專用桶”),內設塑料袋,避免垃圾投放時與桶直接接觸。

(二)配發專袋。由社區(村)或物業管理部門負責向居家隔離觀察人員配發生活垃圾收集專用袋、消毒液等物資,並指導其按要求投放垃圾。配發數量至少保證使用14天。

(三)密封消毒。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應將產生的全部生活垃圾(含廚餘、其他垃圾、口罩等)瀝乾、消毒,投入垃圾專用袋,紮緊袋口,確保無破裂、無滲漏、無垃圾外露,並對垃圾專用袋進行消毒,放在門口,待專人上門收集。

二、收運指引

(一)專人收集。社區(村)或物業管理部門要在轄區衞生防疫部門指導下,明確專人上門收集居家觀察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提供無接觸服務,將生活垃圾投放到專門垃圾桶。

(二)專車收運。各地城管環衞部門負責配備專人,安排專車將消殺後的生活垃圾收集運往生活垃圾中轉站或壓縮站(每日上、下午各收集1次,收集前、後各消殺1次),立即轉運到生活垃圾填埋場(焚燒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收運過程中要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三、專用設施設備消殺指引

(一)專用收集桶消殺。社區(村)、環衞部門或物業管理部門負責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生活垃圾專用收集桶的消殺工作,每日不少於2次。

(二)專用作業車輛消殺。各地城管環衞部門負責專用車輛每日消殺,每次進出中轉站、壓縮站、垃圾填埋場、焚燒廠必須對車輛進行消殺,原則上未按要求消殺的車輛不允許進入;作業後再對車輛進行消殺1次。

(三)垃圾中轉站(壓縮站)消殺。各地城管環衞部門負責對垃圾中轉站、壓縮站每日消殺。每次作業完成後,對牆面、地面、站台、壓縮裝置、周圍環境消殺不少於2次,全天開放使用的中轉站、壓縮站每天不少於3次,做到隨傾倒、隨消殺,運輸車輛進出必須消殺到位。

四、防護指引

(一)上崗培訓。有關單位應對上門收集人員和收運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確保其具備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到位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二)防護物資。鎮(街)、社區(村)應向上門收集人員和收運作業人員配發口罩、手套、防護服等必要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防護服不足時,可結合實際情況採用有防雨帽的防雨工作服替代)。

(三)落實測温。專門收運人員每日上、下班要測量體温,保留測量記錄。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彙報。

五、其他規定

(一)統一指揮。各地城管環衞部門要在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主動加強與鎮(街)的溝通聯繫,掌握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動態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二)建立台賬。各地城管環衞部門每天及時完成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工作,建立工作台賬。每日生活垃圾收集情況報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

(三)加強執法。對不按規定投放、收運居家隔離場所生活垃圾的,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同時加大依法查處力度。

本指引適用時間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實施過程中涉及衞生防疫專業內容,需按轄區衞生防疫部門要求辦理。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底前,圍繞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目標(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鄉農村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人均垃圾產生量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爭達到35%以上。

三、基本原則

1、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部門聯動和社會公眾參與機制,引導村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2、難易結合,示範引導。在分類標準上,對農村垃圾實施“五分類”,即:建築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逐步向細分、精分過渡;在xx村組先行實施,注重經驗總結和推廣,不斷完善分類制度的體制機制。

3、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強化鄉鎮的屬地管理責任、完善部門與地方綜合協調和分工協作運行機制,共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縣城管局牽頭負責推進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縣商務局負責推動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縣生態環境局負責推動建立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城管部門負責建立裝修垃圾、綠化垃圾、易腐(餐廚)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理體系,防止各類垃圾混收混運,增加處理難度和成本。

四、主要任務

(一)建設農村垃圾治理模式

我鄉農村垃圾分類按一二三四五模式治理。

1、一個銀行兑積分。在鄉辦事大廳設立一個“文明積分銀行”兑換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回收積分、“門前三包”積分等文明積分兑換。引導村民將塑料、紙、瓶類、舊電池、舊衣服等廢棄物等由廢品回收公司(現金)或垃圾分類督導員回收(記積分),憑文明積分可到鄉積分文明銀行兑換生活用品。變廢為寶,形成正向激勵。

2、二次分揀顯成效:第一次村民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可腐”和“不可腐”,第二次,再將“不可腐”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讓垃圾分類能被村民接受、深入人心。

3、三大主體抓管理。根據農村實際情況,明確了村民、村集體和垃圾分類督導員三大參與主體的責任。

(1)村民負責“門前三包”、垃圾源頭分類和規範投放等職責落實;

(2)村、組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宣傳指導和垃圾分類監督,並組織對垃圾分類督導員和村民等主體職責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和評比;

(3)垃圾分類督導員、清運員、壓縮員負責垃圾清掃、收集、壓縮、轉運。

4、四個環節建體系。將農村生活垃圾按照“户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四個環節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轉運處理體系,改變了農村生活垃圾大量亂堆、分散焚燒、就地填埋的現狀。

四個環節具體為:

(1)村民按照五類垃圾五種處理辦法做好垃圾源頭分類和規範投放;

(2)村莊垃圾分類督導員做好村莊公共區域的垃圾清掃和收集入桶;

(3)xx公司平板車負責將入桶垃圾清運鄉垃圾轉運點進行壓縮處理;

(4)xx公司壓縮車將壓縮後的垃圾轉運至縣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統一進行填埋處理。

5、五種分類管源頭。根據農村垃圾產生情況,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分成大類,再將生活垃圾按“四分法”進行分別收集處理。

(1)建築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或用於鋪路填坑;

(2)可回收物先由村民暫存家中,量大預約廢品回收公司上門現金收購,量少由垃圾分類督導員回收(無現金記文明積分,村民憑文明積分在鄉文明銀行兑換生活用品);

(3)有害垃圾先由村民存放在家中由垃圾分類督導員定期上門回收(無現金記文明積分);

(4)易腐垃圾直接漚肥,就地處理,主要採取歸山還田方式。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發動村民將易腐垃圾歸山還田,實現源頭就地減量,要條件成熟時採取陽光堆肥及機器制肥。

(5)其它垃圾由村民或垃圾分類督導員投入統一配備的其他垃圾收集桶,由xx公司轉運處理。

(二)明確垃圾分類標準及投放要求

明確我鄉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操作規範。我鄉農村垃圾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按“四分法”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現將對“四分法”的垃圾種類、投放規定、處理方式等方面作明確説明。同時,還對大件垃圾、田園垃圾和裝修垃圾的定義、種類、投放規定、處理方式等方面作區分和詳細介紹。

1、可回收物

(1)紙類:報紙、傳單、雜誌、舊書、紙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紙製品等;

(2)塑料類:容器塑料和包裝塑料等;

(3)玻璃類: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製品;

(4)金屬類:鐵、銅、鋁等金屬製品;

(5)編織類:舊紡織衣物、鞋帽和編織製品等;

(6)廢棄電子產品;

(7)廢紙塑鋁複合包裝。

可回收物投放技術要求:

(1)紙類垃圾宜摺好壓平;

(2)塑料類垃圾宜用水洗淨瓶內殘留物;

(3)玻璃類應撕掉標籤,用水洗淨瓶內殘留物,碎玻璃應包裝牢固;

(4)易拉罐、罐頭盒類宜壓扁,金屬尖利物宜包裝牢固;

(5)紡織類應洗淨並摺好壓平。

處理方式:

可回收物先由村民暫存家中,量大預約廢品回收公司上門現金收購,量少由垃圾分類督導員回收。

2、有害垃圾:

(1)廢電池類: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

(2)廢舊燈管燈泡類:日常燈管、節能燈等;

(3)家用化學品類: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等;

(4)其他:廢膠片、廢相紙、廢舊水銀温度計、廢血壓計等。

有害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1)宜保持物品的完整性;

(2)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應採取防止有害物質外漏的措施;

(3)廢熒光燈管應防止燈管破碎。

處理方式:

有害垃圾先由村民暫存家中,由垃圾分類督導員回收。

3、易腐垃圾

(1)廚餘垃圾類: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

(2)餐廚垃圾類:從事餐飲服務、集體供餐等活動的單位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米和麪粉類食物殘餘、蔬菜、動植物油、肉骨等;

(3)生鮮垃圾類:農貿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畜禽類動物內臟等。

易腐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1)可分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和生鮮垃圾,投放至易腐垃圾桶;

(2)有包裝物的應去除包裝物後分類投放,包裝物應投對應的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桶中;

(3)易腐垃圾投放時不應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和廢紙等不利於後續處理的雜質;

村民家中宜在廚房設置易腐垃圾桶,廚餘垃圾宜濾水後投放;

餐廚垃圾產生的單位應設置油水分離裝置和餐廚垃圾收集容器,投放前應對餐廚垃圾進行固液分離和油水分離處理;

處理方式:

易腐垃圾直接漚肥,就地處理,主要採取歸山還田方式

4、其他垃圾:垃圾分類中,除上述三種垃圾以外的所有生活垃圾。

(1)受污染與不宜再生利用的紙張:衞生紙、濕巾等其他受污染的紙類物質;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物品: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鮮袋、婦女衞生用品、尿不濕、受污染織物等其他難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灰土陶瓷及其他難以歸類的物品。

其他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其他垃圾應單獨區分,避免混入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有害垃圾,按照分類標準無法確認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時,按其他垃圾處理。

處理方式:

其他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由xx公司轉運處理;

5、大件垃圾

(1)傢俱:牀架、牀墊、沙發、桌子、椅子、衣櫃、書櫃等具有坐卧以及貯藏、間隔等功能的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製作傢俱的材料等;

(2)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電視機、電冰箱/櫃、空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電飯煲、烤箱、電腦、打印機、傳真機、複印機及電話機等;

(3)其他大件垃圾:廚房用具、衞生用具、車輛以及用陶瓷、玻璃、金屬、橡膠、皮革、裝飾板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種大件物品等。

大件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大件垃圾應單獨投放,嚴禁危險廢物混入;

不應隨意堆放,應投放到指定的投放點、集置點或通過電話預約,屬於可回收物的預約廢品回收公司收購,不屬於可回收物的`預約xx公司清運處理;

大件垃圾投放時不應採取任何形式的拆解、處理。

6、田園垃圾

包括殘枝、雜草、豆稿、竹筍殼等。

田園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田園垃圾按易腐垃圾處理方式就地歸山還田。

7、裝修垃圾

包括裝修產生的混凝土、砂漿、磚瓦、陶瓷、石材、石膏、加氣混凝土砌塊、木材、玻璃和塑料等。

裝修垃圾投放技術要求:

按下列三種方式進行分類處理;

(1)裝修中廢棄的混凝土、砂漿、石材、磚瓦、玻璃、陶瓷等應袋裝,按建築垃圾處理;

(2)廢棄的金屬、木料、塑料、等應捆紮或袋裝,按可回收物處理;

(3)廢棄的塗料和油漆等有毒按有害垃圾處理。

(三)建立垃圾分類考核激勵機制及積分辦法

為提高村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性行為,真正從源頭上做到垃圾減量化,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推廣“門前三包”和開展“十星文明户”評選。

1、建立履約保證金制度

開展垃圾分類履約保證金制度試點。普通農户1人户每户繳納50元,2人以上户每户繳納100元履約保證金,低保户和貧困户自願繳納,村委會負責徵收。年終根據年度文明積分表,月平均積分25以上的為優、21-25為良、20以下為差。對垃圾分類評價為優的農户,除返還履約保證金外,將按1:1的比例給予獎勵;評價為良的,全額返還履約保證金;評價為差的,僅返還50%的履約保證金。對垃圾分類評價每月為優的農户(不中斷)評為年度“垃圾分類標兵”。通過這種激勵處罰機制,進一步強化了農户的垃圾分類意識,有效提升了農户源頭分類正確率。

2、垃圾分類督導員實行“五星考評”機制

垃圾分類督導員由村聘請,行使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同時接管原xx公司保潔員的村莊公共區域日常保潔工作。實行“五星考評”機制,由鄉農村環境長效管護站負責考評,即一月一評、三星起評、四星合格、五星嘉獎、零星清退,星級評定與工資直接掛鈎。

3、建立村民正確分類、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積分獎勵機制

(1)建立村民參與分類的文明積分制度。由垃圾分類督導員(保潔員)檢查村民是否正確分類,正確給予文明積分,不正確要求改正後再積分,不改正給予負積分。具體辦法如下:

①垃圾能正確分類,正確率達90%以上計1分,70-90%計0.5,70%以下不得分;

②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回收,積分參照(垃圾分類督導員回收或直接到鄉文明銀行兑換)1次,積分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價格和積分表》記分;

③大件垃圾預約上門收集的,未隨意亂丟的,每預約1次加2分;

④自願參加垃圾分類志願者服務、公益性宣傳等活動,每參加一次加5分;

⑤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並予以採納者,給予5分的積分獎勵;

⑥未做到以上行為者,由垃圾分類督導員(保潔員)指導村民予以改正,拒不改正者每次扣1分。

(2)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積分兑換制度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由垃圾分類督導員(保潔員)負責上户以市場行情給予村民現金回收或積分獎勵兑換。

(3)積分的運用

①優秀評比獎勵

根據生活垃圾積分情況,對垃圾分類評價每月為優的農户(不中斷)評為年度“垃圾分類標兵”,並給予50分的文明積分獎勵。

②積分兑換物品

農户可根據所得積分在任意時候攜帶户主身份證到鄉文明銀行自主兑換相應分值的物品,鄉文明銀行設在鄉便民服務中心一樓。

③積負分曝光

凡每家庭積負分達到-10分以上的,由鄉農村環境長效管護站通知該村利用“紅黑榜”曝光。

五、實施步驟

(一)配套政策制定等籌備階段(20xx年10月底前)

1、出台工作方案。出台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

2、落實機構隊伍。設置“生活垃圾分類辦”,由鄉長效管護站具體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規劃及督導。

(二)宣傳發動和試點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1月)

1、廣泛宣傳發動。從8月初開始,通過新聞、廣播、電視、網絡、大型電子顯示屏等媒體,其他有宣傳載體的縣直單位在本單位宣傳載體上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確保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85%。

2、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在xx村組及鄉機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先期試點。

(三)全面推廣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逐步擴大垃圾分類覆蓋面。20xx年6月底前,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20xx年12月底前,全鄉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

2、提升改造建設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設施建設。一是按強制分類類別要求全面規範設置垃圾桶。

六、保障措施

成立由鄉人民政府鄉長任組長,鄉副書記及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全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領導小組,鄉相關站所負責同志為小組成員,負責統籌協調全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垃圾分類辦),辦公室設在長效管護站,辦公室主任由長效管護站長兼任,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和考核全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篇5

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關於加強集中隔離點垃圾收運處置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要求,自1月25日起安排人員負責對我區符合條件的隔離點進行垃圾的收集運輸,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及《緊急通知》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組織架構

按照工作需求成立專項清運小組

二、清運點位

目前為全區7日內檢查未發現陽性的29個隔離點。

三、清運車輛

2輛3噸擠壓車

清運流程

清運準備階段

清運人員每天7點半由隔離酒店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採樣,採樣結束後由衞健委安排專業人員對清運垃圾人員開展崗前疫情防護措施培訓,並指導清運人員穿戴好防護裝備,確保清運人員疫情防護措施到位。

2.清運過程階段

清運人員及車輛分成兩個固定小組,由固定車輛將清運人員從隔離酒店接送至清運車輛停放處,然後再由專門清運人員駕駛專門清運車輛,按照各自分配的酒店和線路,分別對河西區29個隔離點位的垃圾進行清運,待收集完隔離點垃圾後直接運送到泰達焚燒廠進行處置,避免出現中間環節。

垃圾清運工作結束後,清運人員將清運車輛停放到指定停放處,在由固定車輛將清運人員運送至隔離酒店。清運工作形成閉環,降低傳播風險。

3.清運消殺階段

每天結束垃圾清運工作後,由衞健委安排專業人員指導清運人員脱卸防護裝備,做好相關消殺工作。

每次出車前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第一次消殺,到達隔離點後對所有垃圾進行消殺後再裝車。清運車輛到達泰達焚燒處理廠後,在進、出場時由焚燒處理廠對車輛進行消殺。返回的空車到達指定停車場地後,由工作人員再次對車輛進行消殺處理。

四、工作要求

1.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以及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下發的《關於加強集中隔離點垃圾收運處置工作的緊急通知》中疫情防控管理規定,選調專門力量負責隔離點垃圾清運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專車收運、專人駕駛、專業防護、專線運輸。人員和車輛要做到兩點一線,保證人員車輛不與社會面接觸,全程封閉管理,清運人員均居住在友誼路全季酒店,清運車輛單獨停放在友誼南路橋下空間。

2.強化人員防護,配足車輛場地的消殺用品,要強化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每天由衞健委安排專業人員對清運人員開展專項疫情防護應知應會的學習培訓和操作演練,規範防護設備的穿脱流程和注意事項,切實提高每個人和車輛的防護等級。加大車輛人員消殺力度,人員防護設施設備要及時更新更換。

3.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温測量,監測健康狀況,若出現發熱(體温≥37.3℃)、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時要第一時間報告。

4.工作時個人防護。採取二級防護: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

5.全體工作人員實施閉環管理,除工作外不得隨意外出,不得接待來訪人員,必須外出時或接待來訪人員需要報備和登記。

6.注意個人衞生,加強手衞生。清運人員均應加強手衞生措施,可選用含醇速幹手消毒劑或醇類復配速幹手消毒劑,或直接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醇類過敏者,可選擇季銨鹽類等有效的非醇類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3%過氧化氫消毒劑、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浸泡雙手,並適當延長消毒作用時間。

在日常工作中應嚴格採取手衞生措施,尤其是戴手套和穿個人防護裝備前,脱去個人防護裝備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執行手衞生措施。

7.清運人員每日在隔離酒店內進行核酸檢測。

8.做好每日相關作業數據統計。每日早上9點前,將前一日清運人員每日核酸檢測情況,集中隔離點生活垃圾收集量及防護情況(消殺、體温檢測)情況上報。

9.離崗人員先實施7天集中隔離,於第1天、第7天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特異性抗體檢測(化學發光法),如均無異常再實施7天居家隔離,並於第14天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如無異常解除隔離。

10.隔離期間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體温≥37.3℃)、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時要第一時間報告,必要時轉運至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11.對於清運人員,應合理安排其作息時間,保障睡眠、休息。在其一線工作或撤回、輪休時,要主動預防其長期應激導致的疲勞、職業倦怠及相關心理、身體障礙。可由衞健委安排心理服務專業人員參與的微信羣等,推送可利用的心理服務資源,對有需要的人員及時提供個別或團體形式的心理健康促進服務。如發現失眠、情緒低落、焦慮等人員,及時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12.區城管委與區生態局協調具有清運隔離點垃圾資質的企業提供專業車輛,因車輛不具備自卸功能,無法滿足雙港泰達卸載垃圾條件,無法進場卸載垃圾。待具有清運隔離點垃圾資質的企業恢復正常運行後,應與其交接清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