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致辭 > 主持詞

中式婚禮結髮禮主持詞(精選3篇)

主持詞6.6K

中式婚禮結髮禮主持詞 篇1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公元年的月日,在這樣一個充滿喜慶的日子裏,我們迎來了新郎先生、新娘女士的結婚慶典,我是來自於中原婚慶主持團隊的主持人,我叫。非常榮幸的受到二位新人的委託為他們主持並見證這一神聖而又浪漫的婚禮時刻,在此我代表兩位新人以及他們雙方長輩,對各位來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謝謝大家。(司儀給來賓鞠躬)

中式婚禮結髮禮主持詞(精選3篇)

新人入場:如果説愛情是美麗的鮮花,那麼婚姻則是甜蜜的果實,如果説愛情是初春的小雨,那麼婚姻便是雨後燦爛的陽光。在這樣一個美妙的季節裏,一對真心相戀的愛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戀,走過了一段浪漫的愛的旅程。好的,親愛的朋友們,此時此刻,我想所有的嘉賓和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都是懷揣着一顆萬般激動地心情、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我們今天的新郎和新娘的出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幸福之門,並且以最熱烈的掌聲有請二位新人步入這神聖的婚禮殿堂。

新人進場進行時:音樂在大廳迴響,禮花在空中綻放,朋友們,來賓們,讓我們祝福的掌聲再熱烈些~~~熱烈些伴隨着這美妙的音樂,一對新人正攜手並肩向我們走來,他們正接受月下老人的洗禮,享受這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讓時間定格在這裏,讓歷史記住今天,公元年的月日,新郎、新娘緣定今生真愛永恆!典禮開始:鳴炮。

今天,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點和里程碑,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們吧。兩人手挽着手走上禮台,這一刻是一副兩個人共同撐起的一方天空的風景,象兩棵依偎的大樹,枝葉在藍天下共同盛放,樹根在地底下相互盤纏。風也罷,雨也罷,每一刻都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動人的情詩,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時光去回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該是一種並肩站立.共同凝望太陽的升起、太陽落下的感覺;這該是一種天變地變情不變的感覺。

拜天地吉祥的日子,那麼今天哪,我們的先生和小姐懷着兩顆彼此相愛的心,終於走上了這莊嚴神聖的婚禮聖堂!

這正是,才子配佳人,織女配牛郎,花好月圓,地久天長!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靈氣,三生石上有姻緣;一鞠躬!

再拜日月之精華,萬物生長全靠她;再鞠躬!

三拜春夏和秋冬,風調雨順五穀豐!三鞠躬!拜完了天地請新人面對來賓。

中式婚禮結髮禮主持詞 篇2

人生四喜之所以讓人痴迷了千百年,是因為它們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滿足、各有各的回味。久旱逢甘雨,解的是飢渴;他鄉遇故知,填的是寂寞;洞房花燭夜,留的是快樂;金榜提名時,要的是認可。天時地利人和、功名利祿自得,在這裏都能找到對應的歸宿。不過,最有説頭,最有轉折、最能將無邊喜氣醖釀到濃濃厚厚、最能把美好祝願放大到極極致致的,還得説這恆古甜蜜的男婚女嫁。

婚禮現場

山歡水笑同賀新婚喜,

地久天長共祝百年好。(響樂)

中式婚禮結髮禮主持詞 篇3

這天是公元*年元月**日,農曆**年**月初,這天久賦盛名的天津鵬天閣大酒樓6樓的宴會大廳,是高朋滿座,金碧輝煌,正在恭候一對新人的到來。承蒙曹氏家族和邢氏家族的厚愛,在那裏為一對新人主持新婚慶典,我感到萬分的榮幸,期望大家在儀式當中,給予一對新人和主持人,多多的掌聲支持,多謝——啦!(響樂)

在那裏我也要代表一對新人和他們的雙方家長,對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祝各位來賓兄弟姐妹們,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抬頭見喜,低頭見錢。多謝!(響樂)

現在良辰吉時己到,我宣佈曹先生邢小姐新婚慶典現在開始——。有勞嘉賓大架,全體起身。這正是“新人到堂前,賓主站兩邊,才子配佳人,鼓樂響連天。”有請新人入花堂拉-------!(響樂)

“借來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過,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啦!”(響樂)

“一塊檀香木,雕成玉馬鞍,新人邁過去,步步保平安。”(響樂)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新人上台轉過身"。(響樂)

有請新郎官在自己新婚慶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天賜良緣,新人喜臨門啦!

二箭射地,地配一雙,新人百年好和。

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後射地,天長地久,地久天長。(響樂)

一對新人在大家的掌聲祝福下,已經來到了花堂上,有請來賓落座。

各位來賓,各位貴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規矩,新娘的蓋頭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開了,但是,這天來了這麼多的客人,這麼多的兄弟姐妹,這麼多的嘉賓,大家是不是想早一點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兒咱們就來個“與時俱進”,提前在那裏讓新郎揭開蓋頭,好不好?(好)(然後拿一稱杆,問?)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呀?(稱杆)對,這是稱杆,稱杆這上方的是什麼?(稱星)這秤桿也叫“喜竿”,咱們讓新郎官,拿這個“喜竿”挑開新娘的蓋頭,新郎官“稱心如意”啦!(響樂)

這正是“芙蓉出綠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聲祝福啦!(響樂)

説新人

兄弟姐妹們,下方請允許我向大家説以下這兩位新人:這位英俊瀟灑,精明幹練,滿臉沾沾自喜,又有一點洋洋得意的先生,就是新郎先生;掌聲祝賀------。(響樂)站在新郎旁邊的這位美麗大方,滿臉甜蜜的就是新娘小姐。掌聲祝福他們!(響樂)

三拜九叩大禮

下方請新人行大禮,行三拜九叩之禮。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日月星,請一對新人轉過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風調雨順,一鞠躬,

五穀豐登,再鞠躬,

家業興旺,(響樂)三鞠躬,起身。

再拜高堂,老祖宗。

有請雙方家長上台入座,依次為女方家長,男方家長。

整衣冠,拜。(響樂)

父母多福多壽,一鞠躬。

願高堂愉悦安康,再鞠躬。

願父母雙親,壽比南山,三鞠躬。請新人起。(響樂)

在那裏我也代表一對新人,祝願雙方老人“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願你們來年的此時共享三世同堂的天倫之樂。

夫妻對拜

請新人面向北,相對而立——互相整衣官——拱手作揖——拜(響樂)

夫妻恩愛,一鞠躬。

百年好和,再鞠躬。

早生貴子,三鞠躬。請新人起。(響樂)

改口敬茶、給紅包

雙方家長握手合影,“天上牛郎會織女,地上才子配成雙,今日兩家結秦晉,榮華富貴萬年長。”(響樂)

早生貴子養蠶日記

拿桌上準備好的四喜果(棗、栗子、花生、核桃),問新郎、新郎什麼意思?

核桃———白頭偕老

花生———花搭着生

棗、栗子———早生貴子

吃子孫餃子

子孫餃子有七個———五男二女,新娘咬一口餃子,問新娘生不生。、

感謝來賓

謝儀詞

牽馬的,抬轎的,敲鑼打鼓放炮的;

接客的,嘹哨的,還有招呼不到的;

梳頭的,扶女的,親朋好友知己的;

看客的,送禮的,四面八方賀喜的;

燒火的,做飯的,挑水切菜撈麪的;

掃地的,看院的,提茶到水抹案的;

還有門口立站的;扒到窗台偷看的;

新郎、新娘咱們一齊行禮,啦!

以上是天津一位老師的傳統司儀詞,也是目前我在網上找到的一套最完整的中式婚禮詞。也是一套典型的拼湊詞。司儀詞是婚慶人最關心的東西,因此我就斗膽借這套詞,來説一説傳統婚禮的司儀詞。其開場詞是現代詞自不必説。

其引場詞:新人到堂前,賓主站兩邊,才子配佳人,鼓樂響連天。”有請新人入花堂拉!引用的是陝西臨潼民國中葉時流行的迎轎詞。用詞作了恰當的修改,詞句工整押韻,詞義應時應景,是目前筆者見到的比較好的引場詞或迎轎詞。

其邁火盆、跨馬安、撒谷豆,

“借來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過,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啦!”

“一塊檀香木,雕成玉馬鞍,新人邁過去,步步保平安。”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新人上台轉過身"。

是典型的北京竹板喜歌,又借用了臧鴻老先生的叫賣吆喝調,婚禮現場我無緣親見,不知道吆喝出來是什麼效果,但是就竹板詞的節奏和臧先生吆喝叫賣的韻味來説,感覺有些拿茶水衝咖啡,不如單純些好。但是,其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邁火盆只能是新娘邁,新郎是決不能邁的。正因它燒得是新娘身上的晦氣。筆者不知現場如何?但詞中稱“新人火上過”不妥。

其射三煞明顯用了藏老爺子的衣缽,無可厚非。

“有請新郎官在自己新婚慶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天賜良緣,新人喜臨門啦!

二箭射地,地配一雙,新人百年好和。

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後射地,天長地久,地久天長。“

但對於射三煞這個環節來講筆者不敢苟同。正因,射三煞原是清朝婚禮上滿族旗人特有的婚俗,其資料是下轎之前新郎拿着弓箭朝新娘頭頂虛射三箭以射殺新娘身上的煞氣和晦氣,同時也是期望新娘的到來能給新郎家帶來好運,免除新郎家的禍事。其原名不是射三煞,而是“桃花女破周公”。正因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煞是指:青牛、青羊、烏雞之神。咱們前面説的撒谷豆就是為了避這三煞。意思是説,三煞忙着去吃谷豆,就危害不到新人了。現在的撒花紙片、噴彩條就是由此演變而來。之後到了晚清和民國,職業的娶親太太和喊轎師傅為了保住飯碗,故弄玄虛把類似的一些環節神祕化,就成了現在這個樣貌。因此,筆者認為無論從資料上還是邏輯上都講不通,因此筆者主持的傳統婚禮中從不設置此環節。

注:周公、桃花女的説法,源於元明戲曲和小説。桃花女故事在民間流傳久遠,元代已有《桃花女破嫁周公》雜劇。戲的情節是:算命人周公開業30年,從無錯差,百算百準。某日有石婆婆算命,周公算定好兒子石留柱在外必遭橫死,石婆婆回家途中遇到桃花女,桃花女教了她化解之法,救了石留柱。石婆婆找周公退卦錢,説他卦不靈,周公大驚失色。周公又給彭祖算卦,斷定他必死,彭祖遇桃花女,桃花女教他祭拜北斗星,得以延長壽命,彭祖見周公,周公知其原因,忌妒桃花女破卦法術,請彭宜為媒,娶桃花女為妻。

桃花女進門後,周公費盡心機要害死她,但都被她的法術所破。一次他想害死桃花女,反而險些害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其後,周公仍設計害死桃花女,桃花女法術高明,恰厄運落在周公家中,幸虧玉帝恩賜,周公一家死而得生。其後真武大帝出場,説明周公與桃花女是金童玉女轉世,世緣已滿,應復歸天位。

其挑蓋頭基本像而今市面上的大部分傳統婚禮一樣只有一句:稱心如意。比較乾癟。其稱秤桿為“喜杆”,把稱星與稱心擰到一塊,筆者沒查到具體依據和緣由,不知從何而來。但是,挑蓋頭前的鋪墊和解釋,我個人之見沒有必要。

其中間穿插説新郎新娘,有些不倫不類,筆者感覺不妥

其三拜九叩用詞比較寒酸,看得出有些話短詞窮,程序連接上也牽強人意。但用鞠躬替代叩首,和添加改口敬茶、給紅包,雙方家長握手合影,就應是正因在酒店或是新人要求的狀況下一種身不由己的選取。

其問喜果、吃餃子是如今把鬧洞房搬到婚禮上的流行做法,無可厚非。但是感覺跟三拜九叩中間插上家長握手合影,連接上很是個難題。

其最後的謝儀詞和前面的夫妻交拜詞“天上牛郎會織女,地上才子配成雙,今日兩家結秦晉,榮華富貴萬年長。”又回到了先前的那套陝西臨潼民國詞。那裏生搬陝西臨潼謝儀詞過於生硬,於情於景都不太合時宜,來賓們也未必聽得明白。另外陝西地方詞是基於陝西方言和秦腔編寫的,用其它地方的方言或普通話發音,很難做出應有的味道。期望其它的兄弟姐妹一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