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通用4篇)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 篇1

地球上的動物現在是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人類隨便掠殺動物,射殺鳥類。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通用4篇)

有一篇報道説在1911年,也就是在泰坦尼克號下水的這一年,大自然的傑作------紐芬蘭白狼被“聰明”的英國人用一種可怕的毒藥注射在它們吃的死鹿身上,於是,大狼、小狼以及這條生物鏈上的動物成批地死去。導致紐芬蘭白狼滅絕了。

還有好多都是因為人類不去保護而死絕的動物,如最後一隻旅鴿在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了。旅鴿夏季時在北美洲洛磯山脈東部廣泛地區生活,冬季時南遷至美國南部。

旅鴿是極端社會性的動物。在單單一顆樹上就可以找到超過一百個鳥巢,居住範圍延伸了上百平方英哩。

它被捕捉作食物以及養豬飼料,由棚車裝載運向美國東部的城市;1805年,紐約一隻鴿子的價錢為二分。十八、十九世紀的美國,旅鴿被視為奴隸和傭人的食物。職業獵人捕捉了大量的旅鴿,而這些食材最後大多都被送往美國東部城市成為餐廳菜單上的一項。

十九世紀中期,大眾開始注意到旅鴿的處境,他們的族羣數正快速下降。由於旅鴿一次只下一顆蛋,因此一旦數量開始減少,就需要再花一段時間來重新回覆族羣大小。幾乎數百萬只——殘存的大部份旅鴿都在1896年的某天被各地練槍的獵人所殺害;而人們也同時清楚,他們正在射殺倒數的野生旅鴿族羣。1900年,最後的野生旅鴿在俄亥俄州由一名14歲的男孩所射下。

除了人類大量捕殺外,砍伐森林也加速了旅鴿的滅絕。

1914年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裏,有一隻旅鴿站在一根樹枝上,長長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飛。但它永遠告別了藍天自雲。它再也不能動,不能叫,不能吃東西了。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旅鴿,而且是一隻標本。那雙木然的眼睛,悵望着這個世紀的人們,是怎樣的捕殺它的同類,是怎麼剝它的皮抽它的筋剜它的肉的。

這隻旅鴿標本的説明牌上,寫着5行英文,大意説:瑪莎是它們種族中的最後一隻,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於1914年9月11日美國中部標準時間1時死去。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 篇2

蔚藍的天上有小鳥飛過的身影;樹上有鳥兒婉轉的歌唱……我救過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黃鶯,等它傷好了我便放了它,它依依不捨得的繞着我轉了一圈又一圈。我目送它飛走後,驚奇地發現自己能聽懂動物的語言了。

朋友家有一隻美麗的小鳥,我剛走過去,沒想到小鳥主動開口了:“你好!救救我吧!你們人類讓我們妻離子散,失去家園,還把我們關進了籠子裏,讓我們不能展翅飛翔!”我聽了沉默不語,心裏有一些內疚。小鳥見我不説話便接着説:“我的小妹妹才剛出生十幾天就被一個人類捉走了;我的舅舅在覓食時被打斷了一條腿;我的媽媽正在四處逃亡……不知道它們現在怎麼樣了,我想它們,我想回家……”小鳥説着説着哭了起來,我便覺得更內疚了。朋友見我一個人呆呆的站着一動不動,覺得很奇快,便問我:“你

怎麼了?”“你把小鳥放了吧!”我懇求地説。“為什麼?好好的放了幹什麼?”“你想過沒有親人的生活嗎?失去了親人你不會害怕嗎?讓它走吧!讓它從新投入家人的懷抱吧!”我的朋友不説話了,顯然我的話打動了她。她毅然的打開籠子放走了小鳥,小鳥臨走前對我説:謝謝你,我會再來看你的!"

看着小鳥重獲了自由,我十分開心,回到了家,突然發現了那隻被剛剛放走的小鳥,它對我説:“你能幫我救出我妹妹它們嗎?他們一定也不習慣這樣的生活!”我答應了,同時讓它帶了封信給它們的女王。告訴它們我不會讓人類再捕捉小鳥,把小鳥的自由奪走的!

我覺得光靠我一個人是沒有用的,因為小鳥被捉得太多了!於是我來到電視台,再找了幾隻小鳥,它們面對電視台個個説得

十分感人,把我這個翻譯都感動過的哭了。

這個方式果然有用,只要看了電視,聽了廣播的人都把自己家的小鳥放了並勸別人家也把小鳥放了。

現在,藍色的天空中又能重新看見鳥兒展翅飛翔的身影;茂盛的樹上又有鳥兒在安居了,在樹下還能聽見鳥兒的歡歌;在

草坪上還能看見鳥兒在覓食……此時,處處是鳥影,我希望這樣的景象能永存下去!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 篇3

到哪裏再去找旅鴿,僅僅一百多年前,北美大地上空還飛翔着大羣大羣的旅鴿,總數估計有50億隻。只因為旅鴿的肉細嫩鮮美,性喜羣飛羣落,比較容易捕捉,於是,在人們的無情痛剿之下,旅鴿便迅速走向絕滅。

人們怎麼也不相信,那滿天飛翔、到處可見的旅鴿,真的這麼快就絕種了。美國政府發出懸賞,誰要是找到一隻旅鴿,可以得到獎金1500美元。然而,直到今天,沒有一個人得到這筆賞錢。人們再也見不到活的旅鴿了。那鳥兒永不閉闔的眼睛圓瞪着,那永不饒恕的目光,提醒人們記取沉痛的教訓。

我們應該保護動物,讓倖存的動物免於災難,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下面幾句話:

要拯救地球,到動物哪裏找答案。

要拯救人類,需與動物攜手共建地球。

保護動物演講稿三分鐘國小 篇4

你熱愛動物嗎?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我們這個美麗星球的擁有者,都有權利在這個星球上自由的生存,都有權利享有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然而在有些人眼中,這些動物不過是一些任人宰割、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東西。它們不過是餐桌上的美味或能換取金錢的物品,人們為了皮衣和食品殺死各種飛禽走獸,為了所謂“口福”大量捕殺販賣山珍野味,滿山的捕鳥網,遍野的捕獸套,令人觸目驚心的動物殘骸,諸如此類的報道屢見不鮮,不絕於聲。致使動物種類大幅減少,有些動物已經滅絕或瀕於滅絕,太殘忍了。不知道那些人長的是怎樣的鐵石心腸,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我們再也聽不到百鳥爭鳴,再看不到魚翔海底,許多動物將成為“據史料記載”。這個世界將不再豐富多彩,這個世界將只剩下貪婪人類的孤獨和淒涼。這是整個人類的悲哀。

有一句話説的好,保護動物就等於愛護我們自己,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種動物都是食物鏈的一環,一環不可缺少,缺少任何一環都會打亂自然界的平衡,遭殃的還是我們自己,許多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自己不是經常把動物分為益蟲和害蟲嗎?如果益蟲都滅絕了,那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如果害蟲滅絕益蟲也不復存在,動物的生存滅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保護動物,珍惜生命,是我們從心底發出的呼喚。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小動物,愛護弱小生命,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拒絕穿戴使用獸皮、獸骨做的衣服,飾品和用品。堅決抵制殘害動物的行為,為我們和動物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共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