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勵志演講稿

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

做合格共產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這是由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鉅複雜性所決定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xx年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
20xx年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篇1

講奉獻、有作為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純潔性的具體體現。中國共產黨章程開宗明義把講奉獻、有作為作為黨的目標追求和黨員應履行的基本義務。每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時都把講奉獻、有作為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講奉獻、有作為是合格共產黨員標準像“四講四有”的點睛之筆。

講奉獻、有作為要有公而忘私的追求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規定每一位共產黨員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種為了公共事業而獻身的秉性,決定了共產黨人是一羣“靈魂裏有黃金的人”。共產黨員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現實中的公與私的關係,先公後私,才能解除“私”的後顧之憂,才能一心為公地工作。“即使工作生活再苦再累,由於我們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履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入黨時的莊嚴承諾,也會‘痛並快樂着’,再怎麼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麼付出也是甜的,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不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當公私發生衝突矛盾時,合格的共產黨員都幾乎作出了相同的選擇:或大公無私,或舍私為公,或先公後私。

講奉獻、有作為要有敢於擔當的精神

為人民服務,就要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勇於擔當、敢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底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就是為了挽救國家與民族於危難之中,擔當起實現國家主權獨立、民族復興解放的歷史重任。敢於擔當,使中國共產黨開天闢地,成就了宏圖偉業,領導全體中國人民不但站起來,而且富起來、強起來,讓中國共產黨在全球成為大有作為的黨。當前,不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還是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形勢任務都異常複雜艱鉅,需要每一位共產黨員具有敢於擔當的精神。衡量一個黨員合不合格,“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敢於擔當,就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三年多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實踐之所以贏得了黨心民心軍心,就在於新一屆黨中央具有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做合格黨員,增強看齊意識,就要在敢於擔當、勇於擔當上向黨中央看齊,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時刻牢記“為官避事平生恥”的古訓,既不能為官不為,更不能為官亂為。

講奉獻、有作為要有求真務實的作風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共產黨人的使命不但在於認識世界,重要的是在於改造世界,用行動的力量創造新天地。求真務實,就是要抓好任務落實。夢想是幹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抓而不實等於白抓,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求真務實,就要堅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求真務實,就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多做奠地基打基礎當人梯、功成不必在我的“潛績”工作,少做好大喜功只圖表面功夫和政績工程的“顯績”工作。求真務實,既要有狠勁,抓鐵有痕、踏石有印,鼓實勁幹實事求實效,又要有韌勁,不急功近利,不唉聲歎氣,對工作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積小勝為大勝,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求真務實,既要能幹大事,也要樂於幹小事,在幹好小事中見精神顯風格長才幹,不能因大而為之、因小而不為,要有大國工匠精神,對工作精益求精,甘於平凡,甘於奉獻,甘於做機器上的螺絲釘,甘於做大國鉗工。求真務實,還要發揮釘釘子的精神,對部署的工作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做合格黨員就要體現在講奉獻、有作為的實際行動中,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發有為、建功立業。

20xx年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篇2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那麼關於講奉獻、有作為,我們把它轉化為另外一個命題就是“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要有責任、有擔當”。

今天,我着重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責任擔當是共產黨員的基本素質;第二個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為什麼要強調責任擔當;第三個問題,在試點中落實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一、責任擔當是共產黨員的基本素質

每一位黨員在入黨時都會宣讀這樣一段入黨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履行黨員義務是每一位黨員必須牢記心頭的,那什麼是黨員義務?在這裏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黨章對黨員基本義務的八條規定,其中第二條和第三條跟講奉獻、有作為有着密切的關係。第二條規定,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羣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這就是講共產黨員要有作為。第三條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就是講共產黨員要多貢獻。

黨章在黨員應履行的基本義務中明確規定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除此之外,20xx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也對黨員的廉潔自律規範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第一條規定了公和私的關係,講到“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第四條講的是苦和樂的關係,講到“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因此,每一位共產黨員在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刻,就要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着一份光榮和使命,要處處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這不是一句空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講奉獻、有作為,有公共精神,起到表率作用。

黨內法規要求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有擔當。之後,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對黨員幹部的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忠誠、乾淨、擔當,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體現。在許多場合都談到了好乾部的標準。例如在20xx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講:“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底無私天地寬”,“擔當就是責任,好乾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主題就是關於責任和擔當的。那麼可能有朋友要問了,為什麼共產黨這麼強調責任跟擔當?

第一,責任和擔當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兩個先鋒隊的根本性質和“三個代表”的先進性要求廣大黨員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艱苦奮鬥。

第二,責任和擔當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複雜艱鉅性決定的。今天,中國正處於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中國要同時處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格局,可以説,這樣的一個事業是非常之艱鉅、非常之複雜的。同時,我們還要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係。正如小平同志所説:“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所以,發展社會主義事業,面對這樣一個艱鉅複雜的局面,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揮好中樞神經的作用,要承擔起歷史的使命與責任,這樣才能夠早日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第三,擔當精神是中華文明,尤其是儒家傳統的優良品質。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箇中國人對這句話都不覺陌生,可以説這種擔當的精神已經滲透到了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中。魯迅曾經在他的雜文中講到,中國的自信力應該來自於“中國的脊樑”。那麼誰是中國的脊樑?就是那些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的人們。這些人構成了中國的脊樑。正是因為有這些人,中華文明才能夠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我們可以一起回顧一下儒家經典中對於擔當有為精神的一些經典描述。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再如曾子在《論語·泰伯章》中講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儒家精神所倡導的一種君子品格。這種君子品格是一種剛健有為、勇於擔當的精神。

此外,儒家精神對於擔當的強調更有一種憂患意識,更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更有一種在探索中對美好社會政治秩序所承擔的品質。例如,《孟子·盡心上》中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北宋理學家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另外,我們非常熟悉的晚清名臣曾國藩,他本人是一個將儒家的修身與實踐結合得比較好的晚清名臣。曾國藩講:“以苟活為羞,以避事為恥。”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擔當精神。在20xx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這句話被引用。説:“為官避事平生恥”,這講的正是一種剛健有為的擔當精神。

第四,擔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講到這裏,我們有必要比較一下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西方資產階級政黨的不同。西方資產階級政黨成立於19世紀上半頁,其起源邏輯是先有國家,再有政黨,政黨是在西方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之後,隨着代議制與選舉制的完善和發展而逐步確立。所以,自然而然,這些政黨的主要功能就是選舉。但是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講,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就面臨着內憂外患的危難局面。在這樣的局面中,共產黨承擔起來的是國家主權獨立、政權重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民族復興等一系列複雜的歷史任務。所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脈絡決定了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實現國家獨立,所以必須要有非常堅強的擔當精神才行。

20xx年關於兩學一做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篇3

一、為什麼要強調講奉獻、有作為

首先,“講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奉獻是無私的給予,是真誠的付出,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奉獻;從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羅隱的“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也是奉獻。在當代,從陶行知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到雷鋒“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也是奉獻。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奉獻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其次,講奉獻是中國共產黨講奉獻是黨的宗旨的根本體現。大家知道,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講服務,就意味着奉獻。我們黨的歷史就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無私奉獻的歷史。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怕犧牲,賀龍一家有名有姓的宗親烈士就有2050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以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等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堅持“人生在世,奉獻二字”,堅持做官不謀私利、一心只為老百姓,始終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忠於職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履行着共產黨人的誓言,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與成就,正是因為我們有一批能打硬仗、敢打勝仗、樂於奉獻的共產黨員,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習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因此,作為一名黨員,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和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第三,講“奉獻”、有作為是《黨章》黨規對黨員的要求。

《黨章》對黨員基本義務的八條規定。第二條規定,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羣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這就是講共產黨員要有作為。第三條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就是講共產黨員要多貢獻。

除此之外,20xx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也對黨員的廉潔自律規範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第一條講到“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第四條講 “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因此,每一位共產黨員在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刻,就要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着一份光榮和使命,要處處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這不是一句空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講奉獻、有作為,有公共精神,起到表率作用。

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第110條規定,遇到國家財產和羣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時,能救而不救,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這就從制度上要求黨員必須講奉獻,有作為,否則將受到黨紀、政紀的處分。

二、當前黨員隊伍中不講奉獻、不作為的表現。

講奉獻、有作為在我們黨的隊伍中一直是一種主流思想,但是我們也看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侵入了個別共產黨員的世界觀,“奉獻”二字開始被淡忘。

黨員不講奉獻不作為首先表現為宗旨觀念淡薄。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是現在有的黨員淡忘了自己的宗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只講權力,不盡義務。有些基層黨員,換屆選舉時,積極踴躍,平時開會不願意參加;有些黨員不願意交納黨費或少交黨費。按照《黨章》規定向黨組織交納黨費,也是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然而,這件“分分鐘的事”,如今卻成了中央巡視工作中一個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多地在整改通報中也時常提及補交黨費情況。據報道,山西省20多家國企補交黨費8900餘萬元,天津60多家國企的黨員幹部共補欠交少交黨費2億多元。數目之巨,令人咋舌。

2.高居羣眾之上,對羣眾缺乏感情,態度冷橫硬;

當前,在一些黨員幹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對待羣眾的“冷漠病”。突出表現在:機關政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些幹部對羣眾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動輒稱羣眾為“刁民”,呵斥其“素質低”;羣眾的冷暖利益少有關心,但上級、老闆的事情卻有求必應;面對羣眾缺乏耐心,遇事推諉塞責。這些不正常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黨羣幹羣關係。

3.辦事推諉扯皮,讓羣眾來回跑腿,刁難羣眾;

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開展以後,有的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也發生變異,由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轉變為“門好進、臉好看、不吃不拿事不辦”。有些地方吃拿卡要問題沒有了,但變相刁難現象出現了。近年,“奇葩證明”、“辦事跑斷腿”等新聞層出不窮。老太摔傷找保險賠償,要社區開“非打架鬥毆受傷”證明;孩子撕碎紙幣,需證明“殘幣不是故意撕的”……看似荒唐的案例卻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

20xx年5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公民要出國旅遊,需填寫‘緊急聯繫人’,他寫了他母親的名字,結果有關部門要求他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直斥“這怎麼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人家本來是想出去旅遊,放鬆放鬆,結果呢?”説,“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於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這個部門要那個部門的證明,那個部門又要求這個部門先開證明,每個部門都像‘擊鼓傳花’一樣,結果讓老百姓跑斷了腿,也滋生腐敗空間。

黨員幹部不講奉獻不作為其次表現為精神不振。

一是甘於中庸,進取不夠。

部分黨員幹部熱衷於所謂的“潛規則、普世哲學”,對“中庸之道、實用主義”津津樂道、沾沾自喜,喜歡做那些“只能做、不能説”的事;信奉“當先進太累,當後進挨批,當中遊最美”,幹工作缺乏敢於直面難題、大膽探索的精神,安於現狀、甘居中游、樂於平常,“怕出頭、怕擔當,縮手縮腳、畏首畏尾”;積極進取精神不夠,不願挑重擔,不願做加班加點、傷神傷力的事,整天只知道跟着上級的通知走,跟着領導的指示辦,不善於開動腦筋,習慣於論資排輩,沉醉於“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

二是缺乏韌勁,吃苦不夠。

一些黨員幹部缺乏“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吃苦精神,對待問題既不願做艱苦細緻的思考研究,更不願做默默無聞的老黃牛,又想幹出高人一等的工作業績、得到少勞而獲的社會認可;經不住寂寞、吃不了甘苦,一旦遇到波折困難就失去了鋭氣;心理比較“脆弱”、韌勁不足,喜歡聽表揚,習慣於順境,工作中遇到批評、責備就萎靡不振、喪失信心,更不願意“受冤枉氣、當替罪羊”,缺乏黨員幹部“批不倒、累不垮”、“甘當孺子牛”的氣概和膽略。

黨員幹部不講奉獻不作為第三個表現是為官不為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來,中央強力反腐、正風肅紀,形成了有力的震懾,但是在部分官員中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緒,為官不為、怠政懶政的風氣開始抬頭。

一是患得患失不敢為。工作中怕出現失誤擔風險,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四平八穩當太平官;怕觸及利益得罪人,領導重視的事就去做,領導不關心的事就不做,求穩怕亂,逃避風險,更多地充當和事老。

二是能力不足不能為。對於新事物、新概念不學習,出現問題拿不出辦法,遇到問題繞着走,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三是誇誇其談不真為。面對工作任務,一些領導幹部嘴上喊得震天響,腳步卻如千斤重,遲遲不見行動。有的地方熱衷於搞一些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為了出政績,搞數字遊戲,誇大、放大政績。

以上列舉的種種黨員幹部不奉獻不作為的原因既有幹部個人素質的原因,又有幹部管理體制機制上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些共產黨員,黨的意識滑坡,責任意識下降,心中已經沒有或部分喪失黨的宗旨,心中沒有黨和羣眾的位置,只有個人的私心在作祟。

三、共產黨員如何做到講奉獻有作為

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説 “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就是想方設法讓幹部有一股想幹事、能幹事的“精氣神”。精氣神猶如發動機的燃油,燃油充沛,發動機才能動力澎湃。如何提振黨員精氣神,我覺得黨員同志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牢記宗旨意識想作為。黨員講奉獻就是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時刻不忘肩上扛着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信任,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20xx年12月,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曾引用過晏子的“德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這句話,意思是説,沒有比愛護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沒有比讓百姓快樂更厚道的做法。這體現了深深的愛民之情,高尚的公僕情懷。我想,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自覺把“人民利益至高至上”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羣眾觀點,為老百姓多做好事、辦實事。

楊善洲是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人,曾經擔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後,他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去世前,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也無償獻給國家。20xx年間,楊善洲同志帶領當地的黨員羣眾承包林場,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一方綠洲,可以説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而楊善洲同志接受的唯一報酬就是每個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着物價的上漲,楊善洲同志的伙食補助漲到了100元。到了20xx年,保山市委市政府為了獎勵楊善洲同志的特別貢獻,給予楊善洲一次性獎勵20萬元,而楊善洲同志卻將其中的一半都捐給了保山一中,又捐了6萬元給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只留下了4萬元給沒有收入跟自己吃了一輩子苦的妻子,作為養老的費用。楊善洲曾經説:“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着,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羣眾辦實事。實在幹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説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着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我們真正為老百姓多做了好事、辦了實事,中國的老百姓都會記住我們的。

二是強化責任敢作為。20xx年2月,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被俄羅斯記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您的執政理念是什麼”?回答:“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説就是兩句話,一是為人民服務,二是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是的責任擔當,給我們樹立的榜樣。一個黨員,無論你擔任多少社會角色,但你首先想到你的第一身份是黨員。黨員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責任的擔當。黨員幹部或者公職人員不作為,違反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現在一些地方正是因為黨員領導幹部從惰政到躲政,使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個別問題深化為社會問題。由此想起了清代紀曉嵐在《閲微草堂筆記》中講的一則寓言故事。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自稱生時為官清廉,所至之處只飲一杯清水,可以無愧於鬼神。閻王笑道:設官是為了興利除弊,如果不貪錢就是好官,那麼在公堂中設一木偶,連水都不用喝,豈不更勝於你?官員不服,辯解道:我雖無功,但總無過。閻王怒道:你處處只求保全自己,該辦的事不辦,該斷的案不斷,難道不是負國負民。無功就是過啊。閻王一席話,可謂句句中的,值得當前的為官不為者深思。“為官避事平生恥。”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在其位,謀其政。想一想,那些賴在官位上尸位素餐,不僅糟蹋了人民羣眾託付的崗位,而且污染了政治生態,是對黨和人民的不負責任。因此,作為一名黨員,我們一定要盡黨員義務,擔當起黨員該擔當的責任。

三是付諸行動真作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口號喊得震天響,一點不幹是沒有用的。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只有活起來,動起來才能體現黨員的價值。怎樣發揮黨員作用?習指出,要嚴格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今天,危難關頭的生死考驗相對少了,共產黨員實踐先進性,更多的是在平常時候。公共場所里黨員帶頭遵守公共秩序;出門旅遊時做一個文明的遊客;開車時帶頭遵守交通規則;工作中爭先創優;在村裏、社區裏帶頭宣傳黨的政策,調解鄰里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帶頭扶助孤寡老人;在抗洪搶險時能夠衝在第一線;在羣眾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在以上這些方面,我們黨員都大有可為。一個黨員就是黨的一面旗幟,只要我們每一個黨員都講奉獻、有作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一定會堅如磐石。